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二战是如何爆发的英法两国为什么要向德国宣战
1939年9月1日,纳粹德国入侵波兰。作为波兰盟友的英国、法国在9月3日向德国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在纳粹德国入侵波兰之前,曾先后吞并了奥地利与捷克斯洛伐克。作为当时欧洲最强大的英国和法国都表示了默认,可为什么当德国入侵波兰的时候,两个国家就突然变脸了呢?
原来在最初期,英法两国并不反对德国向东部适当扩张。甚至在1938年的慕尼黑会议上,英、法还强行将捷克斯洛伐克所属的苏台德地区割让给德国。可是纳粹德国的野心却不断扩张。1939年3月,德国吞并了整个捷克斯洛伐克。此举让英国和法国的忍耐达到了极点。于是他们就将最后通牒的机会押到了波兰身上,只要德国入侵波兰,两国便立即向德国宣战。结果到了1939年9月,终于出现了本文最开始的那一幕。
英法两国向德国宣战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履行他们维护波兰独立的承诺,以维护自己作为大国的尊严;二是消灭一个有潜在威胁的对手。
Ⅱ 英法两国为什么会向德国宣战
英国政府将一份正式照会递交给德国外交部长里宾特洛甫,要求德国政府停止对波兰的一切侵略行动,并立即从波兰领土上撤出其军队,否则,英王陛下政府将毫不犹豫地履行自己对波兰所承担的义务。同日晚上22时,法国也向德国递交了一份措词完全相同的照会。
此后,为了寻求与德国谈判,两国外长和英国驻德大使又连连表示,此照会并非最后通牒,而只是一种警告。他们之所以如此,无非是想逃脱自己对正在受到纳粹德国野蛮侵略的波兰所承担的义务。
在政府面临垮台的巨大压力下,英国政府于9月3日上午9时才向德国发出最后通牒,表示如果德国政府在上午11时以前不能做出令人满意的答复,两国即从该时起处于战争状态。
在英国连拖带拉的情况下,至9月3日中午,法国政府才十分不情愿地向德国发出最后通牒,最后通牒的期限是当天下午17时。
德国拒绝接受英法的最后通牒,于是已成骑虎之势的英法两国分别于9月3日上午11时和下午17时向德国宣战。同日,印度、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也向德国宣战。
英国首都伦敦
Ⅲ 英法两国为何对德国宣战
德国大举入侵波兰7个小时后,英法统治者不想如何解救波兰,而是仍然打算同德国作交易。法国外长乔治•博内这时打电话给法国驻罗马大使弗朗索瓦•庞赛,要他转告齐亚诺,法国政府欢迎墨索里尼在前一天向英法政府提出的如下建议:邀请希特勒于1939年9月5日来举行一次会谈,以便“审查已经成为当前纷争根源的凡尔赛和约的一些条款”。英国也同意会谈,只是坚持德国军队必须立即撤出波兰。
9月1日晚上9时,英国政府才将一份正式照会递交给德国外交部长里宾特洛甫,要求德国政府停止对波兰的一切侵略行动,并立即从波兰领土上撤出其军队,否则,英王陛下政府将毫不犹豫地履行自己对波兰所承担的义务。同日晚上10时,法国也向德国递交了一份措词完全相同的照会。
此后,为了寻求与德国谈判,两国外长和英国驻德大使又连连表示,此照会并非最后通牒,而只是一种警告。它们之所以如此,无非是想逃脱自己对正在受到纳粹德国野蛮侵略的波兰所承担的义务。
在政府面临垮台的巨大压力下,英国政府于9月3日上午9时才向德国发出最后通牒,表示如果德国政府在上午11时以前不能作出令人满意的答复,两国即从该时起处于战争状态。
在英国连拖带拉的情况下,到9月3日中午,法国政府才十分不情愿地向德国发出最后通牒,最后通牒的期限是这天下午5时。
德国拒绝接受英法的最后通牒,于是已成骑虎之势的英法两国分别于9月3日上午11时和下午5时向德国宣战。同日,印度、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也同德国宣战。
英法对德宣战使战争突破了亚欧两大洲的界限。至此,第二次世界大战已出现了东西两个战场,并且战争进一步蔓延之势已不可遏止。
Ⅳ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为什么英法被迫对德宣战
1939年9月1日,德军以大兵力,采用闪电战术,对波兰发动突然袭击.9月3日英法为了履行保护波兰独立的诺言,被迫对德宣战,实际上宣而不战,既未派一兵一卒援助波兰,也未在西线发动攻势.
1939年9月1日凌晨,德国突然出动58个师,2800辆坦克,2000架飞机和6000门大炮,向波兰发起“闪电式进攻”。9月3日,英法被迫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法西斯德国对波兰的侵略战争,是希特勒称霸世界的战争总计划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波兰位于欧洲东部,东接苏联,西临德国,南界捷克斯洛伐克,北濒波罗的海,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波兰是当时英法在欧洲诸盟国中军事上最强大的一个国家。德国如果占领波兰,不仅能获得大量的军事经济资源,而且还能大大改善自己的战略地位;既可以消除进攻英法的后顾之忧,还可以建立袭击苏联的基地。因此,德国在吞并奥地利和捷克后,下一步侵略的目标就定在波兰。
从1938年10月起,德国向波兰接二连三地提出领土要求,要波兰交出“波兰走廊”和但泽,并将在“波兰走廊”建筑公路、铁路的权利也转让给德国。这些要求遭到波兰政府的严辞拒绝,于是德国决定用武力迫使波兰就范。德军侵波战争的计划代号为“白色方案”,其战略企图是:利用快速兵团和优势航空兵,实施突然袭击,一举灭亡波兰。波兰战役,是法西斯德国“闪电战”在战争中的首次应用。
1939年8月31日晚,一支身穿波兰军装的德国党卫军,冒充波军,袭击了德国边境的格莱维茨电台,在广播里用波兰语辱骂德国,并丢下几具身穿波兰军服、实际上是德国囚犯的尸体。接着,全德各电台都广播了“德国遭到了波兰突然袭击”的消息。9月1日拂晓,德国便大举入侵波兰。
波兰与英法两国曾订有盟约,德波战争爆发后,9月3日,英法政府对德宣战,并表示要履行保护波兰独立的诺言。但实际上英法政府宣而不战,没有认真援助波兰。波兰当局对德军的突然袭击缺乏准备,仓促应战,结果在德军的进攻下防线迅速瓦解。波兰政府于9月16日逃往国外。
尽管波兰政府临阵脱逃,但波兰人民还是与波兰军队一起,跟德军展开殊死战斗。在华沙保卫战中,华沙军民坚持了二十多天的激战,最后弹尽粮绝,华沙陷落。波兰政府把本国的安全寄托在英法身上,没有认真做好反侵略的准备,结果在危急时刻被英法出卖,成为帝国主义大国争霸的牺牲品。
第二次世界大战于1945年9月2日结束,历时6年,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战争。
Ⅳ 在两次世界大战中,为什么都是英法两国联合打德国呢
应该是英法两国联合被德国打,从历史上不难看出在德国没有崛起之时,英法两国可以说持续了几百年的战争,从历史上看,英国与法国交手的那些年中基本是落下风的,英国作为了一个岛国只能依靠防守如果没有英格兰海峡的掩护,以英国的国力不可能击败法国,英国真正崛起的是近代的大航海时期,英国依靠着庞大的舰队几乎称霸整个大西洋,并且把殖民地扩展到了亚洲地区。
Ⅵ 二战前期,英法等国为何对德国的侵略行为屡屡放纵
因为二战前期英法等国不敢触德国霉头,对德国实行“绥靖政策”以图苟且偷安,他们还妄想祸水东引让苏德打架,削弱苏联的实力,所以才屡屡放纵德国的侵略行为。
Ⅶ 二战期间,英法等盟国为何会对德国的进攻毫无招架之力
英、法等盟国在战前均无充分准备。法国认为德国打败波兰后,可能会继续向东进攻苏联,即使要进攻法国,也要在四五年以后;英国则指望地面作战由其盟国承担,自己只负责海上封锁和对德国进行战略轰炸;荷、比、卢三国则抱有严守中立可免遭侵略的幻想。盟军的作战计划直到1940年3月才确定。该计划规定,如德国向比利时实施主要突击,则以两个法国集团军和一个英国集团军向比利时机动,在比利时军队的协助下,将德军阻止在代尔河一线;如德军向马奇诺防线实施正面进攻,则以一个集团军群坚守防御,以另一个集团军群进行增援,英国海军从海上封锁德国。
Ⅷ 二战德国入侵波兰,英国和法国为什么要向德国开战
因为当时波兰是英法两国的盟友,而且也是英法两国在战略防线上所能容忍的最前方,德国全面入侵波兰表明德国已经间接的向英法发起挑衅,这迫使英法两国不得不对德宣战,这样轰轰烈烈的二战就在欧洲全面展开了
Ⅸ 二战原来是这样爆发的.英法两国为什么要向德国宣战
1939年9月1日,纳粹德国入侵波兰。作为波兰盟友的英国、法国在9月3日向德国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同时,在经历了二战后,英国和法国终于成功消灭了纳粹德国这个有潜在威胁的对手,但东方却出现了个更加威胁的对手:苏联。英法两国在战后实力大不如前,失去了从前的国际地位,最终只能无奈的沦为美国的穷亲戚。
Ⅹ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 英国为何选择跟德国开战
当奥匈帝国的皇位继承人斐迪南在一次访问中被塞尔维亚人枪杀后,整个世界,忽然陷入到一种极为短暂的沉默中。
紧接着,德国率先打破了沉默,在它怂恿下,战争拉开序幕,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此爆发。
图为萨拉热窝事件
这场战争的爆发,很快让那些参战国自动划分为两个阵营。英国的选择,倒是挺有意思的。英国王室跟德国王室之间,其实是有密切的血缘关系。而且在战争爆发以前,德国跟英国,还曾经读过一段非常好的蜜月期。当时这个两个国家,好得你侬我侬,恨不得穿同一条裤子。但在战争来临的时候,英国却毫不犹豫的选择站在德国的相反面,对德国开战,这又是为什么呢?
很大程度上,这跟当时欧洲大陆的格局有很大关系。在一战爆发以前,欧洲主要是以德国、法国、英国、俄国,这四个国家的说话最有分量。不过,俄国离因为得比较远,再加上一战时期的俄国,实力已经衰减了很多。所以,真正唱戏打鼓的,还是英国、德国、法国这三个国家。这三个国家的关系,更像是斗地主。有时候是英国、德国联手起来斗法国。有时候是法国、英国连起手来斗德国。而这三个国家关系的转换,主要取决于他们之间的利益冲突。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的那段日子里,曾经过一段英国、德国联手起来打压法国的日子。那个时候是因为法国在不断崛起,而英国不愿意看到法国实力强大威胁到自己。所以,就跟德国联起手来。更重要的一点在于,德国当时还没有进行海外扩张搞殖民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一个真正原因,就在于这些国家因为争夺殖民地时,无法更好的划分而导致的。
但到了一战爆发的时候,德国已经发展了很长一段时间的海外殖民地。而英国本身,就是一个殖民地大国。这是一个非常依赖殖民地给自己输血的国家。德国进入到殖民地市场后,就等于跟英国产生了竞争关系。甚至,很有可能会直接抢夺英国的殖民地。
如果只是一个普通的小国家,英国倒也不放在心上。毕竟一战时候的英国,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换句话说,只要英国原因,在大海上,他们可以肆无忌惮的横着走。即使是海军实力第二的美国,都跟英国有着一段非常大的差距。
可德国不一样,德国的海军虽然比不上英国。但德国的陆军,却是非常强大。当年普鲁士王国的军队,把数量远胜于自己的法国军队揍得嗷嗷叫。这在全体欧洲人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
图为普鲁士时期德国军队
而且,德国不止陆军强大,他们还非常有钱。一战爆发之前的德国,经济实力位于全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的水平。要知道,英国有那么大片的海外殖民地,都没能赶上德国。可想而知,这是一个怎样的国家。如果再让德国多占一些殖民地,那英国人的日子,八成是没法过了。而支撑德国这种经济实力的,绝大一部分来自于他们的工业。英国虽然是以最先开始工业革命而闻名于世。但比起德国人以严谨铸就的工业,又略有一些差距。
而正是这些原因,英国才选择跟德国开战。不过,英国也不傻。它知道光靠自己肯定玩不转,更何况德国还拉了一大帮小兄弟。英国自然不能输阵营,所以,他们把法国拉上,最后甚至拉上了美国、中国,一起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