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二战前夕,是英国人太绥靖还是希特勒在飙
二战前夕,是英国人太绥靖还是希特勒在飙演技?
众所周知,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战败了。
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德国的实力并没有遭受毁灭性的削弱,无论是人口还是科技以及工业实力,德国依然是欧洲数一数二的强国。
当时德国的投降是颇为无奈的,本来与英法等国的鏖战已经势均力敌,后来又冒出了个活蹦乱跳的美国,这无疑是给德国火上浇油。这还不够,德国国内还发生了革命,这使得德国别无他法,只能投降了。
但是如果德国不投降的话,虽然最后德国还是会战败,但英法等国要付出的代价就会更加惨烈得多。
在英国人看来,只有帮助德国废除《凡尔赛条约》中的不平等条约,欧洲才能等来“真正”的和平。
我们一直在说英国在采取绥靖政策,但是我更觉得是希特勒的演技实在太好了,或许我们生活在当时同样会被希特勒所蒙蔽,会相信希特勒只是在帮助德国挽回“尊严”,捍卫和平。
无论是奥地利的加入,还是被法国占领的萨尔洲,他们宁愿放弃“独立”甚至“民主”的机会加入那个被誉为“独裁政府”的希特勒德国,竟有百分之九十八的群众选择了希特勒。
所以客观的来讲,英国人并不是害怕了希特勒,而是在英国人看来,希特勒并非恶魔,至少在二战爆发前,希特勒并非恶魔。
望采纳
⑵ 二战时期,13万英军在新加坡,为何会被3万日军俘虏
真不是我吐槽英国士兵,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国士兵在反法西斯联盟中可以说是最怂的了,尤其是在亚洲战场,被打的…..不对,不应该说被打的怎么样,还没有真正的开始打呢,只要日本人先进行火力投送这一轮轰炸,英国人就举白旗了,然后进行交涉,要求日本人遵守日内瓦公约,善待俘虏。
因此在缅甸战场,这些英国士兵可是坑苦了中国远征军了,经常被日本侵略者包围,然后中国远征军赶来支援,等把这些英国人救出来之后,马上就撤到了殖民地印度,留下中国军队和日本侵略者拼杀,因此中国军队才会在缅甸战场上如此艰难!
反正英国人坑队友不是一次两次了,虽然在二战中也做出了贡献,但是吧,相对来说,怂!
⑶ 请问为什么二战德军的盟友跟猪一样无能
二战法西斯可以胜的,重点在日本身上,太过自大,野心巨大,可以说是实为坑队友。日本太小看中国了,还说几个月灭了中国,当时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当时中国有两个阵营,囯民政局一直想加入日本希望合并日本的力量清理囯内的共产党,不断的和日本谈判。当时的日本想消灭全中国而不是控制中国,两共合并把日本直接在亚洲战场被拖着,还攻击美国把当时的工业大国带入战场,当时可以说德国与苏联的战场没有美国的大量物资苏联必输,因为苏联的工业全被德国控制,而英国又投降可以德国以经赢一半了。如果日本有脑子,合并国民政局没有攻击美国,就会这样,共产党被国民政局与日本消灭,国民党与日本向印度发动战争,断开英国物资和殖民地,德国与日本共同出击英国,没有后方支援的英国与德国日本打必输,英国投降苏联也支撑不了多久,结合苏,德,日,中,英,法,意,物资人力大局以定,这时进攻美国,美国没希望了,世界就是法西斯的了。
⑷ 二战时,英国人为什么把帮助他们的中国远征军出卖了
为了利益。英国的利益就是要保证缅甸是由英国占据绝对统治地位,其他国家不要插手。由于在1941年初,日军对缅甸虎视眈眈,英国不得不向中国求援,于是中国派出远征军准备前往英国支援。但是英国人同样也不想在战后将一部分缅甸的利益让给中国,于是给中国远征军很多小鞋穿,英国信奉的是18世纪殖民者思维,我的殖民地就是要不能有别人的势力。当然,对于他国盟友,一般的国家也是将其重要性安排在自己军队之下,不过英国出卖队友是由传统的,敦刻尔克撤退的时候拒绝让法军上船,法军是自己筹措船只才得以撤回英国的。英国在二战时期有一句口号——即使是死掉最后一个印度人,也要守卫英国的土地,也就是说,让印度人给我们当炮灰……当然现在英国佬也得到报应了,跟着美国打遍天下的英国人在战场上常常遭到美军的“友好射击”而伤亡惨重……
⑸ 二战中,德国是如何被“猪队友”坑死的
有句俗话叫作“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在二战时期,纳粹德国的盟友意大利就名副其实的担任了这个“猪队友”的角色。
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墨索里尼终于认识到意军单干不行,于是就派军队协同德军作战,以期待战胜后可以跟着“分肥”。由于担心意大利的军队打战靠不住,德军在斯大林格勒战役开始的时候,只让意军负责侧翼防守任务。但结果意军第8兵团的防区成了苏军的突破口,不到一天就被打开了一条27公里宽的缺口,3天后扩大到90公里。22万所谓的意大利精锐部队仓皇溃逃,将德军的侧翼完全暴露在苏军面前,导致一百多万德军被苏军彻底包围。
纳粹德国在二战中的失败,从他找到了意大利这样一个猪队友开始,便已是注定的命运。英国首相丘吉尔曾不无讽刺地说:“万幸,意大利成了德国的盟友,而不是我们的。”
⑹ 英国是很多留学生选择的国家,在英国的留学生活中有哪些坑呢
英国是一个多雨,大风的国家,常常时不时就会来一场风雨,建议大家多备几套既防风又防雨的外套。在英国对于伞这种东西,不是质量不好,而是风真的有点大,尤其是苏格兰地域!风确实吹起来,什么伞也撑不久,因此英国人常常只穿一件大衣就可应对下雨天气~
有些时候,尤其是假如问好的人或被打招呼的人是女性,你会经常给和/或接到一个小吻的脸颊。如果你不是亲密的朋友或家人,那么身体接触会被认为是怪异或不舒服的(你可能会握手,但通常一个微笑和低头就可以接受)。
有些人对英国人的礼貌感到困惑。作为一个留学生,你可能不习惯,但你到了英国后可能很快就会习惯了!
⑺ 【请教】什么是“敦刻尔克大撤退”为什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敦刻尔克大撤退”能够实现成功
呃,这个问题老夫来回答吧。
1,什么是敦刻尔克大撤退
二战时德国闪击法国,法国仓促应战很快就沦陷了,沦陷之际英法两国将大量的士兵通过郭刻尔克这个港口撤退至英国,避免了全军覆没,为以后的反攻保存了实力。
2,郭刻尔克撤退成功的原因
一,英国方面。英国方面动员了所有的军用船只和大量民用船只,甚至许多平民都自动参与了救援。
二,法国方面。法国守军玩命挡住了德国追兵,当时的法国虽然即将沦陷,但好歹也是欧洲陆军第一,坦克的数量和质量都比德国要高,此时法国守军正面抵挡住德国人层层推进,侧面戴高乐组织了坦克部队截了德国人的后援。
三,德国方面。德国陆军和空军的指挥官起了矛盾、互相争夺功劳导致追击节奏拖慢。
以上三点缺一不可。
最后补充点额外知识:英国虽然是法国的盟友,但非常具有“坑队友”属性,郭刻尔克的时候英国只撤走了英国人和少量法国人,把玩命抵抗德国人的法国守军给卖了。
后来英国人还想坑法国人的黎赛留号战列舰(这艘战列舰是当时法国最大的战列舰,而且非常的先进),结果被黎塞留号几下子给打炮了,让英国人吃了一鼻子灰。
⑻ 为什么说英国是世界的“搅屎棍”
因为英国总是不愿意看到欧洲统一,在英国看来,欧洲统一就是对自己最不利的事,即使它自己常年以欧洲国家自居,它也不愿意看到欧洲统一。
个人利益看的过重我们都知道英国是近几百年里来世界上排名第一的殖民国家,英国通过殖民的手段收获到了数不清的财富,在综合国力上,英国也远远超过别的欧洲殖民国家,所以在总的水平上,欧洲大陆上的国家其实是被英国所瞧不起的,英国不可能舍弃自己的利益去援助别的欧洲国家,所以当殖民手段消失后,英国就必须依靠打压统一的策略来帮助自己始终巩固在欧洲的地位。
⑼ 二战时期美苏虽然合作,但有没有互坑不配合的现象
有,
但是由于相互之间没有直接接触,还是比较少。而英美、英法之间还是英国坑人比较多,
杜立特轰炸东京之前,白宫派专员前往苏联密谈,希望B-25轰炸机能在轰炸日本之后降落苏联的海参崴,但是苏联为避免陷入两线作战的窘境,便在1941年4月同日本签订了《苏日中立条约》,加上美援物资主要还是通过日军控制海域抵达海参崴,斯大林不想拿同美军合作来得罪日本。因此降落苏联的方案遭到否决。
但是轰炸时,8号轰炸机因为前挡风玻璃破洞,燃油消耗过快,明显撑不到中国海岸,更不用说计划中的衢州机场,于是改飞苏联,并在苏联海参崴以北40英里(65公里)的机场降落。
在日本的外交压力下,B-25轰炸机被苏方没收,约克上尉等5名机组人员遭到扣押,但是苏联拒绝向日方移交扣留人员。
降落后,这5名美国人的扣留地点几经辗转。饮食方面,也是和苏联平民一样,基本上就是黑面包和卷心菜,因此5人陆续出现了营养不良、痢疾等病症。到了1943年,战争明显向苏联好转之后,5名机组人员被转移到了距伊朗边境仅32公里的阿什哈巴德,经一名好心的苏联军官介绍,他们结识了一位从事偷渡走私的阿富汗人,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蛇头”。这名蛇头经常给苏联军官带来国外的食物和黑市上的货品,因此交情颇深。机组5人口袋里总共有300美元,于是支付给蛇头250美元,由他带着5名美国人成功越境,于1943年5月11日抵达附近的英国领事馆。然后在阿什哈巴德的英国外交官们的帮助下,5人取道印度,最后在那里于1943年5月搭机返回美国。
事后解密的苏联档案表明,那名走私者的背后其实是苏联人民委员会情报部(NKVD,情报机构克格勃的前身)特工。因为不愿拿释放美国人去激怒日本,所以先将美国飞行员转移至日本情报网无法渗透的中亚,再派特工协助越狱逃脱。这样,美国人是自己“逃脱”,日本方面发现了也无话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