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英国首相是怎样选出来的
英国没有成文宪法,首相只是根据宪法惯例产生的,因此这个问题要从其源头来分析。
1.首先,法律只规定君主是一切权力的源泉,首相包括政府都是由君主(国王,女王或代行职权的摄政王)任命的,而不是一般理解的那样是由议会选举出来的。以时下为例,戈登·布朗是钦命的女王陛下政府的首相。
2.其次君主为了要维持统治,必然要顺应民意,任命一名能够掌控下院的人来担任首相。所以,如果布朗可以继续控制下院,他将继续担任首相一职。所谓的优先组阁权就是在这里,指的是作为在任首相,唯独布朗拥有女王的合法授权去组织政府。而保守党即使此时在下院已拥有多数,其党魁卡梅伦也无权去组织政府。
3.最后接下来的情况是,如果布朗所在的工党既没有赢得下院多数席位,也无法通过联合其他党派去控制新一届议会下院,那么势必他的政府提出的财政预算案和各项法案都会被下院驳回,政府就无法再继续运转下去了,反对党甚至会发动针对首相的“信任动议”,所以他只能向君主提出辞呈,辞去自己的首相职务。而女王一般会接受请辞,转而会任命一位能够在下院获得多数支持的人来出任首相,并授予他/她组织政府的权力。
4.值得注意的是,新的首相人选可以是任何能获得下院支持的人,而不是习惯上认为的下院最大的党党魁,如1924年乔治五世任命了工党的麦克唐纳为首相,该届议会保守党258席,工党191席,自由党159席。除此之外,更不乏上议院贵族奉诏出任首相的先例。
可以看出,英国的宪政制度是建立在君主制度上的一套惯例做法和各种规则运用,非常之灵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贰’ 英国第一位首相是谁
1905年,亨利·坎贝尔-班纳文爵士获任命为英国首相。在任命他的英王敕令上,“首相”一字首次出现,成为一个正式的英国官衔。
‘叁’ 英国首相是怎么产生的
简单说首先是下议院选举,包括工党、保守党以及自由民主党三个主要政党在内的英国各政党将会在整个英国各选区逐一争夺每一个议席,议会选举结束后,国王(或女王)召见多数党领袖,邀请他出任首相并着手组阁。
详细的就有点麻烦了,我粘一下吧,看不看都行
英国选举制度
下议院议员是通过普选产生的。凡英国公民以及爱尔兰共和国公民(其公民为选举目的时不视为外国人),年满18周岁或自选举登记公布日起12个月内将满18岁者,在没有法定的丧失选取权的情况下,并且居住在规定选举登记的选区内(根据Representation of the People Act 2000),均可以参加下议院的选举投票。投票人要参加议会选举必须在所在选区(a parliamentary constituency)进行登记,并列名在选举登记(electoral register)之中。
那么,下议院选举制度的基础又是什么样呢?整个英国被分为659个选区(parliamentary constituency),每个选区的选民人数约为五万名,每一个选区都要选出一名代表成为下议院中的议员(MP)。所以,下议院一共由659名成员组成。根据最新的《2000政治党派、选举及全民投票法案》(Political Parties,Elections and Referenms Act 2000),规定原来由几个边界委员会(Boundary Commission)共同履行的职权现通归选举委员会执行(Electoral Commission),再由选举委员会根据《政治党派、选举及全民投票法案》建立四个边界委员会,在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各有一个。每个边界委员会由2到4名成员组成,只有选举委员会的委员或副委员才有资格担任其成员。选举委员会直接对英国议会负责,而并非对任何政府部门负责的独立机构,其最明显的功能是在大选中的规划角色:包括各选区候选人的登记功能,以及全民投票和政府行政区域划定等有关选举的重大事宜。
选举委员会将定期对每一个选区的选民进行核查,并对选区进行调整。比如说,某一个选区的选民人数增多就可能需要增加一个新的选区,而某一个选区的选民人数减少,则可能需要废弃这个选区或将其并入其他的选区。选举委员会对选区的划分以及选民登记等事项的决议,一般来讲都会得到英国各政党的认可。对选举委员会决定的诉讼在历史上来说也鲜有成功的案例。如案例:R v Boundary Commission for England,ex parte Foot [1993] QB 600。
英国下议院选举的原则是每一个选区都有数目相等的选民,每一个选民都有平等的选举权,用一句话概括来讲就是:“一人,一票,一价”(one man,one vote,one value)。选举的方法是 “简单多数票当选”(first-past-the-post),即每一个选民只能投一票给一个候选人,在这个选区内获得最多数票的候选人当选为本选区的下议院议员。
选举委员会各项准备工作就绪后,包括工党、保守党以及自由民主党三个主要政党在内的英国各政党将会在整个英国各选区逐一争夺每一个议席。各政党的地方组织首先负责挑选本党在659个选区的候选人。候选人一旦确定下来,各政党就要展开激烈的竞选活动,核心是宣传自己的候选人和攻击竞选对手。竞选中,候选人会不断走访选民,发表演说。各政党还将以政治集会、设宣传车以及通过新闻媒体进行广告宣传等形式,扩大本党的影响,替本党候选人拉选票。在英国选举中,政党的影响度非常重要,候选人如果没有政党的帮助,通常根本不可能获胜。选民一般不看重候选人,反而更看重他(她)所代表的政党的总体表现。竞选一般仅持续3—4周,时间虽短,却很激烈。议会选举结束后,国王(或女王)召见多数党领袖,邀请他出任首相并着手组阁。照例,内阁名单早已拟好,议会表决通过后,新政府即告成立。最大的在野党依法成为正式的反对党,组成“影子内阁”。
‘肆’ 首相制是如何产生的
"光荣革命"后,国王逐渐退出内阁,成为统而不治的国家元首.内阁承担实际行政职责,其权力和重要性也随之加强.
1714年,安妮女王去逝,根据<<王位继承法>>,此时已经54岁的德国汉诺威选帝侯登上英国王位,即乔治一世.他不熟悉英语,对英国事务也不感兴趣,甚至不出席内阁会议而让大臣们去处理国事.大臣们有事就自己先商定对策,然后再提交国王,内阁制由此得以形成.
1721年,罗伯特*沃波尔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任内阁首相,主持内阁会议,协调各部门的工作.
‘伍’ 英国第一任首相是谁
罗伯特·沃波尔是第一任英国首相。
简介:
罗伯特·沃波尔,第一代奥福德伯爵,KG,KB,PC(Robert Walpole, 1st Earl of Orford,1676年8月26日-1745年3月18日,又译罗伯特·华尔波尔),英国辉格党政治家,罗伯特·沃波尔爵士(Sir Robert Walpole)是他在1742年以前更为人所知的名称。后人普遍认为他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位首相,尽管“首相”一衔在当时并没有得到法律的官方认可,也没有在官方场合被使用,但有见于他在内阁所施加的影响力,他事实上也是内阁的掌权者。
‘陆’ 英国是怎样选举首相的
英国首相选举:一般情况下国会下议院的多数党党魁或执政联盟的首领自动成为首相人选,人选经国王/女王任命后正式成为首相。
议会大选后,即由英王召见多数党领袖,任命其为首相并授权组阁。首相从本党议员中提出阁员名单 ,请英王任命。
大臣分阁员大臣和非阁员大臣。参加内阁的阁员大臣只是政府中的部分大臣,阁员人数由首相确定,组成人数经常变动。参加内阁的除首相外,通常有外交、国防 、财政、内政等 重要部门的大臣,不担负某一具体部门首长的大法官、枢密院院长、掌玺大臣,主管地区事务的苏格兰事务大臣、威尔士事务大臣、北爱尔兰事务大臣。
内阁会议之前,首相有时就重要政策方针先召集少数亲近大臣开会讨论,称小内阁或内内阁。
‘柒’ 英国首相是如何选出的
英国首相布莱尔昨天下午抵达我国,为伦敦申办2012年奥运会拉票。
布莱尔将在后天的投票竞选前,与多名国际奥委会委员会面。他说:“对运动员来说,这将是很壮观的运动会。英国体育业和奥林匹克运动都将从中受益,这是很重要的。
“从某个角度来看,我来这里要说的是,英国人民都热烈支持申奥,包括各个政党和政府。整个国家都支持申奥。
“我很期待在接下来两天,能够与越多人会面越好。我将强调我们的热忱,以及我们为塞巴斯蒂安·科(伦敦申奥委员会主席)及其他工作人员所做的一切感到骄傲。我认为,我们提出了非常优厚的申办条件。”
巴黎被视为获得2012年奥运会主办权的大热门,其他申奥城市为伦敦、马德里、纽约和莫斯科。100名国际奥委会委员将在后天投票选出主办城市,大会将在当天晚上7时30分宣布成绩。
除了布莱尔之外,法国总统希拉克和西班牙首相萨帕特罗也将相继到来,为各自的申奥城市造势。这3名国家领导人也将与我国总理李显龙会面。
此外,西班牙王后索菲娅、美国参议员希拉莉(美国前第一夫人)、纽约市长布隆伯格、俄罗斯总理弗拉德科夫和其他名人及明星运动员都将聚集新加坡,参与助选活动。
投票方法
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将于后天在我国选出2012年奥运会的主办城市,以下是投票方法:
*谁有资格投票?
所有的国际奥委会委员。不过,在第一轮投票时,116名委员中的16名将不会投票,他们包括选择放弃投票的会长罗格、来自五个申奥城市国家的委员(法、美、俄、英各三名,西班牙两名),以及被停职的保加利亚籍委员斯拉夫科夫。
*如何选出主办城市?
采用秘密的投票制,在投票时,只有委员与获得会长批准的工作人员才能在场。
如果没有申奥城市在第一轮的投票中获得超过50%的多数票,将马上进行第2轮的投票,直到选出最后的优胜者。在每轮得票最少的城市将被淘汰,而被淘汰城市的委员将能参加下一轮的投票。
如果得票最少的城市有两个或更多,那么这些城市将进行决胜投票,以决定谁进入下一轮的投票。
在计算多数票时,废票或弃权将不包括在内。例如:100名委员有资格投票,但有4人弃权,那么胜出的多数票是49票。
*委员如何投票?
采用电子仪器,各申奥城市获得的票数将马上显示在电子版上。
媒体可以通过闭路电视转播知道投票的结果,闭路电视把投票的情形传送给世界各地的电视公司,以进行直播。
英国首相布莱尔(右二)下机后,受到英国驻我国最高专员柯林斯(左一)和我国外交部政务部长再诺(左二)的热烈欢迎。(美联社)
‘捌’ 英国分为四个地区 ,那首相是怎么选出来的
英国首相选举方式:
首先是由下议院选举,大选的基本制度是简单多数选举制,即根据一党所占有的议员数量。如果一党拥有绝对多数的议员,则此党将组成下届政府,该党领袖将要成为首相。(英国主要是工党、保守党以及自由民主党三个政党)
议会选举结束后,国王(或女王)召见多数党领袖,邀请他出任首相并着手组阁。人选经国王/女王任命后正式成为首相。
如果没有任何党派拥有绝对多数席位,则合计拥有绝对多数席位的两个或多个政党将组成联合政府,基本上其中最大党党魁将成为首相;或者单独一党成立政府,并通过与其他党派非正式的联盟和协议而得以延续。
英国女王不是选出来的,女王王位是世袭制的,女王没有实权,只是象征意义的国家元首。英国国家最高领导人是首相,这是由人民选举的。
(8)第一任英国首相是怎么产生的扩展阅读:
英国首相全称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首相,简称联合王国首相或英揆(揆,本意即宰相),英国政府首脑,是代表英国王室和民众执掌国家行政权力的最高官员。
英国首相(Prime Minister of the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缩写PM)一般情况下国会下议院的多数党党魁或执政联盟的首领自动成为首相人选,人选经国王/女王任命后正式成为首相。现任首相为第76任首相特蕾莎·梅(Theresa May)。
英国内阁的首脑。按惯例由英王任命议会多数党领袖担任。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后 ,1714 年德意志汉诺威选帝侯乔治一世继承英国王位。他因不懂英语,不谙英国国务,1717年起停止参加内阁会议。
1714年,英国女王安妮驾崩无嗣,在乔治一世的前面还有五十位血缘关系和安妮女王更接近的贵族,但他们都是天主教徒,不能继承英国王位。
乔治一世则是血缘和安妮女王最接近的新教徒贵族,所以根据1714年的遗嘱继承英国王位,称乔治一世,成为汉诺威王室的第一位国王,也是一个母语是德文,而且无法使用流利英文的国王。他敕命辉格党领袖罗伯特·沃波尔为内阁首领,自己并不出席内阁会议。并从此开创了英国君主不出席先例,会议改由国王令一名亲信大臣主持,成为了英国首相制度的开端。
参考资料:网络-英国首相
‘玖’ 英国首相具体是怎么产生的
英国每4年要举行一次大选,这也是英国的两大政党——保守党与工党之间的竞争达到白热化的时刻。获胜的政党成为英国的执政党,它的领袖也就成为英国政府的最高首脑——首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