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英国资讯 > 英国人什么时候赶走诺曼人

英国人什么时候赶走诺曼人

发布时间:2022-07-29 08:46:23

㈠ 诺曼底人

维京人定居在诺曼底之后,在宗教信仰上大多皈依了基督教,被称为诺曼底人。但是,这并没有改变他们的扩张和抢掠。不久,他们以诺曼底为基地,入侵了英格兰。后来他们又入侵南意大利以及西西里岛。
(注:维京人:早在公元前6000年,维京人的祖先就已经乘着简陋的小船,走遍斯堪的纳维亚。他们说着同一种语言——古斯堪的纳维亚语,信奉着同样的神,在偏僻的农庄里过着艰苦的生活。

大多数研究者认为,维京人是古代日耳曼人的一支后裔。他们在大约四千年前开始向北欧迁徙,在斯堪的纳维亚定居下来。)

公元1016年底,改信基督教的诺曼底人前往耶路撒冷朝圣。这是他们第一次前去朝圣,但在途中发生的一起意外,改变了他们的目的地,也改变了他们此行的目的和性质,使他们的去向由耶路撒冷变为意大利,他们的行动由朝圣变成了侵略,由朝圣者变成了入侵者,后来又变成了统治者。

当诺曼底人途经意大利时,意大利半岛正在一场内战之中,占有意大利北方的伦巴第人与统治意大利南方的东罗马人的战争正处于僵持状态。自从西罗马帝国灭亡以来,意大利本土统治者与意欲恢复统一的罗马帝国的东罗马人已经打了多年的仗。这次伦巴第人觉得是一个打击东罗马人的机会,于是他们便邀请诺曼底人加入他们一方作战,并答应如果取得胜利,可将东罗马占领的意大利南部交给诺曼底人。早在公元859年,维京人的船队就曾绕过了直布罗陀海峡,进入地中海,并一度威胁罗马。维京人的领袖们早有觊觎意大利半岛之心。作为维京人的后裔,生性好战的诺曼底人当然不会放过这样的良机,他们立即答应了伦巴第人的请求,拿起武器投入到对东罗马人的战争。

罗伯特·吉斯卡尔(?~1085年)是诺曼冒险家中的英雄人物,自从他率领兄弟十人及部属来到意大利后,就开始了和拜占庭帝国军队的作战,诺曼底人确实是打仗的行家,经过几次激战,便将东罗马军队打败。诺曼底人乘胜进军南意大利,将所有在南意大利的东罗马人赶走,征服了东罗马帝国占领的卡拉布里亚和阿普利亚,随后他们就在那里定居了下来。根据事先与伦巴第人的协定,他们成了南意大利的统治者。吉斯卡尔成为南意大利诺曼底人的领袖。

罗伯特·吉斯卡尔对卡拉布里亚的占领得到教廷的认可,并和教廷建立了封主和封臣的关系。公元1059年,教皇封吉斯卡尔为公爵,承认他对南意大利的统治,领土包括阿普利亚及加拉巴尼亚。他在梅尔菲向教皇作了封臣宣誓,除了接受阿普利亚、卡拉布里亚和即将占领的西西里为封地,这位诸侯还答应交纳封地租金,而且有义务支持每一位合法选举的教皇。

战争使诺曼底人与东罗马帝国结下了冤仇,双方常常互相攻击争斗。1081年,罗伯特·吉斯卡尔再度向拜占庭开战,进军希腊,途中遭遇风暴,损失惨重,而威尼斯舰队也开来增援拜占庭,双方相持于都拉索城。拜占庭皇帝阿列克修斯一世亲率数万大军前来,向1.5万的诺曼军队发起总攻。罗伯特·吉斯卡尔是个有名的战略家,他面对三面夹击,处惊不变,机智地率领八百骑兵从拜军侧翼缝隙杀入,拜军溃败,并攻陷了都拉索城。

与一般的北欧海盗不同的是,吉斯卡尔是个伟大的军事家和战略家,而不是一般的维京头领。他曾率领大军进兵当时是东罗马领土的巴尔干半岛,并试图从海上进攻并征服东罗马首都君士坦丁堡,但没有成功。1084年,罗伯特·吉斯卡尔与威尼斯、拜占庭联合舰队进行了三次海战,均大获全胜,重创威尼斯和拜占庭,共伤亡1.3万人。罗伯特·吉斯卡尔处在诺曼底人在欧洲全面侵袭的时代,从他身上我们可以看到诺曼底人的勇猛剽悍和粗暴顽强,他们正是靠着这种素质在欧洲各地不断取得成功。不久,诺曼底人攻入希腊,但在1085年,罗伯特·吉斯卡尔未能完成他的心愿,就离开了人世。

吉斯卡尔死后,他的弟弟罗奇继承了他的地位。

自中世纪以来,距离意大利最近的西西里岛可谓三易其主。原来,西西里岛先是由拜占庭帝国统治,后来又被阿拉伯人统治,罗奇带领军队渡过墨西拿海峡,进军西西里岛,赶走了阿拉伯人。1060年至1090年间,他们从穆斯林人手中夺去了西西里岛,使西西里岛也处于诺曼底人的统治之下。

从此,这些诺曼底人在阿普利亚和西西里建立了第一批国家。公元1130年,就在诺曼底人征服者威廉成为英国国王之时,在欧洲南部,另一个诺曼底人——罗奇的儿子罗奇二世也在这一年圣诞节,于巴勒摩的大教堂加冕为“西西里、阿普利亚、加拉巴尼亚之王”,也被称为罗奇大帝。他定都巴勒摩,成为西西里岛及南意大利的主人。

1139年,教皇英诺森二世接受了这个事实,正式册封罗奇二世为西西里国王、阿普里亚公爵以及卡普亚亲王。不久之后,罗奇二世占领了那不勒斯并迁都于此,那不勒斯王国就此诞生。

值得一提的是,在12世纪的欧洲,尽管诺曼人不论和任何帝国交战都所向无敌,显赫一时,但他们与一般的征服者还是有所区别的。一般来说,历史上的征服者往往都要求被征服的人采用征服者的语言、宗教、法律以及生活方式,但是诺曼底人却允许回教徒、希腊人、意大利人保留他们自己的宗教及风俗习惯。这样的明智之举,在以后的岁月中,使南意大利和西西里岛充满了繁荣和富庶,而民族的融合、文化的交流也使得这些地方的建筑、艺术产生了一种特殊的风格。

㈡ 英国历史上的诺曼王朝,诺曼王朝是如何灭亡的

诺曼底王朝(1066年-1154年,House of Normandy):简称诺曼王朝,是英格兰的一个王朝。

一共有四位国王曾统治英格兰,统治时间由征服王威廉之后的1066年开始,直至1154年。斯蒂芬死后他的表甥亨利二世继位,金雀花王朝的统治开始。1066年,法国诺曼底公爵威廉以亲属关系要求继承王位,遭到拒绝后,以武力夺取了英王之位,称为"征服者威廉"(即威廉一世),建立了诺曼底王朝,但是这也造成了日后百年战争的根源。

1153年,马蒂尔达与她的安茹儿子亨利登陆英格兰,经过几场战斗,他与斯蒂芬达成协议,斯蒂芬继续担任国王,死后由亨利继承王位。次年斯蒂芬死去,亨利二世继位,金雀花王朝开始。诺曼王朝灭亡。

㈢ 罗马人撤出英国后英国经历了哪些时期

公元前55年,凯撒的罗马军团第一次入侵不列颠,被英勇的凯尔特人击败。公元43年,罗马皇帝克劳迪乌斯再次派兵入侵,这一次顺利征服了不列颠,把英格兰纳入了罗马帝国的版图,罗马人对威尔士,苏格兰,爱尔兰这些偏僻野蛮的地区没有什么兴趣,英国西北部的凯尔特人部族组织得以保留,罗马人还在英国修建了防御凯尔特人的哈德良长城。在罗马人的统治下,英国人过了三百多年和平的生活,史称“罗马治下的和平”。地主的土地由农奴或者奴隶耕作,精神生活受罗马的文学和艺术的熏陶。四世纪开始,基督教开始在英国传播,罗马帝国此时已腐朽不堪,无力抵挡蛮族的入侵,当盎格鲁人和撒克逊人从东方登陆,凯尔特人和苏格兰人也越过长城,英格兰遭到严重的蹂躏。五世纪,末日迫近的罗马帝国已无力维持在英国的驻军,撤出了英国,罗马在不列颠的统治一共维持了四百多年,此后不列颠长期四分五裂,战乱不休。
侵入英国的盎格鲁撒克逊人属于条顿部族,肤色白皙,原来在莱茵河下游地区进行农业耕作,四世纪开始侵入不列颠,一路屠杀破坏,本地的凯尔特人奋起抵抗,这就是传奇的亚瑟王时期,亚瑟王是一个基督教徒,凯尔特人此时已开始接受基督教,到7世纪中期,不列颠全境都接受了基督教。829年,威塞克斯国王爱格伯特征服了德文郡和康沃尔地区的凯尔特人,战胜了麦西亚,成为至少在名义上统一了英格兰的第一个国王。爱格伯待政府中没有一个有组织的中央政权和有战斗力的军队,国王依靠效忠王室的本地地主、扈从、部落长老和主教,英国的王权从一开始就表现出软弱的特点。盎格鲁撒克孙人和凯尔特人此时都已扎根土地,安心耕作,不再是以前勇猛的武士,无力击退新的入侵者。
新来的入侵者是从北欧来的维京人,维京人对英国的袭击开始于八世纪,到九世纪中期遂发展为大规模的入侵和征服活动,挪威人侵占了北苏格兰和赫布里底岛、坎伯兰以及兰开郡,最后征服了爱尔兰,丹麦人蹂躏英格兰东部,约克郡成为丹麦人的王国,英格兰西南也受到丹麦人的威胁,威塞克斯王国苦苦支撑,10世纪末期,威塞克斯王国也被摧毁。1016年,维京人完全征服了不列颠,不列颠成了丹麦帝国的一部分。不过维京人的统治没能维持多长时间,1042年,忏悔者爱德华又恢复了英国的旧王朝,1066年,忏悔者爱德华死后无嗣,诺曼人乘机入侵。从法国来的诺曼人原来也是北欧维京人,此时已被法国化,成了法国人。
诺曼人征服英国后建立了严格的封建制度,国王威廉把土地赐给追随自己的贵族,封建主义这个词是从“封地”派生出来的,也指使用特定土地的等级,封建制度是建立在承租土地的基础上的,不是指所有权,国王才是土地的最高所有者,少数主要承租人(王公大臣)从国王那里得到封地,规定派出一定数量的骑士为国王服兵役作为报答,次一级的转租人从封臣那里得到土地,最低级的转租人就是骑士,社会最底层的是农奴,终年耕作在封建主的土地上。英国旧有的大量自耕农此时都必须隶属于领主,沦为农奴,农奴们有的实行两圃轮种法,即耕种和休闲,有的实行三圃制,即冬播、春播和休闲。

㈣ 诺曼征服与清军入关是一样的性质吗诺曼人是法国人的一部分,他们征服了英国,200年后又被英国人同化,直

诺曼人也属于日尔曼民族,诺曼大公国也是法兰西国王的臣民。但诺曼大公国领主威廉公爵也有英格兰王位继承权。在英格兰国王忏悔者爱德华去世后不久,挪威国王哈拉尔德三世与威廉相继起兵争夺继承权。前者在斯坦福桥被哈罗德国王所杀,后者则在黑斯廷斯一战中取得了最终德胜利。诺曼人从此成为了英国的王室。但诺曼人仅仅是征服的贵族,所以在其融入英国之后,就不再有诺曼人了。但法语仍然是英国的宫廷语言,直到十六世纪英国国教改革以后,英语才正式作为英国的官方语言。但法语在英语中的影响仍然比比皆是。而诺曼大公国本身,仍然作为法王的臣民继续存在着,诺曼公爵也有法王的继承权。但到英法百年战争结束后,诺曼公国被彻底消灭,诺曼人彻底融入法国。
清军入关的形势则与此不同。清人本为明朝臣民,建国之地本为明朝辖境。乘虚入关,奄有中原。清朝对明朝的继承,不是血统意义上的继承,而是文化意义上的继承。清朝服膺汉文化,主动学习中原文明。满人作为一个民族,积极地学习汉语,在当时为大势所趋,尽管清帝三令五申,仍不能止。即使清帝自己,仍需自觉学习汉文化,如干隆帝自己就曾作御制诗四万三千余首。但清军入关是以民族征服的形式进行的,因此虽然在其国亡以后,在中国国内仍然有其遗胤存在,但满清的发祥地则依然是中国的一部分。
诺曼征服是来自异国的征服,它从未消除掉英吉利海峡的重要性。清军入关是来自本国的征服,它一劳永逸地消除了长城南北的敌意。
诺曼征服是先进者的征服,使英国走出了史前时代,征服者有着文化的优越感,直到外力压迫,才被迫与被征服者亲近。清军入关是落后者的征服,使中国在经济文化上停摆了半个世纪之久,征服者在文化上高度自卑之余,又产生了盲目的崇拜,直到西方列强的枪炮,才使中国醒来。

㈤ 明明是侵略者,却被英国人尊为开国元勋,威廉一世如何征服英格兰

威廉一世一直被英国人视为是与伊丽莎白、维多利亚等人同等重要的历史人物。直到今天,关于他的历史考证与传说辨疑仍然没有停止。他究竟做过什么,能让历史如此铭记?

一、诺曼人、丹麦人、英格兰人的三族融合

如果说日耳曼人是罗马人之后欧洲的第一波外来者,那诺曼人则是当之无愧的继任者。早在8世纪末,来自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诺曼人就开始迁徙到欧洲各处,位于法国北部的诺曼底,便是法王赐给他们的第一个大陆领地。911年,诺曼首领罗洛同法王达成协议,获得了在诺曼底一带的定居权。诺曼底从此成为了北欧人向欧陆迁徙扩散的第一中心。



装束颇具法国贵族风情的威廉

传统英格兰贵族与北欧交往密切,各地教会与罗马教廷的结合紧密,这些趋势都在威廉征服之后发生转向。此后的英格兰更加深了与西欧王室的交往,并第一次产生了“海外拓殖”的需要。英国王室将其触手伸向法国西北部、德意志西部等地,后来又与意大利等发生了联系,英国从此成为了一个对外政策统一的国家,这为其发展提供了不小的便利。

㈥ 英国人是哪里迁徙去的古代哪国人

英国人中从古罗马帝国迁徙过去的人并不算多,当时主要是古罗马军队在大不列颠省驻扎,但到了罗马帝国晚期罗马军队从大不列颠省撤回罗马,还有一批罗马商人在此处经商,尤其是到罗马时代晚期,帝国战火纷飞,也有一部分罗马人迁到大不列颠。罗马军队走后,盎格鲁萨克逊人成为当时英国人的主体,在中世纪时期,九世纪开始,北欧维京人开始入侵英国,这其中包括丹麦人进攻苏格兰地区,挪威人主要进攻英格兰的盎格鲁萨克逊诸国。到盎格鲁萨克逊国家之一的韦塞克斯国王阿尔弗雷德大帝时,英国开始统一进程。10世纪90年代,韦塞克斯国王成为全英国国王,但此时并不包括苏格兰地区。1066年诺曼征服,诺曼人开始入主英国。从此时看,英国人中有一部分罗马人,更多的是盎格鲁撒克逊人,以及后来的丹麦人和挪威人。

㈦ 诺曼王朝是怎么兴起与灭亡的

公元9—10世纪,居住在斯堪得纳维亚半岛和波罗的海沿岸的诺曼人(与丹麦人属同一种族)向外大举扩张。其中一些诺曼人人侵英格兰东北部,而另一些则侵入法兰西的东北部。公元911年。诺曼人首领罗隆侵占法国部分领土,建立了诺曼底公国,并得到了法国的承认。诺曼人承认对法国的附庸关系。后来,诺曼人信奉基督教,吸收法兰西文化,甚至抛弃了自己的语言而学习法语。到11世纪,诺曼人的文化基本上都是法兰西文化了。公元11世纪初,英格兰与诺曼底关系密切,英王爱德华的母亲是诺曼底的贵族,而他自小也在诺曼底长大。公元1066年爱德华死后无嗣,英国贵族哈罗德与诺曼底公爵威廉展开了王位争夺战。哈罗得是爱德华王后的兄弟,而威廉的父亲是爱德华的舅父。威廉理应比哈罗德有更优先的王位继承权,但没想到却被哈罗德捷足先登。战争不可避免地发生了。

威廉率军扫平了英格兰境内的反对力量,进驻伦敦。公元1066年圣诞节,威廉在维斯米斯特教堂被加冕为英国国王。诺曼征服战争以威廉的胜利结束,从此开始了英国历史上的诺曼王朝。这一征服将西欧大陆的封建制度移植到英国。为英格兰王权的确立奠定了强大的物质基础和阶级基础,并使王权的统治范围扩大到了全国。公元1086年,威廉一世完成了对全国土地赋税状况的调查、登记和造册工作。这一举措,确立了英国的封建领地均受自国王的观念。他同时还确立了不同于其他国家的封建原则:英国的大小封建主都要直接受命于国王,直接为国王服役,禁令封建主之间发生争斗。

为了加强王权的统治。威廉一世将教会的审判权严格控制在有关灵魂的案件之内,禁止教会插手其他事务。到亨利二世时,王室的司法权又进一步扩大到教会和领主的某些领地、辖区。王室法庭审理的范围不仅包括重大案件,一般的民事案件也被纳入王室法庭的权限。同时,亨利二世还广泛采用陪审制,使司法审判更趋合理。随着王权不断得到加强,到公元12世纪末,英格兰的封建化过程宣告完成。

㈧ 为什么人们说“诺曼人完全撤出英国时,这从来不是一个完全的占领”

什么也没说闷,嗯,诺曼人们文明出行模式这从来不是一个文章的领地,对啊,他因为他有相关的历史不相关的。当时因为的政策是所以说,是不一样。

㈨ 跪求英国历史上的三次征服

诺曼征服、约翰治下及玫瑰战争

玫瑰战争:英国封建贵族的葬礼

1337年至1453年间,英国和法国断续进行了长达百年的战争。在这百年战争中,英国的各封建贵族都建立有自己的武装。这种武装力量体制同外敌作战也许还管用,但对于维护内部政权来说不啻是一种祸根。在这百年战争之后,英国内部各封建贵族利用自己手中握有的武装蠢蠢欲动,企图掌握国家的最高统治权。经过一番分化组合,贵族分为两个集团,分别参加到金雀花王朝后裔的两个王室家族内部的斗争。其中,以兰开斯特家族为一方,以红蔷薇为标志;以约克家族为另一方,以白蔷薇为标志。这两个封建集团之间为争夺王位继承权进行了长达30多年的自相残杀。由于这次战争以蔷薇为标志,所以称为“蔷薇战争”。蔷薇又名玫瑰,所以也叫“红白玫瑰战争”。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1327—1377年是英国历史上金雀花王朝爱德华三世在位时期。1376年长子爱德华死后,王位几经更替,传位于亨利六世。

在百年战争中,英国遭到惨败,这不仅引起农民而且也引起富裕市民和新兴中小贵族的不满,因而爆发了农民起义。

起义军处死了一批罪大恶极的贪官污吏,吓坏了新兴中小贵族和富裕市民,他们寄希望于改朝换代,因而支持约克家族夺取政权。1455年,亨利六世患病,约克家族的理查公爵被宣布为摄政王。兰开斯特家族对此不能容忍,依靠西北部大封建主的支持,废除摄政,双方的长期混战从此开始。

1455年5月,亨利六世下令在莱斯特召开咨议会。约克公爵以自己赴会安全无保证为理由,率领他的内侄、骁勇善战的沃里克伯爵及数千名军队随同前往。亨利六世在王后玛格利特和执掌朝廷大权的萨姆塞特公爵的支持下,也率领一小股武装赴会。5月22日,双方在圣阿尔朋斯镇附近相遇。约克公爵于上午10时下令向抢先占据小镇的亨利六世军队发起进攻。经数次冲锋,亨利六世的军队招架不住,吃了败仗,死亡约100人,亨利六世中箭负伤,藏在一个皮匠家中,战斗结束后被搜出抓获。

1460年7月10日,双方在北安普顿发生第二次战斗。战斗中又是沃里克伯爵率军打败了兰开斯特军队,随军的亨利六世再次被抓住。这两次胜利冲昏了约克公爵的头脑,他未与亲信贵族磋商就提出了王位要求,迫使亨利六世宣布他为摄政和王位继承人,这就意味着亨利六世的幼子失去了王位继承权。王后玛格利特闻讯大怒,她从苏格兰借到一支人马,集合了追随兰开斯特家族的军队,在约克公爵的领地骚乱。约克公爵匆忙凑合一支几百人的队伍,前去征剿,由于轻敌冒进,被包围在威克菲尔德城。12月30日,在内外夹攻下的约克军四散逃跑,约克公爵及其次子爱德蒙被杀死,约克公爵的首级还被悬挂在约克城上示众,并扣上纸糊的王冠,用以讥讽。

但约克公爵19岁的长子爱德华于1461年2月26日进入伦敦。3月4日,他在沃里克伯爵和伦敦上层市民的支持下自立为王,称爱德华四世。他知道玛格利特决不肯罢休,遂在一些大城市召集到一支部队,向北进发,去打玛格利特。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1461年3月29日,双方在约克城附近展开决战。兰开斯特军队有2.2万余人,远远超过了约克军。当时兰开斯特军队处于逆风之中,扑面的风雪打得他们睁不开眼睛,射出的箭也发挥不出威力。而约克军队则借强劲的风力增加了发射弓箭的射程,并蜂拥冲上山坡,使兰开斯特军队损失惨重。

兰开斯特军队为扭转被动的防守局面,决定向山下的敌人发动反攻,双方一直激战到傍晚,仍然难分胜负。这时,约克军队的后续部队赶到,这支生力军向兰开斯特军队未设屏障的一侧发动进攻。兰开斯特军队抵挡不住,被迫退溃。约克军队一直追杀到深夜。玛格利特带着亨利六世和少数随从仓皇逃亡苏格兰。

这次战役的胜利使爱德华四世的王位暂时得以巩固。

1465年,亨利六世再次被俘,被囚禁在伦敦塔中,玛格利特只好携幼子逃往法国。 玫瑰战争中这几次大战役,都使用当时特有的战法,即双方骑士乘马或徒步进行单个分散的搏斗。通过交战,双方共损失5.5万人以上,半数贵族和几乎全部封建诸侯都死掉了。

在以后的战争过程中,约克派内部矛盾激化起来,最高统治权几度易手,集中表现在爱德华四世和沃里克伯爵的斗争上。爱德华四世趁沃里克不在伦敦之际,召集一支部队离开伦敦北行,他一面镇压北方叛乱,一面迅速扩军。沃里克在爱德华的大军面前不得不逃亡,投靠法王路易十一。不久,沃里克在路易十一支持下,卷土重来,打回英国。这回轮到爱德华四世逃亡,他逃到尼德兰,依附于他妹夫勃艮第公爵查理。

1471年3月12日,爱德华四世利用英国人对沃里克普遍反感的情绪,亲率军队与沃里克在伦敦以北的巴恩特决战。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爱德华四世共有9000人的军队,而沃里克却有2万人的军队,由于力量悬殊,爱德华四世决定先发制人,清晨4时许,他率军在浓雾中发起攻击。沃里克本人被杀,其部下战死者达1000人。接着在5月4日,爱德华四世又俘获了从南部港口威第斯偷偷登陆的玛格利特王后,将她和她的独生幼子及许多兰开斯特贵族杀死。之后又秘密处死了囚禁的亨利六世。

至此,兰开斯特家族被诛杀殆尽,只有远亲里士满伯爵亨利·都铎流亡法国,他声称自己是兰开斯特家族事业的继承人。

1471—1483年,英国国内恢复了和平,爱德华四世残暴地惩治了不顺从的大贵族。1483年4月爱德华四世死后,其弟理查登上了王位,他也同样使用残酷和恐怖的手段处决不驯服的大贵族,没收其领地。他的所作所为,反而促使兰开斯特和约克家族都联合在兰开斯特家族的亨利·都铎周围来反对他。1485年8月,理查同亨利·都铎的5000人的军队激战于英格兰中部的博斯沃尔特。战争的紧要关头,理查军中的斯坦利爵士率部3000人公开倒戈,约克军遂告瓦解,理查三世战死,从而结束了约克家族的统治。出身于族徽为红玫瑰的兰开斯特家族的亨利·都铎结束了玫瑰战争,登上了英国王位,称亨利七世。为缓和政治紧张局势,他同爱德华四世的长女伊丽莎白(约克家族的继承人)结婚后,将原两大家族合为一个家族。

在这次战争中,兰开斯特家族和约克家族同归于尽,大批封建旧贵族在互相残杀中或阵亡或被处决。新兴贵族和资产阶级的力量在战争中迅速增长,并成了都铎王朝新建立的君主专制政体的支柱。从这个意义上说,玫瑰战争是英国专制政体确立之前封建无政府状态的最后一次战争。恩格斯说:

“英国由于玫瑰战争消灭了上层贵族而统一起来了。”这对于英国历史发展来说,无疑是一件幸事。随着政治的统一,各地区的经济联系得到进一步加强,封建农业开始向资本主义农业转变,导致英国农村出现了许多资本主义农场,出现了一批与资本主义密切联系的新贵族,他们把积累起来的资本直接或间接地投入工业,使得英国工业、手工业迅速发展起来。

㈩ 诺曼底入侵英国,对英国造成怎样的影响

诺曼人(Norsemen或Northmen)属于8—11世纪自北欧日德兰半岛和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等原住地向欧洲大陆各国进行掠夺性和商业性远征的日耳曼人。其中在不列颠群岛、西欧、南欧等地定居的诺曼人很快被当地居民同化,而在法国西北部建立公国的诺曼人则接受了法语、基督教和法国的政治制度,并于1066年在英格兰建立诺曼底王朝,同时又在意大利南部建立西西里王国。诺曼人又称“维京人”。
红色为诺曼人征服的地方

诺曼人指定居在法国北部(或法兰克王国)的维京人及其后裔。诺曼人建立诺曼第公国,派军远征意大利南部、西西里以及英格兰、威尔斯、苏格兰、爱尔兰,并向这些地区移民拓殖。
就在盎格鲁-撒克逊人经过几百年的苦战终于在不列颠安定下来后不久,又要面临其他民族的入侵了,这次的入侵者是诺曼人。诺曼人(意为北方人)是目耳曼人的一支,也称维京人,指的是居住在斯堪的那维亚半岛和目德兰半岛的挪威人,瑞典人与丹麦人。诺曼人生活的地方森林茂密,耕地稀少,他们善于造船、航海,是一个勇于进取、具有冒险精神的民族。随着人口不断增长,当地的出产已不能养活他们了,诺曼人只好于8至9世纪时开始扩张。他们的扩张在9至11世纪形成一个高潮,在13与14世纪还有影响。在这期间,诺曼人扩张的方式也从劫夺转变为殖民。

诺曼人的扩张分为三条路线,中线主要为丹麦人。公元789年,丹麦人第一次入侵不列颠,丰富的收获使诺曼人记住了这个地方,以后不断前来袭扰。851年,他们第一次在英格兰过冬,进而在英格兰东北部建立了“丹麦统治区”。

9世纪初,威塞克斯国王兼并六国,统一全英格兰,但对丹麦人却无可奈何。879年,英格兰国王的阿尔弗雷德(871——899年在位)打败了丹麦人,与他们订立和约。和约规定以伦敦向西北延伸到彻斯一线为界,北部,东北部为丹麦人统治,丹麦统治者向当地收取“丹麦金”,南部仍属英格兰。

当时诺曼底公国已是法国境内最强大的诸候。威廉一世(1027——1087年,1066——1087年在位)1035年登位,由于他当时年仅8岁,公国内乱不断。他于1047年得到法国国王享利一世帮助平定了叛乱,树立起自己的权威。1053年,他同佛兰德尔伯爵鲍德温五世的女儿马提尔达结婚,从而使诺曼底公国与这一欧洲最富地区结成联盟,1063年,他征服缅因,后又控制了布列塔尼,势力大为增长,野心也恢复到他祖先的水平。据他声称,爱德华曾许诺将王位传与他。1064年,哈罗德乘船在英吉利海峡失事,为朋蒂乌伯爵所获,送到诺曼底,哈罗德为了能返回英国被迫向他宣誓,支持他对英国王位的要求。自认为已在封建习惯法与舆论上占了上风的威廉公爵开始大肆幕集军队,并取得了教皇与法国、德国、丹麦诸王的支持。1066年夏,一切都准备就绪,只侍出发了。

哈罗德得到消息后急忙也集合军队准备应战,他的军队是民军性质的,装备十分简陋,军中还有使石斧的。这时,他的兄弟陶斯提格在挪威国王的支持哈拉德-哈德拉达的支持下率军在约克郡登陆,目的是与他争夺王位。1066年9月25日,两军在斯坦福桥激战,哈罗德军大胜,挪威国王与陶斯提格被杀。正当哈罗德欢庆胜利时,威廉于9月28日率军在伯文西登陆,哈罗德急忙率军南返。这时哈罗德军队才进行了一次大战,已十分疲惫,北方两个大封建领主艾德温和莫尔卡伯爵出于个人自私的理由不肯支援,按理说哈罗德是不能立即与威廉正面作战的,他只要利用英格兰南部对他有利的民心疲惫威廉军队就可稳操胜算,可哈罗德的急性子却让他不甘等待。

10月14日,双方在黑斯廷斯决战。威廉大军分三路,左翼为布列塔尼伯爵阿南指挥的不列颠人,右翼是勃罗根的欧斯特斯指挥的雇拥兵,中路是威廉率领的诺曼人,打着教皇的“神旗”,总兵力12000人,哈罗德兵力为6300人。战斗中哈罗德勇猛有余,计谋不足,他本来已在战役初期数次挫败威廉军队的进攻,占足上风,但他在威廉军队佯退的引诱下离开了有利地形,遭到威廉部队骑兵的突击,战役的结果是威廉大胜,哈罗德战死。

12月25日,威廉在伦敦登上王位,称威廉一世,这就是“诺曼征服”。这以后英国的盎格鲁-撒克逊人进行了长期的武装斗争反抗诺曼人的统治,但均未成功,当初不顾大局的两个大封建领主艾德温和莫尔卡伯爵也被消灭了。1072年威廉征服了全英国。他在全国建立封建庄园,变自由农民为农奴,使英国的封建化进程很快完成。

威廉一世除了保留盎格鲁-撒克逊人骑士的领地外,其他贵族的领地都被剥夺了。他大肆分封与他打江山的臣下,因土地的分封是随战事进行的,所以相当分散,各诸候不能形成统一的地方势力来与国王作对,无意中加强了王权。威廉一世本人占有全国耕地的七分之一,还占有了绝大部分的森林,构成了王权的强大物质基础,他还将教权置于王权之下。1086年,他下令在全国进行土地调查,编成了《土地赋役调查簿》,因调查的方式类似审判,所以这也被称为《末日审判书》,他的此举是为了了解全国的人口与土地状况,以使国民承担封建义务和纳税义务时不得取巧。大批的自由农民在这次调查中转为了农奴,因为在调查时很多自由农民被登记为农奴了。

阅读全文

与英国人什么时候赶走诺曼人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为什么印尼和马来西亚是穆斯林 浏览:233
越南贸易展在哪里 浏览:691
意大利哪些大学有语言类本科 浏览:344
中国接听英国电话多少钱 浏览:652
英国最贵的酒多少钱一瓶 浏览:101
印度紫檀木手链多少钱 浏览:201
四大粮食中原产于中国的是哪个 浏览:914
中国调味品第一镇是哪个 浏览:741
伊朗胖人体重多少斤 浏览:385
意大利语黑手党怎么说 浏览:868
腾冲距离越南多少公里 浏览:954
意大利吃烤串长什么样 浏览:768
英国海运到韩国多久 浏览:40
中国爱国酒30年多少钱 浏览:602
伊朗男排身高最高的是多少 浏览:115
意大利布客气怎么说 浏览:930
印尼购买什么区别 浏览:14
印度一斤鸡肉多少钱 浏览:27
伊朗经历了多少个王朝 浏览:92
去印尼做生意需要什么手续 浏览:4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