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的过程
1.英国君主立宪制政体的建立、发展和完善过程
君主立宪制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较复杂,基于时间发展的线索图说明比较清晰。
它起源于13世纪的《大宪章》和议会制度,
17世纪《权利法案》颁布最终确立了议会主权,君主立宪制初步确立。
18世纪责任内阁制度的形成使国王的行政权力转移到内阁,由内阁总揽国家行政权,并对议会负责的政体组织形式形成.
伴随着19世纪两党制的发展和1832年议会改革,进一步扩大选举权,君主立宪制走向深化。
总之,从横向看,英国的制度发展表现为君主立宪制度的初步确立,内阁制度的形成,议会选举制度的不断完善几个过程;
从纵向来看,英国政治制度的发展实际上是国家权力重心的不断下移即由君主转移到议会,由议会转移到人民的过程.
B. 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是怎样建立起来的
1215年《自由大宪章》限制了王权,成为人民与国王斗争的法律武器;
1295年“模范议会”英国历史上第一次会议可谓是议会的开端;
17世纪,斯图亚特王朝国王信奉“君权神授”议会与国王进行斗争,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年,克伦威尔建立独裁统治;
1688年,光荣革命解决了议会和国王斗争的矛盾;
1689年《权利法案》,1701年《王位继承法》,奠定君主立宪制的基础。
C. 英国君主立宪制是如何形成的
【形成历史】
孟福尔议会
1263年,英王亨利三世无视《大宪章》,指定亲信取代具有否决权的15人会议。国王同贵族之间以及贵族内部出现纷争,以西蒙·德·孟福尔为首的贵族反对派在内战中获胜,他于1265年在威斯敏斯特宫召集会议,出席的除循惯例有僧俗贵族外,还有每郡2名骑士代表、每大城镇2名市民代表,史称“孟福尔议会”。
一般认为这是英国议会的开端。
爱德华一世
1295年,爱德华一世(1272~1307在位)为筹集战费又召集议会。其成分同前一次议会,约有400余名议员出席。此后议会仿此例经常召开,这次议会有"模范议会"之称。由于贵族议员和市民、骑士议员的利益、要求各不相同,经常不在一起开会。
中世纪时期
从14世纪以后,议会逐渐区分为上、下两院。以后,下院权力不断扩大,到15世纪末,已有提出财政议案权和法律议案权。但总的说来,中世纪时期的议会是封建性质的等级代议机构,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后
都铎王朝后期,代表封建势力的国王同代表资产阶级、新贵族利益的议会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尖锐化。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议会成为资产阶级同斯图亚特王朝斗争的政治中心。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后,议会成为资产阶级同代表封建势力的斯图亚特王朝斗争的政治中心。
《权利法案》
1688年的“光荣革命”推翻复辟的斯图亚特王朝,迎立信奉新教的荷兰执政威廉和玛丽同时登位。威廉三世和玛丽二世于1689年召集议会,通过《权利法案》。
1701年又通过《王位继承法》,从法律上确认“议会主权”原则,给王权以很大限制。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擅自批准法律、废除法律或中止法律之实施。并规定,国王必须是信奉英国国教者,天主教徒或同天主教徒结婚者不得继承王位。专制君主为受宪法约束的立宪君主所取代。英国议会制君主立宪政体初步确立。
权利法案内容
1.限制国王的权利,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等权利。
2.议会不但掌握制定法律的权力,还可以监督政府和决定重大的经济政策。
逐步确立的过程
随后议会又制订了《叛乱法案》,规定平时国王必须经过议会同意才能征集和维持军队,而且这支军队只能保持一年。为了防止国王排斥议会而独断专行,保证议会能定期召开,议会在1694年制订了一个《三年法案》,规定每三年必须召开一次议会,每届议会的任期不得超过三年。英国议会在1701年又通过《王位继承法》,规定英国国王的王位不能传给天主教徒,英国国王必须加入英国教会;同时,还对国王的其它一些权利作了明确限制。
上述一系列法案的实施,使议会权力超过王权,国王“统而不治”的君主立宪制更加不可撼动。
【简介】
英国君主立宪制,是1688年政变(见光荣革命)后在英国建立起来的国家政体, 也称议会君主制或立宪君主制,属资产阶级民主制政体类型。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确立的君主立宪政体大大削弱了国王的权力,议会及政府逐步掌握了治理国家的权力,这种政治体制虽然有其历史局限性,但它结束了英国的封建专制制度,使得英国走上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的道路,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它代表了历史发展的趋势,是历史的一大进步。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君主立宪制的国家,这一制度的确立和不断完善,不仅对巩固资产阶级在英国的统治起了巨大的作用,而且对其他国家的资产阶级建立新的制度,也有着巨大影响。
D. 君主立宪制是如何诞生的
1688年12月18日,英国议会宣布詹姆士二世“自行退位”,王权由威廉继承。1689年2月13日,威廉正式登上英国国王的宝座,从此英国历史上揭开了新的一页——君主立宪制的政体产生了。
E. 君主立宪制的形成
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是英国“光荣革命”后建立起来的国家体制,是资产阶级民主制政体类型。大约在13世纪中期,贵族在同英王亨利三世的斗争中获胜,成立议会。13世纪末以后,议会经常召开,议员由贵族、市民和骑士组成,由于各个阶层的利益不同,常常不在一起开会,14世纪以后,议会逐渐分成上下两院。此后,下院的权力不断扩大,15世纪末,下院已经有提出财政议案和法律议案的权力。但是,这一时期议会仍然是封建性质的等级代议机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后,议会成为资产阶级同代表封建势力的斯图亚特王朝斗争的政治中心。光荣革命以后,议会相继通过《权利法案》和《王位继承法》,从法律上确认“议会主权”原则,进一步限制王权。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擅自批准法律、废除法律或中止法律的实施;并规定,国王必须信奉英国国教,天主教徒或同天主教徒结婚者不得继承王位。英国的君主立宪政体初步确立。在这种政体下,君主是名义上的世袭国家元首,就法律地位而言,国王可以任免首相、政府大臣、法官,召集和解散议会,批准和公布法律,统帅军队、宣战和媾和等。英国国王还是英联邦的元首,现在英王的头衔是“天佑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和她的其他领土及领地的女王、英联邦元首、基督教护教者伊丽莎白二世”,但实际上,立宪君主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其作为国家的象征的地位更为突出。国家权力的中心在议会,主要在下院。议会的主要职权有立法权、财政权和对行政的监督权。从表面上看,议会通过的法案要经过国王批准,但这只是一种形式,18世纪以来,英王从来没有否决过议会通过的法案。但是,自19世纪中期以来,英国的君主立宪制逐渐保守,议会的作用下降,国家的权力中心逐渐转移到内阁和首相手中。
F. 2,英国君主立宪制是怎样建立起来的
经济基础: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政治前提: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历史传统: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理论依据: 英国启蒙思想家的声音
开始确立: 1689《权利法案》
1701年,议会通过了《王位继承法》, 确立了议会高于王权、司法独立于王权的原则。至此,君主立宪制在英国最终确立。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了,但是这个时候的英国国家体制和行政管理方面是极不完善的,而内阁的出现和1832年议会改革则是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发展与完善。
G. 君主立宪制怎么建立的
查理一世被斩首后。克伦威尔掌握了共和国的大权,成为“护国主”。但是,克伦威尔很快就走上了独裁道路。1658年9月,克伦威尔逝世。他的儿子理查·克伦威尔继任护国主。庸碌无能的他不到一年就被迫辞职,国家政权落到了高级军官集团手中。一片混乱的政局让大资产阶级们更加恐惧,于是恢复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孕育而生。
1660年2月,保王党分子、英国驻苏格兰军队司令蒙克率军进驻伦敦,并召开了以长老派和保王党分子为主的新国会,会议决定请回查理一世的儿子查理·斯图亚特回来当国王,称查理二世1660—1685年1,就这样,斯图亚特王朝复辟了。但是,查理二世一上台就对革命进行了疯狂的反攻倒算。他大力捕杀参加革命的人,还挖出了克伦威尔的尸体,吊在绞刑架上示众。他还不顾国内人民的反对,把克伦威尔从西班牙人手中夺得的敦刻尔克卖给了法国,他的执政逐渐引起了资产阶级及人民的不满。
1685年,查理二世去世,他的弟弟詹姆士二世即位。詹姆士二世是个狂热的天主教徒,他比查理二世更加反动。他的一些措施严重损害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也遭到广大人民的反对。到了1688年,反抗运动相继兴起。詹姆士二世却仍然残忍地迫害清教徒。资产阶级新贵族和广大人民的愤怒情绪日益激烈,预示着可能会再来一次革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最终发动了一次政变,结束了詹姆士二世的统治。并向詹姆士一世的女婿威廉发出邀请书,请他立即到英国来出任王位。1688年11月5日,威廉来到英国。他的到来受到了贵族和乡绅们的支持。许多高级军官亲自到威廉的驻地表示支持,众叛亲离的詹姆士二世无奈地逃往法国。
1689年2月,议会宣布威廉为英国国王,玛丽为女王,实行双王统治。随后,议会又通过了着名的《权利法案》和《王位继承法》,它们都有利于保护资产阶级的利益。1688年政变,是一次没有经过流血而完成的政变,所以又称“光荣革命”。“光荣革命”彻底结束了英国的专制主义统治。英国从此开始了君主立宪制的统治。
H. 说明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原因
第一, 政治基础。
从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爆发革命以来到1688年光荣革命的最终胜利,其间经历了资产阶级(以克伦威尔为代表)与封建旧贵族(以复辟斯图亚特王朝查理二世为代表)的殊死较量,最后,在双方的妥协下,建立起既有封建性又具有较强的民主性的君主立宪制度。
第二,经济基础。
资本主义深入农村是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重要特点,由于新航路的开辟,引起英国固有的阶级关系的变化,即使英国资产阶级和具有资产阶级倾向的新贵族强大起来,经济实力的增强,必然要求获得更多的政治权利。
第三,宗教因素 。
思想意识上的专制的天主教与当时英国的新教的矛盾冲突升级,反映在社会形态上,使英国新教成为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在革命中战胜封建王权的一面重要旗帜。
第四,历史传统。
从中世纪开始形成议会传统,在其漫长的过程中不断地发展和完善,成为英国人民同英国王权进行斗争的重要场所。
I. 英国君主立宪制是如何形成的 只要简单概括一下就ok了
1640到1688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光荣革命完成,1689确立了【权利法案】建立君主立宪制政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