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英国资讯 > 英国贸易联盟怎么样

英国贸易联盟怎么样

发布时间:2022-08-03 09:11:47

⑴ 欧盟和欧洲自由贸易联盟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不是一样的.是历史上两个不同的组织.二者曾经互相竞争,后来欧洲自由贸易联盟向欧盟靠拢,产生现在的欧盟.
1957年3月,西德、法国、意大利、比利时、卢森堡、荷兰六国签署《罗马条约》,以1957年六国的平均关税确定共同的对外关税,于1958年1月1日正式成立欧洲共同体。

1968年,欧共体实行工业品在成员国之间的自由贸易,并就农产品达成统一的价格。

1970年,减少了对劳动力和资本自由流动的限制。

1973年,英国、丹麦、爱尔兰加入欧盟

1981年,希腊也成为欧共体的成员。

1986年,西班牙与葡萄牙加入时,成员已达到十二个,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贸易集团。

1960年,欧洲自由贸易联盟(European Free Trade Association , EFTA)成立,创始国为英国、丹麦、奥地利、挪威、葡萄牙、瑞士、瑞典七个国家。

1961年,芬兰成为非正式成员国。

1967年,根据建立欧洲自由贸易联盟的《斯德哥尔摩公约》,联盟成员国之间实行工业品自由贸易,但在农产品贸易上却只采取了很少几项减少贸易壁垒的措施,同时对第三国也不实行共同关税。因此,欧洲自由贸易联盟是一个采取自由贸易区形式的经济一体化集团。

1973年,英国和丹麦离开欧洲自由贸易联盟,与爱尔兰一道加入欧共体。欧共体和欧洲自由贸易联盟两个经济一体化集团在相互竞争的同时,经济联系不断加深,最终就彼此间的贸易障碍进行磋商,与1977年达成协议,在两个贸易集团内实行工业品自由贸易。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欧洲经济一体化又有新的发展。欧盟提出在1992年年底前将欧盟建成一个没有国界、商品、人员、资本和劳务完全自由流通的统一市场。在这次新的浪潮中,欧洲自由贸易联盟成员积极向欧盟靠拢,奥地利、瑞士、挪威、瑞典等国或直接要求加入欧共体,或表示了要求加入的愿望。1991年12月11日,欧共体马斯特里赫首脑会议通过了以建立欧洲经济货币联盟和欧洲政治联盟为目标的《欧洲联盟条约》(通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马约”)。1993年1月1日“马约”生效后,欧共体未就其称谓的变更问题做出决定,但欧共体内和国际上越来越广泛地使用“欧洲联盟”(简称“欧盟”)。目前,“欧共体”和“欧盟”两种称谓均可使用,但法律文件和对外签署的协议仍需用“欧共体”。

1993年1月1日,欧共体统一大市场基本实现,除人员流动略有限制外。商品、资本、劳务实现自由流动。

1993年2月,扩大欧盟的谈判正式启动。到1995年,奥地利、瑞士、芬兰、挪威成为欧共体新成员。

2003年底,欧共体共有十五个成员国,另有十三个欧洲国家正申请加入。

2004年5月1日,马耳他、塞浦路斯、捷克、斯洛伐克、波兰、匈牙利、斯洛文尼亚、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10个国家正式成为欧盟成员国。这使欧盟的成员国猛增到25个。欧盟的扩张对国际社会影响深远。

⑵ 英国与欧盟,欧元区的关系(最好是英文的)

1.英国是欧盟中的一个“捣蛋鬼”。

英国现在是欧盟成员国。但历史上英国是反对欧盟的前身欧共体的。它与欧盟的关系比其他国家更微妙。

欧共体成立于1957年,由法、德主倡。英国当时不但不参与,还与奥地利、爱尔兰、芬兰、冰岛、挪威、列支敦士登、瑞典和瑞士等国家于1960年成立欧洲自由贸易联盟,搞自己的独立王国。但形势比人强,英国最终还是在1973年与爱尔兰、丹麦、芬兰、瑞典等国加入欧共体。

就算是加入了欧共体,英国还是三心二意,难于合作,在欧盟中自我选择的孤立状态,拒绝加入欧元区。

2.英国财政大臣布朗6月9日在议会下院宣布,目前英国加入欧元区的条件尚不成熟,英国政府将在今年秋季公布一项有关就加入欧元区举行全民公决的法案,并在2004年再次对加入欧元区的5项标准的进展情况进行评估,以确定举行全民公决的时间表。这使英国事实上失去了在2005年大选前加入欧元的可能。这是一个很小的事件,但却是英国对自己命运的又一次选择,怀疑论者赢得了胜利,一些人在旧梦中沉醉、怀疑,另一些人醒来后失望、痛苦。

布朗所说的加入欧元区的5个标准是在1997年确立的,包括:1.英国的经济周期与经济结构能否与欧盟国家在单一利率下达到趋同?2.能否为英国经济提供足够的灵活性,使之能够应付各种变化?3.能否为外国长期投资提供更有利的环境?4.能否维持并增强英国金融服务业在全球的地位?5.能否增加就业?

布朗一直坚持只有当英国与欧元区国家的经济达到同步的时候,英国才具备加入欧元的条件。虽然英国的通货膨胀程度、利率和债务和财政赤字都已经和欧洲同步,但是布朗依然担心短期利率高于欧元区,特别是房地产价格高于欧元区国家,因此英国的经济与欧元区还有不同。布朗指出,英国房地产市场的负债率非常高,这使英国人对利率非常敏感。布朗更担心的是欧洲央行在引入均衡通胀目标上的失败和财政政策上的失误,欧元区的经济表现目前不及英国,加入欧元可能带累英国经济,只有英国经济比欧元区差才能帮助布莱尔,这真是个讽刺。另外美元贬值和欧元升值使英镑面临选择,实际上英国选择了更接近美元远离欧元,因此布朗希望保持英国货币的独立性。

但是,欧元区内部的贸易在最近几年中增长了20%,布朗也同意加入欧元将使英国与欧元区的贸易在今后30年中增长50%左右,这意味着英国的GDP可以增长5%到9%。

布朗的5个标准也许是永远也达不到的,即使英国政府可以努力改变自己,欧元区的经济则是英国政府不能控制的。更何况这样的标准是否可操作也大有疑问。据英国媒体调查,英国及世界主流经济学家均对英国财政部所设置的英国加入欧元区的判定标准表示怀疑。包括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芒德尔在内的世界顶级经济学家们指出,由于其结果太过复杂,英国财政部设计的用于判定英国是否应该采用欧元的5项“简单明了”的经济测试指标,实际上并不可能实现。芒德尔认为,没有一个纯粹科学的办法可以明确判断出英国加入欧元区将有利或不利于英国、以及是否将有利或有损于其他欧元国家,甚至全世界。

布朗准备的2000页的评估报告、5个标准、18个细节终于又一次葬送了英国加入欧元的希望,在怀疑论盛行的英国,这样的选择并不令人惊讶。

英国对欧洲的矛盾情感

回顾英国在二战后从孤立到试图融入欧洲的历史,可以让我们理解这个国家的矛盾与迷惘。

1946年,丘吉尔说,“我们和欧洲在一起,但不从属于欧洲”,即“光荣孤立”;1950年,英国对不能加入舒曼计划——欧盟的前身,欧洲煤钢共同体而深感失望;1961年,哈罗德·麦克米伦首相首次申请加入欧洲经济共同体;1967年,哈罗德·威尔逊的工党政府再次申请加入欧共体,但是由于戴高乐从中作梗,英国的希望再次落空;1969年蓬皮杜取代戴高乐入主爱丽舍宫,在法英关系上采取了灵活政策,他认为只有吸收英国加入欧共体,法国才能平衡德国在欧洲的影响;同年12月,蓬皮杜在欧共体首脑会议上倡议扩大共同体,并决定逐步建立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1973年爱德华·希思领导英国加入欧共体,即欧洲共同市场,欧洲从法德轴心过渡到英法德“三驾马车”;1984年,在撒切尔入主唐宁街10号3年之后,英国第一次与其欧洲伙伴发生了大的分裂;1986年,欧共体卢森堡首脑会议通过了《单一欧洲法令》;1990年,梅杰出任首相后立即承诺让英国成为欧洲的心脏,同年10月加入欧洲货币体系汇率机制;1992年,第一次欧盟货币危机爆发,英国退出欧洲货币体系;1996年,英国与欧盟关系恶化,欧盟因疯牛病禁止英国牛肉出口,英国也实行贸易保护措施,限制欧盟商品出口到英国;1997年,布莱尔赢得大选,承诺重建英国与欧盟关系,并在时机成熟的时候加入欧元;2002年,欧元在欧盟12个国家正式流通。

布莱尔是30年来英国首相中对欧洲立场最鲜明的:他签署了马斯特里赫特条约中的社会条款,宣布他的政府将举行关于加入欧元的全民公决,不仅要结束英国的孤立而且要担当欧洲的领导者。布莱尔希望英国在欧洲的外交事务、防卫、经济改革中起到决定作用,为此他在欧洲广播友谊。对法国,他希望建立英法联盟创造欧洲防卫体系;对德国,希望它是英国在欧洲预算中的伙伴;北欧国家则是自由贸易和环境保护方面的合作者;右翼的西班牙和意大利政府,是自由经济的联盟。

举行加入欧元的全民公决的愿望是贯穿布莱尔思想的始终的,他一直在劝说人们不要介意布朗的反对,不要介意政府中其他官员对公决的怀疑态度,希望人们相信他。6年过去了,全民公决的举行一再遭到失败,而法国和德国与英国在对伊拉克战争的态度上产生了裂痕,以及英国关于欧洲宪法的强硬态度,这些让人们怀疑英国的态度是否发生了改变。

英国与欧洲的关系是无法割断的,即使以民族主义着称的保守党领袖撒切尔夫人也曾经这样说,“我们的命运在欧洲。在历史上罗马帝国统治了英国300年,今天我们的地图上仍然有罗马帝国时期修建的道路。我们的祖先来自欧洲大陆。”

英国历史学家琳达·柯莉曾指出英国人对欧洲情感的矛盾,一方面是政治上的孤立主义传统,特别是在英格兰;另一方面,二战后欧洲社会的主流国家德国被击败和占领,而英国是战胜国,这使英国人感到骄傲,并由此滋生了对欧洲的怀疑主义。

也正是因为经历了二战的苦难,欧洲人重新审视了欧洲联合的问题,他们坚信,解决欧洲问题的惟一出路只能是欧洲的统一。当时战争已使欧洲成为废墟,美苏对抗加深了欧洲的分裂局面,以德国为界,欧洲各国分属东西方两大阵营。历史的苦难似乎还没有结束,欧洲文明正在沉沦,欧洲人有失去自我特性的危险。1946年,英国首相丘吉尔率先提出,我们需要建立起“某种类似于欧洲合众国的东西”。1959年,戴高乐在斯特拉斯堡曾发表了一个有关欧洲前途的着名讲话,他提出,欧洲的真正统一意味着建立一个“从大西洋到乌拉尔的欧洲”。他还强调:“要使欧洲成其为欧洲,必须有重大的变化。首先苏联不复是现在这样的苏联,而成为俄国。……这个提法只是一种历史的预见。” 历史的发展证实了戴高乐这个惊人的历史预见。冷战结束为欧洲统一提供了历史机遇,中东欧国家提出“回归欧洲”,人们开始谈论“大欧洲”的问题,前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就提出了“全欧大厦”的设想。“大欧洲”的范围基本上与欧洲的文化与地理范围相吻合,就是戴高乐所讲的从大西洋到乌拉尔的欧洲。

要建立一个多极的世界,欧洲是重要的一极,随着欧盟的5次东扩,欧元的流通和正在进行的欧洲宪法谈判的接近完成,一个“大欧洲”的轮廓日渐清晰。

正如法国总统希拉克所指出的,“今天世界到处都出现地区性大集团。我们在北美、南美、印度都可见到这种情况。甚至非洲也开始了地区一体化的进程。所有这些集团对于我们的利益都是不留情的。欧洲应该接受这个挑战。欧洲能够而且应该成为明天多极世界的头号大国。”

在这样的历史视野和现实背景下,英国加入欧元是迟早的,它不能失去加入世界上最大的政治和经济联盟的机会,那时人们也会清醒地看到今天的怀疑主义的失误。

3.一般来说不会有太大的改变``

⑶ 欧洲自由贸易联盟的发展历程

英国主张建立没有统一对外关税的欧洲自由贸易区的计划,法国担心自己在贸易竞争中处于劣势,拒绝此一计划,并于1957年联合其他5国成立欧洲共同市场。
这一行动触怒了英国。1959年11月英国联合瑞典、丹麦、挪威、瑞士、奥地利和葡萄牙组成一个欧洲自由贸易联盟(或称小自由贸易区)。
1960年1月4日,7国在斯德哥尔摩签订了《建立欧洲自由贸易联盟公约》,联盟正式成立。贸易区。
后芬兰于1961年6月成为准成员国,冰岛于1970年3月加入联盟。
公约规定,在成员国间逐步取消工业品的关税和其它贸易壁垒,实现自由贸易,并扩大农产品贸易。
由于联盟的实力不及欧共体,英国和丹麦于1972年底退出联盟,加入欧共体,其余成员国也纷纷与欧共体国家签署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协定。
现在,联盟由6国组成,另有芬兰和列支敦士登为准成员国。总部设在日内瓦。它与欧洲共同体连在一起,形成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贸易区 。

⑷ 欧洲自由联盟和欧洲自由贸易联盟是一样的么

不是一回事
欧洲自由贸易联盟简称EFTA,成立于1960年。英国主倡、后来又主动退出。目前的成员国仅有奥地利、芬兰、冰岛、挪威、列支敦士登、瑞典和瑞士。

欧洲自由贸易区就是欧洲自由贸易联盟的另一种说法。

而欧洲经济共同体是欧盟的前称.
欧盟的目标简单说是不同阶段的三个同心圆.第一个是贸易同盟,这个已经实现,所有欧盟内部流通的商品服务免税.第二个是货币与经济同盟.自欧元启动后,这个目标基本实现,除了未加入欧元区的国家如英国挪威丹麦等.第三个同心圆,也是最高远最难实现的是政治同盟

⑸ 英国在欧盟的政治地位怎样

英国可以说是美国插进欧盟的一个棋子,英国在里面一直阻碍一体化进程,还有拒绝加入欧元区。英国一直是我行我素,但是不加入一体化又会失去很多利益,这样英国不上不下一时两意。英国其实在欧盟充当着中等国家一样,大事都是由德法两国主导的。
英国在欧盟其实混得不好的,比如会议时其他欧盟国家的元首都不理英国首相的。

⑹ 英国在欧盟的地位

很不怎么样!

一、英国是欧盟中的一个“捣蛋鬼”。

英国现在是欧盟成员国。但历史上英国是反对欧盟的前身欧共体的。它与欧盟的关系比其他国家更微妙。

欧共体成立于1957年,由法、德主倡。英国当时不但不参与,还与奥地利、爱尔兰、芬兰、冰岛、挪威、列支敦士登、瑞典和瑞士等国家于1960年成立欧洲自由贸易联盟,搞自己的独立王国。但形势比人强,英国最终还是在1973年与爱尔兰、丹麦、芬兰、瑞典等国加入欧共体。

就算是加入了欧共体,英国还是三心二意,难于合作,在欧盟中自我选择的孤立状态,拒绝加入欧元区。

二、欧盟,德法合作是核心!

英国可以说是美国插进欧盟的一个棋子!英国在里面一直阻碍一体化进程,还有拒绝加入欧元区。英国一直是我行我素,但是不加入一体化又会失去很多利益,使得英国左右为难,表现得三心二意,英国其实在欧盟中,只充当着一个中等国家的作用,大事都是由德法两国主导的。

英国在欧盟其实混得实在是很一般,因经常与欧洲大陆的多数国家意见相左,其他国家不太喜欢英国,比如召开会议时,其他欧盟国家的元首都不太理睬英国首相。

这次乌克兰危机,英国拼命主张制裁俄罗斯,而德国、法国却不太愿意。美国是不愿看到(法)德俄合作的基础进一步扩大,想削弱这个潜在的联盟对美国霸权的威胁,这个恰恰也是英国的利益所在,所以一拍即合。

⑺ 全球有哪三大自由贸易区及其简介

1、北美自由贸易区

北美自由贸易区(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rea,NAFTA)是在区域经济集团化进程中,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美洲组成的。由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3国组成于1992年8月12日就《北美自由贸易协定》达成一致意见,并于同年12月17日由三国领导人分别在各自国家正式签署。

1994年1月1日,协定正式生效,北美自由贸易区宣布成立。三个会员国彼此必须遵守协定规定的原则和规则,如国民待遇、最惠国待遇及程序上的透明化等来实现其宗旨,借以消除贸易障碍。

自由贸易区内的国家货物可以互相流通并减免关税,而贸易区以外的国家则仍然维持原关税及壁垒。美墨之间因北美自由贸易区使得墨西哥出口至美国受惠最大。

2、欧洲自由贸易联盟

欧洲自由贸易联盟亦称“小自由贸易区”。英国、丹麦、挪威、葡萄牙、瑞士、瑞典、奥地利7国根据1960年1月签订的 《建立欧洲自由贸易联盟公约》(《斯德哥尔摩公约》) 组成的工业品自由贸易集团。1960年5月正式成立,总部设在日内瓦。

1961年3月,芬兰成为联系国。1970年3月冰岛正式加入。1973年1月,英国、丹麦退出,加入欧洲经济共同体。1986年1月,葡萄牙退出,加入欧洲经济共同体。

它的宗旨是:消除成员国间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实现集团内工业品自由贸易。主要组织机构有:理事会、常设技术委员会、联合咨询委员会和秘书处。根据 《建立欧洲自由贸易联盟公约》规定,小自由贸易区自1960年起经过10年过渡期,分9次逐步削减直至完全取消成员国间工业品贸易关税和数量限制。

3、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缩写CAFTA,是中国与东盟十国组建的自由贸易区。中国和东盟对话始于1991年,中国1996年成为东盟的全面对话伙伴国。

2010年1月1日贸易区正式全面启动。自贸区建成后,东盟和中国的贸易占到世界贸易的13%,成为一个涵盖11个国家、19亿人口、GDP达6万亿美元的巨大经济体,是目前世界人口最多的自贸区,也是发展中国家间最大的自贸区。



(7)英国贸易联盟怎么样扩展阅读:

欧盟(European Union)、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以及于2002年11月签署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hina and ASEAN Free Trade Area,CAFTA)协议是世界上三大区域经济合作区。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自由贸易区、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最大自由贸易区。

为扩大双方的经贸交往,时任中国国务院总理朱镕基1999年在马尼拉召开的第三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提出,中国愿加强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联系。

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中国和东盟合作历程中历史性的一步。它充分反映了双方领导人加强睦邻友好关系的良好愿望,也体现了中国和东盟之间不断加强的经济联系,是中国与东盟关系发展中新的里程碑。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将会创造一个拥有18亿消费者、近2万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1.2万亿美元贸易总量的经济区。

按人口算,这将是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贸易区;从经济规模上看,将是仅次于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全球第三大自由贸易区,由中国和东盟10国共创的世界第三大自由贸易区,是发展中国家组成的最大的自由贸易区。

⑻ 欧洲自由贸易联盟的联盟简介

欧洲自由贸易联盟(European Free Trade Association,简称EFTA)又称小自由贸易区、七国集团、七国联盟。由英国、瑞典、挪威、瑞士、奥地利、丹麦和葡萄牙组成的自由贸易区。为了与欧洲经济共同体抗衡,七国于1960年1月4日签订了《建立欧洲自由贸易公约》,同年5月3日,欧洲自由贸易联盟正式成立。总部设在日内瓦。欧贸联的宗旨是在联盟区域内实现成员国之间工业品的自由贸易和扩大农产品贸易;保证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在公平竞争的条件下进行;发展和扩大世界贸易并逐步取消贸易壁垒。其主要任务是:逐步取消成员国内部工业品的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以实现“自由贸易”;对其他国家的工业品仍各保持不同的关税率;扩大农产品的贸易;不谋求任何形式的欧洲政治一体化 。

⑼ 全球有哪三大自由贸易区及其简介

1、北美自由贸易区
北美自由贸易区是在区域经济集团化进程中,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美洲组成的。由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3国组成于1992年8月12日就《北美自由贸易协定》达成一致意见,并于同年12月17日由三国领导人分别在各自国家正式签署。1994年1月1日,协定正式生效,北美自由贸易区宣布成立。
2、欧洲经济区
欧洲经济区,EUROPEAN ECONOMIC AREA 简称 EEA。瑞士公民在公投中否决加入欧洲经济区。瑞士通过瑞士-欧盟双边协议参与欧洲单一市场。现时欧洲经济区成员为四个欧洲自由贸易联盟成员中的三国:冰岛、列支顿士登和挪威(瑞士除外),以及27个欧盟成员国。
3、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缩写CAFTA,是中国与东盟十国组建的自由贸易区。中国和东盟对话始于1991年,中国1996年成为东盟的全面对话伙伴国。
2010年1月1日贸易区正式全面启动。自贸区建成后,东盟和中国的贸易占到世界贸易的13%,成为一个涵盖11个国家、19亿人口、GDP达6万亿美元的巨大经济体,是目前世界人口最多的自贸区,也是发展中国家间最大的自贸区。

⑽ 贸易联盟战舰的贸易联盟战列舰

贸易联盟战列舰(Trade Federation Battleship)
武装:涡轮激光炮
从属:贸易联盟 当共和国大使们穿越光速到达被封锁的纳布星球时,他们发现一支令人印象深刻的战舰群所组成舰队围困着这个绿色和平世界。这种巨舰直径超过三千米就象个平坦的碟子,而在碟子中间,有个包纳舰桥和反应堆组件的球体。这个碟子前端有个缺口,露出两个巨大船坞舱口,舱口排列着接泊爪。当自己的机器人军团操作这些巨大战舰时,行事隐秘的内莫伊迪亚指挥官们总是喜欢躲在舰上宽敞舰桥里。
在贸易联盟的封锁中,最重要的舰船是机器人操控舰。纳布被成功占领后,内莫第亚人撤除了封锁,只在轨道上留下一艘机器人控制舰。
贸易联盟战舰最初并不是作为战舰设计,起先它们是联盟庞大商业船队中的货运飞船。当内莫第亚人开始秘密建立他们的武装力量后,他们首先要做的行动之一就是把这些货船改装为战斗舰船。
然而改装并不是完全能发挥出效用――虽然这些战舰自身可以说是相当强大,它们同时也有数不清的弱点。加装上去可回收式涡轮激光炮全部排列在船体赤道位置上,这留下了飞船战斗机可以利用的大量盲区。比如纳布皇家星际飞船就成功逃离了封锁 。
这种战舰拥有巨大洞穴般的机库――这是货船结构遗留的产物――这使得它可以装载一整支用于入侵的部队。一艘战斗舰可以携带550辆MTT,6,250辆AAT,1,500部部队运载车,50艘C-9979登陆飞船,以及1,500架机器人星际战斗机。

阅读全文

与英国贸易联盟怎么样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伊朗人在美国有多少人口 浏览:938
宁波到英国坐船多久 浏览:76
中国到英国护照多少钱 浏览:125
印尼海鲜酒家华侨城店怎么样 浏览:125
如果南极冰川全部融化中国哪些地方会被淹 浏览:765
英国实力为什么强 浏览:245
印度红蝎咬人怎么办 浏览:658
在哪里看中国乒乓球直播 浏览:77
印尼贡木是什么档次 浏览:593
意大利撒丁岛绵羊是什么品种 浏览:240
海南菠萝蜜与越南菠萝蜜哪个好吃 浏览:574
印度有哪些伟大的企业 浏览:814
印度国家哪个州最富 浏览:715
我是怎么追到意大利 浏览:47
伊朗为什么帮印度 浏览:894
印尼那边的pt是什么意思 浏览:862
哪里能够买到越南一年级书籍 浏览:400
中国在伊朗进口的石油有多少 浏览:408
江西宜春中国银行在哪里 浏览:920
伊朗招牌动作叫什么 浏览: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