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英国资讯 > p51为什么用英国发动机

p51为什么用英国发动机

发布时间:2022-08-11 12:32:18

① P51野马战斗机!

没错美国确实军方宣布了在近年将再次批量装备P51野马战斗机,因为P51野马战斗机是要对付阿富汗的恐怖分子,而恐怖分子似乎一架战斗机也没有,RPG有打不到。好处有很多:
如果用第三,四代战斗机打击恐怖分子的话,代价太高了,他们所发射的导弹尽管有精确的制导系统但还是命中率不高。AH -64阿帕奇武装直升机飞的太低,很容易被rpg击落,而P51野马战斗机飞的低,命中率高,载弹量大,价格便宜(一架F22和一架AH -64阿帕奇武装直升机足以装备30架P51野马战斗机),飞行员训练时间也短2年左右便可投入战斗,维护费用也第(只有第三代战斗机的五分之一)
总而言之落伍不代表就被动挨打

② 二战中的p51机型

楼上的是P51D的照片,P51最早参战的是P51B,还有战术侦察型P51K(解放军空军最早的战术侦察机就是它)。
Mustang I (P-51)
发动机为艾利森 V-1710-F3R,功率 1000 马力( 746kW )/3660M,最大起飞功率 1150 马力( 858kW )。军械同原型机共 4 X 12.7mm 4 X 7.62mm。由于艾利森发动机功率不足导致Mustang I 高空性能不佳,所以英国空军多把它用于低空侦察任务并配属给空军陆地协作司令部,并在飞行员座椅后的左侧座舱玻璃倾斜安装了一台照相机,右侧对应水平安装了一台照相机。1942 年 7 月 27 日 Mustang I 开始为空军陆地协作司令部执行任务。
Mustang IA (P-51)
把 Mustang I (P-51) 外翼段的 4 X 7.62mm 机枪换成 20mm 机炮。
Mustang II (P-51A)
军械重新布置,4 挺 12.7mm 机枪集中并列安装在机翼内。后期型换装了艾利森 V-1710-81(F20R),功率 1125 马力( 839kW )/4700M,最大起飞功率 1200 马力( 895kW )。英国和美国同时使用此种机型,在美国的 P-51A 基础上发展出了 A-36A 俯冲轰炸机和 F-6A 照相侦察机。
P-51B P-51C (Mustang III)
这是首次使用英国罗.罗公司灰背隼( Merlin )发动机的机型,与美国发动机相比,体积更小、功率更大。安装了新型四叶螺旋桨。英国人在 Mustang II 上安装 Merlin 61 发动机的测试成功后,北美公司立即重新修改了 P-51 的设计,安装了 Packard V-1650-3 发动机( Packard 公司生产的 Merlin 68 型两速二级增压二次冷却发动机。注: Packard -普惠的前身),机身也作了结构上的加强,重新设计散热器和副翼。机翼下安装了流线型挂架,可挂远程副油箱和 500 磅炸弹,后期型可挂 1000 磅炸弹。新的设计起初编号为 XP-78 ,后来改成 P-51B。
P-51B 和 P-51C 于 1943 年投产,P-51C 由北美达拉斯工厂生产。同年 12 月 1 日开始交付给驻英国第 8 航空队,装有可抛式副油箱的 P-51B 是第一种可以深入德境为第 8 航空队轰炸机群护航的战斗机。
XP-51D
装备 Merlin 发动机的 P-51B/C 由于传统设计,座舱向后视界极差,另外在侧面轮廓线上与 Me 109 极为相似。于是想在野马上改装气泡式座舱盖,在 P-51B 生产线上抽出两架用于测试,重编号为 XP-51D。
P-51D (Mustang IV)
P-51B的改进型,也是野马家族中产量最大、名气最大的一位。军械增加到 6 挺 12.7mm 机枪,全布置在机翼内。最显眼的改进是换装了气泡式座舱盖,极大地扩展了飞行员的视界,特别是向后视界。后机身也做了修改,P-51D 后期型在垂尾前增加了延长段,这一改动后来又用来改装 P-51B/C 和早期的 P-51D。

③ 二战到底哪个国家飞机发动机好

二战在航空发动机领域还是英国强一点

二战早期,航空发动机主要是液冷和气冷两条路线
液冷路线无疑是英国领先,梅林发动机的性能无话可说,率先突破2000马力大关,P51野马用的发动机也是英国梅林的美国版

在气冷式发动机方面,美国强一些,尤其是双黄蜂发动机,堪称气冷发动机里的怪物

后期,开始研发喷气发动机的时候,是英国走在墙面
美国第一种喷气飞机P80用的还是英国的发动机

④ P51野马战机为什么被叫做二战歼击机之王

P51野马战机是美国二战时期研发的最成功的的战斗机之一,1941年投入战场,一直使用到1984年才全面退出现役,堪称战场常青树。这款飞机能够这么受欢迎,就是因为它的性能优秀,战绩辉煌,身为活塞式战斗机却曾经击落过喷气式战斗机,不愧其“二战最优秀战斗机”之名。



4


其实与同时代的战机相比,P51野马战机各方面并不突出,防御力比不上美国的P-47,机动性比不上英国的“喷火式”,飞行距离比不上日本的零式战斗机。但P51野马战机确是第一款在各方面性能取得平衡的战机,说白了战场适应性强,能应用于多种情况,是个“万金油”;再加上P51制造成本低廉、后勤保障方便,种种因素加起来使得它被大规模生产装备。P51野马战机的成功证明了一个道理,优秀的武器装备永远不是追求单一的性能,而是通用性和便于大规模生产的装备。

⑤ p-51野马战斗机

P-51战斗机,绰号“野马”(Mustang,美洲野马),是美国陆军航空队在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最有名的战斗机之一,也是美国海陆两军所使用的单引擎战斗机当中航程最长,对于欧洲与太平洋战区战略轰炸护航最重要的机种,并且一直使用到韩战为止。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2/2d/P51-d_mustang_472216_arp.jpg
生产厂商: 北美航空公司
发动机: 一具派卡德V1650-7液冷式发动机
最大出力: 1590匹马力
乘员数: 1人
长: 9.83米
翼展: 11.29米
高: 4.17米
翼面积: 21.83米2
空重: 3232公斤
最大起飞重: 5262公斤
作战半径: 2092公里
最大空速: 721公里/时
实用升限: 12696米
爬升率: 1059米/分
武装: 机翼上6挺0.50英吋机枪,
机翼下可以携带2枚227公斤炸弹

或是8枚火箭

本机在后世评价上被认为是二战主力战斗机中综合性能最出色的机型,有别于美军当时主力战斗机以大型气冷发动机与涡轮增压器强化各空层性能的方式,P-51由于非美军内定机种因此设计初期无法取得涡轮增压器;因此采用与P-40相同的液冷发动机,但修改进气方式降低空气阻力,并纳入了层流翼设计强化高速性能,为了保障长时间在高空作战,本机亦是在单发战斗机中首先把增压座舱成为标准配备。而且起落架的轮距较大,所以在整理不良的地上降落时,较以前的同级战斗机稳定,所以得到常在战地机场上的起降的飞行员好评。

[编辑] 机身结构[编辑] 动力早期野马(P-51A、A-36A)采用艾利森V-1710发动机,这一系列的发动机仅有一级一速机械增压器,当飞行高度超过12000英呎之后,输出功率下降很快,使得高空性能不佳,之后的型式改装由英国劳斯莱斯公司授权美国派卡德公司生产的的梅林发动机(V-1650),装有两级两速的机械增压器,充分改善15000英呎以上的功率输出,这就是后来最着名的P-51B/C/D
武装野马在不同型号中采用过不同的武器装备:

早期的P-51A或野马I采用过4门12.7mm白朗宁机枪及4门7.62mm白朗宁机枪。
英国皇家空军“野马”I A采用过4门20mm希斯潘诺机炮。
美国陆航的P-51 B/C采用4门12.7mm白朗宁机枪。
P-51 D采用6门12.7mm白朗宁机枪(地勤也可根据飞行员的需要改装成4门12.7mm白朗宁机枪,降低翼载提高机动性)。
战后的F-82采用8门12.7mm白朗宁机枪

[编辑] 生产次型
P-51最独特的衍生型:A-36A俯冲轰炸机[编辑] NA-73野马I型英国皇家空军订购的第一批,一共320架,使用V-1710-F3R发动机与4挺0.30英吋机枪。

[编辑] NA-83野马I型英国皇家空军订购的第二批,与第一批仅有少数的差异。总共递交300架。

[编辑] NA-91野马IA型英国皇家空军第三批,一共150架,其中93架改用4门20毫米机炮。

[编辑] P-51P-51的机身设计短小精悍,搭配有着层流翼构型的主翼,使得P-51拥有绝佳的飞行性能。而滑油和冷却水的冷却器顺势由机尾向前延伸至机翼下方,由于不像喷火式等战机将冷却器装置在机翼上,因此P-51拥有较一般战机更大的燃油筹载。早期的P-51由于没有梅林发动机可使用,因此是配备美制的艾莉森V-1710发动机,不过V-1710除了耗油量较大,缺乏良好的机械增压器的结果让P-51在高空时常出现马力不足的问题,连带使得初期机型的高空表现不尽理想。一直到1942年才开始换上英制梅林发动机后,P-51的性能突飞猛进使得P-51赢得大量的订单。

[编辑] P-51A[编辑] P-51B在1942年取得梅林发动机后,经过大幅修改的P-51B正式登场,他优秀的性能足以和当时德国的主力战机Bf 109和Fw 190等战机对抗,并为后续的机型奠下良好的基础。

[编辑] P-51CC型将B型机的座舱罩改用喷火式战斗机的气泡式座舱,其余跟B型机相同

[编辑] P-51D1944年,采用泪滴型座舱罩且机身更加洗练的D型机加入服役,除了换装了拥有两段式增压器的派卡德梅林发动机,并强化机身武装至6门12.7公厘机关枪与8枚空射火箭挂载硬点,P-51D的航程足以一路掩护轰炸机队至柏林上空,因此担任日间四引擎轰炸机编队的护卫机,使得日间轰炸战术的战损减少到可容忍的阶段。

在P-51D出现之前,战斗机的航程实在过短,而重量级的P-47及P-38在护卫任务上不尽理想,因此轰炸机最后的1/3航程必须在没有任何护卫机下,顶着德军地面部队的枪林弹雨和德国空军战斗机的追杀维持队型进行轰炸,这样虽然有时能炸毁目标,不过轰炸机的损失也很可观,在所谓的"黑色星期四"中,出击的330架轰炸机甚至有高达100架被击落,另外有多机重创而在回到英国后直接报废。有了P-51的护卫,轰炸机可以减少来自德国空军战斗机的威胁而专心对目标进行轰炸,进而给德国带来毁灭性的打击。赫尔曼·戈林在战后接受访问时曾说:“当我看到P-51在柏林上空时,我知道大势已去!”[2]

仅使用机内油箱时,P-51D的续航力为950英哩,在携带可抛式油箱时才具备1300英哩的续航力,而P-51D的绝对续航距离为2080英哩。

太平洋战区方面,自从美国海军陆战队在1945年初攻下硫磺岛后,P-51D就以此做基地陪同B-29超级堡垒轰炸机轰炸日本各主要城市

在中国战区方面,1943年首批早期型的P-51B野马进驻中国昆明交给美国驻华空军,之后在1944年中国空军开始也使用P-51B,在1945年大批P-51C,D和K交到中国空军手上

随着野马机到来,中美空军渐取得中国战场的制空权,因为几乎日机之中无一种是野马的对手,日军为此派出他们最新锐的疾风战斗机来华参战,疾风虽可和野马较量但机数有限,最后反被野马机队打退,野马和日机最后一次空战发生在1945年5月31日在南京上空,中国空军16架野马对30架日军飞燕,野马机占尽速度优势从高空俯冲攻击,变成了空中屠杀,中国空军以少胜多

中美空军的野马更主动出击,对驻湘北和武汉以至远至台湾的日军作出空袭,护送轰炸机轰炸日军目标后,野马机都会在低空以机枪扫射漏网的日军,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野马机负责押解日方代表乘坐的飞机到芷江投降,中国抗战获得最后胜利。

[编辑] P-51EP-51E的编号原本是要给德州达拉斯厂生产的P-51使用,但是稍后这些生产的P-51编号改为P-51D-NT。P-51则完全没有使用。

[编辑] P-51H野马式的最后一型改良版,由于美国在设计野马时机身对重力负荷标准达到7.33G,远远超过英国需要的5.33G,因此英国认为P-51的结构仍有轻量的空间,因此北美航空进行名为NA-105的开发案,以P-51D设计作机身结构轻量化并换装三种引擎进行测试,分别是:

P-51F(与P-51D相同的V-1650)
P-51G(梅林14SM发动机)
P-51J(爱莉森V-1710-119)
这三项改造案最后都没进入量产,但是测试时改良型的优异性能让北美推出了NA-126机型开发案,也就是日后的P-51H。P-51H使用了装设无段变速机械增压器的派卡德-梅林V-1650-9发动机(紧急最大出力2,218匹马力),在高度7600米时达到784公里/小时的高速,虽然整体性能大幅提升但是航程缩短,原本美军预定量产取代P-47N,并发下了2000架订单交由英格坞生产,不过因为日本投降,只生产了第一批555架后取消后续订单。

由于生产时间太迟,因此P-51H在二战期间并无实战纪录;虽然就机体性能来说位于野马家族的顶尖地位,但是美军飞行员不习惯这架降低机体结构强度的方式换取性能的设计,美军战机普遍以高强度结构设计,因此飞行员在作战中理论上是能无视机体限制以最大引擎动力将飞机性能施展到最大限度,因此结构相对脆弱的P-51H便成为与主流相异的异端,飞行员不习惯于在最大动力状况下仍要分神关注机体结构限制的战机,故战后大规模裁军的风潮中空军并未接收P-51H,所有现役机都配发到美国空中国民兵部队中,其中一架P-51H送给英国作为测试,编号44-64192的P-51H交给美国海军改名为BuNo 09064作为穿音速翼形测试用,1952归还给空中国民兵。由于P-51D的设计更加成熟的因故,尽管P-51H的性能更加优秀但没有参加韩战。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3/38/P-51D-20NA.jpg

⑥ P51很强吗

1940年4月,英国军备使团赴美追补订购P-40D战斗机,美国北美飞机厂主动提议:用同样的发动机,保证在四个月内提供一种性能更好的新飞机,德裔设计师伊·斯谬博采众长,广收欧美最新航空技术,在每天工作16小时的情况下,奇迹般地提前三天实现了自己的诺言,造出了P-51的原型机NA-73X。后来装上发动机后于10月26日进行了首飞。外形较亮的全金属结构单发单座P-51在机头装一台水冷活塞发动机和卵锥形桨毂罩,一对梯形带上反的下单翼的下部,还安装着可调节空气流量的腹式水散热器,构成符合空气动力学原理的外观特征。P-51在世界上最早采用了层流翼型(由埃德·霍奇设计),具有极好的升阻比特性。11.5%~15.1%的机翼相对厚度不仅减轻了结构重量,也为在翼内安排油箱至射击火器提供了较充裕的空间。一系列功力独到的设计使全机阻力大大降低,后期改型采用了水泡形座舱盖。
P-51为英、美两国发展了不少改型,除广泛用于空战截击、对地攻击和侦察外,更多用于远程护航。

最先生产的“野马”Mk.Ⅰ是为英国皇家空军设计的,1941年8月开始交付,共620架。装备着当时美国唯一能批量供应的水冷发动机:艾利逊V-1710。机头与机翼上共装备12.7和7.62毫米机枪各4挺,中低空性能良好,大多用于对地攻击。其中2架交美军试用,更名XP-51。

美国陆军航空兵最早的订货是P-51,同时赋与该机“野马”之别称。当时为满足对地战术攻击而不是空战,机翼内改装20毫米机炮4门,机身内燃油容量增加到681升,共生产150架。其中93架再次出口英国,成为“野马”Mk.ⅠA。后者有55架又进一步被改装上K-24照相机各2台,成为侦察机,型号更改为F-6A,1943年冬季用于突尼斯。

P-51曾利用原型机专门改制成攻击机,所以型号从P改为A字打头,即A-36A,共200架。该机保留了P-51良好的俯冲性能和操纵性能,机翼构造加固并装有俯冲阻力板,防止俯冲中过载太大引起损坏。翼下可挂227千克炸弹2枚,翼内装12.7毫米机枪6挺,采用V-1710-87发动机,总重达4850千克,军中绰号“入侵者”。

1943年3月面世的P-51A保留了炸弹架,但只在机翼内留下机枪4挺。如挂568升副油箱两只时转场航程延伸到3800千米!共生产了310架。其中50架援英,即“野马”Mk.Ⅱ型,有35架改成F-6B侦察机。P-51A用于中印缅战区,但性能逊于日本“零”式飞机。

“野马”X,亦称“梅林野马”,是应美驻英武官希科克少校和英国罗尔斯·罗依斯发动机公司试飞员罗尼·哈克之倡议而研制的改装着名的“梅林”61型水冷发动机的改型,因带有一台二级双速增压器,高空性能明显提高,但只试制了4架。

XP-78又叫XP-51B,是改装美国仿制型“梅林”发动机(即帕卡德V-1650-3)的试验机,于1942年8月造出2架,起飞功率1380马力,喷水加力时为1595马力,装机炮4门,在9080米高空飞出709千米A小时的好成绩。

以上努力,均出自换装名牌发动机以期提高整体性能的目的。真正达到批量生产的改型是1943年夏季开始在印格乌梅分厂投产的P-51B,它装有按英国的“梅林”图纸生产的发动机V-1650-3。从外观上看,气化器进气口移至机头下方,机腹冷却水散热器放大,座椅后方加一个85加仑油箱,性能全面优化,成为P-51发展过程中一个重要转折点。在总共1988架的P-51B中间,有275架援英后成为“野马”Mk.Ⅲ,其中部座舱盖由老式的多框型改为英式的短水泡型。71架P-51B被改成F-6C侦察机。

达拉斯分厂生产的P-51B叫作P-51C,共1750架,内有636架援英,也称“野马”Mk.Ⅲ,另20架改作F-6C。

P-51D是1944年问世的产量最多,使用最广泛的优秀改型。它在火力被强化为翼内装6挺12.7毫米机枪(携弹1880发)和外挂454千克炸弹2枚或127毫米火箭10枚的同时,首次采用全视界(后部也无遮挡的)水泡形座舱盖,一举解决了视界上的不足之处。同时,垂尾根向前延伸为脊面,弥补了由此造成的方向不稳定。装备V-1650-7发动机的P-51D还为飞行员配备了一套相当先进的作战装备,如抗荷服、K-14陀螺瞄准仪等。P-51D在两个分厂中共制造出7956架。其中援英281架,即野马Mk.Ⅳ,另136架改作F-6D。澳大利亚曾利用零件组装出100架P-51D,后又仿制200架。TP-51D是双座教练机,仅10架,曾作为艾森豪威尔视察战场时的高速座机。

为遏止住因不断改进而带来的增重势头,经过反省,试制出减重900千克的XP-51F,速度与爬升率自然优于P-51D,但因稳操性有问题而未投产。

它进一步减重之后,于1944年9月试计出2架XP-51G,装1665马力原装“梅林”14SM发动机及五叶螺旋桨,配备6挺机枪,在7000米高度可获得2080马力加力功率,后应发动机无来源而作罢。

XP-51J试飞于1945年4月,是最后的轻量化试验机,装V-1710-119发动机,6000米高度加力功率达1720马力,气化器进气口已隐入散热器空气通道内,曾创时速788千米的惊人记录,后因发动机不过关,只造出2架来。

P-51K是利用后期P-51D装上另一家工厂制造的3.35米直径螺旋桨后的改型,共生产1337架,内有594架援英,即野马ⅣA;314架援澳(大利亚),163架改成F-6K型侦察机。

P-51K的轻量化改型方案是P-51L,旨在提高空战格斗性能,未付诸实施。

P-51H是P-51的最终改型,是集各改型,特别是F、G、J型的新技术于一身的轻量型空战机种。该改型的外形得到充分的流线形修正,蒙皮外表更加光滑,尾翼升高,所装备的V-1650-9发动机在3000米高度加力功率达2218马力,曾在7625米高度创造784千米A小时的世界活塞飞机飞行速度绝对记录,并获国际航联承认。因对日作战结束,只来得及生产555架。P-51H在达拉斯分厂也同时生产,但只造出一架即停产,型号为P-51M。

P-51在战时的总产量仅次于P-47,达15484架(含澳大利亚仿制的200架)。

为了进一步为B-29提供一种可另外搭载一名领航员的双座护航飞机,北美工厂利用两架P-51H并列拼装出双机身双座双发的新式战斗机P-82,并于1945年4月15日试飞。战争结束前,P-82共造出20架,内含P-82C、D型夜间型各一架。战后出现的F-82G(相当于P-82G)在左右座舱中央的中翼上加装了一具香肠形机载雷达吊舱,使该机替代了P-61,成为“喷气时代前夜最完美的活塞双发战斗机”。

在朝鲜战争开战第3天,即1950年6月27日下午,哈德逊机组的一架F-82G在汉城附近的低空中击落雅克-9U一架,成为该次战争最早的“空战记录”。

由于P-51设计合理,在有些国家的空军里一直使用到80年代。在民间,用它改装的创记录竞赛飞机不断刷新着世界飞行速度世界记录

P-51出现在大战的中、后期,曾投入西欧、地中海和太平洋战区。

1942年4月,英国皇家空军最早拥有“野马”Mk.Ⅰ,7月27日即投入实战,同年10月作为单座战斗机首次飞入德国纵深领空,“野马”从此名声鹊起。

1943年6月,美国陆航第27和第86战斗轰炸机大队在地中海的庞地莱利亚岛和西西里岛战斗中投入了A-36A攻击机,成为美军最早使用P-51系列飞机的实例。

12月1日,美国第8航空队第354战斗轰炸机大队在伦敦郊外组建,成为P-51B战斗机最早的部队。13日即起飞为轰炸机担任了远程护航。不久,第8、第15航空队的P-51还利用英国、北非、乌克兰和意大利的一些基地作为起降点,和远程轰炸机队一起执行了许多次着名的对德“穿梭轰炸”行动。由于P-51的介入,使美国轰炸德国纵深地带目标的B-24、B-17等大型飞机的作战损耗率从10~20%降至1~2%。P-51在战争后期已完全成为凌驾于德军BF109和Fw190战斗机之上的最优秀的远程战斗机,它的伴行,大大减轻了轰炸机乘员们的心理负担,投弹命中率大为提高。有时在实施对德“千机大空袭”时,已能一次派出十几个大队的P-51协助行动,P-51D被轰炸机飞行员亲切地称之为“小伙伴”。1945年4月26日,在德国南部所谓的“最后空战”中,为B-26护驾的P-51与德国Me262喷气战斗机展开了搏斗,德军“空战权威”加兰德中将被击成重伤,不几天后便迎来了纳粹政权的末日。

从1942年7月至1945年5月,美军各型P-51仅在欧洲就累计出动213873架次(仅次于P-47),投弹5668吨,在空中击落敌机4950架,并在战争最后几周内炸毁地面敌机4131架,歼敌成绩占美陆航战斗机总战果的50%!而己方战损率仅仅1.2%,是很值得骄傲的良好战绩。其中4大队空战战果583.5架,炸毁敌机469架,在陆军航空兵中独占鳌头。

在亚洲战场上,P-51是1944年才刚刚进入缅甸与日军交手的。1945年元月后,第7航空队有四个联队的P-51分批掩护B-29巨型轰炸机开始了从关东到近畿,从冲绳到西部日本海猛烈的战略空袭,也是对日本本土轰炸计划中第一种参战的陆军战斗机。P-51与前来阻截的日本“紫电”、“零”式、“疾风”战斗机展开空战。4月开始,P-51借着远程高速飞行的技术优势,已能从新攻占的就磺岛基地起飞抵达1100千米外的东京,空战后再飞回原地。如果说起势宏大的B-29大编队及其造成的“火海效应”加快了日本投降的时间进程,那么P-51则为这种威慑和打击提供了难得的安全保障。

在中国大陆,先后有P-51A、B、C、D、K各型参加过抗日战争。1944年底,继美国陆军航空兵14航空队之后,中国空军获得该机,并在中美混合团的第3、第5大队中正式使用。1945年初,中国空军第4大队也装备该机。1949年中国大陆解放后,中国人民解放军曾使用过少量的P-51D,在台湾的空军当时拥有383架P-51C与P-51D。

⑦ 请问二战中着名的P51所用英国发动机咋牛逼了,换装英国发动机是因为美国液冷发动机不行,那么为啥美国

液冷引擎可以做得细长,但气冷为了风冷加大了迎风面,阻力也大,但马力也大,装气冷的飞机往往头部粗大,很少飞出过700km/h以上的速度,但气冷比液冷可靠,液冷如果滑油散热器故障引擎会过热被迫停车,气冷没这个问题,所以美国舰载机都使用风冷,而细长阻力小的液冷让P-51飞出了七百多公里的时速,让其成为战机之王。

⑧ P51“野马”为什么被称为二战中无与伦比的战斗机

本机在后世评价上被认为是二战主力战斗机中综合性能最出色的机型,有别于美军当时主力战斗机以大型气冷发动机与涡轮增压器强化各空层性能的方式,P-51由于非美军内定机种因此设计初期无法取得涡轮增压器;因此采用与P-40相同的液冷发动机,但修改进气方式降低空气阻力,并纳入了层流翼设计强化高速性能,为了保障长时间在高空作战,本机亦是在单发战斗机中首先把增压座舱成为标准配备。而且起落架的轮距较大,所以在整理不良的地上降落时,较以前的同级战斗机稳定,所以得到常在战地机场上的起降的飞行员好评。

P-51的机身设计简洁精悍,搭配着层流翼剖面型、标准翼厚比的主翼与五段式襟翼(后期还改进了控制面,使低速到高速都有良好且均质的操控品质),使得
P-51拥有绝佳的飞行性能。而滑油和冷却水的冷却器顺势由机尾向前延伸至机翼下方,由于不像喷火式等战机将冷却器装置在机翼上,因此P-51拥有较一般

战机更大的燃油筹载。

早期的P-51由于政策与配额问题,没有涡轮增压器可用,因此是配备美制的艾利森V-1710一级增压发动机。V-1710虽然较扎

实抗损,且妥善率高,辅以野马的机身设计,使早期的艾利森野马拥有相当突出的低空性能。但缺乏两级机械增压器让P-51在高空时必须面临马力不足的问题,

连带使得初期机型的高空表现不尽理想,早期的艾利森动力野马虽一度是当时欧陆的低空速度王者,却无法适应当时欧洲主流的高空高速空战生态,只能屈居低空高

速侦查与扫射的次要角色。

直到1942年开始换上英制梅林发动机后,P-51的性能始突飞猛进、为其赢得大量的订单,并在1943~1944年之间赶上盟
军最重要的长程护航需求,继承P-38和P-47的战果并将之扩大,快速扭转了欧陆上空的战力天平,终于赢得“史上最伟大战机”的美名。

⑨ 除了梅林,P51野马的哪些部分是英国的

野马基本上是一架由美国制造商为他们制造的英国飞机。英国航空部指导了一家成立6年、缺乏经验的公司——北美航空公司(North American Aviation)——设计他们想要的飞机。英国工程师协助北美人起草,就像大学讲师指导学生研究一个项目中的各个要点一样。学生们跑去和讲师一起做研究,评估他们做了什么,以及它如何融入整个项目。野马是一家美国公司为他们制造的一架英国飞机。美国军队没有参与概念、规格或设计。许多美国人忽视了这些基本要点。

罗尔斯·罗伊斯的默林发动机使野马表现得非常出色。这架飞机最初使用的是艾利森(Allison)引擎,它只能在低水平使用,因为当时RR无法满足梅林的供应,所以必须使用艾利森。美国落后于英国在发动机增压与Tizard任务给美国先进的超级充电细节。此外,气缸盖设计的Allison是不够好的充分增压。RR的Stanley Hooker开发了自动控制双速双充电器增压技术,这是免费给予美国。野马第一次被美国军方用于地面攻击,因为艾莉森发动机的高水平性能很差。

在此期间从1940年2月至5月,三个月,英国空军部形成的基础设计理念指导北美寇蒂斯和项目的开发者层流的翅膀,以确保战斗机和一些前沿的设计点,不会产生另一个p 40 fly-alike浪费宝贵的时间。空军部指示NAA将Curtiss XP-46实验飞机与欧洲顶级设计的所有前沿设计点,以及他们自己的一些设计融合在一起。

阅读全文

与p51为什么用英国发动机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意大利的家具有哪些 浏览:279
中国播音学是属于什么样的专业 浏览:618
5万越南币等于中国多少钱 浏览:901
印尼医疗和中国哪个好 浏览:661
印度白糖什么时间种植 浏览:829
越南春卷里的猪肉如何做 浏览:130
去印尼怎么打电话便宜 浏览:899
伊朗总理和总统哪个权力大 浏览:286
伊朗最高战略是什么 浏览:523
中国式离婚冷静期多久 浏览:56
唱中国的歌曲有哪些歌曲 浏览:669
意大利英语音标怎么写 浏览:834
意大利vs西班牙在哪个场地 浏览:373
怎么评价印尼这个国家 浏览:999
印尼市场适合卖什么 浏览:922
印尼椰蒂盘了是什么颜色 浏览:376
大连海中国房子怎么样 浏览:627
越南斗鸡体型多少钱一只 浏览:98
在意大利生活拍自媒体的有哪些人 浏览:859
印尼要用什么转换插头 浏览: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