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这种红色的鹦鹉是什么品种
金刚鹦鹉
㈡ 鹦鹉的种类,附图
虎皮鹦鹉(Budgerigar)
虎皮鹦鹉是全世界最普遍的鹦鹉,受到大众广泛地喜爱,全世界的总数量超过5百万只,它们常是许多刚对鹦鹉有兴趣的人买的第一只鹦鹉,也是最常出现在鸟展的种类,自从公元1900年澳洲生物学家-癸格曼德对基因工程的重大发现与突破后,各种虎皮鹦鹉的变种即进入前所未有的多样性,现在共有上千种的变种,再加上它们非常容易照顾及繁殖,所以会如此的普遍,澳洲原生种虎皮鹦鹉的羽色主要是黄色、绿色(如左图),加上黑色的纹路,而一般所称的"大头"是在英国基因改造培育出来的种类(EnglishBudgerigar),体型比原生种大,头部与胸部较大,前额较突出,胸前的斑点较圆,羽色较鲜明,比较不活泼,一般在鸟展中参展的虎皮鹦鹉几乎全为英国种的虎皮鹦鹉,而其它如原生种大小的变种虎皮鹦鹉(小鹦哥)则称为美国种虎皮鹦鹉(AmericanBudgerigar)价格则比英国种便宜许多,虎皮鹦鹉的确是入门者很好的选择之一,而英国种虎皮鹦鹉也有许多爱好者,由于羽色变化多,外型差异性也较一般虎皮鹦鹉大,且从国外不时都有虎皮鹦鹉选美比赛可看出它们在宠物鸟中的地位。
体长:18-25cm(7-10吋)
分布:广阔分布在澳洲的内陆地区,但东部、西南部、北省的沿海地区及约克角半岛、塔斯马尼亚岛的数量稀少,曾引进(包括逃脱的笼养鸟)到许多国家,但绝大部分无法成功顺利生存繁衍,包括英国、日本、美国、波多黎各、香港、巴西、瑞士、哥伦比亚、社会群岛、纽西兰、阿曼等国家,可是美国佛罗里达州的族群在1950年时引进后却成功地生存与繁衍后代。
整体概述:
虎皮鹦鹉主要栖息在澳洲干燥的内陆地区,偶尔会在半干燥地区与半潮湿地区发现其踪迹,有些族群会有季节性的迁徙行为,喜爱在草原、灌木丛、河流边的林地、农场田园中活动,平时相当活泼好动,大热天时则活动力较低,主要在地上觅食草类与谷物的种子,平常成群活动,约由20只至数百只,有时会聚集2万5千只甚至更多的庞大数量,虽然整年都能繁殖,但是受食物多寡的影响,主要只在草类种子丰富时繁殖,北部约在冬天,南部在夏天与春天,有集体筑巢的习惯,也就是许多对的巢穴都很接近犹如一个社区,可能有共享巢穴的行为,一次产4-8颗蛋,孵化期约18天;虎皮鹦鹉的饲养与照顾很容易,适应能力良好,但对过于潮湿、寒冷或强风的情况可能会较敏感,大部分的虎皮鹦鹉都十分强壮,如想培育出美丽的参赛鸟种,必须多花心血照顾,培育血缘好大头虎皮鹦鹉又是另一门不容易的学问,须长期的经验与研究;若要训练说话能力应单独安置于一个笼子,减少同伴打扰较不容易分心,效果会好很多。
繁殖:
繁殖虎皮鹦鹉非常地容易,也可群养繁殖,不太需要筑巢所需的材料,虎皮鹦鹉6个月大即可繁殖,但至少等到1岁时再让它们繁殖较理想,全年都能繁殖,是很多产的种类,平均窝卵数约6颗,有时更多,孵化期需18天,约4周后羽毛长成,5-6周时即会断奶。
㈢ 这鹦鹉是什么品种
红额鹦鹉
红额鹦鹉(Red-fronted Parakeet)的羽色多彩艳丽,它是典型的攀禽,在野外通常是成对或是小群体活动。目前主要分布于新西兰及周边的数个小岛。
中文学名: 红额鹦鹉
英文名: Red-fronted Parakeet
二名法: Cyanoramphus novaezelandiae
界: 动物界
门: 脊索动物门
纲: 鸟纲
目: 鹦形目
科: 鹦鹉科
族: 纽澳鹦鹉族
亚种: 8种
分布: 新西兰南部和北部的岛屿
㈣ 请问这个一身红毛的鹦鹉是什么品种啊
都是虎皮鹦鹉
㈤ 白色红眼鹦鹉是什么品种
虎皮鹦鹉。
虎皮鹦鹉(学名:Melopsittacus unlatus)是鹦形目鹦鹉科的鸟类,又名娇凤,属小型攀禽品种,原产于澳大利亚的内陆地区,野生的虎皮鹦鹉栖息于林缘、草地等处。结群活动。
以植物种子等为食。繁殖期为6-1月。营巢于树洞中。每窝产卵4-8枚。孵化期为18天。性情活泼且易于驯养,在中国是大众最喜欢的宠物鸟之一。
物种学史
鹦形目的鸟类在南美和大洋洲拥有众多的种类,这意味着该目起源于古冈瓦纳大陆。然而鹦鹉科的化石记录稀少,它们的起源更多只是推测。
最早的鹦形目化石记录可以追溯到白垩纪(约7千万年前)。在怀俄明州找到的一块长15毫米的下喙碎片,类似于现存的吸蜜鹦鹉类。现在还不清楚该标本是否应归入鹦鹉类。
欧洲有着更丰富的始新世(5800万至360万年前)化石记录。在英国和德国找到了几具较完整的类鹦形目的骨骼化石。尽管还不能十分确定,但总的来说这些标本并不像是现代鹦鹉的祖先,而仅仅是其在北半球演化并在后来灭绝的亲戚而已。
㈥ 英动物园出生首只凤头鹦鹉
2017年8月2日报道,英国,布里斯托尔动物园上周出生了英国第一只菲律宾凤头鹦鹉。别看它现在长得丑陋不堪,实际上,这种鸟濒危程度比大熊猫要高。
律宾凤头鹦鹉(学名:Cacatua haematuropygia)是鹦形目凤头鹦鹉科的鸟类,全身白色羽毛,靠近耳羽部份有些许黄色,在尾羽内侧接近肛门的地方有明显的橘红色羽毛,故又名红肛凤头鹦鹉。主要生活在低纬度的树林、靠近河岸的附近,以及红树林等地。以种子、坚果、浆果和水果为主食。分布于菲律宾岛的巴拉望以及拉萨岛。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 3.1:2009年鸟类红色名录————极危(CR);列入《华盛顿公约》(CITES)附录Ⅰ类保护级别。
㈦ 请问这种鹦鹉是什么品种的,要怎么养
红牡丹鹦鹉(学名:Agapornis pullarius)是鹦形目、鹦鹉科的鸟类。身长16厘米左右,体重40~50克,属小型鹦鹉,是鹦鹉中体形最小的1种,其嘴红色短粗,呈倒钩状。
饲料主要是稻谷、粟子、碎玉米、黍和小米以及麻籽、葵花籽、花生米等。但油脂饲料不能喂得大多,否则会引起脱羽。青绿饲料是青菜、苹果等。青菜不能缺少,供应不足会产下不受精的卵,有时还会造成啄羽现象。
㈧ 红色鹦鹉是什么品种
红绿金刚鹦鹉(学名:Ara chloropterus)产于美洲热带地区,是色彩最漂亮、体型最大的鹦鹉之一,面部无羽毛,布满了条纹,有点像京剧中的花脸脸谱,兴奋时可变为红色。尾极长,属大型攀禽。
食谱由许多果实、花朵和种子组成,食量大,有力的喙可将坚果啄开,用钝舌吸出果肉。产于美洲热带地区,在河岸的洞里筑巢。比较容易接受人的训练,和其他种类的鹦鹉能够友好相处,但也会咬其他动物和陌生人。寿命最长可达8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