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17世纪以后,英国为什么要打西班牙,荷兰,法国
英西战争(1585-1604):
早在16世纪后期,当时西班牙的国力远比英国强大,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希望在欧洲和美洲建立一个天主教的大帝国,与此同时,时任国王的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与他做对,不但在英国恢复新教圣公会信仰,还拒绝了腓力二世的婚姻请求。西班牙国王便出动“无敌舰队”于1588年夏对英格兰进行攻击,最终以失败告终。但是,这仅仅是英西20多年战争中的一个开始,事实上,在这次对抗中,仍然是西班牙方面占有优势,除了1589年英格兰出动雇佣军支持葡萄牙流亡人士(1580-1640年葡萄牙遭到西班牙的兼并)进攻里斯本以失败告终外,英军一直没能也无力进攻西班牙本土,支持西班牙的控制法国北部的天主教吉斯家族也同样在这一阶段把英格兰在西欧平原的最后一片据点----加莱地区给全部占据。英格兰在海战方面亦处于劣势,1589年和1595年至1596年的海军战役尤其损失惨重,1590年至1591年在亚速尔群岛以及1597年英格兰的海盗也遭打击。1595年一支西班牙袭击队在康沃尔登陆,并将该郡的大部分地区投入战火,这是历史上少数次外国军队在英国登陆的事件之一。总体来说,16世纪末17世纪初对西班牙和其支持者的战争,仍属于英格兰的自卫战争。
1604年伦敦条约签订后,1618年由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和北德-北欧路德宗集团引发的30年战争打响,这一场战争才真正导致西班牙帝国的衰败(因为西班牙在海上和陆地两方面针对奥地利的支持都宣告失败);英格兰在早期由权臣白金汉公爵的支持下对新教方面有过几次雇佣兵作战性质的有限而且失败的军事行动,白金汉公爵于1628年遇刺后,英国事实上无力再对欧洲大陆进行干涉,而是进入了一场和三十年战争几乎平行的内战,故30年战争英格兰获利为0。
三次英荷战争(1652-1654;1664-1667,1672-1678):第一次起因是当时的克伦威尔当局制定了《航海条例》,并不断挑衅荷兰商船护航队,引发了战争,英国采取了封锁荷兰沿海的战略,而荷兰当时则采取了较为错误的战略部署(在次要战场,即地中海战区投入了过多的兵力,从而使其在北海争夺方面的力量显得十分薄弱),故最终为英国获胜。第二次发生在斯图亚特王朝复辟,英国出现财政困难的时期,此次以荷兰的获胜告终,荷海军最终顺泰晤士河突入伦敦进行炮击,破坏英国船坞,最终让英方修改了《航海条例》。第三次,事实上属于法荷战争的一个组成部分,当时的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希望兼并荷兰,花了40W镑重金贿赂了英王查理二世支持其对荷作战,同时英王查理二世希望恢复天主教故亦希望获得同是天主教的法国的支持,最终的结果是,英法海军联合进攻荷兰受阻,英荷单方面提前媾和,英国获得大笔赔款,而法国后来则在这战争中空手而归。
针对法国为主的大同盟战争和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1688 - 1697;1701-1714):
这才是让英格兰在欧洲获得全面优势的战争。
这也事实上是法国挑起的战争,1687年路易十四趁神圣罗马帝国在东边针对土耳其的战争刚获胜,主力部队仍在东部边境的情况下大军袭击了神圣罗马帝国领土,包括英国,西班牙,荷兰,勃兰登堡在内的其他国家对法国深表震惊,都支持神圣罗马帝国,在大同盟战争中,英国海军几乎是全歼了法国海军。1700年西班牙哈布斯堡王室绝嗣,法国波旁家族和神圣罗马的哈布斯堡家族对西班牙继任王位展开争夺,英国,荷兰和勃兰登堡等再次支持神圣罗马,战争亦造成西班牙境内大规模内战,最终英国夺取了法国原本的海外殖民地,同时获得了西班牙的海外贸易专营权。
② 请问1940年英国皇家海军摧毁当时世界上第四大舰队法国舰队的具体过程和伤亡数字
这次行动被称为“弩炮”行动
提问
求英国海军“弩炮”行动计划始末
原因啊,背景啊之类的
展开图片
我来答查看全部2个回答
我来答 查看全部2个回答
匿名用户
推荐于 2017-11-25
1940年7月3日,英国海军开始执行“弩炮”行动计划,解除所有停泊在法国本土外的法国舰队的武装。首先,英军夺取了停泊在英国朴次茅斯和普利茅斯港口的所有法国舰只(包括2艘战列舰、4艘巡洋舰等)并加以控制。同时,停泊在埃及亚历山大港的法国舰队司令则同意将战舰(1艘战列舰、4艘巡洋舰)交由英国方面指挥。停泊在法属西印度群岛的法国舰队(1艘航空母舰、2艘巡洋舰)则在和美国方面协议下解除了武装。停泊在达喀尔的法国新式战列舰“黎塞留”号遭到以英国舰队舰载机的攻击,被命中一条鱼雷而丧失战斗力。同日,停泊在西非奥兰和米尔斯克比尔等港口的法国舰队拒绝向英国海军交出战舰。英国H舰队随即向法国舰队发起猛攻。参战的英国舰队拥有“胡德”号在内的3艘战列舰、1艘航空母舰、2艘巡洋舰、11艘驱逐舰,港口内的法国舰队拥有4艘战列舰以及多艘巡洋舰、驱逐舰。法国舰队在英国海军的攻击下被动挨打,损失惨重,战列舰“布列塔尼”号被击沉,战列巡洋舰“敦刻尔克”号和战列舰“普罗旺斯”号受重创搁浅,只有“斯特拉斯堡”号战列巡洋舰侥幸逃脱至本土的土伦港。英国的“弩炮”行动彻底消除了法国投降德国后法国军舰的潜在威胁,从而牢牢地将制海权掌握在手里。但是“奥兰”事件也给英法关系蒙上了阴影。
弩炮行动可以说是英军一边倒的胜利。
法军损失:敦刻尔克号战列舰、摩加多尔号驱逐舰、普罗旺斯号战列舰搁浅,布列塔尼号战列舰沉没。斯特拉斯堡号战列舰逃走,泰斯特指挥长号水上飞机母舰轻伤。
阵亡人数高达1302人(一说1297人),另有数百人负伤。
英军损失:3架“剑鱼”鱼雷机、2架“贼鸥”战斗机,飞行员全部获救。2人负伤
③ 已经完成资产阶级革命的英国为什么要参加反法联盟干涉法国革命
英国干涉法国革命主要是为了争夺霸权。在欧洲,它主要是维持一种“大陆均衡”体系。也就是哪方强大英国便和其它强国打压谁,哪方弱小英国便去扶植谁。而在海外,英国主要是和法国争夺殖民地与市场。法国是当时欧洲最强大的国家。在法国革命之前,英法已经进行了如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和七年战争之类的数场大规模战争,并从法国手中夺得了新法兰西、加拿大的殖民地。因此英国参加反法联盟只是其传统对外政策的一个延续。
另外,英国虽然当时已经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但是英国的革命是不彻底的,最主要的特点就是保留了国王和贵族。而且英国人的性格也是很保守的。而法国大革命是非常激进的。法国人把国王、王后都送上了断头台,同时也废除了封建制度。法国革命者的激进措施使得保守的英国人非常恐慌,他们害怕激进思想传播至英国引发革命,破坏英国的现行社会制度。这也是英国参加反法联盟的重要原因。
④ 英国跟法国历史上也是互相打仗的国家,为什么一战二战的时候英国要帮助法国
因为他们有共同的敌人!如果对这个回答满意,请点回答内容下面的“…”,再点击“采纳”,谢谢了!
⑤ “抛石机”行动
二战中,法国沦陷后,处于观望状态得法国战列舰达6艘,而当时德国海军建成的战列舰只有3艘。这些法国战舰虽然未宣布效忠傀儡政权,但态度大多摇摆不定,万一最终落入德国手中,对英国舰队将是严重的威胁。为了消灭这些潜在的对手,英国制定了名为“抛石机”的行动计划,政治劝降和武力解决结合,解除这些海外法国舰队的战斗力。1940年7月3日,英国不宣而战,对停泊在北非各港口的法舰采取行动。停泊在阿尔及利亚奥兰港的4艘法国战列舰首先遭到攻击,在以“胡德”号战列巡洋舰为首的英国舰队的炮击,4艘法国战列舰有3艘沉没或搁浅,仅“敦刻尔克”号侥幸逃脱。
7月8日,厄运降临到了“黎塞留”号头上,以“竞技神”号航母为核心的英国舰队袭击了达喀尔。“黎塞留”号作为打击的首要目标,遭到从“竞技神”号上起飞的“剑鱼”鱼雷机的攻击。但“剑鱼”投放的450毫米鱼雷收效甚微。
第一次攻击未果之后,1940年9月23日,英国皇家海军派遣“巴勒姆”号、“皇家橡树”号和“决心”号3艘战列舰再次光临达喀尔,目的仍旧是摧毁法国这艘最强大的战列舰。锚泊状态的“黎塞留”号用主炮奋力还击,达喀尔的海岸炮台也对英国舰队进行炮击。在与这3艘3。2万吨,装备15英寸主炮的英国战列舰的交火中,“黎塞留”号再次被击伤,好在装甲厚实,没有伤筋动骨。战斗中,英国“决心”号战列舰被击伤。迫于海岸炮台的强大火力,为避免更大的损失,英国舰队不得不撤出战斗。
英国的攻击使法国海外舰队与盟军的关系僵化。在整个1941年,“黎塞留”号都在达喀尔锚泊,不宣布加入轴心国序列,但同时不与英国妥协。1942年,盟军在北非的“火炬”作战中,“黎塞留”号保持中立,即不参加登陆行动,也不对盟军登陆部队进行打击。在美国的调解下,1942年底,自由法国与“黎塞留”号舰员最后达成和解:名义上由美国将’“黎塞留”号买下,在美国接受整修后投入太平洋战场的对日作战,战后再归还法国政府。
⑥ 二战中的法国海军,为何竟然会被英国爆揍
二战中的法国海军被英国爆揍是指1940年的弩炮行动,1940年7月3日,“一支法国舰队在英国朴次茅斯避难,英国人以奇袭的方式迅速控制了它们,以“洛林”号战列舰和“苏尔古夫”号潜艇为首的200多艘大小舰船落入英国人手中,同样,在英属埃及的亚历山大港,1艘法国战列舰和4艘巡洋舰经过谈判被英国人解除了武装,但是在法属阿尔及利亚的奥兰港和米尔斯克比尔,英法爆发了直接冲突。
所以《德法停战专约》墨迹未干,英国就准备了制裁法国舰队的“弩炮行动”,对于维希政权控制下的法国舰队,皇家海军予以夺取、控制,必要时可以击毁。
⑦ 为什么英国反而成了拿破仑战争中打击法国的主力
这个问题回答起来并不难,大家想想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为什么英国会积极开战。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因为德国皇帝威廉二世发出了一句宣言德意志的征程是星辰大海!使得英国与德国共同走上了海军军备竞赛的不归路。
原因是什么?就是德国人的军备提升威胁了英国人的海外利益。英国辉煌的日不落帝国是如何诞生的?就是依靠着海外廉价的原材料和与劳动力才诞生的。如果有人跟他争夺这些东西,那势必就是与他开战。所以英国人积极的可加入了一战。
正所谓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英国始终有着世界领土1/4的日不落帝国当时的他们可谓说是心高气傲,决不允许该死的法国佬拥有超越他们的可能。因此他们迫不及待的把拿破仑这颗定时炸弹给拆了。历史书上很多人都会奇怪为什么拿破仑一登陆法国大陆以后就是在他第一次流放以后。为什么欧洲国家会迅速结成同盟,并起兵对抗他。我想当时欧洲各国打得不可开交,与英国有关,最后能够结盟,一起对抗拿破仑,并最终在滑铁卢击败他也与英国有关。
⑧ 法国大革命中为何英国会出兵干涉
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其一,历史上英法两国长期争夺海上霸权的继续。七年战争后,法国丧失了大部分海外殖民地,英国掌握了海上霸权。1775年爆发了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北美十三州独立战争,法国借此积极援助美国,派遣军队在北美、地中海、印度洋同英国作战,打败了英国,帮助美国取得独立。在1783年的和约中,法国虽未收回加拿大、印度等地的殖民地,但却控制了地中海,印度洋的一些岛屿及沿岸据点,非常有利于法国的海外贸易发展。英国需要机会夺回失去的海外殖民地。
其二,法国大革命唤起了英国的民主运动,威胁到资产阶级上层利益。大革命揭示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原则把“欧洲每一个国家都分成两个阵营”——特权阶级和非特权阶级,“在英国,资产阶级的较高阶层位于此线之上”。大革命爆发后,英国国内共和派和激迸派掀起了斗争,要求迸行民主改革。参加过北美独立故争,发表了着名小册子《常识》的潘恩此时在英国发表《人权论》,为争取共和制和民主权利呐喊,并立即“得到……工人注意”。被克伦威尔征服的爱尔兰和苏格兰人民也开始了反抗。这些都使英国资产阶级对法国大革命惊恐,仇视,视其为洪水猛兽。1792年11月19日法国政府发表宣言“保证援助一切反抗压迫者而起叉的民族”,促使英国决心对法国大革命进行干涉。
其三。根本原因是法国大革命危及到英国在欧洲大陆上的商业利盂。大革命在法国兴起之时,英国工业革命正蓬勃发展,欧洲各封建国家是英国工业品的重要市场。1792年,法军打败普奥,取得瓦尔密大捷之后,乘胜征服了比利时,并宣布废除1786年英法商务条约。法国控制比利时还威胁到英国的盟国荷兰,“欧洲大陆越来越成为法国的天下”了。比荷两国是英国商品输入欧洲的重要渠道,再加上法国实行高关税政策,严重影响了英国商品进人欧洲大陆,法国即将成为英国“商业和工业的对手”。
根本上来说呢,就是防止法国建立强大统一的国家,从而维护自己的霸权地位
⑨ 二战时法国海军时怎么被英国海军轻而易举消灭的
准确地说,是英国海军解除了法国海军的武装。
敦刻尔克大撤退之后有200多艘法国海军各型舰艇撤退到英国各港口,1940年7月3日英军突然解除了他们的武装,基本没有发生交火。
不过在地中海的米尔斯克比尔海军基地,驻留的法国舰队主力战舰被占有压倒优势的英国舰队击沉,受创的战舰也凿沉或搁浅。
英国海军之所以这样做是由于米尔斯克比尔海军基地驻留的法国指挥官在维希政权和盟国之间摇摆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