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英国是如何成为19世纪的世界霸主的
英国的发展在新航路开辟以来快速展开,以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主要发展龙头,另外夹杂于政治和社会各方面的发展,使得英国在19世纪成为了世界的霸主。那么,归根到底,英国成为这世界霸主的原因是什么?让我们一起来探寻一下。
东印度公司的开辟,是英国殖民地发展的一个典型。在英国的发展中,从殖民地获得的收入是很大一部分的收入。英国拥有广阔的商品和原料市场,在殖民地的征服中,英国利用殖民地的资源来不断提升自己的国家发展,为了自己成为世界霸主做出贡献。
在英国成为世界霸主的进程中,经济、政治和世界因素都对英国的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使得英国成为了“日不落”帝国。
B. 论述英国称霸世界百年的原因和表现
首先,我觉得你要定义一下“百年”。估计你说的是1815-1914这个百年。在政治学和历史学上,这一段时间有个专用术语:Pax Britanica, 就是不列颠治下的和平。也就是英国霸权全盛的百年。
原因就简单而言,有经济,技术和政治以及国际关系等方面。
1.技术-蒸汽机时代
1789-1815年期间,英国的主要对手法国处在法国大革命期间,军事实力对英国构成严重威胁,特别是1804年法兰西帝国成立,拿破仑在征服欧洲大部后,大力加强海军,对英国这一海洋和殖民地帝国产生了严重威胁,在传统风帆战列舰无法压制法国海军时,英国加大了船用大型蒸汽机的研制,从而在护卫舰巡洋舰速度上对法国构成优势,迫使法国放弃入侵英国的计划,转向侵入俄国,奠定了法兰西帝国灭亡的基础。(这一过程在二战中重现,德国由于无法在海军上匹敌英国,导致转向侵入俄国,第三帝国崩溃。)
英国在蒸汽机技术上的优势由此奠定,进一步稳定了其海洋霸主的地位,同时也为工业化大生产奠定了最重要的基础。可以说,如果没有拿破仑的竞争,英国不一定会率先进入蒸汽机时代。
2.经济-工业化时代的来临
英国利用蒸汽机时代的技术优势,产生了工业化大生产,吸收了绝大多数破产农民作为工人,生产出工业化产品,攫取了最多的利润。这一过程比欧洲其他国家早了将近30年,并且由于英国1640-1688年就完成了君主立宪,政治形态和平过渡到了民主制度,普通民众的收入早已增加,形成了成熟理性的市民社会,所以在由传统手工业转向大规模工业生产中,其他国家很难避免的革命现象,英国却实现了平稳过渡。(30年后,即1848年,欧洲法普奥等国在这一转换中,爆发了欧洲革命。这一时期就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时期;60年后,即1870年左右,俄国也同样爆发了革命,并且由于俄国蒸汽机时代并没有真正的完成,最后直接导致了沙俄帝国崩盘,USSR的建立)
也就是说,英国利用先进的技术实力,通过相对公平的分配方式,保证了国民经济和国民收入的普遍增长,增强了国民凝聚力。其他国家除了美国,由于市场先占,利益减少,国民收入降低,均在工业化时期产生了爆乱,使英国工业先发的优势扩大。这一扩大直到1880年左右,德美两国率先发起内燃机和电气革命,才缩小了与英国的差距。
3.政治
英国成熟的社会形态有效弥补了早期国民收入差距急剧扩大所产生的隐患。国家发展早期,国民收入差距急剧扩大是不可避免的事情,并且符合库兹涅茨的“倒U型曲线”理论,这一扩大趋势在经济发展30-35年的时候会到达顶点,随后随着经济发展,国民收入差距会逐渐缩小,在国家发展70年-80年的时候会缩小到最小,形成稳定的中产阶级。英国实际上实现这一目标,在1880年的时候,英国达到了收入差距的缩小,从而进一步稳定了国家。而同期法国才战败,德国,意大利刚刚统一,美国才结束内战,俄国农奴革命,日本刚进行明治维新,均无力挑战英国,国际局势趋于稳定。
4.军事
先进的工业技术产生了强大的经济,强大的经济进一步刺激了科技的发展,造成英国当时无匹的军事工业,特别是造船,这一技术优势直接保持到了一战结束,随后被美国超越。
强大的经济军事政治力量保证了英国遍布全球的殖民地的稳定,造就了占据地球面积近四分之一,拥有全球人口四分之一的神话般的日不落帝国。英国在1588年崛起的近400年间,奠定了英语民族在世界上占据主人地位的基础。伴随着英国1880年的盛极和1900年的衰落,美利坚的崛起,接过了英语民族发展的重任,呈现了现在的Pax Americana 美利坚治下的和平。
百年和平,不是指百年无战争,而是指百年时间内,自拿破仑帝国覆灭后,欧洲没有爆发卷入整个欧洲的超级战争。
C. 英国为什么被称为海盗国家 这现象叫什么
给你看一段剪切的内容 英国海盗是英国成为海上强国大根本 老海盗击溃西班牙无敌舰队
英国海盗对西班牙的劫掠,不仅使西班牙财政损失很大,也渐渐动摇了西班牙海上霸主的地位。1587年,伊丽莎白处决了亲西班牙的苏格兰女王玛丽,忍无可忍的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派出了“无敌舰队”讨伐英国。此时,德雷克已经47岁,并娶了一位比自己小20多岁的贵族小姐,住在庄园里,拥有一望无尽的的土地和几辈子也享用不尽的财富。当得知西班牙要来入侵的消息,他立即披挂上阵,率25艘海盗船支持女王政府,并提出在外海全歼敌人。当时,所有的人都认为“这位老海盗是在说梦话”。
1587年4月19日夜,德雷克的舰队,从天而降偷袭西班牙的加迪斯港,他们靠近西班牙军舰抵近射击,炮火引燃了帆布,加迪斯港陷入一片火海。由于英国此时在谈判中节节退让,西班牙人毫无防备,33艘军舰和36艘补给船被击沉,其中2艘是1000多吨的主力舰。5月,德雷克又袭击了里斯本附近的军港,使西班牙人损失惨重。在回国的路上,他还打劫了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的私人运金船,抢到了价值11万磅的财富。6月,他带着完好无损的舰队回到英国。这一系列行动使西班牙人的战争准备拖延了1年时间,为英国人赢得了宝贵的备战时间。或许上天不眷顾西班牙人,1588年1月,西班牙海军名将科鲁兹侯爵出人意料的去世了,而代替他的是西多尼亚公爵,虽然地位显赫,但不善海战,更可笑的是在决战时刻西多尼亚公爵竟然还没有从晕船中恢复。
由于德雷克的奇袭,西班牙人直到1588年5月才完成集结,无敌舰队一共有船只130艘:20艘四桅大帆船,44艘武装商船,23艘圆形船,22艘差船,13艘轻快帆船,4艘中型帆船和4艘长船。这些船只的总吨位为58000吨,火炮总计为2400门,驾驶的海员8000人,所载陆军有19000人。加上划船的奴隶和其他人员,共计6万人。据说,当无敌舰队浩浩荡荡杀向英国的消息传来时,德雷克正在和朋友玩保龄球,看到朋友十分紧张,德雷克轻松的说:“来!先玩完这局我再去收拾西班牙人。”当年,东晋的统帅谢安也是在对弈中得知前秦百万大军挥兵南下的消息,并显示出与德雷克一样的从容不迫。
面对来势汹汹的西班牙无敌舰队,德雷克胸有成竹,他早就看出了西班牙人的弱点。西班牙人想要利用舰载步兵的优势,运用传统战法,冲撞敌舰,在强行登舰后进行肉搏,然后夺取英国船只。而英国方可不这么想,英军除了34艘皇家海军战舰外,还有私人战船60多艘,其中34艘战舰组成“德雷克支队”,英国舰队共载有作战人员9000多人,全是船员和水手,没有步兵。英国的战舰船体小、速度快、机动性强,而且火炮数量多、射程远。根本舍弃了“接舷战”这种落后的方式,用德雷克的话说:“海上的事要由船来解决,和步兵没有关系。”
在火力配备方面英国人使用轻型的“长炮”且多布置在两舷,这种火炮威力虽然不及重炮强大,但射程更远。2008年在英吉利海峡发现了伊丽莎白一世时代的一艘军舰残骸,英国海军考古学家在其帮助下,复原了从残骸中找到的两座大炮,并在现代的铸造厂内重建,大炮测试显示炮弹的出膛速度接近音速,能击中一英里外的目标,而当时舰对舰的对射距离是大约100码,因此这种炮弹可能会射穿对方木质的船体,从另一边飞出。军舰残骸还显示,英国军舰装载了同口径的火炮,使用相同的弹药。考古学家表示,“伊丽莎白一世的海军创造了首例成建制式火炮,能共同发射出致命性的弹幕。”海军使用较小口径的火炮,同时齐射,其威力高于数量较少的更大口径火炮。
在海战中,英国更大的优势在于新的战斗队形,西班牙人的战舰分成集团,以横队迎敌,而德雷克却推出了一种新战术:在战斗时,让舰船首尾相接排成一字阵,用侧面的舷炮轰击。这一变化改变了海战的模式,使步兵在海战中完全失去了价值,自此以后火炮取代步兵成为海战的主角。由于战争理念和武器装备的不同,在战争还没开始前,西班牙舰队覆灭的命运就已经注定了。
7月22日清晨,英西两国的海军在英吉利海峡展开了决定性的战斗。英国舰队借着顺风,以“一条单长线”的队型楔入西班牙舰队,由于先进的战术和灵活的机动性,没有一艘船被西班牙陆军抢占,经过一天的海战,西班牙人落了下风,远距离炮战使西班牙舰队的步兵和重炮变得毫无作用。此战是两国舰队的第一次交手,战斗证明英国船只和炮手都远比西班牙优秀。后者因为未能攀登敌船,在精神上大受打击。
到7月25日西班牙已经损失了十分之一的舰船,而英国方面则汇合了西莫尔勋爵的援军,舰船总数达到136艘。7月28日晚,在德雷克等人的建议下,英军采取古老的火船战术,西班牙舰队阵脚大乱,无法保持队形,英舰趁机突击。从29日上午9时到下午6时,双方舰队在没有编队的情况下,互相混杂,三五成群的对射,直到打光炮弹为止,西班牙舰队再次遭到了重创。8月初,剩下的西班牙舰只乘着风势向北逃窜,准备绕过苏格兰、爱尔兰回国。狼狈逃窜的西班牙舰队弹尽粮绝,更倒霉的是在海上接连遇到两次大风暴,许多船只翻沉了,不少士兵、船员被风浪冲到爱尔兰西海岸,被英军杀死。此役,无敌舰队损失了近百艘战舰,两万多士兵葬身海底。而英国人却一艘船都没有损失,阵亡的水手不足百人。
1588年10月,当“无敌舰队”仅存的43艘残破战舰返回西班牙时,标志着西班牙开始衰败,而大英帝国则成为新的海洋霸主。这场海战开启了伊丽莎白一世的盛世,也成就了德雷克的辉煌。他被封为英格兰勋爵,登上海盗史的顶峰。
1593年8月,年过50的德雷克开始了一生中最后一次海盗远征。老迈的德雷克在波多黎各被西班牙人击退,不久,可怕的黄热病在队伍中蔓延开来,德雷克也身患重病。1596年1月28日,55岁的德雷克死在自己的船上,水手们为他举行了海葬。世人眼中的海盗魔王、英国人心中的民族英雄就这样长眠于大海。
D. 18-20世纪主宰世界大国的演变过程
摘要 英国
E. 不可一世的“大英帝国”,是如何一步步走向衰落的呢
1921年,经过对一战战败国德国、奥斯曼帝国等国的土地掠夺,大英帝国治下的领土达到了3400万平方公里。
当时,地球陆地的四分之一为英国占有,这也是人类有史以来面积最庞大的国家。
当美苏可以用外交态度来决定英法行为的时候,大英帝国就已经彻底被扫进了历史垃圾堆。
F. 英国是如何战胜海上霸主西班牙的呢
英国的各项技术都发展的非常先进。在战争当中,英国的战略方针也非常的正确。由于各个方面都配合完美。所以战胜了西班牙。
G. 19世纪末世界最强大的国家是
19世纪末,世界最强大的国家是英国。直到二战后,随着全球民族主义运动的兴起与英国日渐式微的国力,大英帝国逐渐瓦解,世界第一大国的称号被美国所取代。
一般认为1588年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的格瑞福兰海战,标志着英国的开始崛起。但击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并不代表英国取代了西班牙的霸权,直到300年后的19世纪英国才做到这点。
1688年光荣革命推翻了封建统治,并在1689年颁布的《权利法案》中以法律形式对王权进行明确制约,确立了资产阶级执政的君主立宪制,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为英国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生产力,使其经济、军力、科技、文化迅猛发展。
1763年七年战争结束后从法国手里夺取整个加拿大,标志着英国成为无可争议的海洋霸主。
19世纪,英国发生了工业革命,对英国的霸权如虎添翼。原本只能借着和法国敌对参与欧洲事务的英国,可以利用其独有的工业产品掌控的欧洲的经济命脉、用世界最强大的海军威慑弱小的欧洲国家。
19世纪初期,西班牙帝国的殖民地全部独立,间接导致英国成为真正的海洋霸主,此时英国终于在“殖民地面积上”成为是欧洲以及世界第一。
1815年,击败拿破仑法兰西第一帝国后,大英帝国彻底超越其他所有欧洲国家、一跃成为欧陆第一强权,在武力上只有俄罗斯帝国能和英国一较高下,但由于俄罗斯的经济和科技落后,所以英国成为欧洲霸主。
也因为英国在世界范围内的殖民地数量最多、科技最发达、控制各个大陆的经济都市,而成为了主导地球发展的“世界帝国”。
此时的英国属于欧洲五大列强(英国、法国、俄罗斯、奥地利、普鲁士)之首,主导国际事务达100年之久,这段时期被称为“不列颠治世”,又因为年值维多利亚女王统治英国的时代、所以又称维多利亚时代。
由于帝国的领土、属土遍及包括南极洲在内的七大洲、五大洋,有“英国的太阳永远不会落下”的说法,所以被形容为继西班牙帝国之后的第2个“日不落帝国”。
(7)英国是怎么变成海洋霸主的扩展阅读
大英帝国的衰落
20世纪初,民族主义情绪高涨,加上美苏两国的崛起,导致大英帝国体系越来越难以维持。同时,宗主国越来越关心本土和周边国家的事务,特别是在二战以后这种趋势更加明显。英国最终被迫接受这一新的形势,将帝国体制转变为松散的英联邦,而英国也丧失世界霸主的地位。
1947年的经济危机迫使克莱门特·艾德礼的工党政府放弃继续维护英国作为世界一流强国,接受美国的崛起。英国也必须处理与欧洲其他国家的关系,但英国和欧洲大陆之间扭曲的关系至今没有完全解决。
由于英国国力衰退,在1966年联合国区域集团重新划分后由英国主导的英联邦国家组被取消,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四国被划入西欧及其他组,而其余英联邦国家则被划分到相应的地区组,这一象征性举动标志着英国丧失超级大国地位。
英国最后一块人口超过百万的殖民地英属香港,则于1997年7月1日移交中华人民共和国,大部分历史学者和威尔士亲王查尔斯都曾表示香港回归标志着大英帝国的终结。
H. 英国当初是怎么成为世界霸权的
英国1688年光荣革命推翻了封建统治,并在1689年颁布的《权利法案》中以法律形式对王权进行明确制约,确立了资产阶级执政的君主立宪制,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为英国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生产力,使其经济、军力、科技、文化迅猛发展,标志着英国的崛起。1763年七年战争结束后从法国手里夺取整个加拿大,标志着英国成为无可争议的海洋霸主,1815年击败拿破仑领导的法兰西第一帝国后,英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一强国,主导国际事务达一个世纪之久,这一时期,被人们称为“不列颠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