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英国资讯 > 明朝英国有多少黄马

明朝英国有多少黄马

发布时间:2022-08-06 13:10:48

㈠ 古代的“黄马褂”有多少特权为何和珅拥有20多件

黄马褂有多少特权?这东西最主要是赏赐的人只能是皇帝,是一种荣耀,有其特殊性,黄马褂也就代表跟皇帝有点关系,得到皇帝的赏识,这种特权有见官大三级的威势,被赏赐黄马褂的一般都是官阶较高的人,其本身地位就不一般,赏赐黄马褂就更加有高人一等的感觉。

不过黄马褂分为两种,分为工作服和赏赐黄马褂,赏赐黄马褂又分几种,有打猎时赏的,或比武时赏的,有赏给有功的高级武将或统兵的文官的,还有特赐朝廷特使的。

特使特赐就是代表皇帝跟外国打交道的会得到一件黄马褂,象和珅就代表干隆皇帝和英国使节马戛尔尼谈判过,得到这种特赐的黄马褂自然不在话下。

和珅是干隆皇帝的宠臣,担任了那么多职务,干隆赏他“武功褂子”也很正常,黄马褂虽然没什么的特权,却是皇上御赐的,跟皇权沾上边的,身份自然就特殊点,一般人谁敢不给面子?所以有见官长三级的威力,谁都要给皇帝面子不是?

㈡ 明朝万历年间北京城人人骑黄马戴口罩,这背后隐藏了怎样的秘密

万历年间(一五七三-一六一九),李小二生活在北京城里,每天骑马去上班。那时候好多人骑马上班,就像今天好多人开车上班一样,属于生活条件日益改善的标志,所以并不稀奇。让人稀奇的是,小二永远只骑一匹黄马,而且几乎所有人都骑黄马。再留心一下还能发现,包括小二在内的好多市民,每天出门必戴一副口罩,熟人见面打招呼,全是唔唔的男低音,看似正流行SARS似的。

对于这种现象,明朝人屠隆做过解释,他说当时街上太脏,晴天起沙,雨天起泥,而不管晴天、雨天,都是粪便满地。骑黄马出去,刮上去的沙土和溅上去的粪便不会太显眼,省得经常刷洗。至于出门戴口罩,甭解释,一定是用它来抵抗臭味。

明朝刚建国的时候可没有这么脏,那时候路面很宽,街道两旁挖有明沟,明沟旁栽有槐树,槐树的后面才是居民楼和临街店铺。街道四通八达,明沟也彼此贯通,街上的雨水裹携着人畜粪便,迅速地排入明沟,再顺着明沟流出城外。

为了让这个状态保持下去,明成祖让五城兵马司日夜巡查,严禁临街居民为扩建住房而填平明沟。明英宗怕五城兵马司玩忽职守,又派巡城御史协助和监督五城兵马司。明宪宗和明孝宗即位,分别又让工部和巡捕营参加进来。也就是说,万历年间至少有五个机关在治理违章建筑。可惜这五个机关没一个管用的,早在成化七年(一四七一),原本四通八达的明沟就被日趋火爆的房地产开发填平了大半,雨水泡塌过上万间房屋,无数人在那年大瘟疫中死去[1]。然后就是李小二的时代,违法搭建更多,城市更脏,逼着小二他们骑上了黄马,戴上了口罩。

如果您向李小二打听万历年间的流行色是什么,他会毫不犹豫地告诉您,一个是黄,一个是白,再一个是灰。黄是黄马,白是口罩,而灰是黄马和口罩在浓郁的臭味中熏出来的颜色。这几样流行色掺在一起,让您要么对生活充满绝望,要么像一个民意代表那样发出呼吁:我们要治理城市环境!

李小二应该目睹了治理进程。那是万历二十五年(一五九七),某工部员外郎主动请命,要突击拆除所有违章建筑[2]。该员外郎带领临时组成的突击队,尝试进行移除工作:从宣武门外东响闸,到正阳门外御河桥,长达三里的违章建筑很快被拆除一空。不过,才刚结束,雪片一样的举报信就飞进了皇宫,纷纷检举那位员外郎的贪污受贿行为,他很快被革职拿问,关进大牢,然后畏罪自杀。当然,该员外郎不一定贪污受贿,更不一定是自杀,他是死在自己太胡涂上。那么多年、那么多机关都没治理好一个违章建筑,这里面岂能没有奥妙?

㈢ 古代的“黄马褂”到底能有多少特权为何权臣和珅拥有20多件黄马褂

导语:在很多影视剧当中能够看到这样的场景,那么就是皇帝将自己的黄马褂,赐给了朝廷当中立下了大功的人,而得到这件黄马褂的人立马就会穿在身上,整个人都觉得特别的荣耀,周围的人也对于这种事情非常的羡慕。那么清朝皇帝把黄马褂赐给别人,黄马褂到底有多少特权呢?


总结:到清朝后期,时代变迁,皇室没落。而当时象征荣耀和地位的黄马褂也成为了烂大街的东西,那时候皇室的很多东西都被拿来交易和拍卖,只要有足够的钱就可以买得到。而且买到之后就属于私人物品,可以随意的穿戴和处置,再也没有了当时的珍贵和荣耀。

㈣ 求明朝地方官职各代多少兵马详细一点。

明朝地方官员并没有兵权,明朝实行“卫所制”,即在全国军事重镇设立军卫,编制为一个“卫”有5600人,军事长官为“都指挥使司”正二品,1120人为一所设“千户所”正五品,120人设一个“百户所”正六品,50人设一“总旗”,10人设一“小旗”【“总旗”“小旗”为世袭,无品级】公元1390年全国共设有卫547个,所2563个。

兵员来自军户【现役军人】,而且军户世袭!士兵后代也必须当兵,除非皇帝特赦。到明朝后期卫所制度已经名存实亡,大量逃户,一卫不足1000人,大多吃空响。
到嘉靖时期【朱厚熜】,边患严重,急需兵力,朝廷改采募兵制【直接招兵】。募兵不同于卫所军,不世袭,来去相对自由。但由于募兵制破坏了早期卫守制“兵帅分离”的构想,内阁必须将兵权下放于将领,明朝无法完全掌控兵权,尤以戚继光的“戚家军”更为有名,中央集权逐渐转变成为个别军官所拥有的势力。
明朝军衔制度【各武官名称】总兵、副将、参将、守备、千总、把总。【总兵就像现在军长,打仗是朝廷会派一个总指挥“督师”相当于总司令来指挥打仗、

朝廷封赐称号:
【总兵】明代总兵官阶无定制。
[宣威将军]明代从一品武官。
[建威将军]明代从一品武官。
[龙虎将军]明代正二品武官。

【副将】明代副总兵改称为副将,次于总兵一级,为从二品武官。
[定国将军]明代从二品武官。
[昭勇将军]明代正三品武官。
[昭毅将军]明代正三品武官。

【参将】明代总兵之下设参将分守各地。正三品武官,次于副将一级。
[怀远将军]明代从三品武官。
[定远将军]明代从三品武官。
[明威将军]明代正四品武官。
[广威将军]元明两代正四品武官。
[信武将军]元明两代从四品武官。
[宣武将军]元明两代从四品武官。
[显武将军]元明两代从四品武官

【守备】明代正五品武官。
[武略将军]明代从五品武官。
[武义将军]明代从五品官员。
[武节将军]明代正五品武官。
[武德将军]明代正五品初授武官。

【千总】明代正六品武官。
[昭信校尉]元明两代正六吕武官。
[昭武将军]元代称为大将军,明代正品武官。

【把总】明代正七品武官。

㈤ 古代的“黄马褂”有多少特权和珅有多少件黄马褂

黄马褂是代表着皇权,犹如皇帝亲临,所有官民见到后都得参见,跪拜,而且不能有刑罚加身,这是他的特权,可是他是有条件和保质期的,一个条件是这个皇帝没有反悔,另一个条件是这个皇帝还在位,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我们知道明朝的开国皇帝封了很多免死金牌,最后这些有如催命符,获得免死金牌的都被杀了,而黄马褂也跟这个功能差不多,如果皇帝反悔,随时可以杀掉,如果皇帝已经不在了,下一任皇帝同样可以随便处置,所以这个东西要用辩证的眼光看,怎么理解都可以,总之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解释最恰当不过了。和珅一生靠着干隆皇帝的宠爱,获得无数的黄马褂,不过当过期以后,连一条命也换不回来,说不定说是他的催命符更恰当,如果少一些,说不定还有可能活命。

权臣和珅曾经为清朝的外交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且最初为官清廉、公正,当时甚得干隆的喜欢,并多次赏赐给他“黄马褂”,主要是以表皇帝肯定他做出的贡献,同时有激励他越做越好的含义。皇帝赏赐的“黄马褂”虽然没有什么特权,但一定要十分爱护,不能随意破坏或者丢弃,这些都是对皇帝的大不敬,轻则罢官,重则满门抄斩。一定要摆着供好,没有特殊的事不要任意穿着。

不知道有人统计过没有,黄马褂带来的究竟是福还是祸?这有时候也像大家追求的荣誉,最终是好还是坏,很难说清楚。

㈥ 马匹作为战争中的重要物资,明朝为什么会养的这么少

古代有个官名叫"洗马",原名可能是"先马",是太子的侍从官,因在太子出行时骑马在前而得名,这个官在汉代俸禄是六百石,在古代已经算是中级官员,更何况是跟着下任领导人的属官,前途无量。

但由于这个官职在后世跟马就没啥关系了,因为不太常见,所以不了解的人往往因为洗马这个名字产生误解。

明朝成化年间,洗马杨守陈有次请假回家,住驿站时驿丞看到他的关牒,以为洗马是不入流的养马官,接待杨守陈时态度比较怠慢,大大咧咧问杨守陈:"你干洗马这活,一天能洗几匹马呢?"杨守陈随口答道:"如果勤快就可以多洗,如果懒惰就少洗,没有定数。"

过了一会儿有人报告说有个御史马上要到,驿丞就赶忙催促杨守陈让位,杨守陈说:"等他来了我再让也不迟。"结果御史正是杨的门生,见到杨就长跪问安。驿丞吓得赶忙匍匐在台阶请罪。

从这个故事里可以看出来,至少在明朝中期,负责养马工作的官员,在官场中地位并不是很高。



马匹保有的下降直接造成了军事力量的衰落,比如说明初时期陕西边镇,历史记载几乎是全员骑兵,根据记载宁夏镇和固原镇兵额大约3万人,却分别拥有军马22182匹,和马匹32256匹。

而到了明末,宁夏镇的马骡合计加起来只有4180匹,固原镇则只有8673匹,从数量上下降到明初的1/5到1/4。

这还是边防压力重大的边镇军马的情况,就内地官马的情况来说恐怕会更糟糕。据推测,明朝末期的全国官马拥有量,已经下滑到强盛时期的1/5以下了。

㈦ 明朝英国公9世袭,每个人详细点

第一代张辅。

他是明成祖时期最宠爱的大将,张玉的儿子。张辅的一生,战功赫赫。是他那个时代,中国甚至世界上最耀眼的将星之一。

张辅很早的时候,就随父亲参加靖难之役,为明成祖夺得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在未来的岁月中,三次平定安南,灭亡了越南,三次跟随明成祖,北伐蒙古,威名赫赫。

明成祖死后,接着辅佐三代君王,最后年纪大到不行的他,跟随明英宗北伐,死在了土木堡之变。作为一个四朝老臣的伟大将领死在了战场上,真正的做到了鞠躬到死。

第二代张懋。

他一上来就赶上了大明朝天翻地覆的时刻。在未来的岁月中,张懋始终手握重兵,成为京城的护法门神,长达四十年间无论哪位奸臣上台从来没有人敢惹他,被认为是贵族中地位最高的,甚至比他老爸还要高,死后追封宁阳王。

张某别的能力不清楚,但是对权力的把握很厉害,而且他作为武将之后,武术也非常强,曾经连发三箭全中,被皇帝所称赞。

阅读全文

与明朝英国有多少黄马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英国棋子价值多少 浏览:295
舒尼替尼多少钱一盒印度 浏览:463
意大利家具用什么做 浏览:780
脱欧后的英国该怎么办 浏览:210
越南和防城港边界是在哪里 浏览:541
意大利有哪些有助睡眠的东西 浏览:562
如何实现中国经济稳定增长 浏览:674
为什么不可以进口印度格列卫 浏览:296
中国有什么人 浏览:171
伊朗哈梅内伊是什么民族 浏览:778
黑椒汁意大利面怎么样做好吃 浏览:416
意大利女排为什么放水 浏览:665
eur33码的裤子中国是多少码 浏览:899
伊朗藏红花有多少种 浏览:955
越南在中国哪里有物流 浏览:714
英国韩文字怎么写 浏览:254
在印尼回国哪里查护照状态 浏览:69
中国胡椒哪里好 浏览:336
伊朗板坯什么价格 浏览:33
中国最大的武庙是哪里 浏览: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