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英国资讯 > 英国人怎么看谢菲尔德

英国人怎么看谢菲尔德

发布时间:2022-07-31 19:24:03

① 谁了解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硕士预科的情况,请给说说

基本上前十的学校读预科想去上光靠成绩是不可能的,在谢菲尔德,单科考到75%都是第一了。想更高预科校长说的,impossible,但是想转专业或是转学校都是可以的,谢大在英国人眼中是很好的大学,想考谢大预科时还的多努力呢。但是要读预科的时候就申请,可以同时申请多所大学或多个专业,来了以后见到你的adviser,他会专门跟你谈这些的。

② 英国的谢菲尔德大学怎么样

谢菲尔德是传统的工科强校,号称英国第4大城市,其实英国除了伦敦以外都没什么大城市,呵呵。该大学本身还是可以的,规划很出名,EE,传媒什么的也不错,但大多是工科。你这个专业谢大加进去完全就是为了提高综合排名的,说实话真的不咋地,看你的情况估计是中介和你推荐的这个学校吧。。。兄弟我提醒你一句,千万别去。管理好的学校多了,你可以去看看专业排名什么的。

至于工作,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你要是想留那边,慢慢找,肯定也能找到的,不过英国比较注重人的能力,只要你有能力,什么都不怕。。。

最后,祝你好运。

③ 请问谢菲尔德的城市环境怎么样是很脏吗

谢菲尔德简介
谢菲尔德(Sheffied)简介,位于英国的中心,建在七座山之上,,坐落于南yorkshire,是英国的第五大城市。从伦敦坐向北的火车要两小时二十分到达谢城(大约160英里),而风景迷人的peak区国家公园距谢城只有20分钟的路程。1994年该城人口大约500,000。国际着名的优秀的教学、研究中心谢菲尔德大学就坐落在这里。

谢菲尔德是一座拥有着多元文化的城市,这里居住着各种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你可以听到至少84种语言。在这里你能够找到亚洲、中国、意大利、西班牙等世界各国不同风味的饭馆和咖啡馆。

大学城
谢菲尔德是一座大学城,着名大学有谢菲尔德大学和谢菲尔德哈雷姆大学。在1999年的学生投票中,谢菲尔德当选为“当地居民和学生关系最为融洽”的大学城。这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学习的好地方,有两所大学、一所欧洲最大的进修学院和工业大学的总部坐落在这里,几乎整个城市的一半都掩隐在匹克峰国家公园之中,山川、河流、溪谷……如画般的风景就在家门口。在这里还有充满了故事色彩的罗宾汉的舍伍德森林、勃兰帝姐妹的故居——世界经典小说《简爱》就在这里写成.

起源
谢菲尔德起源于一个盎格鲁-萨克森的小村庄,它始建于一片森林中的空地。当地的居民以附近的sheaf河和这片土地——field命名他们的城市——Sheffield。到了18世纪初年谢菲尔德从一个简陋的小村庄发展成为市镇,就坐落于今天市中心的位置,1843年谢菲尔德扩大为一个小城,同时也具备了医院、教堂、学校、公园等公共实施,1893年谢菲尔德正式成为一个城市,到了1911年她已经发展成为yorkshire地区最大的城市了。

钢铁之城
在过去的一百年里,谢菲尔德成了钢铁工业的代名词,以至于英国人都改称它为“钢铁之城(steel city)”在《坎特伯雷故事集》中诗人乔叟的一个忠实读者就常带着一把产于谢菲尔德的餐刀。而事实上,在16世纪之前,除了出产优质的餐具,谢菲尔德的名气并不为人所知。1742年,一个叫Thomas Boulsover的刀商发现一种融合铜和银的方法,使得生产出来的器具看起来像银制的,但是实际的成本要低很多。他把银镀在铜器上,这便是现在着名的“谢菲尔德金银具”,包括鼻烟壶、带扣、餐具等。这项发明大大的刺激了谢菲尔德城市工业的发展。到了现代,收藏家们更青睐于这些泛着微微蓝光的艺术品。18世纪煤炭工业也是谢城主要的经济支柱。另外,谢城还有一些值得注意的发明:1740年Benjamin Huntsman发明了坩埚钢——它更结实而且成本更低;1913年,Harry Brearley发明了不锈钢。

环境
以前,由于重工业的发展,谢菲尔德的环境很差,空气中充满了烟雾和灰尘。大文豪查尔斯·豪狄更斯(Charles Dickens)在他的名着《艰苦时代》( Hard Times)中就有对谢城的环境描述。但是近五十年来,在环保主义发展影响下,谢城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在的城市非常的干净和整洁,到过这里的美国朋友认为空气甚至要比洛杉矶的清新,谢城是欧洲最干净的城市之一。谢城不愧于她历史文化之城的称号。

体育之都
谢菲尔德也是英国第一个“体育之都”,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足球俱乐部发源地,体育运动的历史源远流长。它是世界斯诺克台球锦标赛和英国壁球公开赛的定点举办城市,也曾经承办过世界大学生运动会。这座城市以拥有众多户内外体育运动设施而着称。中国的足球之星李铁、“台球王子”丁俊晖目前都在谢菲尔德接受培训。

创意产业
谢菲尔德还是世界着名的创意产业城市。其速崛起的着名的文化产业区(Cultural Instries Quarter , CIQ )到了90年代,已集聚约300个组织和小型企业,从事音乐、电影、电视、电台节目制作、新媒体、设计、摄影、表演艺术及传统工艺创作活动。包括了31 栋文化和创意建筑,比如千禧年博物馆、大学科学区、图书馆、BBC 电台、Site 画廊、艺术家村、油画陈列馆、艺术工作室、投资机构、中介代理、电影院和娱乐中心、咖啡厅等,他们组合在一起,形成相互聚合、渗透激活的“引爆效果”。

④ 谢菲尔德大学的Global journalism到底值不值得读

谢菲尔德大学建筑学院作为英国建筑专业教育领先的院校,谢菲尔德正在致力于建立积极且影响力持久的全球性建筑环境。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建筑学院怎么样?

作为一所研究型大学,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的研究型建筑教学具有活性、社会参与性和转变性这三个较为鲜明的特点。

院校详情:

谢菲尔德大学 (The University of Sheffield) 建校历史可追溯到1828年。谢菲尔德大学是英国最具影响力的研究型大学之一,也是世界着名的教学科研中心。

The University of Sheffield has a history dating back to 1828. The university of Sheffield is one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research universities in the UK and is the world's leading centre for teaching and research.

作为英国最着名的“红砖大学”之一,谢菲尔德大学是英国众多百年老牌知名大学中最具有国际声望的世界一流大学之一,为英国最顶尖一流大学联盟罗素大学集团(The Russell Group)、欧洲大学协会(EUA)、世界大学联盟(WUN)、白玫瑰大学联盟的成员。

As one of Britain's most famous "red brick university", The university of Sheffield is many famous university established in one hundred in Britain, one of The most internationally prestigious world-class university in England in The top class university league Russell Group universities (The Russell Group), The European university association (EUA), The world university union (WUN), white roses university union members.

谢菲尔德大学建筑学院是英国成立时间最早的也是最大且实力最强的建筑学院之一。该学院教学水平和研究水平在国内和国际学术界都享有很高的声誉。

The university of Sheffield is one of the earliest and most powerful architecture schools in the UK. Its teaching level and research level enjoy a high reputation both in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academic circles.

该学院教学水平和研究水平在国内和国际学术界都享有很高的声誉。下面小编就来为大家介绍下谢菲尔德大学建筑课程设置以及申请条件。

课程设置:

谢菲尔德大学建筑专业课程将会平衡理论、设计作业和专业经验。学生将会在工作室项目中不断使用创造性和批判性思维去做设计,培养基础的建筑构架的能力。

课程中搭配的讲座和设计教导将会使得学生了解到建筑领域的最新成果。

教授通过学生所做的设计项目,来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指导,这样,帮助学生体验到真正具备客户需求项目的设计方式,并且发现在社会上参与设计与协作工作的好处,最后能够做出对社会有 好的影响力的成果。

课程介绍

建筑专业三年课程大致被分为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讲座课程,另一部分是以工作室项目开展为基础的课程。

第一年为基础学习的时间,为来自不同学术背景的同学打下关于建筑专业课程的基础,所研究的项目随着年级的增长其规模和复杂性也在不断增长,直到第三年年底,学生所接触的项目将会涉及到地域文化、技术、概念和具象想法等。

专业设置

Architectural Design-MA(1年制)建筑设计;

Core moles(核心课程);

Special Design Project – Live Project 特殊设计项目;

Design 1 and 2 设计1和设计2;

Theory and Research 理论和研究;

Environment and Technology 环境与技术

Reflections on Architectural Design 建筑设计反思;

Thesis Design Project 论文设计项目;

Optional moles(选修课程);

Rflections on Architectural Ecation 建筑教育反思;

Reflections on Practice 实践反思;

Computer-Aided Architectural Design 计算机辅助建筑设计;

Computational Design 计算机设计;

Climate-Sensitive Environmental Design 气候环境设计;

入学要求:

1.建筑环境设计相关领域,包括建筑、景观建筑和城镇规划,要有作品集。若非建筑专业背景,但有很多设计方面专业经历,也可以被考虑。

2.语言要求:雅思6.5,单项不低于6.0分;

3.费用:15410英镑左右;

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建筑学院怎么样?以上是小编为大家介绍的谢菲尔德大学特色的建筑设计专业和入学条件,感兴趣的同学可以了解该专业的基本情况。更多建筑设计留学资讯,欢迎咨询美行思远艺术留学专家。

⑤ 马岛战争中英军”谢菲尔德”号导弹驱逐舰被击沉概况

10点35分,阿根廷的“海王星"巡逻机爬升到1000米高度,侦察到英国”谢菲尔德“号驱逐舰,便将参数发回地面机场,同时关闭雷达返航。
阿根廷的两架”超级军旗“战斗机随即起飞,以900公里时速靠近目标。
英国人的舰载雷达有一个盲区-------仰角15度以下,这就意味着。只要”超级军旗:下降至40~50米飞行,英国人就“看”不到。100米以下属于“超低空”,40米呢 那就是“超超低空”了
11点04分,两架“超级军旗”爬至160米高度,打开机载雷达确认“谢菲尔德”号的数据信息,输入火控武器系统,发射了两枚AM-39“飞鱼”反舰导弹。
11点刚过,一名英国人用肉眼看见了大约2公里处有一行尾迹,是导弹!但一切都太晚了,4秒钟后,“谢菲尔德”号发动机舱爆炸,全舰被大火笼罩。4小时后,这艘超级战舰就沉没了。

望采纳

⑥ 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和格拉斯哥大学,谢菲尔德大学的财务管理,金融类研究生哪个好一些

1.从世界QS排名和times世界大学排名而言,格拉优于谢菲优于伦敦玛丽,所以回国认可度和就业度从此可知;2.从城市而言,伦敦绝对是大城市优于格拉斯哥和谢菲尔德,谢菲属于三者城市里最小的,但是生活成本可想而知了谢菲低于格拉低于伦敦;所以城市体验度而言,伦敦最佳;3.从专业看,伦敦学金融决定你可以有更多的实习机会,毕竟是金融中心;但是介于伦敦玛丽的强势不是金融所以相对其他伦敦学校竞争力low点。谢菲和格拉的金融差不多,金融在谢菲的经济学院偏数学,科目设置较难(相对于伯明翰,格拉之类的),而金融是格拉的商院科目相对谢菲的,它比较偏理论。综上,在英国人自己看来谢菲和格拉是一档次的,好于伦敦玛丽,但是体验度可能伦敦更有价值;所以我建议选择格拉,一来课程容易,二来也算大城市。纯手打,求接纳。如有问题可以追问,本人现就习于英国。

⑦ 谢菲尔德大学建筑学

英国的建筑学颁发的是一种偏艺术类的职业建造师文凭。目前大部分学校的学制是本科3年后1年实习,然后加2年硕士,工作后还要再考最后一部分文凭才算获得皇家建筑师资格认证(RIBA)。

总的来说,这个专业在英国人眼里是非常好的专业,谢菲尔德也是建筑专业全英前5水平的学校。如果对建筑有很高热情的话是很好的选择,反之就没什么必要来学,毕竟想拿到文凭是很困难的。

⑧ 谢菲尔德大学好不好

谢大在国内妥妥的985水平啊~

首先看排名,谢大2020年QS排名,世界第78,英国第13;TIMES排名,世界第117,英国第14;卫报排名英国第45。QS和TIMES的排名参考价值比较高,而且排名相近,英国各个学校的排名先后顺序排得还是合情合理。卫报排名就比较玄学了,因为卫报是根据学生学习体验来进行评价的,学生评价不一定客观、可供参考,只能说学生体验高的学校,说明学生的学习状态比较好,毕业率高,学校提供的学习资源比较多。

谢菲尔德大学

从排名上看,谢大在国际上属于top100的学校,与上交、中科大排名相近。在英国人眼里,谢大所属梯队在英国本地比较靠前。我在英国读书的时候,问我的英国同学大不列颠有哪些名校,他掰掰指头认真地告诉我:牛剑、巴斯、华威、杜伦、圣安德鲁斯......谢大可以排到第二梯队,和杜伦差不多一个水平,比伯明翰、利兹这些学校的地位高。

谢大总体上偏向工科,可比肩曼大,传媒、城市规划、建筑、机械制造是很不错的专业,都能排进英国前十。谢大传媒与华威、兰卡斯特水平相当,低于拉夫堡,高于南安普顿、卡迪夫等大学;建筑专业仅仅低于巴斯和剑桥,高于UCL、斯克莱德等大学;机械制造排名相对靠后,与格拉斯哥、伯明翰水平相当,比爱丁堡、曼大等学校好一些。

⑨ 在谢菲尔德大学 就读是怎样一番体验

英国-剑桥篇 英国人的绅士风度是世界上都很有名的,刚一接触,会觉得他们彬彬有礼,言谈举止都非常有风度,很有贵族范,膜拜之情油然而生。但接触久了,就会发现这种彬彬有礼的背后,多少隐藏着一些傲慢和保守。他们对任何人都是一样的礼仪和态度,很难做深入坦诚的交流,即使你在英国呆很长的时间,也很难融入他们的圈子。在英国,不同文化背景来的人们会更喜欢呆在自己国家的那个小圈子里面,文化之间的交融并不密切。英国本土的学生,周末就凑到酒吧喝酒狂欢;俄罗斯的同学们会每个周末到东正教堂做礼拜;中国的学生则会每个周末聚餐打牌;法国人、美国人、日本人、韩国人……都有自己的小圈子。我在英国呆了很长时间,几乎没有交到什么外国的好朋友,天天凑在一起的还是那几个中国同学。 刚开始,我还以为英国人和美国人是一伙的,因为他们都说英语。后来才发现,事情并非如此。去苏格兰旅游的时候,遇到一个到英国来旅游的美国小伙子,我们请他一块吃我们做的饭。他很开心,就跟我们聊起来。谈到英国人,他说:“Ourgovernments are OK, but our people are quitedifferent。”英国政府和美国政府在外交政策上总是一个鼻孔出气,但英国人和美国人其实互相瞧不上。英国人认为美国人缺乏教养、庸俗堕落,美国人则认为英国人高傲保守,冷漠刻板。 等我到了美国,立刻感觉到这种巨大的差异。美国佬是很大大咧咧的,说话的时候动作很夸张,对人总是充满热情。因为没有那么多规矩和礼貌,沟通起 来反而更容易。感恩节的时候,我们的教务秘书——一个西点军校的毕业生、退役军官,把各个国家的同学们邀请到他家里聚餐——这种在英国几乎不可能发生。他的家非常大,就像宫殿一样,客厅可以容纳50人同时进餐。我们吃的很开心,在席间致辞的时候,他就说:欢迎你们来到美国,请千万不要把自己当做外国人。这里没有外国人。我的爷爷是德国人,我是德国人的后裔;某某教授是爱尔兰人的后裔;某某教授是日本人,我们的主任是葡萄和英国的混血……所以其实大家都一样,往上追溯几代人都是从国外过来的。美国是一个由移民建立的国家,只要你喜欢这里、愿意住在这里,你就是美国人,也可以同时是其它任何国家的人。 这番话让我觉得非常感动。这是一个大国和她的人民才能有的气度。在英国,这种话几乎不可能听得到——那是一个有着保守的宗教信仰和悠久的历史传承的国家,即使是社交宴会,也一切都得按照古老的传统来。在剑桥,也时常会有各国同学都参加的大聚餐,叫做FormalHall,翻译成中文应该叫正式晚宴。参与者必须穿正装,在一些比较开放的学院,西装革履可以勉强过关,但在一些历史悠久的保守的学院,比如牛顿所在的三一学院,西服也不行,正式的服装是Gown,就是黑色的学袍——哈利波特电影里面穿的那种。吃饭之前所有人起立做祷告,由学院院长用拉丁文说:“感谢主赐予我们食物,阿门!”所有人跟着念:“阿门!”然后坐下吃饭。饭菜永远是三道菜:首先是面包和开胃酒水,然后是薯仔和牛排,最后是甜点,挨着顺序上,吃完一道换下一道。晚宴的桌子是一排一排的,不是圆桌,而且吃饭的时候不允许走动,所以你只能和对面以及左右的人聊天,碰到谁是谁,看见隔着两个位置的地方坐着美女,也是没办法过去搭讪的。 我刚开始还觉得挺好玩,跑到不同的学院去吃FormalHall,吃了几次就觉得这种规矩太多的聚餐比较无聊,就懒得去了。 在周末,传统的英国人会严守基督教关于礼拜日休息的规定,除了出售旅游用品的小店以外(因为他们只有在周末才有好生意),整个剑桥的银行、超市、集市等等通通关门闭户,想要在星期天买些日常生活物资几乎就是不可能的。最神奇的是圣诞节,根据我在国内的经验,这么重要的节日,肯定街上有很多人, 有很多好玩的节目……已经跟中国的同学商量好到了晚上出去逛街。谁知道一出门,连个鬼影子都没有,冷清的出了奇。原来平安夜英国人都是在家守着不出门的,唯一有人的地方就是教堂,一个个安静肃穆的坐着,连声咳嗽都没有,听上面的人用古典的拉丁文朗读《圣经》。那种严肃的气氛,我从来没在其它地方见过。我跟我的同学,又听不懂拉丁文,坐着又不敢走动,憋了两个小时可算完事了,这才溜之大吉。 相比之下,美国不管是周末、重要节日,街上都人满为患。哈佛的周末聚餐和FormalHall比起来要自由散漫的多。就在肯尼迪学院中间的那个 大草坪的石头桌上,摆满了各种食物,有牛肉、薯仔、水果、米饭……自己端着一次性餐具去取,然后随意坐在凳子上或者草地上三五成群的聊天,享受周末的阳 光……如果赶上盛大的节日,比如一年一度的查尔斯河皮划艇大赛(HeadtoCharles),那就是沿着查尔斯河的两岸排上各种食物,连绵有好几百米, 大部分都是免费的,可以一边观看皮划艇比赛一边各种吃。在这种轻松的氛围下,人与人的交流、文化和文化的交融,就会变得容易了许多。 另外一个更具体的对比是,美国的超市食物种类繁多,很容易买到适合中国人胃口的食品,如果到华人超市,不仅国内的食品全都买得到,而且还比美国超市便宜;美国的中餐馆也很多,价格也很公道。反之,英国一般的超市则很少能买到中国食品,专门的中国超市价格又很高,中餐馆数量比较少价格也高。这还是 跟美国文化比较宽容有关系:美国佬是只要好吃的东西基本啥都吃,并不拒绝中国食品;而英国人比较保守,所以英国的中国食品主要还是依靠华人这个群体来消费,因此卖这些东西的地方很少,平摊下来各种进货成本就会比较高。——总之,在生活上,美国人的生活习惯和中国人更接近:比较喜欢享受世俗的生活,吃吃喝喝,没那么多规矩。因此如果一个典型的英国人、一个典型的美国人和一个典型的中国人在一起,如果他们在语言上没有太多沟通的障碍,大部分情况下,你会发现那个美国人会和中国人比较谈得来。正因为如此,对中国的 留学生来说,融入美国社会要远比融入英国社会容易得多。 美国-哈佛篇 看起来,我说了英国不少坏话,而把美国的留学生活描写的无比美好。其实,如果有人问我,更喜欢更怀念在哪里的学习和生活。我的回答会非常肯定:剑桥,英国的剑桥。 保守和刻板,也有它的好处。文化和历史,能够在这里得到充分的保护和沉淀。我到剑桥的时候,正好赶上剑桥建校800周年校庆,时间长得有点让人眩晕。几百年前的街道和建筑,保存的非常好,基本上没有怎么变。三一学院、国王学院、皇后学院……这些成立数百年的学院,保留着中世纪的建筑,气势恢宏、美轮美奂,美得无法用言语来形容。我第一眼看到它们的时候,被彻底的震撼了。它们不是被当成文物古迹保存起来供人参观,而是一直在使用,是学生们的宿舍、 教室、食堂,老师们的住所、办公室。里面有现代化的供水供电设施,教授的是最前沿的科学,但是人们的生活环境、学习方式、教学方式还是和几百年前没有太多差异。想到自己将要在这样的地方生活和学习,简直快要陶醉了。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只有在这种地方才能写得出来。 由于宗教传统深厚、规矩很多,社交活动不像美国那么热闹和诱人,这里就多了一分安静和沉稳。因此,这里才是最适合一个人安静的读书、学习、思考的地方。每个学院,最高大巍峨的建筑,必定是教堂,以凸显人类的渺小和上帝的伟大。那些数百年始终不曾改变的建筑和传统时刻在提醒着人们:你只是这世界匆匆来去的过客。达尔文、牛顿、克伦威尔、凯恩斯、丘吉尔……这些人都到这里来过,看过同样的风景,走过一样的街道。再自命不凡的人物到了这里,都会心生敬畏,懂得谦卑。带着这种心态去读书学习,显然会比带着狂傲之心去学习能够获得更多的进益。 在剑桥举办的各种学术讲座,大部分也会比较关注一些永恒的、抽象的主题,诸如宗教神学之类的,即使是政治学经济学这种比较贴近社会生活的讲座,其内容也会偏向抽象的哲学思考或者数学模型之类,总之就是让正常人绝对听不懂那种,跟现实社会、现实生活隔着那么一段距离。反之,在哈佛,各种讲座就是什么热门讲什么,诸如中东战乱、中国崛起、朝鲜局势、美国大选、金融危机……搞得很热闹。即便是大牌教授举办讲座,一般也会照顾听众的口味,争取讲的通俗易懂,间或的再穿插两个笑话,博得个满堂喝彩。 英国(其实也包括整个欧洲),它的大学普遍有一种古典的学术氛围,比较强调一个人独自从事长时间的抽象理论研究。而美国则比较注意学以致用,关心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很多人都知道,剑桥大学是世界上出诺贝尔奖得主最多的学校。哈佛和哈佛旁边那所与它几乎齐名的麻省理工(MIT)——它们在美国的 地位大体相当于中国的北大和清华—— 加起来都没有剑桥多。我去剑桥的时候,正好三一学院又有人获得了诺贝尔奖,由于剑桥基本上每隔一两年就会有人得诺贝尔奖,所以大家都见怪不怪了,只是在学校的主页上登了一则简短的新闻。得奖的人的头衔是Dr.,也就是某某博士。这个头衔本身就很能说明剑桥的特点——保守、传统。 因为欧洲古典的大学制度,一个专业只设一个教授职位,只要这个教授不退休或者去世,本专业的其他人再厉害也当不上教授。所以这位获得诺贝尔奖的仁兄,虽然成就巨大,但是头衔就是某某博士,而不是某某教授。有人认为,这种保守的做法导致了很多优秀人才被美国大学挖走了。因为你在英国水平再高,可能还是个讲师,万一占着教授位置的那位前辈注意锻炼身体、长命百岁,你这辈子再努力可能都没啥希望取而代之。而如果到了美国,立马就可以成为教授。我在剑桥的导师,虽然是博导,但头衔还是Dr.。她在国内的同行曾经想邀请她到中国某重点大学来讲课,材料报到学校有关部门,申请通不过:学校规定只有国际着名大学的教授才能被邀请,她只是讲师,不符合要求,如果要来只能路费和食宿自理——按照这个规定,前面那位诺奖得主要想到中国来讲课也只能自掏腰包了。 这种制度看起来确实比较古板,有些落伍。但是,反过来看,在这种制度下,教授就只是一个荣誉性的职位(有些系则由教授兼任系主任,因此也还是行政职位),不是一个学术评价的标准。大学里面的科研教学人员,就不用天天打破头了的去琢磨怎么评职称。各种职称的考核标准,看起来都很重要很合理,就像我们学生考试一样,可以起到督促老师们努力研究的效果。但是,真正重要的科学发现,可能需要耗尽一个人一生的努力,如果每年都围绕着那几个考核指标团团转, 一个人可能就很难做长远的打算,他的很多研究就难免急功近利。像英国的这种模式,一个人可以完全出于对某个领域的热情,数十年如一日的投入其中,三年五年没有任何成果都不必担心,最后可能研究的更深入,更能做出伟大的研究成果。这种制度的弊端也很明显:如果一个人缺乏雄心壮志,只想混口饭吃,那么由于缺乏硬性的考核标准,他就会安于现状、无所事事。体现到学生的培养上,英国比美国也比较宽松。英国大学的博士研究基本没有很硬的指标,主要是学生自己和导师商量着办,最后提交一篇博士论文通过答辩就可以获得博士学位了。 英国的博士学位一般是三年,硕士只有一年,而且优秀的本科生可以直接申请读博士无须拥有硕士学位。这就产生一种情况,国内一些优秀的本科生,直接申请到英国读博士。三年以后,他的同学们还刚刚国内硕士毕业,他就已经是英国名校的博士了。节约了大量的时间——当然具体质量如何并不好说,有可能水平很高,也有可能名不副实。英国教育的核心理念用中国话来说就是: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相反,美国的博士生培养制度就非常严格,他们比较相信制度,不太相信个人的兴趣爱好雄心耐性之类的主观品质。博士一般要五年才能毕业。前两年需要系统的学习本专业的各门课程,考试成绩合格,然后要阅读本专业指定的数百本专业书籍,参加博士论文申请考试,既有笔试又有面试。考试通过了,才能开始撰 写博士论文。在考试通过之前,你的身份就是“PhDstudent”,考试通过以后,才能被称为“PhDCandidate”。很多难以通过考试,或者博士论文水平创新不足的,一个博士学位读个七八年是常有的事。读博士读一半读不下去了,看不到毕业前景,半路弃学去找工作的,在美国也是一大把。至于硕士的培养,美国一般是两年,也比英国要严格一些。 因此,我喜欢剑桥胜于哈佛,原因是非常个人化的:我在生活上不太讲究,虽然不喜欢清规戒律,但也并不害怕在英国过清心寡欲的生活。而在学习上比较讨厌太多的考核标准,喜欢自己一个人专研思考。然后,喜欢安静,独自一人在古老的、静谧的校园中漫步沉思,享受那种逃离俗世的纯粹做学问的感觉,思考一些乱七八 糟的跟现实没有那么密切联系、没有那么多功利色彩的东西。要做这样的事情,全世界没有比剑桥更好的地方了。

⑩ 伯明翰大学,谢菲尔德大学和格拉斯哥大学哪个知名度、认可度更高

如果你能克服格拉斯哥口音就格拉斯哥吧 因为这3个学校。。。怎么说都是工业城市,是我的话不会去工业城市的 当然 你只读硕士的话加预科 顶多2年 awy,格拉斯哥

阅读全文

与英国人怎么看谢菲尔德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意大利法西斯为什么弱 浏览:933
印度歌曲背景音乐叫什么名字 浏览:996
意大利面配的酱料怎么制作 浏览:605
印度是什么级别的 浏览:694
意大利民歌桑塔露琪亚是什么意思 浏览:535
英国人为什么要去巴黎 浏览:208
新中国成立以后发行了多少邮票 浏览:391
中国球王年薪是多少 浏览:345
意大利护肤品的品牌有哪些牌子 浏览:175
东兴市还有多少越南人 浏览:580
意大利lsb板材哪里生产 浏览:253
伊朗和叙利亚之间有什么战争 浏览:472
苹果中国代工厂为什么搬到印度 浏览:296
中国怎么变成这个样子 浏览:224
去伊朗可以带多少现金 浏览:259
出口英国木头需要什么证书 浏览:173
中国印尼海军在哪里联合军演 浏览:977
中国第一悍匪是怎么越狱的 浏览:473
印度母牛在哪里 浏览:920
伊朗一年工资多少 浏览: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