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请问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军多少人参战
当时清朝有八旗兵约20万,绿营兵约60万,总兵力达80万人,是当时世界上最庞大的一支常备军,英国兵力要小的多,全国军队加起来正规军约14万,加上担负内卫任务的国民军6万,总兵力也不过20万,与清军相比大约是1:4,
中英两国相隔万里,英军自然不能全数派往中国,鸦片战争初期,英国远征军的总兵力,以陆海军合并计算,大约是7000人,与清军相比大约是1:110,后英国远征军的兵力不断增加,至战争结束时已达20000人,与清军相比大约是1:40!
第一次厦门之战:1840年7月3日,清军战死9人,受伤16人,英军无伤亡
第一次定海之战:1840年7月5日,清军战死13人,受伤13人,英军无伤亡.其中清军参战兵力1540人,定海总兵张朝发受伤而亡,定海知县姚怀祥自尽.
大角,沙角之战:1841年1月7日英军采用正面炮击,陆军侧面包抄战术,清军战死277人,重伤而死5人,受伤462人,英军受伤38人,副将陈连升,佐领裕隆(满族)战死.
虎门之战:清军总兵力11000名,清军250人战死,100余人受伤,总兵关天培战死,游击麦廷章战死.英军5人受伤.
广州内河之战,1841年2月27日--1841年3月18日,其中乌勇之战清军参战兵力1600人,总兵祥福(满族)以下466人阵亡,英军8人人受伤.
广州之战:1841年5月18日--5月25日,清军总兵力20000人(用于进攻的不多),清军数座炮台被毁,战船43只,火划32只被击毁,英军死亡9人,受伤68人.
三元里之战:1841年5月29日--1841年5月31日,英军死亡5--7人,受伤23--42人.
第二次厦门之战,清军总兵力5680人,1841年8月26日,清军阵亡40余人(厦门岛南岸)和33人(鼓浪屿)受伤37人(士兵因石壁坚固伤亡较小),总兵江继芸,副将凌志(满族)战死.英军战死1人,受伤16人!
第二次定海之战:清军总兵力5600人,1841年10月1日,清军总兵葛云飞.郑国鸿(回族),王锡朋战死.英军战死2人,受伤27人.
镇海之战:清军总兵力4000人,1841年10月9日,清总督裕谦投水而死,损失以百计,英军伤亡数字有两说,一说战死16人,伤数人,另一说英军战死3人,受伤16人.清军总兵谢朝恩战死!
浙东反攻之战:1842年3月10日--3月17日,清军总兵力31000人,但用于进攻的兵力不多.宁波方向,英军阵亡1人,镇海方向无伤亡.3月15日,英军进攻慈溪,清军将领朱贵,伊星阿(满族)战死,英军战死3人,受伤一说22人,另一说15人,清军共战死340人,雇勇200余,受伤200名.
乍浦之战:1842年5月18日,清军总兵力7000人,英军在天尊庙伤亡最重,陆军中校汤林森以下9人阵亡,55人受伤.清军副督统长喜(满族),佐领隆福(满族)战死,清军八旗兵阵亡273名,殉难7名,因伤身故6名,失踪1人!
吴淞之战:清军总兵力4700名,1842年6月8日,提督陈化成以下88人阵亡,英军战死2人,受伤25人.
镇江之战:清军八旗兵1600人,绿营兵2700人,英军增派援军,共计20000人,1842年7月21日--22日,为英军伤亡最重一次,死亡39人,130人受伤,失踪3人.清军伤亡如下表:
部别.......战死...受伤...失踪
京口八旗....170....161.....24
青州八旗....55......65.....24
镇江绿营....3........6......17
湖北绿营....7.......8.......3
四川绿营....3................
河南绿营....1........1.......
江西绿营....2.........3.......
鸦片战争时期清军军法很严,丢失土地要严惩.所以许多将领自杀也不逃跑和投降,至于当时清军伤亡比列不大是因为战争的情况与以前不一样.面对从来没有见过英军猛烈炮火,许多士兵逃跑,所以当时大部分清军是溃散的.
② 鸦片战争英国有多少人
第一次定海之战(1840年7月5日)
是第一次鸦片战争初期,英国远征军为攻打定海与清军发生的一场战役。这场战事最终以定海陷落英军获胜而告终,定海总兵张朝发,知县姚怀祥等先后殉职。定海之战为鸦片战争期间英军攻占的第一座城池,也是近代史上西方军队第一次占领中国领土的战斗。清军投入战船21艘,船炮170位,兵丁940名。岸上兵丁600名,炮20位。英军投入白人兵2300人,印度兵650人。损失:清军战死14人,受伤13人。英军无伤亡。
沙角大角之战(1841 年1月 7日)
英军乘清钦差大臣琦善裁撤海防和对外妥协的时机,向穿鼻洋的沙角、大角炮台进攻。守将陈连升率军坚决抵抗,因援兵不至,英勇战死,炮台陷落。清军总兵力8000人,沙角大角两炮台共计炮91位,英军登陆兵力1461人。损失:清军战死277人,受重伤而死5人,受伤462。英军无死亡,受伤38人。
虎门之战(1841年2月26日)
英国舰队向广东虎门进逼。清军提督关天培向总督琦善请求增兵,琦善不允。23 日英舰向虎门一带进攻。关天培率领所属部队固守横挡、永安、靖远、镇远各炮台。25 日英军从横挡登陆,次日攻破各炮台,关天培在靖远炮台率兵抵抗,负伤数十处,仍与英军搏斗,英勇战死。虎门陷落后,英军侵入珠江。清军一线兵勇8500人,炮377位。全部兵力1万余,炮450位以上。英军登陆兵力约2000人。损失:清军死伤500人,被俘1300人。英军5名士兵轻伤。
黄埔乌涌之战(1841年2月27日)
2月26日,英国侵略军攻陷虎门,2月27日,英军战舰加略普号、先锋号、阿里耶打号、硫磺号、摩底士底号及汽船复仇神号、马达加斯号共七艘,溯珠江水道而上,于当日中午到达头道滩,向乌涌炮台发动猛烈的攻势,最后沈占鳖、洪达科及湖南镇军祥福所部的大部分官兵均壮烈牺牲。清军投入广东广西兵700人,湖南兵900人。47门岸炮,10门船炮。英军登陆兵力180人。损失:仅湖南兵就战死31名军官,415名士兵。英军1人战死,8人受伤。
广州之战(1841年3月21日至25日)
英军占领虎门要塞后,溯江而上,连陷乌涌等炮台,兵临广州城下。清军投入陆师2。5万人,算上水师和后勤人员为4万。战船100余只,炮200余位。英军投入3200人,其中陆军2223人。损失:清军阵亡1000余人,受伤3000余人,损失火炮182位。英军
③ 1638年英国人真的到过广州
史上1638年,最先来到广州的英国人是威代尔所率领的一队武装商人。
④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国几次入侵中国的时间
英国侵略者在一八五六年入侵广州被击退后(1次)。
于第二年底,英、法两国又纠集了五、六千人(2次),再次进犯广州。
一八五九年六月,英法公使借换约之机,率领一支舰队气势汹汹地来到大沽口外。(3次)
一八六○年春,英、法两国调集了两万多兵力,二百多艘舰船,杀向中国(4次)。
⑤ 英军在广州三元里村烧杀抢掠,广州的群众是怎样英勇抵抗的
5月29日,盘踞四方炮台的英国鬼子和往常一样外出抢掠。在三元里村口,他们遇到了正在劳作的菜农韦绍光及其妻子李喜。一见美貌的妇女,英国鬼子嘻皮笑脸地围了上去,就想调戏。平日练得一身好功夫的韦绍光哪容他们如此放肆。只听他大喝一声,冲入敌群,左右开弓,拳打脚踢,当即打倒几个家伙。周围有的乡亲马上鸣锣告警。附近村民闻讯纷纷赶至,把压在心底多日的怒火全部发泄在这些鬼子的身上,当场打死了十几个侵略者。其余英军见势不妙,鼠窜而去。
估计到吃了大亏的英国人不会善罢甘休,晚上三元里全村父老相约来到村北的三元古庙。这古庙前后两进,青砖石脚,古色古香,已有百余年历史,向来是全村人集中议事的地方。这天晚上,庙内火烛齐明,有如白昼。韦绍光站在桌上,挥动着拳头说:“乡亲们,鬼子兵占我良田,抢我财物,辱我妻女,无恶不作,天理难容,我们该怎么办?”“杀了他们!”“赶走他们!”众乡亲挥舞着手中的铁锄、铁叉,喊声此起彼伏。“好!”韦绍光喊道,他一把拔出庙内神像旁的神旗,把这面三角形,黑底白边,缀着三连星的神旗插在地上,“这就是令旗!旗进人进,旗在人在!我们和鬼子拼了!打死无怨……”
乡亲们知道,要想打败凶残的侵略者,单凭一个村子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于是,韦绍光立即派人连夜向周围的唐夏村、萧岗乡告急求援,又修书数封分别送往邻县南海、番禺等地,约定共同起事。唐夏村、萧岗乡及南海、番禺等地的群众早就憋足了一口气,闻讯立即举旗响应,星夜赶到三元里。这样,广州周围一百零三乡的群众,都集合到了反侵略的义旗之下。
敌人装备精良,力拼不是办法,因此各路首领一合计,决定以智取胜。这时,韦绍光发话了:“村外四五里地有个叫牛栏冈的小山,上面树老林深,藏上几百人不成问题。山腰就是鬼子来犯的必经之路,再往山脚,又有大片的烂泥坑。这个地方地势险要,山路既窄又难行,正是伏击鬼子的好地方。大家说怎样?”“好哇!那我们便在山上埋伏,再派些人把鬼子引过来,在牛栏冈摆桌鬼子宴!”唐夏村义勇首领颜浩长,快人快语定下了对敌策略。于是,各乡义勇依计行事,凌晨时分,一切准备就绪。
5月30日清晨,对三元里人民恨之入骨的英军侵略者,由司令官卧乌古率领,气势汹汹地向三元里扑来。离三元里还老远,鬼子兵便不时遭到鸟枪、弓箭的零星阻击。仗着武器优良,侵略者紧追不舍。
没想到中国义勇“毫不禁打,一战即溃”,英国人大为得意,追得更带劲了。这天天气异常闷热,英国兵们又不像当地百姓能在羊肠小道上行走如飞,没多久,一个个都累得直喘粗气。10点多钟,英军三三两两地追到牛栏冈附近,眼看手下的士兵精疲力尽的样子,卧乌古不得不下令就地休息。
敌人越聚越多,抄后路的义勇看到鬼子兵差不多全进了包围圈,便依计向天放了一枪。枪声划破了沉闷的空气,只见山顶三星令旗一动,霎时间杀声震天,旌旗遍野。埋伏在树林里、大石后的众义勇一齐杀出,挥舞着手中的大刀、长矛、铁锄、钉耙等,向横七竖八躺在地上休息的英国鬼子冲了过去。
鬼子兵哪里见过这种场面,慌忙拿起枪边顽抗边四下逃命。勇敢的猎手怎允许落网的猎物轻易脱逃,只见身材魁梧的颜浩长手持长矛冲在最前面,所挡者非死即伤,勇猛无比。在杂葬岭,他截住了一个全副武装的英军军官。“是鬼子兵头头毕霞!”有人认出了那个军官。“好!”颜浩长断喝一声,一抖长矛冲上前去。毕霞自恃身高马大,又是全副武装,心想对付眼前这个貌不出众的农民不成问题,便狞笑着迎了上来。好个颜浩长,出手如电,“唰”的一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刺毕霞咽喉。毕霞做梦也没有想到,对方出手如此之快,连叫都没来得及叫便一命呜呼了。
正在勇士们群起杀敌的时候,一场暴雨从天而降。一时间,风急雨横,雷电交加,没多久,四周顿成一片汪洋。侵略者笨重的大皮靴在泥泞的小路上举步维艰,曾令他们颇为自得的火枪又因火药尽湿成了废铁。如此,陷入重围的侵略者只剩下挨打的份儿。不少人慌不择路,失足跌下山来,命丧黄泉;有的还打算作困兽之斗,被当场击毙;也有些人眼见上天无路、人地无门,只得举手投降,“一时乞命之声震山谷”。
一群鬼子被赶进了牛栏冈山脚的烂泥坑里,烂泥齐腰,笨拙的敌人怎么也挣扎不出来,急得哇哇乱叫。但追赶他们的义勇赶到了泥坑边,也不敢贸然进去,眼见鬼子近在跟前,却无法歼灭,急得众义勇抓耳挠腮。情急中,有人找来长绳,拴上乡村里常用的耙钩,看准了朝敌人扔去。钩子不偏不倚地钩住了一个鬼子兵的衣服,没等鬼子挣扎,义勇一使劲,就把鬼子拖出泥坑,旁边的人手起刀落,结果了这个鬼子。其他义勇连忙如法炮制,轻松地消灭了这股敌人。
⑥ 鸦片战争时,侵略中国的英国远征军的人数,舰船的数目。
1900年8月3日,从天津出发进攻北京的八国联军,人数最多的是日军,8000人;第二俄军,4800人;第三英军3000人,40艘船;第四美军,2100人;第五法军,800人;第六奥地利军,58人;第七意大利军,53人。还有7000德军在海上,来不及上陆。真正上陆作战的加起来总共18811人,就这么点兵力!
其他资料暂时不知道
⑦ 1840年雅片战争时,英军来了多少人多少船他们是从哪来的
道光二十年夏,由四十八艘舰船和四千余名官兵组成的英国远征军封锁了广州珠江口,鸦片战争爆发。
鸦片战争
道光二十年(1840)年的鸦片战争(Sino-British Opium War)改变了中国的历史,也改变了香港的命运。
嘉庆中叶后,清朝的统治日趋衰落。清政府仍以“天朝上国”自居,虚骄自大,闭目塞听。而同一时期的欧美列强却有长足发展,并把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的中国,作为他们扩大海外市场的主要目标。而中国自古以来是一个农业国家,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加上保守的“天朝上国”思想,一直以来中国人对外来的产品的需求很小。外国商人为摄取暴利,从华南将大量鸦片走私输入中国,鸦片的输入量由道光即位之初的四千余箱,到道光十八年,即鸦片战争爆发之前,已猛增到四万零二百箱。鸦片的泛滥,影响了民众的身心健康,使吏治败坏导致中国白银外流,政府财政收入短绌。道光延续自雍正以来的禁烟政策,但鸦片走私不但不见收效,反而日益猖獗。事态的发展引起的朝野人士的警觉。道光下令封疆大臣讨论禁烟的看法,朝野对禁烟的看法不一,最终打东道光帝的是当时湖广总督林则徐的禁烟奏折。林则徐一针见血地指出:若再听由鸦片泛滥下去,则数十年之后中原再无可御敌之兵,也没有可以充饷之银。这种局面显然是道光帝无论如何也不想看到的,道光十八年十一月(1848)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赴广东查禁鸦片。
林则徐抵达广州,随即开展禁烟,严查烟贩,整顿水师,晓谕外商呈交鸦片。同年四月二十二日,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二万余箱鸦片。中国的禁烟措施,遭遇英国政府的强烈反应。道光二十年夏,由四十八艘舰船和四千余名官兵组成的英国远征军封锁了广州珠江口,鸦片战争爆发。在林则徐的部署下,广州军民严阵以待。英军无隙可乘,逐北犯厦门,也未得逞。又进犯并攻陷浙江定海,继而又前往天津海口,将英国外交大臣的照会送交直隶总督琦善,琦善受命前往天津虎门口外的穿鼻,与英军统帅谈判,议定草约,称为《穿鼻草约》。中国割让香港,赔款六百万圆,英国归还定海,两国国交平行等。清政府大为震怒,于是清政府于道光二十一年一月对英宣战,并派皇侄奕山为靖逆将军,率兵赴广东作战。次月,英军攻占虎门炮台,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战死。琦善被锁拿入京问罪。同年四月,广州城郊三元里发生民众自发抗击英国侵略者的斗争,显示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入侵的勇气。
同年夏秋,英军继续扩大战火,先后攻陷福建厦门,浙江定海,镇海和宁波。皇侄奕经奉命赴浙江主持军务,连遭挫败,逃至杭州。道光二十二年,应军攻陷吴淞口炮台,守将陈化成战死。之后,英军一度侵占上海,宝山,又闯入长江,攻陷镇江,切断京杭大运河南北交通,继而直抵江南重镇---南京城下。同年七月二十四日,清政府在英军的炮口下,被迫签定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这是清政府第一份不平等条约,严重损害中国的主权。他规定中国割让香港,赔偿二千一百万银元,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个口岸城市对外通商,此外英国还享有协议关税,领事裁判权和片面最优惠国待遇等特权。美国,法国随之也接蹱而至,先后胁迫清朝政府与他们签订了不平等条约。道光二十九年,葡萄牙驱逐中国在澳门的官吏,停付租金,公然强占了澳门。
鸦片战争的结果是使中华帝国关闭自守五千年的古老大门,从此被英国的尖兵利炮打开。从此再也不能复合,美国总统泰勒随即派全权大使乘军舰到广州,清政府已成惊弓之鸟,急忙跟他签订《望厦条约》。法国军舰开到广州海面示威,宣称将北上攻击舟山群岛,道光帝连忙跟他签了《黄埔条约》。几个中国人听都没听过的西方国家葡萄牙,西班牙,比利时,普鲁士(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荷兰,丹麦,瑞典等等,“一些中国曾经听说过,或从没有听说过的弹丸小国,在过去就是前来进贡也不够资格的,现在排队而来。”(柏杨的《中国人史纲》下卷)他们一一和中国签订了条约,而且均享有和《南京条约》中英国人一样享有的特权。中华帝国顿时陷入半殖民地状态。五千年来,从未受此侮辱。
第二次鸦片战争
十九世纪五十年代,英、法、美等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生产进一步发展,要求有更多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他们越来越不满足于第一次鸦片战争中从中国掠夺到的权益,要求在《南京条约》的基础上签订新的不平等条约。1854年和1856年,英、法、美曾两次以帮助镇压了太平天国为借口,向清政府提出包括中国全境开放、鸦片贸易合法化等无理要求,遭到了清政府的拒绝。随后,英法两国即策划了一场新的侵华战争,以武力来达到其罪恶的目的。这就是英法共同侵略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
法国以1856年2月法国神父马赖在广西西林从事非法活动被杀事件作为侵华借口。英国则急不可奈地制造了一个发动战争的借口——“亚罗号”事件。亚罗号是一艘中国走私船,曾经在香港领过一张登记证,已经过期。1856年10月,中国水师在广州附近登上亚罗号拘捕匪徒,遭到英国驻广州领事巴夏礼的抗议。尽管两广总督叶名琛同意交还在亚罗号上被捕的中国水手,英方却不予理睬。10月下旬,英军突然发动进攻,占领广州以南沿江各炮台,并一度冲进广州城内。由于力量不够,1857年1月英军从省河撤退,等待援军。
1857年9月,英国全权代表额尔金统率海陆军来到香港。10月,法国全权代表葛罗也率兵到达。12月中旬,英法联军5000余人发动了对广州的进攻,29日占领广州。两广总督叶名琛被俘。广东巡抚、广州将军等人投降敌人,在英法监视下组织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地方傀儡政权。
1858年4月,英法舰队到达大沽口外海面。5月20日,联军发动进攻,大沽炮台在经过顽强抵抗后失陷。英法舰队随即溯白河(即海河)而上,到达天津。清政府慌作一团,立即派大学士桂良等赶往天津议和。在英法的威吓下,桂良于6月下旬分别与英、法签订了可耻的卖国条约——中英、中法《天津条约》。《天津条约》规定:外国公使驻北京;开牛庄(后改营口)、登州(后改烟台)、台南、淡水、潮州(后改汕头)、琼州、汉口、九江、江宁(南京)、镇江为通商口岸;中国海关雇用外人;外国传教士入内地自由传教;外国人往内地游历通商;外国商船可在长江各口来往;中国给英国赔款银400万两,法国200万两。在此以前,中俄、中美《天津条约》已先签订。
1859年初,英、法政府分别任命普鲁斯和布尔布隆为驻华公使。6月中,英法公使率军舰到达大沽口外,拒绝清政府从北塘登陆的指定,蛮横地要经大沽口溯白河进京换约。6月25日,英法军舰向大沽炮台发动进攻。经过整顿的大沽守军奋起反击,击沉击伤英法兵舰十余艘,毙伤侵略军四、五百名。英法联军狼狈撤出大沽口。
1860年4月,英、法全权代表额尔金和葛罗率大批军队再度开到中国。5月下旬,英军占领大连湾。6月初,法军占烟台,完成了对渤海湾的封锁。8月1日,英法联军在北塘登陆,21日陷大沽炮台,24日占领天津。清军退守张家湾、通州(今通县)一线。9月9日,联军向通州推进,21日在通州八里桥打败清军。次日,咸丰皇帝仓皇逃往热河。10月初,联军占领圆明园,在恣意抢劫破坏之后,又放火焚烧,一座世界上最瑰丽多姿的宫苑杰作就这样毁于英法侵略军之手。13日,北京留守当局向英、法投降,交出安定门,联军兵不血刃控制了北京城。10月下旬,清政府代表、恭亲王奕欣与英、法代表先后交换《天津条约》批准书,并订立《北京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至此结束。《北京条约》规定:开天津为商端口;准许华工出国;割让九龙司地方给英国;发还天主教资产;对英、法赔款增加到800万两。
⑧ 当时侵略中国的英国人只有四千多名,而大清国却有整整80万常备军。为什么偌大
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侵略军可不是4000多人。而是整整19000人,包括海军和陆军。其中陆军包括5个营级英籍正规军,3个印度步兵团,以及1个印度工兵团。英陆军配备火枪及火炮。海军战舰在战争伊始就有16艘,其中有3艘74炮战列舰作为主力舰、4艘蒸汽武装船作为辅助舰。此外还有28艘运输用舰。
大清是80万军队,快马弯刀,处于冷兵器时期。
英军火枪是需要从前方装填弹药的,也没有膛线,很原始。打一枪,需要蹲下重新装填火药,很慢。按道理快马弯刀不是不能战胜他们。为什么还会输?
因为大清兵力虽多,但分布在全国,却没有发展铁路,导致运输迟缓。信息传递过于慢,皇帝知道英国人进攻的时候,英国人都打了好多胜仗了。皇帝全国动员,再等圣旨到了大营的时候,仗打完了。那还管什么用啊。
英军一条龙,广州-厦门-定海-天津(第一阶段)广州-宁波-镇海-南京(第二阶段)。全军组成拳头,由海军配合陆军,在沿海地区自南向北的进攻。第一阶段,英清谈判。第二阶段,大清投降。
⑨ 咸丰六年英国人为什么要炮轰广州
楼主既然看了历史书,我想楼主对历史背景应该有一定了解.
那我从地理上解释..
因为英国人从海上来..中国海岸线从西到东第一个大城市就是广州.不打广州打哪呢?
⑩ 第一次鸦片战争是哪国入侵中国的多少侵略军
第一次鸦片战争发生的时间是1840年。1840年,英国政府以林则徐的虎门销烟等为借口,决定派出远征军侵华。1840年6月,英军舰船47艘、陆军4000人在海军少将乔治·懿律、驻华商务监督义律率领下,陆续抵达广东珠江口外,封锁海口,鸦片战争开始。1842年,鸦片战争以中国失败并赔款割地告终。
1842年,清政府被迫接受了英国提出的议和条款,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
中英《南京条约》共十三款,其中主要内容要求中国:
1、割让香港岛。
2、向英国赔偿鸦片烟价、商欠、军费共二千一百万银元。
3、五口通商,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允许英人居住并设派领事。
4、协定关税,英商应纳进出口货税、饷费,中国海关无权自主。
5、废除公行制度,准许英商在华自由贸易等。
此外,也规定双方官吏平等往来、释放对方军民以及英国撤军等事宜。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中国开始向外国割地、赔款、商定关税,严重危害中国主权,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并促进了小农经济的解体。同时,鸦片战争也揭开了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历史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