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英国工业革命的主要发明
NO.1 1733年,机械师凯伊发明了飞梭,大大提高了织布速度。1765年,织工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纱机”,大幅度增加了棉纱产量。1785年,瓦特制成的改良型蒸汽机投入使用,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动力。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NO.2 瓦特 蒸汽机
为机器大生产奠定了基础;推动了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加快了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的步伐,将人类带入了“机器时代”。
NO.3 史蒂芬孙 蒸汽火车
有利于地区之间的交往和国家的管理,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珍妮纺纱机标志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始。
NO.4瓦特发明的蒸汽机,使手工业时代进入机器工业时代。
② 英国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
英国工业革命从棉纺织业开始。1733年机械师凯伊发明“飞梭”,提高了织布速度;1765年纺织工人哈格里夫斯发明了手摇的“珍妮纺纱机”,1769年钟表匠阿克莱特发明水力纺纱机,1779年工人克隆普顿发明“骡机”,这三个发明提高了纺纱的速度和质量;1785年工程师卡特莱特发明水力织布机,把织布速度提高40倍。1785年,徒工出身的机械师瓦特发明了复动式蒸汽机,为纺织机器提供了方便、实用、大功率的动力;蒸汽动力的使用是工业革命的标志性成就。新的运输工具也被发明出来,1807年美国发明家富尔顿发明了汽船,提高了水上运输能力;1814年英国煤矿工人出身的工程师史蒂文孙发明了火车机车,1825年试车成功,30年代英国开始了大规模的铁路建设。到19世纪40年代英国工业革命已经基本完成,大机器生产代替了工场手工业,机器制造业也已出现,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
③ 第一次工业革命发明了哪些东西
珍妮机的问世——工业革命的开始
在英国各个工业部门中,机器的最早采用,并不是在英国传统的工业中,而是新兴的工业部门棉纺织业中。这是因为棉纺织业作为一个年轻的工业部门,没有旧传统和行会的束缚,容易进行技术革新和开展竞争。同时,棉纺织品的价格比毛纺织品便宜,市场需求量大,为满足市场不断增长的需求,需要扩大生产规模以增加产量,所以对技术革新的要求比较迫切。
机器的发明和使用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第一阶段。珍妮机的出现是棉纺织业第一项具有深远影响的发明,使纺织效益提高了40倍以上。珍妮机的发明,一般认为是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始。之后,有更多的机器被发明出来并得以应用,在冶金、采煤等其他行业,也出现发明和使用机器的高潮。
蒸汽机的广泛运用及现代工厂的出现
英国棉纺织业的巨大进步,是机械科学原理普遍运用的结果。在机械化装置使用越来越多的情况下,动力成为制约机器生产进一步发展的严重问题。要发展工业,就必须有新的动力。瓦特经过多年的钻研,广泛汲取前人的研究成果,制成了性能可靠的蒸汽机,为英国的工业革命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并将其带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蒸汽机为机器大工业的发展解决了至关重要的动力问题,还为机器大工厂的建立开拓了极其广阔的地理空间。此后,凡是有燃料(煤炭)的地方,就能兴建工厂。英国的工厂可以开设在市场繁荣、交通发达之处,以便购买原料和销售产品;它可以移近人口密集地带,以便招募人员;许多工厂可以汇集在一起,进而形成工业城市。工业革命还创造了新的工业制度——工厂制度。在工厂中,由于成套的机器设备的使用,工人的任务被降到简单操作的水平,妇女、儿童可以很快地掌握,于是他们作为廉价劳动力被工厂大量雇佣。
2)交通运输革命
进入19世纪后,随着蒸汽机技术的不断完善,它成为车辆、船舶等交通工具上通用便利的动力机器,促成了以铁路建设为代表的交通运输业的繁荣。1800年后,人们开始研究用蒸汽机作为牵引动力。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研制出的世界上第一台蒸汽机车试运行成功。1825年,英国建成世界上第一条铁路,史蒂芬孙的火车头拖着一长列客车和货车前进,时速达25公里。此举开拓了陆地交通运输的新纪元,人类进入了所谓“铁路时代”。铁路运输的优越性一经确认,英国迅速掀起一股铁路建筑的狂热。1840年以后,欧洲大陆和美国也相继开始了大力兴建铁路的时期。
人类水上交通技术的变革,同样始自蒸汽机的使用。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发明蒸汽汽船。他使用从英国进口的万能蒸汽机,驱动客轮在哈得孙河航行,揭开了蒸汽轮船时代的序幕。1811年,英国人利用这项发明也很快造出了自己的汽船。这样英国担任远洋航运的商船队力量大大加强了。远洋货轮把英国的消费商品运销到世界每个角落,又把英国所需要的各种工业原料、生活用品运回。交通运输革命从根本上改变了地球上各地区彼此隔绝的状态。它迅速地扩大了人类的活动范围并加强各地之间的交往,为世界市场的形成提供了条件。火车出现以后,英国掀起修建铁路的热潮,不到三十年的时间就修建了近万千米的铁路,把各个城市都连接起来。
3)电力的广泛应用
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显着特点。早在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提出了发电机的理论基础。科学家们根据这一发现,从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起对电作了深入的探索和研究,出现了一系列电气发明。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制成发电机。19世纪70年代,实际可用的发电机问世。这一时期,能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电动机也被发明出来,电力开始用于带动机器,成为补充和取代蒸汽动力的新能源。随后,电灯、电车、电钻、电焊等电气产品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但是,要把电力应用于生产,还必须解决远距离输送问题。1882年,法国人德普勒发现了远距离送电的方法,美国科学家爱迪生建立了美国第一个火力发电站,把输电线联接成网络。电力是一种优良而价廉的新能源。它的广泛应用,推动了电力工业和电器制造业等一系列新兴工业的迅速发展。人类历史从“蒸汽时代”跨入了“电气时代”。
4)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
这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应用技术上的一个重大成就。19世纪80年代中期,德国发明家戴姆勒和卡尔·本茨提出了轻内燃发动机的设计,这种发动机以汽油为燃料。90年代,德国工程师狄塞尔设计了一种效率较高的内燃发动机,因它可以使用柴油作燃料,又名柴油机。内燃机的发明,一方面解决了交通工具的发动机问题,引起了交通运输领域的革命性变革。19世纪晚期,新型的交通工具——汽车出现了。80年代,德国人卡尔·本茨成功地制成了第一辆用汽油内燃机驱动的汽车。1896年,美国人亨利·福特制造出他的第一辆四轮汽车。与此同时,许多国家都开始建立汽车工业。随后,以内燃机为动力的内燃机车、远洋轮船、飞机等也不断涌现出来。1903年,美国人莱特兄弟制造的飞机试飞成功,实现了人类翱翔天空的梦想,预告了交通运输新纪元的到来。另一方面,内燃机的发明推动了石油开采业的发展和石油化学工业的产生。石油也像电力一样成为一种极为重要的新能源。1870年,全世界开采的石油只有80万吨,到1900年猛增至2 000万吨。
5)化学工业的建立
化学工业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出现的新兴工业部门。在无机化学工业方面,19世纪60~70年代发明了以氨为媒介生产纯碱和利用氧化氮为催化剂生产硫酸的新方法,使这两种化学工业的基本原料的综合利用得到迅速发展。有机化学工业也随着煤焦油的综合利用得到迅速发展。从80年代起,人们开始从煤焦油中提炼氨、苯、人造染料等。利用化学合成方法,美国人发明了塑料,法国人发明了人造纤维。化学工业的发展,极大地改变和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6)“钢铁时代”
伴随“电气时代”而来的是“钢铁时代”。新的技术革命也推动了老工业部门的发展,最突出的是钢铁工业。19世纪上半叶,由于房屋结构和铁路的需要,熟铁和铸铁的产量提高极快,但钢的产量裹足不前。英国是当时世界上钢产量最多的国家,1850年年产量不过6万吨,同年它的铁产量却达到250万吨。由于冶炼工艺的限制,钢产量不高,价格昂贵,其用途局限于工具和仪表。19世纪下半叶,由于西门子、托马斯等人在钢铁冶炼技术方面的贡献,钢得以大量生产且质量大幅度提高,因而逐渐代替熟铁,作为机械制造、铁路建设、房屋桥梁建筑等方面的新材料而风行全球。钢铁工业的发展如日中天,导致重工业在工业中的比重直线上升,史称“钢铁时代”。
④ 三次工业革命主要发明有什么
19世纪60年代,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标志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始。第一次工业革命从英国发起。1712年,英属托马斯·纽科门获得了稍加改进的蒸汽机的专利权。1733年,凯·约翰·索菲,1764年,詹姆斯·哈格里夫斯·珍妮纺纱机,1768年,阿克雷液压纺纱机,1778年,约瑟夫·布拉姆抽水马桶。1779年,克伦普顿踩着锤子纺骡子1785年,卡特赖特动力织布机1796年,宋飞平版印刷术1797年,亨利·莫兹拉螺旋切割机1802年,詹姆斯·瓦特改进纽克门蒸汽机,现代蒸汽机成型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造,新通讯手段的发明。(1)广泛应用的电力:西门子-发电机,西门子-发电机。(2)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造:卡尔·奔驰——内燃机驱动的汽车,莱特兄弟——飞机;(3)电信的发展:贝尔-电话、马可尼-无线电报(4)化学工业的建立:诺贝尔-炸药(塑料、人造纤维)第三次工业革命实际上是科技意义上的革命,主要标志是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和生物工程的发明和应用。一场涉及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海洋技术等诸多领域的信息控制技术革命,发端于美国原子能。美国成功试验并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1945年,原子能成为一种新能源电子技术。1946年美国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微型计算机的迅速发展,70年代计算机的应用对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航天技术,苏联和美国在1957年,1961年和1969年形成了生物工程和生物工程,基因工程是核心技术,70年代掌握了克隆技术,海洋工程技术和新材料技术。
蒸汽机-瓦特(英国)电机-法拉第(英国)飞机-莱特兄弟(美国)
⑤ 英国的第一次工业革命,有哪些成果
第一次工业革命是在18世纪60年代发生在英国的一次革命,这次工业革命让机器代替了以往的手工业。而第一次工业革命当中最为着名的珍妮纺织机、瓦特改良蒸汽机,皆是出现在这一次工业革命当中。
工业革命带来的影响不仅仅是在手工业上面的,还有发生在经济领域、思想领域乃至政治领域,第一次工业革命不仅仅是提高了生产力,更是巩固了资本主义国家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并且工业革命也进一步解除了封建统治,更是引起了社会的巨大变革,使社会逐渐分裂成了两个阶级,即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而这也为后来的共产主义发展提供了基础。
⑥ 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发明及具体时间
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产品
1、1765年——詹姆斯·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纱机。
“珍妮机”一次可以纺出许多根棉线,极大地提高了生产率。珍妮机的出现,使大规模的织布厂得以建立。
2、1778年——约瑟夫·勃拉姆发明了抽水马桶。
抽水马桶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水的重力,将水的势能转换为水的动能,从而裹挟着排泄脏物进入下水管道。
3、1796年——塞尼菲尔德发明了平版印刷术。
平版印刷术是制版印刷方法的一种,与凸版印刷和凹版印刷相对而言。平版印刷的文图和空白部分在同一平面上,利用只有图文部分才能着墨、着色的原理进行印刷。
4、1781年——詹姆斯·瓦特发明了改进了钮考门蒸汽机,现代蒸汽机成型。
蒸汽机是将蒸汽的能量转换为机械功的往复式动力机械。蒸汽机的出现曾引起了18世纪的工业革命。直到20世纪初,它仍然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动机,后来才逐渐让位于内燃机和汽轮机等。
5、1825年——斯蒂芬森发明的蒸汽机车试车成功。
蒸汽机车是利用蒸汽机,把燃料的化学能变成热能,再变成机械能,而使机车运行的一种火车机车。1814年,英国人乔治·斯蒂芬森发明了第一台蒸汽机车,从此开始,人类加快了进入工业时代的脚步,蒸汽机车成为这个时代文化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和关键工具。
5、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制造出人类历史上第一架飞机,取名“飞行者1号”。
机是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有人将它与电视和电脑并列为20世纪对人类影响最大的三大发明。莱特兄弟的伟大发明改变了人类的交通、经济、生产和日常生活,同时也改变了军事史。
⑦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成果有哪些
1、飞梭
飞梭实际上是安装在滑槽里带有小轮的梭子,滑槽两端装上弹簧,使梭子可以极快地来回穿行。所以飞梭的发明使织布速度变快。它大大提高了织布效率。
飞梭于1733年被钟表匠约翰·凯伊发明,大大提高了织布效率,也刺激了对棉纱的需求。
2、珍妮机
18世纪中期,大英帝国商品越来越多地销往海外,手工工场的生产技术供应不足。为了提高产量,人们想方设法改进生产技术。在棉纺织部门,人们先是发明了一种叫飞梭的织布工具,大大加快了织布的速度,也刺激了对棉纱的需求。
18世纪60年代,织布工詹姆士·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机(Spinning Jenny)”的手摇纺纱机。“珍妮机”一次可以纺出许多根棉线,极大地提高了生产率。
3、水力织布机
英国纺纱业的大发展,使织布业反倒显得落后了。1785年,理发匠卡特莱特发明水力织布机,使织布工效提高了四十倍。到1800年,英国棉纺业基本实现了机械化。
纺纱机、织布机由水力驱动,使工厂必须建造在河边,而且受河流水量的季节差影响,造成生产不稳定,这就促使人们研制新的动力驱动机械。
1785年,瓦特的改良蒸汽机开始用做纺织机械的动力,并很快推广开来,引起了第一次技术和工业革命的高潮,人类从此进入了机器和蒸汽时代。到1830年,英国整个棉纺工业已基本完成了从工场手工业到以蒸汽机为动力的机器大工业的转变。
4、蒸汽轮船
蒸汽轮船是用蒸汽机作动力的机械推进船舶。蒸汽机的出现使船舶动力发生了革命性变化,从而完成了船舶动力的革命。船舶的推动力从人力、自然力转变为机械力,船舶用蒸汽机提供的巨大动力,使人类有可能建造越来越大的船,运载更多的货物。
真正解决船用蒸汽机的是詹姆斯·瓦特。他在1765年发明了双缸蒸汽机。1768年他与英国伯明翰轮机厂的老板马修·博尔顿合作,专门研制了一台用于船舶推进的特殊用途的蒸汽机,这就是世界上早期蒸汽机船上普遍使用的博尔顿--瓦特发动机,船舶用上了蒸汽机,出现了蒸汽机轮船。
5、瓦特改良蒸气机
1764年,英国的仪器修理工詹姆斯·瓦特为格拉斯哥大学修理纽可门蒸汽机模型时,注意到了这一缺点,并于1765年发明了设有与汽缸壁分开的凝汽器的蒸汽机,并于1769年取得了英国的专利。
初期的瓦特蒸汽机仍用平衡杠杆和拉杆机构来驱动提水泵,为了从凝汽器中抽除凝结水和空气,瓦特装设了抽气泵。他还在汽缸外壁加装夹层,用蒸汽加热汽缸壁,以减少冷凝损失。
⑧ 英国工业革命的产物有哪些
第1次工业革命在英国棉纺织业兴起产物代表有珍尼机..瓦特改进的蒸汽机...史蒂芬孙发明的蒸汽火车
从生产技术方面来说,工业革命使工厂制代替了手工工场,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创造巨大生产力,人类进入蒸汽时代,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劳动:从社会关系来说,⒈工业革命使依附于落后生产方式的自耕农阶级消失了,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形成和壮大起来。 ⒉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终战胜封建生产方式 ⒊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大量农村人口涌向城市,推动城市化进程。 ⒋人类从农业文明走向工业文明。 5.机械化摧毁了不能投入其中的人们的生活,工人们在可怕的条件下劳动与生活。 世界格局:造成先进的西方和落后的东方,使东方从属于西方,加快亚、非、拉落后地区的半殖民地化的进程。 对中国的影响:⒈英国发动两次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 ⒉中国成为列强的商品倾销市场和原料掠夺地,被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 ⒊出现了先进的中国人开眼看世界,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的萌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