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2海里领海标准的来历是什么
1973年召开了第三次海洋法会议第一期会议。经过九年的艰苦谈判,新的海洋法公约(即《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于1982年4月30日在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第十一期会议上通过。
经磋商,根据大多数国家意见通过的《公约》规定为,“每一个国家有权确定其领海的宽度,直至从按照本公约确定的基线量起不超过12海里的界限为止。 ”但有些拉美国家仍坚持370km,未签署此公约。
关于领海的外部界限是“一条其每一点同基线最近点的距离等于领海宽度的线”。领海基线指沿海国划定其领海外部界限的起算线。沿着这条线向外划出一定宽度的海域便是领海。在国际实践中,领海基线有两种:一种是低潮线,即退潮时海水退出最远的那条海岸线,称为正常基线。
另一种是直线基线,即在大陆岸上和沿海岸外缘岛屿上选定适当点作为基点,然后将相邻的基点用直线连接起来,这一系列直线构成的基线为直线基线。从这直线基线向外划出一定宽度的海域构成领海。直线基线与陆地之间的海域为内水。这种划法适用于海岸线极为曲折,或紧接海岸有一系列岛屿的地方。
领海设立的因素有三点:国家基于安全需要,须独占其海岸,并自离岸的近海保护其海岸;国家须于沿岸港湾外检查并管制停泊和进出的船舶,以符合其商业、财政或政治的目的;国家必须拥有其沿岸海域内的资源,以维持其居民的生活需要。
(1)英国船为什么不闯十二海里扩展阅读:
领海上的无害通过
外国船只依照海洋法公约有权在某国领海进行“无害通过”。依据公约,无害通过系指不损害沿海国的和平、安全和良好秩序的通过,无需事先通知或取得沿海国的许可。
反面而言,只要外国船舶于经过领海时,有损害沿海国和平、良好秩序和安全之情事发生,即为非无害。而当中所谓“通过”,是指为横渡领海但不进入内水、或为驶入内水或自内水驶往公海而通过领海。这种航行应继续不停地迅速进行。
不经许可不得停船和下锚。但通常航行所附带发生的停泊和下锚,或者因不可抗力或遇难目的的停泊和下锚,则是容许的。
2. 领海12海里的由来
领海曾被称为沿岸水、沿岸海、海水带和领水,在地理上是指与海岸平行的、具有一定距离宽度的带状海洋水域。按海洋法,领海定义为:“国家主权扩展于其陆地领土及其内水以外临接其海岸的一带海域,称为领海。”1931年,国民党政府曾颁布过3海里的领海制,但实际形同虚设,列强的军舰自由游弋在中国的海洋江河。1949年人民解放军在长江上炮击英国军舰紫石英号后,结束了帝国主义军舰在中国内河横行霸道的特权。但领海权问题还没有做出规定。如果按照国民党政府的3海里领海线,渤海就成为了公海。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经过对世界各国领海范围的了解、分析,认为中国未来的威胁很可能来自海上,决定制定一个关于领海的规则。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最大的战列舰——英国纳尔逊级战列舰
国际上最早确定领海标准是有实际原因的:在18世纪世界进入火器时代后,大炮成为了战争武器,有海上战舰以来,一般衡量一艘战舰战斗力的指标,主要是看战舰搭载的主炮数量、口径大小、射程远近。领海的概念在最早时期,是以海岸边上的大炮所能打到的距离、舰炮的射程距离为限。是为了避免海上的舰炮对陆地的攻击、岸炮对军舰的打击而确定的。最初在海上崭露头角的是荷兰,那个年代舰炮最大射程不超过3海里(5—6公里),因而最初领海宽度定义为3海里。故为当时的海洋大国所接受。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大炮的性能不断提高射程增加,各国逐渐把领海向外扩大到7、11、22公里。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一般舰炮的射程都达到了20公里左右,12海里大约等于22·224公里。这时候很多国家倾向采用12海里(22公里)作为领海宽度。
人们常说的12海里领海主权、3海里领海主权,当初就是用舰炮的最大射程来测量的,大炮射程即是一个国家的领海范围。到二战时期最大的舰炮射程超过40公里。因而多数国家慢慢实行12海里的领海宽度。后来有的国家甚至提出200公里经济区的概念。
新中建立后,关于如何制定中国的领海范围,毛主席特意请教了海洋专家。1958年8月22日,周恩来以国务院的名义,请来专家探究中国领海的设立标准,毛主席参加了这次研讨。专家向毛主席介绍了领海的地位、作用、划分领海的方法及世界各国采用的领海制度。当时世界还没有一个公认的、统一的领海宽度。
海洋专家对毛主席说:“当时对领海主权的划分不太一样。发达国家一般要求是3海里,不发达国家则要求是12海里。因为不发达国家没有绝对权力,所以世界一直奉行3海里。”
毛主席追问:“为什么是这样?”
海洋专家说:“发达国家要求3海里,是因为别的国家很难到他的国土边上,尤其是美国,定为1海里也没有别的国家能过去。相反,他却可以以这个条款进入其他国家的领土边缘”。
“发达国家凭借经济、军事实力,肆意侵犯其他国家海域,掠夺海洋资源,他们主张领海宽度3海里,而发展中国家为保护自己领海主权及国土安全,多数主张12海里甚至更多的领海宽度。”
毛主席说:“这就是了,岂止是1海里。很多国家的内河都成了帝国主义的航道。我们支持12海里。”
毛主席在那里仔细听着,并向专家请教:“领海宽了对商船航行有影响吗?”
专家回答:“不会,海洋法规定,商船的正常商务活动是可以无害通过领海的。”
毛主席点点头,然后又指着地图上的渤海问道:“如果我们定了12海里领海宽度,那渤海还是公海吗?”
专家思索了一下回答:“渤海中最宽的老铁山水道也不足24海里,这样渤海就成为中国的内海了,我国享有完全的主权。”
毛主席微笑着站起来自言自语的说道:“看来,为了国家安全和繁荣,应当有这个较宽的领海。”
经过人大批准中国发表声明:
中国领海宽度为12海里。任何国家船只进入中国12海里的领海,都需要提前通知,获得允许后方能进入。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的12海里的领海线,在华沙大使级会谈上,美国表示尊重中国宣示的12海里领海线。
毛主席为中国领土安全高瞻远瞩,12海里领海制度,也更利于不发达国家,并获得世界认可。中国确定12海里领海宽度,渤海就成为了中国的内海。1982年,毛主席所宣称的12海里领海宽度,为世界各国广为认可,这个领海宽度标准,已成为国际惯例和国际标准,一直执行到现在。
3. 美国为什么不敢进中国岛屿12海里领海
每个国家拥有主权的沿海地区和岛屿周边都有12海里领海权,是属于该国主权范围内的。另外还有200海里的专属经济区。
按照国际惯例,军用船舶进入经济区内,可无害通过。但如果军用船舶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进入12海里领海范围,就相当于侵犯该国主权,是军事侵略行为。这类行为虽然不会引起战争或武装冲突,但至少会引起外交纠纷。任何一个国家都不会主动采取这类行为的。
4. 国家十二海里可以进别国的舰船吗
国际惯例12海里以内属于专属经济区,在这一区域内,如果有他国舰船进入,我国有权进行识别。
5. 山东的一座小岛将渤海变成中国的内海,为何外国船只不敢进入
中国有四大海域,分别是渤海、王海、东海和南海。黄海、东海、南海这三大海域并不完全属于中国。这三大海域的总面积约470万平方公里,其中有300多万平方公里属于中国,另外的却属于其他的国家。这300多万平方公里里面包括在领海毗连区和专属经济区。单单宁海的面积并不大。目前国际海洋法公约规定,沿海各国都拥有不超过12海里的领海,因此黄海、东海和南海的沿岸国家均拥有领海。中国的四大海域中,仅有渤海是完全属于中国的内海。渤海的南北被辽宁和山东洋身拱卫,渤海的东部连接着黄海。
如果不是1982年国际海洋法公约规定将领海设置成为12海里,而是继续使用三海里领海制度的话,那么国海将有很大可能成为国际水域,其他国家的船只和飞行器都可以无害通过,那么对于我国的北部特别是京津地区的安全是极为不利的,可见北黄山岛的存在有多重要。如今的北黄山岛虽然孤选海上,但这里却非常的繁华,岛上拥有800多户共2400多居民,岛上植被覆盖率高达95%,这里景色宜人,海水清澈,堪比马尔代夫,岛屿周围养殖业非常发达,是我国主要的海参、鲍鱼、海胆、海米等海产品的生产地,也是我国少有的次身养殖基地,这种海参对水质的要求非常高。北黄山岛的面积虽然仅有2.7平方公里,但却给中国留下了高达8万平方公里的内海,可见其地理位置有多重要。
6. 12海里领海线和3海里领海线
我好像没有听过三海里线这种说法,国际通行的不可侵犯领海都是以12海里作为标准的。越过这个界限就是严重的侵犯领海或领空主权的行为。一般在靠近12海里这个界限时都会被该国海岸警卫部门或者空军战斗机拦截并驱离(实际情况会更为严厉,不明目的船只往往在距离领海线还有很远的情况下被追踪和驱赶,不明飞机在进入专属经济区前就会由于其预计航向指向该国国境而被战机拦截)。关于领海线的划定可以参考这个http://ke..com/view/441559.htm
7. 国际海洋法规定十二海里的由来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关于海里规定: 12海里内是领海.基线以外十二海里之水域,沿岸国可制订法律规章加以管理并运用其资源。外国船舶在领海有“无害通过”〔innocent passage〕之权。而军事船舶在领海国许可下,也可以进行“过境通过”
8. 怎么我们的战舰不去美国,英国,奥大利亚的十二海里内自由航行
这是国力所限,贴近某个国家的海岸线航行,无疑是一种挑衅行为。
中国去年,也经过了英国附近海域,嗯,英国派出了一艘古董军舰跟随,结果被英国自己的报纸嘲讽一番。
但不得不说,英美贴近我们航行,比较多。
这是海上实力的直接体现!
中国,还是一只绿水海军,而美国,早已经是蓝水海军。中国舰队在近海,得到空军支持,可以击败美国。可进入大洋呢?那是航母的天下,那也是拥有海军基地一方,最大的优势。
中国只有一艘航母,美国有十艘。中国只有一个海军基地,美国有几百个。
总结:仅仅派几艘单薄的军舰,贴近航行,意义不大。这是海军的比拼,并非斗气。
如果中国有三艘航母,并且形成战斗力,情况就不同。
如果有十艘,那这个世界就改变了。
而航母,是最烧钱的武器,所以,根本还是经济呀!十八万亿和十二万亿,区别还是很大的。何况,还有欧盟在美国一方,对比差距更多。
9. 12公里海域什么概念
首先说明,是12海里,不是12公里。1海里=1.852公里。
12海里是大多数国家实行的领海范围。就是从海岸线(或本国所属的近岸岛屿)向海中垂直延伸12海里的区域,即为本国领海。外国的船只的飞行器未经允许不得进入。
有些国家公布的领海范围不是12海里,可能是15海里,甚至是20海里,只要邻国没有异议,都是可以的。
除了12或15海里领海,每个海岸国家还可以拥有本国海岸线以外200海里的专属海洋经济区。在这一范围内的海洋经济权益属于沿岸国所有。与领海范围一样,海洋专属经济区也不允许与别国的领海和专属海洋经济区重叠。如果重叠,需要通过谈判或国际法院裁决划分。
10. 根据国际公法,外国船只不得进入离我国海岸线12海里以内的区域(此为我国领海,含分界线).若外国船只进
(1)如图:过P作PH垂直AB于H,因为α=30°,β=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