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英国三宝憨豆先生是牛津博士,你知道吗
有一部英国的喜剧伴随着我们长大。
那部剧的主角只有一个人和一只玩偶泰迪熊。
说到这,大家知道是哪部喜剧了吗?
这部剧的名字叫《憨豆先生》。
都说英国有"三宝",分别是:哈利波特、007和憨豆先生。
罗温·艾金森一生只演了一个角色,那就是憨豆先生。
一位高学历的博士却演了一生的"傻子"。
镜头里的憨豆不会害羞、不会严肃,但是现实中的罗温·艾金森却是一个极其害羞的人,连说话都会结巴。
他却说"我感谢结巴,因为正是我找到了不结巴的自己才有了憨豆先生,结巴是我的灵感之一"。
‘贰’ 英国的国民保险与个人所得税有什么关系
National Insurance覆盖了绝大多数受雇人士,但是考虑到收入的巨大差异,计算方法阶梯比较复杂,简单概括一下:
Class1 受雇人士和雇主
#2021-2022税务年度
年收入超过£9,564,但小于£50,268的部分,雇员缴纳12%的国民保险费;超过£50,270的部分,缴纳2%的国民保险费。
年收入超过£8,840,雇主对超过部分需要支付13.8%的国民保险费。
#2022-2023税务年度
雇员的两阶段国民保险税率上升至13.25%和3.25%。
雇主的国民保险税率上升至15.05%。
Class4 自雇人士
#2021-2022税务年度
年收入超过£9,568,但小于£50,270的部分,自雇人士缴纳9%的国民保险费;超过£50,270的部分,缴纳2%的国民保险费。
#2022-2023税务年度
自雇人士的两阶段国民保险税率上升至10.25%和3.25%
受到NI税率增加影响的不仅只有雇员,也包括雇主,雇员增加1.25%,雇主增加1.25%,对政府来说其实是增加了2.5%。而从2023年4月起,这部分税收将被分割出来,国民保险费率归回2021-2022水平,但将以 1.25% 的税率征收新的健康和社会护理税(Health and Social Care Levy)——以弥补对国民保险的改变,也就是换个名字征收这1.25%的税。那么为什么要换一个名字呢?英国国民保险征收政策中,达到领取国家养老金年龄的人士(目前是66岁,很快将上升到67岁),即使仍然工作,也不需要缴纳国民保险。但是从2023年开始,这些人虽然依然不用交国民保险NI,但是需要缴纳新引入的健康和社会护理税(1.25%)。这就扩大了新税种的征收范围,同时政府提出新的税种健康和社会护理税的终身上限是£86,000。
上述费率是不是看得眼花缭乱?没关系,大家可以对照以下表格,看看到手收入将减少多少。
年薪 21/22NI 22/23NI 增幅
£10,000 £52 £57 £5
£20,000 £1,252 £1,382 £130
£30,000 £2,451 £2,706 £255
£40,000 £3,652 £4,032 £380
£50,000 £4,851 £5,356 £505
£80,000 £5,479 £6,359 £880
£100,000 £5,878 £7,008 £1,130
‘叁’ BNO指的是什么
BNO指的是英国国民(海外)护照。是英国因应香港主权移交的问题,而在1987年7月1日起开始签发予香港居民中具有英国国民(海外)身份的护照。
拥有英国国民(海外)身份的香港居民大约有344万,而持有这种护照的香港居民大约有150万。2019年3月30日起,英国内政部开始签发封面没有“欧盟”字样的护照。
2020年7月23日,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表示,中方将考虑不承认英国国民(海外)护照(BNO)作为有效旅行证件,并保留采取进一步措施的权利。
(3)英国国民三宝是什么扩展阅读:
英国国民(海外)护照的发展历史:
在20世纪70年代末,由于新界租期将在大约20年后届满,中、英政府遂就香港前途展开谈判。1984年12月19日,中英双方在北京签署了中英联合声明。签署当日,中英双方分别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和英国驻华大使馆的名义,互相交换了关于香港居民国籍问题的备忘录。
英方在备忘录中表示,在1997年6月30日或之前由于同香港的关系为英国属土公民者,从1997年7月1日起,不再是英国属土公民,但将有资格保留某种适当地位,使其可继续使用英国政府签发的护照,而不赋予在英国的居留权。
英国政府在1985年制定了《香港法1985》(Hong Kong Act 1985),以立法的形式确认了中英联合声明及英方的备忘录。1986年6月5日,英国枢密院根据《香港法1985》制定了《香港(英国国籍)令1986》(Hong Kong (British Nationality) Order 1986)。
《香港(英国国籍)令1986》中规定,由于同香港的关系而取得英国属土公民的人士,会在1997年7月1日起丧失该身份,亦不可以继续使用英国属土公民护照,但他们可在1997年6月30日或之前申领英国国民(海外)护照,而在1997年1月1日至6月30日之间出生的合资格人士,则可在1997年12月31日前申领。1997年7月1日起,只有原本已持有护照的香港居民可续领新护照。
‘肆’ 英国黑暗料理国民三宝
炸鱼、薯条和派。
‘伍’ 大英博物馆镇馆三宝是什么
1、埃及罗塞塔石碑(Rosetta Stone)
该藏品是拿破仑在埃及溃败后英国获得的一批埃及文物中最珍贵的一个,高1.14米,宽0.73 米,是一块制作于公元前196年的大理石石碑,原本是一块刻有埃及国王托勒密五世(Ptolemy V)诏书的石碑。石碑上用希腊文字、古埃及文字和当时的通俗体文字刻了同样的内容。由于这块石碑刻有三种不同语言版本,使得近代的考古学家得以有机会对照各语言版本的内容后,解读出已经失传千余年的埃及象形文之意义与结构,成为研究古埃及历史的重要里程碑。
2、古希腊帕特农神庙的埃尔金大理石雕塑 (Elgin Marbles)
埃尔金大理石雕塑(Elgin Marbles)是古希腊帕特农神庙的部分雕刻和建筑残件,迄今有2500多年的历史,是大英博物馆最着名的馆藏品之一,有大英博物馆镇馆之宝之称。19世纪初,英国外交官埃尔金伯爵从土耳其奥斯曼帝国买下帕特农神庙上的大理石建筑装饰和雕刻,并切割后运回英国。1816年英国王室花3.5万英镑买下,放在大英博物馆,从那以后的200多年来,埃尔金大理石雕塑成为该馆最具代表性的展品之一。
3、女史箴图
《女史箴图》是当今存世最早的中国绢画,是尚能见到的中国最早专业画家的作品之一,在中国美术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一直是历代宫廷收藏的珍品。世界上只剩两幅摹本,其一为宋人临摹,被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笔意色彩皆非上品。另一幅就是英国国家博物馆中的这件摹本。它本为清宫所藏,是干隆皇帝的案头爱物,藏在圆明园中。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北京,英军大尉基勇从圆明园中盗出并携往国外。1903年被英国国家博物馆收藏,成为该馆最重要的东方文物,称之为“镇馆之宝”毫不为过。该摹本存放于馆内的斯坦因密室,据报道,南京师范大学敦煌学研究中心艺术研究室主任谢成水2002年曾偶然在该密室看过这幅摹本,当时在登记册上只有上个世纪20年代两个日本人来现场临摹过的记录。
‘陆’ “三宝”是指什么呢
所谓三宝指的是佛、法、僧;所以称为宝,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一旦接受,永远常随,水火不能毁,盗贼不能夺,受用无尽,非世间诸宝所能比。
‘柒’ 英国什么习俗
英国生活习俗
现在英国人更加注重生活质量,追求精神享受。重要场合穿着很正规,平时追求简单、舒适的服饰。饮食式样简单,注重营养。英气候温和、湿润,英国人喜爱阳光。平时喜欢自己动手做家务,酷爱运动,喜欢外出旅游度假。另外英国人非常爱好文化活动,如阅读书刊、写文章、听音乐会、看戏等,还喜欢养宠物。
英伦生活面面观
一、生活中的数字
在英国,成人平均每周22小时从事全日工作或全日教育,并以相同数量的时间用于家务劳动。而从事家务劳动的人的性别仍以妇女为最高。但妇女参加工作的越来越多。据国家统计局最新统计,妇女参加工作的比例45%。在非体力工作部门,妇女占一半。而在服务行业,妇女则占一半多,可谓"半边天"!
英国家庭的消费额1990年至1997年间增长了75%(含通货膨胀率)。而1998年二季度又比1997年上涨了2.8%。其消费格局也发生了很大变化。1997年,居民用于娱乐和教育支出耐用品的消费增加了10%。其支出内容为购买收音机、电视机、电话、电脑和其它耐用品。这部分消费还用于租录像机和音乐磁带,购买文体用品,以及教育投资。1997年一般商品成本价上涨了4.4%,但个别商品如食品、酒精、燃料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下降比例最高的当属香烟。
由此可见,现在英国人的生活方式,更加注重生活质量,追求精神享受,并渐渐摆脱不良的生活习惯,如吸烟、酗酒。
二、追求简单、舒适的生活
西服仍称得上是英国的国服,但是,虽然上班族西装革履,甚至在重要场合,男士着燕尾服,女士着低胸晚礼服,但是,很多老百姓日常喜欢穿休闲服,式样简单、舒服合体。
英国人的饮食习惯亦式样简单,注重营养。早餐通常是麦片粥冲牛奶或一杯果汁,涂上黄油的烤面包片,熏咸肉或煎香肠、鸡蛋。中午,孩子们在学校吃午餐,大人的午餐就在工作地点附近买上一份三明治,就一杯咖啡,打发了事。只有到周末,英国人的饭桌上才会丰盛一番。通常主菜是肉类,如烤鸡肉、烤牛肉、烤鱼等。蔬菜品种繁多,象卷心菜、新鲜豌豆、薯仔、胡萝卜等。蔬菜一般都不再加工,装在盘里,浇上从超市买回的现成调料便食用。主菜之后总有一道易消化的甜食,如烧煮水果、果料布丁、奶酪、冰激凌等。
三、公园与绿地
英国气候温和、湿润。一年四季适合各种花草树木的生长。政府在制定市区规划时,几乎在每一个生活小区都专门规划出一大块绿地或公园,供人们休息或散步,为孩子们嬉戏提供空间。
由于冬季阴雨多雾,使夏天的太阳对英国人来说变的特别宝贵。在阳光灿烂的周末,假日,公园里,沙滩上到处躺满了享受太阳浴的人们。更有英国人以把自己的皮肤晒成棕色发亮为时髦。
四、自己动手做
英国人喜欢在周末假日里自己动手修缮房屋,制作家具,装修房间,修整花园。甚至自己制作陶瓷工艺品,几乎无所不能。这不仅仅出于经济考虑,而是把此看作是培养个人技能,陶冶个人情操,也是休闲的生活方式之一。通过自己动手做,能使自己的居室更加舒适,更具个性化。
五、酷爱运动
据英国国家统计局最新统计,在1996至1997年间,有占总人口72%的男公民和57%的女公民,在4周之内,至少参加一体育运动。青少年参加校外体育活动的比例更高。
在众多的体育运动项目中,骑自行车、踢足球、打司诺克球、打网球、游泳和滑旱冰鞋,是众多男女共同爱好的项目。而每天散步两英里或更长的距离,一直是流行的运动。
六、丰富多彩的假日
每年外出旅游度假对大多数英国百姓来说,无论时间长短,国内或国外,都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据英国旅游机构调查,1996年,英国居民度过4夜或4夜以上假期的人共计5,900万,超过了英国人口的总数,而1997年英国居民离家度假超过一夜的人达7,080万。
除旅游外,英国人在周末、银行节、复活节等五花八门的假日中的娱乐和消遣节目更是丰富多采:环境优雅的电影院、音乐厅、歌剧院和夏季露天音乐会更为不同阶层、不同年龄和不同口味的人们准备了各式各样的节目。数目众多的博物馆、名胜古迹更为人们提供了最佳休闲去处。
七、如饥似渴的读者
在英国242,500平方公里的国土上,遍布图书馆和阅览室约5,000所(包括专业图书馆、院校图书馆300多所)。无论白天或晚上,图书馆内常常是座无虚席。借书、查阅资料、浏览报纸、写文章的人有学生、老人、公司雇员,乃至工人。很多图书馆和阅览室提供IT。
八、"卡"的世界
现代英国人的生活中离不开卡:£信用卡、记帐卡、商店购物卡、汽车加油卡、安全门磁卡、电话卡等等,形形色色、五花八门。
据不完全统计,1997年,英国发行了约3,800万张信用卡,约3,700万张记帐卡并设ATM提款机(到1997年底累计达23,200个)。如此惊人的数字表明支票和现金日趋被"卡"所取代。1998年7月,英国主要大银行宣布,将于1999年开始使用信息更多、功能更齐全且更安全的新卡,并逐步取代现行的信用卡和记帐卡。
除此之外,各大超级自选商场、大百货公司、专卖店还发行"有奖购物卡",即当顾客消费累计到一定金额后,就可得到商家不同形式的奖励:如免费提供度假机票、赠送购物券、定期邮寄商品广告及降价消息。这种有奖促销方式吸引了居民:通常,居民们手持"有奖购物卡"购买日常用品及流行服装。日积月累,这种购物卡还真使消费者得到了一些实惠。
九、宠物的天堂
英国人很喜爱在家里饲养一种甚至多种宠物。据官方最新统计,全英国有一半家庭中饲养着720万只猫、660万只狗、140万只兔子、60万只豚鼠和3,000万条观赏鱼。
十、发达的网络
2000年,根据英国贸工部所作的2000年国际基准研究报告(,2000)显示:到2000年第4季度,英国在线的中小企业数已达170万家,比1999年的110万家,增长了54%,提前两年实现了政府规定的"2002年在线中小企业应达到150万家"的目标。
如今,在英国共有300多家网络服务供应商(InternetServiceProviders,ISP),其中最大的一家为Freeserver。Freeserver1998年由Dixons公司创立,共有130万个网络用户。目前,在全英范围内,网络用户达1,300万个,占人口总数的22%,这一比例大大高出其他欧洲主要国家。1999年,在欧洲主要国家中,英国因特网的年增长率为280%,丹麦为220%,法国为215%,荷兰为210%,德国和挪威为200%,西班牙为185%,瑞典为170%,芬兰160%,意大利145%。英国人常说,英国的经济已成为以网络为导向的网络经济。事实上,网络早已渗透到了英国经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与欧美主要国家相比,全英中学在线率为90%,小学在线率为68%。截至到1999年底,英国成人的在线率为45%,其中20%的人因工作关系在单位上网,另有14%的人在家上网。1999年,英国消费者在网上购物方面的花费高达7亿美元,2000年达8亿美元。
目前,在欧洲国家里中小企业在线率达53%,而英国中小企业的在线率却高达68%。如今,英国公司的网络连通率已达世界一流水平:与1999年相比,今年英国在线企业总数达81%,年增长率为63%。
在欧盟国家当中,各国IT产品和服务平均占各国GDP的2.26%;而英国IT产品和服务却占其GDP的3.24%.
===
生活习俗
旅游娱乐
生活习俗
社会福利
英国打工
英国概况
英国国民体系
英国交通
现在英国人更加注重生活质量,追求精神享受。重要场合穿着很正规,平时追求简单、舒适的服饰。饮食式样简单,注重营养。英国气候温和、湿润,英国人很喜爱阳光。平时喜欢自己动手做家务,酷爱运动,喜欢外出旅游度假。另外英国人非常爱好文化活动,如阅读书刊、写文章、听音乐会、看戏等,还喜欢养宠物。
一、生活中的改变
在英国,成人平均每周22小时从事全日工作或全日教育,并以相同数量的时间用于家务劳动。而从事家务劳动的人的性别仍以妇女为最高,但妇女参加工作的也越来越多。据国家统计局最新统计,妇女参加工作的比例45%。在非体力工作部门,妇女占一半,而在服务行业,妇女则占一半多。
近几年来,英国家庭的消费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居民用于娱乐和教育的消费不断增加。其支出内容为购买收音机、电视机、电话、电脑和其它耐用品。同时,这部分消费还用于租录像机和音乐磁带,购买文体用品,以及教育投资等。也就是说,现在英国人的生活方式,更加注重生活质量,追求精神享受,并渐渐摆脱不良的生活习惯,如吸烟、酗酒等。
二、追求简单、舒适的生活
西服可以称得上是英国的国服,但是,虽然上班族西装革履,甚至在重要场合,男士身着燕尾服,女士身着低胸晚礼服,但是,很多老百姓日常喜欢穿休闲服,式样简单、舒服合体。
英国人的饮食习惯亦式样简单,注重营养。早餐通常是麦片粥冲牛奶或一杯果汁,涂上黄油的烤面包片,熏咸肉或煎香肠、鸡蛋。中午,孩子们在学校吃午餐,大人的午餐就在工作地点附近买上一份三明治,就一杯咖啡,打发了事。只有到周末,英国人的饭桌上才会丰盛一番。通常主菜是肉类,如烤鸡肉、烤牛肉、烤鱼等。蔬菜品种繁多,像卷心菜、新鲜豌豆、薯仔、胡萝卜等。蔬菜一般都不再加工,装在盘里,浇上从超市买回的现成调料便食用。主菜之后总有一道易消化的甜食,如烧煮水果、果料布丁、奶酪、冰激凌等。
三、公园与绿地
英国气候温和、湿润,一年四季适合各种花草树木的生长。政府在制定市区规划时,几乎在每一个生活小区都专门规划出一大块绿地或公园,供人们休息或散步,为孩子们嬉戏提供空间。由于冬季阴雨多雾,因此夏天的太阳对英国人来说特别宝贵。在阳光灿烂的周末、假日,公园里、沙滩上到处躺满了享受太阳浴的人们,更有英国人以把自己的皮肤晒成棕色发亮为时髦。
四、自己动手做
英国人喜欢在周末假日里自己动手修缮房屋,制作家具,装修房间,修整花园,甚至自己制作陶瓷工艺品,几乎无所不能。这不仅仅出于经济考虑,而是把此看作是培养个人技能,陶冶个人情操,及休闲的生活方式之一。通过自己动手做,能使自己的居室更加舒适,更具个性化。
五、酷爱运动
据英国国家统计局最新统计,有占总人口72%的男公民和57%的女公民,在4周之内,至少参加一项体育运动。青少年参加校外体育活动的比例更高。在众多的体育运动项目中,骑自行车、踢足球、打网球、游泳和滑旱冰鞋,是众多男女共同爱好的项目,而每天散步两英里或更长的距离,一直是流行的运动。
六、丰富多彩的假日
每年外出旅游度假对大多数英国百姓来说,无论时间长短,国内或国外,都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除旅游外,英国人在周末、银行节、复活节等五花八门的假日中的娱乐和消遣节目更是丰富多彩。环境优雅的电影院、音乐厅、歌剧院和夏季露天音乐会更为不同阶层、不同年龄和不同口味的人们准备了各式各样的节目。数目众多的博物馆、名胜古迹更为人们提供了最佳的休闲去处。
七、如饥似渴的读者
在英国242,500平方公里的国土上,遍布图书馆和阅览室约5,000所(包括专业图书馆、院校图书馆300多所)。无论白天或晚上,图书馆内常常是座无虚席。借书、查阅资料、浏览报纸、写文章的人有学生、老人、公司雇员,乃至工人。
九、发达的网络
如今,在英国共有300多家网络服务供应商,在全英范围内,网络用户达1,300万个,占人口总数的22%,这一比例大大高出其他欧洲主要国家。2003年,在欧洲主要国家中,英国因特网的年增长率为280%,丹麦为220%,法国为215%,荷兰为210%,德国和挪威为200%,西班牙为185%,瑞典为170%,芬兰160%,意大利145%。英国人常说,英国的经济已成为以网络为导向的网络经济。事实上,网络早已渗透到了英国经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与欧美主要国家相比,英国中学在线率为90%,小学在线率为68%。目前,在欧洲国家里中小企业在线率达53%,而英国中小企业的在线率却高达68%。如今,英国公司的网络连通率已达世界一流水平。
‘捌’ 英国的国民保险制度(National insurance) 和 社会保障制度(Social Security) 分别指的是什么样的制度
社保制度含国民保险、国民保健制度(NHS)、专项津贴制度、个人社会福利制度、住房福利制度
、教育福利制度
所以国民健保制度包含在社保制度中。
英国的国民健保制度
(National
Health
Service,简称
NHS)
为具有社会福利性质的公医制度。自二次世界大战后,50年代便开始实施,迄今已有半个世纪之久。
目前由NHS负担的费用大约包括:家庭医师的诊疗费、住院医疗费(但部份住院费用与项目仍需自费)、产前检查与生产医护费用等。由于英国施行医药分业,在就诊后,可持医师所开处方至药店买药,除了16岁以下儿童、19岁以下全日制学生、老人、残障人士或孕(产)妇已获医药免费证明外,须自行负担药价。
希望能帮到你,望采纳~~
‘玖’ 英国公民所共有的“英国性”的关键要素是什么
英国公民共有的英国性的关键要素是英国几百年来发展的共同的文化因素。
‘拾’ 英国三宝是什么意思
英国有"三宝",分别是:哈利波特、007和憨豆先生。如果你问父母,世界上着名的喜剧大师是谁,我相信你的父母会告诉你两个答案。一个是卓别林,另一个就是憨豆。别看《憨豆先生》是英国的一部喜剧,但是这部剧在中国也是很受欢迎的。我们的父母,乃至80后、90后都应该看过。
憨豆先生本名叫罗温·艾金森。但是憨豆先生的本名很少有人知道,似乎他已经与憨豆先生融为一体。憨豆先生就是他,他就是憨豆先生。
憨豆先生(Mr. Bean),英国电视喜剧《憨豆先生》及其衍生作品的主人公,由罗温·艾金森饰演。憨豆先生是个有一点笨拙,有一点幼稚,有一点单向思维,有一点腼腆,又有一点短路的家伙,做着单一的事情,穿着单一的衣服。
憨豆先生有一个亲密的伙伴,就是他常常随身携带心爱的泰迪熊,连睡觉也要抱着。他平日的穿着则是非常典型的英国保守中产阶级的装扮。剧中对白极少,几乎都是靠“丰富的肢体动作”和“变化多端的表情”来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