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英国资讯 > 林则徐是怎么了解英国的

林则徐是怎么了解英国的

发布时间:2022-08-16 18:33:31

A. 林则徐是怎样反抗英国入侵的

虎门销烟,极大地鼓舞了中华民族,也振奋了道光皇帝。但如何加强防御,他根本没考虑,反而认为这次胜利,英国人再也不敢捣乱,可以过太平日子了。他又听从穆彰阿一班佞臣的唆使,将邓廷桢调任闽浙总督,两广总督由林则徐担任。二人虽相处一年,但志同道合,成了莫逆之交。分别时,相互勉励,愿使两地遥相呼应,禁烟之心,矢志不谕。他们相互的赠言,林则作是:“铜墙铁壁,威武不屈。”邓廷桢是:“携手并肩,遥相呼应”。二人为国为民筑起从闽浙到两广的钢铁长城。

林则徐虎门销烟的胜利,给英酋以沉重地打击。他料定英酋义律一定不会善罢甘休。为此,上奏道光皇帝拨款维修炮台,购买大炮。但昏庸无能的道光只看到眼前的胜利,认为这是多此一举。林则徐决心自筹资金,做好战争准备。各衙各部每位官员,在林则徐的倡导下,纷纷捐助。对那些发了鸦片之财,而又不愿捐助的人,林则徐就强迫他们捐助。有了钱,林则徐命关天培抓紧维修炮台,并把新购置的200门大炮,安装在最关键之处,把虎门装配得如铜墙铁壁一样。

在布防虎门炮台同时,关天陪又组织了大批水勇(如同现在的民兵)。同水师官兵一起进行操练,相互配合,联合作战。促使广东水师的力量更加强大。

义律果然不出林则徐所料,并不甘心失败,更不舍得中国这块肥肉。他发现有几艘英国商船不夹带鸦片,进入珠江口时,竟派两艘兵舰和10艘武装商船,迫使这几艘商船返回,并肆意向中国的巡逻船开炮。关天培当机立断,命水师以重炮回击。关天培虽受伤,但指挥若定,水师将士更为勇敢顽强,水勇小船也向英船冲去。在重炮的轰击下,义律所乘的指挥船被击中,顿时火光冲天,吓得义律赶紧撤退逃跑。

击败英舰后,士气更加高涨,关天培命人将胜利喜讯报告给林大人。下午林则徐亲自来水师营看望关天培及受伤的士兵。并告诉关天培,义律是决不会善罢甘休的,你等一定要日夜用心防备,切不可掉以轻心。果然,第二天义律就带领舰队攻击珠江口和官涌山炮台,一连六次,均告失败。

义律走投无路。他无法向商民、政府交待,竟撒了一个弥天大谎,说中国违反国际法,破坏通商条例,攻打英国的兵舰与商船,使之损失惨重,要求其政府保护他们的利益。最后,英国女王通过国会做出决定,派遣军队进攻中国。命义律的堂兄乔治·懿律为侵华总司令,任命伯麦为海军司令,率16艘兵舰,装载540门大炮,英军三个团,印度兵一个团,还有在印度驻防的20多艘兵舰,一齐向中国开来。

1840年6月21日英国侵略军到达澳门,次日宣布:自6月28日起封锁珠江口。从此,历时两年两个月的鸦片战争开始了。

面对英军的挑畔,林则徐除加强各炮台的防御,加紧水师、水勇的训练外,还向沿海民众发出告示,提醒民众密切注意英商的行动,并亲笔写信给福建、浙江、江苏、山东、河北等所有沿海各省总督、巡抚,请他们做好防御敌人入侵的准备。同时在广州沿海张贴斩杀洋鬼子的悬赏告示,唤起民众同仇敌忾。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林则徐深知英国的舰队与大炮较我都占优势,便与关天培研究制定了以小股船队偷袭敌舰的作战方案。当敌舰接近我防线时,关天培早已准备好小战船,每船有三四名水手,船上装满了干草、火药。伪装成运粮运菜的民船,迷惑敌人。乘风势向大船开去。当乔治发现情况有异时,水船已纷纷围在每艘大船的周围。只见小船纷纷火起,火势直扑英国兵船。烧得英军狼狈逃窜。

一连几天都是如此,英军前进不熟悉水路,固守又无价值,最后想高价收买向导。义律派人费尽周折才找到三名愿意做向导的人,是一老二少。乔治十分高兴,先付50两银子,进入港口后再给100两。老头微笑着答应了乔治的条件,指引英船,越过一个又一个的暗礁,顺利地航行了4个多小时,来到一个小岛,老人说:“我们先上岛上看看是否有埋伏,然后再前进!”乔治说:“留一个人在船上。”老人带一名青年向小岛游去。当这一老一少消失在小岛上后,突然从小岛四周射出巨大的火龙,直向其船喷来,轰轰的爆炸声,吓得英军连呼带叫:“中计了,中计了!”再寻找船上的向导,已无影无踪。乔治东一头、西一头乱闯一阵,好不容易才逃走,但还有一艘船触礁。

乔治狼狈地逃到公海后,淡水、食品都发生了危机,特别是淡水,所存无几。义律凭自己在中国多年,知道一些小岛有淡水,命70多人带着帆布桶去附近小岛取水。众人来到岛上,一见碧绿的泉水,高兴极了,每人都痛痛快快地喝起来,喝完后,都捧腹大叫:“痛死了!”纷纷倒下死去,逃回来的人所带的水也不能饮用,使乔治茫然失措。

广东水师在林则徐、关天培的指挥下,连连胜利,道光皇帝接到捷报,更加高兴。传谕嘉奖林则徐、关天培及水师们。拨银5万两,赏林则徐玉如意一把,赏关天培宝刀一口。这节节胜利却遭到穆彰阿等佞臣的嫉妒与不满。

乔治攻打珠江口多月,毫无进展,还伤亡不少士兵,灰心丧气。义律建议道,中国政府像林则徐这样的官员少,我们可以攻打其它地方,比如北上攻厦门。乔治采纳了义律的建议北上攻打厦门。厦门是闽浙总督邓廷桢防守的地方,又遭迎头痛击。被击伤击沉兵船十余艘。义律再劝乔治北上攻打定海。定海总兵张朝发、县令姚怀祥是一对庸庸碌碌的昏官,平日只知吃喝玩乐,毫无战斗准备,结果乔治顺利攻下定海,张朝发在仓促应战中受伤,后不治而死。姚怀祥因定海失守,走投无路自杀身亡。

B. 徐则林在鸦片战争前对英国的政治状况全然无知对吗

也不能这么说吧?但是外国人那时候被认为是恶鬼,有一桩趣事,当时外国人到了广州,中国人发现他们都挺腰板,也不下跪,广州官员上报林则徐说,英夷恶鬼,天弃之产物(大概意思是说英国人进化不完全,是半兽人,傻的),对我中华多有索取,而我中华无所需也,盖因中华之大也……外国人膝盖是残缺的,我们只需要拿一根长长的竹竿一捅,这些人就像乌龟一样倒在地上起不来了……》林则徐看了以后觉得很不错,于是把这封奏折上送给了道光皇帝,道光的想法可能是,哇!还有这一招。这就体现出了基本上林则徐对外国的了解是不怎么样的,即便了解一点,大概也是九牛一毛,而且我们是陆地国家,海洋对于我们有也很不错,没有也能活,海洋不是赖之生存的根本,导致了这种情况,从上到下基本上都没啥了解,鸦片战争前还是后都对英国没啥大的认知,要到西太后时期,太平天国把大清打崩了后才能有点改变

C. 林则徐的功与过,都是怎样的

自1840年以来,清朝政府对于国内的掌控能力逐步下降,西方各国为了在华的利益,发动数次战争。其中,由英国发起的第一次鸦片战争,更是把天朝上国的华丽外衣撕毁撕,将清朝的虚弱展现在全世界面前,这也就导致了后期各国列强把中国作为吸血所在地。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导火索,正是因为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林则徐被称为现代民族英雄,他是第一个了解到鸦片对于中国危害的清朝官员,也是第一个勇敢的对鸦片贸易说“不”的中国人。但也正因为他,才让中国走向了一条沉沦百年的道路。


再次,虽然林则徐通过往来商人以及报纸对英国的实力有所了解,知晓英国的领土面积、军舰和士兵数量,但是,他竟然骄傲的认为,英国只是一个小国,不可能跨越大洋来攻打中国,特别是英国的后勤不足以支撑这次远征。林则徐完全不了解工业化后的英国国力有多么强大,也不了解英国为何会有这么多殖民地,更不了解当时的现代战争。



最后,当英国政府派遣的军舰已经到达长江口的时候,林则徐还天真地认为这是商人武装运输鸦片的船只,根本没有做好与英军开战的准备,造成开战前期清军损失惨重。



林则徐是一位民族英雄,也是睁眼看世界的人,但是受传统儒家文化教导的他,还是跟清朝的其他人一样与世界脱轨了,对于经历第一次工业革命后的西方来说,贸易就是他们的生命线,是他们赖以生存的根基,林则徐的所作所为让西方不得不通过战争来解决问题。而这,也是腐朽无能的清政府看不到的。

D. 林则徐对西方世界的认识发生了什么变化

林则徐他之所以被称为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这主要是因为林则徐他是中国第一个去主动了解外部世界历史、地理、制造、法律、医学等各个方面的官员。

而且林则徐还为了系统的去了解世界各国的历史、地理、政治情况,还专门撰写、翻译外国书籍,写了一本《四洲志》,而这本书也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的世界地理志。

《海国图志》

《海国图志》便是魏源在受好友林则徐的委托之下,在《四洲志》等图书的基础上编撰而成的。而《海国图志》之中也是首次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观点。

而林则徐也正是因为系统的了解了西方人的各种制度,这才在后来英国水兵杀害中国农民这件事情上,以英国之法来驳斥英国人的恶行。而林则徐对法律的了解也使得他在后来的禁烟运动上面占据了主导地位。

E. 哪些史实说明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林则徐(1785年8月30日-1850年11月22日), 福建 侯官县人,字符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栎社散人等,是清朝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官至一品,曾任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钦差大臣;因其主张严禁鸦片,在中国有“民族英雄”之誉。

F. 林则徐作为民族英雄犯过哪些错误呢

首先需要强调的是,在那场打开中国闭关锁国大门,也翻开中国近代落后挨打历史的第一次鸦片战争里,清朝名臣林则徐,不但是无可争议的民族英雄,更是当时对世界茫然无知的清朝官员中,最具有“放眼看世界”智慧的杰出人物。

但也必须承认的是,即使这样一位杰出人物,却也因为中国闭关锁国的时间太久,因此在鸦片战争的前后,也不止一次做出了错误的判断。

而林则徐真正令人敬重的,不是他是否犯错,也不是他是否有力挽狂澜的能力,而是在哪怕充军伊犁时,他依然不曾放弃,依然忧怀着国家的未来。甚至在生命的弥留之时,还为大清朝发现了未来收复新疆的大英雄左宗棠。他最值得后人铭记的,正是他用生命书写的品格: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G. 虎门销烟的英雄林则徐的一生是怎样的

林则徐是中国近代史上的民族英雄和伟大的爱国主义者。

林则徐1785年出生,福建侯官人。他出身于一个封建知识分子家庭。他的父亲林宾日是个私塾先生,收入不很丰裕,而且还要还林则徐祖父积欠的债务,因此,生活十分清苦。林则徐的母亲和姐妹,都必须从事女工,赚钱补贴家用。在这样艰苦的家庭环境中,林则徐养成了一种在任何条件下都不为困难所屈的品格。而且他的父亲为人正直,有安贫守道的骨气,林则徐小时候,还亲眼看到父亲把米送给一贫如洗的三伯父,自己一家人则挨饿。这种助人为乐、舍己为人的情操,对林则徐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林则徐的父亲对他十分疼爱,又因为他聪慧过人,父亲在他四岁那年带他入私塾,他是班上最小的学生。但他自小就很懂事,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下刻苦学习,十分自觉地读书,从来不用父母多说半句。夏天,他就在自家院子后面的泉边读书,蚊虫叮得他一身大包他都没觉察到。冬天,他屋子里的灯总要到深夜才会熄灭。父亲曾经问他为何这样用功,小小年纪的林则徐答道:“上不愧对父母,下不辜负前程。”父亲听得眉开眼笑,觉得自己的辛苦没白费,老天有眼,赐给他这样懂事的一个儿子。

一年春天,父亲带着林则徐和自己馆里的学生去附近的鼓山游玩。林宾日在登山观海的过程中不由触景生情,豪情万丈,一时兴起就让学生以“山”和“海”为题作一副对联,要求是将两字嵌入上下联中,这联有点难度。可就在其他学生还在冥思苦想的时候,九岁的林则徐已经脱口而出了:

海到无边天作岸,

山登绝顶我为峰。

上下一体,气象浑成,对仗工整,情景交融,众学生全都拍手叫好。林宾日更是惊喜异常,看着昂首挺胸、一脸正气的儿子,欣慰极了。林宾日细细品味这副对联,觉得气势磅礴,借着对景色的赞美抒发了广大的胸怀和宏伟的志向,真是副好对子。其实直到今天,这副对子还常作为典范对联给学对联入门的人们学习哪!

林家的客厅,书房上的很多对联都是笔迹不同的父子两个人写的,因为经常是父亲出了上联,儿子对下联,这样的“父子双书联”在家里随处可见。一年除夕,林宾日在纸上写了个上联:

除夕月不同,点数盏灯,代干坤壮色

然后故意装作思索,眼睛看着林则徐,林则徐早知道父亲的意思,就拿起手边的鼓槌,轻轻在堂鼓上敲了三下,然后提笔在纸上写出下联:

新春雷未响,擂三通鼓,替天地扬威

父亲一看,对仗工整,气度不凡,知道这个孩子将来必有一番成就,很是高兴。从此父子双书联的佳话也流传起来,林则徐在当地的名气更大了。

1811年,林则徐中了进士,开始做官。1820年起,曾在浙江、江苏、湖北、河南、山东等地任过地方官,所到之处,十分注意惩办贪污,兴办河湖水利。他重视实际调查,在东河河道任总督时,徒步抽验秸料几千垛,尽力修治黄河。任江苏巡抚期间,上书陈述多年的钱税负担,民众之苦,请求上级暂缓征收赋税,并兴修水利。1837年,他调任湖广总督,严禁鸦片,成效卓着。

19世纪初期,英国殖民者走私了大批鸦片到中国,不但白银大量外流,人民吸食上瘾,身体素质急剧下降,军队也失去了战斗力,在中国引起了严重的社会危机和民族危机。对鸦片输入,中国人民深恶痛绝,坚决要求禁止。

1838年林则徐上书道光皇帝,痛切指出:“如果不严禁鸦片,数十年后,中国将再无士兵可以作战,再无可以充当赋税的白银。”他认为必须适应时代的变化,变更原有的禁烟法令,改用严刑峻法。这一番对统治危机极表关切,对禁烟提出改革措施的言语,深深地触动了道光皇帝。于是,他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赴广州主持禁烟。

1839年1月,林则徐抱着为挽救国家民族危亡的决心,奔赴反对鸦片侵略的最前线——广州。3月18日,他和邓廷顿开堂传讯垄断对外贸易的十三洋行商人,命令外商立即上缴烟土,并毅然宣布:“如果鸦片一天没有根除,我就一天不走,绝没有中途中止的道理!”他团结两广总督邓廷桢,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等文武官员,在广大人民的积极支持下,采取坚决果断的措施,共收缴鸦片19187箱又多出2119袋,共计23762斤。从6月3日至25日,在他的亲临监督下,全部于虎门海滩当众销毁,取得了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为中华民族建立了功勋。

林则徐十分重视了解外国情况,他认为必须时常探访外情,知道对方的虚实,才能找到战胜敌人的有效办法。为了探求真知,他组织翻译了英国人的《世界地理大全》,把它编成《四洲志》,这是中国近代第一部介绍西方地理知识的专着;将英国人着的《中国人》一书的摘译,编成《华事夷言》;以了解外国对中国事情的看法;组织翻译了瑞士滑达尔的《各国律例》,以了解外国的法律制度;又组织翻译了大炮瞄准法等,以了解外国的军事技术。他接触西方的学术,调查研究西方各国情况,冲破愚昧保守,闭目塞听的传统观念。开眼看世界,主张改革开放,对外商实行“守法者可以来,抗法者驱逐之”的正确方针,从而有效地孤立和打击了英国侵略者。

1840年6月28日,英国军舰正式封锁珠江海面,鸦片战争正式爆发。1840年7月6日,英军攻下定海,并北上大沽口。这时道光帝开始倾向妥协投降,并起用投降派人物琦善,满足英国惩办林则徐的要求,与英国握手言和。10月20日,林则徐被革职查办。此时,林则徐仍然尽其所能继续进行抗英斗争。他到各处巡察,提出加强广州战备的建议,还自筹经费,招募士兵,以充实海防。1841年5月1日,林则徐被道光帝派往镇海协助海防,林则徐到达的第二天就投入以造炮制船为中心的防务活动,这样忠于职守的大臣,在清代官吏中可以说很少。6月28日,林则徐又背负好几种莫须有的罪名,被发配到新疆伊犁。这位民族英雄虽满腔热血,却终究报国无门。

1849年,林则徐因病返乡,1850年,林则徐被任命为钦差大臣前往广西。11月在赴任的路上因病发痢疾去世。

H. 林则徐是怎样走上神坛的

林则徐在道光年代是着名的“能员”、“干吏”,其实就是个能做事、敢承担的人。


清朝中期的官员大多数都是像曹振镛一般“多磕头、少说话”,浑浑噩噩混日子的庸才,真正能干事的官员如同凤毛麟角,林则徐则是其中之一。

林则徐见英国人不买账,便上奏道光皇帝,禁止英国通商。


这样一来,更加激怒了英国人。于是,英国议会通过决议,鸦片战争正式爆发了。


鸦片战争爆发后,林则徐在广东其实并没有与英国人交手,因为英国舰队根本就没有到广东去。他被撤职也是因为道光帝认为他办事不够利索的缘故。


总之,林则徐在禁烟这件事上办得并不十分成功。只不过他的“运气好”,由于他被谪戍新疆,完美地避开了英军真正对广州的进攻,以及参与谈判签订南京条约等事项,结果被树立为民族英雄。


然而,如果真正了解一下当时的历史,我们就会感觉到林则徐还是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的。

I. 林则徐被称为中国开眼看世界第一人,他到底做了哪些事情

林则徐他之所以被称为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这主要是因为林则徐他是中国第一个去主动了解外部世界历史、地理、制造、法律、医学等各个方面的官员。而且林则徐还为了系统的去了解世界各国的历史、地理、政治情况,还专门撰写、翻译外国书籍,写了一本《四洲志》,而这本书也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的世界地理志。


除此以外,林则徐他还是中国近代史上反帝国主义斗争中的不可不说的一人,他也是一名出色的治水专家,他还是一个清正廉洁、秉公执法的好官员。可以说,林则徐他这一生都是想要去谋求复兴国家的方法的。

J. 18世纪的英国是怎样的 外加林则徐的简介

18世纪的英国君主内阁制形成,君主立宪制确立
进行工业革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林则徐(1785年8月30日-1850年11月22日),汉族,福建侯官人(今福建省福州)人,字符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栎社散人等等。是中国清朝后期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是中华民族抵御外辱过程中伟大的民族英雄。官至一品,曾任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为钦差大臣;因其主张严禁鸦片、抵抗西方的侵略、坚持维护中国主权和民族利益深受全世界中国人的敬仰。
主要功绩是从英国手里收缴全部鸦片近2万箱,约237万余斤。于道光十九年四月二十二日(1839年6月3日)在虎门海滩上当众销毁。

阅读全文

与林则徐是怎么了解英国的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为什么骂印尼 浏览:300
意大利2000gs美白针怎么样 浏览:414
印尼指纹怎么算有效 浏览:476
新型肺炎越南有多少人死亡 浏览:735
越南红旗的名称叫什么 浏览:843
伊朗的盟友国是哪个国家 浏览:472
意大利u型扣是什么 浏览:770
意大利美术专业哪个好 浏览:439
意大利哪里包多 浏览:164
我住在英国很久了用英语怎么说 浏览:535
在哪里能买到印度榴莲 浏览:274
英国穷人都在什么地方 浏览:695
印尼35rb是多少钱 浏览:859
印尼什么牌子的奶粉最好 浏览:915
英国伦敦的小学生怎么上学 浏览:496
电脑版穿越火线越南服如何改模型 浏览:341
哈利波特英国有多少魔法师 浏览:446
意大利哪个银行卡最好 浏览:343
印度加入什么联盟 浏览:793
印度恒河价格多少 浏览: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