㈠ 产前检查的时间是怎样规定的
如果从妊娠5~6个月才进行产前检查,会使一些内科合并症、遗传病需要中止妊娠者延误治疗时机,对孕妇的基础血压、基础体重也无法获知。围生医学的发展使产前检查的内容得到充实,产前检查开始的时间也提前到孕3月。在正常情况下,整个孕期要求做产前检查9~13次,孕3月行首次全面检查,以后每月检查一次,孕28周后,每2周检查一次,孕36周后,孕妇、胎儿变化大,容易出现异常,需要每周检查一次。发现孕妇或胎儿有异常情况时,应根据病情入院或增加门诊检查次数。
㈡ 产前检查有何意义包括哪些内容
凡是怀孕的妇女都应该定期进行产前检查,因为通过全面地健康查体,首先,可以发现孕妇身体的某些疾病,如果这些疾病不适合怀孕,可以及时做人工流产。其次,经过定期检查,可以了解胎儿发育和母体的生理变化,如果发现不正常,能及早治疗。第三,通过产前检查,可以从医生那里获取有关孕期的生理卫生、生活和营养方面的知识,了解产前、产后应注意的问题,及正常分娩的常识。第四,经过系统检查,可以预测分娩时有无困难,并决定分娩的方式及地点,从而可以减轻产时或产后的危险,保证生育安全。因此,每一个孕妇,都要重视产前检查,一般要求怀孕的前8个月,至少检查1次。3个月以后,每月复查1次,到了7~8个月的时候,最好每2周检查1次,9个月以后,每周检查1次,如有特殊情况,应随时检查。
产前检查的内容比较多,初诊时要详细提供病史,并做全面检查。病史除有年龄、职业、住址之外,要填答以下问题:①以往有过什么病、作过什么手术。②家庭成员中有无结核及传染病,有无高血压及遗传性疾病,上几代有无双胎史。③初潮年龄、月经周期情况及行经天数,经量是否正常。④何时结婚,配偶情况(包括职业及健康状况)。⑤怀孕几次,每次妊娠、分娩及产后经过情况,有无流产、早产、剖宫产或其他合并症,小孩的情况。⑥有无早孕反应,何时感觉胎动,有无心跳、气短、浮肿、下肢痉挛等现象,有无阴道出血,阴道分泌物有无变化等。这些问题都同孕妇及胎儿的健康和安全有密切关系,必须认真回答。了解这些情况之后,就要进行详细而全面的检查:①孕妇的发育与营养。②测身长、体重和血压。③检查心、肺、肝、脾及乳房发育情况。④阴道检查(一般在妊娠早、中期进行)。⑤测量骨盆的大小与形态。⑥血、尿、便常规化验。⑦腹部检查,主要是检查子宫的大小与妊娠月份是否相符,有无胎心音及胎浮动感,有胎心音时还要了解胎心音的次数及强度,注意胎位是否正常,胎头与骨盆的比例。通过这些全面详细的检查,以决定妊娠能否进行,合并病症如何治疗与保健,分娩采用何种方式。
㈢ 产前检查应包含哪些内容
孕期合理的产前检查次数及孕周不仅能保证孕期保健的质量,也可节省医疗卫生资源。
根据目前我国孕期保健的现状和产前检查项目的需要,《孕前及孕期保健指南》推荐的产前检查孕周分别为:妊娠6~13周+6,14~19周+6,20~24周,25~28周,29~32周,33~36周,37~41周。共7~11次。有高危因素者,酌情增加次数。
2. 常规保健:
(1)建立孕期保健手册。
(2)仔细询问月经情况,确定孕周,推算预产期。
(3)评估孕期高危因素。
孕产史(特别是不良孕产史如流产、早产、死胎、死产史),生殖道手术史,有无胎儿畸形或幼儿智力低下,孕前准备情况,孕妇及配偶的家族史和遗传病史。
注意有无妊娠合并症,如:慢性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肝肾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血液病、神经和精神疾病等,及时请相关学科会诊,不宜继续妊娠者应告知并及时终止妊娠;
高危妊娠继续妊娠者,评估是否转诊。
本次妊娠有无阴道出血,有无可能致畸的因素。
(4)全面体格检查,包括心肺听诊,测量血压、体质量,计算BMI;
常规妇科检查(孕前3 个月未查者);
胎心率测定(多普勒听诊,妊娠12周左右)。
3. 必查项目:
(1)血常规;
(2)尿常规;
(3)血型(ABO和Rh血型);
(4)肝功能;
(5)肾功能;
(6)空腹血糖水平;
(7)HBsAg 筛查;
(8)梅毒血清抗体筛查;
(9)HIV筛查;
(10)地中海贫血筛查(广东、广西、海南、湖南、湖北、四川、重庆等地区)。
(11)超声检查。在孕早期(妊娠6~8周)行超声检查,以确定是否为宫内妊娠及孕周、胎儿是否存活、胎儿数目、子宫附件情况。
4. 备查项目:
(1)丙型肝炎(HCV)筛查。
(2)抗D 滴度检测(Rh 血型阴性者)。
(3)75 gOGTT(高危孕妇)。
(4)甲状腺功能检测。
(5)血清铁蛋白(血红蛋白<110 g/L者)。
(6)结核菌素(PPD)试验(高危孕妇)。
(7)子宫颈细胞学检查(孕前12个月未检查者)。
(8)子宫颈分泌物检测淋球菌和沙眼衣原体(高危孕妇或有症状者)。
(9)细菌性阴道病(BV)的检测(有症状或早产史者)。
(10)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的孕早期(妊娠10~13 周+ 6)母体血清学筛查[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和游离β-hCG]。
注意事项:空腹;超声检查确定孕周;确定抽血当天的体质量。
(11)超声检查:
妊娠11~13 周+ 6 测量胎儿颈部透明层(nuchal translucency,NT)的厚度;
核定孕周;
双胎妊娠还需确定绒毛膜性质。
NT的测量按照英国胎儿医学基金会标准进行(超声医师需要经过严格的训练并进行质量控制)。
高危者,可考虑绒毛活检或羊膜腔穿刺检查。
(12)绒毛穿刺取样术(妊娠10~13周+6,主要针对高危孕妇)。
(13)心电图检查。
产前检查的时间是孕6~13+6周。首次产前检查的内容包括:常规保健的内容如建立孕期保健手册,确定孕周,推算预产期,评估孕期高危因素,测量血压,体重与体重指数,必要时行妇科检查。抽血化验如血常规,肝肾功,免疫五项,尿液检查,超声检查确定宫内妊娠及核对孕周,以及在孕11~13+6周行彩超检查,测量胎儿颈部透明层厚度。还有一些检查项目需结合患者的既往史和妇科检查决定是否检查,如丙肝抗体监测,对于Rh阴性血型,检查抗D滴度,宫颈的排癌检查,分泌物的检测等。检查的目的主要是让孕妇对流产的认识和预防,指导营养和生活方式,避免接触有害有毒物质和宠物,慎用药物。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如避免高强度的工作,避免家庭暴力,保持心理健康,指导孕妇继续补充叶酸至怀孕三个月。
㈣ 初次产前检查包括哪些内容
孕期合理的产前检查次数及孕周不仅能保证孕期保健的质量,也可节省医疗卫生资源。
根据目前我国孕期保健的现状和产前检查项目的需要,《孕前及孕期保健指南》推荐的产前检查孕周分别为:妊娠6~13周+6,14~19周+6,20~24周,25~28周,29~32周,33~36周,37~41周。共7~11次。有高危因素者,酌情增加次数。
2. 常规保健:
(1)建立孕期保健手册。
(2)仔细询问月经情况,确定孕周,推算预产期。
(3)评估孕期高危因素。
孕产史(特别是不良孕产史如流产、早产、死胎、死产史),生殖道手术史,有无胎儿畸形或幼儿智力低下,孕前准备情况,孕妇及配偶的家族史和遗传病史。
注意有无妊娠合并症,如:慢性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肝肾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血液病、神经和精神疾病等,及时请相关学科会诊,不宜继续妊娠者应告知并及时终止妊娠;
高危妊娠继续妊娠者,评估是否转诊。
本次妊娠有无阴道出血,有无可能致畸的因素。
(4)全面体格检查,包括心肺听诊,测量血压、体质量,计算BMI;
常规妇科检查(孕前3 个月未查者);
胎心率测定(多普勒听诊,妊娠12周左右)。
3. 必查项目:
(1)血常规;
(2)尿常规;
(3)血型(ABO和Rh血型);
(4)肝功能;
(5)肾功能;
(6)空腹血糖水平;
(7)HBsAg 筛查;
(8)梅毒血清抗体筛查;
(9)HIV筛查;
(10)地中海贫血筛查(广东、广西、海南、湖南、湖北、四川、重庆等地区)。
(11)超声检查。在孕早期(妊娠6~8周)行超声检查,以确定是否为宫内妊娠及孕周、胎儿是否存活、胎儿数目、子宫附件情况。
4. 备查项目:
(1)丙型肝炎(HCV)筛查。
(2)抗D 滴度检测(Rh 血型阴性者)。
(3)75 gOGTT(高危孕妇)。
(4)甲状腺功能检测。
(5)血清铁蛋白(血红蛋白<110 g/L者)。
(6)结核菌素(PPD)试验(高危孕妇)。
(7)子宫颈细胞学检查(孕前12个月未检查者)。
(8)子宫颈分泌物检测淋球菌和沙眼衣原体(高危孕妇或有症状者)。
(9)细菌性阴道病(BV)的检测(有症状或早产史者)。
(10)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的孕早期(妊娠10~13 周+ 6)母体血清学筛查[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和游离β-hCG]。
注意事项:空腹;超声检查确定孕周;确定抽血当天的体质量。
(11)超声检查:
妊娠11~13 周+ 6 测量胎儿颈部透明层(nuchal translucency,NT)的厚度;
核定孕周;
双胎妊娠还需确定绒毛膜性质。
NT的测量按照英国胎儿医学基金会标准进行(超声医师需要经过严格的训练并进行质量控制)。
高危者,可考虑绒毛活检或羊膜腔穿刺检查。
(12)绒毛穿刺取样术(妊娠10~13周+6,主要针对高危孕妇)。
(13)心电图检查。
产前检查的时间是孕6~13+6周。首次产前检查的内容包括:常规保健的内容如建立孕期保健手册,确定孕周,推算预产期,评估孕期高危因素,测量血压,体重与体重指数,必要时行妇科检查。抽血化验如血常规,肝肾功,免疫五项,尿液检查,超声检查确定宫内妊娠及核对孕周,以及在孕11~13+6周行彩超检查,测量胎儿颈部透明层厚度。还有一些检查项目需结合患者的既往史和妇科检查决定是否检查,如丙肝抗体监测,对于Rh阴性血型,检查抗D滴度,宫颈的排癌检查,分泌物的检测等。检查的目的主要是让孕妇对流产的认识和预防,指导营养和生活方式,避免接触有害有毒物质和宠物,慎用药物。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如避免高强度的工作,避免家庭暴力,保持心理健康,指导孕妇继续补充叶酸至怀孕三个月。
㈤ 哪几句话是在做产检的时候,最好不要说出口的
相信很多孕妈妈都有这样一种感受,在去产检的时候每次都是很多人,好不容易轮到自己了,总想好好的问一下医生关于自己的情况,可又担心因为自己不会说话而惹“恼”了医生,但是不说的话自己又很不安心,真是纠结呀,感觉说句话都要小心翼翼的。
当然了,作为医生,肯定也已经习惯了孕妇的各种问题,在能够解答的情况下当然会尽力给孕妈妈答案,更不会因为孕妈妈的某一句话而闹情绪,所以我们在产检的时候也不需要有太大的心理负担。
我是懒妈妈,多平台原创作者,你的支持是我的动力。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删。
㈥ 产前检查有哪些需要注意的
孕期合理的产前检查次数及孕周不仅能保证孕期保健的质量,也可节省医疗卫生资源。
根据目前我国孕期保健的现状和产前检查项目的需要,《孕前及孕期保健指南》推荐的产前检查孕周分别为:妊娠6~13周+6,14~19周+6,20~24周,25~28周,29~32周,33~36周,37~41周。共7~11次。有高危因素者,酌情增加次数。
2. 常规保健:
(1)建立孕期保健手册。
(2)仔细询问月经情况,确定孕周,推算预产期。
(3)评估孕期高危因素。
孕产史(特别是不良孕产史如流产、早产、死胎、死产史),生殖道手术史,有无胎儿畸形或幼儿智力低下,孕前准备情况,孕妇及配偶的家族史和遗传病史。
注意有无妊娠合并症,如:慢性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肝肾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血液病、神经和精神疾病等,及时请相关学科会诊,不宜继续妊娠者应告知并及时终止妊娠;
高危妊娠继续妊娠者,评估是否转诊。
本次妊娠有无阴道出血,有无可能致畸的因素。
(4)全面体格检查,包括心肺听诊,测量血压、体质量,计算BMI;
常规妇科检查(孕前3 个月未查者);
胎心率测定(多普勒听诊,妊娠12周左右)。
3. 必查项目:
(1)血常规;
(2)尿常规;
(3)血型(ABO和Rh血型);
(4)肝功能;
(5)肾功能;
(6)空腹血糖水平;
(7)HBsAg 筛查;
(8)梅毒血清抗体筛查;
(9)HIV筛查;
(10)地中海贫血筛查(广东、广西、海南、湖南、湖北、四川、重庆等地区)。
(11)超声检查。在孕早期(妊娠6~8周)行超声检查,以确定是否为宫内妊娠及孕周、胎儿是否存活、胎儿数目、子宫附件情况。
4. 备查项目:
(1)丙型肝炎(HCV)筛查。
(2)抗D 滴度检测(Rh 血型阴性者)。
(3)75 gOGTT(高危孕妇)。
(4)甲状腺功能检测。
(5)血清铁蛋白(血红蛋白<110 g/L者)。
(6)结核菌素(PPD)试验(高危孕妇)。
(7)子宫颈细胞学检查(孕前12个月未检查者)。
(8)子宫颈分泌物检测淋球菌和沙眼衣原体(高危孕妇或有症状者)。
(9)细菌性阴道病(BV)的检测(有症状或早产史者)。
(10)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的孕早期(妊娠10~13 周+ 6)母体血清学筛查[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和游离β-hCG]。
注意事项:空腹;超声检查确定孕周;确定抽血当天的体质量。
(11)超声检查:
妊娠11~13 周+ 6 测量胎儿颈部透明层(nuchal translucency,NT)的厚度;
核定孕周;
双胎妊娠还需确定绒毛膜性质。
NT的测量按照英国胎儿医学基金会标准进行(超声医师需要经过严格的训练并进行质量控制)。
高危者,可考虑绒毛活检或羊膜腔穿刺检查。
(12)绒毛穿刺取样术(妊娠10~13周+6,主要针对高危孕妇)。
(13)心电图检查。
产前检查的时间是孕6~13+6周。首次产前检查的内容包括:常规保健的内容如建立孕期保健手册,确定孕周,推算预产期,评估孕期高危因素,测量血压,体重与体重指数,必要时行妇科检查。抽血化验如血常规,肝肾功,免疫五项,尿液检查,超声检查确定宫内妊娠及核对孕周,以及在孕11~13+6周行彩超检查,测量胎儿颈部透明层厚度。还有一些检查项目需结合患者的既往史和妇科检查决定是否检查,如丙肝抗体监测,对于Rh阴性血型,检查抗D滴度,宫颈的排癌检查,分泌物的检测等。检查的目的主要是让孕妇对流产的认识和预防,指导营养和生活方式,避免接触有害有毒物质和宠物,慎用药物。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如避免高强度的工作,避免家庭暴力,保持心理健康,指导孕妇继续补充叶酸至怀孕三个月。
㈦ 产前检查是什么意思,整个孕期都有检查,产前还要再查
孕期合理的产前检查次数及孕周不仅能保证孕期保健的质量,也可节省医疗卫生资源。
根据目前我国孕期保健的现状和产前检查项目的需要,《孕前及孕期保健指南》推荐的产前检查孕周分别为:妊娠6~13周+6,14~19周+6,20~24周,25~28周,29~32周,33~36周,37~41周。共7~11次。有高危因素者,酌情增加次数。
2. 常规保健:
(1)建立孕期保健手册。
(2)仔细询问月经情况,确定孕周,推算预产期。
(3)评估孕期高危因素。
孕产史(特别是不良孕产史如流产、早产、死胎、死产史),生殖道手术史,有无胎儿畸形或幼儿智力低下,孕前准备情况,孕妇及配偶的家族史和遗传病史。
注意有无妊娠合并症,如:慢性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肝肾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血液病、神经和精神疾病等,及时请相关学科会诊,不宜继续妊娠者应告知并及时终止妊娠;
高危妊娠继续妊娠者,评估是否转诊。
本次妊娠有无阴道出血,有无可能致畸的因素。
(4)全面体格检查,包括心肺听诊,测量血压、体质量,计算BMI;
常规妇科检查(孕前3 个月未查者);
胎心率测定(多普勒听诊,妊娠12周左右)。
3. 必查项目:
(1)血常规;
(2)尿常规;
(3)血型(ABO和Rh血型);
(4)肝功能;
(5)肾功能;
(6)空腹血糖水平;
(7)HBsAg 筛查;
(8)梅毒血清抗体筛查;
(9)HIV筛查;
(10)地中海贫血筛查(广东、广西、海南、湖南、湖北、四川、重庆等地区)。
(11)超声检查。在孕早期(妊娠6~8周)行超声检查,以确定是否为宫内妊娠及孕周、胎儿是否存活、胎儿数目、子宫附件情况。
4. 备查项目:
(1)丙型肝炎(HCV)筛查。
(2)抗D 滴度检测(Rh 血型阴性者)。
(3)75 gOGTT(高危孕妇)。
(4)甲状腺功能检测。
(5)血清铁蛋白(血红蛋白<110 g/L者)。
(6)结核菌素(PPD)试验(高危孕妇)。
(7)子宫颈细胞学检查(孕前12个月未检查者)。
(8)子宫颈分泌物检测淋球菌和沙眼衣原体(高危孕妇或有症状者)。
(9)细菌性阴道病(BV)的检测(有症状或早产史者)。
(10)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的孕早期(妊娠10~13 周+ 6)母体血清学筛查[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和游离β-hCG]。
注意事项:空腹;超声检查确定孕周;确定抽血当天的体质量。
(11)超声检查:
妊娠11~13 周+ 6 测量胎儿颈部透明层(nuchal translucency,NT)的厚度;
核定孕周;
双胎妊娠还需确定绒毛膜性质。
NT的测量按照英国胎儿医学基金会标准进行(超声医师需要经过严格的训练并进行质量控制)。
高危者,可考虑绒毛活检或羊膜腔穿刺检查。
(12)绒毛穿刺取样术(妊娠10~13周+6,主要针对高危孕妇)。
(13)心电图检查。
产前检查的时间是孕6~13+6周。首次产前检查的内容包括:常规保健的内容如建立孕期保健手册,确定孕周,推算预产期,评估孕期高危因素,测量血压,体重与体重指数,必要时行妇科检查。抽血化验如血常规,肝肾功,免疫五项,尿液检查,超声检查确定宫内妊娠及核对孕周,以及在孕11~13+6周行彩超检查,测量胎儿颈部透明层厚度。还有一些检查项目需结合患者的既往史和妇科检查决定是否检查,如丙肝抗体监测,对于Rh阴性血型,检查抗D滴度,宫颈的排癌检查,分泌物的检测等。检查的目的主要是让孕妇对流产的认识和预防,指导营养和生活方式,避免接触有害有毒物质和宠物,慎用药物。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如避免高强度的工作,避免家庭暴力,保持心理健康,指导孕妇继续补充叶酸至怀孕三个月。
㈧ 在英国留学没有结婚可以生孩子吗政府会提供什么帮助以及福利
学校不管你这个,你生不生孩子他们都不管,但是如果你会影响学习就要通知学校,可以先休学。政府的福利你就别想了,你学生签证,现在新的政府政策出来,本国人的一些儿童福利都被冻结了,何况你一个外国人。但是学生去平常的产检,生,去nhs的医院的话,都是免费的,就这样。
㈨ 产前检查有哪些啊
1、血压:这也是孕妇产前检查项目每次必测的。一般标准值不会超过130/190mmHg,或与基础血压相比增加不超过30/15mmHg。每一次检查都要测量血压,看看是否有所升高,并用来预防孕妇是否会得妊娠高血压。
2、测宫高与腹围:孕妇的宫高、腹围和胎宝宝的大小密切相关,在孕早、中期,每月的增长都是有一定标准的,根据宫高、腹围大小能估算胎儿的体重,并了解胎儿发育情况,是否出现发育迟缓或巨大儿。
3、浮肿检查:怀孕5-6个月之后,随着胎儿的增大和羊水的增大,宫体对下肢血管的压迫会使下肢血液回流不畅,容易出现浮肿。如果浮肿现象严重,必要时还要进行利尿治疗。
4、血液检查:在孕妇产前检查项目中,血液检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般在第一次最为细致。它主要检查的是孕妇是否有身体功能障碍,有无其他病变和隐形病变。
5、b超:b超检查一般会做3次,第一次是妊娠16-20周之间,重点是排畸。第二次是妊娠23周左右,主要是结构的畸形筛选。第三次是妊娠36周后,主要查看胎儿有没有脐带绕颈、脐脑动脉的血流好不好,并确定胎位。
㈩ 产前需要做哪些检查
孕期合理的产前检查次数及孕周不仅能保证孕期保健的质量,也可节省医疗卫生资源。
根据目前我国孕期保健的现状和产前检查项目的需要,《孕前及孕期保健指南》推荐的产前检查孕周分别为:妊娠6~13周+6,14~19周+6,20~24周,25~28周,29~32周,33~36周,37~41周。共7~11次。有高危因素者,酌情增加次数。
2. 常规保健:
(1)建立孕期保健手册。
(2)仔细询问月经情况,确定孕周,推算预产期。
(3)评估孕期高危因素。
孕产史(特别是不良孕产史如流产、早产、死胎、死产史),生殖道手术史,有无胎儿畸形或幼儿智力低下,孕前准备情况,孕妇及配偶的家族史和遗传病史。
注意有无妊娠合并症,如:慢性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肝肾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血液病、神经和精神疾病等,及时请相关学科会诊,不宜继续妊娠者应告知并及时终止妊娠;
高危妊娠继续妊娠者,评估是否转诊。
本次妊娠有无阴道出血,有无可能致畸的因素。
(4)全面体格检查,包括心肺听诊,测量血压、体质量,计算BMI;
常规妇科检查(孕前3 个月未查者);
胎心率测定(多普勒听诊,妊娠12周左右)。
3. 必查项目:
(1)血常规;
(2)尿常规;
(3)血型(ABO和Rh血型);
(4)肝功能;
(5)肾功能;
(6)空腹血糖水平;
(7)HBsAg 筛查;
(8)梅毒血清抗体筛查;
(9)HIV筛查;
(10)地中海贫血筛查(广东、广西、海南、湖南、湖北、四川、重庆等地区)。
(11)超声检查。在孕早期(妊娠6~8周)行超声检查,以确定是否为宫内妊娠及孕周、胎儿是否存活、胎儿数目、子宫附件情况。
4. 备查项目:
(1)丙型肝炎(HCV)筛查。
(2)抗D 滴度检测(Rh 血型阴性者)。
(3)75 gOGTT(高危孕妇)。
(4)甲状腺功能检测。
(5)血清铁蛋白(血红蛋白<110 g/L者)。
(6)结核菌素(PPD)试验(高危孕妇)。
(7)子宫颈细胞学检查(孕前12个月未检查者)。
(8)子宫颈分泌物检测淋球菌和沙眼衣原体(高危孕妇或有症状者)。
(9)细菌性阴道病(BV)的检测(有症状或早产史者)。
(10)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的孕早期(妊娠10~13 周+ 6)母体血清学筛查[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和游离β-hCG]。
注意事项:空腹;超声检查确定孕周;确定抽血当天的体质量。
(11)超声检查:
妊娠11~13 周+ 6 测量胎儿颈部透明层(nuchal translucency,NT)的厚度;
核定孕周;
双胎妊娠还需确定绒毛膜性质。
NT的测量按照英国胎儿医学基金会标准进行(超声医师需要经过严格的训练并进行质量控制)。
高危者,可考虑绒毛活检或羊膜腔穿刺检查。
(12)绒毛穿刺取样术(妊娠10~13周+6,主要针对高危孕妇)。
(13)心电图检查。
产前检查的时间是孕6~13+6周。首次产前检查的内容包括:常规保健的内容如建立孕期保健手册,确定孕周,推算预产期,评估孕期高危因素,测量血压,体重与体重指数,必要时行妇科检查。抽血化验如血常规,肝肾功,免疫五项,尿液检查,超声检查确定宫内妊娠及核对孕周,以及在孕11~13+6周行彩超检查,测量胎儿颈部透明层厚度。还有一些检查项目需结合患者的既往史和妇科检查决定是否检查,如丙肝抗体监测,对于Rh阴性血型,检查抗D滴度,宫颈的排癌检查,分泌物的检测等。检查的目的主要是让孕妇对流产的认识和预防,指导营养和生活方式,避免接触有害有毒物质和宠物,慎用药物。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如避免高强度的工作,避免家庭暴力,保持心理健康,指导孕妇继续补充叶酸至怀孕三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