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英国资讯 > 英国如何形成日不落帝国

英国如何形成日不落帝国

发布时间:2022-08-24 11:04:22

1. 英国如何形成“日不落”帝国

1783年北美殖民地的独立,宣告了第一帝国的终结。此后,英国人面对的是一个支离破碎的帝国。为此,谢尔本伯爵哀叹道:“政府同意美洲独立之日,便是大不列颠之太阳陨落之时,我们将不再是个大国和受尊敬的民族了。”然而,仅仅几十年后,一个更庞大的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日不落帝国”又被英国建立起来,它在欧洲的国际政治对弈中再次击败对手法国,自“滑铁卢战役”胜利后一个世纪里达到了它力量的顶峰,建立了可与“罗马治下的和平”相提并论的“不列颠治下的和平”。

之所以说此时英国的力量已达到了顶峰,主要因为:

第一,海上霸主地位通过反法战争树立起来。如前所述,能与英国海上争霸的,只有法国、西班牙。不过通过亚勃基尔湾海战与特拉法加海战,法国舰队与西班牙舰队的主力被彻底击溃,再也无法与英国较量了。从世界各国海军力量的对比来看,1790年时,英国的海军总吨位为48�59万吨,仅次于它的法国为31�43万吨,第三的西班牙为24�22万吨,尽管英国排名世界第一,但仍然还没有确立绝对的优势,仅次于它的法西两国的海军总吨位数联合起来就超过了英国;到了1815年时,英国的总吨位数达到60�93万吨,法国尽管仍排名第二,但减少到22�83万吨,俄国列第三,为16�73万吨,西班牙沦落到第四,还不到6万吨。可见,英国的海军总吨位数超过了排在其后的三个国家的总和,而大致相当于世界其他各国海军总吨位数的总和。正如希尔所说:“英国的政策在拿破仑战争中达到顶点,使得英国的国防力量,特别是海军力量在这场战争后的近一个世纪里无人能与之匹敌。”

第二,英国在反法战争中完成了帝国重建的任务,建立在第一帝国废墟之上的“日不落帝国”已基本成形。从根本上说,它仍然是17世纪末以来,英国和法国争夺商业和殖民霸权的继续。……实质上,英国政府和统治阶级反对法国的主要动机并非为了意识形态上的原因,而是为了争夺世界的商业和殖民霸权。这样,我们不难看到,当反法联军在欧洲大陆与拿破仑进行争夺时,英法之间在殖民地上的争夺也异常激烈。在与法国人争夺殖民地时,英国不再一味地扩大殖民地,而主要是为了争夺那些拥有广阔市场的殖民地以及对于英国海外贸易通道的畅通至关重要的一些殖民据点等。这些殖民地或殖民据点包括:从法国人手中强占的毛里求斯、塞舌尔群岛、多巴哥和圣卢西亚,从荷兰、西班牙、丹麦等国手中强占的非洲的开普、亚洲的锡兰、马耳他、特立尼达、赫尔戈兰等。这些地方尽管面积不大,但是对于维持帝国的贸易通道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三,反法战争结束后,英国在与殖民地的经济关系上,完成了由重商主义到自由贸易的过渡。进入19世纪后,自由贸易作为一项政策逐渐广为流行,英国逐渐放弃了对殖民地的贸易垄断,走上了贸易自由化的道路。1808年,英属新斯科舍和新布伦瑞克总督宣布,允许英国或美国船只把某些商品转运至印度,这实际上是对实施了100多年的《航海条例》的违背,但得到了英国政府的许可。1811年,英国进一步表示,允许除法国之外的任何国家的船只装载某些重要产品进入英属哈利法克斯、圣安德鲁斯、圣约翰等港口。在远东的印度,从1793年起东印度公司的贸易垄断权一步步受到侵蚀,到1813年时,英国政府则彻底废除了东印度公司对印度的贸易垄断权,“自由贸易”原则在未来帝国的中心——印度次大陆初步确立起来。

总之,到1815年反法战争结束时,随着帝国版图的迅速扩大,第二帝国基本定型。如果说第一帝国的中心是北美13个殖民地,那么,日益兴盛的“日不落帝国”的中心则是远东的印度。印度对于帝国的重要性,正如曾担任印度总督的寇松所言:“只要我们统治印度,我们就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可一旦丢掉了印度,我们的地位将一落千丈,只能降格为一个三流国家。”更多的人则形象地将印度誉为“帝国王冠上最珍贵的宝石”。

从1815年到19世纪中叶,英国的商船与战舰出现在全球各个角落,他们获取领地、开设口岸、掠夺原料、倾销产品……19世纪40、50年代两场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市场,1858年英国与法国、荷兰一起强迫日本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1836年和1857年英国与伊朗签约,1838年和1861年英国与土耳其签约,这些条约内容虽不尽相同,但共有一个核心内容,即英国要求得到贸易、投资等方面的特权。为确保帝国安全以及贸易的通畅,英国这一时期还占领了一些军事要塞与贸易据点,如1819年占领新加坡,1839年占领亚丁港,1841年占领香港,这样从好望角到印度洋,再到太平洋,英国建立了一条极为通畅的海外贸易通道。

如果说历史上庞大辉煌的罗马帝国也只不过是一个以地中海为中心的区域帝国,那么,英国人建立的“日不落帝国”却是一个真正的世界帝国,英国殖民地遍及全球,其开拓的疆域之大,统治的人口之多,绝非人类历史上任何一个帝国所能比拟。庞大的“日不落帝国”是英国成为世界最强国的一个标志,帝国本身与英国的海上霸权与工业霸权一起,共同将英国推上了世界霸主的宝座。英国的霸权地位一直延续到20世纪,小小岛国能在世界称霸一个世纪之久,这是它一系列的制度领先所造成的结果。

2. 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的原因殖民扩张有哪些方式产生最深远的影响

英国不断汲取殖民地的财富,综合国力逐渐增强,最终成为了日不落帝国;殖民扩张方式有建立殖民地、向欧亚大陆掠夺工业原料场地和商品销售市场;影响是打破世界相对孤立状态,使世界日益成为相互影响、联系紧密的整体,促进了世界一体化的进程。

(2)英国如何形成日不落帝国扩展阅读

英国较早地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度,资产阶级在英国的统治日益加强;更加进步的政治制度为英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相对稳定的国内外环境,进入18世纪以后英国本土没有出现过较大规模的战乱。

英国在17-18世纪基本完成了农业革命,具体表现为:轮作制的推广、生产工具的进步、新作物的耕种以及肥料的使用等。通过圈地运动,地主获得了大量成块的土地,提高了生产效率。而大量失去土地的农民则向城镇转移,或是为资本主义农业服务,进而扩大了国内市场。

值得一提的是,英国的农奴制度早在中世纪晚期就已基本绝迹,英国农业社会的发展受到封建残余的阻碍相比欧洲大陆一些国家和地区(西班牙、德意志)更小。英国农业产量提高,农产品价格下降,这也就意味着英国人可以通过较低的消费获取较多的生活资源。

3. 英国日不落帝国的称号是如何建立的

英国,全名英吉利大不列巅葡萄牙共和国。它是全世界第一个进行蒸汽发动机科技革命的我国。全世界第一个进行资产阶级公有制工业生产我国。优秀的工业生产生产效率,让高新科技和创造发明领先于全球,促进国防发展趋势。英国从1588年逐渐至1921年,三百年横纵七洲三现大洋,依次战胜海上马车夫西班牙,意大利无敌舰队,法国的欧洲地区第一海军,1815年,英国称为日难落王国,宣布变成世界警察,殖民者全世界。统治起源于水上,初露峥嵘于北大西洋,战胜意大利无敌舰队。16新世纪的三现大洋上,意大利无敌舰队扬威北大西洋,中国太平洋,印度洋海域。

开始了工业生产资产抢掠殖民的阶段。至19个世纪60时代,英国进入了资产阶级辉煌时代,它是“制造业”、世界贸易中心、国际金融中心。这类第一工业强国的影响力,为它向外扩大造就了深厚的经济能力,因此从60时期至80时代是夯实入侵,扩大殖民的高峰,至20世际初攻占了世界最多的殖民。以上便是英国“日部落王国”头衔的创建过程,

4. 英国什么时候成为日不落帝国

1763年,英国首次骄傲地自称“日不落帝国”,在工业革命之前。

英国通过七年战争(1754年至1763年)维持了欧洲大陆均势格局的稳定,还再度摧毁了法国和西班牙的海上力量,夺取了法国在北美大陆和印度的几乎所有殖民地;而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生在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人类开始进入蒸汽时代)。

(4)英国如何形成日不落帝国扩展阅读

英国殖民扩张的条件:

1、国内政治制度优势:

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的君主制,为英国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制度的建立开辟了道路,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世界的要求。同封建专制统治相比,英国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是进步的。

2、依仗雄厚的经济实力:

英国通过圏地运动和海外殖民掠夺,扩大原始积累,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17世纪英国是世界上贩卖奴隶的主要国家,罪恶的奴隶贸易,带来了巨额财富,使英国经济实力雄厚。

3、强大的军事优势:

为了争夺殖民霸主,l7世纪下半叶经过三次英荷战争,摧毁了荷兰的殖民优势。l8世纪,英法在欧洲发生多次战争,通过七年战争击败了法国,英国由此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地位。

4、地理位置的优势:

英国是一岛国,地处大西洋沿岸,位于世界贸易中心,便于经济贸易和海外冒险;有较强的海洋意识和海上优势。

5. 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的过程!

“日不落帝国”曾在历史上长期成为英国的代名词,这是因为英国在18世纪后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在此之前,世界殖民强国分别是16世纪的西班牙、17世纪的荷兰,英国是在一一打败它们之后才坐上头号交椅的。 对西班牙的胜利发生在英国都铎王朝的末代君主伊丽莎白一世在位时期。此时,新航路的中心已经转移到大西洋沿岸,英国处于令人羡慕的大西洋航路中心的优越地位。提倡重商主义的伊丽莎白一世,利用这一历史性机遇,积极鼓励海外扩张。在国际上想尽一切办法创造良好环境,拆散法、西同盟,军事上积极改造海军,最终打败了不可一世的西班牙“无敌舰队”,开始建立海上霸权。17世纪初,英国政府特许成立了一些大的殖民贸易公司,进行海外殖民活动。其中,东印度公司和伦敦公司分别在印度和北美一带进行殖民活动。英国在印度抢占了许多据点,并不断在北美建立殖民地。而17世纪,世界上最强的殖民国家却是荷兰。为此,在1652-1674年英国先后发动了三次对荷兰的战争。在这期间,以工业资本闻名的英国能给战争以最直接、有效的支援,而以商业资本为主的荷兰,处处依赖进口,终不免衰落的命运。荷兰被迫接受了英国的《航海条例》,其在国际贸易中的中介地位被排挤,英国夺取了荷兰在北美的新尼德兰殖民地,改名为纽约。荷兰的殖民优势被摧毁。18世纪,英国在争夺殖民地的斗争中面临的主要对手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后的英国和封建专制的法国,既争霸于欧洲,也因双方在北美和印度的殖民扩张而激烈冲突。资本主义制度相对于封建专制制度的优势转化为英国在实力上相对于法国的优势。18世纪中期,英国在双方一系列战争中的最后、最大一次战争——七年战争中,终于战胜法国,英国得以侵占印度的大片领土,在北美,法国丧失了加拿大和密西西比河以东的新法兰西等地,再也无力与英国抗衡。从此,英国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逐步建立起“日不落”的殖民帝国。英国在殖民争霸过程中的一系列胜利,鲜明地体现出英国适应资本主义发展潮流而赢得的历史机遇,而殖民掠夺又给英国带来巨额财富及丰富的原料、广阔的市场,“商业上的霸权,造成工业上的优势”,殖民霸主地位的树立为英国成为资本主义工业头号强国奠定了基础。

6. 英国日不落帝国的称号,是怎么样建立的

英国在全球各地都建立起了殖民地,不管太阳到了哪边都能照到英国的地盘,所以就有了日不落帝国的称号。

7. 日不落帝国形成的全过程

日不落帝国的兴衰 刘 军

大英帝国是随着英国人的海外殖民扩张而出现的。英国海外移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5世纪末年,1607年英国人在北美建立了第一个永久性的殖民地。但英国大规模的海外移民出现在18世纪以后。移民离开故土有各种原因:摆脱政治和宗教迫害,获得自己的土地,找到工作和更好的生活机遇。由于工业革命,英国最早出现了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劳动人口过剩。从1814年拿破仑战争结束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一百年间,约有2000多万人从英国移居海外,其中1300万人移居美国,400万人移居加拿大,150万人去了澳洲,其余人流向世界的其他地方,英国是近代以来世界上最大的输出人口的移民国家。殖民地不仅对英国而且对世界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很多学者认为,殖民地是英国资本主义起源的前提条件之一。如《大分流》的作者就将殖民地缓解了人口对土地的压力和煤的开采作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两大原因。

当20世纪初世界基本被列强瓜分完毕时,英国获得的份额最大。在一战爆发之前的1914年,英国的殖民地面积已达3350平方公里,统辖3.94亿人口,占世界人口的1/4;这相当于英国本土的137倍,本国人口的8倍多,被称作“日不落帝国”。英帝国在形成过程中,既有对当地土着人的镇压,也有与其他殖民国家的争夺。这一过程对英国社会发展、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史和政治地理的发展演变,均有着重大影响。英帝国建立在强大的经济基础上,在19世纪中,英国的煤产量占世界的60%,铁产量占世界的50%,是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当时航行于各大洋中的商船有1/3以上飘扬着米字旗,乃至整个19世纪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被称作“英国世纪”。然而,20世纪见证了英帝国的衰落,尽管它是两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英国首相丘吉尔在回忆录中描述了他在雅尔塔会议时的心情:“我的一边坐着巨大的俄国熊,另一边坐着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间坐着的是一头可怜的英国小毛驴。”随着美国和苏联的崛起,以及二战后民族独立潮流的影响,英帝国逐渐瓦解,至1960年代,作为殖民体系的英帝国已成为历史的陈迹。但主要由昔日前英国殖民地国家构成的英联邦还有着相当的国际影响。

如何认识和评价大英帝国的历史作用,是世界近现代史中的一个重要议题。这个议题涉及方方面面的内容,其中之一是英帝国在殖民地发展中的作用,是招致了贫穷还是促进了发展,包括马克思在内的众多学者为此倾注了大量心血。然而,历史是复杂的,大英帝国的历史作用是多元的。现有研究成果表明,要对大英帝国的历史作用作出整体性评价是不可能的,指望在一本书中找出明确答案更是不现实的。《剑桥插图大英帝国史》没有试图做这样的尝试,而是努力全面、整体地展示这段历史,为读者的思考和判断提供一个平台。该书主要的11位作者都是英美澳的史学家,这使全书充满了生动的细节描述。更难得的是这些作者充分吸收的西方二战以来新史学的理念和研究成果,在书的内容和形式的安排上均有独到之处。

首先,这里的大英帝国史全然没有以往政治史的痕迹,尤其是西方中心观念受到了明显的约束。如作者认为,“大英帝国的历史就是研究英国人与其他人民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不是英国人对这些人的‘影响’”。相互作用理论承认,在西方殖民统治之前,当地人民已有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在英国势力参与其历史发展后,他们续写自己的历史,其中包括反抗压迫和发展本土文化的历史。这是作者尊重历史的表现。事实上,英帝国内部没有统一管理机构,没有统一的殖民统治模式,除几个以英国移民为主要居民的前殖民地,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和地区保持了较多的英国文化特点,其余殖民地的情况千差万别,本地文化特点至今仍很明显。这种特点在各地的凝聚西方与当地传统风格的建筑艺术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其次,由于突破了单纯政治史的狭隘局限,该书所含内容极其丰富。大英帝国史并非简单的文明传播史,或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压迫剥削史。西方文化与前殖民地文化的接触是全方位的,作者也试图从各个角度看待这一现象,从各种殖民统治形式、贸易往来、文化冲突、人口流动、城镇建筑、绘画艺术、体育娱乐、种族主义、民族融合、妇女生活,到英语和其它西方文化传播与帝国归属感,等等。如作者细心地注意到,竞技体育也是培养民族意识的温床,“澳大利亚表现自己的民族意识不是在为独立而战的战场上,而是在为自尊而搏的板球比赛中。对新西兰人来说,独立意识是通过英式橄榄球比赛来表现的”。

最值得称道的是,全书差不多每页都有一幅插图,或绘画、地图或照片,像一扇扇打开的历史之窗,使原本就通俗的文字叙述更加生动,通过增强读者的视觉感受力,更充分地刺激他们的思维活动。大英帝国为英国的民族意识和艺术生活打上了深刻的烙印。漫步伦敦街头会看到很多人物雕塑,其中大多是为帝国在海外开疆拓土的将领。这些帝国英雄的高大形象也保留在英国历史题材的油画中。书中收录了一幅描述戈登将军在苏丹喀土穆面对死亡大义凛然的画,作者在解说词中写道,几乎可以肯定地说,戈登被杀时远没有这般壮烈的情景,是艺术家对这一事件进行了纯粹神话般的描绘。画中的戈登将军就是在我国历史教材中记载的,曾在中国率领“常胜军”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那个戈登。

本书完全可以作为当代西方新史学的一种典范来看待,实际上,这是政治史与社会史、妇女史、文化史、国际关系史、经济史、移民史等领域的有机融合。

8. 英国"日不落帝国"是怎么来滴

英国在19世纪末期,殖民地遍布全球,在任何时间也有阳光照他的其中一个属土。
这据统计,1914年英国殖民地面积达3350万平方千米,相当于全球陆地面积的1/4,占各列强殖民地总和的1/2,等于本土面积的100多倍。殖民地人口近4亿,等于本国人口的9倍,殖民地范围包括各大洲,是当时最大的殖民帝国。英国的国旗飘扬于各殖民地的上空,不管是东半球还是西半球都能受到阳光的普照。因此自称为“日不落帝国”。

大英殖民帝国的发家史实际上是走过了一条火与血的路程,竖着三个路标:海盗起步,战争开路,工业革命。早在资本原始积累时期,英国就依靠商业冒险家、远征队到各地建立“贸易据点”。比较早的殖民据点建立在美洲、印度和北爱尔兰的一些地区。

英国由海盗起步而走上争夺殖民霸权的途程中,发动了近200次的战争。1588年的英西战争,崩塌了西班牙殖民霸主的宝座,夺得了从非洲贩卖黑奴的贸易垄断权;17世纪50至70年代的3次英荷战争,摧毁了荷兰的殖民霸权,夺得了东西方贸易和对亚洲进行殖民掠夺的优势;从问世纪末到18世纪中,又对法国进行了一系列战争,1756—1763年英法的因为争夺殖民霸权和欧洲霸权而进行的“七年战争”,战火遍及欧、亚、美三大洲,结果摧毁了法国在欧洲大陆的霸权,又使得英国夺得了北美殖民地和南亚次大陆的势力范围。这80年的战争历程,奠定了英国海洋霸权和殖民霸权的基石。

特别是罪恶的黑奴贸易,给英国带来了巨大的财富,却给非洲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痛苦。

17世纪60年代开始,英国又开始工业革命,生产力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至19世纪60年代,英国进入了资本主义黄金时代,它是“世界工厂”、世界贸易中心、金融中心。这种第一工业强国的地位,为它向外扩张创造了雄厚的经济基础,所以,从60年代至80年代是巩固侵略,扩张殖民地的高潮,至20世纪初占领了世界上最多的殖民地。

英国之所以能占领最多的殖民地,不仅因为它当时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而且还因为是世界上最强的海军强国。英国作为一个岛国必须以海军来保卫它的领土,而侵略它国更不能缺乏海军。因此,历代王朝都非常重视海军建设。伊丽莎白时代,曾打败了当时一流海军强国西班牙。17世纪克伦威尔又与荷兰开战,结果当时的海军强国荷兰战败。至此,海上霸权完全落入英国之手。英国首先进行了工业革命,为海军提供了更有利的条件,首先用钢铁船代替木帆船,并装有新式武器,使其他殖民者在争夺殖民地中无法同英国抗衡。

英国掠夺殖民地的手段是多种多样的,它利用自己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或贱价收买落后民族的领土,或进行经济渗透,或采取借贷的方法去控制弱小国家的政治和经济,对不愿意打开商业大门的国家则用大炮轰开闭关自守国家的大门,然后在控制这些国家经济命脉,在基础上实行军事占领。有些地方则是直接派海军打败弱国,强行占为己有的。

“英国殖民统治者就象海绵一样从恒河中汲取财富,又源源不断的倒在了泰晤士河中”这句话来形容英国殖民统治的罪恶在恰当不过了。

总之,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所走过的是一条火与血的道路,英国的财富完全建立在掠夺殖民地人民血汗的基础之上 给各国人民带来了不可估量的痛苦,如"鸦片战争"就是最好的例子.

推荐电视《大国崛起》

9. 英国为什么会成为日不落帝国

十七世纪英国在海外的殖民地不断增加,美国、澳大利亚、印度、加拿大等国都曾是英国的殖民地,到维多利亚女王时代(1837年到1901年),她统治的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帝国,当时的地图上有大片大片的红色,代表英国的殖民地,也就是说在同一天里,都会有阳光照在他的其中一个属土,这显示他的强大。 据统计,1914年英国殖民地面积达3350万平方千米,相当于全球陆地面积的1/4,占各列强殖民地总和的1/2,等于本土面积的100多倍。殖民地人口近4亿,等于本国人口的9倍,殖民地范围包括各大洲,是当时最大的殖民帝国。英国的国旗飘扬于各殖民地的上空,不管是东半球还是西半球都能受到阳光的普照。因此自称为“日不落帝国”。英文是 Empire that sun never set 或 sun never set empire.

10. 英国日不落帝国的称号,是怎么样建立的呢

一、海盗起步

英国建立“日不落帝国”的第一步就是发展海盗事业,而这要从伊丽莎白时代说起。在这一时期,英国逐渐向近代门槛迈进,新兴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迫切需要发展海外贸易和对外扩张。

由于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工业的生产效率不断提高,使当时的人们不得不深入思考,如何在市场中获取最大利润,此时,工业资本主义的殖民扩张萌芽开始产生。

工业革命后,英国工业资本主义者就开始向欧亚大陆掠夺工业原料场地和商品销售市场,而印度半岛成为了英国主要的殖民重点。同时在非洲地区,英国也加紧了殖民控制,这一时期,是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间,它代表工业资产阶级利益的政府奉行自由贸易政策,开始了工业资本掠夺殖民地的时期。

阅读全文

与英国如何形成日不落帝国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国高铁多少钱一架 浏览:600
意大利十年后回国有什么发展 浏览:942
意大利情侣哪个视频是真的吗 浏览:814
旅游完中国各大景点需多久 浏览:281
意大利位于什么山脉以南地中海 浏览:224
印尼手机怎么交费 浏览:616
印度的万国是怎么造的 浏览:865
印尼属于什么半岛 浏览:224
伊朗纸币换多少人民币多少 浏览:101
伊朗粉红清真寺现在长什么样子 浏览:719
越南家具厂多少钱 浏览:255
伊朗红花喝了有什么好处 浏览:207
伊朗为什么要杀美国特工 浏览:18
给伊朗汇款一次最多能汇多少 浏览:810
如何转变中国厨师 浏览:342
中国联通wap是什么意思 浏览:436
犯罪逃到越南怎么办签证 浏览:124
伊朗玻璃瓶多少钱 浏览:142
印度什么宗教多 浏览:615
伊朗边境线是什么 浏览:7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