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英国资讯 > 当代英国处于什么垄断阶段

当代英国处于什么垄断阶段

发布时间:2022-08-03 02:03:56

㈠ 关于初三历史英国 美国 中国(近代史)的所有问题

各位先明确下近代所指的时间:

世界近代历史时期,一般以1640年 英国 资产阶级革命为开端,终于1917年 俄国 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日本近代为德川幕府到明治维新。

中国 近代历史时期一般认为是自1840年鸦片战争至1919年“五四”运动。
1919到1949年为现代,1949年以后为当代。

也就是说二战,冷战之类的都不沾边。

英国:
17 世纪中期至20 世纪初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发展,直至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历史。我国史学界一般以17 世纪中叶的英国革命作为英国近代史的开端。英国革命的前提条件至少要追溯到前一个世纪。16 世纪,都铎王朝的两位杰出君主亨利八世和伊丽莎白一世确立和维护了英格兰王国的统一和独立。经济中的资本主义因素,因海外贸易和圈地运动的发展而不断扩大。新贵族和资产阶级成为最强大的社会阶层。进入17 世纪后,新贵族和资产阶级同入主英国的原苏格兰的斯图亚特王朝的冲突日益尖锐,最终导致了被西方学者称作“大叛乱”的革命。英国革命在外表上是一场宗教战争(“清教徒革命”),其实质是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政权,其结果是建立起新型的贵族政治和君主立宪制。在革命期间,英国征服了爱尔兰,并控制了苏格兰。1707年,英格兰和苏格兰的国会合并,实现了政治统一和境内贸易自由。1800 年,不列颠联合王国正式合并爱尔兰。但爱尔兰人民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从未停止。
1688 年光荣革命后,英国享受着长期的国内和平,社会经济获得长足的发展。对外,经过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七年战争和拿破仑战争(合称第二次英法百年战争),英国战胜了主要对手——法国,获得并巩固了海上霸权。市场需求的扩大引起了工业技术乃至产业结构的革命。这场工业革命在形式上是渐进的,从18 世纪60 年代到19 世纪30、40 年代前后历经近一个世纪,但就其本质和后果而言,乃是历史大飞跃。它使英国首先步入工业化社会。工业革命使英国社会阶级结构发生了变化。两个新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诞生了。早在18 世纪下半期,工业资产阶级就掀起了以争取选举权为目的的激进运动。从19 世纪30 年代起,他们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并借助工人阶级的支持,节节战胜土地贵族,通过一系列改革,如1832年、1867 年和1884 年扩大选举权的国会改革以及文官制度改革等,消除了上层建筑中腐朽过时的部分,最终在20 世纪初使英国建立起现代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过程充满了苦难,遭到工业资本剥夺的手工工人奋起斗争,从毁坏机器的卢德运动发展到声势浩大的争取政治权利的宪章运动。工人阶级的阶级意识在斗争中形成。工业革命完成后,合法斗争成为工人运动的基本特征。工会运动和工联主义在19 世纪中后期占了支配地位。此后,社会改良主义有决定性的影响。19 世纪中、后期,英国是世界上最强大最繁荣的国家,有“世界工厂”之称。英国的海外殖民活动曾因北美殖民地的独立而受到打击,一度踟蹰不前,但在工业革命后,获得了更大的动力。英国打着自由贸易的旗帜,向全球扩张,建立了最大的殖民帝国。
在欧洲国际舞台上,英国凭借着特殊的地理位置、强大的经济实力和海上霸权,长期采取“光荣孤立”政策,不与任何大国结成持久的、有约束的同盟,而是竭力维持、利用和操纵欧陆国家间的均势。19 世纪末到20 世纪初,英国进入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开始出现相对衰落的迹象。英国的世界霸主地位受到严重的挑战。美国和德国的工业生产都超过了英国。由于在商业、殖民地和海上都遇到激烈的竞争,英国被迫放弃“光荣孤立”政策,与法、俄结成协约国,最终被拖入第一次世界大战.在近代历史上,英国对世界文明有极其重大的贡献。17 世纪的英国革命是近代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型,革命后形成的政治制度成为各国竞相效仿的楷模。英国是工业革命的发源地,人类从此开始了从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的历史飞跃。几个世纪里,英国产生了璨若群星的文化名人,如科学家牛顿、达尔文,哲学家培根、霍布斯、洛克,经济学家亚当·斯密、马尔萨斯,文学家拜伦、狄更斯,社会主义思想家欧文等。英语逐渐成为国际交往的通用语言,对世界文化的交流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美国:
美国近代史(1776——1898年)

这一时期,是美国自由资本主义的充分发展时期。年轻的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领土开拓等各个领域取得了决定性的重大胜利。美国巩固地建立和扩大了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并逐步确立了工业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快速发展了国民经济,在短期内成为名列前茅的世界工业大国,同时在19世纪的后30年开始了向现代资本主义阶段的过渡,并在完成了大陆扩张后,开始走向了海外扩张。
政治——1.美国独立战争 2.1787年5月(费城)根据“三权分立”制定宪法 3.美国内战,林肯颁布《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4.19世纪20世纪处进入垄断帝国主义:托拉斯帝国主义。5.形成两大政党:民主党和共和党。6.国际劳动节的由来
经济——1.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北部工商业发达,中部谷物生产与畜牧业好,南部种植园经济。2.美国南北经济的矛盾,引发内战。3.第二次科技革命 4.1857年世界经济危机从美国开始
文化——1.第二次科技革命中的发明成果与发明家,如莱特兄弟,爱迪生 2.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工业产值占四大国之首
对外关系——1.门罗主义 2.对外扩张(通过购买,并吞,侵略等手段得到他国土地,财产) 3.第二次鸦片战争 4.1853年入侵日本“黑船事件”,签订《日美亲和条约》和《日美友好通商条约》 5.大棒外交 6.对中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中国:内容太多.....
http://ke..com/view/50091.html?wtp=tt

㈡ 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处于资本主义发展中的哪个阶段

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处于资本主义发展中的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分为自由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阶段。

1、自由资本主义(laisser-faire capitalism)

是指以自由竞争为特征的市场结构。是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第一阶段,与垄断市场对立。亦称“垄断前”。在自由资本主义阶段,私人资本家或资本家集团之间可以不受限制地展开自由竞争,国家不干预社会经济生活,采取自由放任和自由贸易的政策,企业和社会的经济活动完全受经济规律的自发调节。

2、垄断资本主义(formation of monopoly capitalism)

即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它是在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上,在生产和资本加速集中的过程中,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形成起来的。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阶段进入到垄断阶段,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结果。

(2)当代英国处于什么垄断阶段扩展阅读

世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最早是在欧洲出现的。16世纪时,手工形式的资本主义生产在欧洲广泛流行,直到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兴起之前,手工工场一直是工业中生产组织的基本形式。

英国从18世纪60年代兴起了工业革命,使这种手工形式的资本主义生产形式逐渐消失,被大机器工业所取代。但无论是手工生产的资产阶级还是大机器生产的资产阶级,由于他们与农业生产的经营者有明显的不同,所以这种手工工场和大机器工业的经营者就是工业资产阶级。

工业资产阶级是构成资产阶级的主要社会成分,工业资产阶级的最早来源是手工业资产阶级。随着手工业生产的发展,推动了商业和金融事业的发展,于是又从工业资产阶级中分化出商业和金融业资产阶级。例如英国在手工业繁荣的基础上,对外贸易也发展起来。

16世纪时英国的对外贸易主要是通过贸易公司进行,大商人每年从对外贸易中获利甚多,还从事非洲黑奴贸易活动,有的甚至从事海盗活动。这些从事商业活动的资本家就是商业资产阶级。

由于手工业和商业在经营上是密不可分的,因而手工业资本家和商业资本家习惯上统称为工商业资产阶级。手工业的发展和商业的繁荣又推动了金融业的发展,在英国最早履行银行职能的是“金匠”。“金匠”接受私人存款,也对外贷款和兑换货币。

16世纪时,伦敦设立了交易所,这样金融资产阶级就出现了。它们往往又被称为银行家和金融贵族。进入帝国主义时代,他们有的发展成为金融寡头(又称“财政寡头”)。他们掌握的不仅仅是金融大权,还操纵一部分政治大权。

㈢ 恩格斯在《1845和1885年的英国》一文中指出:“英国享有了将近一百年的工业垄断,现在无可挽回地失去了。

(1)工业垄断地位的形成:17世纪中期,英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较早地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大大促进了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发展。18世纪中期到了19世纪上半期,完成了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整个社会生产力。19世纪中期,英国工业总产量居世界第一位,处于“世界工场”的工业垄断地位。
(2)垄断地位的丧失:19世纪70年代以后,世界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英国经济的发展缓慢下来。
原因:英国是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企业设备陈旧,资产阶级宁愿把大量资本输往国外榨取超额利润,而不愿用来更改设备,采用先进技术。英国拥有众多的殖民地,在技术水平较低的情况下,也能获取巨额利润。

㈣ 英国资本主义发展阶段

虽然在14世纪和15世纪,地中海沿岸的一些城市,如意大利北部的佛罗伦萨就已经稀疏地出现了资本主义的最初萌芽,并在16世纪西欧一些国家具备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基本条件,但是直到17世纪40年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才真正开始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的时代。在资本主义历史发展的第一个阶段,英国资产阶级并没有立即建立起与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先进生产力,它们沿用的还是封建社会母体内成长起来的现存的社会生产力。在经济上,它们并不是依靠生产力的发展求得资本的积累,而主要是依靠政权的强制力量,进行在国内以“圈地运动”和在国外以疯狂的殖民掠夺为主要形式的“原始积累”。资产阶级是以血与火的文字写就了它们经济发展初始阶段的历史。处在初期阶段的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并不稳固,作为这一经济关系轴心——雇佣劳动对资本还处在“形式隶属”的阶段。
从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末,是自由竞争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也是自由竞争资本主义转向垄断资本主义的阶段
以蒸汽机的发明及其广泛使用为标志的第一次科技革命,是历史无代价地馈赠给资产阶级的一份“厚礼”。实现了自然力代替人力的变革,导致近代机器制造业的蓬勃兴起和交通运输业的革命性变革。确实,在1760年之后的不到一百年的历史中,英国就实现了以机器大工业为主体的工厂制度取代以手工技术为基础的工厂手工业的革命,创立了物质文明进步的奇迹,使英国率先成为以机器大工业占据优势的先进的工业国。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彪炳千古的《共产党宣言》中深刻地回顾了这一历史成就,他们指出:“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继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之后,18世纪后半期,美国和法国也先后取得了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19世纪中叶,德国、俄国和日本也经历了不同形式的资产阶级革命。这些国家在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也相继完成了产业革命,普遍建立了自由竟争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1 ,工业革命:17世纪40年代
蒸汽机的发明-瓦特
2 ,第二次工业革命:18世纪60-70年代-电力的广泛使用。
3 ,科技革命,即第三次工业革命-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使用。

㈤ 什么是资本主义垄断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在资本主义国家当中,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生产社会化趋势不断加强,市场、资本等不断集中到少数大型甚至超大型企业当中,这些企业就生产规模,市场销售,价格水平等达成一致,形成垄断,有托拉斯(美国),卡特尔(德国),辛迪加(法国)等,随着他们经济实力的增强,他们在政治上不断渗透进入,加强了对国家权力的控制,并且在经济上要求分割世界,加强对外侵略扩张。当时的资本主义各国,发动八国联军侵华的战争就是这种行为的表现,也是我们国家所一直鄙视的。。。。。。。。。。。。。。。
但是近年来,随着中国国企的发展,我们会惊奇的发现,我们的国企发展走的也是这条路,只不过我们国企的发展并不是由于技术进步而形成垄断,二是采用行政命令的方式,这种行为的危害比资本主义国家的危害更为厉害,因为他们不必采用技术进步的方式就可以获取超额的利润,疯狂的剥削敲诈人民,而以美国的托拉斯企业美孚石油公司为例,当年它在垄断石油市场的同时,美国市场的汽油价格下降为垄断之前的几百分之一。。。。美国的企业,垄断市场,靠的是超强的研发能力和技术实力,例如,美国的微软公司,苹果公司。。。。。这种企业在垄断市场之后,会带来翻天覆地的技术进步,人民的生活质量也会提高,但是我们的国企,以中国石油为例,它的汽油价格是同期美国汽油价格的2倍,在中国人力资源比美国便宜许多的情况下,我们的油企仍然亏损,除了巨额的贪污腐败之外,就是中国的垄断,效率被压缩的极低。。。。。。。还有就是,美国后来通过了反托拉斯法案,反对巨型企业的市场垄断,例如,将洛克菲勒的美孚石油分割为几十个中小企业,而我们国家虽然也通过了反垄断法,但是国企的发展已经尾大不掉。。。成为社会经济的巨大的毒瘤,严重的阻碍了中国中小企业的发展。。。。

㈥ 英国的垄断

长时间资本主义的成长,使一些或各个领域的商家累积到大量财富和经验. 以至从生产就能更好及批量便宜.更多人购买,让更多小商家被淘汰. 只有单一商家出售.就成为垄断.

㈦ 垄断资本主义=帝国主义

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它是在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上,在生产和资本加速集中的过程中,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形成起来的。
19世纪最后30年和20世纪初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和集中
187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标志着资本主义制度开始由自由竞争阶段向垄断阶段过渡。19世纪最后30年发生的技术革命,以及由此而引起的以重工业为中心的经济巨大发展,为实现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奠定了物质基础。这一期间,以电力的发明和使用为主导,诞生了托马斯炼钢法、蒸汽涡轮、内燃发动机、汽钻、裁截机、发电机、电动机、远距离输电、电灯、电车、电话、无线电以及从炼焦煤中提取氨、苯和人造染料等一系列新技术和新设备。这些新技术、新设备的利用和普及,使原有的重工业部门(冶金、采煤、机器制造等)加速地发展起来,并引起了一系列新兴的重工业、化学工业部门(电力、电器、化学、石油、汽车和飞机制造等)的建立和兴起,促进了工业生产的迅速增长。
世界工业生产量,1850~1870年的20年间只增长了1倍,而1870~1900年的30年中增长了2.2倍,20世纪的头13年中又增长66%。重工业的发展特别迅速,使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19世纪末,美、英、德等国成为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国。工业的迅速发展,特别是重工业的迅速发展,使资本主义所固有的生产社会性和资本家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加深,从而使生产过剩经济危机更加频繁、深刻和持久。
进入19世纪70年代后,资本主义世界陆续爆发了1873、1882、1890、1900和1907年 5次经济危机。危机的间隔时间从以前的平均10年左右,缩短为 7年左右。危机的频繁化和深刻化,加速了中小企业的破产,加剧了企业的兼并活动,也激化了企业间的竞争,从而推动了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同时,重工业的发展,使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需要的资本越来越多,独资经营企业日益困难,从而推动了股份公司的大发展。19世纪后半期,各资本主义国家都出现创办股份公司的高潮。英国新创办的股份公司在1893年为2515家,1897年达5184家。这也加速了生产和资本集中的趋势。到20世纪初,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已经达到了惊人的程度。美国在1904年,产值在100万美元以上的大企业约1900个,占企业总数的 0.9%,而它们拥有的工人占工人总数的25.6%,产值占国民总产值的38%。德国在1907年,占企业总数0.9%的大企业,占有了全国3/4以上的蒸汽力和电力,雇佣了全国39.4%的工人,而在冶金和机器制造业中竟分别占97.5%和84.7%。
垄断资本在国内统治的确立 生产和资本集中达到一定规模必然造成垄断,必然出现由大企业之间协议或联合组成的垄断组织。垄断组织的发展有一个从少到多、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这个过程大致分为 3个基本时期:
第一个时期 19世纪60和70年代。这时,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发展到了顶点,垄断组织开始出现,但只是处于萌芽状态。如在60年代,美国工矿业和铁路业中出现了称作“普尔”的垄断组织。它们在企业间订立短期协定,规定共同价格,分配营业额和划分销售市场。德国在1857年出现了第一个卡特尔,到1870年增加到6个。
第二个时期 1873年爆发严重经济危机以后到80年代。在这个时期,连续发生的经济危机使生产和资本的集中进一步加强,垄断组织得到了广泛发展。1882年,美国出现第一个托拉斯,即J.D.洛克菲勒(1839~1937)的美孚石油托拉斯,接着80年代在榨油、造酒、制糖、火柴、烟草、屠宰和采煤等部门都出现了托拉斯组织。德国1879年有卡特尔14个,1890年猛增到210个。英、法等国也出现了垄断组织。但是这时垄断组织还未占统治地位,垄断协定往往还是暂时的、不稳固的。
第三个时期 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个时期,由于工业高涨和经济危机的交替作用,资本和生产的集中大大加快,垄断组织急剧增加,普及到一切主要工业部门,并和银行垄断结合起来,形成了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垄断成了全部经济生活的基础,垄断资本在各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确立了统治地位。以美国为例:到1904年,美国共有318个工业托拉斯,其中占资本总额5/6的236个,是在1898年以后建立的。这 318个工业托拉斯吞并了5300个工业企业,拥有全部加工工业资本的40%。在这些托拉斯中,有26个托拉斯控制了各自部门生产的80%以上,有57个控制各自部门生产的60%以上,有78个控制各自部门生产的50%以上。在工业迅速集中和垄断的同时,银行业也迅速地向集中和垄断发展,并出现了银行资本与工业资本相溶合的金融资本。1901年银行巨头J.P.摩根(1837~1913)组织美国钢铁公司,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在19世纪90年代掌握花旗银行,就是典型的例证。金融资本通过对工商业的长期贷款、股票和债券的买卖、直接向工商业投资,支配着整个社会的工商企业,统治着整个国民经济的活动。20世纪初,在美国已经确立了金融资本的统治。它们的代表者是摩根、洛克菲勒、库恩-洛布、梅隆、杜邦、芝加哥、克利夫兰、波士顿等八大财团和60个家族。金融资本还操纵政府,控制着国家全部政治生活,决定国家的对内对外政策。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在国内的统治,加剧了政治经济矛盾,加强了垄断资本的对外扩张,使资本主义发展成为世界体系。
资本输出是帝国主义国家进行对外扩张的重要手段,是金融资本对世界进行剥削和统治的重要基础。资本输出在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以前就已存在,但只有到了垄断阶段,它才具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这时,少数富有的资本主义国家,由于垄断资本对本国和国外人民的剥削和掠夺,由于对生产和市场的控制,形成了大量的“过剩”资本。同时,资本主义发展已经把许多落后国家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在那里具备了进行投资的条件。据德国经济学家J.库钦斯基(1904~ )统计,1875年,英国、法国、德国和美国等4个国家的国外投资为350亿马克,而到1913年增加到1590亿马克,增加3.5倍以上。英国和法国是两个主要资本输出国,1913年分别输出资本达750亿马克和360亿马克。英国又是最早的资本输出国,在1855年它就有了 100亿马克的国外投资。但两国资本输出的地区和方式有所不同。英国资本绝大部分输往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并且很大一部分采取生产资本即直接投资的形式。而法国资本绝大部分投放在欧洲(主要是俄国),并且主要采取借贷资本即间接投资的形式。德国开始对外投资较晚,1875年只有20亿马克,而到1913年达到350亿马克,已接近法国的水平。它的投资半数在欧洲,其余主要分布在南美、亚洲和非洲。美国这一时期正向西部领土扩张,拥有广大的国内投资场所,资本输出数量不大,到1913年为130亿马克。至于俄国和日本,20世纪开始后也有少量资本输出,主要是对中国的投资。帝国主义对亚非拉国家的投资,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那里开始发展起来,但也使它们变成了帝国主义国家的农业-原料附庸。
随着垄断统治的形成和资本输出的扩大,各国最大的垄断组织,在世界范围展开了争夺原料产地、商品市场和投资场所的斗争。各国垄断组织一方面竭力利用国家政权实行高额关税政策,建立关税壁垒,限制外国商品输入,保持国内垄断价格;另一方面,利用倾销政策,冲破其他国家的关税壁垒,把大量商品输出国外,占据国外市场。各国垄断组织为了避免在竞争中两败俱伤,往往改变斗争方式,求得暂时的妥协,组成国际垄断同盟,共共同从经济上瓜分世界,剥削和掠夺世界各国人民国际垄断同盟,主要采取国际卡特尔的形式,即各国垄断企业之间签定瓜分市场、确定价格、规定商品销售量等的协定,或共同组织统一的销售机构。最早出现的国际卡特尔是1867年成立的盐业卡特尔和1872年出现的国际苏打卡特尔、国际制碱卡特尔,以及1884年出现的国际钢轨卡特尔。到1913年,世界上缔有正式协定的国际卡特尔达116个,分布在煤炭、钢铁业、运输业、化学、纺织业、陶瓷业、纸和纸浆、土石业、电气设备等行业中。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没有正式签订协定的“君子协定”。(见国际垄断组织(第二次世界大战前))
在国际垄断同盟从经济上瓜分世界的同时,帝国主义国家还在政治上结成各种联盟,从领土上瓜分世界,展开了争夺殖民地的激烈斗争。侵占和掠夺殖民地,早在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就已开始。从那以后,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和俄国先后走上了殖民掠夺的道路。到1876年,仅英、俄、法3国的殖民地面积就达4040万平方公里。19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的过渡,帝国主义国家瓜分世界领土的斗争达到了白热化的程度。从 1876~1914年间,英、俄、法、德、美、日等6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占领了近250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使世界上的殖民地领土达到6500万平方公里。英、俄、法3国侵占的殖民地领土最多,1914年,这 3国的殖民地领土分别为3350万平方公里、1740万平方公里和1060万平方公里。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列强角逐的主要地区是非洲,其次是西亚和东亚。到1910年,非洲土地面积的90.4%,亚洲的56.6%,美洲的27.2%,大洋洲的100%,都已沦为列强的殖民地。此外,亚洲、拉丁美洲许多国家变成了帝国主义的半殖民地或附属国。这样,世界领土基本上被瓜分完毕,资本主义囊括了全世界,形成了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在这个体系中,一方是剥削和压迫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少数帝国主义国家,另一方则是占世界人口大多数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它们是帝国主义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列强之间在经济实力和世界领土瓜分上的不平衡发展,终于导致了1914年爆发的帝国主义重新分割世界的世界大战。
帝国主义的特征 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宁在《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一书中提出的帝国主义特征,在所有帝国主义国家都已表现出来。但是,由于各国的社会经济条件和历史条件的不同,帝国主义的特征在每个国家的表现形式、发展程度,有着很大的差异。
美国 它是托拉斯帝国。托拉斯是美国垄断组织最普遍的形式,是比卡特尔和辛迪加垄断程度更高的垄断组织。参加托拉斯的企业,完全丧失了生产上和商业上的独立性,被联合为一个庞大的企业,由理事会统一经营管理,各个资本家变成托拉斯的股东,按照股份取得股息和红利。到20世纪初,美国各重要工业部门一般都已为一两个或几个大托拉斯所垄断,形成了各部门的所谓“大王”。如汽车大王福特,石油大王洛克菲勒,钢铁大王摩根等。举世闻名的美国钢铁公司,福特、通用、克莱斯勒3家汽车公司,杜邦公司,通用电气公司,美国烟草公司,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等大托拉斯,都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形成的。当时,各大托拉斯控制各部门生产的情况是:占石油的95%,占钢铁的66%,占化学工业的81%,占金属工业的77%,占铝业的85%,占制糖业和烟草业的80%。托拉斯已成为美国经济生活中的统治力量,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
美国所以成为托拉斯帝国,成为垄断资本最发达的典型国家,是与其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分不开的。美国在历史上没有根深蒂固的封建制度,拥有广大的国内市场和丰富的自然资源;美国又是一个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既没有陈旧的固定资本的牵累,又充分利用了外国的先进技术成就、大量资金和大批移民劳动力。这些条件使美国比较顺利和充分地利用了19世纪70年代出现的技术革命的成果,一开始就在最新技术基础上建立了许多规模巨大的企业,这就为美国工业生产的高度集中和垄断奠定了基础。
德国 它是容克资产阶级帝国主义。德国是在1848年的资产阶级革命失败后,资产阶级与地主阶级妥协的情况下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和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具有根深蒂固的封建主义和军国主义传统的容克地主阶级,在德国的政治和经济生活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这种情况,给德国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发展带来了重大影响。
德国在19世纪后半期和20世纪初,虽然经济发展较快,工业生产和资本的集中程度也比较高,但它的垄断组织普遍采取较低级的卡特尔形式。参加卡特尔的企业,在生产和销售方面仍然保持经营的独立性,只是根据协定瓜分销售市场,确定商品产量,规定标准价格。1911年,德国共有550~600个卡特尔,它们广泛地分布在采煤、冶金、电气、化学、纺织、皮革、玻璃、砖瓦、陶器、食品等一系列部门。卡特尔成为德国最普遍的垄断组织形式,是与德国经济中广泛存在封建残余分不开的。容克地主和垄断资本结合在一起,对劳动人民进行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剥削,工人工资低,人民群众购买力低,国内市场狭小,争夺市场的斗争异常尖锐,从而推动了缔结划分市场和规定售价的卡特尔的发展。同时,封建势力的存在,封建行会传统对经济影响很大,工业中与少数大企业并存的还有大量的小企业,它们的技术水平参差不齐。这为在生产上进行联合的托拉斯的发展造成了困难,而卡特尔最易于把为数较多而技术状况比较悬殊的企业组织在一起。
容克地主阶级和垄断资产阶级的结合,使德国帝国主义特别富于对外侵略性。在国内阶级矛盾和市场问题十分尖锐的条件下,德国地主资产阶级为了转移人民视线,同英法帝国主义争夺“阳光下的地盘”,积极地投入了瓜分和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并最早走上了军事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道路。
英国 它是殖民帝国主义。英国是最早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和实现产业革命的国家,在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它是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和“世界工厂”。但是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以后,它的经济发展相对地缓慢下来,工业生产集中的速度和程度,垄断组织的数量和对经济的统治程度,都低于美国和德国,而且垄断组织的建立也比美国和德国晚10~15年。英国垄断组织较大发展是在19世纪90年代。到20世纪初,虽在多数部门都出现了不同形式的垄断组织,但在纺织、煤炭、冶铁等一些旧工业部门还处于分散经营的状态,这与英国经济发展缓慢,旧工业部门牵累较大有关,同时也与英国实行自由留易政策有关。
但是,在资本输出和从领土上瓜分世界方面,英国却表现得非常突出。殖民地对英国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具有决定意义。从17世纪初起到19世纪中叶,英国已逐步建立了一个庞大的殖民体系,以后又夺得了大量海外殖民地。到1914年,英国拥有的殖民地面积达3350万平方公里,占全球面积的1/4,占各帝国主义国家殖民地总和的1/2,为英国本土面积的111倍以上;拥有的殖民地人口达39350万人,为英国人口的8倍以上。在大量侵占国外领土的同时,英国又进行了大量资本输出。到1913年,英国的国外投资总额已达40亿英镑,相当于英国国民财富的1/4,占各帝国主义国家对外投资的一半。英国资本的输出,一半以上是投放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英国最大的垄断组织也是产生在垄断殖民地原料生产和销售的领域。如在南非创立的大垄断公司德比尔斯采矿公司,1907年英国资本与荷兰资本共同创立的英荷壳牌石油公司和1909年创立的英伊石油公司。英国对外投资的收入,不仅超过了对外贸易的收入,而且超过了工业的收入,英国成了典型的殖民帝国和食利国。
法国 它是高利贷帝国主义。法国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基本上类似英国。它在向帝国主义过渡时期,工业发展相对缓慢,集中的程度也远不如美国和德国,垄断的程度也比较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法国的工业人口仍然少于农业人口,基本上还是个农业-工业国。而在工业中,重工业又不很发达,以时装和奢侈品为其特色的轻工业占居优势,工业中广泛地存在着大量中小企业。
法国和英国一样,也握有大量的殖民地和输出资本。1914年法国拥有1060万平方公里面积和5550万人口的殖民地。就面积来说仅次于英国和俄国,占第三位,而在人口上则仅次于英国,占第二位。1869年,法国的资本输出总额为100亿法郎,1900年增至300亿法郎,而到1913年激增到600亿法郎,大大地超过了同一时期国内投资的总额,成为仅次于英国的资本输出国。法国的国外投资多半是借贷资本即公债,而不是对工业企业的投资。法国投资的60%以上集中在欧洲国家,最多的是俄国,其次是土耳其、奥匈帝国、西班牙和比利时。大量输出借贷资本带来的巨额利息收入,加强了法国的腐朽寄生性。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法国的食利者阶层达200万人之多,连同他们的家属,竟占全国人口的1/8以上。
俄国和日本 它们是军事封建帝国主义。在主要帝国主义国家中,俄国和日本在基本方面是十分相似的。这两个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都是在自上而下的改革中进行的,因而在政治上和经济上都保留了浓厚的封建势力。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联合专政,并采取极端残的专制主义的政权形式;都是在资本主义经济没有多大发展的历史条件下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并都在经济上对欧美先进资本主义国家有着依附性。因此,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和日本虽然也确立了垄断资本的统治,但在国内社会关系中,普遍存在着封建关系,在工业技术和其发展水平上大大低于美国和西欧,大部分设备靠进口,几乎没有机器制造业。在垄断组织上,俄国普遍采取辛迪加的形式。参加辛迪加的企业,在商业上丧失了独立性,商品销售和原料购买完全由总办事处办理,但是在生产上仍然保留其独立性。这种只在商业上进行联合的垄断组织的大量产生,是与俄国各个地区和各个部门之间在经济上和技术上的巨大差别相联系的,也是与封建关系的广泛存在使国内市场问题十分尖锐有关。而在日本,作为垄断组织最高形式的“财阀”,更带有浓厚的封建性。
俄国、日本帝国主义,不仅具有浓厚的封建性,而且具有强烈的军事侵略性。这两个后起的经济落后的帝国主义国家的国内阶级矛盾和经济矛盾都异常尖锐。专制主义政权建立了庞大的军事力量,一方面在国内对人民进行军事镇压,另一方面疯狂地进行对外侵略,夺取国外市场和殖民地,借以转移人民视线,缓和国内矛盾。
[编辑本段]垄断资本主义的最基本特征
第一,资本集中与生产集中高度发展,在主要产业部门乃至整个经济生活中产生了居支配地位的垄断组织。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的单一单位企业和在此基础上的分散竞争已经成为历史。主要产业部门大都已形成寡头垄断格局。
第二,工业垄断资本与银行垄断资本日趋溶合为金融资本,金融资本的进一步集中又形成金融寡头。在工业垄断资本形成的同时,银行业的竞争造成银行业日趋集中和银行垄断组织形成。银行垄断组织的形成,使银行的地位与作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即由过去的借贷中介人,变成了万能的垄断者,并与工业资本日益融合在一起。这表现在:
(1)银行支配工商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少数大银行可以通过存放款及其他金融业务,了解工商企业的状况,监督其经营活动,并通过扩大或减少贷款来影响工商企业可支配的资本数量,决定它们的命运。
(2)促进和加速了垄断组织的形成。银行业务的扩大和长期贷款的增加使银行与工商企业的命运紧密结合。一方面,银行信用增加了大资本的实力,在竞争中自发地推动了资本、生产集中和垄断组织的形成;另一方面,为了自身的利益,银行也开始有意识地促进有信贷关系的企业之间达成协定,形成垄断组织。
(3)银行成了交易所。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以后,银行成为股票与债券买卖的场所,并代理工商企业发行有价证券,使一切工商企业的创办与扩大都要通过银行。这使得银行资本与工业资本之间日益相互渗透并且在人事上实行联合,其结果是形成金融资本。在金融资本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少数既控制银行又控制工业的最大的垄断资本家,即所谓金融寡头。金融寡头充分利用股份公司制度提供的参股、控股办法,从上到下、逐步放大,对众多企业进行控制,支配更多的企业,形成庞大的资本主义企业集团。这种控制办法被称之为“参与制”。
第三,资本输出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在资本主义自由竞争阶段资本输出就已经存在,但不占重要地位。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以后,由于生产和资本越来越集中于少数大企业,利润率较高的部门具有较高的进入壁垒,而资本的本性又必然使其对利润率较低的生产部门不屑一顾,从而产生大量的过剩资本。落后国家资本有机构成低,劳动力价格低廉,则为资本输出提供了对象和场所。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落后国家进行资本输出的特征十分明显。资本输出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借贷资本输出,二是直接资本输出。不论哪种形式,在促进和推动落后国家经济的某种程度发展的同时,也加强了垄断资本对落后国家人民的控制和剥削,并使这些国家的经济片面发展,民族经济衰败,增强其对发达国家的依赖。�
第四,国际垄断同盟从经济上瓜分世界。随着各国资本输出的增加,垄断资本在国际上的势力不断扩大。各国最大垄断组织为了争夺原料产地、商品市场和投资场所在世界范围内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各国垄断组织为了获取垄断利润,一方面利用国家政权,建立关税壁垒,限制国外商品输入,以维护垄断价格;另一方面,又通过绕过关税壁垒及倾销等政策,与外国资本展开较量。这种较量的结果往往给各国垄断组织带来巨大损失。为了避免在国际竞争中两败俱伤,各国垄断组织寻求暂时的妥协,组成国际垄断同盟。国际垄断同盟是不同国家占统治地位的垄断组织,为保证获得垄断利润,从经济上分割世界而建立的一种暂时的国际经济协定或联合。国际垄断同盟的主要形式有国际卡特尔、国际辛迪加、国际托拉斯。其中最主要的形式是国际卡特尔。参加国际卡特尔的各国垄断组织,主要在流通领域,通过缔结价格和销售协定,来共同瓜分世界市场。到1914年缔结的正式国际卡特尔已有116个,其中着名的有国际电气卡特尔、国际铝卡特尔和国际钢轨卡特尔等。�
第五,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进入垄断阶段以后,都不同程度地参与了瓜分殖民地、建立殖民体系的肮脏交易。由于落后的殖民地可以作为垄断资本的廉价原料产地和产品销售市场,并为过剩资本提供有利的投资场所,随着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都卷入了争夺殖民地、掠夺殖民地的狂潮。从1876年到1914年,列强共掠夺了近2500万平方公里领土,使全世界土地总面积的2/3沦为殖民地,占世界总人口56%的人群被迫接受殖民统治。为了争夺殖民地和世界霸权,列强之间进行激烈斗争,并最终酿成1914--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

㈧ 简要的介绍下近代英国政治体制的发展···

早期文明
在不列颠群岛上很早就有人类活动,约公元前第3千纪,伊比利亚人从欧洲大陆来到大不列颠岛东南部定居。约公元前700年以后,居住在欧洲西部的克尔特人不断移入不列颠群岛,其中有一支称为不列吞人,不列颠这一名称可能来源于此。克尔特人已知使用铁器,耕犁在技术上不断进步,并已使用货币。生产力发展促使克尔特社会逐渐分化。
罗马时期
公元前55和前54年,凯撒两度率罗马军团入侵不列颠,均被不列颠人击退。公元43年,罗马皇帝克劳狄一世率军入侵不列颠。征服不列颠后变其为罗马帝国的行省。到407年,罗马驻军被迫全部撤离不列颠,罗马对不列颠的统治即告结束。
中古时期
罗马人撤离后,居住在易北河口附近和丹麦南部的盎格鲁-撒克逊人以及来自莱茵河下游的朱特人等日耳曼部落,到7世纪初,入侵者先后建立起7个强国:这个时期史称“七国时代”。盎格鲁-撒克逊人入侵时是氏族部落组织。入侵过程中,原来的氏族组织解体,随着生产力发展,土地逐渐变成私有财产,出现了贵族、大土地占有者、依附农和奴隶。村社成为氏族公社土地所有制向封建土地所有制过渡的形式,一般认为是英国社会封建化过程的开始。6世纪末,基督教传入英国。
从8世纪末开始,以丹麦人为主体的斯堪的纳维亚人屡屡入侵英国。879年,阿尔弗烈德大王和丹麦人订立条约,将英格兰东北部划归丹麦管辖,称为“丹麦区”。10世纪初,阿尔弗烈德大王的后继者逐渐收复丹麦区。11世纪初,丹麦人卷土重来。丹麦人占领期间,英国封建化过程加速。
英王爱德华死后无嗣,法国诺曼底公爵威廉于1066年率军入侵,同年10月进入伦敦,加冕为英王威廉一世(1066~1087在位),史称“征服者威廉”,诺曼王朝(1066~1154)由此建立。
威廉征服后建立起的强大王权对巩固封建秩序起了积极作用。约翰被迫于1215年 6月接受《大宪章》,与封建主妥协。大宪章本质上是一个封建性文件,是保护封建领主的利益;但也有如保护市民贸易自由这样有进步意义的条文。但约翰不久就否认宪章,君臣之间内战连绵不断。
大宪章
1380年,国王理查二世(1377~1399在位)为征集英法百年战争战费,增收人头税,导致起义于1381年5月爆发,领袖是泥瓦匠瓦特.泰勒,史称“瓦特.泰勒起义”。起义虽遭失败,但震撼了英国的封建农奴制度。14世纪末,英国农奴制实际上已经解体。15世纪时,绝大多数农奴赎得人身自由,成为自耕农,他们在法律地位上分为自由领有农和公簿持有农。货币地租成为地租的主要形式,封建主阶级也发生变化,从富裕农民、占有土地的商人以及中小贵族中产生新贵族,他们采用资本主义经营方式。旧贵族的统治陷入危机,封建骑士制度日趋解体,经过1455~1485年的玫瑰战争,旧贵族力量大大削弱,为资本主义关系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得到新贵族和资产阶级支持的亨利七世即位(1485~1509在位),开始了都铎王朝的统治。
圈地运动是英国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手段之一。1536年英格兰与威尔士合并。15~16世纪,毛织业成为英国的“民族工业”,对羊毛的需
英国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
求成倍增加。地主把农场改为牧场,还通过圈地围田或侵占公地,把小地产集中,连成大片。这样一来,大批自耕农失去土地而破产,沦为流浪人。国王从1530年起颁布一系列血腥立法,迫使流浪人受雇于新贵族和资本家。海外掠夺和贸易也是原始积累的重要途径。16世纪以后,英国陆续组织许多贸易公司,进行海盗掠夺,码头官吏、海关人员、海军官兵,甚至地方高级官吏,都勾结海盗。海盗J.霍金斯贩运黑人致富,F.德雷克则在伊丽莎白一世赞助下劫掠西班牙美洲殖民地,并于1577~1580年间进行了震惊欧洲的环球航行。1588年,英国战胜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在攫取世界海洋霸权上迈出第一步。
1603年,伊丽莎白女王死后无嗣,苏格兰国王詹姆斯六世继承英国王位,称詹姆斯一世(1603~1625在位),
处死查理一世
开始斯图亚特王朝统治(1603~1649,1660~1714)。16世纪后半叶到17世纪前半叶,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经济实力日益强大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越来越不能忍受封建王权的专制统治。但詹姆斯一世和查理一世无视这些变化,坚持“君权神授”,致使矛盾激化。1641年11月,议会向国王提出《大抗议书》;翌年1月,国王企图逮捕议会反对派首领未逞,逃出首都,8月在诺丁汉向议会宣战。
克伦威尔率领的主要由信仰清教的自耕农和手工业者组成的一支骑兵队伍,新模范军在1645年6月纳斯比战役中击败王党军队。翌年,国王被俘,1647年底,查理国王逃跑,1648年2月,王党势力乘机又挑起内战,在独立派、平等派联合打击下,王党势力复被击败,第二次内战结束,1648年12月,克伦威尔清除了议会中的长老派;1649年1月30日,查理一世被斩首。年4月,克伦威尔驱散残余议会,12月建立护国政府,实行军事独裁。
1660年2月,斯图亚特王朝复辟。1689年2月爆发“光荣革命”。它所宣布的《权利法案》限制王权,扩大议会权力,奠定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基础。 此后,英国议会君主制逐渐形成和发展。[2]1707与苏格兰合并。
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又称产业革命,指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早期历程,即资本主义生产完成了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
瓦特
过渡的阶段。是以机器生产逐步取代手工劳动,以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取代个体工场手工生产的一场生产与科技革命,后来又空扩充到其他行业。
有人认为工业革命在1750年左右已经开始,但直到1830年,它还没有真正蓬勃地展开。大多数观点认为,工业革命发源于英格兰中部地区。1765年,珍妮纺纱机的出现,标志着工业革命在英国乃至世界的爆发。18世纪中叶,英国人瓦特改良蒸汽机之后,由一系列技术革命引起了从手工劳动向动力机器生产转变的重大飞跃。随后传播到英格兰到整个欧洲大陆,19世纪传播到北美地区,后来,工业革命传播到世界各国。
殖民扩张 英国的殖民地在19世纪猛烈扩张。1801年合并爱尔兰,英国的正式名称成为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对亚洲的侵略继续扩大。19世纪中叶,发动两次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参与镇压中国太平天国革命;镇压1857~1859年印度民族大起义,强化对印度的统治。1876年,保守党B.迪斯累里内阁为维多利亚女王加冕,使其成为印度女皇。此后英国又称为大英帝国(或英帝国)。此外,在伊朗、缅甸、南非、埃及、东非以及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地也扩大侵略,还逐步对南美洲进行渗透,成为那里最大的投资者。1867年,加拿大成为英国第1个自治领。
世界大战
19世纪70年代以后,英国逐渐丧失工业垄断地位。后起的德国、美国逐步赶上并超过英国,导致相互间矛盾
丘吉尔在雅尔塔会议上
的空前激化。20世纪初,德国成为英国最危险的竞争对手。面对严峻的形势,英国政府积极扩充军备,尤其是海军。为对付德国,英国放弃19世纪奉行的“光辉孤立”外交政策,1907年以后,英、法、俄“三国协约”实际上形成。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917年,英国最终击败德国的“无限制潜艇战”,维护了它的制海权。战争中英帝国参战人员阵亡总数达50万以上。大战以德国等同盟国的失败告终。
1939年9月,德国进攻波兰,二战爆发,英国对德宣战。1940年4月丘吉尔组成战时联合内阁。丘吉尔上台后,立即组织敦刻尔克撤退,把国民经济纳入战时轨道,并迅速扩充军备。1940年7~9月在德国发动的“不列颠空战”中,英国空军有效地打击了敌人。1944年6月英美军队在法国诺曼底登陆,1945年5月8日德国投降。
当代英国
战后英国于1947年参与拟定并接受马歇尔计划,从美国得到大量援助,经济逐步
撒切尔夫人大选获胜
复苏。与此同时,工党政府还实施一些改善劳动人民状况的措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英国,由工党和保守党轮流执政。经济发展缓慢。战后初期,国民生产总值居资本主义世界第2位,50~60年代,又先后被联邦德国、法国和日本超过。1979年大选后,保守党执政,撒切尔夫人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位女首相。1982、1987年连任。撒切尔政府采取国有企业私有化的政策,在振兴经济方面取得不小成绩。但失业现象仍较严重,罢工时起。战后英国殖民帝国土崩瓦解。殖民地纷纷独立,至2012年其英联邦成员国有49个。1973年加入欧洲经济共同体。1950年1月承认新中国,1954年6月,中英达成互派代办的协议,1972年3月,两国关系升格为大使级外交关系。1982年9月撒切尔夫人再次访华,1984年12月第三次访华,签订了《中英两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至2012年,英在海外仍有13块领地

与当代英国处于什么垄断阶段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拜登为什么打伊朗 浏览:34
英国死亡人员有多少 浏览:386
印尼生肖烟多少钱一包 浏览:382
10万伊朗币多少钱 浏览:902
在印度说元气周期爆棚是什么意思 浏览:205
意大利妹子教你怎么学习中文 浏览:400
越南留学生签证怎么办理 浏览:736
达芬奇出生在意大利的哪个小镇 浏览:517
在越南投资有什么优惠 浏览:877
印度人做鸡心怎么做 浏览:490
如何做英国的饼 浏览:317
越南约会吃什么 浏览:148
印度收视率为什么那么高 浏览:462
伊朗的波斯人信什么教 浏览:884
印尼怎么打入中国移动 浏览:927
印尼大叶紫檀多少钱一克 浏览:59
意大利社会企业有哪些 浏览:809
印尼sim卡是什么模式 浏览:296
中国有哪些国航公司 浏览:994
伊朗加油站多少钱 浏览:92
© Arrange www.exoplanetwar.com 2012-2022
温馨提示:资料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