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啥是垂直农业/
“垂直农业”,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迪克逊·德斯帕米尔提出。德斯帕米尔希望在由玻璃和钢筋组成的光线充足的建筑物里能够种植本地食物,比如:在1楼喂养罗非鱼,在12楼种植西红柿……在建筑物内,所有的水都被循环利用;植物不使用堆肥;甲烷被收集起来变成热量;猪圈排泄的废料成为能源的来源等。“垂直农业”,是一种获取食物、处理废弃物的全新概念。 或许可以认为,“垂直农业”是当前非常普遍存在的室内温室的“升级版”,它与室外种植相比有很多优势。与在室外种植农作物相比,在拥有健全环境控制系统的室内种植粮食作物具有很多优势:在食物消费地种植食物,节省了从外地运输所需的燃料;在室内种植可以对地点、气温、湿度、土壤成分等作物生长所需基本要素进行自由选择;不必担心遭遇恶劣的气候环境,如干旱、洪水、疫情等带来的无法预测的损失等。“垂直农业”与室外农业相比,具有基本上不需要土壤并且所需的水量少等明显优势。 垂直农业的着眼点在于解决空间问题。由德波米耶博士带领的“垂直农场项目(Vertical Farm Project)”称,室内一亩的耕作产量等同于室外四到六亩的耕作产量。他们举例说,弗罗里达州有个农场被改造成了室内水耕农场,用于大批量生产草莓 [1] 。在这座农场里,每1亩暖房能产出相当于30亩地的草莓。 当地面农业转型成垂直农业后,人类再也不必担心耕地会耗尽。而且因为是在室内进行农业生产,人们全年都可以种植作物,不用担心坏天气、干旱或自然灾害的影响。如果将建筑物密封起来并仔细监控,就不需要使用杀虫剂来消灭害虫和寄生虫。要知道,在发展中国家,虫害可是个很严重的问题,破坏性惊人。垂直农业生产的食物都是有机的、健康的,在生长过程中不使用肥料。从事垂直农业的农民更不用担心在耕地、水源和其他资源的分配上跟别人发生冲突,不用操心与转基因食品进行竞争,更不用考虑作物受到有害植物和野生动物的影响。 这些垂直农场将被修建在市区,而地球上大多数人口都居住在市区。因此,农业变得更像是个封闭系统。也就是说,粮食的种植、运输、食用和废物处理都在同一块区域内完成。对于像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型城市来说,几乎所有食物都要通过空运或者陆路运输而来。食物从生产地经过陆地运输、海运和空运送到消费市场的过程中,会产生很多污染,垂直农业将在很大程度上消除这个问题。 垂直农场一般位于它所服务的社区之内。因此,人们可以根据当地需求来更改种植的作物种类。垂直农业的精髓在于:从当地农民手中购买食品,以此支持当地农业发展,减少个人对生态的影响。这个理念广为流行,很多书籍和报刊都作过介绍。 垂直农业最诱人的前景在于:传统农业使用的耕地很可能需要退耕还林,而垂直农业则不存在这样的问题。退耕还林是为了对抗全球变暖,通过这一过程,遭到砍伐的林区可以回归到原始状态,再次长满植物,供各种动物栖居,同时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为娱乐业和旅游业提供美丽的景致。 大多数垂直农场的设计与时髦的现代摩天楼没什么两样,高度大概在30到40层之间。每层都可能栽种、养殖各种作物和牲畜。比方说,水槽里可以养鱼和其他水产品。同时利用现代科技最大限度地减少浪费和能源使用,促进回收利用。为此,这些农场将装上玻璃墙、大型太阳能电池板、高科技灌溉系统和用于焚烧垃圾生产能源的焚烧炉。农场还将配备各种监测系统,确保能源和水都在正确的地方发挥作用,温度也得到适当控制。 在灌溉过程中必须对水进行仔细分配,多余的水将被收集并回收。通过蒸发,露水也可以被收集。废水和污水可以用藻类和植物净化,变成饮用水;也可以在直接过滤变成可用于灌溉的无菌水。这种灌溉用水每时每刻都在从各个城市流入河流,每天的排放量高达数百万立方米。 在垂直农场里,甲烷气体也将被收集,不会散发到大气中。所有多余的能量都将返销给当地的能源网。 德波米耶博士认为,150个30层的农场就可以满足整个纽约市的需求。经过精心设计,这些垂直农场将被安置在城市周围,或者集中建在附近地区。比如说,纽约的农场就可以建在总督岛(Governor's Island)。它们看起来不会唐突碍眼,甚至可能成为美景。 想要让垂直农场的设计成为现实,必须联合各个学科的专家,包括农学、农业经济学、民间规划、建筑、工程、经济学和公众健康学。德波米耶博士和其他研究人员已经发表研究报告,为垂直农场的发展和实施设定了计划。 事实上,垂直农场所需要的技术都已经存在,不过要彻底搞清怎样让这些技术协同工作可能需要10年的时间。即便如此,我们已经掌握了水耕法(不使用土壤),并且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中,甚至是宇宙飞船里成功种植了植物。甲烷收集和废水收集正成为保护自然资源必不可少的手段。
❷ 英国农业结构及变化
从轻视农业转为重视农业,实现农业的现代化。 18世纪末,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已在英国农业中占绝对统治地位,当时英国的农业在欧洲居领先地位。到19世纪初,英国仍然是一个农业比较发达,食品基本自给的国家。号称“世界工厂”的英国,继而改为实行“英国工业、其他国家农业”的国际分工。在轻视农业的政策的诱导下,农业逐步衰退,英国在食品供应方面严重依赖世界市场。19世纪70年代,国内生产的粮食能够供应当时全国人口的79%,但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时,英国生产的粮食只能养活36%的人口。1913年谷物播种面积比1870年减少25%;1931年谷物播种面积减为196.3万公顷,比1918年下降41.7%、产量下降20.6%。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德国潜艇击毁英国远洋商船,粮食进口运输受阻,使国内粮食供应发生困难。英国政府不得不实行食品配给制,转而加强对农业的干预,采取重视农业的许多措施,如:奖励垦荒、对开垦荒地的农户发给奖金;扩大耕地面积;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幅度提高农产品价格;各地区普遍建立农业生产管理委员会,对农业生产进行监督。战后,英国花了近15年的时间,扭转了农业衰退的局面,逐步实现了农业现代化。目前英国的农业劳动生产率、单位面积产量都有了很高的水平。1994年,每个农业劳动力可提供谷物38.4吨、肉类6428公斤、牛奶29364公斤、鸡蛋1224公斤。 2002年,则提高到谷物44.5吨、肉类6539公斤、牛奶29372公斤、鸡蛋1235公斤。
二、农业发展特点
1.农业结构以畜牧业为主导 从农业投入看,英国的种植业(包括大田作物和园艺)仅占农业总产出的39.9%,而畜牧业则占59.8%。畜牧业明显地超过种植业。再从产出分析可以看出,畜产品的产出几乎全部是可供农业企业直接售出的“最终产品”;种植业则不然,英国的大田作物产出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牲畜饲料,如一部分小麦、大部分大麦和全部燕麦、饲用块根、饲用豆类、栽培牧草等等,它们往往不是供农业企业出售的“最终产品”,而是作为对畜牧业的投入而在企业内部供转化成畜产品的“中间产品”。从以上分析,不仅可以看出英国畜牧业在农业中的地位远远超出种植业,而且可以提出,英国一半左右的大田作物生产或超过三分之一的种植业是从属于畜牧业,为畜牧业提供饲料的。英国的畜牧业包括养牛、养羊、养猪和养禽等生产部门。按产值排列,养牛业最大,其产值超过其他部门的总和,其次是养禽业、养猪业和养羊业。90年代以来,畜牧业结构变化的明显趋势是牛、羊、禽比例提高,猪的地位略有下降。
2.农场是农业生产基本经营单位 英国按其农场经营方式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完全或基本依靠农场主及其家庭成员的劳动力从事生产的自营农场,有时被称为“家庭农场”,这类农场数量多,一般属于中、小农场;另一类是由农场主雇工经营的大农场。其中土地面积超过200公顷的特大农场,只占农场总数的4%左右,但却占了农场土地面积的45.2%,在整个农场中居主导地位。应该指出,在世界发达国家中,尤其是在欧盟国家中,英国是农场平均规模最大、大农场比重最高的国家。这是使英国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显着高于欧盟其他国家的因素之一。
3.现代化技术和资金密集型农业 英国是人口高度城市化的国家,农业劳动力数量少,发展农场主要依靠广泛采用现代技术、现代科学和现代管理,着重提高劳动生产率,采取资金密集型的发展形式。英国的农业生产不同于美国,属于人多地少的类型,因此,英国较为重视农业土地生产率和单位面积产量的提高,小麦、大麦、燕麦和马铃薯的单产都有大幅度的增长。1992年,英国谷物平均单产达6940公斤/公顷,2002年达到7006公斤/公顷,高于同期欧洲和美国的单产水平。目前,英国农业机械化、化学化、良种化以及农业科技、教育、推广服务等,均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以机械化为例,进入
90年代,英国每个农业劳动力的动力装备(仅指拖拉机)已超过70马力。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的农业机械化发展迅速。1944年,英国只有农用拖拉机17.34万台,联合收割机2500台。1993年,英国已拥有农用拖拉机50多万台,联合收割机4.7万台,平均每个农业劳动力拥有1台拖拉机、0.5台联合收割机。目前,英国种植蔬菜的农场和养猪养鸡的农场都实现了机械化。英国的农业机械配套,农业机具齐全,从耕作到收获、进仓,每个程序都有相应的机械。中耕机、播种机、割草机、捆草机、脱粒机等农业机械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英国目前使用的拖拉机,多数是大马力和液压传动,并装有电子监测和空调设备。甜菜和马铃薯收获有单行分段作业和多行作业等多种机械,可以适应在多种条件下进行操作。
4.英国现代化农业另一个突出标志是高投入和高产出据官方统计,90年代初期英国农业投入金额已达65亿英镑,超过当年农业总产值。另外,农用厂房和机器、农用车辆、农业工程和农业建筑的折旧费约为15亿英镑。农业投资和折旧费两项合计约80亿英镑。但英国在劳动力方面的资金投入约为20.8亿英镑,仅为农业投资和折旧费总金额的27%。从上述可以清楚地看出,英国农业的高投入主要是资金投入,而不是劳动投入。这充分体现出资金密集型农业的特点。
5.英国农业的高产出主要表现在单位面积产量上和农业劳动生产率上 从整体看,英国农业劳动生产率仅次于美国,遥遥领先于其他主要发达国家,而每个农业劳动力生产的牛奶量,英国则超过美国居第一位。
6.实行农业区域化,专门化程度高 英国国土面积不大,但境内各地区间的自然条件却有明显差异。为充分发挥各地优势,政府根据各地特点、配置农林牧生产,为此将全国划分为四个农业区;土壤肥沃的东南部是以谷物生产为主的农业区;地势较高,降雨充沛,土壤条件较差的英格兰南部、威尔士大部和苏格兰北部为草原区,以畜牧业为主,兼营林业;英格兰中部、北部和苏格兰南部平原,是谷物和畜牧业井重的农业区;北爱尔兰则以养牛、猪和种植马铃薯为主、兼营林业。经济因素对农业分布也有重要影响。英格兰东、南部和中西部城镇密集、企业多、交通发达,为鲜乳、水果、蔬菜等生产提供有利的市场和运输条件。而苏格兰南部和北部高原、威尔士中部山地等,离经济中心较远,人口较少,至今有大面积土地留作粗放放牧场,养羊业仍居重要地位。
7.农产品自给率不高英国由于人口密度高,每人平均占有农用地尤其是耕地面积少,更主要由于历史上长期忽视农业,所以至今农产品自给率仍不高。目前英国还是世界上主要农产品进口国之一。2002年英国的食品,饲料和饮料进口贸易总值高达189亿英镑。
❸ 什么是vertical farming 垂直农业
“垂直农业”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迪克逊德斯帕米尔提出。德斯帕米尔希望在由玻璃和钢筋组成的光线充足的建筑物里能够出产人们所需的食物。比如:在1楼喂养罗非鱼,在12楼种植西红柿……。在建筑物内,所有的水都被循环利用;植物不使用堆肥;产生的甲烷等气体被收集起来变成热量;牲畜的排泄物成为能源的来源等。“垂直农业”,是一种获取食物、处理废弃物的新途径。
垂直农业也叫垂直农耕,是科学家为了研究未来农业发展面临的人口压力及资源匮乏问题所提出的一个新概念,主要任务在于解决资源与空间的充分利用,在于单位面积产量的最大化发挥,所形成的一种农业耕作方式。
或许可以认为,“垂直农业”是当前普遍存在的室内温室的“升级版”,它与室外种植相比有很多优势。在拥有健全环境控制系统的室内种植粮食作物有如下优势:提高水肥利用率;在食物消费地种植食物,节省了从外地运输所需的燃料;在室内种植对地点、气温、湿度、土壤成分等作物生长所需基本要素的选择具有灵活性;不必担心遭遇恶劣的气候条件,如干旱、洪水、疫情等。
❹ 垂直农业的现状
迪克森·戴斯珀米尔说,完成这一计划的大多数技术已经具备,美国政府只需拨出1补贴美国农业的款项的0.25%,即5亿美元就可以启动这一计划。
垂直农场采用无土溶液栽培方式,并将污水转化成电力,大大降低能源成本,同时能够提供更多的食物。垂直农场还可以将传统的农场解放出来,用来种植更多树木,从而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减缓全球变暖过程。而且,垂直农场本身就在都市,可以直接运往有需要的地方,从而节约运输成本,并减少运输带来的污染。 垂直农场的外形呈圆柱体,各楼层像筹码一样堆叠着。每层楼都是一片农地,并且有复杂的灌溉系统。所有农作物都会在受控制的环境下生长,并使用电子眼检验是否成熟,全年可以365天不间断地种植、收割。
已有垂直农场雏形还有一个模式,是由巴黎SOA建筑师工作室的奥古斯汀·罗森斯塔尔博士提供的。不过,尽管美国、法国和以色列都有了垂直农场的雏形,但是,迄今为止,科学家心目中的摩天大楼式垂直农场还遥不可及,人们还无法从市场上买到垂直农场生产的农产品。
世界一些大城市的规划者已对 “垂直农业”表现出了浓厚兴趣。但到目前为止,“垂直农业”仍处于概念阶段,还没有成型的应用模式,具体实施起来会遇到一些障碍。最大的障碍是水和能源这两个必要条件的来源问题。“垂直农业”需要有完善的城市污水循环利用和能源供应系统作为配套。除此之外,对于经济因素的考虑成为一些学者对此持反对意见的主要原因,他们认为“垂直农业”的成本将超过利润,毕竟利润永远是投资者优先考虑的因素。所以,尽管“垂直农业”概念诱人,但现在看来它和现实仍然相距遥远。
❺ 垂直农业的简介
“垂直农业”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迪克逊德斯帕米尔提出。德斯帕米尔希望在由玻璃和钢筋组成的光线充足的建筑物里能够出产人们所需的食物。比如:在1楼喂养罗非鱼,在12楼种植西红柿……。在建筑物内,所有的水都被循环利用;植物不使用堆肥;产生的甲烷等气体被收集起来变成热量;牲畜的排泄物成为能源的来源等。“垂直农业”,是一种获取食物、处理废弃物的新途径。
垂直农业也叫垂直农耕,是科学家为了研究未来农业发展面临的人口压力及资源匮乏问题所提出的一个新概念,主要任务在于解决资源与空间的充分利用,在于单位面积产量的最大化发挥,所形成的一种农业耕作方式。
或许可以认为,“垂直农业”是当前普遍存在的室内温室的“升级版”,它与室外种植相比有很多优势。在拥有健全环境控制系统的室内种植粮食作物有如下优势:提高水肥利用率;在食物消费地种植食物,节省了从外地运输所需的燃料;在室内种植对地点、气温、湿度、土壤成分等作物生长所需基本要素的选择具有灵活性;不必担心遭遇恶劣的气候条件,如干旱、洪水、疫情等。 和“垂直农业”相近的还有“立体农业”,立体农业的概念有以下含义:
表述之一:
从广义上说,是指根据各种动物、植物、微生物的特性及其对外界生长环境要求各异的特点,在同一单位面积的土地或水域等空间,最大限度地实行种植、栽培、养殖等多层次、多级利用的一种综合农业生产方式。如水田、旱地、水体、基塘、菜园、花园、庭院的立体种养等;林地的株间、行间混交和带状、块状混交等;水体的混养、层养、套养、兼养等均属之。以中国珠江三角洲的桑基、果基、蔗基鱼塘等为典型,具有多层次、多级利用的特点。
从狭义上说,是指地势起伏的高海拔山地、高原地区,农、林、牧业等随自然条件的垂直地带分布不同,按一定规律由低到高相应呈现多层性、多级利用的垂直变化和立体生产布局特点的一种农业。如中国云南、四川西部和青藏高原等地的立体农业均甚突出。这里种植业一般多分布于谷地和谷坡,山地为天然林,间有草地,林线之上为天然草场,具有规律性显着、层次分明的特点。
表述之一:
狭义的立体农业 仅指立体种植而言,是农作物复合群体在时空上的充分利用。根据不同作物的不同特性,如高秆与矮秆、富光与耐荫、早熟与晚熟、深根与浅根、豆科与禾本科,利用它们在生长过程中的时空差,合理地实行科学的间种、套种、混种、复种、轮种等配套种植,形成多种作物、多层次、多时序的立体交叉种植结构。
中义的立体农业 是指在单位面积土地上(水域中)或在一定区域范围内,进行立体种植、立体养殖或立体复合种养,并巧妙地借助模式内人工的投入,提高能量的循环效率、物质转化率及第二性物质的生产量,建立多物种共栖、多层次配置、多时序交错、多级质、能转化的立体农业模式。
广义的立体农业 着眼于整个大农业系统,它包括农业的广度,即生物功能维;农业的深度,即资源开发功能维;农业的高度,即经济增值维。它不是通常直观的立体农业,而是一个经济学的概念,与当前“循环经济”的概念相似。
上述3种观点从不同的角度对立体农业进行理论尝试,都是对传统平面农业单作的扬弃。第一种概念的边界只限于立体多层种植,是农作物轮作、间作、套作在现代农业技术下的延伸和发展,由于概念边界过窄,局限于种植业内部的山、水、田、滩、路的多维利用,忽略了兴起中的林牧(渔)、农牧(渔)复合种、养,以及庭院种、养加工,容易使立体农业同间作、套作混淆起来;第二种概念能够反映出当代中国立体农业的本质特征,它既有区域内垂直梯度的立体种养循环布局,又有单位面积(水体)立面空间的种养(加工)合理配置;第三种概念边界过宽,包容农、工、商综合发展,边界的无限延长无疑否定了立体农业本身的特点,造成与生态农业、农业综合开发、农业现代化之间的概念重叠和模糊,失去了立体农业存在价值。
经过以上分析,可把立体农业的概念总结如下:立体农业是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科技相结合的新发展,是传统农业精华的优化组合。具体地说,立体农业是多种相互协调、相互联系的农业生物(植物、动物、微生物)种群,在空间、时间和功能上的多层次综合利用的优化高效农业结构。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们在城市里修建了越来越多的摩天大楼,它们安装了玻璃窗户,由空调系统来把热量搬到室外。何其浪费能源!于是,人们的目光投向三维空间的充分利用,在大楼里种植粮食作物的想法应运而生。“垂直农业”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迪克逊·德斯帕米尔提出。德斯帕米尔希望在由玻璃和钢筋组成的光线充足的建筑物里能够种植本地食物,比如在1楼喂养罗非鱼,在12楼种植西红柿……在建筑物内,所有的水都被循环利用;植物不使用堆肥;甲烷被收集起来变成热量;猪圈排泄的废料成为能源的来源,等等。因此,“垂直农业”也被称为“摩天农业”。
❻ 垂直型农产品运营渠道有哪些
有我买网、华荞网、天天果园、本来生活网、易果生鲜、顺丰优选、归源农市。
垂直农业,最早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迪克逊德斯帕米尔提出,他希望在由玻璃和钢筋组成的光线充足的建筑物里能够出产人们所需的食物。
传统的农业耗水量巨大,水培花法的相对传统农业拥有耗水量低的特点,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估计,要跟上人口增长速度,到2050年,粮食生产必须增加一倍。
垂直农场具有惊人的优势,他不受天气的影响,农作物一年到头都可以在最优的条件下生长,垂直农场不需要杀虫剂和除草剂,也就意味着没有农业污染排放。
❼ 垂直农业的成本其中什么的运营成本最高
它其中的产品当中,它的管理当中的运营成本是最高的,因为要付很多的管理成本。
❽ 垂直农场的优势和缺点有哪些它的应用前景如何
我国农业在不断的发展,国家也不断采取新技术、新机械来保证其更大效率的增长利益,一提到农场,大家脑海中便会浮现出农村。但是垂直农场却是一种以城市为核心的开发农场的模式,比如农民可以利用大厦之间的空隙来种菜,最大化的利用城市资源,在美国、英国等多个国家都已经拥有了垂直农场,我国也处于不断尝试阶段,垂直农场生产出来的产品更健康,也方便城市居民就近购买,还能够美化城市,但是前期投入成本太大,对技术人员的要求比较高。
虽然垂直农场的不足还有很多,需要相关人员去攻克,由于资源十分匮乏,垂直农场的前景还是值得期待的,虽然没有办法大规模的发展,但是相信在大家的努力下可以达成这个目标。
❾ 求英国 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打得好有追加
有利:经济基础好,技术好
不利:缺乏资源,泡沫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