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英国的高考是不是跟中国一样也有分数线的呢
不一样的.英国是累积分制
英国的“高考”简称A-level考试,即普通教育证书高级考试。考试课程有英语语言、文学、数学、生物、化学、经济等课程。选修课有古英语、音乐、历史、地理等。学生选修的课目也要考试。只有在A-LEVEL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的,才能被一流大学录取,进行深造。
A-level总共为两年时间,学生们可以根据个人兴趣和将来大学本科要攻读的专业,自己选读课程。较好的中学往往会开设20-30门以上的课程供选,学生通常只要在第一年选修4门功课、第二年3门功课(是第一年课程的延续)。比如说,如果将来想攻读建筑,那么在A-level阶段最好就选择艺术设计、建筑学、数学、物理等。学生第一年各门功课和第二年各门功课的统考成绩(满分600分)都将按比例被计入总成绩换算,得出的最终结果就是A-level成绩,考试评分标准分8挡,从A、B一直到G,零分则用U表示。
英国的高考不像国内一锤定局,相反,要想考出好成绩学生得在这两年中坚持不懈的学习。英国是累积分制。在最后两年的学习中,一共有四次考试,一年两回。如果学生对自己考的成绩不满意的话,可以选择补考,但是补考的报名费需要自己负担。A-LEVEL考试前两周,学校放学,让学生回家自己复习,学校教师不搞什么猜题或复习提要等活动。
考试后,学生根据自己的A-level成绩,如AAA、ACB、CBD等填报大学申请(即UCAS表格),一般为六个志愿。每年,都有大批的学生拿着全A的成绩去申请牛津、剑桥、帝国理工等顶尖名校,而各校各专业录取的标准则不尽相同。此外,学校导师或校长对该学生评价(即推荐信)对申请成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英国的大学非常看重导师的评估,而导师也把完成一封客观、公正、中肯的推荐信看成自己一项郑重的使命。
牛津剑桥等顶级大学在录取新生的时候,并不仅仅单纯地把A-level成绩作为唯一衡量标准。他们对每一位合格的申请者都要进行面试,考察学生的综合知识、逻辑分析能力、思维敏捷程度、想象力以及综合“情商”,而且面试的题目常常花样百出。如生物科学面试问题:“如果你可以拯救热带雨林或珊瑚礁,你会选哪个?”地理学面试问题:如果我去你的家乡游玩,你觉得我会对什么感兴趣?”等等。
英国的高考制度从2008年开始进行了40年来最彻底的改革。A-Level考生,若在成绩公布后发现考出意想不到的好成绩,可在“升级周”内申请入读更好的大学,同时保留已录取学校的入学资格。当地的教育官员介绍说,这项改革使每年9000多学生受益
⑵ 其他国家的高考是什么样的,有什么特色
高考作为国内考生一生中最为重要的一环,一直以来都是中国应试教育的一大特色。
那么其它国家的高考都是什么样的,可能每一个经历过高三的人都想这样质问这个世界。原因无他,只因为国内的高考实在是压力太大,同时,一锤定音作为结果导向也让太多人对国内高考充满了恐惧。
我了个亲娘咧,这让我不得不猜想这大学是不是还有某艺术动作专业,不然为什么要面试??扯远了哈,单就说公平性,其实我认为日本的高考还要比我们参加的考试更公平一些,可能由于人口数量以及国土面积较小,日本并没有类似于我们不同的各省份试卷,也就是他们只有全国卷1,不管在哪考的都是一样的(倒是方便视力好的参考其他同学答案)。
总的来看,各国的大学前考试(高考)虽不尽相同,但总体上跑不出一个逻辑——即选拔优秀人才进入其相对应适合的领域学习,当然,美国的高考科目相对更贴近生活一些,而日本的高考则显得更偏爱细枝末节,反正我还是觉得我们的高考最好,毕竟,我早都考完了嘛~
哈哈哈哈。
⑶ 英国高考时间是什么时候
那得看是GCSE还是A-level了,不管哪一个考试都不是集中在一起考,但大部分都在六月。我现在就正在考GCSE。
⑷ 英国高考采用算法打分,竟会引发众怒
英国取消高考采用打分制,引发众怒,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为了防治新冠疫情,英国今年并未举行A-level和GCSE(分别相当于中国的高考和中考)考试,考生成绩由一套算法得出。但在已放榜的“高考”成绩中,近40%的学生成绩低于教师给出的预估分数。这使得许多学生都不能考入自己心仪的学校,引发了考生和家长的愤怒和抗议。英国资格认证和考试监管办公室(Ofqual)的主席罗杰·泰勒和英国教育大臣加文·威廉姆森就此事给大家造成的“痛苦”表示道歉。他在一份声明中承认,受新冠疫情影响,A-level和GCSE考试被取消,今年对学生来说“特别艰难”。他表示,英国教育部之前与Ofqual合作,设计出“尽可能公平的模式”,但很明显,评分过程导致了“更严重的不一致,无法通过申诉程序解决”。威廉姆森说:“我对此事给年轻人和他们的父母带来的痛苦感到抱歉,但希望这一消息能给他们带来应得的确定性和安慰。”
⑸ 英国“高考”考些啥
英国没有所谓的高考。
在英国留学,主要是凭A Level成绩申请大学本科。
A Level相当于中国的高中课程,两年制。
A Level的最终成绩,相当于中国的高考成绩,可以凭此申请英国所有的大学
⑹ 欧洲高考制度 详细举例典型国家
“五花八门”的高考制度
美国:学业评估能力考试一年举行七次
美国不实行全国大学入学统考,但中学生申请上大学影响最大的考试是“学业能力评估考试”(SAT)和“美国大学测评考试”(ACT)。SAT考试每年举行7次,考试内容有数学和语文各三个部分,时间为三个小时。SAT考试内容与高中教材没有直接的关系,SAT主要考查学生的逻辑、分析、推理等方面的能力。试题类似于智力题,考试题目千奇百怪。如:“癞蛤蟆是否有听觉?试证明之”;“请以下面的句子开头写个故事:‘在多年以后,他想起自己第一次与冰有关的经验......’,故事须提及一双袜子、一个纪念碑、一串钥匙、一头家畜和莎翁全集”;“沙和海滩的关系中与下列哪两者之间的关系相同:A、猫和猫须;B、树和森林;C、足球和曲棍球;D、衣服和鞋子”等。在美国,一些十二三岁的初中生也常进入考场,就这些智力题“小试牛刀”。
ACT与SAT考试均被称为“美国高考”。和SAT不同,ACT考试更象一种学科考试,它更强调考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同时也考生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的测试。从难度上看,ACT考试比SAT考试更容易一些,也比较接近“中国式”考试。因此,对中国考生来说,选择ACT考试可能更容易在短期内获得相对满意的成绩。
----------------------------------------------------------------------------------------
英国实行A-LEVEL考试
在英国,高中二年级的考生需参加普通教育证书高级考试,即A-LEVEL考试。A-LEVEL考试相当于中国的高考,考试课程有英语语言、文学、数学、经济等课程。学生选修的课目也要考试。只有在A-LEVEL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的,才能被一流大学录取。
不象中国,越临近考试学校抓得越紧,考生越紧张。英国的中学在A-LEVEL考试前两周,放假让学生回家自己复习,学校教师不搞什么猜题或复习提要等活动。A-LEVEL考试评分分为八挡,即A、B、C、D、E、F、G,最后一档零分用U表示。
----------------------------------------------------------------------------------------
法国实行高中会考
法国高中生进入大学深造的必要条件是首先获得由学校统一颁发的高中毕业证书,然后再参加高中会考(BAC)。原则上说,所有通过高中会考的考生,均可申请进入大学接受高等教育。但是医学系、牙医系、药学系及技术学院等除外。由于名额有限,这些院校和专业一般采取淘汰制招收大学新生。
为了让各高校提前掌握生源情况,法国高校招生实行预注册,即提前登记志愿。预注册一般在每年三四月间进行,由于学生人数众多,法国绝大多数学校均采用电话计算机的登记方式。
---------------------------------------------------------------------------------------
加拿大没有高考
对加拿大来说,根本就没有“高考”这一概念,因为加拿大没有高考。加拿大中学生想要上大学,不用参加专门的入学考试。在每年6月份中国高中毕业生为高考而紧张而忙碌的时候,加拿大高中毕业生可能早已经接到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了,有些学生还会面对几所最好大学的入学通知书,为到底选哪一所而左右为难呢!
加拿大各大学都有自己的学生选拔制度。由于加拿大联邦没有专门的教育管理机构,教育的管理由各省政府负责,这就造成了加拿大中小学教育体制的差别,加拿大的大学对各地学生的录取要求也有所不同。
--------------------------------------------------------------------------------------
日本高考不是一锤定音
日本的高考不是一锤定音,国立、公立和部分私立大学,在每年的一月都有一次全国统一考试,主要是基础学科,国语、英语、数学、理科(物理、地理、化学、生物)、社会学科。从二月中旬至3月底,各校再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第二次专门考试。
日本是个唯学历是上的社会,个人的社会地位、升职机会、受尊重程度,都是由学历以及自己所读的大学知名度决定的。因此,对日本青年来说,能否上大学以及上什么样的大学,就决定了他进入社会以后站在什么起跑线上,所以,日本的高考就是日本青年人生命运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真可谓是“一卷定终身”。日本的名牌大学相当难考,如东京大学、早稻田大学等。能考上东京大学的学生,根本不屑于到英美着名大学留学。如果一个学生考上了名牌大学无疑是鲤鱼跳龙门,家长高兴,在社会上也让人刮目相看。
日本的考生分为三类,一类是应届高中毕业生;第二届是往届落榜生,在日本被称为“浪人”,一次高考失利称“一浪”,二次失利称“二浪”,三次以上统称“多浪”;第三类,已经升入大学,但由于自己所在的大学不理想,想再考一个好的大学而参加高考的学生,这类学生被称为“假面浪人”。这些人为能考上理想的大学,想方设法进行补习。日本最有名的代代木教室、河合塾、骏台预备校等,就以擅长收集各种私立、公立大学的考试资料和信息而着名。其收费很贵,如单科补习就要15万元,如进入一所好的学校进行全面实习,约需100万日元,其中学费60万,杂费40万,这相当于普通大学一年的学费,如果再将生活费计算在内,“复读”的代价是及其高昂的。
--------------------------------------------------------------------------------------
韩国高考不算总分
韩国教育部于2002年初实施新的高考制度。新制度的最大特点是对考试成绩不再计算总分,而将各科目的考试成绩分别打分,然后依据分数段确定各科目的等级以及综合等级。等级划分为九个级别,每年的等级比例根据每年的考生人数确定。
各大学将根据各科目考试等级、学生手册、面试成绩、专长等情况招收学生。实行等级制后,考生不会象过去那样因差一分或零点几分的差异而落榜。
--------------------------------------------------------------------------------------
印度高校自行出题
印度的高考不实行全国性的统考制度,由各大学自选出题考试。全国性大学的入学考试由中央中考委员会主考,各邦大学的入学考试则由各邦主考。各校考试通常都在每年的4—6月间举行。由于不实行全国统一教育,学生反而有了更多的选择余地。据说有的考生在一个考季内,就参加了20多次入学考试。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印度的高考同样充满“恐怖”气氛。由于落榜,许多考生羞于见人,常常自寻短见。据印度报纸报道,2001年一年考季有近1900人自杀,2002年自杀者达到了2000多人。由于一分之差,在高考成绩的名册上有可能相差二、三十名。因此,在印度也出现了与中国类似的现象,即形形色色的辅导班、辅导中心。在印度的一些大城市里,准备参加高考的应届毕业生,每天凌晨三点就起床,先赶去参加4点钟的辅导课,然后还要到学校去应付进度很快的日常课程。此外,家长也对学生施加着很大的压力。家长们都认为高考是决定子女今后命运的大事,不惜投入巨资。现在,不光辅导班学费很贵,有些学校的日常费用也让中产阶级家庭感不堪重负。凡此种种,都对学生形成了巨大的精神压力,这在某种程度上扼杀了他们的创造性和灵感。印度舆论十分关心这些情况,一再呼吁要对高考进行改革。
-----------------------------------------------------------------------------
澳大利亚看重平时成绩
澳大利亚是以学生高两年的综合成绩加上一次地区的“全澳等级考试”成绩来综合评定学生的大学录取分,而不是以一次考试的成绩作为大学录取的标准。这种录取制度不以一考定终身。学生必须认真对待平时的每一次考试和作业,打消临时抱佛脚和碰运气的侥幸心理。这样就避免了偶然性,突出了平时学习的重要性,受到学校、学生和家长的普遍欢迎。
在澳大利亚,很多学生并不看重上大学。因为上不上大学生活水平相差不大。两个中学同班同学,一个上了大学,一个早早地工作了,到上大学的参加工作时,那没上大学的工资不比他少多少。读了本科的,研究生的,工资起点是要高些,提薪幅度也大些,但工资越高,所得税越高,去掉所得税,比那没有上大学的好不到哪里去,更何况还有那些专业不好,毕业后找不到工作的呢。而且,念了大学的也好,没念大学的也好,只要失业,就可以坐享失业救济,按目前的标准,一个月的救济金大约相当于三四千元人民币,还有其他各种照顾,生活过得去,他费心劳神、拼死拼活考什么大学呢?
⑺ 英国的高考是什么样的与中国的有什么区别
英国的高考就是我们所称的A-Level(General Certificate of Ecation Advanced Level),也是大部分英国中学的学生在16-18岁会学习的课程,也是英国学生进入大学的入学考试。当然,部分高中(如Sevenoaks School)教授的是IB课程。但普遍来讲,英国的高考通常就认作是A-Level考试。我这边就从考试次数、时间、考试科目、竞争对手、考试内容角度以及考试影响力等方面来将中国高考与英国高考进行对比。
从考试次数及时间上对比
首先,中国高考受限于国内的教育体制及庞大的考生数量,国内高考每年只能够进行一次的考试,且全国统一时间是在每年的6月份。而相较于国内的高考,英国的A-Level考试则更加的灵活多变。以Edexcel考试局的标准为例,每年的1月份、6月份和10月份是考试月。
与国内高考将所有科目连在2-3天一起考的方法不同,英国A-Level考试的科目是可以分开考试的,每年的都有的三次考试避免了学生因为自己的某次考试成绩不满意而考不上好的大学。这也同时避免了国内高考的“一考定终身“的遗憾。如果学生对于自己某门科目的考试不满意的话,可以在这三次考试中进行补考,最后会取考试中最优成绩来申请大学的。
2.从考试科目上对比
国内高考的科目相对比较局限,类别也比较单一。全国绝大部分的省份的高考科目都是三门主科(语文、数学及英语)配上文科综合或者理科综合的科目。可以选择范围也比较狭窄。而英国的A-Level课程是由70多门课组成的,其中包括:
1.核心基础课程,如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
2.核心课程的延伸课程:如人类生物学、人体生理学等。
3.社会科学基础课程:历史、哲学、语言学、政治学、经济学等。
4.应用科学:计算机科学、数据处理等。
5.艺术设计类课程:音乐、美术、手工等。
6.知识普及类课程:如欧洲学习、商务学习等。
学生只需要选修其中感兴趣的3-4门课即可,并且A-Level课程也与许多的大学课程有挂钩,为学生未来想发展的专业方向在A-Level阶段就打下基础。包括牛津、剑桥等世界名校都只需要3-4门的A-Level课程成绩作为大学本科申请时的学科成绩。同时,A-Level课程如此详细的划分,也可以让学生们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去进行更深入的学习。
3.从考试竞争对手方面看
根据中国教育部统计,2020年全国高考的报名人数达1071万人,较2019年增加了40万人,呈逐年增长的趋势,竞争十分的激烈。在教育资源本就比较匮乏的国内来说,机会成本会随着竞争对手的增加而变小。近年来,参加A-Level的人数也在持续的上升,中国作为英国外最大的考试中心之一,考生人数也在2019年突破了10万,但还是远低于国内高考的总人数,竞争对手大多来自世界各地,竞争压力也会小上不少。
4.考试内容角度
许多人对于英国的A-Level考试的难度是有误解的,普遍认为A-Level的考试难度不大。但这种认知其实是错误的,A-Level的考试难度其实与高考是相差无几的,因为英国学校里的学生基本上到了A-Level阶段都已经对未来有了一定的规划,所以A-Level的课程会更多地去帮助孩子们为未来方向发展打下基础,课程难度也会更深。
同时,在考试考察的能力方面,A-Level与国内的高考也有所不同,因为A-Level考试更重视考察学生对于题目的原理解释及概念运用,而国内高考侧重于公式的理解与运用。
从A-Level的地理考试题目中也可以发现两者的不同。A-Level的题目中要求考生结合自己的实地考察经历去回答问题,而不是根据书本上的知识及数据去回答问题,这与国内的高考是完全不同的。这也更好地帮助对地理感兴趣的英国学生能够去实地了解地理是一门怎么样的学科,毕竟知识不只是存在于书中,更多的还储存在人世间。
所以说,A-Level考试与高考的考试难度是差不多的,但问题方式与考察能力是截然不同的。国内高考更多的是对于理论的理解和运用,而A-Level的考试则是更多体现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考察。所以难度上来说对于不同学生也是不尽相同的,根据每位学生的个人自身情况来判断。
当然,更加切合实际的英国A-Level考试所考的内容会更好地帮助学生去了解每一门学科的真实情况,从而对未来专业方向选择有更好地把握。在这一点上,是国内现在的高考教育体系所无法达到的。
5.最后就从考试影响力方面看
在考试影响力这点上,中国高考的普及程度就远不如英国的A-Level考试了。中国高考成绩除了国内大学的认可之外,也有部分地区承认,如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认可中国的高考成绩,并且可以作为申请大学时所用的学术成绩。在澳大利亚着名的澳洲八大中,也有七所认可高考成绩。但在更为主流的英美两国,仅有一小部分大学认可高考成绩。
而英国的A-Level考试在国际上有着更大的影响力。A-Level课程体系被国际教育界誉为“英国金牌教系”(British GoldenEcation System),成绩证书被绝大部分英语授课的大学认可。
全球共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认可A-Level考试成绩并可以作为学术材料来申请大学,不仅仅是英联邦国家,也包括美国的超过500所的大学和学院。其中,所有的TOP100美国大学及所有常春藤大学都是认可A-Level成绩的。当然,一部分美国大学还是要求学生提交SAT成绩才接受学生的申请。
总的来说,英国的教育体系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这也让英国整体的教育结构及考试更加的“接地气”。相比较于中国高考,英国的高考更加的人性化,给予了学生更多的自主选择的空间和犯错的空间,免去了“一考定终身”这个硬性标准。这也让在英国接受教育的孩子们可以在战线拉长的同时稀释了命悬一线的紧迫压力感,更有利于培养孩子们循序渐进、逐步上升的平常心。
当然,A-Level考试和高考对于孩子们的意义来说都是打开高等教育的大门的钥匙,不能片面的去比较它们的好与不好。只能说国情及教育现状的不同,以及学生的个人能力来合理的选择。牛牛建议各位家长结合孩子自身情况及家庭经济情况去综合考虑,如果希望将来进入国际高等学府进修,可以提前考虑英国的中小学留学,跳出“百万人过独木桥”的紧迫压力,选择另一条路通向成功。
⑻ 英国有没有高考制度的
英国高考于A-Level两年完成,英国高考课程的第一年(12年级)称为AS,第二年(13年级)称为A2。在第一年,学生通常修读4至5科,在第二年再从中选择3至4科成绩较好的科目继续学习。学生在高考取得3科合格,即符合升读英国大学资格。在科目选择上,英国高考没有文科、理科的选科限制,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升学意向选科。大部分科目分为4个单元,于两年内分2至4次考试,亦接受学生重考成绩不满意的单元。
⑼ 英国高考采用算法打分,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打分方式
近期因为疫情,英国高考采用了一种算法打分方式,简要来说就是,老师先根据学生平时的学习表现预估出各科目的“原始分”,然后再将原始分输入进电脑,通过算法程序得出各科目的“最终分”——然后学生的高考成绩单就出来了。
二、这是一种不公正的打分方式虽然美其名为“算法打分制”,但明眼人一眼就看出,这种打分机制的关键决定权,其实是掌握在老师的手里。
而所谓的“算法”反而更像一块“黑盒子”——或者说“遮羞布”?
当分数主要由老师的主观喜好决定的时候,“不公正”与“暗箱操作”自然也就无可避免了,这是正常人都一清二楚的事情。
由于我国古代沿袭了上千年的科举制,我国人民对于高考的态度那是相当严肃,正因如此,当英国政府表现出对于高考如此儿戏的态度时,着实是惊掉了一大群人的下巴。
⑽ 什么是英国高考
英国没有高考这一说的。A-level的考试就相当于国内的高中会考,然后用这个成绩通过UCAS(类似于招生办)的网上填写自己想要申请的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