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文莱曾经作为帝国,在东南亚是强大的存在,后来为何落魄了
历史上总有一些昔日无比风光而今却沦为弹丸之地的国家,文莱就是其中一个。文莱作为东南亚国家,也曾有过辉煌的帝国时期,还与中国有过密切交往,最典型的就是两者的宗藩关系,但是在新航路开辟后,文莱经过了欧洲列强的入侵,国力直线下降,领土面积也大打折扣。如今的文莱面积较小,人口不过百万,而且还被马来西亚一分为二,更因此被称为“弹丸小国”。
一、小国文莱的长期蛰伏
早在公元6世纪的时候,文莱与中国的梁朝就有了直接联系,此时文莱与梁朝的联系纽带主要是佛教,因为对文莱具有实际统治权的统治者是一个佛教徒,他为了拉近与梁朝皇帝的距离,还送了专门的地毯。
几年后,英国的布鲁克率领殖民军队进攻文莱中心城市,直接洗劫了文莱首都,文莱苏丹惊慌失措,只得承认英国的特殊权力。与此同时,美国人又踏上了文莱的土地,苏丹又被迫与美国做政治交易,以此来制衡英国的侵略。20世纪初,文莱仅剩的沿海地区勘探出了石油,一下激起了列强的兴趣,文莱再次成为列强眼中的“香饽饽”。
二战的爆发,再次将文莱推向了灾难的深渊,因为这一次的入侵者是日本。1941年,日本入侵文莱,直接占领了文莱本土,对文莱进行了毁灭性的开发,导致战后的文莱经济长期萎靡。1981年,文莱最终实现了完全独立,但此时的文莱已经成为了弹丸小国,资源早已被英国等殖民者瓜分殆尽。
四、总结
文莱曾经是东南亚地区的小国,经过文莱人和华人的共同努力,最终发展成了一个大的帝国,但是遭逢欧洲列强的入侵,只能在先进技术面前步步沦落。然而,如今的文莱虽然面积狭小,人口较少,但是文莱人也生活得十分自在,国家的福利政策比较完善,在国际上更是十分低调,这片土地也被称为“精致小岛”。
文莱帝国的衰落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外国列强的不断入侵是文莱衰落的外因,因为文莱用来发展经济的资源都被列强们一抢而空;另一方面,文莱内部的王位和权力追逐是一大重要原因,一些重要的王室成员为了争权而常常勾结外国,导致文莱国家内部危机日益严重。
B. 文莱属于哪个国家
文莱是一个独立国家。文莱达鲁萨兰国,简称文莱(Brunei),位于东南亚的婆罗洲北岸。和马来西亚的砂拉越、沙巴合称北婆三邦,是一个君主专制国家。国教为伊斯兰教,首都斯里巴加湾市。
古称浡泥。14世纪中叶伊斯兰教传入,建立苏丹国。16世纪初国力处于最强盛时期。16世纪中期起,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等相继入侵。1888年沦为英国保护国。
1941年被日本占领。1946年英国恢复对文莱控制。1971年与英国签约,获得除外交和国防事务外的自治。1984年1月1日完全独立,并于同年1月7日加入东盟。
(2)文莱国跟英国是什么关系扩展阅读:
斯里巴加湾市,位于文莱-摩拉区,面积100.36平方公里,主要是马来人和华人。今仍是世界上最大的水上村庄,所以斯里巴加湾市有“东方威尼斯”的美称。
斯里巴加湾市原称文莱市,1970年改为现名斯里巴加湾。斯里巴加湾市是全国文化教育中心。随着文莱石油经济的飞速发展,该市现已建设成为一个现代化城市。2011年11月21日,斯里巴加湾市与中国南京市缔结为友好城市,南京成为文莱对外结好的第一个友城。
网络-文莱
网络-斯里巴加湾市
C. 历史上的文莱有多强大如今成弹丸之地是何原因
在16、17世纪到近代乃至到现代社会当中,亚洲各传统国家的领土基本上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但是,文莱却变化非常之大,准确来讲,文莱的领土面积大幅度缩水减少,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有人或许认为,这可能是由于文莱本来就这么小,因此,他的萎缩衰落并不值得重视。但实际上却并不是这样,文莱盛时也是一个非常强盛的国家,并且文莱的历史非常悠久。
说完了它鼎盛时期,我们再来谈谈鼎盛以后发生在文莱国身上的那些可怜事情,这些可怜事是它如今变成弹丸之地的主要原因。
在标题中,我用了一个词叫做“萎缩”,什么叫萎缩?通过翻开查阅现代汉语字典,我们可以查到萎缩是指衰落枯萎对于花花草草,对于花花草草,萎缩当然属于枯萎。但是对于一个完整的国家,那么这个词的使用就是表示它已经彻底的衰弱衰退了,而本文要讲的文莱就很适合“萎缩”这个词。
我们先来看看文莱如今究竟萎缩成啥样了。在如今,文莱全称文莱达鲁萨蓝国,又被称为文莱伊斯兰教君主国,它依旧是一个君主专制国家,领土仅拥有5765平方公里。 而且今天的文莱是一个地理位置十分尴尬的国家,它位于东南亚,但是它如今东西南北四个方向都与邻国接壤,这就直接锁死了他的地理纵深,首先他往北就是中国南海,朝北呢,又与沙捞越接壤,朝着东面又与马来西亚接壤。
那往西会怎么样呢?往西还是会直接与马来西亚接壤。而且通过查看地图,你还会发现这样一个基本事实, 那就是文莱国居然被一分为二,这两者居然不相连,这简直是天下奇观,一个完整的主权国家居然会有两个不相连的部分,完全是两个飞地,更夸张的是不相连的两部分并不是因为有海洋,可以说,造成两个地方分裂开来的原因与地理环境无关,隔开的中间也是陆地。
这就很值得思考了,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一现象的发生?其实有关文莱的遭遇,我们几乎都可以预料的到,无非是遭遇到了17世纪后的殖民掠夺与殖民扩张。
众所周知,在17,18世纪乃至19世纪,西方世界掀起了一阵阵的殖民掠夺与殖民扩张的浪潮,位于东南亚的各国都受到了这股浪潮的冲击,后来甚至波及到了传统的东亚霸主中国身上,凭心而论,就连东亚霸主,中国都承担不了如此大的浪潮,在鸦片战争当中屡战屡败,寻常的东南亚小国抵挡不住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而文莱与寻常的东南亚小国又有不同,它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在诗里亚地区还有充沛的石油资源,这就更加吸睛了。
因此,文莱的萎缩是从万恶的殖民者来了后,一切开始发生变化的。虽然在16世纪就已经有西方殖民者对文莱进行掠夺扩张,比如海上马车夫荷兰,又比如曾经的海上霸主西班牙,不过始作俑者还是属于后起之秀英国。
当时最开始的是一名英国退役士兵,这名士兵打算在东南亚经商,这个经商也许只是一个借口,为什么这么说呢?是因为这个士兵经商需要购买大量的土地,这个购买也就意思意思,毕竟英国船坚炮厉,就算文莱看穿了这个借口似乎也没有任何办法。
这名退役士兵通过英国政府的背后撑腰,成功购买了现在古晋(砂拉越州首府)的周边地区。此后,尝到甜头的这名士兵不断购买大量土地,都是以超低价购买的,和白送没有任何区别,就这样后来居然就把文莱的基本盘之一沙捞越给盘走了。再后来这块地方又被这个士兵的后代无偿捐献给英国。嘿!你说这文莱又该到哪说理去呢?
而沙巴方面,故事的过程还是类似,有一家英国公司,它看上了这块土地,需要买回去做生意,于是这块地就被英国人买走了,文莱基本盘之二沙巴州就这样没了。后来嘛,同样的套路,英国公司把沙巴无偿捐献给了英国,巧取豪夺到这种地步,但文莱没有丝毫办法。毕竟制度、科技、军事全方位落后人家那么多被欺负也是人之常情。
只不过文莱这个丧权辱国的过程,实在是太过于上不了台面,并且带来的影响实在是灾难性的。在1888年《英国文莱条约》签订后,文莱完全成为了英国殖民地,由英国所间接掌控。
二战时期,由于资源和地理位置缘故(石油、靠近海洋),文莱被日本侵占,被日本当做跳板。但戏剧化的是,当日本战败后,文莱由于弱小,居然又成了英国的附属国,被英国所控制。
不过后来由于民族解放运动兴起,进过文莱人民的努力,从1971年起,文莱开始了自己的独立路程,到1984年文莱终于得到了主权,实现了独立。不过有些可惜的是,曾经巅峰时期失去的领土再也没有回来了,而是归属了马来西亚。因此,如今的文莱才出现了国土被马来西亚砂拉越分割成两边这种天下奇观。
不过仔细想想,文莱也不算惨了,到最后好歹还剩下四个县的领土,好歹最后也是实现了独立。由于领土小,文莱的人口基数也小,文莱人们利用自己本土丰富的资源,已然是成为了东南亚国家中少有的富裕国家,在某些方面看也算是因祸得福。
D. 文莱是哪个国家的
文莱国【国名】文莱达鲁萨兰国(Brunei Darussalam)(简称:文莱国)
【面积】5765平方公里
【人口】34.45万(2001年)。其中马来人占67%,华人占15%, 其他种族占18%。马来语为国语,通用英语,华语使用较广泛。伊斯兰教为国教,其他还有佛教、基督教、拜物教等。
【首都】斯里巴加湾市(Bandar Seri Begawan),位于文莱-穆阿拉区,面积16平方公里,人口约6万(1995年)。原称文莱市,从十七世纪起即成为文莱首都,1970年10月4日改为现名。
【国家元首】苏丹??哈吉??哈桑纳尔??博尔基亚??穆伊扎丁??瓦达乌拉(Sultan??Haji??HASSANAL??BOLKIAH??Mu‘izzaddin??Waddaulah),1967年10月5日继位。
【简况】位于加里曼丹岛北部,北濒南中国海,东南西三面与马来西亚的沙捞越州接壤,并被沙捞越州的林梦分隔为不相连的东西两部分。海岸线长约161公里,沿海为平原,内地多山地,有33个岛屿。属热带雨林气候,终年炎热多雨。年均气温28°C。
古称渤泥。15世纪伊斯兰教传入,建立苏丹国。16世纪初达到极盛时期。16世纪中期起,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等相继侵入。1888年沦为英国的保护国。1941年被日本占领。1946年英国恢复对文莱的控制。1959年与英国签订协定,规定国防、治安和外交事务由英国管理,其他事务由苏丹政府管理。1971年同英国重新签约,规定除外交事务和部分国防事务外,苏丹恢复行使其它所有内部自治权。1978年苏丹赴伦敦就文莱主权独立问题同英国政府谈判,缔结了友好合作条约,据此,英国于1984年1月1日放弃了其掌握的文莱外交和国防权力,文莱宣布完全独立。
【政治】独立时,苏丹宣告文莱永远是一个享有主权、民主和独立的马来伊斯兰君主制国家。独立以来,苏丹政府大力推行“马来化、伊斯兰化和君主制”政策,巩固王室统治,重点扶持马来族等土着人的经济,在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同时严格维护伊斯兰教义。2000年,文莱政局基本保持稳定。2月,苏丹政府向文莱法院起诉杰弗里亲王滥用国家财产案,5月此事因双方达成庭外和解而得到妥善解决。2001年,文莱政府继续在社会生活中全面强化“马来伊斯兰君主制“,并加大反腐力度,重视解决失业问题,国内政局稳定。
【经济】文莱是东南亚第三大产油国和世界第四大液化天然气生产国。石油和天然气是经济支柱,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6%和出口总收入的95%。近年非油气产业的比重有所上升,2001年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约为66%。近年来,文莱政府大力推行经济多元化和私营化政策,力图改变过分依赖石油和天然气的单一经济结构。近年来建筑业发展较快,成为仅次于油气工业的重要产业。服装业亦有较大发展,已成为继油气业之后的第二大出口收入来源。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国内市场狭小、基础设施薄弱以及技术和劳动力严重匮乏等。
1997年发生的亚洲金融危机对文莱经济造成冲击,文货币(与新加坡币等值流通)曾贬值,经济萧条。为振兴经济,文莱政府设立了国家经济理事会,对政府所属企业和公用事业实行私有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加石油产量和出口,整顿金融秩序,削减政府开支。此外,文莱政府计划到2003年把文莱建成东盟东部成长区服务、贸易和旅游中心。2000年8月,文又提出通过推动私营部门的积极参与,把文莱建设成为一个区域金融中心。2001年成立全球常青公司,初步解决阿美迪奥公司破产案。1999年以来,文莱经济逐步摆脱了金融危机的影响,2000年经济增长率为3.0%。2001年公布了第八个五年发展计划(2001-2005年),总预算为73亿文元,是历年来最多的一次。
国内生产总值(2001年):76.19亿文莱元。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2001年):1.5%。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001年):22116文莱元。
货币名称:文莱元。
汇率(2001年10月):与新加坡元实行1:1汇率挂钩,1美元=1.824文莱元。
通货膨胀率(2001年):2.7%。
失业率(2001年):4.5%。
(资料来源:文莱财政部2001年度统计)
【资源】1992年估计石油蕴藏量为14亿桶,天然气约3950亿立方米。森林面积46.9万公顷,占国土面积81%。
【旅 游 业】旅游业是文莱近年来除油气业外大力发展的又一产业,2001年是文莱旅游年,文政府采取多项鼓励措施吸引海外游客赴文旅游。2000年,文莱成为中国公民自费出国旅游目的地国。 1999年赴文的外国游客约127.6万人次。主要旅游景点有独具民族特色的水村、王室陈列馆、赛福鼎清真寺、杰鲁东公园等
【交通运输】公路:2000年总长为3271.9公里。2000年共有注册车辆217769辆,其中私人轿车186305辆,货车17499辆,摩托车7151辆。
水运:水运是重要的运输渠道。穆阿拉深水港是主要港口,此外还有斯里巴加湾市港、马来弈港和卢穆港等,主要供出口石油和液化天然气使用。与新加坡、马来西亚、香港、泰国、菲律宾、印尼和台湾有定期货运航班。2000年共有各类注册船只209艘,各港口共装卸货物110.59万吨。
空运:首都有国际机场。文莱皇家航空公司有10架客机,开辟了26条国际航线。2000年文莱国际机场客流量96.06万人次,货运量25539.2吨。
E. 为什么英国对文莱的影响不大
个人以为主要是以下的原因:
一,文莱自13世纪伊斯兰教传入后,逐渐立国,建立君主制,国内伊斯兰教盛
行,并被统治者立为国教。与英国清教生分
二,文莱面积狭小,土地资源紧张,民族成分复杂,虽然被英国占领,但其实它
并不愿意被过分分心
三,加之文莱地理位置不佳,没有新加坡的中心,也没有香港的优越和马泰的富
足,更没有印度与中国的市场,英国殖民者并不怎么上心
四,当然,文莱资源也是不少,例如石油与天然气,都是本国出口大项。但在当
时,生产力条件低下,资源也没有充分开发和重视。
因此,文莱对英国来说,也就是充当鸡肋的角色而已
F. 文莱国简介
文莱达鲁萨兰国(马来语:Negara Brunei Darussalam),简称文莱(Brunei),是一个君主专制国家。文莱位于亚洲东南部,加里曼丹岛西北部,北濒中国南海,东南西三面与马来西亚的沙捞越州接壤,总面积为5765平方公里。属热带雨林气候。
文莱古称渤泥。14世纪中叶伊斯兰教传入,1888年沦为英国保护国,1941年被日本占领,1946年英国恢复对文莱控制。1984年1月1日完全独立。
文莱是个以原油和天然气为主要经济支柱的国家,占整个国家国内生产总值50%。在东南亚,石油储量和产量仅次于印度尼西亚,居第2位。2016年人均GDP为26939美元,位居世界第26。
(6)文莱国跟英国是什么关系扩展阅读:
文莱虽然国土面积狭小,但是境内却流淌着好几条河流,其中较大的有白拉奕河、都东河、淡布伦河和文莱河。白拉奕河为文莱最大的河流,发源于文莱和马来西亚沙捞越交界的山区,由东南向西北,纵贯白拉奕区全境,最后注入南中国海,全长32公里,河谷盆地出产水稻。
河口为沼泽地,河道已部分疏浚,可通航。都东河由南往北流经都东区境内,注入南中国海。文莱河也是由南往北流,经过文莱—穆阿拉区,在首都斯里巴加湾市附近流入大海,该河的河水是咸的。淡布伦河发源于淡布伦区南部与马来西亚沙捞越交界处,由东南向西北纵贯淡布伦区,最后流入文莱湾。
此外,还有一条林梦河,它主要流经淡布伦区与文莱—穆阿拉区之间的马来西亚沙捞越林梦地区。也是由南向北,在文莱—穆阿拉区境内注入文莱湾。
G. 现在的澳大利亚,马来西亚都是英联邦国家和英国有什么关系
英联邦国家成员大多为前英国殖民地或者保护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势力遭到削弱,各殖民地人民纷纷要求独立,兴起民族解放运动,本土与自治领之间的矛盾也日益加剧,殖民体系渐趋瓦解。
为挽救颓势,1926年,英国被迫承认自治领在内政外交方面获得独立。自治领与宗主国以“共同忠于(英国)国王”而组成英联邦,双方权利平等,互不隶属。
1931年,英国议会通过《威斯敏斯特法案》,批准上述决议,确定各英属自治领都获得完全独立的主权,大英帝国名存实亡,英联邦正式形成。英联邦不是一个国家,也没有中央政府。英国国王是英联邦的君主与国家元首。英联邦不设权力机构,英国和各成员国互派高级专员为外交代表。
(7)文莱国跟英国是什么关系扩展阅读:
英联邦的作用
英联邦是国际合作的一种独特试验,促进来自不同种族、文化和环境的民族之间的协作。各成员国享有平等地位,但在处理英联邦事务上英国常扮演主角。
成员国在许多领域进行商讨和合作,包括贸易、金融、国防、教育、技术、科研、法律、医药和农业。但是成员国享有的主要利益为各种贸易协议和资本投资配置带来的经济效用。
英国和其他富裕的老成员国是新加入或贫穷成员国工业发展的主要资本来源。援助计划由英联邦开发公司(CDC) 等机构执行。
有些成员国根据英联邦特惠制互相实行关税优惠,以促进互相之间的贸易往来。1973年,英国加入欧共体(今欧盟),推出了英联邦特惠制。根据协定,其他英联邦成员国可以与欧盟协商特别的贸易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