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电脑,电视何时被发明,又何时被传入中国
电视的发展】
1883年圣诞节
德国电气工程师尼普柯夫用他发明的“尼普柯夫圆盘”使用机械扫描方法,作了首次发射图像的实验。每幅画面有24行线,且图像相当模糊。
1908年
英国肯培尔.斯文顿、俄国罗申克无提出电子扫描原理,奠定了近代电技术的理论基础。
1923年
美籍苏联人兹瓦里金发明静电积贮式摄像管。年发明电子扫书描式显像管,这是近代电视摄像术的先驱。
1925年
英国约翰.洛奇.贝尔德,根据“尼普科夫圆盘”进行了新的研究工作,发明机械扫描式电视摄像机和接收机。当时画面分辨率仅30行线,扫描器每秒只能5次扫过扫描区,画面本身仅2英寸高,一英寸宽。在伦敦一家大商店向公众作了表演。
1926年
贝尔德向英国报界作了一次播发和接收电视的表演。
1927——1929年
贝尔德通过电话电缆首次进行机电式电视试播;首次短波电视试验;英国广播公司开始长期连续播发电视节目。
1930年
实现电视图像和声音同时发播。
1931年
首次把影片搬上电视银幕。 ——人们在伦敦通过电视欣赏了英国着名的地方赛马会实况转播。 ——美国发明了每秒种可以映出25幅图像的电子管电视装置。
1936年
英国广播公司采用贝尔德机电式电视广播,第一次播出了具有较高清晰度,步入实用阶段的电视图像。
1939年
美国无线电公司开始播送全电子式电视。瑞士菲普发明第一台黑白电视投影机 。
1940年
美国古尔马研制出机电式彩色电视系统。
1949年12月17日
开通使用第一条敷设在英国伦敦与苏登.可尔菲尔特之间的电视电缆。
1951年
美国H.洛发明三枪荫罩式彩色显像管,洛伦期发明单枪式彩色显像管。
1954年
美国得克萨期仪器公司研制出第一台全晶体管电视接收机。
1966年
美国无线电公司研制出集成电路电视机。3年后又生产出具有电子调诣装置的彩色电视接收机。
1972年
日本研制出彩色电视投影机。
1973年
数字技术用于电视广播,实验证明数字电视可用于卫星通信。
1976年
英国完成“电视文库”系统的研究,用户可以直接用电视机检查新闻,书报或杂志。
1977年
英国研制出第一批携带式电视机。
1979年
世上第一个“有线电视”在伦敦开通。它是英国邮政局发明的。它能将计算机里的信息通过普通电话线传送出去并显示在用户电视机屏幕上。
1981年
日本索尼公司研制出袖珍黑白电视机,液晶屏幕仅2.5英寸,由电池供电。
1984年
日本松下公司推出“宇宙电视”。该系统的画面宽3.6米,高4.62米,相当于210英寸,可放置在大型卡车上,在大街和广场等需要的地方播放。系统中采用了松下独家研制的“高辉度彩色发光管”,即使是白天,在室外也能得到色彩鲜艳,明亮的图像。
1985年3月17日
在日本举行的筑波科学万国博览会上,索尼公司建造的超大屏幕彩色电视墙亮相。它位于中央广场上,长40米、高25米,面积达1000平方米,整个建筑有14层楼房那么高。相当一台1857英寸彩电。超大屏幕由36块大型发光屏组成,每块重1吨,厚1.8米 4行9作品共有45万个彩色发光元件。通过其顶部安装的摄像机,可以随时显示会场上的各种活动,并播放索尼公司的各种广告性录像。
1985年
英国电信公司(BT)推出综合数字通信网络。它向用户提供话音、快速传送图表 、传真、慢扫描电视终端等。
1991年11月25日
日本索尼公司的高清晰度电视开始试播:其扫描线为1125条,比目前的525条多出一倍,图像质量提高了100%;画面纵横比改传统的9:12为9:16,增强了观赏者的现场感;平机视角从10度扩展到30度,映图更有深度感;电视面像“画素”从28万个增加 为127万个单位面积画面的信息量一举提高了近4倍……因此,观看高清晰度电视的距离不是过去屏高的7倍而是3倍,且伴音逼真,采用4声道高保真立体声,富有感染力。
1995年
日本索尼公司推出超微型彩色电视接收机(即手掌式彩电),只有手掌一样大小 ,重量为280克。具有扬声器,也有耳机插孔,液晶显示屏约5.5厘米,画面看来虽小,但图像清晰,其最明显的特点是:以人的身体作天线来取得收视效果,看电视时将两根引线套在脖子上,就能取得室外天线般的效果。
1996年
日本索尼公司推向市场“壁挂”式电视:其长度60厘米、宽38厘米,而厚度只有3.7厘米,重量仅1.7千克,犹如一幅壁画。
1958年9月2日
我国开始播送黑白电视,并建立了相应的电视工业。
1973年
开始试播彩色电视。
【中国电视制造业发展史】
1958年,我国第一台黑白电视机北京牌14英寸黑白电视机在天津712厂诞生。
1970年12月26日,我国第一台彩色电视机在同一地点诞生,从此拉开了中国彩电生产的序幕。
1978年,国家批准引进第一条彩电生产线,定点在原上海电视机厂即现在的上广电集团。1982年10月份竣工投产。不久,国内第一个彩管厂咸阳彩虹厂成立。这期间我国彩电业迅速升温,并很快形成规模,全国引进大大小小彩电生产线100多条,并涌现熊猫、金星、牡丹、飞跃等一大批国产品牌。
1985年,中国电视机产量已达1663万台,超过了美国,仅次于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的电视机生产大国。但由于我国电视机市场受结构、价格、消费能力等条件的限制,电视机普及率还很低,城乡每百户拥有电视机量分别只有17.2台和0.8台。
1987年,我国电视机产量已达1934万台,超过了日本,成为世界最大的电视机生产国。
1985-1993年,中国彩电市场实现了大规模从黑白电视替换到彩色电视的升级换代。
1993年,TCL在上半年就开始推出“TCL王牌”大屏幕彩电,29英寸彩电的市场价格在6000元左右,到年底已经售出10多万台。
1996年3月,长虹向全国发布了第一次大规模降价的宣言——降低彩电价格8%至18%,两个月后,康佳随后跟进,打响了彩电业历史上规模空前的价格战。当年4月,长虹的销售额跃居市场第一,国产品牌通过价格战将国外品牌大量的市场份额夺在了手中。这场降价战后来也导致整个中国彩电业的大洗牌,几十家彩电生产厂商从此退出。
1999年,消费级等离子彩电出现在国内商场。当时40英寸等离子彩电的价格在十几万元。
2001年,中国彩电业大面积亏损,康佳、厦华、高路华亏损,长虹每股赢利只有1分钱,这种局面直到2002年才通过技术提升得以扭转。
2002年,长虹宣布研制成功了中国首台屏幕最大的液晶电视。其屏幕尺寸大大突破22英寸的传统业界极限,屏幕尺寸达到了30英寸,当时被誉为“中国第一屏”。
2002年,TCL发动等离子电视“普及风暴”,开启了等离子电视走向消费者家庭的大门。海信随即跟进。
2003年4月,倪润峰掀起背投普及计划,背投电视最高降幅达40%。
2004年,美国开始对中国彩电实施反倾销,导致中国彩电无法直接进入美国市场。
2004年,中国彩电总销量是3500万台,其中平板电视销量不过区区40万台,占整个彩电产品的1.14%。
2004年10月开始,平板电视在国内几个主要大城市市场的销售额首次超过了传统CRT(模拟)彩电。
2005年上半年,我国平板彩电的销售量达到72.5万台,同比增长260%;城市家庭液晶电视拥有率达到了3.56%,等离子电视拥有率也达到了2.81%。
‘贰’ 英国电信手机可以连接中国蓝牙吗
英国电信手机可以连接中国蓝牙。
蓝牙技术是一种无线数据和语音通信开放的全球规范,它是基于低成本的近距离无线连接,为固定和移动设备建立通信环境的一种特殊的近距离无线技术连接。因为蓝牙技术是全球规范统一的技术,因此英国电信手机可以连接中国蓝牙。
‘叁’ 怎样看待英国电信进入国内对三大运营商有什么影响
其实楼上的意见未必全对!不想评价本土三大运营商的服务是否比舶来品更好,但竞争才能创造更有质量的服务!有了竞争才可能激发创造力!竞争对手之间也会不断地进步!当然,某个竞争对手也许会一败涂地,也或许两败俱伤!但人民大众却一定是唯一的获利者!其实楼上的意见未必全对!不想评价本土三大运营商的服务是否比舶来品更好,但竞争才能创造更有质量的服务!有了竞争才可能激发创造力!竞争对手之间也会不断地进步!当然,某个竞争对手也许会一败涂地,也或许两败俱伤!但人民大众却一定是唯一的获利者!
‘肆’ 中国电信业如何更好引进外资
文/蔡君宇、殷群
适当引入外资可以提升电信企业的管理水平,加快我国打造世界级运营商的步伐,也可以避免3G投资过大引起的资金链断裂。加入WTO为我国电信企业创造了更便捷地利用外资的渠道,但入世5年来,我国电信业在引进外资上还没有让人眼前一亮的感觉。外资在中国电信市场上还是星星之火,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要想最大限度地合理利用外资,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引进外资不利的原因
我国电信业引进外资不利并不是一个偶然,其背后存在多方面的原因,有外资方面的问题,也有我们自身的不足。
1.国外运营商的无暇和茫然
前几年西方国家发放3G牌照,为了防止企业不正当竞争和个别企业垄断市场,政府通过拍卖许可证的方式来规范市场竞争。3G牌照的巨额拍卖费加上对3G运营缺乏经验,大多数国外运营商在经营初期遭遇了巨额亏损,资金链的断裂使它们陷入泥潭,无法抽身。同时,随着移动通信和数据通信的高速发展,固话业务遭遇发展瓶颈,日益激烈的电信竞争使国外主导运营商纷纷做出战略调整,开始走上转型之路。如英国电信明确提出要成为全面的信息通信服务提供商,服务于全球用户;法国电信提出要立足欧洲,面向全球,努力成为集无线、有线和互联网为一体的综合业务提供商;德国电信、Verizon、SBC等世界级运营商也都开始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战略转型运动。深陷债务泥潭、转型的长期性和复杂性耗费了大部分精力,国外运营商无暇顾及我国电信市场。
2.法律准则的限制性
我国在入世时做出的电信开放承诺只是在原则上全面开放,保留了特别的限制。第一,外资进入我国受开放的时间、地域限制,我国的电信业务开放是渐进的;第二,外资不能以独资形式在中国开展电信业务,必须和我国的运营商合作;第三,对合资企业中的外资规模有限制,不能拥有控股权。以上三点表明引进外资不是无条件的,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大规模引入,也不能如零售业能以独资形式引进外资直接参与竞争,法律上的限制成为引进外资的重要影响因素。
3.国内电信市场竞争混乱
我国电信业从邮电分家开始,历经移动分立、电信网通重组,最终形成了“5+1”的电信竞争格局。前两年我国电信业的飞速发展阶段正是竞争最激烈的时期,运营商以赠送话费、免收服务费或月租费、出售打折电话卡等方式擅自改变或变相改变资费标准,引发电信恶性价格战等不正当竞争的现象层出不穷,互联互通问题也始终得不到有效解决,甚至出现了互砍电缆、斗殴、相互诽谤等非常规竞争手段。我国电信监管机关在充当电信行业监管者的同时,还与国有电信企业存在各种密切的人事和利益关系,导致了电信监管机关难以依法有效行使监管职责。同时,能从法律层面规范市场秩序的《电信法》却没有出台的明确时间表。我国电信监管和立法的不足是导致电信市场竞争混乱的根本原因,外资希望有一个公平的市场竞争和监管环境,其最好的选择就是等待规则的完善。
4.3G牌照发放与电信重组的不确定性
我国申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做出了奥运会期间提供3G业务的承诺,但自从2005年初国家明确表态要上3G以后,3G牌照发放的具体时间一直是个谜。就在各电信企业热切盼望3G牌照发放的同时,电信再次重组的各种版本开始风传。电信重组不仅关系着国内电信运营商的竞争格局,也关系着外资如何选择合作伙伴的问题,因此所有人都在密切关注重组方案,从“四合二”、“六合三”到“3+2”再到更新、更复杂的版本都具有各自的合理性,只是未曾得到我国官方的确认。在这样的不确定环境中,引进外资存在很大困难,只有在电信重组和3G牌照发放形成了新的竞争格局之后,外资才会比较主动。
5.国内舆论的理解偏差
从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开始,国内舆论纷纷惊呼“狼来了”,认为外资将携资金、技术、管理水平上的优势开始与国内运营商展开贴身肉搏,我国的电信市场将面临很大的挑战,电信市场会面临重新洗牌。甚至有一部分人认为外资的进入会在我国的电信市场引发不可估量的灾难。任何事物都存在两面性,大部分人看到了挑战的同时却忽视了机遇,引进外资可以解决电信运营商全业务经营和3G巨额投资的资金需求,也可以学习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同时更可以为“走出去”铺路。国内“狼来了”的声音加重了电信企业引入外资的思想包袱,它们在引进外资时有所顾虑,放不开手脚,这也是不能忽视的一方面。
我国电信业更好地吸引外资的策略
1.完善政府监管制度,建立公平的竞争环境
市场竞争的有序性是吸引外资的基本条件,政府监管部门必须采取一系列措施规范和消除现有的混乱秩序。首先,明确监管目标,电信监管不是为监管而监管,要以促进发展为第一要务,充分发挥管制的驱动力,促进电信业的持续稳定繁荣,保护有效的市场竞争。其次,必须依法建立独立的电信监管机关,强化电信监管机关的监管职能,监管机关既充当电信行业管理者又充当市场竞争主体管理者的实际情况决定了国内电信市场的“游戏规则”由市场主体来制定,因而很难保证市场竞争的公平、公正,往往导致特权主体的产生。再次,必须加快出台《电信法》的步伐,把电信监管提升到一个法律的高度,让电信业务有法可依,加快我国电信市场的制度化、规范化进程。
2.积极“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
我国通信业的高速增长已经成为历史,国内电信市场日益饱和,竞争空前激烈,出现了所谓的“悲惨式增长”—增量不增收。ARPU值不断下降等诸多问题困扰着各大运营商,电信企业必须积极加快“走出去”的步伐。WTO会员国之间市场互相开放的规则为我国通信企业“走出去”创造了良好的客观条件。在国内市场,引进外资存在着法律条文上的限制,而在海外市场,我国的通信企业可以摆脱形式上的束缚,更灵活地选择外资合作伙伴和利用形式,从而摆脱“外战外行”的不足,这有助于降低在海外市场的经营风险,可以为以后更多的企业走出国门提供参考价值。
3.国内电信企业加强内功
引进外资与练好“内功”是相互促进的,一方面引进外资能从资金、管理上促进“内功”的修炼,同时自身的提高可以对外资形成更强的吸引力,增强国外运营商的投资热情。我国电信企业真正意义上的市场经济企业化经营时间不长,自身的国有企业特色和计划经济气息仍然很浓,与世界级电信企业还有较大差距。
‘伍’ 国家为什么允许英国电信进入中国市场,不怕信息泄露吗
大概去年英国答应使用华为的5g网络,作为报答中国开放电信市场给英国电信。现在英国跟着美国为难华为公司,估计英国电信在中国的发展计划也得泡汤。
‘陆’ 谁知道英国电信BT在中国的公司或者办事处的电话
Headquarters:
BeijingBT China Ltd
Room 702A, Tower W3, Oriental Plaza
No. 1 East Chang An Ave
Dongcheng District
Beijing, 100738
ChinaTel: +86 10 5812 9999
Fax: +86 10 5812 9988
ShanghaiBT China Limited
Suites 2602-2605, 26th Floor, Hongyi Plaza
288 Jiujiang Rd
Shanghai 200001
ChinaTel: +86 21 232 15599
Fax: +86 21 232 15588
DalianBT Technology (Dalian) Company Limited
Dalian Software Park
Building 16, 6th floor, Room 602-B
No. 269 Wuyi Road
Dalian 116023, ChinaTel: +86 (411) 84578000
Fax: +86 (411) 84578001
不需要翻译吧??
‘柒’ 英国电信进入国内开展是什么业务,对三大运营商有什么影响
我估计短期内不会有任何影响,长期必然同三大运营商一样,行业垄断!
‘捌’ 携号转网最大输家出现,出乎意料,居然不是移动
只能说题主看的是表面,携号转网根本不存在最大输家或最大赢家的说法,三家网络服务商虽然存在竞争,但中国的市场就这么大,虽然各自为战,但在某些层面也是要达成共识的。中国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但凡是设计商业,就离不开商会、协会等类似的团体,各位真的一位这个协会是为了消费者谋福利存在的吧?实际上这类似的团体是为了固定行业标准存在的,至于更深层次的东西,各位自行脑补。
当然了,这也只是我举得一个例子,做不得数,但在我的认知里男方以电信网为主,北方以联通网为主,电信顶多算是个后起之秀,还是借着合并的东风才站起来的,不然手机卡业务咋也轮不到他做,移动和联通就足够了。
‘玖’ 英国电信即将进入中国市场,三大运营商还不慌吗
日前,英国电信BritishTelecom官网宣布,该公司成为首个获得中国工信部颁发的全国性牌照的国际电信公司,同时,也获得了两项业务许可,即中国全国性IP-VPN许可证和中国全国互联网服务提供商(ISP)许可证。
中国的现在的竞争力是非常大的,不是说想进来就可以进来了,而且政策也是不允许的。
对于本次的入华,英国电信全球服务部首席执行官BasBurger表示:“由于中国和英国政府的合作,我们获得了在中国的全国性增值电信业务牌照,从而能够扩大规模,去满足全球客户的需求。”
目前,英国电信在中国境内的客户包括宝洁、诺华、联合利华、路透社等跨国公司,为这些公司提供覆盖全球的网络IT服务,除此之外,其也为华为、国航、中石化、中兴等提供覆盖亚太地区甚至全球的网络IT服务。
‘拾’ 中国已经有了三大运营商了,还要英国电信公司干什么
其实楼上的意见未必全对!不想评价本土三大运营商的服务是否比舶来品更好,但竞争才能创造更有质量的服务!有了竞争才可能激发创造力!竞争对手之间也会不断地进步!当然,某个竞争对手也许会一败涂地,也或许两败俱伤!但人民大众却一定是唯一的获利者!其实楼上的意见未必全对!不想评价本土三大运营商的服务是否比舶来品更好,但竞争才能创造更有质量的服务!有了竞争才可能激发创造力!竞争对手之间也会不断地进步!当然,某个竞争对手也许会一败涂地,也或许两败俱伤!但人民大众却一定是唯一的获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