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为什么印度能被英国殖民统治那么久,印度不
1919年4月13日,在印度北部城市阿姆利则,英国军队向游行示威的印度人民开枪,造成1000名印度人死亡,1500人受伤,这就是印度历史上着名的阿姆利则惨案。当然,类似这样惨案还有不少,这也说明了当时的印度人是非常痛恨英国殖民统治的,但是为什么印度独立后,却丝毫看不出印度人有多么恨英国呢?
图1/7
其实细看印度的历史就会发现,印度的历史就是一部被侵略的历史,公元前1500年雅利安人从西北方向进入印度地区,并征服了当地土着,这可以说是古代印度人第一次被侵略,从这之后,侵略者便一个接一个的到来,先后有希腊人、塞人、安息人、大月氏人,波斯人、马其顿人(亚历山大大帝曾率军打进印度)、突厥人、蒙古人、最后是英国人,可以好不夸张的说,面对这么多民族的入侵,印度地区的人早就习惯了,所以印度人到现在都有一个毛病,就是记吃不记打(因为挨揍的次数太多了,真记不起来)。
图2/7
相比历史上的其他统治者,英国人对印度的贡献是最大的,首先是领土贡献,在历史上印度半岛就从来没有统一过,当年强盛的莫卧儿帝国也仅仅统治着印度中部和北部(其实统治力很弱,很多城邦都是名义上臣服,实际都是自治),只有英国人利用军事、政治方式算是统一了印度半岛,不然,印度这个名到现在也仅仅是个地理概念。其次,英国人给印度留下了2.2万公里的铁路和基础工业设施,现在印度人的铁路依然是当年英国人留下的底子,最后,印度的独立没有经历过战争,等于英国人和平移交给了印度政党,所以何恨之有呢。
⑵ 鸦片战争时期中国坚持住了,印度为何沦为了英国的殖民地
一是因为战略上的失误,二是因为印度友军的背叛。在18世纪中期,当英军入侵印度时,出现了一个名叫西拉杰·乌德·德拉的贵族,他是第一个带头反抗英国殖民者的人。这位西拉杰的背后是有着法国人的支持,所以他才会敢主动进攻英国领土。战争开始时,他占领了英国的要塞,并杀死了这里的英国人。之后,怒气冲天的英国便派出了英国将军罗伯特·克莱武带领不足4000人进攻印度。再反观西拉杰,却有超过7万名士兵和法国所提供的炮火。从表现上来看,西拉杰完全是占有绝对的优势的。
最后,他的叔叔也确实来了,但当他看到自己的一方已经溃不成军时,却毅然决然地叛变了,并带领军队攻向了他侄子西拉杰的军队。就这样,西拉杰被打败并被杀死。此后,在英国军队的解体战略下,印度再也没有了翻身之日,并被英国殖民了近89年的时间。
⑶ 近代印度为何会沦为英国的殖民国,而清朝却没有
看这篇文章
十五世纪开始,西方各国为了追求财富和土地,开始了大航海。从哥伦布踏上美洲到麦哲伦船队环游全球,从荷兰的海上马车夫到英国的日不落帝国,西方各国完成了最原始的资本积累,从而近代在世界各地建立了数倍于各自国土面积的殖民地。其中最为强大的殖民国家就是英国,北美,英国曾拥有美国大片土地,大洋洲也建立了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两个国家。虽然说这些国家最后都独立了,可是英国仍拥有一个完全的殖民国家,那就是印度。印度从十七世纪初开始和英国接触,到十八世纪开始被完全统治,最终彻底沦为一个殖民国家。
第三,中国太大了,各方势力在此利益矛盾重重。清朝末年的时候,中国的人口就达到了四亿,可是全世界的人口才多少呢?十六亿,就是说那个时候,全球四个人里面就有一个是清朝人。西方列强虽有心统治,可是却无力行动。清朝不像印度,杀了一个莫卧儿皇帝就行了,如果当时列强选择将清朝皇帝杀了,那时中国将群龙无首,早都想把满清赶出关外的汉人就会揭竿而起,到时候还统治,反抗会变得此起彼伏。还有一点就是,想要瓜分清朝的列强太多了,一个国家根本不可能一口吞下中国,将清朝变为像印度一样的殖民帝国。所以,在甲午战争后,日本割了辽东半岛,沙俄和美国看不下去,强行让日本吞下清朝的辽东给吐了出来。
⑷ 印度被英国殖民统治了200多年,为何印度不恨反而却对英国感恩
跪的太久,很容易忘了怎么站起来。在宗主国与殖民地的关系中,印度和英国的关系,无疑是非常微妙的。与日本崇尚强者的国民心理不同,印度对自己这位曾经的“主人”,既有些幽怨,也有些感激,还夹杂着些许的依恋。
单纯说是爱是恨,总有些显得太过苍白。在印度对英国态度的问题上,我们不妨来看下国大党开幕式上,大会主席伍梅士·钱德拉·彭纳吉的“高论”:
“英国对印度造福无穷,全国都为此对英国表示感激。英国给了我们秩序,给了我们铁路,而最为重要的是给了我们欧洲教育的无价之宝……”客观来讲,英国对印度的殖民统治,也曾促进了这一地区的开发和开化。从某种程度上讲,伍梅士·钱德拉·彭纳吉代表国大党对英国所进行的感谢,倒也不无道理。只是,印度的这种进步,无疑是建立在被剥削、被掠夺的基础上的。
⑸ 印度被英国殖民统治了200多年,为何印度不恨反而却对英国感恩呢
跟咱们中国一提及“殖民”、“殖民地”,就是一副苦大仇深的样子不同,主流上看,还真是这样,比如现任印度总理莫迪,就多次公开表示,感谢英国给印度创建的现代教育体系、修筑的铁路网(2万多公里的铁路,现在还用着)、打下的工业基础,还有英语这一宝贵的文化财富等等....
所以,英国早期的殖民并没遭到过大规模的反抗,没留下什么冤仇。
到了19世纪,从未去过印度的维多利亚女王直接成了印度女皇,画像挂满了南亚次大陆的各种场所,印度人提及女王也是一脸的尊崇,没说一个“不”字。印度中上层人士会也以说英语,上英国人办的学校,给英国人做事儿,去英国开眼为荣。
下图,2017年电影《维多利亚与阿卜杜勒》就描述了一个忠心耿耿侍奉维多利亚女王的印度男仆形象,大赞女王和印度仆人的深厚友谊。电影中的阿卜杜勒,可比女王的儿孙们孝顺多了。
⑹ 英国殖民印度两百年,为何印度对英国更多的是感激,而不是痛恨
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就是同为亚洲最大国家的中国和印度都曾经沦为英国的殖民地,更准确地说是英国殖民了印度190年,而中国其实是沦为英国势力范围,中国是被英国半殖民化了。那么不管怎么说,在我们观念里,这是一个强国对弱国的欺凌,而且还欺凌了200年,被欺凌的一方应该像中国一样恨不能食其肉寝其皮,令人奇怪的是,印度不仅不恨英国,而且特别感激。
第二,英国的到来给印度带来了大量先进技术,使得印度经济蓬勃发展,印度开始推广使用英语,这对印度迅速掌握世界先进技术大有好处。第三,英国人虽然在拉丁美洲和非洲大肆屠杀当地人,说实话,确实没怎么屠杀印度人,这给印度人留下很好的印象,不像其他征服者一样实行种族灭绝。第四,英国为了维持统治,将印度的基础设施全部升级,修铁路、港口、公路、桥梁,这些全都是惠及民生的措施,而且英国人还把现代民主议会制度带到了印度,对印度影响甚大。
⑺ 面对英国的殖民侵略为何印度被打败臣服成为英国殖民地
印度对于成为英国人的殖民地并不是没有进行过抵抗,像受法国支持的孟加拉公,但是在英国人入侵之前印度本来就是一盘散沙,还因为其他历史原因导致了整个印度沦为了英国的殖民地,而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第四点原因:印度基层百姓受种姓制度长时间的影响,印度存在很大的宗教纷争以及民族纷争和种姓制度的矛盾,而英国人通过对这些矛盾的合理利用导致了他们统治的稳固,从而完成完全殖民。
⑻ 军队的大英帝国为什么会允许最大的殖民地印度独立
一、印度不是一个整体,而是英国人拼接而成的
在古代历史中,印度从来不是一个国家,而是一个地理名称。印度大陆属于多政权对立的局面,印度大陆从来没有彻底统一过。即使是那些曾经不可一世的王朝,也仅仅统一了印度北方而已。印度成为一个实际的国家,这一点和英国人有很大关系。17世纪初期开始,英国人开始踏上印度大陆。印度太大,英国人根本无力一口吃下,因此采用了逐步蚕食的政策。200年以后,英国已经控制了印度三分之二的领土,英国国王兼任印度皇帝。当时的英属印度包括现在的印度、孟加拉国、巴基斯坦和缅甸,在英国人的作用下,印度大陆拼接成了一个整体。印度是英国最重要的殖民地,进入20世纪以后,印度的经济总量占英国的40%。对于英国来说,维持在印度的统治非常重要。
但是印度人也不都是那么容易屈服的,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圣雄甘地就开始致力于民族独立事业。经过甘地长期的努力,印度一部分人开始民族觉醒。印度进而爆发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这让英国人焦头烂额。与此同时,在欧洲地区,希特勒已经上台,纳粹德国开始对外扩张。几乎所有人都知道战争无法避免,英国人对战争的恐惧十分严重。在一战中,英军阵亡66万多人,英国曾经试图避免战争再次爆发。但是似乎这一点是不可能的,德国进攻波兰以后,英法两国先后对德国宣战。当时东方的日本也是磨刀霍霍,为了集中力量打赢战争,刚上台的英国首相丘吉尔向印度做出了保证:“在战争结束的适当时刻,还给印度自由。”在得到英国的承诺以后,印度开始全力配合英国。
二、经过战争严重消耗,英国已经无力维持庞大的殖民体系
1945年,德国和日本先后投降。截止那个时候,英国军队的总兵力超过了510万。但是这个数字包括了各个殖民地的军队,并不全都是英军。既然战争已经结束了,印度希望英国兑现自己的承诺。此时丘吉尔准备反悔,印度对于英国太重要,他不惜违背自己的承诺。但面对印度负责的局势,英国想维持在印度的独立,需要大量的军队。经过二战的消耗,英国的国力遭到严重削弱。英国已经无力维持庞大的军队,战争刚刚结束,英国就开始大裁军。此时的英国处于两难的境地,一方面不想放弃印度,另一方面有无力阻止。截止这样的情况下,艾德礼取代丘吉尔成为了新任首相。艾德礼是工党领袖,主张提高国民生活水平,在对外问题上主张战略收缩。
艾德礼同意印度独立,并且派遣蒙巴顿前往印度负责此事。印度的独立已成定局,英国人根本无力阻止。大英帝国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面对强大的苏联,英国甚至需要美国的援助。英属印度脱离英国统治以后,并没有组成一个国家。上文所述,印度是英国人拼接而成的,存在严重的宗教和民族问题。英国人离开以后,这些问题开始全面计划。最终英属印度开始分家,首先是印度和巴基斯坦分治,然后缅甸在第二年独立。过了20多年以后,东巴基斯坦与西巴基斯坦分家,这就是孟加拉国。印度独立以后,英国在亚洲的其他殖民地也开始行动起来。各国先后独立,英国的势力范围退回了欧洲。
⑼ 英国对印度的侵略呵殖民统治给英国和印度各带来什么影响
对印度正面影响:1欧洲的发达文化在那些地方传播很快,加快了印度资本主义社会的进程 。
2 印度全面沦落为英国殖民地之前,是分裂的,有很多的小王国,土藩。历史上只有4个全面 统 一印度的王朝,所以有些印度人自己也不得不认同,英国的殖民化,帮助了印度的统一。
负面:1殖民地的发达是建立在对原住民文化的破坏之上的。此外这也和英国的殖民政策以及殖民地分工有关,那些发达的殖民地因为人口稀少多半作为移民和流放犯人的地点使用,而印度由于本身人口众多、文明程度较高,无法作为移民的对象,其辽阔的土地和丰富的资源使其被作为掠夺资源和劳动力的对象。
2 英国一手造成的印巴分治带来一系列恶果,造成两国的教派大屠杀和统一经济的分割,土邦归属问题尤其是克什米尔归属问题导致印巴战争的多次爆发,使英巴两国关系长期处于紧张状态。
对英国正面:
1 印度地域广阔,资源丰富,人口众多,恒河流域土地肥沃,可以说印度即是英国重要的廉价原料产地,也是英国重要的产品倾销地,在经济上印度对于英国有着其它殖民地无法取代的作用。
2 对华鸦片贸易方面。印度是英国在亚洲最主要的鸦片产地,英国商人贩卖到中国的鸦片几乎都是产自印度的,而对华鸦片贸易是英国资本主义发展早期资本原始积累的一项重要手段。
3 地理方面,当时的印度包括今天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以及其它现在与印度接壤的数个南亚小国,当时的英属印度在地理上的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扼守着印度洋通往太平洋的交通要道,是英国侵略东南的桥头堡。
⑽ 印度对于英国有什么重要性
日军侵占缅甸,直接威胁到英国在印度的利益。印度是英国在远东的最后一道防线,也是英国在亚洲殖民统治的心脏。缅甸失守,直接威胁印度东部边境,如果印度再被日军侵占,日军就可以控制印度洋,直趋中东。这不仅使英国失去了在亚洲的巨大利益,还将严重影响到欧洲战场和北非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