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二战时的英国军队有多厉害,为什么总有人认为不堪一击
英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参战国之一。作为盟军主力之一,英国军队活跃在二战的各个战场,是二战的主角之一。不过,由于英国军队在亚洲战场的糟糕表现,人们对英国军队的评价很低,很多人甚至认为英国军队不堪一击。事实上,英国军队实力一点不差,绝对是二战中名副其实的军事大国。
二战中,英国总共动员了1 200万人参战,总兵力高达540万,军队数量位居世界第六,其中高技术含量的空军和海军所占比例很大,是一支海陆空齐全的立体化的现代部队。
二战时期,英国海军位居世界第二,稳稳压住日本。1939年,英国拥有战列舰12艘,战列巡洋舰3艘,航空母舰6艘,巡洋舰56艘以及当时世界上最庞大的驱逐舰部队(200多艘),潜艇50多艘,和美国海军实力差不多,直到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全力开动战争机器美国海军才超越英国。二战开打后,英国开始加速爆舰,爆舰能力惊人,是海军大国日本的好几倍。二战时期,英军总共装备了50多艘航母,其中自己建造的有31艘,远远超过日本。作为日本的老师、世界老牌的海军强国,英国人不管是舰艇数量还是海军素质都要强于日本,即使1942年英国最虚的时候,英国海军跑到太平洋上也不惧日本。
‘贰’ 二战前夕,意大利 和 英国 是怎么打起来的
意大利和英国交恶,是起自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当时英国虽然半心半意的制裁,但还是触怒了意大利。
法兰西之战开始后,德军势如破竹,让全世界震惊。意大利因此对德国的最终胜利毫不怀疑,为了抢夺战利品和胜利果实,产生了赶公共汽车的情绪,因此在法兰西之战末期对英法宣战。
‘叁’ 二战各国怎样对付拼刺刀
二战强调拼刺刀的国家就三个:英国,日本,中国。中国装备落后,缺乏武器弹药,但士兵战斗意志高昂,打光子弹后经常选择白刃冲锋。日本崇尚武士道精神,强调光荣的战死,在弹尽粮绝时也经常拼刺刀。英国早就有拼刺刀的传统,虽然一般人眼里英军虽然装备好,但战斗意志低下,和美军一样凭借火力压制才能打胜仗。实际上并不是,英军拼刺刀是出了名的,克里米亚战争期间英军几个连靠拼刺刀击溃八千俄军,二战时期英军在东南亚也和日军拼过刺刀,结果日军遭遇惨败。
好像跑题了,那么说各国怎么对付拼刺刀,这可不好说。假如你率领一支部队弹尽粮绝,全体上刺刀准备冲锋,如果你对面是中国军队,他们会很乐意和你拼刺刀,因为对于中国军队来说弹药是无比宝贵的,能节省就节省,对面愿意拼刺刀中国人求之不得。如果你对面是日本军队,他们八成也会出于武士道精神和你拼刺刀。如果你对面是欧美军队,除了意大利军队可能会投降外,其他国家的军队不管你来多少人一顿机枪突突了,人家不缺弹药。尤其是美军,老美可不管什么骑士精神了~单打独斗了~对于人家来说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啥?你说英军不是挺能拼刺刀的?能拼刺刀不代表喜欢拼刺刀,二战欧洲战场和亚洲战场区别很大,对于工业强国来说,人力才是最重要的,敦刻尔克大撤退英军宁可丢弃所有重型装备也要撤走那三十万人,因为武器可以很快生产,三十万军队放在中国是九牛一毛,放在英国可是它的全部主力。所以对于欧美国家来说,不到万不得已是绝对不会和你拼刺刀的。
‘肆’ 英国二战对抗德国是如何反败为胜的
1、英国二战期间,本土只是遭受轰炸,未曾有地面部队入侵。所以战败这个定义不准确。
2、英国反败为胜主要是不列颠空战。熟悉的人都知道,德意志斯图卡俯冲攻击机和一些战斗机本就不是英国飞机的对手。况且德国本身也没能坚持针对英国机场等军事目标持续打击,再况且德国是跨海作战,很多飞机过了英吉利海峡就已经油料不足。
3、德国最终对于英国有两次不太光彩的失败。一次是不列颠空战的被迫停止,一次是俾斯麦最终被击沉。
‘伍’ 二战德国要怎样才能打下英国
主要是管理的问题,德国完全可以打下英国,飞机三倍数量于英国,飞行员飞机质量远远超过英国,海军u型潜艇玩爆英国大西洋舰队,陆军更不用说,关键是戈林和海军将领不配合,内部矛盾才失败了,浪费了大量的飞机和资源,条件完全具备,但是没有利用好
望采纳,手写的
‘陆’ 当年二战后期英国是怎么击败德国的“狼群战术”的
德国海军是有一个转变时期的。一战时期的德国海军作为新兴的海军强国,决定于英国一决高下。但是当时德国海军的战列舰数量,主炮口径都比不过英国前无畏舰,也就是说落后了英国一代。德国海军虽然大量建造,但是数量上仍然无法赶超,但是德国帝国议会批示海军部,认为要大力建造巡洋舰,战列舰等大型水面舰艇。但是,但是的德国人却又非常担心英国突袭德国海军基地。这个就要说到哥本哈根式恐惧了,这个网上可能可以查到,就是说丹麦海军被英国海军突袭,英国海军迅速夺走了丹麦海军的主力部队。德国海军非常担心,每天都担心,日德兰海战的时候,德军本来可以和英军一决死战,因为德国海军主力舰的力量完全可以重创英国海军,可惜的是德国海军竟然不战而败,主动自沉撤退。同时,一战之后航空母舰的发展也告诉海军,大型战列舰极易被飞机轰炸而迅速失去战斗力。一战德国战败,德国海军上层非常后悔没有使用无限潜艇论,凡尔赛条约对德国海军严苛制裁,德国海军主力舰艇均自沉与苏格兰的斯卡帕湾。希特勒上台以后,迅速突破了凡尔赛条约,由于西方大国采取绥靖政策,德国海军舰队迅速复兴。德国海军部认为德国海军大型作战舰艇在英国海军航空母舰面前毫无办法,德国海军的作战力量已经无法赶超英国。这个的确,德国被凡尔赛条约拖的疲惫不堪。所以不如打击英国商船,切断英国的补给线。所以德国大量建造了U型潜艇。英国是岛国,起初因此损失非常大。而英国海军舰艇也常常成为其打击对象。后来转机来了,英国率先把雷达技术运用到了反潜作战上,英国的作战舰艇和飞机均配备了雷达,而德国由于终止了雷达研发,潜艇变的非常危险,原本夜晚的时候潜艇可以浮出水面进行充电,但是这时却也常常被英国的夜航飞机打击。我想这是英国唯一的办法,也是最好的,其他因素和战争全局有关,特别是后期,德国的军港多次被空袭,资源供应也开始不足,无法建造更多U型潜艇。现在,归纳一下:
德国海军输在了起跑线上,凡尔赛条约的苛刻制裁使得德国的军事发展长期停滞,海军无法和英国海军对抗,潜艇战是无奈之举,且数量非常少。因为潜艇部队没有在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裁军之列,德国才得以保存,希特勒执政初期,德国内忧外患,优先陆军,海军潜艇并不多,且不先进。
英国率先运用了雷达技术等反潜技术,而德国对此毫无知晓。这是德国海军狼群战术损失最大的原因,面对英国海军和空军的全方位反潜,德国潜艇处于非常被动的情况。
德国潜艇远离母港,虽然在战争中期,法国一直可以给予潜艇帮助和补给,但是一般都需要潜艇返还母港。潜艇的维修必须在母港进行,德国显然在这个问题上有弱势,潜艇往返浪费时间,也增大危险,而英军则几小时就可以出动军舰。
英国间谍的行动。英国的军情五处专门派出大量间谍,在法国,德国,丹麦,西班牙,荷兰,挪威等都有分布,他们积极调查海军基地,了解各种潜艇活动情况。我记得有以为德国海军元帅都是英国人的线人,还有一些高级官员也负责报告给英国情报,包括德国的军港基地位置,海军活动情况,潜艇分布,水雷区分布等。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整体影响。苏联成功击败了德军入侵,向西反击,英国和美国也纷纷参战轰炸德国的重要军事基地和军工城市。U型潜艇建造受到很大影响,德国为了防范苏联军队和在西线进攻的盟军,不得不建造更多的坦克和飞机,以及火箭。潜艇资金大大缩水,所以无限潜艇论逐渐被放弃。
受到战争失败和英国等国家情报人员策动,不少潜艇的水兵产生极大厌战情绪,极大削弱了潜艇的作战能力。
德军潜艇的大量密码遭到盟军破译,这主要得益于谍报人员的功劳,前面也说了,德军内部的盟军谍报人员很多。这使得潜艇很容易被打击,英国船只也可以避开潜艇封锁的海域。
战争中后期美英等盟军部队的军舰均装备了深水炸弹和反潜雷达,飞机也装备了反潜雷达和反潜鱼类,英国海军第一次实现了潜艇反潜战术,德国潜艇的威胁日益减小了。
概述一下,但是海军最强的我认为是美国海军,英国海军,日本海军,意大利海军不算强,苏联海军也不强,德国海军其实还可以,俾斯麦号战列舰是德国第二次世界大战里少于的大型水面舰艇,沉默之后无限潜艇论被更加倚重。
(纯手打,务必采纳!按照自己的理解概述了德国海军的总体情况!花了很多时间,希望给分吧!)
‘柒’ 二战时期,英国是如何准备与德国对战的
英国前后两任本土军陆军总司令艾恩赛德将军和艾伦•布鲁克将军,指挥部队在岛山构筑坚固的防线,挖掘反坦克壕,修建钢筋混凝土掩体,还组建了直接打击登陆敌军的机动部队。7月,罗斯福总统不顾许多人的激烈反对,给英国运来了50万支步枪,8万挺机枪,1亿3千万发子弹,900门75毫米的大炮,100万发炮弹以及炸弹、烈性炸药和无烟火药。这些物资几乎把美国军火库的家底搬空了。丘吉尔立即指示以“有计划的军事行动”组织分运,并立即发放给近100万国民自卫军。英国人本来准备用干草叉和连枷来对付德军,现在有了武器弹药,更感觉自己不可战胜。
比弗布鲁克在飞机生产方面作出了很大成绩,“喷火式”和“旋风式”战斗机从大撤退时的331架增加到620架,后备飞机从36架增加到289架。海军也把大部分驱逐舰从执行护航任务中调回来对付德军入侵。为了避免“打另一场战争的危险”,丘吉尔还不顾中国等国家抗日战争的需要,宣布关闭缅甸通道3个月。这一姑息日本的行动,实际上为英国后来在东南亚的失败埋下了祸根。
丘吉尔对可能遭入侵的地区进行了一系列视察,在肯特郡和苏塞克斯郡观看了军事演习,在哈里奇和多佛尔视察了防御工事。他还到东北沿海一带视察,极大地鼓舞了军民的士气。
丘吉尔还借助于广播,利用其前任从未用过的方式直接向全国军民发表演说,以坚强的决心和必胜的信念激发大家的战斗勇气。据估计,全国有64%以上的成年人收听了他于7月14日发表的广播讲话并被感动。
‘捌’ 二战英国和日本单挑胜负会如何
这要看在什么地方、什么时期以及一些客观因素。在北非或者是欧洲,日本会被打的屁滚尿流;而在东南亚的丛里,日本人会取得优势。早期的日军(1943年以前)的战斗力的确强悍,把大英帝国赶出了东南亚。靠的是良好的战斗素质、坚强的战斗意志、机动灵活的战术,以及日军对于英国远东部队的装备优势(主要是海空优势)。事实上英国在二战爆发时的远东部队是英军中的二流部队,装备、人员素质、士气远不如日军,因为英国的主战场在欧洲。如果将两国的一流部队拿来比试,我觉得英国人的优势很明显。第一:装备优势。英军的轻武器火力密度在二战主要参战国中属于中等,但绝对强于日本。英军的Lee Enfield步枪以较高的精度和号称“射速最快的栓动步枪”而出名,日军的有坂三八式步枪在单发威力上有优势,而射速远远处于下风。自动火力英军有着名斯登式冲锋枪,这种被称为“水管工的杰作”的冲锋枪是近战的利器,而日军唯一列装的百式冲锋枪故障高,只有部分海军部队装备有。在轻机枪方面,日军早期的主力轻机枪是大正十一年式轻机枪,就是着名的“歪把子”。其漏斗状的供弹机构效率不高,而且听说此枪边射击还要边加润滑油以保证枪机流畅。英军则是被誉为“二战最好的轻机枪”的布伦式轻机枪,可靠、精确是它的代名词。重机枪方面两军的重机枪实战效果似乎比较接近。日军的九二式重机枪拥有打桩似的射击声(也就是说射速较慢)且威力较大,英军的维克斯重机枪家伙事太多,影响操作,还不如美国的勃朗宁M1917。在装甲力量方面两国就没法比了,英军的坦克再怎么差劲也比日军的强。十吨不到八九时坦克,两个人的九五式,就算综合能力最强的九七式也就十五吨左右,放在玛蒂尔达、丘吉尔、克伦威尔、十字军面前就像玩具似的,也就能欺负一下布伦机枪车。日本的空军力量与英军难分伯仲,在同样素质的飞行员的操作下,英军的喷火和飓风不比零战强。喷火良好的盘旋和滚转性能在零战面前荡然无存,速度也比不上零战。飓风就更不用说了,就凭它那可怜巴巴的速度,还没反应过来就被打下来了。海军方面日军的有一定的优势,它们有比英军多得多的航母,其重巡洋舰的数量和质量也较好。英军和日军打水面炮战还有胜算,如果是航母间的对攻,日军可全胜而归。英军在海军方面有优势的就是其潜艇部队,虽然比德国U艇部队明显差个档次,但是对于不重视反潜的日本人来说则是进攻利器,加上当时被德国人逼出来“世界第一”的反潜力量,与日本潜艇的对抗站了很大的上风。总的来说,如果是意志坚定的英国举国之力与狂热的日本单挑,只要不被切断“日不落帝国”的补给线,这两个海权意识极强的国家间的战争将会是英国占优势。毕竟,大英帝国的根基稳固,只要日本人不能速战速决,凭借强大的资源和战争潜力,英国就是拖,也要把日本给拖死!(历史上小日本就是被拖死的)
‘玖’ 英国士兵通常如何与祖鲁战士和其他使用传统近战武器的敌人进行直接战斗
最终击败南非祖鲁人后,南非的英军再次发动战争,但这一次是对付一支没有矛,刺刀,甚至没有刀的敌人。在《布尔突击队》中,红军发现了一个更愿意开枪而不是冲锋的敌人,结果造成了一系列屈辱的失败。
因此,在选择对手时,英军总是会喜欢那些拥有近战武器的人,而不是那些能够直射的人。
‘拾’ 第二次世界大战英国和那个国家打仗最激烈说一下双方交战的具体过程,一定要详细!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对英国威胁最大的是德国。
不列颠空战
简介
在纳粹德国占领法国后,希特勒便着手对付欧洲北部的英国。德国为了避免与英国开战,于是在1940年6月向英国发出妥协的要求,但最后遭到英国首相丘吉尔的拒绝。因此,德国制订了针对英国的海狮计划,务求对英国进行登陆作战。作战拟订以步兵登陆英国南部,并深入及占领伦敦,切断其与外部的联系,从而一举占领英国。但此次作战需要首先歼灭英国的空中力量,以保障登陆行动的顺利。因此,德意志帝国元帅戈林便受命歼灭英国的空军。希特勒及德国最高统帅部把此次行动的最早日期定于8月5日,代号为“鹰袭”。在8月6日,戈林才把进攻日期正式定于8月12日,名为“鹰日”。然而,因为英国南部天气不稳定,因此德国空军才于8月13日发动对英国的空中攻势。
过程
1940年在伦敦上空的HE111轰炸机 8月12日,德国轰炸机袭击英国沿岸的雷达站,其中六座遭严重破坏,一座全毁。8月13日,英国南部天气依然不稳定,戈林仍决定发动空袭,德国空军开始突袭英国本土,计划歼灭英国的空军基地及雷达站,以及消灭英国空军的主力:飓风战斗机和喷火战斗机。但护航的德国战斗机没有起飞,只有少数战斗机随行。在英国南部恶劣天气的影响下,而英国亦使用新研发的雷达拹助,再加上护航战斗机不足,使得德国空军在这一天遭到了失败。
德国在鹰日行动中损失了合共47架飞机,而英军只损失了13架飞机。
自此,英德的空军不断在英国的空中交战,双方亦伤亡惨重。至8月28日晚,德国对英国城市利物浦发动轰炸,造成英国大量平民伤亡。后伦敦被轰炸的惨景来,英国皇家空军开始对德国进行反击,在8月下旬接连轰炸德国首都柏林。德国为了对抗皇家空军的夜袭,便于9月初发动对伦敦的空袭,双方原先遵守不攻击对方城市的默契自此打破。
结果
德国空军无法摧毁英国皇家空军,也无法掌握英国南方,海峡沿岸的制空权。过了10月之后,登陆英国本土计划因为天候与海象的关系已经无法执行,德国也必须暂停作战进行整补,准备下一阶段对苏联的作战。因此登陆英国的海狮计划终止执行,对英国地面目标轰炸改为以夜间为主,大规模对英国的空中行动在此时划上休止符。
影响
由不列颠空战中被轰毁的建筑于德国空军无法完成夺取制空权的计划,登陆英国,迫使英国政府投降或者是于德国合作的意图也就无法执行。德国空军损失超过两千名空勤人员和将近两千架各类飞机,虽然不至于影响到整体的实力,但是对于资源非常有限的德国来说,这些损失在对苏联开战之前也无法完全恢复。
德国丧失在政治上与英国和谈的机会,也无法解决英国在大西洋与地中海战场可能的威胁,虽然短时间之内英国只能以战略轰炸的型态对德国本土施加压力,借由美国的协助,英国能够阻止意大利与德国在北非的计划,也保留反攻欧洲本土最大的基地。
同时,在心理因素上,英国暂时挡下德国进攻的锐气,也打破德国空军在开战初期全胜的战绩,让英国的士气得以在欧洲大陆连番挫败之后有稍微恢复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