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达德里的介绍
Dudley,一般翻译为“达德里”,也有译作“杜德利”,Capcom公司的格斗游戏《街头霸王3》中新加入的游戏人物,在《超级街头霸王4》再次出场。 出生于英国,职业是拳击手,身高185cm,因为父亲的事业失败曾一度生活在社会底层,但凭着自己的本事取回了几乎全部的财产。与接近战时强劲勇猛相反,却有着喜爱红茶和蔷薇的一面。 受到世界格斗大赛的邀请,决定参加。
⑵ 太平天国和印度起义的结局和启示
太平天国的结局和启示
1851年,金田起义,太天天国开始,1853年在永安定制,1856年太平天国达到鼎,也是1856年太平天国领导屋内讧,起义军相互残杀,实力大降。1964年,在清王朝地主阶级武装和外国军队联合剿灭下,太平天国失败。
影响:太平天国是中国农民起义最高峰,他有鲜明的时代特点,资本主义思想已经萌芽。
启示:没有先进的阶级领导,改变社会是必然要失败的。
印度的结局和启示
印度民族起义是指19世纪中期由印度封建主领导的、以印度雇佣兵为骨干的反抗英国殖民统治和争取民族独立的起义。又称印度雇佣军兵变、土兵起义。19世纪上半期,印度完全沦为英国的殖民地。英国极力把印度变成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激起农民和手工业者的极大仇恨。英国在印度实行兼并封建主领地的政策,引起许多贵族的不满。1849年英国吞并旁遮普以后,取消20万印度雇佣兵的特权,使印度雇佣兵十分气愤。
早在1856年 ,印度教徒和伊斯兰教徒就在 广大城乡进行各种形式的反英宣传。从1857年2月到4月,军队起义事件不断发生。5月11日,起义者进入德里,拥立莫卧儿皇帝巴哈杜尔·沙二世为印度皇帝,成立了由十人组成的行政院为领导机构。起义者占领古都德里,激发了各地起义的迅速发展 。年轻的詹西女王拉克希米·巴伊于6月领导人民起义。起义波及北印度和中印度广大地区,中心是德里、坎普尔、勒克瑙。从6月上旬到9月中旬,起义者进行英勇的德里保卫战。7月初,巴雷利起义领袖巴克德·汗到达德里,被任命为德里起义军总司令。但巴哈杜尔·沙二世周围的封建贵族反对巴克德·汗,致使起义军失去统一指挥。9月中旬,在血战6天之后,德里陷落。巴克德·汗率军出走法鲁哈巴德。巴哈杜尔·沙二世屈膝投降,后被囚在仰光。德里陷落后,奥德首府勒克瑙成为起义军的中心。1858年初,集中在勒克瑙的起义军接近20万人 ,其中3.5万以上是孟加拉军团的印度雇佣兵。2月19日至3月19日,起义军在勒克瑙进行艰苦的保卫战,最后被迫撤出城市。3月22日至4月3日,在章西女王---拉克希米·巴伊领导下,起义军进行詹西保卫战。6月,这位女王在瓜廖尔牺牲。
⑶ 达德里的故事概要
高傲的完美主义英国重量级职业拳手。
因为父亲的事业失败曾一度生活在社会底层,但凭着自己的本事取回了几乎全部的财产。
与接近战时强劲勇猛相反,却有着喜爱红茶和蔷薇的一面。
受到世界格斗大赛的邀请,决定参加。
⑷ 哈利波特的人物介绍
1、哈利·詹姆·波特
魔法界家喻户晓的风云人物,他是唯一在伏地魔索命咒之下存活的人,同时多次遇到挫败伏地魔的势气,曾被人称为“救世之星”。在第六学年中哈利意外的得到了一本“混血王子”的魔药学课本,此后在魔药课上成为了尖子生,又学会了许多便捷的咒语,引起了赫敏的不满。
2、罗恩·韦斯莱
在去往霍格沃茨的火车上与哈利结识,因为家中小孩众多,家境不好,所以身上的衣服、魔法棒,甚至是宠物都是哥哥用过留下的,但是这些都没有被哈利看重,日后两人也成为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3、赫敏·格兰杰
哈利在霍格沃茨的同学,聪明伶俐,自主学习的能力很强,能掌握其他同龄人所不懂的很多知识。因为出身于普通人的家庭,被马尔福叫做泥巴种。
4、西弗勒斯·斯内普
是霍格沃茨魔法学校魔药学的任课老师,他不喜欢哈利这个人,就想尽一切办法来羞辱哈利。
5、阿不思·邓布利多
霍格沃茨魔法学校校长,被公认为当代最伟大的魔法师,伏地魔唯一惧怕的巫师。在哈利第六学年中,他单独给哈利授课,让其了解关于伏地魔不为人知的秘密。不过行动一向轻便的他变的反应迟钝,右手变的焦黑,这些明显的变化都被哈利看在眼里,然而邓布利多却似乎并不担心这些。
6、德拉科·马尔福
一个卑鄙、可爱,自大有着特殊闪光点的人,他是哈利在霍格沃茨最大的对手。他的家族非常富有,他的父亲很溺爱他, 他有了速度最快的扫帚,还是一个很棒的找球手。
7、米勒娃·麦格
霍格沃茨的老师,也是格兰芬多学院的院长。正是她将密室的传说说给哈利的。在邓布利多不在学校时,成为代理校长打理霍格沃茨。
8、小天狼星·布莱克
稍有些布莱克家族的傲慢。是哈利的教父,是哈利父亲詹姆·波特的好友,与莱姆斯卢平、詹姆波特、彼得佩迪鲁四人组成小团体“掠夺者(Marauders)”,凤凰社的成员之一。布莱克出身于纯血统家族的布莱克家族,但在青年时就离家出走。布莱克与哈利相认,是哈利的教父,后在魔法部神秘事务司一战中,落入帷幔后死亡。
9、莱姆斯·卢平
霍格沃茨新来的黑魔法防御术课教师,哈利父亲的好友,同时他是个狼人,帮助哈利克服对摄魂怪的恐惧,掌握了护法魔咒。
10、秋·张
霍格沃茨的学生,塞德里克克女朋友,在圣诞舞会上也是塞德里克的舞伴,是哈利情窦初开的对象。
11、威克多尔·克鲁姆
德姆斯特朗魔法学校学生,三强争霸赛的选手之一。身体健壮,深受女孩的欢迎,在三强赛期间的圣诞舞会上邀请赫敏当自己的舞伴。
12、赫敏·简·格兰杰
哈利在魔法学校形影不离的好友,格兰芬多六年级学生,格兰芬多的级长,做事细心讲究原则,D.A组织的创办者,被大家称为“万事通”,学习顶尖,在课堂上能轻而易举地回答老师提出的任何问题,不过在本学年的魔药课上,她的风头都被哈利夺走,心里极为不痛快。
13、伏地魔
魔法界最邪恶的黑巫师,被人们称为“神秘人”,大多数人不敢直呼其名字。原名汤姆·马沃罗·里德尔。他一生追求名利并沉迷黑魔法,渴望获得永生。后以“伏地魔”自居,并招揽相同嗜好的一批信徒(即食死徒),希望“净化”巫师界。对待非纯血统巫师、麻瓜和反叛者手段非常残忍。
⑸ 1857年爆发历时近两年的印度人民反英大起义是谁领导
1857年至1859年印度人民的反英斗争 杰出代表:章西女王
是封建王公起的领导作用。土兵事件只是导火线,土兵起的是革命主力的作用。
后来,英国殖民者承诺给于那些封建王公一些既得利益,于是这场起义不久就被平叛了
1857年5月9日第3轻骑兵团85名印度士兵拒绝使用子弹被判处10年苦役。5月10日处于Meerut的孟加拉部队第11轻骑兵团和20轻骑兵团发动叛乱,释放第三骑兵团士兵,并攻击欧洲人居住区,把所有能找到的欧洲人和印度的基督教徒都杀光了,把房子烧毁了。在Meerut的英国士兵有2083人并有12门野战炮,印度士兵有2500余人,也许是由于当地的英国军官觉得可以控制局势,于是没有通知其他地方的英国守军,而对反抗者的行动反应又慢,使得起义军队前往德里前进。 5月11日起义军队到达德里,当地的印度人加入反英运动,攻击红堡,杀掉5名英国人并要求居住在当地的莫卧儿帝国皇帝穆罕默德·巴哈杜尔·沙复位,他勉强同意成为叛乱的首领。西帕衣团继续屠杀城里的英国人和基督教徒
⑹ 印度人民大起义发展中国家有什么贡献
沉重地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民族大起义是印度历史上重要的转折点,标志着封建主领导的民族独立运动的结束,极大地鼓舞了其他殖民地人民反抗殖民者,加速了发展中国家殖民霸权的瓦解,发展中国家国际地位的提升。
一、起义的原因
19世纪上半期,印度完全沦为英国的殖民地。英国极力把印度变成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用各种形式的土地税残酷地剥削农民,用英国工业品摧毁印度手工业,激起农民和手工业者的极大仇恨。英国在印度实行兼并封建主领地的政策,引起许多王公的不满。1849年英国吞并旁遮普以后,取消20万印度雇佣兵的特权,使印度雇佣兵十分气愤。印度雇佣兵是穿上军服的手工业者、农民和被剥夺土地与特权的小地主,他们同印度社会广大阶层反抗殖民统治的要求息息相通。1856年英国把一部分军队从印度调往伊朗,在印度兵力空虚。
二、经过
1、起义的酝酿和开始(1857年初至5月中旬)
早在1856年,印度教徒和伊斯兰教徒就在广大城乡进行各种形式的反英宣传。马德拉斯的小封建主莫尔维□阿赫马德□沙从南到北,在各地号召举行反英起义,后因建立武装组织被捕。1857年初,马尔瓦和西北各省农村中,传递着神秘的烤薄饼。2月这种被看作起义的信号传到了德里城下。在雇佣兵中传递着同样象征的荷花,而且产生了秘密组织五人会——潘查雅特。英国殖民当局发给士兵涂有牛油和猪油的子弹,大大侮辱了他们的宗教感情,从2月到4月,军队哗变事件不断发生。5月10日,在密拉特发生士兵、农民和手工业者的联合起义。5月11日,起义者进入德里,拥立莫卧儿皇帝巴哈杜尔·沙二世为印度皇帝,成立了领导机构——由10人组成的行政院。
2、高潮阶段(1857年5月中旬至9月中旬)
起义者占领古都德里,激发了各地起义的迅速发展。5月,被释放出狱的莫尔维·阿赫马德·沙领导了奥德人民的起义。6月,那那□萨希伯和坦提亚□多比领导了坎普尔人民起义。年轻的詹西女王拉克希米·巴伊于6月领导人民起义。普拉塔普·辛格和别尼·马德霍领导拉杰普特人的抗英起义。起义波及北印度和中印度广大地区,中心是德里、坎普尔、勒克瑙。从6月上旬到9月中旬,起义者进行英勇的德里保卫战(见彩图印度民族大起义~德里保卫战(1857))。7月初,巴雷利起义领袖巴克德·□到达德里,被任命为德里起义军总司令。但巴哈杜尔·沙二世周围的封建贵族反对巴克德·□,致使起义军失去统一指挥。9月中旬,在血战6天之后,德里才陷落。巴克德·□率军出走法鲁哈巴德。巴哈杜尔·沙二世屈膝投降,审判后被囚在仰光。
3、相持阶段(1857年9月中旬至1858年6月)
德里陷落后,奥德首府勒克瑙成为起义军的中心。起义军从各地集中于勒克瑙,1857年秋,起义军达5万人以上。1858年初,集中在勒克瑙的起义军接近20万人,其中3.5万以上是孟加拉军团的印度雇佣兵。然而,他们大部分人的武器是马刀。奥德封建贵族集团反对莫尔维·阿赫马德·沙对军队的领导,并把他投入监狱。在起义军士兵要求下,封建贵族集团释放了他。但为时已晚,英国9万名武装精良的军队已包围勒克瑙。从2月19日至3月19日,起义军在勒克瑙进行艰苦的保卫战,最后被迫撤出城市。3月22日至4月3日,在拉克希米·巴伊领导下,起义军进行詹西保卫战。6月,这位女王在瓜廖尔壮烈牺牲。(见彩图印度民族大起义(1858~1859年))
英国殖民者把起义者缚在炮口上处以死刑
4、游击战争阶段(1858年 6月至1859年年底)
游击队活跃在罗希尔坎德、戈腊克普尔、班德尔坎德、杰格迪斯布尔和中印度西部许多地方,他们的人数在15万左右。除原有的着名领袖之外,还涌现出善于进行游击战争的库马尔·辛格和阿马尔·辛格。起义者曾多次使英军首尾不顾、疲于奔命。但这些优势并未充分发挥。由于内部争执,无法协同作战;英国殖民者实行收买政策,许多封建主叛变。1859年1月,巴克德·□、那那·萨希伯退走尼泊尔。4月18日,坦提亚·多比遇难。年底,零星的游击战最后停止。
⑺ 印度民族大起义的三个中心
19世纪中期印度封建主领导的、以印度雇佣兵为骨干的反抗英国殖民统治和争取民族独立的起义。又称印度雇佣军兵变、土兵起义。19世纪上半期,印度完全沦为英国的殖民地。英国极力把印度变成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激起农民和手工业者的极大仇恨。英国在印度实行兼并封建主领地的政策,引起许多王公的不满。1849年英国吞并旁遮普以后,取消20万印度雇佣兵的特权,使印度雇佣兵十分气愤。
早在1856年 ,印度教徒和伊斯兰教徒就在 广大城乡进行各种形式的反英宣传。从1857年2月到4月,军队哗变事件不断发生。5月11日,起义者进入德里,拥立莫卧儿皇帝巴哈杜尔·沙二世为印度皇帝,成立了领导机构——由10人组成的行政院。起义者占领古都德里,激发了各地起义的迅速发展 。年轻的詹西女王拉克希米·巴伊于6月领导人民起义。起义波及北印度和中印度广大地区,中心是德里、坎普尔、勒克瑙。从6月上旬到9月中旬,起义者进行英勇的德里保卫战。7月初,巴雷利起义领袖巴克德·汗到达德里,被任命为德里起义军总司令。但巴哈杜尔·沙二世周围的封建贵族反对巴克德·汗,致使起义军失去统一指挥。9月中旬,在血战6天之后,德里陷落。巴克德·汗率军出走法鲁哈巴德。巴哈杜尔·沙二世屈膝投降,后被囚在仰光。德里陷落后,奥德首府勒克瑙成为起义军的中心。1858年初,集中在勒克瑙的起义军接近20万人 ,其中3.5万以上是孟加拉军团的印度雇佣兵。2月19日至3月19日,起义军在勒克瑙进行艰苦的保卫战,最后被迫撤出城市。3月22日至4月3日,在拉克希米·巴伊领导下,起义军进行詹西保卫战。6月,这位女王在瓜廖尔牺牲。
起义虽然以失败告终,但沉重地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1858年8月,英国议会通过法案,撤销东印度公司。
印度民族大起义 - 起因
印度民族大起义19世纪上半叶,英国为加快国内工业资本主义发展,对印度进行更加疯狂的殖民掠夺和奴役,给印度人民,特别是广大农民和手工业者等社会下层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同时也损害了部分印度封建王公的利益,使印度各阶层同英国殖民者的矛盾十分尖锐,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民族起义在全国酝酿起来。英印军队中的印度土着雇佣兵是当时印度唯一有组织的力量。这些给英国殖民者当兵的印度士兵,在大起义前已达25万人,他们大部分来自破产农民和手工业者,多数是为生活所迫才受雇于英殖民者的。英殖民者为加强对士兵的控制,干涉他们的信仰,触犯他们的种姓,削减他们的薪饷,激起了广大士兵的强烈不满,他们多次举行武装反抗,成为印度人民反抗英殖民统治的核心力量。
爆发民族大起义的导火线是涂油子弹问题。1857年初,殖民当局用牛油和猪油做润滑油涂在子弹上,这带有明显的种族、宗教歧视,严重伤害了广大信仰印度教和伊斯兰教士兵的感情,军队哗变事件不断发生。3月29日,第三十四团一名士兵怀着对殖民者的满腔怒火,开枪打死3名英国军官,被处绞刑。这一事件加速了民族起义的爆发。5月10日,驻德里附近米鲁特的印度士兵首先起事,点燃了印度民族大起义的烈火。他们放弃宗教偏见,用曾经拒绝使用的涂油子弹打击英殖民者。起义士兵焚烧军营、袭击教堂、封锁铁路、释放囚犯。当晚,米鲁特起义军乘胜向德里进发。德里城内军民纷纷响应,严惩英国军官,烧毁殖民者住宅,打开城门迎接起义军。起义者很快就占领了古都德里,成立了起义政权,对英国统治者心怀不满的贵族和僧侣也参加起义队伍,初步形成了一个包括各阶级、各种族力量的反英战线。英殖民者急忙从各地调兵围攻德里,4万起义军英勇战斗,不断出击,连挫英军,使其无法前进一步。德里起义的重大胜利沉重地打击了英殖民者,有力地推动了各地反英斗争,起义烽火很快遍及印度的北部、中部和南部。北方奥德省的勒克瑙、坎普尔起义在全境取得胜利,对从东南方向进攻德里的英军造成很大威胁;中印度的詹西起义军由女王率领,攻占了市区,恢复了女王王位;印度南部的海德拉巴和孟买起义也取得了胜利。
印度民族大起义 - 经过
印度民族大起义1849年英国完成对印度次大陆的征服后,通过“土地整理”加重对农民盘剥,倾销纺织品使大批手工业者失业,以“绝嗣丧权”和管理不善为由兼并部分王公的领地,降低印度土兵(共23.3万人,占英印军队总数83%)待遇并派他们到国外作战,从而激起各阶层人民的不满。1856年,印度教和伊斯兰教僧侣在城乡群众、印度土兵中进行反英宣传。起义导火线是英殖民当局发给印度土兵涂有牛脂和猪油的子弹,印度土兵认为这是英国人亵渎他们的宗教感情。1857年初,孟加拉管区土兵因拒绝使用涂油子弹而多次发生骚动,均被镇压。5月10日,驻密拉特的三个骑兵团起义,杀死英国军官,随后向德里进发,揭开印度民族大起义序幕。
第一阶段,起义军以印度古都德里为中心,掀起抗英高潮(1857.5~9)1857年5月11日,起义军占领德里,拥戴已名存实亡的莫卧儿皇帝巴哈杜尔·沙二世为印度皇帝,皇子米尔扎任总司令,同时成立由10人组成的领导机构“扎尔萨”(行政院)。5~8月,印度北部、中部广大群众和土兵纷纷响应,控制数十座城镇。5月30日,奥德省首府勒克瑙爆发起义,英国殖民官吏及数百名官兵被围困在官邸中。一些权利受损的封建主如那那·萨希布和占西女王拉克希米·巴伊分别在坎普尔和占西领导起义。德里成为起义中心,新政府号召人民不分宗教信仰参加起义。殖民当局匆忙从各地调集军队,以旁遮普为基地进攻德里。至6月7日,围攻德里的兵力增至4000人。8日,英军发起进攻,攻占德里近郊制高点。德里城墙坚固,高21.9米,周围有宽23.86米、深18.3米的护城河。英军缺乏重炮,无力突破。各地起义军驰援德里,总兵力达4万人,拥有重炮114门、野炮60门。7月2日,巴赫特·汗被任命为德里军总司令后,严厉整饬军纪,但未能扭转各路起义军自行其是的混乱局面。8~9月间,英军增至1.1万人,并调来攻城炮兵。守城起义军却因内讧陆续撤离,仅剩1.2万~1.7万人。9月14日,英军经三天炮火准备后,分四路发起总攻。起义军顽强抗击,击退攻打喀布尔门的英军,但克什米尔门被突破。经六昼夜巷战,19日王宫被占领,巴哈杜尔·沙二世被俘。起义军主力撤至法鲁卡巴德,坚持战斗。德里保卫战中,英军伤亡1000余人,包括67名军官,陆军准将J.尼科尔森被击毙。英军入城后进行报复,屠杀2万多人。
第二阶段,起义军以勒克瑙、占西为中心,与英军激战(1857.9~1858.6)德里沦陷后,起义中心转移到勒克瑙。1857年11月,C.坎贝尔率英军5000人攻占勒克瑙,救出被困5个月的英军。27日,那那萨希布的部将唐底亚·托比率瓜廖尔起义军攻占坎普尔,威胁英军退路,迫使坎贝尔放弃勒克瑙。1858年2月,英军7万余人经充分准备后对奥德省发动大规模攻势。起义军在勒克瑙地区集结近20万人,其中多数是新兵和附近农民,且兵器不足,缺乏统·指挥。3月2日,英军分进合击猛攻勒克瑙。经半月激战,起义军于19日放弃该城,撤至僻远内地。勒克瑙保卫战结束后,中印度的占西地区成为起义中心。3月20日,H.罗斯率英军进攻占西城。占西女王亲临前线指挥,战斗异常激烈。4月1日,唐底亚·托比率起义军2万人驰援占西,因麻痹轻敌被英军击溃。3日,英军从占西城正门突入城内,经激战于次日占领该城。占西女王率部撤至加尔比,6月1日占领瓜廖尔。17~18日,英军进攻瓜廖尔,占西女王战死,瓜廖尔陷落。
第三阶段,起义军在中印、北印广大地区开展游击战,因寡不敌众而失败(1858.6~1859.4)各大城市陷落后,起义军化整为零,在乡村与英军周旋。唐底亚·托比率起义军主力东进那格浦尔,西击巴罗达,依托山林、河流、峡谷和沼泽袭扰英军。此外,库马尔·辛格、阿马尔·辛格等率领的起义军也多次攻击英军。英军疲于应付,损失惨重。1858年11月,英国发布女王诏书,拉拢印度封建主。多数参加起义的上层封建主放下武器,背叛起义。唐底亚·托比率军南下德干高原,但未得到马拉塔王公的支持,被迫折返北方。起义军中离队者日益增多,兵力锐减。1859年1月,那那·萨希布退走尼泊尔。4月,唐底亚·托比被叛徒出卖遇难。至此,印度民族大起义基本结束,零星战斗持续至同年年底。
印度民族大起义是一次由各地封建主领导、以土兵为骨干的包括各阶层人民参加的武装起义。它沉重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在亚洲民族解放运动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从军事上看,起义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没有形成集中统一的指挥,领导人拘泥于一城一地的得失,以及起义军缺乏训练、装备落后等。
印度民族大起义 - 影响
作战地图轰轰烈烈的印度民族大起义在英国殖民者的残酷镇压下虽然失败了,没有达到推翻英国殖民统治的目的,但它却给英国殖民者以沉重打击,使英国消耗战费4000多万英镑,大批英国军官和士兵毙命,打破了英国殖民者不可战胜的神话,增强了人民斗争的信心。继这次起义后不久,爆发的1860年孟加拉农民起义就是与这次民族大起义有密切联系的。这次民族大起义是印度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起义以前的100年是英国征服印度和建立殖民统治的时期,起义以后,迫使英国为了加强殖民统治,而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撤销东印度公司,由英国女王直接统治印度;下诏书尊重当地王公的权利,调整了与封建主阶级的关系;彻底改组军队,增加英籍士兵人数;加强铁路、通信建设等。这些措施不但加速了印度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也促进了印度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发展和壮大,为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彻底瓦解创造了物质基础。这次民族大起义又是印度民族斗争史上的里程碑。在此之前是以爱国的封建主为领导的旧式起义和斗争,在此之后则是以资产阶级为领导的新式起义和斗争。印度民族大起义打乱了英国的侵略部署,间接地支援了其他亚洲国家的反英斗争,在亚洲近代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
这次民族大起义被英国殖民者残酷地镇压下去了。起义的失败,除了统治印度的英国资产阶级实力强大,英军武器精良,装备先进,起义军装备和纪律都不如英军外,其主要原因是:第一,掌握起义领导权的封建主在英国威胁利诱下,纷纷投降叛变,使起义遭受极大的损失。起义爆发后,一些封建主因其特权被剥夺,与殖民者发生矛盾而参加了起义,但在英国殖民者的收买政策下,除少数土邦王公外,多数都叛变投敌了。第二,起义军组织分散,行动上各自为政,缺乏得力的领导人和统一的领导,不能协调一致地打击敌人。德里起义军声势很大,也建立了政权机构,但并未成为领导全国的中心,使德里保卫战成了孤军作战。以后在各地开展的游击战也是互不配合,结果被英军各个击破。第三,起义军在军事上采取单纯防御战略,使敌人掌握了主动。北印度各地的印籍士兵发动起义后,几乎同时向德里集结;德里失陷又一起向勒克瑙转移,而且均取守势。当时德里并不是英军要地,如北印度起义军不向德里集中,而向旁遮普的白沙瓦、孟加拉的加尔各答、西印度的孟买、南印度的马德拉斯等战略要地发起进攻,就可大量牵制敌人,使战局完全改观,由于起义军采取了单纯防御战略,使英军能调集兵力,进攻起义的中心地区,接连攻克德里、勒克瑙、詹西,使起义失败终成定局。
⑻ 达德里的人物资料
姓名:达德里
格斗类型:拳击
生日:1月27日
代表国/出生地:英国
身高:185cm
体重:101kg
3围:B160/W90/H100
血型:B型
喜欢的东西:红茶、蔷薇
讨厌的东西:无礼之徒
特长:陶器的鉴定
⑼ 高中历史课本有好像有一个女性 好像是古印度区域 她带领起义 叫什么我忘了
印度民族起义
印度民族起义一般指1857年到1859年发生在北部和中部印度的反对英国统治的民族起义。这次起义终结了英国通过东印度公司管理印度的体制,使得印度置于英国直接统治之下,故此常被视为印度的第一次独立战争。
印度民族起义是指19世纪中期由印度封建主领导的、以印度雇佣兵为骨干的反抗英国殖民统治和争取民族独立的起义。又称印度雇佣军兵变、土兵起义。19世纪上半期,印度完全沦为英国的殖民地。英国极力把印度变成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激起农民和手工业者的极大仇恨。英国在印度实行兼并封建主领地的政策,引起许多贵族的不满。1849年英国吞并旁遮普以后,取消20万印度雇佣兵的特权,激起印度雇佣兵的不满情绪。
早在1856年 ,印度教徒和伊斯兰教徒就在 广大城乡进行各种形式的反英宣传。从1857年2月到4月,军队起义事件不断发生。5月11日,起义者进入德里,拥立莫卧儿皇帝巴哈杜尔·沙二世为印度皇帝,成立了由十人组成的行政院为领导机构。起义者占领古都德里,激发了各地起义的迅速发展 。年轻的詹西女王拉克希米·巴伊于6月领导人民起义。起义波及北印度和中印度广大地区,中心是德里、坎普尔、勒克瑙。从6月上旬到9月中旬,起义者进行英勇的德里保卫战。7月初,巴雷利起义领袖巴克德·汗到达德里,被任命为德里起义军总司令。但巴哈杜尔·沙二世周围的封建贵族反对巴克德·汗,致使起义军失去统一指挥。9月中旬,在血战6天之后,德里陷落。巴克德·汗率军出走法鲁哈巴德。巴哈杜尔·沙二世屈膝投降,后被囚在仰光。德里陷落后,奥德首府勒克瑙成为起义军的中心。1858年初,集中在勒克瑙的起义军接近20万人
,其中3.5万以上是孟加拉军团的印度雇佣兵。2月19日至3月19日,起义军在勒克瑙进行艰苦的保卫战,最后被迫撤出城市。3月22日至4月3日,在章西女王---拉克希米·巴伊领导下,起义军进行詹西保卫战。6月,这位女王在瓜廖尔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