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为了二战的胜利,哪个国家付出的代价最大呢
二战卷入国家众多,包括许多欧洲强国,亚洲强国,和不少弱国都参与其中。那么当我们回顾整个二战时,无疑都会问,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谁的付出和代价最大呢?
综合各国在二战中的损失程度,以及对二战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缝隙来分析。我认为较客观地排前三国家名次应该如下:
为胜利而付出代价排名第三的国家是:英国
苏联在二战初期保持着观望的态度,一直观望着中国战争和欧洲战场的动态,就不打算出兵,还和德国以及日本都签订互不侵犯条约,曾经企图保全自身,战后坐收渔翁之利,但是希特勒的野心很大,不是苏联所决定的。
德军的最终入侵,也正式将苏联这个国家拉入到了万丈深渊,并且付出了令世界都震惊的人员和经济代价。
在战时和战后的很长时间里,苏联出于正面宣传和维护领导威信的需要,公布的数字常有虚假。直到1946年1月,全苏人口统计时,因户籍混乱,只概略算出死亡1500万人,包括军人750万。同年,斯大林在莫斯科市选举时宣布本国在二战中共死亡700万人。
但这无疑是有水分的,1956年苏共二十大后, 赫鲁晓夫致瑞典首相埃尔塔的信首次承认战时死亡2000万人,苏联解体前提倡“公开化”,查证档案后于1991年6月宣布了当年二战时,军人因战事而阵亡688万,加上被俘后遇害共死亡866万人,再加上平民牺牲,全国共死亡2700万人。
虽然如果仅从数字上来看是次于中国的,但如果和苏联人口基数做对比,会发现苏联是真正的损失了一代年青人,因此战后,苏联国内劳动力匮乏,也一直不愿意释放50万日本战俘和数百万德国战俘回国,因为苏联太需要劳动力了。
⑵ 在“保持对英国的政治和军事压力”的命令下,英国付出了怎样的代价
为了执行德军元首“保持对英国的政治和军事压力”的命令,德国空军几乎每天夜晚都把成百成千吨的炸弹投掷到伦敦和英国其他城市,每一次大规模的攻击都使成百上千的无辜居民丧生,受伤的人数很快地增长5倍,失去家园的人数增长10倍。
⑶ 为何英国在二战后几乎放弃了所有海外殖民地
因为二战发生以后,英国的无论是经济实力还是军事实力,都陷入了衰退,已经没有足够的能力再对这些殖民地控制下去了,而且当时各地的民族意识渐渐开始加强,每个地方的独立浪潮也是一波一波的,英国如果不让他们独立的话,最后拖垮的也是自己国家的经济,所以英国这么做也是没办法了。
⑷ 英退欧分手费或达600亿,长此以往是否会重创英国经济
英国推出欧盟的这件事情,其实是一个很不明智的事情,但是现在英国持续发酵的退欧情绪之下,英国似乎已经走上一条不归路,现在有i消息说英国退出欧盟的话,那么分手费或达600亿欧元,这个数目之庞大,是英国人应该没有想到的事情。
自从英国开始退欧以后,应该的通胀率也开始增加,到目前为止翻了四倍多,这使得消费者的信心出现动摇,最近有调查显示英国的消费者信心大为下降。所以英国退出欧盟的话,600亿欧元的打击,绝对是致命的,但是英国政府现在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⑸ 为了这次脱欧,英国都付出了哪些代价
为了这次脱欧,英国可谓是使出了浑身解数,但从结果来看,似乎并不像英国预想的那么好,自从鲍里斯就任首相以来,英国国内可谓是风波不断。
苏格兰是否真的会“脱英”,这个我们还未可知。毕竟英国也正在为脱欧苦苦争斗。但假英国脱欧成功,苏格兰“脱英”这一天真的到来,不是英国是否会后悔当初脱欧的决定。
⑹ 二战德国把英国炸得稀烂,英国把德国炸成废墟,谁才是真正的输家呢
回顾二战的欧洲战场,最令人影响深刻的空袭场景无疑是德国空军对英国持续发动的不列颠空战,在各种纪实文学和影视资料中都对德军空袭给英国民众带来的伤害进行了详细描述,如房屋被损毁、人员伤亡等。
双方彼此之间的这场近乎疯狂的轰炸,既未能对彼此的军事力量形成有效伤亡,也未能打击到双方的高层政要,相反这场地毯式的轰炸中,受伤害最大,损失最严重的只有两国的平民百姓。
无论是演讲时慷慨激昂的丘吉尔,还是战争中近乎疯狂的希特勒,再多的平民伤亡,在他们的桌案上也不过是一串数字而已,这场战争没有赢家,却有一个最大的输家,它既不是英国,也不是德国,而是两国的普通平民。
⑺ 战胜国比战败国输得还惨为何英国会成为二战最大的输家
因为二战结束后,英国丧失了海外殖民地,结束了日不落帝国,而美国则无缝衔接了英国的位置,此外英国本土也被德国炸地千疮百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