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英国皇家御用军叫什么历史呢
英国皇家禁卫队Queen's Guard
禁卫军的历史可追溯到1656年。当时英格兰的查尔斯二世流放荷兰,在那里募编了一小队护卫,后并入1660年复辟后征集的禁卫团。1661年圣瓦伦丁节,奥利佛·克伦威尔于1650年成立的原护国公禁卫兵团在伦敦塔山被改编为君王的“非常禁卫队”。由于队伍从特威德河畔贝里克附近的冷溪开来,便得了冷溪禁卫队的称号。它的座右铭是“无与匹敌”,这足以表明它无视第一禁卫团—掷弹兵禁卫团的优先地位。
第一禁卫团建立过光辉的战绩,曾在滑铁卢战役中击败了拿破仑的掷弹禁卫军,从此戴上了熊皮头饰。不过后来整个禁卫旅全都戴上了熊皮头饰。
意思大致是,保护宫廷内部的,禁止为外部使用的主要是护卫功能,而不是战争功能的优秀士兵的队伍。
英国皇家卫队,是英军陆军中的精锐部队。通常只有皇家卫队才能首先装备最新的作战装备和武器,英军最新武器会首先装备皇家卫队,然后才能轮到其他部队。英国皇家卫队的着装永远是那不变的猩红色紧身短上衣,以及那顶高高的熊皮帽.
英国正规的皇家警卫部队是在17世纪下半叶,也就是资产阶级革命以后出现的。当时迁居国外的国王查理二世回国后组建了一支精锐的步兵团和骑兵团,来做为自己的警卫部队。从此以后,这些部队就成为了皇家军队的核心。 1815年,英国皇家卫队在滑铁卢会战中打败了法国的老牌卫队,并因此开始戴纪念战争胜利的熊皮帽,来彰显自己的作战能力比拿破仑军队强。英国皇家卫队那身一年四季不变的猩红色紧身短上衣,以及那顶高高的熊皮帽子给许多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皇家卫队属英国陆军系列,分为骑兵和步兵两部分。骑兵约有1500人,共分3个团,分别是“国王禁卫团”、“国王蓝色团”和王宫仪仗骑兵团;步兵约5000人,编为1个步兵师,下属8个步兵营。除此之外,在皇家装甲坦克部队中有4个皇家卫队团。
英国皇家卫队的士兵从各地陆军选拔出来,然后被安排到皇家仪仗队位于白金汉宫附近的军营中受训。
这些新兵每天除了跑步、射击训练之外,还需要学会使用各种攻击火炮,擅长骑术。身高体重要求“孪生兄弟”一样整齐划一,而且长相俊朗,声音洪亮,充分体现英国的军人风貌。 卫兵们还有厚重的军装铠甲,以及长长的军靴,仅仅是这套装束就重得让常人走不动路。所以说,想当好一名皇家卫兵,能负重、耐高温是必须具备的素质。
英国皇家卫队的队员头戴熊皮帽子,身着红色制服,宛如古代将官一般雄健。皇家卫兵头戴熊皮高帽有着约200年的历史,这顶高帽象征的是英国强盛的军力。 其实,最早戴这样帽子的是法国士兵,法军当时戴这种熊皮高帽是为了让士兵的个头显得更高,看起来更具威慑力。但在滑铁卢战役击败拿破仑的军队后,英国士兵从1815年起,取而代之开始戴起了熊皮帽,来彰显自己的作战能力比拿破仑军队强。 英国国防部直到2010年,每年都购买大约50顶熊皮帽子。平均每年花费在帽子上的钱就有6万英镑,其中一半的开销是为了买新的,剩下的被用来翻新旧帽子。但由于动物保护组织的不断抗议,英国决定从2011年开始,不再用野生黑熊皮帽子,而以人造皮草代替。
皇家卫队与英国王室保持着特殊的关系。它被认为是英国王室的私人部队,皇室的成员是皇家卫队各团的团长和荣誉上校。英国女王和将继承王位的查尔斯王子和王室的其他成员,经常定期探望卫队各部队,参加各团的典礼和纪念会,并像一家人一样同这些军人及其家属相处。
The Queen's Guard and Queen's Life Guard are the names given to contingents of infantry and cavalry soldiers charged with guarding the official royal residences in London. The British Army has regiments of both Horse Guards and Foot Guards predating the English Restoration (1660), and since the reign of King Charles II these have been responsible for guarding the Sovereign's palaces. They are not purely ceremonial as some may believe, they are real soldiers serving in the army.
The Queen's Guard and Queen's Life Guard is mounted at the royal residences that come under the operating area of the British Army's London District, which is responsible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Household Division. This covers Buckingham Palace, St James's Palace and the Tower of London, as well as Windsor Castle. The Queen's Guard is also mounted at the sovereign's other official residence, the Palace of Holyroodhouse, but not as regularly as in London. In Edinburgh, the guard is the responsibility of the resident infantry battalion at Redford Barracks. It is not mounted at the Queen's private residences at Sandringham or Balmoral.
The Queen's Guard is the name given to the contingent of infantry responsible for guarding Buckingham Palace and St. James's Palace (including Clarence House) in London. The guard is made up of a company of soldiers from a single regiment, which is split in two, providing a detachment for Buckingham Palace and a detachment for St James's Palace. Because the Sovereign's official residence is still St James's, the guard commander (called the 'Captain of the Guard') is based there, as are the regiment's colours. When the Sovereign is in residence, the Queen's Guard numbers three officers and 40 other ranks, with four sentries each posted at Buckingham Palace (on the forecourt) and St James's Palace (two at the main entrance in Pall Mall, two in Friary Court). This reces to three officers and 31 ORs, with two sentries each when the Sovereign is not in residence.[1] The Queen's Guard is not purely ceremonial in nature. They provide sentries ring the day and night, and ring the latter hours they patrol the grounds of the Palace. Until 1959, the sentries at Buckingham Palace were stationed outside the fence. This stopped following an incident involving a female tourist and a Coldstream Guardsman — e to the continued pestering of tourists and sightseers, the guardsman kicked the tourist on the ankle as he marched. The tourist made a complaint to the police and, despite sympathy, the sentry was confined to barracks for ten days. Not long after, the sentries were moved inside the fence.
㈡ 日俄战争时,两国士兵平均身高分别多少
俄国1.8米,日本0.8cm。
㈢ 二战时德国日本中国士兵的平均身高分别是多少
二战初始阶段德军平均身高172,党卫军175,德国人平均身高171
二战初始阶段日军平均身高160~165,日本男性平均身高160
当然随着战况吃紧,兵源紧缺,各国都开始降低自己的征兵基准线,其中日本甚至降到了乙种乃至丁种水平(身高145即可)...
㈣ 二战主要参战国士兵的平均身高
二战德国步兵172,二战德国山地部队172
党卫队175,必须同总司令海因里希·希姆莱一样身高,约5尺9寸(175cm)。
二战美国海军陆战队173
二战苏联步兵171
二战日本步兵158,1945年的日本陆军身高只有145CM,是名副其实的小日本.
二战澳大利亚步兵173
二战美国空降部队173
二战意大利步兵171
二战英国步兵172
二战廓尔喀人172
㈤ 二战各国士兵身高都是多少
二战德国步兵172,二战德国山地部队172
党卫队175,必须同总司令海因里希·希姆莱一样身高,约5尺9寸(175cm)。
二战美国海军陆战队173
二战苏联步兵171
二战日本步兵158,1945年的日本陆军身高只有145CM,是名副其实的小日本.
二战澳大利亚步兵173
二战美国空降部队173
二战意大利步兵171
二战英国步兵172
二战廓尔喀人172
㈥ 当兵的身高条件要求是多少
男生身高要求最低160cm以上。
身高、体重标准
(一)身高:男性160cm以上,特勤人员:坦克乘员162—178cm,潜水员168—185cm,潜艇及水面舰艇人员162—182cm,空降兵168cm以上,空军航空兵第34师专机服务队女服务员165—172cm,特种部队条件兵(含海军陆战队队员)、驻香港澳门部队条件兵170cm以上,北京卫戍区仪仗队队员180cm以上。中央警卫团、公安警卫部队条件兵170cm以上,个别体格条件优秀的应征青年,身高可放宽到165cm。
(二)体重:男性:不超过标准体重的30%,不低于标准体重的15%。
标准体重=(身高-110)kg
视力标准
右眼裸眼视力不低于4.6,左眼裸眼视力不低于4.5。经准分子手术后半年以上,双眼视力均达到4.8以上,无并发症,眼底检查正常,合格。
坦克乘员、潜艇及水面舰艇人员:每眼裸眼视力不低于4.8;潜水员、空降兵、专机服务队女服务员、中央警卫团条件兵、公安警卫部队条件兵、特种部队条件兵(含海军陆战队队员)、北京卫戍区仪仗队队员:每眼裸眼视力不低于5.0。
屈光不正,准分子激光手术后半年以上,无并发症,视力达到相应标准,合格。
潜水员、潜艇人员、空间兵、特种部队条件兵(含海军陆战队队员)准分子激光手术或其他手术治疗,不合格。
辅助检查
征兵体检心电图
正常心电图和大致心电图合格。
一、正常心电图
窦性心律,心律60-100次/分,心电图各波段形态及时程正常范围。
二、大致正常心电图
1、窦性心律,心律50-60次/分,或100-110次/分,结合临床。
2、窦性心律不齐,多可经吸屏气后改善或消失。
3、P波电轴左偏(P波在I、аVL直立且电压较高,Ⅱ低平或正负双相,Ⅲ、аVF正负双相或浅倒,аVR负正双相或浅倒)。
4、窦性心律,P-R间期0.10s-0.12s,排除既往阵法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史。
5、单纯的QRS电轴偏移在-30至+120度。
6、单纯逆钟向或顺钟向转位。
7、QRS波群终末较宽钝,但QRS时间小于0.10s,有明显预激波,但无室上速发作史。
8、左心室高电压(无高血压,心脏听诊无病理性杂音,胸片无心脏增大)。
9、心律较慢时以R波为主导联J点抬高,ST段呈凹面向上型抬高小于0.1mV。
10、以R波为主导联ST段呈缺血型压小于等于0、05 mV(аVL、Ⅲ可压低0.1mV)或呈近似水平型压低小于0、08mV,或呈上斜型压低小于0.1 mV。
11、T波在Ⅱ直立,电压大于1/10R波;аVF低平,Ⅲ倒置。
12、TV1、V2大于TV5、V6(TV5、V6大于1/10R波)。
出现上述第5、6、8条的心电图表现,可让受检者作原地蹲起20次,复查心电图如无明显异常病理改变,视为大致正常心电图。
征兵体检腹部超声
一、合格标准
1、肝、胆、胰、脾、肾未见明显异常;
2、轻、中度脂肪肝(肝功能正常);
3、胆囊壁微小息肉和胆固醇结晶;
4、肝肾囊肿和血管瘤单脏器数量不超过3个,单个直径不超过1厘米;单方肝肾囊肿和血管瘤直径不超过3厘米;
5、肝内钙化灶不超过3个,每个钙化灶直径不超过1厘米,单发肾钙化灶直径不超过1厘米;
6、肾错构瘤数量不超过2个,单个直径不超过1厘米;
7、肾盂宽不超过1厘米,输尿管不增宽;
4至7条潜水、空降兵不合格。
二、下列情况不合格
1、恶性征象;
2、中度脂肪肝肝功能不正常,重度脂肪肝;
3、病理性脾肿大,胰腺病变;
4、肝、肾弥漫性实质损害;
5、各类阳性结石,肾盂积水;
6、胆囊壁息肉直径超过5毫米;
其它问题
(一)面部、颈部文身或瘢痕直径超过2CM,着短装身体其它裸露部位直径超过3CM,或虽经手术处理仍有明显文身瘢痕,影响军容的,不合格。其它部位文身或瘢痕(因颅脑、胸、腹部等手术造成的瘢痕除外)不影响正常功能和形象的,合格。
(二)白癜风着短装身体裸露部位每处直径不超过1cm;非裸露部位每处直径不超过2cm,数量不超过两处的,合格。不明显影响军容的胎痣,合格。
(三)男青年文唇、文眉、文眼线,不合格;男青年扎耳眼无明显疤痕、无可视性穿孔,不影响军容的,合格;女青年文唇、文眉、文眼线、扎耳眼不影响军容的,合格。
(五)有胸、腹腔手术(含微创手术)或准分子激光手术史的,需提供相关医疗证明或送检单位出具健康证明。
(七)肘关节过伸或肘外翻不超过15度,无功能障碍,合格。
(八)补入高原地区的兵员,心、肺及鼓膜应从严掌握。
(九)海军陆战队员,视力、鼓膜、鼻腔按潜水员标准执行。
(十)Ⅱ度(含Ⅱ度)以下肿大的慢性扁桃体炎,合格。
(十一)包茎不影响功能的,合格。
政审要求:
《征兵政治审查工作规定》规定:征集服现役的公民必须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人民军队,遵纪守法,品德优良,决心为抵抗侵略、保卫祖国、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而英勇奋斗。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民,不得征集服现役:
(一)散布带有政治性错误的言论,撰写、编着、发表、出版带有政治性错误的文字、着作的;
(二)曾被刑事处罚、劳动教养、收容教育、行政拘留的;
年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犯罪,依法不予刑事处罚的,或者在18周岁前有严重违法行为尚不够刑事处罚的;
(三)因涉嫌违纪、违法正在被调查处理,或者正在被侦查、起诉或者审判的;
(四)因犯严重错误被开除公职、勒令辞职、开除学籍或者被开除党籍、留党察看、开除团籍的;
(五)有黑社会性质犯罪团伙标志、有损国家形象、有损社会公德文身的;
(六)与国外,境外政治背景复杂的人员关系密切,政治上可疑的;
(七)参加过邪教组织或者进行过活动的,参加过有害功法组织或者积极进行过活动的;家庭主要成员、直接抚养人、主要社会关系成员或者对本人影响较大的其他亲属是邪教或者有害功法组织骨干分子的;
(八)本人或者家庭主要成员、直接抚养人参加民族分裂、暴力恐怖、宗教极端等非法组织、带有黑社会性质犯罪团伙或者进行过活动的;
主要社会关系成员或者对本人影响较大铰其他亲属是上述非法组织骨干分子的;
(九)家庭主要成员、直接抚养人、主要社会关系成员或者对本人影响较大的其他亲属,有被刑事处罚、开除党籍、开除公职或者有严重违法问题尚未查清,本人有包庇、报复言行的;
(十)家庭主要成员有危害国家安全犯罪行为或者严重政治性问题,本人不能划清界限的;
(十一)其他不符合征集服现役政治条件的。
㈦ 英国站岗士兵,为什么穿裙子
英国站岗士兵穿裙子就是当地的习惯,而且英国本来就是时尚的国家。
在前几年,通过小沈阳小品《不差钱》中就演绎到男生穿裙子的表现,虽然内容是娱乐性的,但是在表演中也尊重了苏格兰方格裙的情调,正是因为这个小品的出现大家对苏格兰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当地很多人都喜欢着的方式生活,虽然在1745年,当地政府实施“禁裙令”,但是大家还是通过了30多年的抗争,希望政府取消禁令,才在最后为自己赢得了穿裙的权利。所以很多时候苏格兰人把苏格兰短裙当作是正装或者是参加庆典时才穿的礼服,日常还是比较少穿。
可以说英国是一个时尚的国度,我们也尊重人家的选择,不去议论只带着欣赏的态度去了解,因为在我们中国自己的国家传统就像穿旗袍就是,近年来大家也慢慢找回传统的表达方式。
㈧ 英国的皇室卫队
每天时近正午,英国首都伦敦白金汉宫的广场上,都会拥来许许多多的游客,围拢在广场四周,驻足观望。人们正在等待一天一次的皇家卫队的换班仪式。午时一刻,一队头戴熊皮帽,身穿红绒布军服和黑色长裤的士兵,在鼓笛乐队和一名骑兵的引导下,步伐严整地步入广场。来换班的卫队做完各种花式的步操以后,交接班双方军官相互敬礼,军人相对举枪示礼。然后,下班的卫兵列队离开白金汉宫。这就是英国皇家卫队。
皇家卫队是隶属英国陆军,专为英国王室尤其是君主安全效力的一支“近卫军”。世界各国军队中,有一支独具特色的部队,那就是英国皇家卫队。可以说已经很少有像这支军队那样的部队,他们还一直保持着几百年不变的传统、不变的服饰、不变的礼仪、不变的作风,这传统就是几个世纪来延续不变。
英国皇家卫队不仅担负了英国皇家和英国政界要人住宅的警卫任务,而且还参加了很多次英国进行的战争,并在很多重要会战中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在大多数英国人眼里,皇家卫队是英国优秀传统的象征,同时它也是英国的君主立宪制长治久安的象征。
皇家卫队是英国军中最精锐的部队。皇家卫队非常注重用各种形式来培养军人特殊的“皇家卫队精神”,使他们切身感受到隶属于某个皇家卫队团的自豪感。每个团都拥有自己的帽徽、服饰识别符号、名称和口号、动物护身符和本团固有的礼节仪式,还有团歌等等。
英国皇家卫队是在17世纪下半叶,也就是资产阶级革命以后出现的。近卫军的历史可追溯到1656年。当时查理二世流放荷兰,在那里募编了一小队护卫,后并入1660年复辟后征集的近卫团。1661年圣瓦伦丁节,奥利佛·克伦威尔于1650年成立的原护国公近卫兵团在伦敦塔山被改编为君主的“非常近卫队”。由于队伍从特威德河畔贝里克附近的冷溪开来,便得了冷溪近卫队的称号。它的座右铭是“无与匹敌”,这足以表明它无视第一近卫团—掷弹兵近卫团的优先地位。
意思大致是,保护宫廷内部的,禁止为外部使用的主要是护卫功能,而不是战争功能的优秀士兵的队伍。
第一近卫团建立过光辉的战绩,曾在1815年滑铁卢战役中击败了拿破仑的掷弹近卫军,从此戴上了纪念战争胜利的熊皮帽,来彰显自己的作战能力比拿破仑军队强。英国皇家卫队那身一年四季不变的猩红色紧身短上衣,以及那顶高高的熊皮帽给许多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皇家卫队属英国陆军系列,分为骑兵和步兵两部分。骑兵约有1500人,共分3个团,分别是“国王近卫团”、“国王蓝色团”和王宫仪仗骑兵团;步兵约5000人,编为1个步兵师,下属8个步兵营。除此之外,在皇家装甲坦克部队中有4个皇家卫队团。
士兵要求
英国皇家卫队的士兵从各地陆军选拔出来,然后被安排到皇家仪仗队位于白金汉宫附近的军营中受训。
这些新兵每天除了跑步、射击训练之外,还需要学会使用各种攻击火炮,擅长骑术。身高体重要求“孪生兄弟”一样整齐划一,而且长相俊朗,声音洪亮,充分体现英国的军人风貌。 卫兵们还有厚重的军装铠甲,以及长长的军靴,仅仅是这套装束就重得让常人走不动路。所以说,想当好一名皇家卫兵,能负重、耐高温是必须具备的素质
㈨ 世界上身材最高的士兵是谁
维努·万里赖纳(1909~1963年)刚参加芬兰军队时,身高2.20米,后来又长高到2.47米,是世界上最高的士兵。
㈩ 那些保护英国女王的卫兵,都是些什么人
英国保卫女王的士兵,是白金汉宫和温莎城堡,不可缺的亮点。卫兵们戴着高高的黑色熊皮帽子,本身就是一大亮点,红色的军服,黑色的裤子,女王士兵独特的造型,尤其是皇家卫队换岗仪式,每年都吸引不少的游客前来观赏,毕竟是女王士兵独有的,在别的地方是看不到的。
近年来成了一大亮点,不少的游客,也进行参观拍照,但是千万不要进入警戒区,也不要挡住行进的路线,曾经有一个女游客,跨过警戒线,挡在卫兵前面,卫兵旁若无人,只轻轻一推,这位游客,一个趔趄,飞奔向前,差点摔倒在地。士兵继续前进,好象什么都没发生。所以在参观时,千万不要阻碍士兵的视线,也不要挡道,否则的话,将会遭遇卫兵粗暴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