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俄罗斯军舰逼近英国领海英军是怎么做的
俄罗斯军舰逼近英国领海, 英军连续跟踪3天。
据26日报道,英国皇家海军当日表示,圣诞节假期期间,该国“圣奥尔本斯”号护卫舰对在北海英国领海附近航行的俄罗斯“戈尔什科夫海军上将”号护卫舰进行了跟踪。据称,英国外交大臣鲍里斯·约翰逊上周刚刚与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举行了会谈,但这并没有推动两国关系的“解冻”。
对于英国的指责,全俄军人工会主席什维德科夫反驳称,俄罗斯军舰出现在任何国际海域都会刺激到“我们的伙伴”。俄军舰从来没有驶入他国领海,也并没有对英国做出任何侵略行为。目前,英国舰队正在迅速衰落,因此,对俄军舰的出现感到不安。据俄罗斯媒体报道,英国与俄罗斯近来关系不佳,拉夫罗夫不久前曾表示,两国关系处于“低谷”并不是什么秘密。
2. 巨文岛事件的背景
巨文岛事件的大背景是英俄争霸亚洲。19世纪中叶以后,因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而在西面扩张力不从心的俄罗斯帝国将矛头转向亚洲,尤其是远东地区。俄国在19世纪五六十年代先后透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吞并了中国东北和西北的15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并一举成为朝鲜的近邻。19世纪七八十年代,沙皇俄国在西方的扩张更加受挫,1878年的柏林会议极大遏制了俄国在巴尔干半岛的势力,1882年德国、意大利、奥匈帝国缔结三国同盟,进一步阻碍俄国的西进。至此俄国全面将目标盯准亚洲,即是所谓“南下政策”。
沙俄的南下政策不仅使远东诸国感到威胁,也与在亚洲有传统优势的英国的利益产生严重抵触,于是在亚洲形成了英俄争霸的局面。俄国在中亚地区的扩张逼近英国势力范围波斯和阿富汗,而在东亚地区则竭力谋取不冻港,俄罗斯与朝鲜在1884年与朝鲜缔结《朝俄修好通商条约》,并利用朝鲜甲申政变后朝鲜王室产生的亲俄倾向开始向朝鲜半岛渗透。英国针对俄国的扩张采取对策,在1878年到1880年透过侵略阿富汗的战争使阿富汗成为其保护国,并怂恿阿富汗扩充北部边界;俄国则在1884年出兵占领了阿富汗北部的莫夫,进而与阿富汗王国发生军事冲突,俄国获胜,并在1885年3月底进逼班吉绿洲,英俄在阿富汗的矛盾日益尖锐,战争大有一触即发之势。时任英国首相格莱斯顿(William Ewart Gladstone)向议会提出了拨款1100万英镑的要求,并计划由黑海进攻俄国,随后,作为战略上的配合,英国声东击西,在东亚采取军事行动,于1885年4月15日悍然出兵占领朝鲜巨文岛,以牵制俄国在亚洲的扩张,缓解俄国对阿富汗及印度的压力,并构筑对俄作战的军事基地。
巨文岛又称巨磨岛、安岛,英国称之为哈米芚岛(Port Hamilton,今译汉密尔顿港),地处朝鲜半岛南部海域,位于朝鲜海峡丽水至济州岛水路的中间,扼控对马海峡咽喉,隶属朝鲜全罗道兴阳县。巨文岛由西岛、东岛和古岛组成,又被称作三山岛或三岛,三岛鼎足而立,中间形成一个可以停泊大型军舰的天然港湾。巨文岛处于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之间,不仅是朝日两国的海路通道,也是俄国南下的要路,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有东方的直布罗陀之称。巨文岛及其所在的朝鲜海峡地带早就埋下了英俄争端的种子。1845年英国海军部办公厅主任汉密尔顿(W. A. B. Hamilton)命令英国军舰调查该岛,因而英国为纪念他而称之为“汉密尔顿港”。1854年俄国普提雅廷(Е. В. Путя́тин)舰队在同日本交涉缔约建交时来到巨文岛停留,甚至与当地朝鲜人发生冲突,因俄国忙于克里米亚战争无暇东顾而没有扩大。1861年发生英国和俄国在对马岛剑拔弩张的“对马危机”,这使英俄两国更加看重朝鲜海峡的战略价值,而作为朝鲜海峡要冲的巨文岛的地位则更显重要。1875年,英国驻日公使巴夏礼(Harry Smith Parkes)致函英国外相,建议出兵占领巨文岛,以遏制俄国南下。1882年《朝英修好通商条约》谈判时,英国代表提出租借巨文岛,但遭拒绝。 英俄在亚洲的矛盾加剧以后,国际间更是风传俄国为获取不冻港将占领朝鲜永兴湾,甚至企图占据巨文岛。因此英国海军从1884年12月起就时常巡视巨文岛。 1885年3月,随着阿富汗局势的骤然紧张,俄国军舰云集海参崴,英国皇家海军远东舰队司令陶威尔(William Montagu Dowell)开始从各口岸调集军舰,中国口岸的军舰多集中于吴淞口及香港。 4月初,英国政府以防备俄罗斯海军南下、侵扰香港为借口,做出占领巨文岛的决定。1885年4月15日,英军占领巨文岛,终于酿成了一场国际争端。
3. 二战“皇家橡树”号战列舰莫名其妙地被炸沉皇家橡树号到底经历了什么
其实,英国皇家橡树号战列舰被击沉这个事情,如果通晓历史的人应该是很清楚的。他并不是莫名其妙的被炸毁了,准确的说应该是被其他国家的军队,不是被人莫名其妙的,而是有目的被炸毁。
这艘战列舰,其实是因为被围攻了,才会被击沉的。因为它停的地方正好就属于一个角落里,然后三枚鱼雷同时从不同的方向向皇家橡树号战列舰进攻,那它就是无处可躲,所以只好成为待宰的羔羊,只能任敌军宰割。而且在事后,因为皇家橡树号被击沉了,里面的油也泄露了出来,污染了环境,英国人还声称只是一个小事情。
4. 英国舰队擅闯黑海遭俄围堵,5天之内寸步未移, 就这还要闯南海吗
随着国度的愈发强大,曾经为了对立苏联阵营而组建的北约联盟内部发作了宏大的变化,美国在此联盟中已逐步成为了“老大”。其他“小弟”不只随美起舞,屡次粗暴干预别国内政,还协同美军张牙舞爪地去别国度门口找存在感,恶劣至极。这一切的背后,都是有美国在暗中默许。
不过很明显的是他们走错了方向。专家表示,英国如今更应该注重国内的经济开展,而不是军事开展。在本人国内存在如此困境的状况下,还不惜向外派兵,以至还想对中国南海横插一手,只能说英国之所以会呈现如此现状,完整是咎由自取。但假如英国照旧沉沦旧梦不愿醒来,那么这次被俄罗斯黑海舰队围追堵截,脸面尽失,也绝不会是最后一次。
5. 史诗级大海战,近300艘舰艇海上空前厮杀,结局如何
昔日成吉思汗及其后代统率的蒙古大军横扫欧亚,取得了史无前例的陆战战绩,而在海上还有一个国家创造了海战奇迹,这个国家就是英国。英国海军击败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撞翻纵横海上的荷兰马车夫,连不可一世的拿破仑面对英帝国的海军也无计可施,特拉法尔加海战中法国和西班牙组成了联合舰队,被英国暴揍,主帅和20多艘战舰被俘获,其他逃得逃,沉得沉,精锐全军覆灭,而英军除了主帅霍雷肖·纳尔逊海军中将阵亡外,竟然没有损失一艘战舰,堪称奇迹。
基尔港水兵起义
军事生涯不得志也就算了,家庭也出现变故,本希望从此过上安静的生活,不料住宅闯进贼人枪杀了他夫人和女佣,女儿也受了伤,让他深受刺激,生活和健康状态受到极大影响,莱茵哈特·舍尔于1928年,卒于马克垂德维茨。
德国前卫舰队司令希佩尔在日德兰海战后接替舍尔出任公海舰队司令,在一战结束前决定孤注一掷让公海舰队与英国舰队大战一场来个了断,引发士兵起义计划流产,不过他退役后安静地度过了晚年。
日德兰海战双方打得其实都很绅士,没有进行过多的冒险厮杀,都元气未伤,而且双方都说自己是胜利者,不过这个已经不重要了,最终一战德国输的最惨。英国所属的协约国最终笑到了最后,德国为首的同盟国终于坚持不住,德国海军海上被压制得抬不起头,陆地战争也损失惨重,其希望通过一场海战胜利变被动为主动的希望彻底落空,最后国力不支投降。
6. 什么是造成英国二战中最大的海军灾难
二战期间,英国军情五处密谋利用一支舰队诱使德国巨型战舰“蒂尔比兹”号驶离港湾,然后用重火力将其摧毁,但因双料间谍泄密,这一计划以失败告终。更为不幸的是,那支被当做诱饵的舰队反过来遭到了德军炮火猛烈袭击,舰队中约2/3的舰艇被击沉,153人死亡。此事给当时英军以重创,被认为是英国在二战期间“最大的海军灾难”。
PQ17舰队是二战时英军向前苏联盟军提供补给的舰队,舰队中只有轻型护卫舰护航。这支舰队是在当时英国首相丘吉尔和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压力下组建的,目的是为了支援当时被围困的前苏联部队。而对PQ17舰队威胁最大的,就是德国重达4万吨的“巨无霸”战舰“蒂尔比兹”号。“蒂尔比兹”号停在挪威中部港口城市特隆赫姆附近的海湾中——就在舰队的必经之地附近,装备有8门重型大炮。
考虑到“蒂尔比兹”号这只挡在半道的“拦路虎”实在难以对付,当时的英国舰队司令约翰·托维转而向军情五处寻求帮助。他提议说,希望军情五处通过间谍给“蒂尔比兹”号上的德军透露一点PQ17舰队即将驶来的情报,从而诱使其从挪威的海湾出来。一旦“蒂尔比兹”号出动,PQ17舰队将迅速向冰岛方向撤退。在那里,托维司令早已安排了大量配有重型武装的战舰、巡洋舰和“维多利亚”号航空母舰,只等“蒂尔比兹”号到达就对其予以迎头痛击。
据军情五处最新解密的文件显示,这次诱杀“蒂尔比兹”号计划的关键人物是一名为军情五处工作、代号“蜘蛛网”的冰岛间谍,他的真名叫艾博阿纳森·里斯。“蜘蛛网”本是一名冰岛水兵,被德军在丹麦抓获后又被送回冰岛,在盟军军舰上充当德国间谍。后来他被军情五处收买,被安排在PQ17舰队上用无线电发射机向德国人发送假情报。但德国人对此中“猫腻”毫不知情,还一直以为“蜘蛛网”是自己人。
“蜘蛛网”按计划将PQ17舰队即将出发的消息发送给了德军。1942年6月27日,PQ17舰队从冰岛出发。德军果然上钩,“蒂尔比兹”号火力齐备,煞有介事地出动了。德军还将此次行动命名为“罗赛尔普拉格”——意为“武士行动”。
但种种迹象显示,德国人似乎已经对英军的计谋了然于心,“蒂尔比兹”号出发后没多久就返回到港湾,把托维司令气得吹胡子瞪眼。而此时,PQ17舰队也已经渐渐离开了托维司令精心布置的保护范围,原因是当时另一名英国海军司令达德雷·庞德认为PQ17舰队即将遭到“蒂尔比兹”号的攻击,于是赶紧下令让舰队分散开来。
灾难随之发生了。PQ17舰队中的35艘装满了补给物资的军舰失去了保护,在距离俄罗斯北部海岸只有8海里的地方,遭到了德国潜艇和飞机的猛烈袭击。总计24艘、约2/3的军舰被击沉,153人死亡。
军情五处高层怀疑,“蜘蛛网”先生就是令诱杀“蒂尔比兹”号计划走漏风声的根本原因。事后负责指挥“蜘蛛网”先生的英国特工里德对“蜘蛛网”产生了极大怀疑,认为是他泄了密,让德国人知道了太多信息。军情五处伦敦总部的官员曾愤怒地质问里德,当时他们只下令让“蜘蛛网”透露一份有关舰队的情报给德国人,但最后敌人却搞到了三份关键情报,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而“蜘蛛网”先生却辩解说:“通常我接到情报之后,都会亲自将其编码成电文,但那一次不知为什么,电文已经编码编好了,所以我并不知道里面说的是什么。如果我知道其中内容我一定不会发送给德国人的。”那到底是谁泄露了情报呢?难道是英国军情五处内部人泄露了军机?此事至今没有结果。
7. 1856年,“亚罗号事件”、“马神甫事件”是什么
亚罗号事件”与“马神甫事件”
1854年,英国串通法国、美国凭借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中有“恐不无稍有不变更之处,应俟12年后两国派员公平酌办”的说法,以利益“一体均沾”为借口,要求清政府修改《南京条约》,法、美亦趁机提出修改《黄埔条约》《望厦条约》的要求,遭到清政府拒绝。当时因英、法正陷于同俄国争夺黑海出海口的克里米亚战争,无暇以武力东顾中国,美国因兵力有限,也无法对华单独一战,三国权作暂时容忍。1856年,《黄埔条约》《望厦条约》12年届满,美国再次提出修约要求。此时,克里米亚战争已以英、法的获胜而告结束。当美国新任驻华公使伯驾提出的修约要求再次遭到清政府的拒绝时,英、法就毫不犹豫地分别以“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为借口,发动了新的侵华战争。
1.“亚罗号事件”
“亚罗号事件”发生于1856年10月8日。该日,广东水师千总梁国定带领兵勇在停泊黄埔港的一只由中国人苏亚成所拥有的走私船“亚罗号”上,逮捕了2名中国海盗和10名有海盗嫌疑的水手。这条船为了走私方便,聘用一英国人当船长,并曾在香港当局登记,但在被查捕时,此证早已过期,船上也不再悬挂英国国旗。因此,广东水师在中国船上捕人,完全是中国的内政,与英国毫不相干。英国驻广州代理领事巴夏礼在接到船长的报告后,立即致函两广总督叶名琛,硬说“亚罗号”是英国船,声称水师上船捕人有损领事体面;并无中生有的造谣说,广东水师曾扯下了船上悬挂的英国国旗,这是对英国国旗的侮辱,也是对英国的侮辱。巴夏礼蛮横地要求叶名琛送回水手,赔礼道歉,并限24小时内答复,否则将以武力解决。在巴夏礼无端挑衅面前,叶名琛一面据实复函驳斥,一面因害怕事态扩大而屈服于侵略者的压力,将逮捕的水手送到英国领事馆。叶名琛的妥协行为,大大助长了英国侵略者的嚣张气焰,旨在为新的侵华战争制造借口的巴夏礼,故意刁难,借口礼貌不周,拒不接受。10月23日,英国海军上将西马糜各厘率领英国军舰悍然闯入省河,进犯广州,正式挑起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2.“马神甫事件”
在此之前,法国正借口“马神甫事件”(又称“西林教案”)与中国交涉,进行诈索。所谓“马神甫事件”,是指法国天主教神甫马赖非法潜入非通商口岸的中国内地——广西西林县传教,因其胡作非为,1856年2月在当地被地方官处死。此案当时未议结。法国为了换取英国支持它在越南的“自由行动”,并取得天主教在中国传教的“合法”保证,便接受英国建议,派葛罗为全权专使,以“马神甫事件”为借口,与英国联合出兵。
参考资料:中国近代史通鉴 鸦片战争
1
分享评论
踩
道琼斯是什么_如果不想继续亏下去,请先了解这几点
值得一看的道琼斯相关信息推荐
道琼斯是什么_股市操盘手的忠告:炒股要想做到不亏损?了解这四点,掌握天天五个点追长杀跌,频繁操作,炒股不是盲目跟风,如何炒股稳住本金...
黑龙江省容维证券数据程序化有...广告
了解道琼斯几点开盘_专业老师_领取好股
这个微信号每天有好股,十年操盘手炒股技巧,让你轻松掌握炒股诀窍,分分钟擒住好股,立即加入
bwrs.rich-futures.com广告
1856年,“亚...
专家1对1在线解答疑惑
去提问
— 你看完啦,以下内容更有趣 —
迷你道琼斯指数期货_开户需要多少钱?
迷你道琼斯指数期货,正规平台,对接期货交易所,单号可查,开户无需费用,无门槛。手机即可开户。迷你道琼斯指数期货,玩期货开户,2020期货开户,联系客服一分钟线上开户体验
广告2020-11-09
1856年英国借口什么事件,法国借口什么事件,点燃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的根本原因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要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和加深第一次鸦片战争所取得的侵略权益,性质与第一次鸦片战争相同,也可以说它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所以把这次战争称为第二次鸦片战争。
1赞·694浏览
鸦片战争的亚罗号,马神甫事件分别指的是什么事情
“亚罗号事件”与“马神甫事件” 1854年,英国串通法国、美国凭借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中有“恐不无稍有不变更之处,应俟12年后两国派员公平酌办”的说法,以利益“一体均沾”为借口,要求清政府修改《南京条约》,法、美亦趁机提出修改《黄埔条约》《望厦条约》的要求,遭到清政府拒绝。当时因英、法正陷于同俄国争夺黑海出海口的克里米亚战争,无暇以武力东顾中国,美国因兵力有限,也无法对华单独一战,三国权作暂时容忍。1856年,《黄埔条约》《望厦条约》12年届满,美国再次提出修约要求。此时,克里米亚战争已以英、法的获胜而告结束。当美国新任驻华公使伯驾提出的修约要求再次遭到清政府的拒绝时,英、法就毫不犹豫地分别以“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为借口,发动了新的侵华战争。 1.“亚罗号事件” “亚罗号事件”发生于1856年10月8日。该日,广东水师千总梁国定带领兵勇在停泊黄埔港的一只由中国人苏亚成所拥有的走私船“亚罗号”上,逮捕了2名中国海盗和10名有海盗嫌疑的水手。这条船为了走私方便,聘用一英国人当船长,并曾在香港当局登记,但在被查捕时,此证早已过期,船上也不再悬挂英国国旗。因此,广东水师在中国船上捕人,完全是中国的内政,与英国毫不相干。英国驻广州代理领事巴夏礼在接到船长的报告后,立即致函两广总督叶名琛,硬说“亚罗号”是英国船,声称水师上船捕人有损领事体面;并无中生有的造谣说,广东水师曾扯下了船上悬挂的英国国旗,这是对英国国旗的侮辱,也是对英国的侮辱。巴夏礼蛮横地要求叶名琛送回水手,赔礼道歉,并限24小时内答复,否则将以武力解决。在巴夏礼无端挑衅面前,叶名琛一面据实复函驳斥,一面因害怕事态扩大而屈服于侵略者的压力,将逮捕的水手送到英国领事馆。叶名琛的妥协行为,大大助长了英国侵略者的嚣张气焰,旨在为新的侵华战争制造借口的巴夏礼,故意刁难,借口礼貌不周,拒不接受。10月23日,英国海军上将西马糜各厘率领英国军舰悍然闯入省河,进犯广州,正式挑起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2.“马神甫事件” 在此之前,法国正借口“马神甫事件”(又称“西林教案”)与中国交涉,进行诈索。所谓“马神甫事件”,是指法国天主教神甫马赖非法潜入非通商口岸的中国内地——广西西林县传教,因其胡作非为,1856年2月在当地被地方官处死。此案当时未议结。法国为了换取英国支持它在越南的“自由行动”,并取得天主教在中国传教的“合法”保证,便接受英国建议,派葛罗为全权专使,以“马神甫事件”为借口,与英国联合出兵。
62赞·3,046浏览2016-07-05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起因马神甫事件和亚罗号事件是怎么回事
马神甫即马赖1856年3月非法潜入中国广西,为非做歹,被当地官员处决. 亚罗号事件发生在同年的十月,广东水师登上亚罗号缉捕海盗,英国驻广州领事巴夏礼以该船曾在香港注册为由,(已过期)挑起事端,23日,英国军舰炮轰广州,法国也以马神甫事件为由,加入英国,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
70赞·3,999浏览2017-11-24
什么是“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
亚罗号事件 http://ke..com/view/89773.htm 马神甫事件 http://ke..com/view/159057.htm
20赞·2,053浏览
“智者不入爱河,愚者自甘堕落”是什么意思?
女神的为尾巴
TA获得超过7020个赞
关注
99播放
头低久了然后转动脖子听到骨头响的声音,这是什么情况?
前几天朋友跟我聊天的时候说,自己前几天在工作的时候,因为手里的活比较多,因此为了早点完成工作,一上午
11条回答·325人在看
众多食物中,你最不喜欢的是什么呢?
香椿,我实在想不通居然还有人拿它当菜吃,还卖得比较贵。
11条回答·2人在看
《斗战胜佛》好看吗?
女汉子说电影
TA获得超过140个赞
关注
245播放
目前为止,你读过对你影响最大的书是什么?
我认为对于从小到大来说,读过影响最大的书籍就是有一本书叫《平凡的世界》,是初中读的一本儿书,读完了以
10条回答·6人在看
那些艰难的日子,你是怎么一步步鼓励自己度过的?
就是拼命的鼓励自己,咬牙坚持下去。目前为止我过得最艰苦的日子是复读的时候。那一年我永远也不会忘记自己
11条回答·1人在看
世界上身高最高的夫妻是谁?
世界之最
世界那么大,无奇不有
关注
4,177播放
唐朝大将得罪杜甫,被写诗讽刺,哪个名句错用千年?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杜甫杜工部这首《赠花卿》流传深远,
1条回答·1人在看
正在加载
8. 英俄战争是怎样发生的
英俄战争是俄国根据1807年铁尔西特和约参加大陆封锁而引起的一场战争。
1807年8月,英国分舰队袭击俄国的盟国丹麦的首都哥本哈根,掠走丹麦几乎全部舰只。俄国随即对英宣战。
战争主要是交战双方的少量兵力在大西洋、地中海、亚得里亚海、波罗的海和巴伦支海进行个别的战斗,由于瑞典态度的改变,整个局势对俄国来说变得复杂化了。
尽管瑞典原先同俄国订有条约,但瑞典国王拒不接受俄国要求对英舰关闭瑞典港口的建议,反而于1808年1月同英国签署协定。
根据这项协定,英国政府在一旦瑞典与俄国交战时应向瑞典提供一支1.4万人的军队和每月100万英镑的款项。
俄国的各个分舰队和一些舰艇原来是用以对付拿破仑法国和土耳其的,并且分散在各个战区,现在国际形势发生急剧变化,俄国舰队就陷入了极其困难的处境。
波罗的海舰队力量减弱,因为最好的舰只尚在地中海。黑海的海峡被土耳其封闭,俄舰无法通行。海军中将谢尼亚文的分舰队正在从爱琴海向波罗的海返航途中,与本国基地尚无法联系。
俄国准备抗击敌人的进犯。在喀琅施塔得、彼得堡和阿尔汉格尔斯克附近构筑了海岸炮台,在许多航道上设置了木桩障碍物。1807年正月,英国在朴次茅斯掠走了俄国“快速”号护航舰和装载供应地中海分舰队所需物资与钱财的“威廉米纳”号运输舰,战端从此开始。
英国舰队封锁了有俄舰驻泊的外国港口,袭击有俄舰停靠的海岸地区,掠走俄国商船。
1807年11月,拥有13艘战列舰,11艘巡航舰,5艘两桅横帆船的英国分舰队封锁了在里斯本港躲避狂风的谢尼亚文分舰队。英军从陆路占领了里斯本,迫使谢尼亚文与英军指挥部举行谈判。
根据达成的协议,俄国的这些舰只在战争结束前由英国政府控制,舰上人员由英船运往里加。
1808年4月21日英军又在西蒙斯敦港湾扣留了俄国海军中校戈洛夫宁率领的开往太平洋进行科学研究的“狄爱娜”号护卫舰。
随后,戈洛夫宁利用狂风大作的时机指挥“狄爱娜”号逃脱。
1808年8月14日,英国人在波罗的海袭击俄舰“弗谢沃洛德”号。该舰人员在进行了顽强抵抗之后,于8月15日烧毁了自己的军舰。
1809年6月初,英国舰队驶入芬兰湾,在那根岛和苏罗普角之间抛锚停泊。数艘英舰在锚地以东直至塞斯卡岛一带水域游戈。
除个别的战斗外,英国人没有对俄国舰队主动出击,而只是掠走并击沉俄国的商船。
1809年9月,波罗的海的作战行动停止了。
1810年在巴伦支海诺尔德卡普角附近,英军又掠走一艘俄国船。航行途中,俄国海员缴下了看守人员的武器,俘虏了他们,终于返回基地。
总的来说,两国都竭力避免决战,这对战争进程是有直接影响的。英国政府不止一次地表示愿意同俄国签订和约。英俄战争使俄国在经济交往上蒙受了巨大损失。拿破仑军队入侵俄国后,俄国便与英国签订了和约。
9. 俄潜艇穿过英吉利海峡又被英国皇家海军“护航”是怎么回事
英国皇家海军网站5月8日发布消息称,俄罗斯“洛基”级柴电潜艇“克拉斯诺达尔”号在当地时间5日早些时候驶过英国东海岸。
对此,俄新社8日报道称,俄罗斯军舰穿过英吉利海峡总会引起英国小报们的密切关注。早在4月俄罗斯军舰航经英国海岸时就曾被英方“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