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水均益是中国最顶尖的战地记者吗
差不多吧,应该是最好的战地记者了。
1984年加入新华社,1991年前往战地积极参与海湾战争的报道。
1993年起,担任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焦点访谈》主持人、记者、制片人。
1999年,在北约空袭南联盟期间,站在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楼顶,头戴钢盔现场直播夜间空袭情况。
2001年,阿富汗反恐战争期间,多次赴战地采访报道。
2003年,飞往伊拉克,在战地对美伊战争进行详细报道。
2004年至2009年主持《高端访问》;2009年起,担任《环球视线》主持人。
2013年,重返巴格达,对十年前的伊拉克战争进行回访报道 。
2014年,前往俄罗斯索契,第五次采访普京 。
在其采访生涯中,先后专访过上百位名人政要,脚步遍布全球。2003年被授予“中国十大杰出青年”称号,多次荣获“金话筒”奖和央视十佳主持人奖,多次获得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在其主持生涯中,先后多次被央视评为优秀主持人 。
家庭背景
水均益,汉族,1963年9月20日生于甘肃兰州,毕业于兰州大学,中国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记者、主持人。
父亲水天明是兰州大学的俄语教授,母亲在当地邮局工作。爷爷水梓曾任解放前甘肃省教育厅长。伯父水天同,1979年任兰州大学教授,从事培养莎士比亚硕士研究生。两位叔叔水天中和水天达分别是中央美术学院研究员和甘肃电视台导演。
㈡ 伦敦奥运上的羽毛球让球事件,到目前为止,还有回旋的余地吗
已经被取消奥运会资格,没有回旋余地了!
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女子羽毛球双打比赛中,中国组合于洋/王晓理、韩国组合郑景银/金荷娜、韩国组合河贞恩/金旼贞、印尼组合波莉/乔哈里,都选择了消极比赛。原因是中国另外一对组合田卿/赵芸蕾早前在小组赛最后一轮中意外输给了一对丹麦组合,只能以小组第二名出线。一旦于洋/王晓理在自己的小组以头名出线八强,两对中国组合就将被分在一个半区,提前在半决赛相遇。而郑景银/金荷娜如果以小组头名出线,甚至会和强劲的中国队相遇。两队组合都想输掉比赛,就有了这么一场消极比赛的出现。
由于这四对组合缺乏斗志和求胜欲,在场上失误频频,击球不是出界就是下网,比赛时温布利体育馆内嘘声四起。与往常比赛结束时不同,本场比赛之后观众没有送上掌声,而是震耳的嘘声。世界羽联纪律委员会认为这8名运动员违反了世界羽联的运动员行为条例第4.5和4.16款,即“未尽全力去赢得比赛”和“做出了明显有辱于或有害于羽毛球运动的行为”。2012年8月1日,这四对组合被世界羽联取消了奥运会资格,并没有被以更加严厉的方式驱逐出本届奥运会
㈢ 白岩松现在做什么节目啊白岩松事件是怎么回事各界对白的评价如何
白岩松随笔集《幸福了吗?》昨日在北京举行出版一周年媒体座谈会,通过现场和连线的方式与媒体沟通。最近网传白岩松因新闻节目内容(新闻1+1里评论动车事件)被要求“写检查”,甚至有传他被“封杀”,还有可能离开等传闻,更有人自称白岩松开。白岩松昨日澄清:“从没开过,也从没写过检查。”
如果我离开会告诉大家
8月9日晚,《新闻1+1》本来要播出有关大连的一期新闻调查,并于当日21:30播出了节目预告,可广告之后却不见白岩松出现,而是突然播出了《真诚沟通》节目,接着是一段天气预报,最后在21:38重播了当天的《焦点访谈》。这8分钟时间里究竟发生了什么?这也让白岩松成为新闻焦点。
上的各种传言,尤其是白岩松因为节目内容写检查,很多人很关心真假。白岩松直接回应:“我从来没有因为节目的内容问题写过检查。如果我因为打架或者别的什么事有可能会写检查,但如果我因为节目内容,而且是应该做的节目内容写检查,那一定是我辞职的那一刻——但现在还没有。”
对于大家关心的节目停播的事件,白岩松对媒体表示:“我现在依然在直播,当然做新闻会有做新闻的风险,‘撤稿子’你们也经历过,我只希望这样的事越来越少。没那么严重,一点儿小风小浪都承不住,就别在大海里游泳了。”
很多人通过为白岩松说话,甚至有人传出他要离开,白岩松也澄清:“我知道这样的传言中有大家的关心和担心。我并不恋战,如果我离开会告诉大家。打从我入行的第一天起,我就做好了离开的准备,但是直到目前为止,真的没那么严重。我也要替我领导说两句,我觉得他也挺冤。”
我的话语权已经够多了
在网上有人以白岩松名义开,虽然主持人张泉灵通过替白岩松澄清,但依然有人怀疑白岩松是开过的,只不过“被迫停掉”。
白岩松昨日澄清自己确实没有开过,而且短期和中长期也没有开的打算。“我的话语权已经够多了,有什么非说不可的事儿,忍一天不就又该直播了吗?而且以我的性格,做一件事必须做好,开了,我就别干别的了。我每天还得看点儿闲书呢。”而对于网上的冒牌,白岩松就笑称不管写得好或者不好,大伙还是用自己的名字开吧。
白岩松因为写了《幸福了吗?》而让大家对他的生活产生了很大兴趣,白岩松说:“我要说不幸福,别人会说‘你还不幸福我们还怎么活’;说幸福我又觉得违心,我给自己的幸福打70来分,我是悲观的乐观者,做新闻,树欲静而风不止,尤其是对我来说。”
他还说:“我最近主张每个人要关心‘与己无关’的事,让自己由‘老百姓’变成‘公民’。每个人也要做点儿‘没用’的事,你觉得发呆、散步、聊天有什么用?但又太有用了。你看一张名片,觉得这哥们有用,留着,于是人们现在只认识‘有用’的人,你通讯录里‘有趣’的人变得越来越少。”
㈣ 比起董卿赴美生子,白岩松送儿子去英国留学,为什么没引起争端呢
谁都没有想到,2020年竟然是这么特殊的一个年份。活在这个时代的我们见证了历史,也正在经历着历史,甚至有可能改变历史。2020年开年以来,一个又一个的事件令人应接不暇,除了全世界各地发生的各种事件,网络上也掀起了一阵又一阵唇舌风波,放佛是野火燃烧过后的一股春风,重新为这片土地换上铺上一层新绿。
白岩松为人低调大家都知道,同样是为了让儿子享受国外更好的教育资源,白岩松却没有像董卿那样惹众怒,并不是因为为人低调的原因,而是存在着根本性的区别,这个区别就是白岩松没有为儿子改国籍,白清扬是一名中国人。
作为一名父亲,白岩松有条件送儿子出国留学没有任何问题;作为一名公众人物,白岩松选择低调生活,不曝光家人的信息也可以理解;看准了国民的底线,这就是白岩松的高明之处。
㈤ 2012伦敦奥运会开幕式 白岩松如是解说日本队入场说什么了
2012年伦敦奥运会开幕式日本运动员入场的时候,白岩松既没有介绍日本这个国家,也没有介绍他们本次奥运会的参赛情况,而是淡淡地说了句:“1948年伦敦奥运会时,有两个国家被拒绝参加奥运会,一个是德国,另一个就是日本!”
伦敦奥运会开幕式将以“奇妙岛屿”作为主题,展示英伦三岛的历史、文化和现代社会风情,这一灵感源自莎士比亚代表作《暴风雨》。
开幕式将于2012年7月27日晚9点,北京时间早上5点正式开始,持续3个小时,8点12分观众还将欣赏到一段预热性质的表演,开幕式投资约2700万英镑,预计有10亿人观看,包括现场观众8万人。
(5)白岩松为什么连线驻英国大使馆扩展阅读:
2012年伦敦奥运会开幕式表演共分三幕,开幕为绿色和愉悦,整个开幕式在悬挂于主会场内的巨钟的轰鸣声中徐徐揭开大幕,钟身上还镌刻上了《暴风雨》中的名句:“不必害怕,这岛上众声喧哗”。
随后,奥林匹克体育场被变身为英式乡村风景,舞台呈现了草地、田野、河流等风景,同时还展现了家庭野餐,人们参与体育运动,农民耕作劳动的场景。此外,一些真正的农场动物,包括30只羊、12匹马、3头牛、2只山羊等都出现了。表演展现了英国的风采。
第二幕主题为黑暗的撒旦磨坊,出自英国诗人威廉·布莱克的作品《耶路撒冷》,后来人们用来比喻英国的工业革命。整个场馆也从英国淳朴的乡村转换到了工业革命时期的景象。表演者也化身为工人等角色,带领观众“穿越”回英国历史的重要时期。
第三幕主题为走向未来,主要是描写战后英国。包括大本钟在内的许多伦敦地标模型都会被搬上舞台,英国的历史名人和现代英国的一些成就被展示出来。当前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也得到了展现。开幕式重现了1936年200多名史称“加罗十字军”的来自英格兰东北部的工人徒步到伦敦议会大楼抗议的历史镜头。1936年正值全球经济大萧条。
㈥ 白岩松都讲过哪些"出格"的言论
宁财神吸毒被抓事件中,当宁财神假装悔罪获得警察释放后,竟抛出吸毒不后悔的言论,白岩松顺着姚晨的话说,应该再给他多踹几脚,一时成为全国的人们用词。
白岩松曾经跟朋友开玩笑说,把一条狗牵进中央电视台,让它每天在一套节目黄金时段中露几分钟脸,不出一个月,它就成了一条名狗。
当美国的世贸双塔在烈火中轰然倒塌,当五角大楼被撞起火时,而全世界的报纸都铺天盖地报道“9·11”事件,唯独中国重大媒体头版头条是关于领导的新闻。白岩松在参观美国华盛顿新闻博物馆看到这一幕时,曾经慨叹:“怪不得中国没有朋友”。
最着名、最出格的言论,当属当年1997年香港回归时,他在直播报道中的表现。当中国军队的车辆跨过那座桥,当英国王室成员落寞地降下米子旗乘船依依不舍但不得不离去时,白岩松在镜头后面大声地说:我们祝愿彭定康先生能找到一个好工作。一个热血青年的爱国主义激情,在这看似平常的言语背后,抑制不住迸发,对英国的侵略,进行了迟来的文明地回击。
望采纳!
㈦ 中央电视台体育部的主持人宁辛的消息
一时的选择决定了她一辈子的命运
她是中国第一位体育节目的女主持人,曾经一度,是唯一的一位。
做了将近20年的体育节目,从1990开始,连续几届奥运会、亚运会都是她担任总主持人,但最初,她选择这一行却是那么勉强:
1984年大学毕业,到基层锻炼一年后,宁辛回到广播电视部,等待自己的重新分配。当时的广播电视部人事司司长张满堂找到宁辛,说中央电视台现在挺需要人的,我把你介绍给电视台人事处的邹庆芳,你去跟他聊一聊吧。
上个世纪80年代末期,电视远没有今天这么风光,作为恢复高考后的北京广播学院第四届播音系学生,当时宁辛和同伴们最羡慕的不是到中央电视台工作的学长,而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那些前辈们。
“上学时,每天早上要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早间新闻,那时候老听夏青、葛兰、方明、铁城老师播音,理想是做一个好的新闻播音员,每天上班能把报摘播送给大家。一直到毕业,我还觉得中央电视台并不是一个特别理想的去处,看到同学分到电台还羡慕得不得了。” 但她还是去了,电视台人事处的邹庆芳告诉她:“现在台里两个部门需要人,一个是体育部,一个是经济部。你愿意去哪一个?”
“我这人算账特差劲,一听经济,脑袋就大了,心想,这一天到晚都是经济,给人播小数点别播错了,不行,不能干。”宁辛说。
她上大学那会儿,正是中国女排最辉煌的时候,从1981年第三届世界杯赛、1982年世界锦标赛、1984年奥运会到1986年世界杯,女排连连夺冠,女排精神振奋全国。权衡再三,她有些倾向于上体育部。不过,当时也听说,中央电视台要招的将是第一个体育节目的女主持人,因为当时体育部只有宋世雄、孙正平、韩乔生三个男主持人,没有女的。这么一来,宁辛又觉得有些胆怯,怕自己不喜欢体育,不了解体育,干不好体育主持人。
这时,体育部主任找到她,说想在男性播音员队伍当中加进一些女性,因为体育项目当中有花样滑冰,有艺术体操,有游泳,这些项目由女性来播可能会更好。
宁辛想了想,就加入到体育部了。她说自己没想到,这样的选择一下就决定了一生的命运。 外人眼里,可能播音员的工作挺轻松,照着稿子念念就行了。其实不然。
“我刚开始来的时候,1986年,正赶上北京第七届世界杯体操赛,是世界大赛。我那时候哪懂体操啊,连什么叫旋空翻都不懂,这词都没听说过。那时候在老台,广播电视部那个后院,那段时间,大概有二十多天,我从库房里借出很多带子,别人下班走了,我就在办公室看带子,上一届世界锦标赛的带子。”宁辛娓娓而道,“我一个一个地记名词,再慢镜头重放,什么叫旋空翻,什么叫三百六、七百二,一个一个地认,先认它的名字,再认它的动作,再记它的规则,再认人,认外国运动员……”
“现在女性主持人多得是,懂体育的也不止我一个,为什么每次奥运会、亚运会都选择你来做,是大家觉得你有靠得住的一面。”
把握住这一次,才会有下一次
很多人喜欢宁辛,是因为她亲切自然的播音风格。宁辛自己的感悟是:
“很多人认为我主持比较松弛,比较自然。我的喜怒哀乐,跟体育是结合到一起的,不是虚情假义,我是发自内心的。主持人是代表观众的心声,观众的高兴和痛苦都通过你来表现。所以我觉得,当一个主持人,你能够代表观众各种各样的感受时,你就合格了。”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在行首先得入行。宁辛坦言,刚开始的几年,可能自己播报体育新闻有时候还是过口不过心的,随着时间的推进,才慢慢开始过口上心。
“人,做任何事情都需要专一,如果不专一,什么都做不好。就像生活中你喜欢唱歌,你天天唱,夜夜唱,你就会越唱越好。体育节目主持就是这样,你对你播报的每一条新闻都记到心里头去,你记得东西多了以后,就会觉得在你脑子里的东西也会自然多了。”
人们也许还清晰地记得,2000年悉尼奥运会,她和白岩松坐镇前方演播室的情景。这里面有一幕,也是宁辛自己难以忘却的。
“乒乓球比赛结束以后,到颁奖仪式之间还有二十几分钟。我俩你一句我一句,到最后心里的话几乎都掏光了,可耳机里导演就是不说切。我俩的话越来越短,越来越短,他一说完我马上接上,我说的时候他就得想下一句。这是我们在电视上最长的一次体育评论,说了二十七分钟。我深深感觉到,如果没有积累,是绝对不行的。”
问起从何时开始感受到体育的魅力,她说:“确切说我也说不清楚,可能是你看了一场又一场的比赛,看了一个个成功和失败的人,看了一个个成功之后那么兴奋,失败之后那么痛苦,我看着就像是自己在经历着成功和失败,融入到当中去了,你自然就是当中的一分子。但真说不清从什么时候开始,应该是几年之后吧,1986年开始干,1987年播世界杯,1988年播汉城奥运会,可能是从1988年之后吧,慢慢开始喜欢上的。”
从那以后,命运对宁辛格外垂青:1992年巴塞罗纳奥运会,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2000年悉尼奥运会……她已经做了四届的奥运会总主持人,此外,参与的重大赛事还有1992年法国阿尔贝维尔冬奥会、1994年挪威利勒哈默尔冬奥会,1986年汉城第10届亚运会、1990年北京第11届亚运会、1994年广岛第12届亚运会、1998年曼谷第13届亚运会、2002釜山第14届亚运会,以及国内大大小小的各项赛事。
美国一年是人生的转折
1997年,工作已经10余年,一路走来,该是风光无限,宁辛却说这是自己最低迷的时刻。 “有时候,我会觉得自己已经走入一种误区了,不知道该如何发展,不知道作为一个体育的主持人应该是什么样的,我也不知道做的是好还是不好。我那时候就特别盲目,觉得每天主持节目是一种机械的重复,也有点失去了兴趣……”
一个特别偶然的机会,宁辛认识了当时中国驻美国大使馆的一位朋友,他说我可以给你联系哥伦比亚大学,这个大学的传媒学院是世界上最好的一个学院。“没两天,他给我来信了,说你真的想去吗,我说真的想去,他说那好吧,我可以让他们给你发邀请。于是,这所学院的教授就给我发来了邀请……”
已经时近年底,但签证等一应事务轻而易举地就通过了。1998年元旦过后第二天,宁辛播完当天的《体育新闻》,3日一早,收拾行装,登上飞机,就那么走了。作为公派的访问学者,她获得了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传媒学院一年的学习机会。
这一切,来得那么快,来得那么轻易,以至于宁辛还没有做好相应的思想准备。
“我刚去的时候,第一,我的语言过不了关,人家说什么我都听不懂;第二,觉得学习生活非常枯燥,不像国内,到处出差东跑西颠,这里却每天就是宿舍、图书馆、教室。刚去的那几个月里,我记得有两次,一个人坐在房间里哇哇大哭,心想我干嘛来了……”
两个月过后,适应能力挺强的宁辛明显感觉好多了,她开始融入到周围的留学生当中,交了一些朋友,大家也会给她一些指点,应该如何跟美国的媒体联系,应该如何度过这一年的学习时光。留学的日子,一天天变得明朗起来。
她享受着三人一组出去外拍作业的机会,享受着边吃葡萄边授课的老师潇洒的传教,享受着暑假三个月里四处行走的快乐……作为公派的访问学者,她有一定的费用,但毕竟有限。宁辛宁愿自己贴点钱,也不愿放过任何一个尝试和体验。她说人活着,就该学会尝试各种各样的体验。她清醒地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想学的是什么,她接受了美国CBS下午五点新闻的采访,还得到机会参观了美国三大电视网,见到了自己心仪已久的主持人。“我特别喜欢《美国你早》的着名女主播黛安•索耶,1998年的时候她已经53岁,她的眼光好像看到你的心底里一样,她的语气特别柔和,身材也特别好,总是穿着裙子,特美的一个女性,53岁了还那么优雅。跟他们接触,看他们做节目,你真的是一下眼界大开。” “1998年,是特别美好的一年,是我一生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就在这一年,宁辛还有一个更为重大的收获----爱情。
我只考虑两年之内的事情
在采访的最后,宁辛很坦诚地聊起了自己的感情生活:“我不是一个人,我早结婚了。” 宁辛和她所爱的人,相识在留学那年,就在她留学的那所着名的学府里。她先生在国内大学毕业后,到美国留学,读完博士后,留在了学校里工作。
“国外的科研条件特别好,他不可能回来,你也不可能出去,你们这样不是很矛盾吗?”
“是非常非常矛盾,这种生活特别痛苦,但我就一直这么苦苦地挣扎着,坚持着。有六七年了。每年,他回来一次,我飞过去一次,有一个月的假期。”
更多的时候,是一片汪洋大海隔开了两颗相互牵挂的心。
这么投入地爱着,却那般冷静地分隔着,我望着眼前的宁辛,简直不可理喻。她却说:“但我还是想得挺开的。一切事情都是一种感受。在一起的时候那种幸福是一种感受,分开的时候那种痛苦也是一种感受。有时候想想,通通电话也是挺好的,而且两人都可以集中精神做自己的事情。在一起的时候,我们会很好地生活,到处去旅游啊。分开后就工作。其实我觉得这样的生活也很有意思。”
可为了这份自由的空间,天知道她都承受了什么:
[家里的灯突然坏了,先是厨房的灯不亮,后来餐厅、客厅,连同卫生
㈧ 儿子在英留学是白岩松支持接留学生回国的原因吗
在这次疫情爆发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海外留学生想要回到祖国更让我们关注的是白岩松的儿子,也在英国留学,很多人感到很疑惑,他的儿子在英国留学,是他支持接留学生回国的原因,我觉得不是,因为我觉得白岩松是一个值得人尊敬的人,他怀有一颗爱国的心,他的许多话语也振奋着当代青年的心,他鼓励今年回报祖国,奉献祖国,去到祖国需要的地方,为祖国做贡献。
因为国外的疫情非常的严重,体现了中国不会放弃在国外的每一位中国人,也展现了中国的大国形象,并不是因为白岩松的儿子在在海外留学而想要呼吁包机接回那些留学生,其实我们都知道他的儿子在国外留学,和他呼吁包机接回海外留学生的关系,非常的小,其实他并不是出于个人的利益,他是想其实有很多和她一样的家长,正在担心着孩子们的安危,这与爱不爱国其实没有关系,只是想让那些在国外的留学生能够回到祖国的怀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