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为什么都说英国是“搅屎棍”呢
搅屎棍一词的来历是这样的。旧时城乡的屎坑,大都是一个半埋在地下的大瓦缸,掏粪时,为了方便操作,常常先用棍子搅混,所产生的臭气顺风而下,让下风口的人觉得臭气熏天,无法忍受。久而久之,人们发现,搅扰别人正常活动的行为与搅屎棍的作用一样让人厌恶,于是,搅屎棍便成了搅扰的代名词。后来“搅屎棍”引申为搬弄是非,喜欢兴风作浪,到处臭搅和,好事搅成坏事,纠缠不清的人,比喻一个人播弄是非,把事情搞的更糟更臭。
英国人画的麦克马洪线,也导致中印争端不断,还爆发过一次战争。
英国干这样的事,是行家里手,拿手绝活。因为英国这当中尝到了甜头,只有臭搅和才能有矛盾,一闹起来,才有利可图。所以,它到处臭搅和,播弄是非,好事搅成坏事,把事情搞的更糟更臭,从中渔利。但是也有例外,英国发动三次对阿富汗的战争,也想分而治之,但屡试不爽,让阿富汗部落武装打得到处跑!
Ⅱ 如何面对美联储加息引爆的世界大乱局
原创:顾子明政事堂Plus6月14日
一
随着朝美谈判的如约举行,昨天夜里,美联储也如期加息。
美联储一致同意将联邦基金利率上调25个基点,至1.75%-2%区间。这是美联储2015年开启加息周期以来的第七次加息,也是自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首次重新回到2%的整数关口。
而更值得关注的是,与一个月前相比,美联储在声明中去掉了多项表述,这表明美联储对美国经济增长以及通胀预期上升更加乐观,在货币政策立场上也更显鹰派。
随着美国的加息,沙特、香港等跟美元直接挂钩的市场纷纷紧随脚步加息。而中国央行却打破了市场的“佛系加息”预估,继续维持公开市场利率不变。
很显然,阿根廷和土耳其等国的风险,我国根本没看在眼里。
二
今年的6月1日,央行扩大MLF担保品范围,加大对小微企业、绿色经济等领域的支持力度。当时很多网上段子飞舞,都在调侃央行又放水了。
其实,稍微懂经济的话就知道,在美元加息缩表的大周期之下,我们搞大水漫灌,简直就是在“作死”。
那么我们“放水”的原因是什么呢?
央行今天公布了5月金融数据,在其他数据变化不大的情况下,5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7608亿元,与4月1.56万亿元相比接近腰斩。
社会融资腰斩这意味着什么呢?就像今天跟群友们聊天时,一哥们说的:
上个月一个平台公司董事长给我说,以前是他是五个盖子,盖十个缸,现在是一个盖子都没有了。
而今天“三镇节度使”郭树清在第十届陆家嘴论坛的演讲稿说:
收益率超过6%的就要打问号,超过8%的就很危险,10%以上就要准备损失全部本金。
要知道,中国GDP增速还不到7%,所以,把几个数据和讲话放在一起,我们就会明白:
社会融资大规模下降的背后,实际上监管层对虚拟经济的一个定向爆破,要来主动打破刚兑。而看央行的“放水”,则是在定向爆破的过程中,定向输血,避免定向爆破伤害到实体经济。
嗯,如果是政事堂老读者的话,应该会记得17年的时候,政事堂对18年下半年的经济有过几个预判,一个是6月开始会出现钱荒,一个是下半年集资诈骗型的P2P会梯次破裂,还有一个是金融会出现“双轨制”。
但问题是,为在美国加息的大周期之下,全球都面临泡沫破碎的风险,为什么我们还敢去主动刺破泡沫呢?
三
前天,“美国在台协会”台北办事处的新馆启用,以及美国参议院推出的“国防授权法案”,要求美军适当参加台湾军演。再加上美国军舰驶入南海12海里范围之内。
这段时间,很多军事与时政媒体开始炒作中美关系斗争激烈。政事堂看到后很无语。
美国是自己一个人来碰瓷儿的吗?
随着美军来南海惹事儿,英国国防大臣也=宣布,英国将在南海增调3艘战舰。法国国防部长宣布,法国和英国将在南海举行联合军事演习。
在特朗普准备从亚太撤出的大战略之下,不仅美军挑事儿,英法两个“五常”也来挑事儿,甚至越南搞出了游行,菲律宾舆论界也积极宣传“出兵南海”。
联想到前天特朗普结束“特金会”之后,被全球大量的媒体盯着问朝鲜的“人权问题”。很显然,有很多股势力,对于特朗普撤离亚太非常的不满。
而从资本市场,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到,随着特朗普决定朝美会谈,代表着避险的国际黄金和亚洲地区重仓的比特币等资产价格都开始了大幅下滑。
这意味着什么呢?
随着朝美问题向好的方向发展,亚太地区的金融安全得到了保障,原本大量担忧地区风险的资金安定了下来,不走了。
而我们一定要明白,目前全球正处于美国加息缩表减税的美元回流期,在这一波国际金融危机中爆炸的风险,贸易赤字越大风险也就越大,而全球风险最低的地区,实际上是以中日韩为代表的贸易顺差的东亚,因此,只要是朝鲜稳定了,那么中日韩就会成为这一轮经济危机中,最早“上岸”的国家。
而前天朝美谈判的胜利,就是郭主席敢于主动刺破泡沫的所在!
四
由于家里有宝宝,所以买了讲故事的小机器人,而这个小机器人经常会给宝宝讲一个“当老虎来临时”的故事:
两个人在森林里,遇到了一只大老虎。A就赶紧从背后取下一双更轻便的运动鞋换上。B急死了,骂道:“你干嘛呢,再换鞋也跑不过老虎啊!”
A说:“我只要跑得比你快就好了。”
把这个故事,对应美国目前加息缩表引发的大周期,就会发现很有意思。
虽然美国是全球霸主,但是拼起来嗅觉,政事堂一直认为搅屎棍的英国,才是对国际政治经济环境最敏锐的国家。
选择脱欧的英国,在今年的叙利亚问题上,做了两件很有意思的事情。一个是造假做了俄罗斯双面间谍中毒案,另一个是帮助叙利亚的白头盔组织搞了一场虚的叙利亚政府军假毒杀妇女儿童事件。
政治小白们,会选择谴责叙利亚,政治爱好者,会说这是美国的图谋,而真正懂国际政治的,会明白,这是英国逼着美国重返叙利亚,并挑斗美国与俄罗斯关系恶化。
其实,这就像英国会挑斗美国跟中国在南海对峙一样,作为一个全球的离岸金融中心,在美国进行加息缩表的美元收缩周期之下,必然会试图让全球的大陆国家陷入紧张,将资本流回英国。
因此,随着美国向叙利亚动武,势必使得德国与俄罗斯的软化关系失败,引发欧洲法兰克福的资本向离岸的英国转移,而一旦南海出现问题,亚洲金融中心香港的资本也会向伦敦撤离。
所以,在这个大周期之下,“搅屎棍”英国做的这些事情,这本质都是买卖。
而欧洲的法国跟着英国后屁股,在亚洲南海捣乱也是同一个心态,在美国引发的大危机之下,“死道友不死贫道”,引祸水东流。
而俄罗斯的普京选择来中国授勋,并亲手包狗不理包子和吃煎饼果子,拿走了核电站的合同;日本选择以国宾之礼款待李总理,今天还搞出个新闻,李总理参观的丰田新能源要跟网络合作自动驾驶。
看着日俄两家如此强烈的“求生欲”,向中国靠拢,选择一起“东方压倒西风”,我们就会明白在这一轮金融危机面前,除了一家独大的美国之外,其他的列强们琢磨的,都是“当老虎来临时”这个故事。
五
明天,也就是美国白宫之前宣布,对华征收500亿商品的清单的日子。
很多读者后台留言,问究竟会不会征收,也有读者表示,看了这么久的文章,就知道这次美国一定不会征收。
且不说我们之前用“两桃三士”的策略,分裂了美国对华贸易顺差与知识产权的两大门派,要知道就在今天,外交部长王毅在北京同美国国务卿蓬佩奥举行会谈,谈的就是特朗普目前最上心的,推进并实现半岛无核化的目标。
更不要说,中方金融战线的领导们,今天依然敢于去刺破泡沫,中兴也敢于在昨天复牌。很显然,这些的底气,就在于我们能够确认,美国不会在明天对我们征税,重新开打贸易战。
随着中美贸易战停战,朝核问题的顺利推进,在中日朝韩新五国的对东西啊,特朗普的重心从亚洲移开了。因此,争取了喘息之机的中国,迅速将矛头指向国内,开始解决虚拟经济的空转问题。
而美国这一轮加息缩表,所要引爆的“世界波”,绝非阿根廷土耳其这种体量的国家崩盘,所能够结束的。毕竟,这些资本们需要有人,为他们十年前的那一场危机买单。
不过,这些资本们考虑到中日韩三国即将形成“铁索连环”难以攻克,再加上又难以获得美国总统特朗普的战略支持,因此,他们这一轮势必将矛头对准了意大利极右翼上台以及英国脱离的欧洲。
因此,也才有了特朗普原本决定签署G7的协议,却又在前往新加坡与朝鲜会谈的途中临时拒签。《见金正恩之前,特朗普做了一个重大的决定》
六
这段时间,总有人问,为什么我们在南海问题上面对美英法的挑衅忍气吞声,为什么要跟日本、韩国缓和关系,为什么要推动朝美会谈,为什么要给俄罗斯“输血”,为什么要在中美经贸谈判上妥协?
如果单纯从军事角度,单纯从经济角度,单纯从历史角度,单纯从国际政治角度考虑,这些做法单独跳出来,可能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非议。
但是,只有将这些历史的进程凝合在一起,我们才会从更宏大的角度,明白我们一方面在外交上纵横捭阖,跳出了被列强们围剿,另一方面在国际压力之下推动了国内的经济改革。
那么,究竟如何面对当前世界的乱局?
可以用23年前《政治的人生》书中的一段,作为这个问题的答案:
什么叫做政治家?
应该是具有至死不渝的信念,学贯中西的知识,高山仰止的人格,高瞻远睹的目光,百折不挠的毅力,海纳百川的胸襟,纵揽全局全局的能力,等等。
中国的民主革命依靠了一个杰出的领袖集团,现在看也需要。
Ⅲ 职场中怎么处理搅屎棍
职场上总有一些不讲道理的同事,专门以制造混乱和挑衅他人为乐,他们就像“吸血鬼”似的,把职场职场变得乌烟瘴气,还让员工承受不必要的压力,如何才能驱赶身边的“有害人类”呢?
1、设置止损点
一肚子牢骚,负能量爆表的他们需要有人和他们一起发牢骚,让他们心里感觉好受一些。
小编支招:你要划定止损点,询问对方打算怎么解决这个问题。他们听了之后要么平静下来,要么会把对话转到更有建设性的方向上去。
2、不按对方的套路出牌
不理智的人会把你逼疯,他们不讲逻辑,很容易把你带进他们的套路中,和他们一样感情用事。
小编支招:你要保持客观、冷静,最好能像心理分析师一样,对他们情绪上的负能量作冷处理,只对事实给出回应。
3、不要同归于尽
在对手胡搅蛮缠时,他们不会讲什么策略,此时发生冲突后果很严重。
小编支招:及时撤退保存实力,冷静下来后再选择交涉的时机。
4、问题不是重点,重点是解决办法
“有害的人”如果你只想着他们有多疯狂、有多难缠,就只会增加他们对你的影响力。
小编支招:不要想他们多么麻烦,只思考解决办法,这会增加你的掌控感,减少与他们打交道时的压力。
5、请人支援
要驱除有害人类,你需要看出自己的招式有什么破绽。
小编支招:找人帮忙,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大多数时候你的小伙伴能一语点醒梦中人。
Ⅳ 为什么说英国是世界的“搅屎棍”
因为英国总是不愿意看到欧洲统一,在英国看来,欧洲统一就是对自己最不利的事,即使它自己常年以欧洲国家自居,它也不愿意看到欧洲统一。
我们都知道英国是近几百年里来世界上排名第一的殖民国家,英国通过殖民的手段收获到了数不清的财富,在综合国力上,英国也远远超过别的欧洲殖民国家,所以在总的水平上,欧洲大陆上的国家其实是被英国所瞧不起的,英国不可能舍弃自己的利益去援助别的欧洲国家,所以当殖民手段消失后,英国就必须依靠打压统一的策略来帮助自己始终巩固在欧洲的地位。
Ⅳ 为何国际上给英国扣上搅屎棍的帽子
英国曾经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但是往往也会被扣一个搅屎棍的帽子。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原因其实非常简单。首先就是在一战和二战时期,英国就开始在欧洲大陆上搞事情,只不过二战祸水东引没有引好,反而引火烧身。其次就是英国的搅屎棍属性从英国推行的大陆政策就可以看出,那就是在整个欧洲大陆寻找替英国卖命的国家。最后就是如今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的对抗,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英国在离开印度的时候推行的政策。
最后就是如今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的对抗,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英国在离开印度的时候推行的政策。当时的英国按照宗教信仰将印度分为了印度和巴基斯坦,最终的结果就是双方都认为需要解放对方的领土。最终造成了长期对峙和冲突的局面。
Ⅵ 英国为什么会被称为欧洲的“搅屎棍”
对于欧洲事务,英国一直不离“岛国心态”的“孤立主义”、制衡对手的均势战略。欧盟之内,它不是申根国家,以怀疑论者的身份拒绝欧元。43岁担任首相的卡梅伦(英国近200年最年轻的掌舵者)终于犯下历史性错误:他盲目自信,将不属大是大非紧迫问题的脱欧公投付诸实施,2016年6月至今陷英国于社会分裂、政治混乱,其国际地位和影响已然降低。总结:英国与日本类似,它们都不希望它们面对的大陆统一。不同的是中国早已统一,而欧洲一直分裂。英国在破坏统一方面不遗余力,“欧洲搅屎棍”不是白当的。
Ⅶ 历史上,英国为什么被称为“欧洲搅屎棍”,什么政策太恶心
因为多亏了英国这个欧洲搅屎棍,不然欧洲大陆有可能早一步就得到统一。为了英国自己国家的利益,英国在历史上曾经出了一项政策,就是为了维护自己国家的利益而去削弱欧洲大陆的强国,这就是着名的大陆均势政策。
所以,我们不得不说,如果没有英国,欧洲就可以减少这么多的混乱,甚至有可能加快统一的步伐。这些所谓的大陆均势政策,不过是英国为了维护自己在世界上、欧洲上的地位与实力而制定的政策罢了。
Ⅷ 为何英国会被称为搅屎棍
英国又称腐国,基佬横行,基佬都搅菊花,菊花里面是直肠,直肠里就是消化道末端残渣,如果拉出来,就成为屎,由以上可推论英国是搅屎棍成立。
Ⅸ 怎样对待搅屎棍似的人
进可攻,退可守,要知己知彼。你觉得你搅得过他,就一次搅死他,不给他喘息之机,他下次就再也不敢了。你觉得搅不过他,那就干脆不搅,淡着他,他会自知没趣,像个跳梁小丑,下次他也不和你搅了。这种人就怕没人和他搅,他是越搅越来劲。
人(rén)英语为Mankind。可以从生物、精神与文化等各个层面来定义,或是这些层面定义的结合。生物学上,人被分类为人科人属人种,2号染色体和猩猩甲条染色体着丝粒融合(平衡易位)缔合模式接近度超过16N,并臂间多次倒位,其余染色体都有很强的同源性,是一种高级动物。
精神层面上,人被描述为能够使用各种灵魂的概念,在宗教中这些灵魂被认为与神圣的力量或存在有关。文化人类学上,人被定义为能够使用语言、具有复杂的社会组织与科技发展的生物,尤其是能够建立团体与机构来达到互相支持与协助的目的。
生物定义
人(学名:Homo sapiens,意为“有智慧的人”),是一种灵长目人科人属的物种。线粒体DNA与化石证明人类大约于500万年前起源于东非。与黑猩猩、大猩猩、猩猩、长臂猿、合趾猿同属人科的灵长目动物。美国科学家发现人类差异性基因从0.1%升至10%。
英国动物学家和人类行为学家德斯蒙德·莫利斯戏称人类为裸猿 ,并着述从各个角度论述人类种种行为的起源。恩格斯着有《从猿到人》,代表着马克思主义对人的来源的经典研究。
Ⅹ 历史上英国被叫做欧洲搅屎棍,为什么都这么说
英国是““欧洲搅屎棍”这话倒是没错,数百年来,欧洲大陆的乱局,其实大都是英国在背后,或者说明面上搞事情。
即利用欧洲大陆上各国的敌对关系,来为自己谋求利益一会儿和这个法国结盟打德国,一会儿和普鲁士搅合捶法国,再不然就带着欧洲小弟们去东边欺负沙俄。总而言之,其不允许欧洲大陆上出现一个统一且无敌的超级大国,即创造一个分裂的欧洲!
有点儿咱们战国时代的合纵连横,英国就是扮演秦国的角色,只不过他们更多的是扮演一个局外操盘手的角色。这个策略在英国被称为“大陆均势”政策,也叫“离岸平衡”政策。英国前首相丘吉尔曾在回忆录中对这个政策做了一个比较贴切的概括。
放到现代,同样也有,再两党制和多党制国家里,在野党和执政党的相互制衡,也是保持一个国家向前发展的好办法。所以英国这个搅屎棍在欧洲搞的这个套路,虽然很常见,但非常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