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英国资讯 > 为什么英国以前会独立

为什么英国以前会独立

发布时间:2022-08-23 16:40:33

Ⅰ 为啥从1920年起,英国就开始考虑让殖民地自主而不永远保持现状.

简单说,就是一战给英国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也大大降低了它对殖民地的统驭能力。

从1920年爱尔兰独立并引发爱尔兰内战,英帝国就开始考虑如何和平的退出殖民地并于1923年通过了“非殖民化”的维斯敏斯特法案。

英国皇室和英国内阁,近八十年来,尊严和从容的出席了一场接一场的政权交接仪式和殖民地国家独立仪式,宗主国为殖民地作了新独立国家的助产护士。 中国人记忆尤深的恐怕是1997年7月1日的香港回归仪式,在噙着泪花、品味着国家强盛、洗却鸦片战争以来耻辱的国人脑海中,可曾理解英国人在回归仪式上扮演退出者、失败者的认认真真?

殖民地后遗症 二战之后,随着联合国的建立和美国反殖民主义的外交策略,除了冷战产生东西方阵营之外,世界新秩序为西方大国“退出殖民地”提供了国际秩序的保证,也就是在这样的前提下,英法帝国开始逐渐退缩到本土;可是基于之前的殖民地政策和退出的主被动区别,前法属殖民地在近五十年来,产生了数倍于英属殖民地的人道和政治危机,埃塞额比亚、苏丹、越南、柬埔寨、中非,一个个从灾难或内战新闻中熟悉的名字,都是前法属殖民地。

在世界新秩序下,由英语国家主导的现代文明,已经将丛林时代“大国欺负小国”的国家间关系,进化到了无论大小国家,都能享有应有的政治权利和国防协作,且因宪政民主制度而形成的各个国家政府之间,也基本不会出现严重的国家间战争可能。 遍布欧洲的多个小国,如瑞士、挪威,和微型小国,如卢森堡、列支敦士登,其国民富裕程度和生活安定指数,往往居全球之首,而这,正是人类之所以结成社会或国家的真正意义。

19世纪是大英帝国的全盛时期,1914年占有的殖民地比本土大111倍,是第一殖民大国,自称“日不落帝国”。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开始衰败。英国于1920年设立北爱兰郡,并于1921年至1922年允许爱尔兰南部脱离其统治,成立独立国家。1931年颁布威斯敏斯特法案,被迫承认其自治领在内政、外交上独立自主,大英帝国殖民体系从此动摇。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经济实力大为削弱,政治地位下降。随着1947年印度和巴基斯坦的相继独立,到60年代,英帝国殖民体系瓦解。1973年1月加入欧共体。

还有一些资料可供参考
虽然英国赢得了战争,并从战争中获得了新的殖民地,战争的巨大开销使得英国无法继续承担维系一个帝国所需要的庞大财政支出。英国有数百万人死亡,无数资产被毁,其结果是债台高筑、资本市场的混乱以及在海外殖民地英国籍官员人数的缺乏。与此同时,民族主义情绪在新老殖民地都在高涨,而帝国的参战以及非白人士兵在战争中所感受到的强烈的种族歧视都更加助长了这种民族主义情绪。

1920年代是自治领发生巨大变革的时代。虽然自治领在一战爆发时还无权选择是否参战,1919年结束一战的《凡尔赛条约》,却是由英国和其自治领分别签署的。1922年自治领不再愿意支持英国对土耳其的军事行动,迫使英国寻求一个和平的妥协方案。

自治领的完全独立经由1926年的《贝尔福宣言》和1931年的《威斯敏斯特法案》得到最终确立:所有自治领取得与英国的同等地位,英国的立法机构不再有权干涉自治领内部事务,自治领也将享有自主外交政策的自由。1907年在殖民部内设立的一个主管自治领事务的部门也在1925年从殖民部分离出来成立独立的自治领部,并在1930年拥有了首位部门大臣。

加拿大在1923年成为第一个独自签署外交条约的自治领,并在1928年迎来了首位英国驻渥太华高级专员,从而结束了加拿大总督原先即是加拿大国家元首、又是英国驻加拿大代表的矛盾地位。1927年加拿大向华盛顿派遣了第一位永久性的外交官;1940年澳大利亚也派出了首位驻外大使。

爱尔兰自由邦在一场反抗英国统治的血腥战争后于1921年取得了自治领地位;1937年爱尔兰与英国断绝了正式的宪法关系,并在1949年正式成为完全独立于英联邦之外的爱尔兰共和国。原本就独立、直到1922年才被英国掌控的埃及也在1936年断绝了与英国在宪法上的特殊关系(虽然直到1956年英国才从埃及撤军)。在1922年成为英国保护国的伊拉克也在10年之后的1932年完全独立。
20世纪初被殖民地区人民的民族主义情绪高涨,已经开始挑战殖民宗主国的统治地位。同时,宗主国又开始越来越关心本土和周边国家的事务,特别是在二战以后这种趋势更加明显。印度是第一个抓住这个历史机遇的国家,之后亚洲和非洲的许多殖民地也纷纷效法。英国虽然在开始时试图抵抗这种势头,但都落得灾难性的下场,最终只得接受这一新的形势,并将旧日的大英帝国转变为今日的英联邦。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英国民不聊生,而它的前盟友们却又不愿继续支持殖民主义。1947年的经济危机迫使克莱门特·艾德礼的工党政府放弃继续维护英国作为世界一流强国的野心,而被迫接受美国的崛起。英国也必须处理与欧洲其他国家的关系,但英欧之间扭曲的关系至今没有完全解决。

1939年9月英国对德国的宣战只代表了它自己和澳大利亚(当时澳大利亚还未正式接受《威斯敏斯特法案》),而除了爱尔兰(该国在一年前要求英国军队离开其国土,并选择在战争中保持中立)以外其他的自治领则都分别对德宣战。

二战最终摧毁了英国原本就已经开始减弱的经济与财政领导能力,并突显了自治领与美国在军事上对英国进行协助的必要性。1942年澳大利亚总理约翰·科丁(John Curtin)史无前例地下令将驻扎在英属缅甸的澳大利亚士兵调回澳大利亚参加保卫澳大利亚的战斗,明确地向英国表明,英国再也无法要求自治领政府以牺牲本国利益来维护英国的战略利益。

战争结束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于1951年加入了美国主导的澳新美地区安全条约,使得美国取代英国成为在太平洋地区新的军事主导力量。而英国本身也从1961年起就试图加入欧共体,并在1973年如愿以偿,这进一步削弱了英国与其自治领之间原本存在的特殊经济关系,自治领的产品在进入英国市场时从此不再享受特殊优惠待遇。

在加勒比、非洲、亚洲和太平洋地区,战后的非殖民化运动在日渐强大的民族主义势力推动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得以实现,而英国几乎从未试图抵制这股浪潮。英国的颓势在1956年的苏伊士运河危机中表露无遗:在这场近乎羞辱的事件中,英法两个老牌殖民国家在美国的强大压力下被迫结束对埃及的干预,以维护美国在中东的利益。

1947年印度获得独立,这是印度国大党长达40年反抗殖民主义斗争的胜利。但是印度的独立是以分割印度和巴基斯坦为代价的,为的是避免穆斯林和印度教徒之间互相的内斗。英国和其他自治领对于印度独立地位的接受是今日英联邦组织的开始。

1948年缅甸也获得独立,并选择不加入英联邦;之后又有斯里兰卡(1948年)和马来亚(1957年)的独立。1948年英国结束了在巴勒斯坦地区的委任统治,此后的几十年间这里一直持续着犹太人和阿拉伯人之间的血腥暴力争端。在地中海地区,说希腊语的塞浦路斯人一直通过游击战的形式希望将塞浦路斯保留在希腊的版图内,但1960年塞浦路斯还是最终获得独立。

英帝国在非洲殖民主义的结束往往过分迅速,以至新独立的国家无法独立面对独立后的挑战:1957年加纳在10年的民族主义运动后终于独立,之后尼日尔爾利亚(1960年)、塞拉利昂和坦噶尼喀(1961年)、乌干达(1961年)、肯尼亚和桑给巴尔(1963年)、冈比亚(1965年)、博茨瓦纳和莱索托(1966年)以及斯威士兰(1968年)也相继独立。

英国从南部和东部非洲的撤军对当地的白人居民有着很大影响:肯尼亚独立后发生的茅茅起义表明,白人土地主对权力的占有已经引起了非洲土着居民的不满。南非白人政权的持续存在一直是英联邦的一块心病,直到其于1994年结束了种族隔离的政策。

虽然由白人占多数的罗得西亚联邦随着1964年马拉维和赞比亚的分别独立已经分裂,南罗得西亚的白人(他们自1923年起就一直是一个自治的殖民地)宣布独立,拒绝接受一个非洲人政府的管辖。在南非白人政府的支持下这个罗得西亚政权一直持续到1979年,直到双方达成协议成立一个多数共治的津巴布韦共和国。

在短命的西印度联邦(1958年至1962年)的失败后,大多数英国的加勒比殖民地选择分而治之:1962年的牙买加和特立尼达和多巴哥、1966年的巴巴多斯以及其他的东加勒比海岛国都相继独立。英国在太平洋地区的殖民地在之后的岁月里也相继经历了类似的非殖民化过程。1997年,英国在中国政府的强烈压力下,被迫归还了原本就属于中国领土而被英国以武力占据的殖民地香港。

Ⅱ 英国为什么1931年直接放弃一些殖民地让他们独立

1926年,伦敦帝国会议通过了一系列决议,被称为《巴尔福宣言》,宣称英国和各自治领都是英帝国内的自治共同体,地位平等,在它们的内政和外交事务各方面互不从属,共同效忠英王,在英联邦中它们是自愿联合的成员。说白了这个决议就是给自己自治领完全独立的权利。1931年12月11日,这个决议获得议会通过,成为威斯敏斯特法案,正式确立英国和各自治领的关系。这个决议通过之后,英国的殖民地中有四个成为独立国家,这四个地区是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

英国什么时候独立

1066年发生了对英格兰的最后一次成功入侵。诺曼底的威廉公爵在黑斯廷斯战役中击败了英国人,来自法国的诺曼人和其他人来此定居。在随后的3个世纪中,法语成为贵族的语言,法律结构受到了英吉利海峡彼岸所通行的那一套的影响,社会结构在某种程度上也受到了影响。
威尔士虽然常常处于英格兰人的势力范围之内,但一直是凯尔特人的堡垒。然而在1282年卢埃林王子阵亡之后,爱德华一世发动了一场战役并取得胜利,把威尔士置于英格兰的统治之下。威尔士人的民族情绪继续高涨,15世纪初由欧文·格林德领导的起义便说明了这一点。1536年和1542年的联合法令把英格兰与威尔士在行政、政治和法律上统为一体。
当初住在苏格兰的大多是皮克特人。公元6世纪,来自爱尔兰的苏格兰人在如今的阿盖尔地区定居。洛锡安住着英格兰人,而威尔士不列颠人则继续北上来到斯特拉思克莱德。9世纪时,苏格兰各地区联合起来抵御北欧海盗。在整个中世纪,英格兰当时强大的君主国一直威胁着苏格兰的独立。
英格兰与苏格兰最终的联合表明,当时宗教上的差异比之以往的民族仇视更加至关紧要。在英格兰,伊丽莎白一世于1603年由苏格兰詹姆斯六世(英格兰詹姆斯一世)继位。即使如此,英格兰和苏格兰除了在奥利弗·克伦威尔统治时一度被强行联合在一起,在17世纪它们一直是相互独立的。到1707年,由于意识到更紧密的政治和经济联合会带来益处,双方同意建立一个单一的大不列颠议会。苏格兰仍然保留自己的司法制度和宗教社区。但是在乔治一世和乔治二世这两位汉诺威王室新教徒统治期间,英格兰和苏格兰之间的关系紧张起来,詹姆斯二世党人发动过两次叛乱,试图恢复信奉天主教的斯图亚特王室。
具体的请看
http://hi..com/hanwanying/blog/item/2d3838a57e4c9af19052ee8d.html

Ⅳ 苏格兰作为英国的一部分,为何却一直想独立

苏格兰之所以要一直独立,其实这和英国的历史有着很大的关系,英国的全称想必大家都在自己的历史课本上学到过,那就是“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英格兰和苏格兰都是大不列颠岛上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是他们总是像个闹脾气的孩子,总是和不到一块,为什么呢?追根溯源,我们还是要回顾他们的历史。

不过人家的反抗还是挺文明的,没有暴力。目前苏格兰立法、行政管理上,拥有很大程度的自治空间。在外交、军事、金融、宏观经济政策等事务受到英国管辖,可以说和我们的特别行政区差不多。经常有一些独立的分子想要独立,不过人家还经常投票的。之所以出现失败,其实还是和钱有关系。毕竟苏格兰没有钱。


总而言之,综合以上历史原因,苏格兰虽然是英国的一部分,但是激起苏格兰人民独立的不单单是因为他们的历史仇恨,他们想独立的原因也与他们之间的文化,宗教,经济等等有关。苏格兰是一个盛产石油的地方,而当时英国衰弱,如果苏格兰脱离了英国,那么他们就会变成一个富裕的国家,在另一方面,也与他们的民族政党崛起有关,因此他们想要独立的愿望更加强烈。

Ⅳ 是不是一个世纪问题:大部分美国人原本就是英国人,为什么当时那里的英国人还要独立,而不直接变成英国

别把英国和日不落并论,英国只是一个弹丸岛国,而日不落疆域有3000多万平方公里,包括不列颠岛所有加盟名族,在七大洲都殖民了土地。日德出世,才把日不落打残,殖民地丢尽或者独立,美国也是闷声发大财趁机崛起的。澳洲人英国血统更多,人家也不会叫英国。就算以前的日不落,也不叫英国,而是叫大英帝国,其中以英格兰(英国)为主体之一。

Ⅵ 英国苏格兰独立原因 苏格兰为什么要独立

这是一个历史遗留问题。
苏格兰王国在公元843年完成统一后,曾是一个独立国家。但在1296年被英格兰国王爱德华一世几乎完全占领,持续的抵抗运动使得1314年班诺克本之战后苏格兰重获实际独立,并在1328年与英格兰签署的“爱丁堡-北安普顿协议”中获得承认。
1603年,英格兰女王伊莉莎白一世驾崩,其外侄孙苏格兰国王詹姆士六世继任成为英格兰王詹姆士一世。英苏两国共戴一主,但政府各自独立运作。
1642至1651年爆发英国内战,英格兰一度废除君主而成为共和制国家。期间苏格兰归属有波动。
1707年,苏格兰和英格兰两国共同签署通过《联合法案》,大不列颠王国成立,苏格兰成为其中的一部分。
2012年1月9日,英国首相卡麦隆在召开内阁会议前指出,虽然他本人反对英国分裂,但为了避免苏格兰的地位不明确影响英国的经济,所以卡麦隆将在2014年前举行苏格兰独立公投。此举与苏格兰民族党的党魁萨蒙德所主张的完全不同,萨蒙德主张将在2016年前举行独立公投。对于何时应该举行苏格兰独立公投,卡麦隆跟萨蒙德所主张的公投时间差异,权谋论者视为卡麦隆举行相关公投的目的,是赶在萨蒙德取得支持苏格兰独立的足够力量前先作解决。而且到时后的公投议题也不是苏格兰民族党所希望的多重选项,而仅为“苏格兰是否应留在英国”单一选项而已。
2012年2月21日,传媒大亨鲁伯特·默多克发表微博“让苏格兰出去竞争吧。这对大家都有好处。”表态支持苏格兰独立,苏格兰首席部长亚历克斯·萨尔蒙德随后对其言论表示赞赏。
2012年5月25日,苏格兰多个党派在爱丁堡启动“是的,苏格兰”独立公投拉票活动,请求苏格兰公众支持苏格兰在2014年独立,脱离英国,但是调查显示只有33%的苏格兰人支持独立。[3]
2012年10月10日,英国首相大卫·卡梅伦说:“允许苏格兰人民公投,并非自己所愿”,苏格兰执政党认为当局“在发展苏格兰问题上既不给钱,又不给权”。
2012年10月15日,英国首相卡梅伦和苏格兰首席大臣亚历克斯·萨尔蒙德在苏格兰首府爱丁堡签署了关于苏格兰进行独立公投的最终协议,协议规定,苏格兰独立公投在2014年举行,投票公民的年龄必须16岁以上。

Ⅶ 英国什么时候开始的独立

英国一直以来都是独立的国家,现在的英国国名应该是在1922年确定而出现,其全程为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简称联合王国(英文:United Kingdom)或不列颠(英文:Britain),通称英国,是由大不列颠岛上的英格兰、苏格兰和威尔士,以及爱尔兰岛东北部的北爱尔兰以及一系列附属岛屿共同组成的一个西欧岛国。中文里的“英国”一词,即由“英格兰”而来。现在的英国是过去1000年中几次合并的结果。10世纪以后苏格兰和英格兰各自是独立的国家。1284年威尔士被英格兰控制,1535年成为英格兰王国的一部分。1603年,英格兰和苏格兰两国共有一位君主,1707年正式合并为大不列颠王国。 1800年,大不列颠王国和爱尔兰(1169年-1691年逐步被英格兰控制)合并,组成大不列颠与爱尔兰联合王国。1922年,爱尔兰共和国独立,爱尔兰北部仍留在联合王国内。

Ⅷ 为什么英国是一个单一制国家

英国君主立宪制,国王是名义上的国家元首,英国都是在这个国王领导下的过度,地方政府及议会拥有较大的自主权,在不违反宪法的前提下,可自主决定地方事务。应该名义上有一个元首,也有一个中央政府,这个就意味着英国是单一制国家。但是,在地方治理上,英国是联合王国,其王国组成部分独立性极强,实质上中央政府影响力很小。所以英国是一个名义上的单一制国家,而实质上不是。

Ⅸ 为什么英国肯让殖民地独立

英国在二战中严重削弱国家实力,尤其曾经在掠夺侵占殖民地发挥重要作用的海军遭到破坏,战后英国经济也遭受重创,食物短缺。也加紧对殖民地的掠夺并引起殖民地反动,战后民主思想风起云涌,各殖民地要求独立此起彼伏。所以英国当局认为以军事手段强制独立,不仅对百废待兴的经济不利,对当时英国所处国际形势也不利。因为殖民地的独立是不可逆转的趋势。与其对其干预不如让它们独立并让某些国家留在英联邦(现大多数英国曾经的殖民地都加了入英联邦 印度今年还要举办英联邦运动会),继续保持对殖民地国内及外交施加影响力,所以战后一国一独立便会引起多米诺骨效应,引爆独立风潮,其实世界各地的殖民地都如此,老牌的宗主国(如法国,西班牙,葡萄牙等)都遇到类似的问题,它们也让其殖民地独立,并组织机构继续施加影响力

阅读全文

与为什么英国以前会独立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印尼手机怎么交费 浏览:616
印度的万国是怎么造的 浏览:865
印尼属于什么半岛 浏览:224
伊朗纸币换多少人民币多少 浏览:101
伊朗粉红清真寺现在长什么样子 浏览:719
越南家具厂多少钱 浏览:255
伊朗红花喝了有什么好处 浏览:207
伊朗为什么要杀美国特工 浏览:18
给伊朗汇款一次最多能汇多少 浏览:810
如何转变中国厨师 浏览:342
中国联通wap是什么意思 浏览:436
犯罪逃到越南怎么办签证 浏览:124
伊朗玻璃瓶多少钱 浏览:142
印度什么宗教多 浏览:615
伊朗边境线是什么 浏览:794
中国在海外打工工资怎么样 浏览:829
印度寺庙老鼠多少钱 浏览:532
意大利面条为什么互相缠绕在一起 浏览:346
伊朗南部有什么港口 浏览:592
英国留学生如何做笔记 浏览: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