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英国圈地运动产生原因及影响是什么
15世纪末,由于毛纺织业手工工场的发展,新航路的开辟,使得对羊毛的需求不断增长,养羊业成为有利可图的事业。许多贵族积极从事养羊业,把自己拥有的土地变为牧场,甚至把农民的用地也改为牧场。英国大量公有土地的存在,以及巨大利润和政府的支持,使得一些贵族常常毁坏农民的房舍和整个村庄,使土地连片,把圈起来的土地租给农场主或牧主经营,从中获取高额地租。这一强夺农民土地的过程,就是英国历史上的圈地运动。圈地运动开始于15世纪70年代,到16世纪后半期,随着工业的发展,使圈地运动不断扩大。
总结来说,圈地运动出现的原因,一是因为毛纺制呢业的迅猛发展;二是因为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三是因为英国大量公有土地的存在;四是因为利润的刺激.五是因为政府支持的结果。圈地运动带来的影响:圈地运动不仅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还使资本主义经济深入农村,对农业进行了资本主义改造,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生产力的发展.而且加快了英国城镇的进程,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准备了阶级条件,推动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出现,但圈地运动对农民来说无疑是一场灾难。
Ⅱ 英国圈地事件是怎么一回事
在12到19世纪,欧洲出现了所谓的圈地运动(enclosure movement)。最早追溯到十二世纪,在英国,少数公用田地被圈起为私有田。而这一运动在十五和十六世纪迅速展开,此时羊毛成为相当具有利润的商品。16世纪至17世纪,圈地行为被罗马天主教会公开指责,反对圈地行为的法令也被颁布。然而18世纪欧洲农业的机械化要求宽阔、集成的农田,之前的敞田制成为了瓶颈。之后一系列的国会法案,使圈地运动于1801年被合法化。
所谓圈地,即用篱笆、栅栏、壕沟把强占的农民份地以及公有地圈占起来,变成私有的大牧场、大农场。大批丧失土地和家园的农民成为一无所有的雇佣劳动者。这是资本原始积累的最重要手段之一。
来源:维基网络
Ⅲ 英国为什么会出现圈地运动
一. 兴起的原因
1. 毛纺制呢业的迅猛发展。15世纪后,英国毛纺制呢业迅猛发展,市场上的羊毛价格开始猛涨,使养羊变得有利可图,但需要大片的土地。于是,贵族们把原来租种他们土地的农民赶走,把可以养羊的土地圈占起来发展养羊业。
2.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新航路开辟后,扩大了世界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和文化交往。英国地处大西洋航运的中心线上,对外贸易急剧扩大,从而进一步刺激了英国羊毛出口业和毛织业的发展,推动了养羊业的发展。
3. 英国大量公有土地的存在。在英国,森林、草地、沼泽和荒地没有固定的主人。一些贵族利用自己的势力将其变为牧场。
4. 利润的刺激。英国的封建的习惯地租与资本主义地租之间的差别极大,使地主看到把土地租给农业资本家比对农民进行封建剥削更为有利可图,从而刺激了圈地运动的发展。
5. 政府支持的结果。政府总的来说是支持圈地运动的。如1593年,国会废除反圈地法令,引起了圈地狂潮。1640年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后,资产阶级不再反对圈地,从1688年起,政府公开支持圈地。
Ⅳ 英国圈地运动是怎么产生的
原因很多,但主要是由于文艺复兴时代后欧洲社会逐渐由封建自然经济体走向资本主义化过程中的一种主要表现形式,原因可以有以下几种~~
1,15世纪后,英国毛纺制呢业迅猛发展,市场上的羊毛价格开始猛涨,使养羊变得有利可图,但需要大片的土地。于是,贵族们把原来租种他们土地的农民赶走,把可以养羊的土地圈占起来发展养羊业。
2.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新航路开辟后,扩大了世界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和文化交往。英国地处大西洋航运的中心线上,对外贸易急剧扩大,从而进一步刺激了英国羊毛出口业和毛织业的发展,推动了养羊业的发展。
3. 英国大量公有土地的存在。在英国,森林、草地、沼泽和荒地没有固定的主人。一些贵族利用自己的势力将其变为牧场。
4. 利润的刺激。英国的封建的习惯地租与资本主义地租之间的差别极大,使地主看到把土地租给农业资本家比对农民进行封建剥削更为有利可图,从而刺激了圈地运动的发展。
5. 政府支持的结果。政府总的来说是支持圈地运动的。如1593年,国会废除反圈地法令,引起了圈地狂潮。1640年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后,资产阶级不再反对圈地,从1688年起,政府公开支持圈地
Ⅳ 英国的圈地运动是怎么回事
1751年至1851年间,因为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英国在资产阶级统治下出现“圈地运动”加速推进,大量农民涌入城市。加上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展开,英国的工业急速发展,客观上促进了城市数量的增加和规模扩大,为城市人口增加创造了物质条件。
Ⅵ 英国的圈地运动是如何开始的它的过程是什么
直到16世纪,由于对羊毛的需求,圈地才开始成为一种引人注目的社会现象。从15世纪20年代到16世纪20年代,英国的羊毛价格在一个世纪内平均上涨了319%。但还有另一个原因:不断增长的人口给土地带来了压力,促使人们努力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在圈地运动之前,开阔地主要存在于英国。这片土地由无数条狭长的土地组成,每一条都很小。一个家庭的土地分散到几个地方,相互交织,没有邻居的帮助无法耕种。另一个是为了更高效的农业而整合小块土地。在人们的想象中,上帝似乎很容易把他的佃户赶出这片土地,因为这片土地属于上帝,而且既然圈地是如此有利可图,这场运动本应该是激烈的。
17世纪和18世纪,圈地运动在英国蓬勃发展,因为人们意识到大规模农业可以提高土地生产效率,并呼吁议会废除反圈地法。18世纪的圈地法是议会通过的一项法案,要求拥有超过五分之四土地的人同意圈地。从开始到结束,英国圈地运动基本上是在法律框架下进行的,而不是由少数人单方面控制的、旋风式的、旨在千方百计实现目标的运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解释为什么英国社会经历了所谓的“吃人”圈地运动,但没有出现大规模动荡,更不用说崩溃,而是相对稳定地进入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阶段。
Ⅶ 英国圈地运动的原因,实质及影响是什么
原因:1. 毛纺制呢业的迅猛发展。2.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3. 英国大量公有土地的存在。4. 利润的刺激。5. 政府支持的结果。
影响:1. 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2. 使资本主义经济深入农村,对农业进行了资本主义改造。3. 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生产力的发展。4. 加快了英国城镇的进程。5. 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准备了阶级条件。6. 推动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出现。7. 圈地运动对农民来说无疑是一场灾难。
实质:为资本主义提供了廉价的雇佣劳动力和国内市场,为英国发展成为资本主义强国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