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英国皇家的称谓
皇帝:本国的最高统治者。
王储:皇帝的继承人。
王子:皇帝的儿子。
大公爵;地位次于皇帝(相当于总理) 。
亲王:与皇室有直接附属关系的。
公爵:在贵族中,公爵是第一等级,地位最高。
侯爵:侯爵是贵族的第二等级。
伯爵:伯爵是皇帝的侍从,掌管军、民、财政大权。
子爵:子爵是伯爵的副手,后来独立存在,也可世袭。
男爵:欧洲君主国国王或大封建主的直接附庸。
勋爵:贵族的最低一级。
准男爵:Baronet属于平民,而非贵族。
骑士:Knight属于平民,而非贵族
‘贰’ 国王和皇帝什么区别 为什么拿破仑是皇帝 英国那个叫国王
一、地位不同
1、皇帝是国家的第一号人物。
2、分封到各地的皇亲国戚和功臣才称国王,国王是皇帝诰封的。
英国君主上面也有皇帝,是罗马教皇。英王登基要向教皇行效忠礼,然后由教皇为其戴上王冠。英国君主的全称都标明其统治区域,如查理一世称“承上帝洪恩的大不列颠和爱尔兰国王,国教捍卫者”。
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自称皇帝(Empire)。第一帝国在极盛时,统治欧洲的大部分,还控制着广大的殖民地。拿破仑称帝时,虽然形式上也有教皇加冕,实际上,拿破仑是藐视教皇的,在事实上并不受教皇节制。
(2)英国国王是怎么称呼扩展阅读
“帝者,生物之主,兴益之宗”,“因其生育之功谓之帝”。“皇为上,帝为下”。古人所说的“皇帝”,意指天地,而“皇帝”一词则是告诉人们,天地是万物之主。
中国最早所谓的“皇帝”,是对“三皇五帝”的统称。三皇指天皇、地皇和人皇,是传说中的三个古代帝王;“帝”原指宇宙万物至高无上的主宰者,即天帝,后来许多国家混战,各自称帝,出现西帝、东帝、中帝、北帝等,使天上的“帝”来到人间,成为超越“王”的人间尊号。
维多利亚女王加冕为印度女皇,继承莫卧儿王朝皇帝的王位。她的头衔是“天佑大不列颠、爱尔兰及海外领地女王,国教保卫者,印度女皇”。这是所谓“大英帝国”的来源。不过确切地说,应该说是有一个共同君主的两个国家,大不列颠王国(及其海外领地)和印度帝国。
英国在印度的直接统治者为Viceroy,直译为“副王”,意译为“总督”。在维多利亚女王之后,男性的英国君主头衔是“印度皇帝”。只有爱德华七世、乔治五世和乔治六世三个国王用了这个头衔。爱德华八世未加冕即逊位,乔治六世时期印度独立,印度皇帝的头衔被取消。
‘叁’ 欧洲历史上英法等国的国王分别叫什么
英国国王:
诺曼王朝
1、威廉一世(征服王)(法文:Guillaume le Conquérant; 英语:King William I The Conqueror; 拉丁文:Willielmus Rex Anglorum,1028年9月-1087年9月9日)诺曼底公爵(1035年-1087年)、英格兰国王(1066年-1087年在位)。 2、威廉二世·鲁弗斯 (英文名William II Rufus,约1056年~1100年8月2日),英格兰国王,由1087年到1100年在位。 3、亨利一世 Henry I (1068年—1135年12月1日),英格兰诺曼底王朝国王(1100年—1135年在位)。 4、斯蒂芬(英文名Stephen,1096年~1154年10月25日),英格兰国王,由1135年到1154年在位。
安茹王朝
1、亨利二世(短斗篷)Henry II Curmantle(1133年3月25日—1189年7月6日)是英格兰国王(1154年—1189年在位),他也是法国的诺曼底公爵(1150年起)、安茹伯爵(1151年起)和阿基坦公爵(1152年起)。 2、理查一世(Richard I,1157年9月8日-1199年4月6日),又名狮心王理查(Richard the Lionheart),是英国金雀花王朝的第二位国王,他在位期为1189年至1199年。 3、约翰(英文名John,1166年或1167年12月24日~1216年10月18日或19日),英格兰国王,由1199年到1216年在位。 4、亨利三世 (英文名Henry III,1207年10月1日~1272年11月16日),英格兰国王,由1216年到1272年在位。虽然他的在位时间相当长,他是英格兰历史上最无名的国王之一。 5、爱德华一世 (英文名Edward I,1239年6月17日~1307年7月7日),英格兰国王,由1272年到1307年在位。 6、爱德华二世 (英文名Edward II,1284年4月25日~1327年9月21日),英格兰国王,由1307年到1327年在位。 7、爱德华三世 (英文名Edward III,1312年11月13日~1377年6月21日),英格兰国王,1327年到1377年在位。 8、理查二世 (英文名Richard II,1367年约1月6日~1400年2月14日),英格兰国王,由1377年到1399年在位。
兰开斯特王朝
1、亨利四世 (英文名Henry IV,1367年4月3日~1413年3月20日),英格兰国王,由1399年到1413年在位。 2、亨利五世 Henry V(1387年8月9日或9月16日—1422年8月31日)英格兰兰卡斯特王朝国王(1413年—1422年在位)。 3、亨利六世 Henry VI (1421年12月6日—1471年5月21日或5月22日)兰卡斯特王朝的最后一位英格兰国王(1422年—1461年;1470年—1471年)。
约克王朝
1、爱德华四世 (英文名Edward IV,1442年4月28日~1483年4月9日),英格兰国王,由1461年3月4日到1483年4月9日在位。 2、爱德华五世 (英文名Edward V,1470年11月4日~约1483年),英格兰国王,1483年在位。 3、理查三世(英文名Richard III,1452年10月2日~1485年8月22日),英格兰国王,1483年到1485年在位。
都铎王朝
1、亨利七世(英文名Henry VlI ,1457年1月28日~1509年4月21日),英格兰国王,1485年8月22日到1509年4月21日在位。 2、亨利八世(生于1491年6月28日–卒于1547年1月28日)是英国都铎王朝的第二位国王,亨利七世次子。他自1509年4月22日开始在位。 3、爱德华六世(英文名Edward VI,1537年10月12日~1553年7月6日),英国国王,1547年1月28日到1553年7月6日在位。 4、琴·格蕾或者简·格雷(可能1537年10月12日出生,1554年2月12日逝世)是一位英格兰女王。她在位仅于1553年内数日。但她的女王地位有争论(在位只有九天,一般不正式算作英国女王)。 5、玛丽一世,(Mary I, 1516年2月18日-1558年11月17日)英格兰和爱尔兰女王(理论上她是从1553年7月6日, 实际上从7月19日在位一直到1558年11月17日她去世时)。 6、伊丽莎白一世(Elizabeth I,1533年9月7日出生于格林尼治,即今日伦敦的格林尼治,1603年3月24日逝世于萨里),于1558年11月17日至1603年3月24日任英格兰和爱尔兰女王,是都铎王朝的第五位也是最后一位君主。
[编辑本段]大不列颠联合王国
斯图亚特王朝
1、詹姆士一世(英文名James I,1566年6月19日~1625年3月27日),英国国王,1603年3月24日到1625年3月27日在位,并成为苏格兰国王詹姆士六世(英文名James VI),1567年7月24日到1625年3月27日在位。 2、查理一世,英国斯图亚特王朝的国王(Charles I,无头查理,1600~1649,1625~1649在位)。詹姆斯一世之子。 3、查理二世 (King Chales II,复辟,1630~1685,1660~1685在位) 4、詹姆斯二世(KING JAMES II,1633~1701,1685~1688在位) 5、威廉三世和玛丽二世 (King William III,1650~1702,1689~1702在位, Queen Mary II,1662~1694,1689~1694在位) 6、安妮女王 (Queen Ann,1665~1714,1702~1714年在位)
汉诺威王朝
1、乔治一世 (King George I,1660~1727,1714~1727在位) 2、乔治二世 (1683~1760,1727~1760在位, George II) 3、乔治三世 (King George III,1738年6月4日-1820年1月29日,1760年~1820年在位)是英国及爱尔兰的国王,汉诺威王朝的第三任君主。乔治二世的孙子,1760年即位,直到1820年去世,终年81岁。 4、乔治四世( King George IV,1762~1830,1820~1830在位) 5、威廉四世 (King William IV1765~1837,1830~1837在位) 6、维多利亚女王(Alexandrina Victoria 1819年5月24日 - 1901年1月22日,1837年~1901年在位) 是英国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也是第一个以“大不列颠和爱尔兰联合王国女王”和“印度女皇”名号称呼的英国君主。
萨克森—科堡-哥达王朝
爱德华七世 (King Edward VII,1841~1910,1901~1910在位)
温莎王朝
1、乔治五世( King George V1865~1936,1910~1936在位) 2、爱德华八世(King Edward VIII1894~1972,1936年在位11个月) 3、乔治六世(King George VI,1895年12月14日~1952年2月6日),原名艾伯特·弗雷德里克·阿瑟·乔治·温莎(1)(Albert Frederick Arthur George Windsor)英国国王,1936年12月11日至1952年2月6日在位。他是最后一位印度皇帝(1936-1947)、最后一位爱尔兰国王(1936-1949),以及唯一一位印度自治领国王(1947-1949)。 4、伊丽莎白二世女王陛下(Her Majesty Queen Elizabeth II,生于1926年4月21日,1952年2月6日即位),全名伊丽莎白·亚历山德拉·玛丽·温莎(Elizabeth Alexandra Mary Windsor),现任英国君主,是英国和英联邦15个成员国的国家元首,同时也是英格兰教会的最高首领。她的头衔全称为“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与其国土和领地之女王,英联邦元首,(基督教)信仰的保护者”。她于1953年6月2日加冕,是目前在位时间第三长的国家元首,在她作为国家元首的国度中大约生活着1.25亿人。
法国国王:
波旁王朝(1589-1848) 1. 亨利四世(1589-1610) 又一位伟大的国王,在继位之初,为了获得国内天主教民众的支持,于1593年毅然再次宣布改宗,改信天主教。不久顺利进入巴黎,得到了大多数法国人的支持。1596年,亨利四世击败天主教派领袖马延公爵,摧毁了天主教联盟,结束了内斗。1598年,将西班牙干涉军逐出法国,同年颁布南特敕令,给予新教徒相当大的自主权,结束了宗教战争。1609年,亨利四世与英国、荷兰、意大利结盟,准备再次与西班牙开战,但一年后被刺身死。幼子路易继位。 2. 路易十三(1610-1643) 初期由其母玛利亚摄政,1614年亲政。后与其母发生矛盾,放逐其母,引起了内战,直到1620年母子二人方停战和好。1621年,路易十三的亲信律因病死,玛利亚及其亲信黎塞留掌握了大权。黎塞留励精图治,努力加强王权。1628年,攻陷了新教徒最后一个堡垒拉罗舍尔,自此法国新教徒不再拥有军事力量。1630年,黎塞留挫败了太后玛利亚企图推翻他的阴谋,迫使太后及反对派首领逃往国外。后黎塞留使法国加入欧洲的三十年战争,反对世仇哈布斯堡家族。但他没能等到战争结束就于1642年病死,其任首相18年,发展工商业,打击割据力量,贡献很大。马萨林继黎塞留为首相,继续推行黎塞18年,发展工商业,打击割据力量,贡献很大。马萨林继黎塞留为首相,继续推行黎塞留的政策。1643年,路易十三继黎塞留之后死去,幼子路易继位。 3. 路易十四(1643-1715) 欧洲着名帝王,号“太阳王”,是法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国王。继位后因年幼,由其母安娜摄政。法国继续参与三十年战争,并多有胜利。1648年,战争结束,法国获得了阿尔萨斯、凡尔登等大片土地。同年,不满首相马萨林统治的巴黎法官发动了第一次投石党运动,但不久即与王室妥协。1651年,发生了以大贵族为首的第二次投石党运动,其领袖是三十年战争中的名将孔代亲王。最终迫使安娜罢免马萨林。但在后来的权力角逐中,孔代丧失了民心,被迫于年逃出巴黎,投靠西班牙,马萨林东山再起。随后,孔代率西班牙军攻入法国,战争持续到1655年,最后法西议和,孔代得到赦免,返回法国。1661年,马萨林死,路易十四亲政,任命柯贝尔为财政大臣,推行重商政策。后法国与荷兰、西班牙、帝国发生了多次战争,法军屡战屡胜,获地甚多。1685年,路易十四撤销南特敕令,迫使很多新教徒逃离法国。1686年,帝国、西班牙、荷兰、瑞典等国组织大联盟共同反法,战争持续了十一年之久,法军虽占有优势,但在战后签订的和约中获益甚少。1700年,西班牙国王病死,遗命其外孙即路易十四之孙菲利浦继位,引起了各国的极大不满,战事再起,英国加入反法联盟,西班牙则支持法国。但由于缺乏良将,法西军屡败,西班牙在尼德兰和意大利的领地丧失殆尽,法国在海外的殖民地很多也被英国夺走。1713年双方达成和约,菲利浦成为西班牙国王,但承诺法西永不合并,自此波旁家族进入了西班牙王室。但西班牙在意大利的领地落入了哈布斯堡家族之手。1715年,路易十四病死,其孙路易继位。 4. 路易十五(1715-1774) 初期由其叔奥尔良公爵摄政。1717年,为解决财政困难,任用苏格兰冒险家约翰建立银行、公司多家,约翰的金融业曾辉煌一时,但终于三年后失败,使很多中小市民倾家当产。1726年路易十五亲政,先后参加了波兰王位继承战争、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七年战争,但均遭失败,造成国库空虚,民不聊生,法国在海外的殖民地也全部为英国夺走。1768年,从热那亚购入科西嘉岛。1774年死后由其孙路易继位,此时的法国已是危机四伏。 5. 路易十六(1774-1793) 继位时法国财政问题十分严重,所以立刻着手解决,但连续撤换了多位财政大臣,都无法解决问题。又于1778年加入美国独立战争,耗费了大量经费。1789年,被迫召开三级会议,以寻求解决财政问题的办法。 但资产阶级提出的条件无法为国王接受,路易十六试图逮捕其首领人物,但遭到失败。巴黎人民随即发动起义,建立了共和国。1791年,路易十六试图逃出法国,但遭到失败。1792年,巴黎人民再次起义,攻下杜伊勒里宫,国王被囚禁。1793年,路易十六被推上断头台。其正在狱中太子路易被流亡的保皇党人拥立为国王。 6. 路易十七(1793-1793) 并没有继位就死在了监狱里。路易十六逃亡在外的弟弟普罗旺斯伯爵路易遂成为王位继承人。 7. 路易十八(1814-1824) 被反法联盟拥立复辟,1823年派兵入侵西班牙,帮助同是波旁家族的西班牙国王复位。1824年病死,其弟查理继位。 8. 查理十世(1824-1830) 极端反动,1825年颁布赔偿法,要求赔偿法国贵族在大革命时期的损失,引起全国上下极大不满。1827年又解散国民自卫军。1830年颁布敕令五条,妄图进一步加强专制,巴黎人民随之发动起义,查理十世下台。其侄奥尔良公爵路易·菲利浦继任为摄政王。 9. 路易·菲利浦(1830-1848) 比较倾向资产阶级,也有一定能力。1832年占领了安特卫普,1845年,在非洲又侵占了多处殖民地。1847年,全欧爆发了经济危机,法国国内也矛盾激化。1848年,巴黎人民推翻了七月王朝,路易·菲利浦逃亡国外。波旁王朝彻底灭亡,共计259年。 波旁王朝在法国的统治结束了,但西班牙的王室仍然属于波旁家族,并一直延续至今,这恐怕是当初路易十四没有想到的。
‘肆’ 英国历代王朝的称呼
1、罗马人占领时期:公元前55年~公元410年。
2、盎格鲁-撒克逊时期与丹麦统治时期:公元449年~1066年。
3、诺曼底王朝:公元1066~1154。
①威廉一世:诺曼底公爵(1035年-1087年)、英格兰国王(1066年-1087年在位)。
②威廉二世?鲁弗斯 (英文名William II Rufus,约1056年,1100年8月2日),英格兰国王,由1087年到1100年在位。
③亨利一世 Henry I (1068年—1135年12月1日),英格兰诺曼底王朝国王(1100年—1135年在位)。
④斯蒂芬 (英文名Stephen,1096年,1154年10月25日),英格兰国王,由1135年到1154年在位。
4、金雀花王朝:公元1154~1399。
①约翰 (英文名John,1166年或1167年12月24日,1216年10月18日或19日),英格兰国王,由1199年到1216年在位。
②亨利三世 (英文名Henry III,1207年10月1日,1272年11月16日),英格兰国王,由1216年到1272年在位。虽然他的在位时间相当长,他是英格兰历史上最无名的国王之一。
③爱德华一世 (英文名Edward I,1239年6月17日,1307年7月7日),英格兰国王,由1272年到1307年在位。
④爱德华二世 (英文名Edward II,1284年4月25日,1327年9月21日),英格兰国王,由1307年到1327年在位。
⑤爱德华三世 (英文名Edward III,1312年11月13日,1377年6月21日),英格兰国王,1327年到1377年在位。
⑥理查二世 (英文名Richard II,1367年约1月6日,1400年2月14日),英格兰国王,由1377年到1399年在位。
5、兰卡斯特王朝:公元1399~1461。
①亨利四世 (英文名Henry IV,1367年4月3日,1413年3月20日),英格兰国王,由1399年到1413年在位。
②亨利五世 Henry V(1387年8月9日或9月16日—1422年8月31日)英格兰兰卡斯特王朝国王(1413年—1422年在位)。
③亨利六世 Henry VI (1421年12月6日—1471年5月21日或5月22日)兰卡斯特王朝的最后一位英格兰国王(1422年—1461年;1470年—1471年)。
6、约克王朝:公元1461~1485。
①爱德华四世 (英文名Edward IV,1442年4月28日,1483年4月9日),英格兰国王,由1461年3月4日到1483年4月9日在位。
②爱德华五世 (英文名Edward V,1470年11月4日,约1483年),英格兰国王,1483年在位。
③理查三世(英文名Richard III,1452年10月2日,1485年8月22日),英格兰国王,1483年到1485年在位。
7、都铎王朝:公元1485~1603。
①亨利七世(英文名Richard III,1457年1月28日,1509年4月21日),英格兰国王,1485年8月22日到1509年4月21日在位。
②亨利八世(生于1491年6月28日–卒于1547年1月28日)是英国都铎王朝的第二位国王,亨利七世次子。他自1509年4月22日开始在位。
③爱德华六世(英文名Edward VI,1537年10月12日,1553年7月6日),英国国王,1547年1月28日到1553年7月6日在位。
④琴?格蕾或者简?格雷(可能1537年10月12日出生,1554年2月12日逝世)是一位英格兰女王。她在位仅于1553年内数日。但她的女王地位有争论(在位只有九天,一般不正式算作英国女王)。
⑤玛丽一世,(Mary I, 1516年2月18日-1558年11月17日)英格兰和爱尔兰女王(理论上她是从1553年7月6日, 实际上从7月19日在位一直到1558年11月17日她去世时)。
⑥伊丽莎白一世(Elizabeth I,1533年9月7日出生于格林尼治,即今日伦敦的格林尼治,1603年3月24日逝世于萨里),于1558年11月17日至1603年3月24日任英格兰和爱尔兰女王,是都铎王朝的第五位也是最后一位君主。
8、斯图亚特王朝:公元1603~1714。
①詹姆士一世(英文名James I,1566年6月19日,1625年3月27日),英国国王,1603年3月24日到1625年3月27日在位,并成为苏格兰国王詹姆士六世(英文名James VI),1567年7月24日到1625年3月27日在位。
②查理一世,英国斯图亚特王朝的国王(Charles I,无头查理,1600~1649,1625,1649在位)。詹姆斯一世之子。
③查理二世 (King Chales II,复辟,1630~1685,1660~1685在位)。
④詹姆斯二世(KING JAMES II,1633~1701,1685~1688在位)。
⑤威廉三世和玛丽二世 (King William III,1650~1702,1689~1702在位, Queen Mary II,1662~1694,1689~1694在位)。
⑥安妮女王 (Queen Ann,1665~1714,1702~1714年在位)。
9、汉诺威王朝:公元1714~1901。
①乔治一世 (King George I,1660~1727,1714~1727在位)。
②乔治二世 (1683,1760,1727~1760在位, George II)。
③乔治三世 (King George III,1738年6月4日-1820年1月29日,1760年~1820年在位)是英国及爱尔兰的国王,汉诺威皇朝的第三任君主。乔治二世的孙子,1760年即位,直到1820年去世,终年81岁。
④乔治四世( King George IV,1762~1830,1820~1830在位)。
⑤威廉四世 (King William IV1765~1837,1830~1837在位)。
⑥维多利亚女王(Alexandrina Victoria 1819年5月24日 - 1901年1月22日,1830年~1901年在位) 是英国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也是第一个以“大不列颠和爱尔兰联合王国女王”和“印度女皇”名号称呼的英国君主。
10、萨克森-科堡-哥达王朝:公元1901-1917。
爱德华七世 (King Edward VII,1841~1910,1901~1910在位)。
11、温莎王朝:公元1917~今。
①乔治五世( King George V1865~1936,1910~1936在位)。
②爱德华八世(King Edward VIII1894~1972,1936年在位11个月)。
③乔治六世(King George VI,1895年12月14日~1952年2月6日),原名艾伯特?弗雷德里克?阿瑟?乔治?温莎(1)(Albert Frederick Arthur George Windsor) 英国国王,1936年12月11日至1952年2月6日在位。他是最后一位印度皇帝(1936-1947)、最后一位爱尔兰国王(1936-1949),以及唯一一位印度自治领国王(1947-1949)。
④伊丽莎白二世女王陛下(Her Majesty Queen Elizabeth II,生于1926年,1926年4月21日即位),全名伊丽莎白?亚历山德拉?玛丽?温莎(Elizabeth Alexandra Mary Windsor),现任英国君主,是英国和英联邦15个成员国的国家元首,同时也是英格兰教会的最高首领。
她的头衔全称为“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与其国土和领地之女王,英联邦元首,信仰的保护者”。她于1952年2月6日加冕,是目前在位时间第三长的国家元首,在她作为国家元首的国度中大约生活着1.25亿人。
英王爱德华死后无嗣,法国诺曼底公爵威廉于1066年率军入侵,同年10月进入伦敦,加冕为英王威廉一世,史称“征服者威廉”。
威廉征服后建立起的强大王权对巩固封建秩序起了积极作用。约翰被迫于1215年6月接受《大宪章》,与封建主妥协。大宪章本质上是一个封建性文件,是保护封建领主的利益;但也有如保护市民贸易自由这样有进步意义的条文。但约翰不久就否认宪章,君臣之间内战连绵不断。
经过1455-1485年的玫瑰战争,旧贵族力量大大削弱,为资本主义关系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得到新贵族和资产阶级支持的亨利七世即位,开始了都铎王朝的统治。
1603年,伊丽莎白女王死后无嗣,苏格兰国王詹姆士六世继承英国王位,称詹姆士一世,开始斯图亚特王朝统治(1603-1649年,1660-1714年)。16世纪后半叶到17世纪前半叶,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经济实力日益强大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越来越不能忍受封建王权的专制统治。
但詹姆斯一世和查理一世无视这些变化,坚持“君权神授”,致使矛盾激化。1641年11月,议会向国王提出《大抗议书》;翌年1月,国王企图逮捕议会反对派首领未逞,逃出首都,8月在诺丁汉向议会宣战。
克伦威尔率领的主要由信仰清教的自耕农和手工业者组成的一支骑兵队伍,新模范军在1645年6月纳斯比战役中击败王党军队。
翌年,国王被俘,1647年底,查理国王逃跑,1648年2月,王党势力乘机又挑起内战,在独立派、平等派联合打击下,王党势力复被击败,第二次内战结束,1648年12月,克伦威尔清除了议会中的长老派;1649年1月30日,查理一世被斩首。年4月,克伦威尔驱散残余议会,12月建立护国政府,实行军事独裁。
1660年2月,斯图亚特王朝复辟。1688-1689年爆发的“光荣革命”。它所宣布的《权利法案》限制王权,扩大议会权力,奠定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基础。 此后,英国议会君主制逐渐形成和发展。1707与苏格兰合并。
‘伍’ 英国国王如何命名
詹姆士一世的儿子叫查理一世,说明查理一世的名字中有查理这两个字。而詹姆士二世之所以叫詹姆士二世,是因为他名字中有詹姆士,而他的爷爷是詹姆士一世,所以他就叫二世。但是如果詹姆士二世的儿子的名字中没有和父亲、爷爷、太爷爷一样的名字的话,他可以根据自己的名字再另外用个称号。
英国国王都喜欢在自己的名字前面加一连串的称号。比如,现为英国君主伊丽莎白二世的全称是“托上帝洪福,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以及其他领土和领地的女王,英联邦首脑,信仰的保护者伊丽莎白二世”。
这些长长的称号主要是用来宣示英王至高无上的权威,也表明当朝者所统治的疆域范围。历史上,英国国王的称号曾有多次更改,这在某种程度上折射了英国所走过的兴衰历程。
我们知道,大不列颠由英格兰、苏格兰和威尔士三部分组成。最早时,英国国王其实只是指英格兰国王。
1066年,英王爱德华(1042—1066年在位)死,因无子嗣,其表外甥、法国大封建主诺曼底公爵威廉声称爱德华生前曾经答应让他继承英国王位,纠集诺曼底贵族和来自法国各地的骑士,在教皇的支持下渡海征服了英国。
随后他在威斯敏斯特教堂加冕为英国国王,称威廉一世(1066—1087年在位),建立了英国第一个封建王朝——诺曼王朝(1066—1154),并同时以法王附庸的身份领有诺曼底。他的称号为:“蒙上帝恩赐的英格兰国王,诺曼底公爵威廉一世”。
1154年,亨利二世(1154—1189年在位)加冕为英王,建立“安茹王朝”(1154—1399),又称“金雀花王朝”。在此前的1150年,亨利已是诺曼底公爵;他的父亲是法国安茹伯爵,1151年他继承了其父的爵位;1152年通过联姻,他又领有阿奎丹等地。
因此,在他继承英国王位后,他的称号中加入了阿奎丹公爵和安茹伯爵两个爵位。至亨利的儿子约翰成为英王时,爱尔兰也在英国控制之下,所以约翰的称号中又增加了“爱尔兰领主”一项,其全称为“蒙上帝恩赐的英格兰国王、爱尔兰领主、诺曼底和阿奎丹公爵、安茹伯爵”。
1327年,爱德华三世(1327—1377年在位)即位。此后,他一直想以法王外甥的身份继承法国王位,于是把自己的称号定为“蒙上帝恩赐的英格兰、法兰西国王,爱尔兰领主爱德华三世”。
为了争夺阿奎丹地区,英法两国进行了持续100多年的战争,史称“百年战争”(1337—1453)。尽管这场战争以英国失败而告终,但在爱德华三世之后的三个多世纪中,英王在自己的称号中一直保留着“法兰西国王”的头衔。
16世纪初,亨利八世(1509—1547年在位)即位。他于1543年促使国会通过《至尊法案》,进行了自上而下的宗教改革,创立英国国教。从他开始,英王称号增加了一个头衔——“信仰的保护者”。
1603年,英女王伊丽莎白一世(1558—1603年在位)死,因无子嗣,由其远亲,苏格兰国王詹姆士六世继承王位(英格兰国王,称詹姆士一世,1603—1625年在位),开始了英国的斯图亚特王朝统治时期。他的称号为“蒙上帝恩赐的大不列颠、法兰西和爱尔兰国王,信仰的保护者”。
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1649年英王查理一世被处死,英国宣布成立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专政的共和国,君主制一度被取消。到1660年,流亡法国的查理二世被迎立为英王,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查理二世为了取得法国的援助,取消了国王称号中“法兰西国王”的头衔。
1801年,英国与爱尔兰签订同盟条约,成立“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当时英王乔治三世(1760—1820年在位)的头衔为“蒙上帝恩赐的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国王,信仰的保护者”。
维多利亚女王(1837—1901年在位)统治时期,英国建立了庞大的殖民体系,其中包括整个印度;1876年,维多利亚女王加冕为“印度女皇”。
至1902年,其子爱德华七世(1901—1910年在位)加冕为英王时,他的称号为“蒙上帝恩赐的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和所有大不列颠海外自治领的国王 ,信仰的保护者,印度皇帝爱德华七世”。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大英帝国衰落,其殖民体系开始动摇。英国政府被迫在1921年12月与爱尔兰签订条约:允许爱尔兰南部26个郡成立“自治邦”,享有自治权;北部6个郡划归英国。这样,英国国名改为“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英王的称号也相应改变。
1931年“英联邦”成立,英国海外自治领成为联邦内独立成员,与英国具有平等地位,英王称号中“海外自治领的国王”头衔只好除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蓬勃发展,1947年印度宣布独立,英王称号又取消了“印度皇帝”的头衔。
给皇家宝宝取名显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比如说,取个“苹果公主”、“狐狸王子”之类的肯定不合适吧。一般来说,取名无非是三项原则:向合适的人致敬、紧跟潮流还有遵循传统。
英国王室给宝宝取名恐怕要先翻族谱。对于这一点,剑桥公主的名字已经体现得淋漓尽致。她哥哥剑桥王子的名字“乔治·亚历山大·路易斯”亦是如此:“路易斯”就是为了纪念威尔士亲王最爱戴的叔父——路易斯·蒙巴顿公爵。
“夏洛特”这个来源于法语的名字,是“柔弱”、“自由人”的意思。这个名字在英国很受欢迎,在2013年的调查中,“夏洛特”在英国最受欢迎的名字排名中位居第21位,它曾在2000年一度攀升到第4位。
“紧跟潮流”这一点很好理解,1930年玛格丽特公主出生的时候,玛格丽特这个名字是当时第5流行的名字。至于安妮公主的名字,至今还是英国最受欢迎的女孩名字前100位呢。
据《每日邮报》报道,女王曾否决爱德华王子要给他儿子取名为“西奥多”的建议,因为女王喜欢更传统一些的名字。
虽然很多现代英国人都“听音”起名,其实每个名字背后都有不同的社会阶级意义。比如,“泰勒”经常让人想起酒馆的守门人,“史密斯”代表铁匠,“乔治”在十字军东征时开始流行起来,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这就是为什么英国历史上有6位国王取名“乔治”,却没有一位国王叫“泰勒”的原因了。
正因为王室成员取名讲究很多,历代王室成员重名度高。比如,英国王室颇为有趣的一个现象就是“爱德华”和“乔治”轮流掌权。
‘陆’ 求英国国王头衔全称(中英文),急!比如伊丽莎白的全称是什么,他儿子查尔斯如果当了国王又该怎么叫。
伊丽莎白二世全称 “承上帝洪恩,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与其属土及领地之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英联邦元首,基督教信仰的保护者”(“Elizabeth the Second, by the Grace of God, of the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 and of Her other Realms and Territories Queen, Head of the Commonwealth, Defender of the Faith”),如果查尔斯登位就称为 “承上帝洪恩,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与其属土及领地之国王查尔斯一世,英联邦元首,基督教信仰的保护者”(Charles the first,by the Grace of God, of the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 and of His other Realms and Territories King, Head of the Commonwealth, Defender of the Faith”
‘柒’ 过去欧洲国家君主的称号:英国国王叫亨利、法国国王叫路易,那德国皇帝和俄国沙皇各叫什么
……咱们说那是“称号”么?那不是名字么?
英国国王就是英国国王,无非是根据时代不同有英格兰国王、英格兰与苏格兰国王、不列颠国王等等称号,“亨利”是某几代英国国王的名字。
法国那个同理,路易是波旁王朝历代国王的通用名字,所以一般以路易X世指代。
德国皇帝确切说是德意志皇帝与普鲁士国王。
沙皇就是沙皇,家族为罗曼诺夫,又称罗曼诺夫王朝。
‘捌’ 英国贵族,上下级的称呼,还有各种亲戚之间的称呼!
英国贵族:
RexetImperator/ReginaetImperatrix国王兼皇帝/女王兼女皇(1876年维多利亚女王加冕为印度女皇,至1947年印度独立期间,英国君主的称号);
King/Queen国王/女王;PrinceofWales(Crownprince)威尔士亲王(王储);Prince王子、亲王(通常只表示君主之子或女君主之夫,非具体的爵位);PrincessRoyal/Princess大公主/公主。
RoyalDuke大公;Duke公爵;Marquess侯爵;Earl伯爵;Viscount子爵;Baron男爵;Baronet从男爵;Knight骑士。
皇帝/女皇和国王/女王称“YourMajesty”,亲王和公主称“YourHighness”,公爵称“YourGrace”,公爵之子、侯爵、侯爵之子和伯爵统称“MyLord(勋爵)”。
英国亲戚:
叔叔或者舅舅都叫uncle阿姨或者姑姑都叫aunt侄子。
堂姊妹Father'ssister'sdaughters;femalecousin。表姊妹Maternalfemalecousin。伯父/大爷Father'solderbrother;Elderuncle。伯母/大娘Father'solderbrother'swife;Aunt。伯叔祖父Father'sfather'sbrother;Greatuncle。
伯叔祖母Father'sfather'sbrother'swife;Greataunt。长兄/哥哥OlderBrother。长姊/姐姐OlderSister。大伯Husband'solderbrother;brother-in-law。
(8)英国国王是怎么称呼扩展阅读
亚洲
中国
主条目:中国爵位
中国历史悠久,爵位随朝代更替有所变化。大致上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爵位制度是帝制的一部份。1912年清朝灭亡后,爵位制度亦被继立的中华民国所废除。
日本
古代日本贵族分为公卿和大名两个系统。701年的大宝律令将官职在四位和五位的官员称为“通贵”,三位及三位以上的称“贵”,乃创立贵族制度。随后由皇族分出藤原氏、橘氏、源氏、平氏四大家族。后又发展出五摄、七清华、九清华等贵族世家等级。
地方豪族则发展为大名。1884年实行华族制度,将旧公卿、大名及明治维新功臣分赐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废除了华族制度。
天皇,亲王/内亲王,王/女王,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
朝鲜
古代朝鲜贵族称“两班”,即东班(文班)和西班(武班)。但是实际上两班更接近于世族,而非贵族。王族子弟封大君和君。其中君王之嫡子称大君,继承人称世子,庶子称君;嫡女称公主,庶女称翁主。1896年大韩帝国仿照日本贵族制度设立亲王及五等爵位。1910年日韩合并后,朝鲜贵族系统转入日本贵族系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被废除。
琉球
琉球王国的爵位制度分为王子、按司、亲方、亲云上、里之子、筑登之。
非洲
埃塞俄比亚
Negus Neghst 皇帝(万王之王),Negus 国王,Mesfin 亲王,Mesfin Ras 亲王公爵,Mesfin Dejazmatch 亲王侯爵,Ras 公爵(军事贵族),Duke 公爵(授予外国人),Dejazmatch 侯爵(军事贵族)(省总指挥),Kegnazmatch 伯爵(军事贵族)(右翼司令官)。
Grazmatch 子爵(军事贵族)(左翼司令官),Balambaras 男爵(军事贵族)(要塞司令官),Fitwrary 武士,Lij 公子,埃塞俄比亚1974年成立共和国后已废弃贵族制。
‘玖’ 英国皇室的称谓有哪些
1. 皇帝 :
2. 国王:
3. 大公:
4. 亲王:
5. 公爵;
6. 侯爵:
7. 伯爵,
8. 子爵,
‘拾’ 英国国王的头衔全称(英文)
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全称
“承上帝洪恩,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与其属土及领地之女皇伊丽莎白二世,英联邦元首,基督教信仰的保护者”
“Elizabeth the Second, by the Grace of God, of the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 and of Her other Realms and Territories Queen, Head of the Commonwealth, Defender of the Faith”
王储查尔斯王子
“查尔斯·菲利浦·亚瑟·乔治王子,威尔士亲王及切斯特伯爵殿下、康沃尔公爵、罗撒西公爵、卡利克伯爵、仁弗鲁男爵、苏格兰外岛勋爵、苏格兰王子和大管家,最高等嘉德勋位的守护骑士、最高等和最古老蓟花勋位爵士、最高荣誉巴斯大十字勋章的管理人和首席骑士,荣誉爵士团成员、澳大利亚勋位爵士、女王服务团成员、王家枢密会议员阁下、女王陛下的伺从武官。”
“His Royal Highness The Prince Charles Philip Arthur George, Prince of Wales and Earl of Chester, Duke of Cornwall, Duke of Rothesay, Earl of Carrick, Baron of Renfrew, Lord of the Isles, Prince and Great Steward of Scotland, Knight Companion of the Most Noble Order of the Garter, Knight of the Most Ancient and Most Noble Order of the Thistle, Great Master and First and Principal Knight Grand Cross of the Most Honourable Order of the Bath, Member of the Order of Merit, Knight of the Order of Australia, Member of the Queen's Service Order, Lord of Her Majesty's Most Honourable Privy Council, Aide-de-Camp to Her Majest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