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英国的地形和地势特点
英国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其西北地区主要地形是高原;而东部和东南部则主要是低地,他们是整个欧洲平原(the Great European Plain)的组成部分。
英格兰占据了大不列颠南面的最大部分土地,那里地势平缓,多为平原、丘陵和沼泽地。特别是英格兰东部沿海地区,土地肥沃,适于耕种。
苏格兰多为山地、湖泊和岛屿,它拥有三大自然区:北部高地,中部低地以及南部山陵。不列颠最高峰尼维斯峰(Ben Nevis)便座落于此,高1,343米。威尔士亦是多山地区,6%的土地被森林覆盖,大部分村庄以放牧为主。
北爱尔兰北部为多岩石、荒蛮的海岸,曲折蜿蜒。其东北部多为高地,东南部为山区,而中部则是低浅的盆地。 海峡与河流湖泊 。
⑵ 英国的主要地形是什么
英国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各个部分地形不同:
英格兰:自西向东分为4部分:以塞文河流域为中心的米德兰平原;海拔200米左右的高地;伦敦盆地;威尔德丘陵.
威尔士:境内多山、地势崎岖
苏格兰和其周围的许多小岛:全境均属山岳地带,只有中部较为低平
北爱尔兰:北爱尔兰地区湖泊较多,沿湖为平原.
⑶ 英国地形地势特征
英国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各个部分地形不同:
英格兰:自西向东分为4部分:以塞文河流域为中心的米德兰平原;海拔200米左右的高地;伦敦盆地;威尔德丘陵.
威尔士:境内多山、地势崎岖
苏格兰和其周围的许多小岛:全境均属山岳地带,只有中部较为低平
北爱尔兰:北爱尔兰地区湖泊较多,沿湖为平原.
⑷ 英国的地理位置在哪里
英国位于欧洲大陆西北面的不列颠群岛,被北海、英吉利海峡、凯尔特海、爱尔兰海和大西洋包围。
英国是位于西欧的一个岛国,是由大不列颠岛上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以及爱尔兰岛东北部的北爱尔兰共同组成的一个联邦制岛国。
英国被北海、英吉利海峡、凯尔特海、爱尔兰海和大西洋包围。东临北海,面对比利时、荷兰、德国、丹麦和挪威等国;西邻爱尔兰,横隔大西洋与美国、加拿大遥遥相对;北过大西洋可达冰岛;南穿英吉利海峡行33公里即为法国。
国土面积24.41万平方公里(包括内陆水域)。其中英格兰地区13.04万平方公里,苏格兰7.88万平方公里,威尔士2.08万平方公里,北爱尔兰1.41万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英国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其西北地区主要地形是高原;而东部和东南部则主要是低地。英格兰占据了大不列颠南面的最大部分土地,地势平缓,多为平原、丘陵和沼泽地。
苏格兰多为山地、湖泊和岛屿。威尔士亦是多山地区。北爱尔兰北部为多岩石、荒蛮的海岸,曲折蜿蜒。其东北部多为高地,东南部为山区,而中部则是低浅的盆地。
⑸ 英国地理概况是怎么样的
英国西北部多低山高原,东南部为平原泰晤士河是国内最大的河流。塞文河是英国最长的河流,河长338公里,发源于威尔士中部河道呈半圆形,流经英格兰中西部,注入布里斯托海峡。
泰晤士河是英国最大的一条河流,流域面积1.14万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60.0立方米/秒,多年平均径流量18.9亿立方米。流域地理位置西经2°08′~东经0°43′,北纬51°00′~52°3′。
气候特征
英国属温带海洋性气候。英国受盛行西风控制,全年温和湿润,四季寒暑变化不大。植被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通常最高气温不超过32℃,最低气温不低于-10℃,平均气温1月4~7℃,7月13~17℃。年平均降水量约1000毫米。
北部和西部山区的年降水量超过2000毫米,中部和东部则少于800毫米。每年二月至三月最为干燥,十月至来年一月最为湿润。英国终年受西风和海洋的影响,全年气候温和湿润,适合植物生长。英国虽然气候温和,但天气多变。一日之内,时晴时雨。
资源
英国主要矿产包括:石油、天然气、煤(能源矿产)、锡、铁矿(金属矿产)、钾盐、重晶石、萤石、石膏(非金属矿产)等。英国非金属矿产丰富,但金属矿产资源较贫乏,只有少量铁、锡、铅、金、银等矿产。
英国原油探明储量约为5.3亿吨(2006年底),位居欧盟首位。原油储量绝大部分位于北海油气盆地;英国本土上也有部分陆上油气田,其中维奇法姆(Wytch Farm)油气田为欧洲最大的陆上油气田。英国天然气资源也比较丰富,天然气储量4814亿立方米(2006年)。
英国煤炭储量较为丰富,可采储量约为25亿吨(1997年),占世界总储量的0.2%。
英国钾盐资源丰富,探明储量约2500万吨(2005年),主要分布在柴郡、克利夫兰郡一带;高岭土资源非常丰富,探明资源量为18.15亿吨(2005年),居世界第2位。晶石储量10万吨(2005年),主要分布在北爱尔兰。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英国
⑹ 英国的主要地形是什么
英国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各个部分地形不同:
英格兰:自西向东分为4部分:以塞文河流域为中心的米德兰平原;海拔200米左右的高地;伦敦盆地;威尔德丘陵。
威尔士:境内多山、地势崎岖
苏格兰和其周围的许多小岛:全境均属山岳地带,只有中部较为低平
北爱尔兰:北爱尔兰地区湖泊较多,沿湖为平原。
⑺ 英格兰三大地形区
英国的地形以平原和山地为主,平原面积大。主要有三大地形:
1、中央平原、
2、伦敦盆地和
3、以塞文河流域为中心的丘陵地区
英格兰西部是平原,中部是高原和山脉。北部高地海拔600至1000米。本尼维斯山海拔1343米,是英国最高峰。南部高地相对较小,通常海拔不到600米,河谷地区有部分平原。东部是一片广阔的平原。
英格兰占据了大不列颠南面的最大部分土地,那里地势平缓,多为平原、丘陵和沼泽地。特别是英格兰东部沿海地区,土地肥沃,适于耕种。
苏格兰多为山地、湖泊和岛屿,它拥有三大自然区:北部高地,中部低地以及南部山陵。不列颠最高峰尼维斯峰(Ben Nevis)便座落于此,高1,343米。威尔士亦是多山地区,6%的土地被森林覆盖,大部分村庄以放牧为主。
北爱尔兰北部为多岩石、荒蛮的海岸,曲折蜿蜒。其东北部多为高地,东南部为山区,而中部则是低浅的盆地。 海峡与河流湖泊
(7)英国以什么地势为主扩展阅读:
1、气候
它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受暖流影响。冬暖夏凉,空气湿润,雨量充沛。
2、教育
伦敦的帝国理工学院和帝国理工学院,包括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在内的许多高校都是世界一流的学校,每年都有许多学者想去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学习。
⑻ 英国地形分布和河流流向
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通称英国,又称联合王国(United Kingdom),本土位于欧洲大陆西北面的不列颠群岛,被北海、英吉利海峡、凯尔特海、爱尔兰海和大西洋包围。
一. 地形分布:
英国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其西北地区主要地形是高原;而东部和东南部则主要是低地,他们是整个欧洲平原(the Great European Plain)的组成部分。
英格兰占据了大不列颠南面的最大部分土地,那里地势平缓,多为平原、丘陵和沼泽地。特别是英格兰东部沿海地区,土地肥沃,适于耕种。
苏格兰多为山地、湖泊和岛屿,它拥有三大自然区:北部高地,中部低地以及南部山陵。不列颠最高峰尼维斯峰(Ben Nevis)便座落于此,高1,343米。威尔士亦是多山地区,6%的土地被森林覆盖,大部分村庄以放牧为主。
北爱尔兰北部为多岩石、荒蛮的海岸,曲折蜿蜒。其东北部多为高地,东南部为山区,而中部则是低浅的盆地。
英国被北海、英吉利海峡、凯尔特海、爱尔兰海和大西洋包围。东临北海,面对比利时、荷兰、德国、丹麦和挪威等国;西邻爱尔兰,横隔大西洋与美国、加拿大遥遥相对;北过大西洋可达冰岛;南穿英吉利海峡行33公里即为法国。国土面积24.41万平方公里(包括内陆水域)。其中英格兰地区13.04万平方公里,苏格兰7.88万平方公里,威尔士2.08万平方公里,北爱尔兰1.41万平方公里。
二. 河流流向
塞文河(Severn River)是英国最长的河流,河长338公里,发源于威尔士中部河道呈半圆形,流经英格兰中西部,注入布里斯托海峡。泰晤士河是英国最大的一条河流,流域面积1.14万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60.0立方米/秒,多年平均径流量18.9亿立方米。流域地理位置西经2°08′~东经0°43′,北纬51°00′~52°3′。
塞文河(the Severn)是英国第一大河流,长338公里,它同西岸的克莱德河(the Clyde)、默塞河(the Mersey)一同承载着将工业原材料运输至内陆工业城市的使命。而东岸的特维德河(the Tweeds)、泰恩河(the Tyne)、蒂斯河(the Tees)以及着名的英国第二大河、长336公里的泰晤士河(the Thames)不仅面向欧洲大陆的北海各大港口,并且形成了富饶的渔场。
⑼ 求英国的主要地形
英格兰:自西向东分为4部分:以塞文河流域为中心的米德兰平原;海拔200米左右的高地;伦敦盆地;威尔德丘陵.
威尔士:境内多山、地势崎岖
苏格兰和其周围的许多小岛:全境均属山岳地带,只有中部较为低平
北爱尔兰:北爱尔兰地区湖泊较多,英国的第一大湖--讷湖卧波其间.沿湖为平原
⑽ 英国地形地势特征
气象与人口
人们总是认为英国多雨、天气多变,而事实上,它却是一个海洋性气候(maritime climate)国家,冬暖夏凉,气温变化小。冬天的平均气温为4-6摄氏度,而夏天则为12-17摄氏度。
尽管如此,英国的气候灾害也不少。干旱和洪水常常会影响人们的生活,另外,时不时的浓雾、霜冻和大风造成了农作物的严重损失。1952年,在伦敦因 大气污染引起的二氧化硫浓雾使得约四千人死亡或生命垂危。此后,政府采取措施,规定工厂和家庭只能燃烧无烟汽油,以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英国现有人口5,880万。其中英格兰人占人口总数的80%以上。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229人,但全国人口分布不均。人口的80% 住在城市。而首都伦敦的人口就占到了697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