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高铁技术哪个国家世界第一
德国,西门子公司。他们的高铁技术堪称世界第一。咱们国家的高铁技术,是在德国,日本高铁技术的基础上,学习,发展,创新而来的。目前,我国是高铁规模世界第一。由原来的"四纵四横"向"八纵八横"发展
2. 英国高铁每公里造价约为中国20倍成全球最贵
2017年初获准动工建造的英国高速铁路2号(即英国HS2工程),第一阶段将连接伦敦及伯明翰,之后更会延伸至中部的曼彻斯特及伯明翰。不过,HS2被爆出造价严重超支。英国高铁每公里造价约为中国20倍。
英国报道称,英国交通部早前委托曾为英国公营铁路公司,想出计算工程造价标准方法的迈克尔 宾(Michael Byng),以计算HS2的建造成本。迈克尔 宾指根据他的计算方法,HS2首阶段192公里的工程,即伦敦至伯明翰一段,将斥资高达480亿英镑(约4260亿人民币),但官方指造价只需243亿英镑。若以整项HS2工程来看,即包括延伸至曼彻斯特及伯明翰的路段,全长348公里的铁路,将要耗资1040亿英镑(约9230亿人民币)。
3. 英国高铁为何修得这么慢
HS2公司新闻官曾表示,这个项目“可能20年后才能完工”。 高铁等重大工程的线路、站点规划都需经历漫长的公共协商过程;沿线征地、拆迁,在土地私有、人口密度又较大的英国,程序复杂,耗资巨大,如果和业主协商不成,被迫改线,则将出现成本超控的问题,又需回头重新审议成本控制;高铁是重大公共工程,立项需议会核准,还要一读、二读,而呈交议会的议案本身需周密准备,以便经得起反对党议员和议会财政委员会挑剔成员的反复审视,这个过程往往要持续几年之久。 除此之外,地方政府、非政府团体和沿线民众都可能循听证会程序提出交涉,环评、考古调查、地质调查等也需要大量时间、手续和代价。 由此可见,英国高铁修得慢,有其慢的道理。工程对沿线广大城镇、地区面貌、景观、生态环境、地质状况构成重大改变,在动工前进行缜密的科学调查、论证,并广泛征求各方意见,接受各方审视、挑剔,可以避免因盲目动工而可能造成的、无法挽回的经济损失和环境、文物、地貌破坏。更多征求地方、民众的意见,采用协商、赎买等方式进行拆迁,虽然慢一些、贵一些,却可避免诸多社会负面效应和后遗症。 高铁工程投资巨大,所耗费的是纳税人的税款,慎重决策,在决策过程中引入科学和民意,是相当有必要的。“好饭不怕晚”,晚一点但稳一点,可避免不必要的损失、浪费和麻烦。 同时也应看到,英国人在高铁上的慢,更多体现的是一种“慢得起”的从容。作为铁路的发源地,面积不大的英国拥有绵密的铁路网,辅以发达的公路、民航体系,可以说,英国国内交通压力并不大。高铁在很大程度上是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炭的项目。这让英国朝野都多了一份淡定。如果是急需、缺门、不得不快的大项目,英国人也同样可以在确保程序不走样的前提下“快起来”,如伦敦奥运各重点工程就着实“大干快上”了一把。而同为高铁且规模和动工难度更大、从海底穿越英吉利海峡的“欧洲之星”,还是英、法、比三国合作项目,当年底即动工,从构想到通车仅6年,到100%状态也仅16年。
4. 真是没有想到,美国居然没有高铁!世界上除咱中国外,哪些国家拥有高铁或技术
美国是有“高速铁路”和“高速列车”的,不过确实没什么亮点。美铁在“东北走廊”(NorthEast Corridor)开行的高速列车“阿西乐特快”(Acela Express),在提速改造区间最高速度可达240km/h,其他高速列车如“东北区域线”(NorthEast Regional),最高速度也能达到200km/h,按照国际一般标准已经能满足“高速铁路”(旅客列车最高运行时速200公里以上)的定义。当然,考虑到美国目前就只有东北走廊的700多公里路段能够开行高速列车、而其中真正能够达到200km/h以上的区间又是少数,考虑到不管是阿西乐特快还是东北区域线其实都谈不上真正的“美国制造”的事实(Acela的动力车技术来自阿尔斯通,客车技术来自庞巴迪;NorthEast Regional使用的ACS-64型大功率交流电机车技术上源于西门子的Euro Sprinter“欧洲短跑手”系列电力机车),美国高速铁路倒也确实乏善可陈。
世界上拥有高速铁路的国家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但有部分国家只是“有”高速铁路而尚缺乏自主研发能力,另有部分国家虽然“有”高速铁路但速度标准不高因而也不引人关注。
目前拥有高速铁路的国家和地区、以及最高运营速度和技术自主程度——
(插句话:这里有一个问题,比如像庞巴迪这样的公司,它起家是在加拿大,是否可称之为“加拿大高铁技术”呢?很多人会有这样的误会,然而加拿大至今还没有一条高速铁路,实际上庞巴迪的轨道交通业务主要来自收购德国的Adtranz公司,那是不是该称之为“德国高速铁路技术”?然而德国高速铁路的代表是西门子的ICE,并没有庞巴迪的份,所以想来想去只能笼统地称之为“欧洲高速铁路技术”了。
同样,意大利的Pendolino高速列车原先是由意大利的菲亚特公司制造,后来法国的阿尔斯通兼并了前者的轨道交通业务,所以CRH5A型动车组是找阿尔斯通谈判引进的New Pendolino,那是否说明中国成功引进了“法国高速铁路技术”呢?然而Pendolino与TGV的技术路线找不到什么相似点,所以虽然老板换成了法国人,我们还是称之为“意大利高速铁路技术”比较恰当。)
中国:拥有世界最大高速铁路网,运营总里程2万公里以上,最高运营时速目前为300公里,历史最高纪录为时速350公里(京沪高铁可能在近期提速到350km/h),经过技术引进目前拥有自主研发能力。
法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在2000公里左右,但通过与既有线直通使高速列车运营网络扩大到近9000公里,最高运营时速目前为300~320公里,有自主研发能力并已多次成功向海外输出。
日本:新干线运营里程在2000公里左右,最高运营时速目前为300~320公里,有自主研发能力并实现技术输出。
德国:采用新建高速线+改造既有线的高速铁路建设方针,最高运营时速目前为300公里,有自主研发能力并实现技术输出。
西班牙:高速铁路运营里程在3000公里以上,是仅次于中国的世界第二大高速铁路网。技术上有自行研发设计的Talgo高速列车,也引进了法国、德国、意大利的高速列车,目前已实现技术输出。
意大利:高速铁路最高运营时速为300公里,有自行研发设计的Pendolino高速列车,也引进过庞巴迪的Zefiro380(即CRH380D型动车组的原型)、阿尔斯通的AGV等高速列车。
韩国:高速铁路最高运营时速为300公里,技术引进自法国的TGV,经过一段时间模仿目前具有一定的自研能力、但还不够成熟。
英国:高速铁路最高运营时速为300公里,但仅有高速铁路HS1线的一百多公里能够达到,时速300公里以上级别的高速列车为引进法国TGV技术的E300型欧洲之星、和引进西门子ICE-3型动车组的E320型欧洲之星,都谈不上“英国制造”;时速200公里级别高速列车有本土制造的英铁125、IC225等型号,也有英铁220/221/222型(庞巴迪制造)、390型(Pendolino摆式列车技术)、800/395型(日立制造)动车组列车等“舶来品”。
比利时、荷兰:高速铁路最高运营时速为300公里,但技术完全来自法、德,使用的是法、德制造的高速列车(TGV-Thalys、EuroStar、ICE-3M以及IC城际列车)。
中国台湾地区:引进日本新干线技术,最高时速300公里。
奥地利、瑞士:主要与法、德高速铁路网直通,奥地利的Railjet高速列车最高时速230公里,采用西门子ES64型电力机车牵引;瑞士与法国开通了TGV-Lyria服务。
挪威、瑞典:新建高速线与改造既有线并存,采用庞巴迪等公司生产的X2000、Regina等摆式列车,最高时速在200~250公里。
俄罗斯:莫斯科至圣彼得堡铁路经改造后最高时速达到250公里,使用引进西门子ICE-3M型高速动车组的“游隼”号列车,此外还有阿尔斯通制造的Sm6型动车组,最高时速220公里,并与芬兰铁路直通至赫尔辛基,俄罗斯-苏联历史上也曾自行研制过高速列车,虽然曾制造过最高时速200公里的ER200型动车组,但并不成功。
美国:有少部分线路达到最高240km/h,引进国外车辆技术,具体见上文。
其他:
波兰、捷克等东欧国家有引进法、德等国的高速列车。土耳其高速铁路,车辆技术目前主要基于德国ICE-3型和西班牙Talgo 350型高速列车,最高时速250公里,中国参与了安卡拉-伊斯坦布尔高速铁路的部分土建施工。
乌兹别克斯坦目前采用引进的Talgo高速列车,最高时速可达250公里。
印度目前尚无时速200公里以上高速铁路、甚至不曾达到过这一试验速度,可以说在高速铁路领域还是一个零,目前仅有部分特快列车达到最高160km/h。
法国计划向阿根廷、摩洛哥等国输出TGV技术。
中国计划向东南亚的印尼、泰国等输出高速铁路技术。
5. 英国、美国、中国铁路发展情况有什么特点
英国铁路
英国铁路运输始于1825年,是世界铁路运输的鼻祖。走到今日,英国“火车”已经经历了“私有化-国有化-私有化”的轮回。
总里程:15754千米年客运量:14亿人次(2012年)
英国是世界上铁路商业运营最早的国家,直到今天,英国铁路系统公与私的争论仍未消失。
6. 伟大工程巡礼 英国高速铁路怎么样
才300km/h 里程才一百多公里 用的是有碴道板 但是让人佩服的是英国工程师的严谨 施工中竟然有考古学家 穿过教堂挖出7k具尸体 都移葬了 而且工程没有超过预算 其中的工程管理只能用叹为观止来形容了
7. 漏水停电迟到全碰上了,日本制造的英国高铁为何事故频出
就在前段时间,英国铁路公司花了50亿英镑从日本日立公司手里购买的全新高铁列车正式运行,但是就在运行的,第1次,预计早上6点发车的车,却晚点了25分钟,在路上还是状况不断,最后还延误了41分钟才到站。
本来坐高铁是一件很高兴的事情,因为随着现在科技的发展,坐上高铁去旅游也是一件很方便的事情,但是经过这次事件以后我相信有越来越多的国家不会去相信日本的高铁制造。
随着科技的发展,我国现在的高铁制造水平也是属于全世界的领先水平,这一点作为国人也是十分的骄傲。
8. 英国高铁每公里造价跟中国高铁相比如何
2017年年初获准动工建造的英国高速铁路2号(即英国HS2工程),第一阶段将连接伦敦及伯明翰,之后更会延伸至中部的曼彻斯特及伯明翰。不过,HS2被爆出造价严重超支。
由英国政府委托专家撰写的评估报告称,估算整项HS2工程,每建设大约1公里的铁路,就要付出近3亿英镑(约26亿人民币),势将成为全球最昂贵的铁路,恐沦为大白象工程(注:指一项很贵重,需要很高昂费用维持,但却难有巨大经济效益的项目)。
不过,HS2公司并不承认上述数字,强调公司有信心如期完工及不会超支。英国交通部回应称,该部门严密控制高铁的建造成本,又称工程进度及开支符合预期。
9. 不是中国承建英国高铁,怎么又成日本了
谈这个问题首先要了解英国高速铁路的现状,由于战后铁路建设乏力、高速列车研究滞后、从政界到民众反对意见甚多等原因,英国目前在高速铁路领域基本上是个别300km/h级别新建高速线+大量200km/h级别提速改造既有线的格局,在路网方面即使不提中国,相比隔壁欧洲大陆上的法、德、西、意等国(新建高速线里程在两三千公里左右,时速普遍达到300公里)也是差了一大截。之前报道的中国有意参加建设(但还未敲定)的是英国计划兴建的第二条高速铁路HS2线,而这次日立公司为英国提供的则是在提速改造既有线上运行的200km/h级别的高速动车组。
英国目前唯一的300km/h级别高速铁路是伦敦到英吉利海峡隧道的HS1线(High Speed 1,意为“1号高速铁路”),也称海峡隧道连接线,全长仅109公里,主要供伦敦来往法国巴黎、比利时布鲁塞尔的“欧洲之星”(EuroStar,包括源自法国TGV高速列车技术的E300型和源自德国西门子ICE-3M高速动车组技术的E320型两种型号,前者在英国也称英铁373型列车,后者称为英铁374型列车)高速列车运行,这也是英国目前唯二能够达到最高时速300公里的高速列车。除了欧洲之星国际列车外,HS1线也有英国国内的区域高速列车服务,这就是使用日立制造的英铁395型电力动车组担当的“Javelin”列车,自2009年投入运营,最高时速可达230km/h(日立打入欧洲市场已不是一两天的事情,不过对于395型动车组,英国国内的评价也不一致);此外,往来英法海底隧道的摆渡列车(由英铁92型电力机车牵引)也会经由HS1线运行,HS1线是一条客货两用的高速铁路。
日立为英国铁路制造的英铁800型动车组,为适应英国既有线的运营环境而设计为内燃/电力两用,它的主要使命不是追求更高的运营时速,而是替代诸如HST之类的性能逐渐老化的旧版列车。虽然承载着日立打开欧洲市场的殷切希望,不过800型动车组在英国的首秀似乎并不那么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