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英国和法国历史关系
英法本来是没什么关系的,但1066年法国的统治者威廉公爵对英国发动了战争,并征服了英国,诺曼底征服之后,封建制度在英国确立。威廉一世之后,英国的每一个国王都是他的直系后代子孙,英国开始了世袭的君主制。
从这一时期开始,英法两国的关系变得极其复杂,随后的很多英国国王还兼有法国贵族的身份,导致后来英国国王也有权利争取法国王位,这成为后来血雨腥风的英法百年战争的原因之一。
1216年盎格鲁—诺曼统治者失去了对诺曼底的控制,
12世纪中,英国金雀花王朝在法国占有广阔领地,
12~13世纪,法国国王逐渐夺回部分被英王占领的土地。
14世纪初,英国仍占据法国南部阿基坦地区,成为法国政治统一的最大障碍,法国人试图把英国人由法国西南部赶走,从而统一法国。英国当然不愿退出,并欲夺回祖先的土地如诺曼底、曼恩、安茹等。
当时英法两国因为贸易利益的关系,均对佛兰德斯作出争夺,使它们之间的冲突加深。
在英国大陆上,战争从来没有间断过。北部地区与南部地区不断的发生冲突,这期间民族融合是少不了的,可就在中世纪之后,法国的王公贵族不断的登陆英国,而且他们的封地也被分往英国,最早的英国国王叫做诺曼底大公。
这时候的英国基本没有任何文字,而法国人将自己的文字带到了英国大陆,并不断的通过本土化形成了现代的英语,这也就是为什么英国有好多的语言,发音跟法国的非常相似。
法国那边肯定不服,而英国这边儿也寸步不让,他们互不承认,互相称自己为对方的王。明争暗斗之中,英国和法国开启了百年战争,百年战争之中法国和英国各占优势。
而英国竟然有几次打到了法国的本土,圣女贞德原本只是一个不通世事的小姑娘,但就是这么一个人,指挥法国的军队抵挡住了英国人的侵略进攻,英国人赶回了本土,保住了法国领土的完整。
❷ 英国为什么要在二战结束后扶持法国,法国不是已经完全亡国了吗,为什么还可以从新成为大国
当时德国虽然占领了法国,但是法国人民还在,敦刻尔克大撤退,英法联军40万兵力撤退到了英国本土,法国国内也有抵抗组织,保存了相当大的实力反击。
❸ 为什么法国当时想和英国合并
我今天找个资料给你 2007-01-19 16:05:42 环球时报 人民网 法国和英国会合并吗?这个问题在今天看来不免可笑,但据英国《泰晤士报》16日披露,法国曾在上世纪50年代考虑同英国合并,共同生活在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统治之下。
1956年7月,时任埃及总统的纳赛尔宣布了苏伊士运河国有化的命令,这使英法的石油运输受到严重影响。在表示强烈反对的同时,两国都在疯狂争取重新获得对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据报道,当时的法国总理摩勒提议,法英可以通过合并来巩固同盟关系,联手应对威胁。英国广播公司第四电台在报道中援引英国国家档案局的秘密文件说,时任英国首相艾登拒绝了合并的提议,但非常希望推动法国加入英联邦。英国内阁的备忘录记载,一位内阁官员回忆说,接到法国的提议后,艾登特别兴奋,马上和内阁大臣诺曼·布鲁克一起商量。“布鲁克回忆,首相对他说,‘我们应好好考虑吸收法国成为英联邦的一员’,并表示他认为法国接受(英国)女王陛下为国家元首问题不大,而且法国人欢迎英国根据对爱尔兰做出的安排来赋予他们公民权利。”
然而,这项提议遭到了英国政府的反对。据伦敦大学历史学家詹姆士·艾利森介绍,除了法国,当年英国也在考虑吸收其他国家加入英联邦,比利时、荷兰和挪威都在候选范围内。但英国政府一个也没有吸纳,“主要是因为财政部提出,欧洲经济体不稳定,吸纳更多国家没什么好处”。后来,当英国政府拿出了与包括德国在内的欧洲国家加强关系的方案后,英国外交部也对英法合并的提议表示反对。
据报道,早在1940年6月,时任英国首相丘吉尔就曾宣布英法两国将临时建立战时联盟,但该联盟后来迟迟未能产生。相反,英国后来抛开了与法国联合的计划。因此,法国总理1956年提出的这项建议实际上是法国为使难产的英法联盟计划重新复苏而做的努力。
多年来,法国历史学家一直没有认真看待过摩勒的这项提案。一位给摩勒写自传的作者表示,“人们无法断定英法合并的机制是否可行。这个无果而终的提案并不能证明摩勒当年屈服于英国,而是他借此同艾登绑在一起,向艾登施加压力的一种手段。”虽然学者持这样的观点,但人们却不禁要问:如果当年法国并入英联邦,今天会是怎样一番情景?《泰晤士报》认为,那样的话,英国现在仍然拥有繁荣的汽车工业;英吉利海峡隧道至少会提前20年通车;英国队赢得世界杯的次数又多了一次;两国之间的“香槟大战”也将就此终结。
❹ 法国曾有意与英国合并成为超级大国,为何英国会不同意
因为在历史上,英国和法国曾有过百年的战争,这导致他们历史文化上就存在裂痕。其次,英国王室标榜正统,看不起法国。
回看欧洲的历史,其实英国和法国本属同源,都属于罗马帝国。在罗马帝国灭亡之后,才相继分出了法国、英国、意大利等43个国家。欧洲是殖民统治的发源地,所以欧洲各国的底蕴是非常浑厚的,同时这也导致了欧洲各国无法形成凝聚力。比如,从英国花费6年从欧盟脱离出来这件事上,就可以看出这个问题。
其次,在欧洲历史中,英国王室一直标榜正统,是所有欧洲国家王室的大家长。因此英国是有些看不起法国的,所以在这种名不正言不顺的情况下,英国拒绝了法国的合并。
最后,英国和法国在从罗马帝国中分裂出来后,经历了长达百年的战争。战争的原因主要是,法国想要分裂当时的英国联邦。虽然这些已经成为历史,但这种分裂国家的国仇,依然让英国人所铭记。因此如果强行合并,很可能会影响国家政局稳定,引发民族式的冲突。
❺ 英法百年战争初期,法国为什么会频繁大败于英国
法国为什么会频繁大败于英国?个人认为一件事情频繁的发生,我觉得应该是内部的原因。百年战争产生的原因错综复杂,包含国家间政治、经济、社会、国际关系等各种因素。尽管通常认为百年战争始于1337年,但在此之前法国和英国早已累积多年恩怨。英国金雀花王朝早在12世纪便在法国拥有大量土地和财产。由于金雀花家族在法国拥有土地,他们据此自认为属法王诸侯,但法王则并不信任他们的这些英国表兄弟。说白了主要原因的那时的法国经济不如英国。
英国,全称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The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7世纪开始形成封建制度。829年英格兰统一,史称“盎格鲁-撒克逊时代”。1066年诺曼底公爵威廉渡海征服英格兰,建立诺曼底王朝。1649年5月19日宣布为共和国。
法国从中世纪末期开始成为欧洲大国之一,国力于19-20世纪时达到巅峰,建立了当时世界第二大殖民帝国,亦为20世纪人口最稠密的国家。在漫长的历史中,该国培养了不少对人类发展影响深远的着名文学家和思想家,此外还具有全球第四多的世界遗产。
❻ 有人说英国与法国是世仇而且战争不断,是这样吗为什么
国际关系错综复杂,每个国家在外交时都努力争取自己国家利益的最大化。“没有永远的朋友和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十九世纪英国首相帕麦斯顿的一句话,成为了英国外交的立国之本。
法国一直认为自己是老大,英国就是一个岛国,看不起英国,而英国同样也看不起法国,两者虽相看两厌,但在国际大势下该合作还是会合作。
❼ 英国历史上为什么会在法国有大片领土
那些领土既不是打下来的,更不是殖民地,而是源于当时欧洲的社会制度.
1066年,法国诺曼底公爵征服英国,建立英国历史上的诺曼底王朝。诺曼底王朝的英王(当时还只是英格兰王)既是英国的君主,也是法国诺曼底公国的领
诺曼底王朝之后的金雀花王朝的君主,他们的祖先原来也是法国的贵族,本身在法国就有领地。 像金雀花王朝的第一位英王亨利二世,他的父亲是安茹伯爵,母亲是英格兰王的女儿,所以他从父亲那继承了法国的安茹,从母亲那继承了诺曼底。 后来他同阿基坦的领主埃利诺结婚,又得到了阿基坦作为嫁妆。 所以他不仅是英格兰国王,还是法国的诺曼底公爵、安茹伯爵、阿基坦公爵,这使他实际上成为法国最大的领主。 所以也造成了他和法国国王的宿怨。
从诺曼底王朝开始,到金雀花王朝,一直到百年战争,英王和法王之间一直互相对抗。 因为英王在法国有大量领地,而这严重影响到法王在法国本土的统治利益。
其实类似英国在法国有大片领地的事情在当时的欧洲是司空见惯的事情。 当时的欧洲不像中国是中央集权的统一王国,而是封建领主各自为政。 当时欧洲各国的贵族领主,经常跨国联姻,而在当时的欧洲,男女都享有继承权。 所以经常出现这样的事情:两个不同国家的贵族,都在本国有领地,他们结婚后,他们的子女就有可能同时继承他们两个在各自国家的领地。 所以当时的很多贵族的头衔包含了几个国家内的领地的领主。
当时如果一个贵族去世后无嗣,就会出现旁系亲属和近亲亲属争夺继承权的事情。 像英法百年战争的起因,就是因为法王查理四世死后无嗣,英王爱德华三世声称自己是查理四世的外甥,也拥有继承法国王位的权利。 但法国的贵族们为避免英国干预法国内政而拥戴瓦鲁瓦家族的菲利浦六世继承王位,遭致爱德华强烈的不满,出兵进攻法国,由此引发了百年战争。
❽ 法国英国近代两次考虑合并,当时是什么情况,最终为何流产
这是因为英国人经常以英国贵族身份自居,所以在他们的内心里面非常看不起法国人,所以一旦两个国家合并的话,会导致自己国家的血统变得不纯粹。所以为了避免这种情况,英国人宁愿承担着非常大的经济压力。也不愿意和法国人为伍。所以说这是英国人的自尊心作祟的结果。
所以我们看到英国和法国这两个国家最终也并没有合并在一起,不过后来两个国家都加入了欧盟以及北约,所以这两个国家的关系也一直处在一个非常紧密的阶段。
❾ 法国和英国明争暗斗了上千年,为什么吃亏的总是法国
在许多国人的印象中,历史上的英法似乎是穿同一条裤子。无论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狼狈为奸的两个强盗,还是两次世界大战中铁打不动的军事联盟,英国和法国总是喜欢成双成对。
可以说,英国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使其在战略上已经立于不败之地。这是法国所不具备的,被动挨打,几乎已成定局。如果想改变这一局面,要么法国称霸欧洲,无人敢惹,要么再出一个诺曼底公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