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英国资讯 > 英国为什么取得巨大的进步

英国为什么取得巨大的进步

发布时间:2022-08-08 21:58:44

① 18世纪英国艺术为什么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18世纪英国艺术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其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为如下几个方面:首先是英国的工业革命。工业革命使英国的经济走在了欧洲世界的前列,从而促使了英国艺术的发展。

其次是洛克哲学的影响。主张理性主义的洛克,为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大造舆论,深刻地影响了英国18世纪的艺术。第三,英国启蒙主义运动对18世纪艺术的发展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英国的启蒙主义的倾向有两派,即温和派和激进派。每一派都有其代表艺术家,荷加斯就是在美术方面的启蒙主义激进派方向的代表。就18世纪英国的绘画来说。它是沿着风俗画、肖像画和风景画几个方面向前发展的,并且在这几个方面都取得了全欧洲意义的成就。

② 英国为什么能在十九世纪成为世界第一强国

形成原因:工业革命推动了经济的发展。17世纪资产阶级革命后英国国力逐渐开始强于其他封建国家,开始拥有广阔的海外殖民地和海外市场,再加上资本主义得到更充分的发展和18世纪的圈地运动的发生,使得18世纪的英国最先爆发了工业革命并在19世纪中期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最早的工业国。 特点:以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由贸易为主要内容的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国家支持拓展海外市场。

③ 英国在近代史上的崛起应该怎么解释

关于近代史上英国崛起的原因,有很多说法:

教科书上说,牛顿力学等近代科学的发展促进了英国的进步,并引发了工业革命、圈地运动,工业革命让英国一飞冲天。

英国精英说,英国的崛起得益于自由主义

自由主义就是保护个人思想自由,以法律限制政府对权力的运用,保障自由贸易的观念,支持私人企业的市场经济,透明的政治体制等。

很多曾留学西方的中国学者说,“大宪章”等法律对王权的限制,保护私有产权,海洋型国家,休谟、霍布斯、洛克等英国哲学家的贡献等。



欧洲文明并非原生文明,它是地中海文明的一部分。

地中海文明包括环地中海的所有古文明,除了古罗马、古希腊,还有包括今天的西亚和北非(古埃及、古巴比伦、亚述、波斯等)。

在近代史之前,欧洲文明与西亚、北非在文化上一直是存在相互影响的,并且是西亚、北非对欧洲的影响更大,欧洲对西亚北非的影响较小。

今天的人之所以把欧洲与西亚北非区别看待,主要是因为他们的宗教信仰不一样,以及欧洲人的的刻意与中东划清界限。

除去宗教因素,欧洲与中东在人种和文化上其实比较相似,尤其是地理上相邻的地区。

至此,我们可以看到,英国的崛起并不只是英国人自己的功劳,外部因素也很重要。英国的崛起与地中海文明有很深的关系。

④ 大国的崛起之路,英国是怎样成为世界强国的

英国摆脱封建态度是在15世纪末,是在1485年,当时英国出现了一个王朝是在英国历史上是一个很重要的王朝,是都铎王朝,英国对世界影响太大了,都铎王朝的奠基人就是这个人,这是他的儿子这是他的女儿,这三个人,祖孙三代,亨利七世二子,亨利八世,亨利八世女儿伊丽莎白,使英国第一次摆脱依附和落后的状态,成为欧洲强国,为英国走向世界奠定了坚定的基础。这里面的故事很多很多了,如果说我给学生开英国史的课的话,这三个人的故事可以讲好几次,当然我也没那么多时间去讲,特别是亨利八世和伊丽莎白一世,这两个人的故事多极了,但是无论这些故事是怎么说的,无论这些故事是表明这个主人公他人品好还是不好,它英明还是不英明等等。

这就是为什么英国后来步步走在前面,这是第一步。所以我们说英国,说英国那么强大,它造成的影响那么巨大是有道理的,这一步是它走出来,接下来还不止这一步,光荣革命以后,英国的正式结构问题已经解决了,就是它建立了一个现代性质的政治结构,一个政体,当然这个政体在后来一二百年当中不断地改变。但是这次事件以后,英国就出现了一个非常适合于经济发展的社会和政治的环境。在这样一个政治和社会的环境之下,英国开始了它的经济方面的大踏步的这种飞速的发展。

18世纪我们刚才说,17世纪的英国做一件事,解决政治制度的问题,18世纪的英国,做两件事,第一是发展经济,上半叶出现了所谓的农业革命,下半叶出现了工业革命。第二件事就是18世纪的英国,开始去争夺世界的大权了。这张图就表现英国在18世纪和其他的欧洲几个国家在世界上争夺殖民地的情况,特别是在这一百多年当中,英国和法国争夺世界的霸权,最终是以英国的胜利被告终的。这个胜利它的坚强的经济基础就是工业革命,我们看这样一组数字,我们就可以明白,英国在工业革命期间它的生产发展的情况是一个什么样的过程?

英国的工业和农业的比例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在1801年的时候,英国它的国民经济中,工业的比重只占29.7%,农业是35.9%,英国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业革命,在1860年的时候,我们看到英国的工业产量占世界40%到50%,对外贸易占世界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而这样强大的经济实力是出自于一个非常小的国家,英国的国土面积占世界陆地总面积0.2%,而人口只占世界总人口2%,英国也是一个很小的国家。

英国小小的国家,能够在世界的舞台上占据一个半世纪之久,这是超常发挥。本来不应该是这样,本来不应该,它凭什么?它就这么大,就那么多人,它凭什么?根据我们刚才我刚才向大家介绍的情况来看,有一点是非常突出的,就是它的那种创造的能力。就是靠得这样的创造能力它能够超常的发挥,它发挥了本来根本就不可能发挥的作用,做本来根本不可能做的事。你看,它在各个方面都是有巨大的创造力的,政治、经济、文化很多很多其他方面,它都发挥了巨大的创造力,这是它成功的秘诀。

⑤ 十九世纪中期一跃成为最大的经济强国的原因英国

(1)英国最早开始并完成了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促进了英国经济的发展,英国率先变成工业强国.依据材料一的“英国依仗工业革命所形成的技术基础,高速发展对外商业贸易…在19世纪中期一跃成为最大的经济强国,占据了工业霸主的地位,…而世界各国都必须毫无保留的为英国的商品敞开大门,若有不从者,枪炮伺候.”可见英国在“19世纪中期一跃成为最大的经济强国”的原因是:工业革命的推动和英国的殖民侵略扩张.
(2)瓦特蒸汽机推动了交通运输工具的进步,美国人富尔顿首先造出了蒸汽机作动力的轮船.随后,英国工程师史蒂芬孙发明了火车机车,1825年,这列名为“旅行者号”的机车在英国试车成功,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3)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工业革命以后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人类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故答案为:
(1)原因:工业革命、殖民掠夺.
(2)蒸汽火车、蒸汽轮船.
(3)工业革命后,形成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人类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⑥ 历史 英国崛起的原因 要全部 并且有原因及理由需观点正确,符合历史事实

原因有很多:其一,其政治文明,早在十三世纪(中国宋代)成功逼迫英王签订大宪章,奠定了君主立宪制的基础;在十五世纪末(中国的明代)就进行了光荣革命,实现了对王权的控制,最终在十七世纪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
其二,在人类史上最早实现了专利制度,对知识产权进行保护,加大的加速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对社会的推动力。而在中国由于缺乏相应制度,秉承子承父业秘不外宣导致很多成功最后泯灭~
其三,人民极富于冒险,进行海外殖民,进行海外贸易迅速占领市场,并借助战争、贸易、殖民、资本的力量实现了原始积累。
其四 较高的科学文化素养,在机械、化工、物理等诸多领域大师频出,最终主导了第一次科技革命,从而极大的推动了日不落帝国的崛起。
第五,经济上实行了重商主义,是古典经济学的发源地,重视商人、重视贸易,尊重逐利行为,从而推动社会进步。
综上所述,在政治上、科技上、资本上、思想上、军事上奠定了强大的基础。
当然一个国家的强大和衰弱是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任何人都不能穷尽其所有的原因。所以,以上仅为个人之间,不是作为标准答案。仅供参考。如对我的解答感到满意敬请采纳,如有疑问欢迎随时追问。
(另外可以观看一下央视的一个着名的政论节目,《大国崛起》,上面给我们提供了与以往不同的视角来看列强的强大,很有启发性。)

⑦ 英国为什么是发达国家

其实原因很简单,主要有三点。
第一,人种的变化。
英国是近代工业革命最早的国家,也是现代商业社会的缔造者,所以这种文化刻入了英国人的心中。而我们看到,英国统治下真正发达的国家,如加拿大等,其实人口上,基本上都是英国人近代移民的后裔,也就是英国人。这一点可以说是基础,同样都是英国人,发展能差到哪里去?
第二,殖民方式不同。
英国近代抢占殖民地,其实为的不是开疆拓土,而是经济利益,发展贸易。也就是打开市场,然后相互贸易,倾销英国的商品,然后赚钱,进一步刺激经济。当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也就是这个路子。
所以,英国的统治方式,使得殖民地要有利可图,最基础的就是先要发展当地的经济,这样才有能力通商,有能力购买英国产品。因此这种统治方式下,英国殖民地基本快速建立商业体系,快速进行工业发展,自然越来越发达。
第三,文化制度的建立。
经济发展是建立在先进的政治制度上的,这是基础。而英国人占领殖民地,直接打破其原有的政治结构,建立英国似的民主制度。这一点给殖民地带来了制度的跨越式进步,为经济发展扫清了障碍,使得经济能够快速解放。

⑧ 为什么英国能够迅速崛起

英国近代以来的崛起和强大,是多方面因素促成的,而其中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宪政体制的形成与完善,无疑是其最重要的结构性和制度

性支撑。近代英国作为世界上第一个三权分立宪政体制国家,应该被看作是英国贡献给现代世界政治的最大制度创新。近代英国正是通过宪政

体制创新引领时代潮流,并迅速崛起为欧洲强国、乃至世界强国的。从欧洲的历史来看,英国崛起时人口不过2000多万。英国先是在1588年消

灭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接着又打败了“海上马车夫”荷兰,最终在18世纪后期的七年战争中打败法国,而成为世界霸主。并且,随着宪

政体制的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在英国日渐成熟,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新技术开始不断涌现。1765年瓦特改良了蒸汽机,1768年阿克莱特

发明了水力纺织机,1779年克莱普顿发明了走锭纺织机,1784年卡特莱特发明了动力纺织机,等等。而代表经济自由放任和市场经济成熟理论

的着作——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也正是在1776年出版的。英国长达几百年的兴盛史,充分证明宪政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动作用。可以说,

英国所走过的宪政之路是成功的,经验是可贵的,对后世影响是巨大的。研究英国宪政体制的形成与发展,可以更好地认识近代英国的崛起,

有助于提供线索,抓住根本。就其深远意义而言,近代英国宪政体制的形成与完善不仅是国家性的,更是世界性的。近代以来几乎所有的宪政

国家都是效仿英国宪政体制而走上宪政道路的。
宪政与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问题无疑是当今中国理论界关注的一个重点问题,而二者之间确实存在一些规律性联系。中国百年来宪政进程受阻

,其根本原因在于市场经济的缺乏、个人权利与国家权力之间缺乏有效的平衡和相互尊重。值得庆幸的是,经过二十几年的改革开放、市场经

济的确立和推进,中国的社会利益结构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私人财产权利已经人宪,利益主体多元化格局已基本形成,从而为我国的宪政

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结构基础和背景根基。当然,宪政在中国的实现,也离不开我们的理性自觉推动。这就需要对西方宪政的生成加

强研究以丰富我们对宪政的认识。事实上,对宪政的认识和了解本身就是我们宪政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近代英国宪政体制的形成和发

展进行历史考察,可以为我们认识和把握社会变迁时期制度变革、演进的机理提供一些借鉴和参照。我们在强调各国现代化的多样性、各民族

发展的独特性的同时,也不应忽略现代化所内涵的普遍性和一般性规律。尽管世界各国政治经济制度、历史文化传统各异,但只要采取民族国

家的组织形式,奉行利益导向的市场经济,采用形式理性的非人格化官僚管理体制,那么社会治理就必然选择法治和宪政。在当下中国,随着

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宪法、宪政问题日益成为政治领域,乃至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并且在日益推进的依法治国政治体制改革中得到了

清晰体现。毋庸讳言,现代政治体制与宪法、宪政有着直接联系,因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说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问题就是宪政问题。为此,对

宪政主义进行追根溯源,以便为我们的宪政发展提供一定的知识和理论储备,就显得极为必要。英国是宪政“母国”,当然也就成为宪政研究

躲不开、绕不过的重要一环。对近代英国宪政形成、发展的动因、过程和特征给予历史性的考察与思索,并上升到规律性认识,对于正在大力

发展市场经济和正在走向宪政的中国有着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当然,我们更多地是要从近代英国宪政的形成和发展中寻求经验而非样板

,寻求灵感而非模式。
2.近代英国宪政形成的特点
长期以来,英国宪政的形成与发展一直是中、西方学术界乐此不疲的研究领域。然而,由于英国宪政发展未曾中断的连续性,使得英国宪政的

形成和发展烙有更多的传统痕迹。故而对英国中世纪宪政与近代宪政的联系和区别,存在一些模糊认识,将中世纪英国宪政与近代英国宪政等

同。事实上,从17世纪开始,近代英国的宪政体制及其价值观念与中世纪的宪政体制及其价值观念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对此,霍布斯鲍姆强调

:“这种对激烈对抗的回避,这种对新瓶贴上旧标签的偏爱,是不应与无所变革混为一谈的。”中世纪至近代,英国的宪政发展分为前后两个

不可分割的阶段:首先是中世纪等级制混合政体,然后通过近代宪政革命,建立起成熟稳固的资产阶级的三权分立政体。英国从中世纪的《自

由大宪章》开始,由于封建地方贵族、城市与王权的对立、冲突,在封建制度下开创了英国宪政的传统,创立了封建制混合政体。随着近代资

本主义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级的强大,社会冲突逐渐转变为地方贵族与国王、市民阶级之间的冲突。封建制度不利于集权国家的发展

,而商品货币经济的健康发展又离不开庞大集权国家的保护。由庞大中央集权国家保护,可以加快资源的交易速度,降低交易成本,提升交易

效率。同时,国家的悖论也被提了出来,拥有一个强大而权力有限的政府成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如果国家过于软弱,无法保证契约的实施

与产权的安全,交换与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水平将非常有限。但是随着国家权力的增强就会产生一个问题:强大的政府虽然能够保护产权,但

是也会因为国家权力的强大对契约与产权造成威胁。所以,自由市场制度的发展必须伴随制约政府行为的制度的建立。绝对主义国家只能从道

德上尊重和保障产权,但在制度上却无法真正有效尊重和保障产权。17世纪英国率先建立了三权分立宪政体制,开始用分权的手段,来解决国

家作用的“本质两难”。这时分权的社会等级色彩逐渐淡化,职能色彩逐渐增强。1688年英国“光荣革命”之后建立的议会主权和普通法院司

法独立都限制了王权对私人财产的随意侵犯,确保国家制度内部存在制约与平衡,使国家在积极有效地发挥它应起的作用的同时,无法滥用权

力。宪政对公共权力不是否定,而只是限制。通过三权分立宪政体制的建立与完善,近代英国形成了一个权力强大而又有限的政府,并为1780

年工业革命的发生提供了产权保护这一关键性基础。可以说。近代英国是伴随着对私人财产权利保护而崛起的。
3.研究近代英国宪政形成的方法
目前,宪法学界,存在着形上论与实在论、先验论与经验论、自然法主义与法律实证主义、重主观与重客观等各方面的理论分野,从而导致了

对宪政的不同定义。宪法学界对宪政的定义纷繁复杂、众说纷纭,其根源在于对宪政的认识缺乏一个同一的话语背景。以至于在不同的语境中

宪政呈现出不同的含义,造成了宪政这一概念使用的混乱,甚至在同一篇文章中,在不同的语境中宪政有着不同的指向。事实上,这在某种程

度上是脱离宪政形成的历史语境研究宪政的产物:人们在研究宪政时,总习惯于把它的发展历史看成好像只有从属和次要的意义,甚至确信宪

政可以离开它的历史来进行考察和理解。结果造成对宪政的研究,分析演绎性的方法多,而事实描述性的方法少。演绎分析性的方法大都将宪

政的形成建立在逻辑推演的基础上,由于缺乏历史考据,其结论难免缺乏事实的生动与历史的厚重,甚至会出现断论失据之辞。事实上,宪政

的形成、发展、变革是与社会生活、社会发展存在内在关联的,我们不应将其与它赖以产生的社会基础分离开来研究。对于宪政的发展及其价

值观念的变化,如果离开它所赖以存在和发生变化的背景条件,是不可理解的。因为,以宪政之“定义”解说宪政,只是回答了“什么是宪政

”的问题,却无法回答。宪政是什么”。搞清楚宪政是怎样产生的,事实上比弄清宪政的定义更重要。因而,研究近代英国宪政的形成离不开

历史学方法,离不开历史视野和背景,这就需要引入历史学方法和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立场。对英国宪政研究,引入历史学与法学交叉学科研究

也是具有可行性的。历史学,法学只是为了研究方便而进行的一种人为学科划分,二者的隔阂并不是绝对的。因为,无论是历史学、还是法学

,它们所面对的都是同样一个人类社会的现实和历史,将它们区别开来的只不过是研究重点、研究方法和所用理论有所差别罢了。因而,在研

究领域上出现交叉或者重叠是正常的。并且,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有助于扩大我们的研究领域和研究视野。
通过历史发生学的逻辑梳理,可以引领我们超越浮面的表象,进入到更为深层的生成机制中去。作为过程描述的历史学,本身就是一种方法,

它是法学家的一个基本理论素养。正如德国法学家萨维尼所强调的,“法学家必当具备两种不可或缺的素质,即历史素养,以确凿把握每一时

代与每一法律形式的特性;系统眼光,在与事物整体的紧密联系与合作中,即是说,仅在其真实而自然的关系中,省察每一概念与规则”。由

于缺失历史的背景和视野,长期以来对英国宪政的研究多是平面拓展,而缺乏深度挖掘;多囿于表层,总还是悬浮在波谷浪尖。而不知道宪政

之河的深水处究竟涌动着什么力量,才形成了水面上那可见的波峰。通过历史深层描述可以还近代英国宪政形成以来的历史本来面目,可以帮

助我们更加准确地理解近代英国宪政发展的真实历史过程,以便从中抽象出宪政形成与发展的内在规律。宪政形成与发展的内在规律不在历史

之外,而在历史之中。投有宪政史研究的深入和发展,宪政理论的研究也就失去了依据和支撑。目前,关于英国的宪政理论之所以迟迟难以取

得较大进展,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英国宪政史研究的滞后。可以说,投有一套符合历史发展真实的描述性宪政史着作,也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分析

性宪政学说,更不可能谈高水平的宪政理论。因为,“知其所以然”是建立在“知其然”的基础上。所以要在宪政史与宪政理论之间建立一种

良好的互动关系,只有将历史叙述与理论研究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才能做到观点的真实与深刻。有说服力的英国宪政理论,只能是建立在对英

国宪政史进行直接而持续的思考基础上。

英吉利民族于中世纪王权与贵族的对抗冲突中孕育萌芽的自由传统,经过几百年的缓渐生长,在十五六世纪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地理大发现、商业革命等新事件及新精神的滋养之下,渐渐根深叶茂,终于因十七世纪的英国革命而开出了宪政之花,结出了自由之果。宪政的思想与制度宣示着人类政治意识的觉醒,启示了人类文明的新时代。三个世纪以来,尤其在经历了二十世纪极权主义政治的劫难之后,宪政之作为现代政治生活的样式已渐渐成为人类的共识。宪政的主要制度与观念起源于英国。议会制、责任内阁制、政党制、文官制等宪政制度首先在英国产生,宪法的财产权原则、基本人权原则、分权制衡和有限政府原则、法治原则都从英国的行宪经验中得来。在行宪历程中,英国孕育和生长了宪政制度和自由精神。宪政制度与自由精神的相互作用,社会史与思想史的互动使英国在经历传统与变革的巨大冲突之后,以演化与渐进的方式成功地从中世纪政治制度转变到近代的君主立宪制度,避免了激进与革命的社会变革,率先步入近代社会,创造了富有英国经验主义特色的英国宪政模式。

所谓宪政,简而言之,即是有限政府。宪政的核心内容是限制与约束国家权力,确立与保护公民权利与自由。正是在对于国家权力的制约之中,公民权利获得保障,政治自由得以实现,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之间的界限得以确立。而对于权力的警惕与防范根源于对于自由价值的珍视,所以权利和自由高于和先于权力。

英国的宪政道路是自然演化和渐进改革的道路。英国从传统社会步入现代社会,从君主制政治转向现代政治,实现宪政的道路是在社会力量的冲突与和谐的动态平衡中,通过持续不断的渐进、稳健的社会改革而实现的。英国从中世纪的《自由大宪章》开始,就由于贵族与王权的对立、冲突而开创了英国自由的传统,这样一种传统随着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中产阶级的兴起,冲突转变为贵族、国王与中产阶级、国会的对立,十七世纪的英国革命以光荣革命成功实现君主制与宪政的调和,传统政治形式与现代政治精神的结合而告终,光荣革命成为英国历史的最后一次革命,它奠定了英国式渐进道路的基础。十八世纪工业革命的发展,使工人阶级逐渐成长为独立、完整的政治力量而与工业家集团形成两种对立的社会力量,民主化成为十九世纪政治变革的主题。在社会变革的潮流中,政治家审时度势,1832年的第一次议会改革使英国民主化的进程采取了渐进改革的方式,避免了法国革命式的代价。二十世纪英国的宪政改革同样是致力于渐进社会工程(piecemeal social engineering),而拒绝欧陆盛极一时的乌托邦社会工程,费边社会主义与自由资本主义冲突的妥协方案是建立“福利国家”,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英国避免了法西斯主义等极权主义的惨痛代价。

阅读全文

与英国为什么取得巨大的进步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印度街边椰子多少钱 浏览:159
中国有哪些上古神鱼 浏览:439
伊朗古代的文明标志叫什么 浏览:946
伊朗用什么社交软件类似微信 浏览:432
中国航空师有多少人 浏览:389
印度飞饼加什么菜 浏览:278
中国药监局多少工作人员 浏览:545
东帝汶如何分辨中国人 浏览:574
意大利口罩哪个国家最严重 浏览:822
越南房子100万租金是多少 浏览:160
伊朗人的创新能力怎么样 浏览:284
中国哪里能买到烟 浏览:645
中国所有法律在哪里查询 浏览:138
中国内战什么时候开始 浏览:835
越南电影票价多少 浏览:672
大众伊朗落地多少钱 浏览:523
伊朗小艇怎么打 浏览:733
去印尼打工带什么衣服 浏览:597
越南咖啡叫什么咖啡 浏览:26
印度人们怎么看待中印战争 浏览:7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