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英国资讯 > 英国人什么时候变成诚实

英国人什么时候变成诚实

发布时间:2022-09-06 07:17:22

‘壹’ 英国的风俗习惯

1、英国人待人彬彬有礼,讲话十分客气,"谢谢"、"请"字不离口。

2、英国人对于妇女是比较尊重的,在英国,"女士优先"的社会风气很浓。如走路时,要让女士先进。乘电梯让妇女先进。

3、按英国商务礼俗,随时宜穿三件套式西装,打传统保守式的领带,但是勿打条纹领带,因为英国人会联想到那是旧"军团"或老学校的制服领带。

4、英国人的时间观念很强,拜会或洽谈生意,访前必须预先约会,准时很重要,最好提前几分钟到达为好。

5、英国是绅士之国,讲究文明礼貌,注重修养。同时也要求别人对自己有礼貌。注意衣着打扮,什么场合穿什么服饰都有一定惯例。

6、见面时对尊长、上级和不熟悉的人用尊称,并在对方姓名前面加上职称、衔称或先生、女士、夫人、小姐等称呼。

7、亲友和熟人之间常用呢称。初次相识的人相互握手,微笑并说:“您好!”在大庭广众之下,人们一般不行拥抱礼,男女之间除热恋情侣外一般不手拉手走路。

8、英国人还有饮下午茶的习惯,即在下午3—4点钟的时候,放下手中的工作,喝一杯红茶,有时也吃块点心,休息一刻钟,称为"茶休"。

(1)英国人什么时候变成诚实扩展阅读:

一、访问英国注意他们一些忌讳

1、忌谈个人私事、家事、婚丧、年龄、职业、收入、宗教问题。

2、由于宗教的原因,他们非常忌讳"13"这个数字。

3、不能手背朝外,用手指表示"二",这种"V”形手势,是蔑视别人的一种敌意做法。

4、上街走路,千万注意交通安全,所有车辆都靠左行驶。

5、商务活动在2~6月、9月中至11月最宜。圣诞节及复活节前后两周最好勿去。

二、英国人对早餐非常讲究,英国餐馆中所供应的餐点种类繁多:

1、果汁、水果;

2、蛋类、肉类、麦粥类、面包、果酱及咖啡等。

三、英国人一般较喜爱的烹饪方式和喜爱的食物

1、烹饪方式:烩、烧烤、煎和油炸。

2、对肉类、海鲜、野味的烹调均有独到的方式;

3、对牛肉类有特别的偏好,如烧烤牛肉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英国礼仪

‘贰’ 英国这些称谓的来历和对英国称谓进行补充

1日不落帝国:是英国人用来形容自己国土之大(太阳每时每刻都能照到)(朝也是这么来的,毕竟朝=太阳升起的时候吗)
2海岛国家:英国是靠海盗起家的,当时英国打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就是靠小股海盗的骚扰,英皇曾亲手授予一个海盗爵位
3英伦三岛:英国国由大不列颠岛(包括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爱尔兰北部和一些小岛组成,是位于欧洲西部的岛国,也有人称之为英伦三岛。
4 腐国:英国的腐片很多
5鬼畜米英:鬼畜应该知道吧,米是美国、英是英国、这是日本人对欧美人的痛恨、但是后来日本又特别亲近美英、代表思想是 脱亚入欧
6小店主国家,拿破仑曾说过,英国是个小店主之国, 和他同时代的亚当·斯密在《国富论》里也评论说:英帝国政府深受小店主影响。 在这个崇尚自由市场经济的国度里,每个城市里繁忙的大街上,都是鳞次栉比的小商店。 其折射的意义是指:眼界不宽\\只顾眼前.新航路开辟后,英国通过"商业革命"和"奴隶贸易"等多种手段进行资本的原始积累(资金);资产阶级革命后又率先进行了工业革命,生产大量产品(货源);然后以商品为媒介,以武力为后盾打开世界市场(销售).所以,英国被称为"小店主的国家". 7约翰牛:原是18世纪英国作家约翰·阿布什诺特在《约翰·布尔的历史》中所创造的形象——一个矮胖愚笨的绅士,用来讽刺当时辉格党的战争政策。由于 “布尔”在英文中是牛的意思,故译为“约翰牛”。随着《约翰·布尔的历史》一书的行销,人们便用“约翰牛”来称呼英国人,后来,约翰牛渐渐变为专指英国,成为英国的代名词。
(与之相对应的还有,相传在纽约州的特洛伊城(Troy)有位年长的肉类加工商,名叫山缪尔·威尔逊(Samuel Wilson)。他勤劳、诚实、能干,很有威信,人们亲切地叫他"山姆大叔(Uncle Sam)"(注:Sam为Samuel的昵称)。这位山姆大叔也是一位爱国者,他与父兄曾参加过美国独立战争。在1812年的美英战争中,他的工厂与政府签了一份为军队生产桶装牛肉的合同,美国政府每当收到他交来的经其亲自检验合格的牛肉,就将肉装入特制的木桶,并在桶上盖上US的记号。由于Uncle Sam的首字母是US,而美国(The United States)的缩写也是U.S.,于是人们便把这两个名称合二为一了,意即那些经"山姆大叔"之手的牛肉,成了"美国"的财产。于是当地的人们就把"山姆大叔"当成美国的绰号,并逐渐流传开来)
8雾都:伦敦, 人们就会把“雾都”的称号与它相连。在上世纪60年代之前, 伦敦称为雾都是世人共知的。 伦敦烟雾缭绕, 迷茫一片。尽管街头路灯明亮, 但能见度仍然很差, 看不清10米以外的东西。
9老牌资本主义强国:因为英国的资本主义发展的比较早,经济结构、政治结构、文化结构,与18世纪英国的现实结构相互作用的结果。而英国使得很快就发展到世界霸主的地位,即使在今天也是世界强国之一
10丧尸之国:英国人平均睡眠时间只有6个小时,缺乏睡眠将会侵蚀西方社会发展下一代技术的能力,从而彻底丧失竞争力。在社会经济关系复杂的今天,失眠情况的日益恶化甚至会导致英国变成一个“丧尸之国”。长期缺乏睡眠将让民众变得木讷和缺乏创新能力,这对经济发展来说是一个大灾难。到那时,民众所关心的将只剩下抓紧一切机会睡觉,而不会想着去做其他任何事情。牛津大学教授鲁赛尔·福斯特表示,长期缺乏睡眠将会导致民众出现身体发胖、过敏易怒、产生幻觉和抑郁等症状。
满意的话给个好评偶

‘叁’ 英国人有哪些优点

英国人友好,热情,也多少有一点傲慢。

英国人诚实,厚道,不乏有一定的幽默感,并且比较准时守约,讲究礼节,在正式社交场合特别注重服饰。

英国男人讲究"绅士风度",英国女人严守"年龄秘密","女士优先"在英国已成为风气。

英国人爱排队,而天气则是英国人经常谈论的话题。

英国人不愿轻易吐露心扉,也无意打听别人的隐私,以"不管闲事"着称。

英国人不欣赏美味,不善于烹调,但实际上他们却很讲究席间礼仪。

英国人颇爱宠物,对马、狗、猫、鸟等动物感情很深,有"爱我就爱我的狗"之说。

英国人有付小费的习惯。

‘肆’ 英国传统文化,习俗

英国的传统文化特点:

  1. 浓厚的宗教色彩。英国是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英国,人人都有信仰宗教的权利,社会和政府不得干涉。他人可以随意改变宗教信仰,可以在布道,礼拜和仪式中表明他的信仰。

  2. 贵族等级制。英国社会一直存在着明显的等级区分,贵族等级制一直在英国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以至在资产阶级革命后的一百多年依然被称为“贵族的世纪”。

  3. 自由主义文化。在英国,时常看到一些学生做出放浪形骸的举动,比如他们晚上会在路边席地而坐,喝酒交谈,比如他们会走着走着就发出肆无忌惮的笑声。

  4. 崇尚的传统文化英国历史演变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其文化传统有较大的连贯性,这种连贯性必然导致英国人坚持一种传统观,即崇尚过去的智慧和成就,崇尚蕴涵传统的制度和生活方式。

英国的重要节日

一April Fools Day(愚人节)

二Hallowe'en(万圣节)

三Christmas(圣诞节)

四 New Year's Day(元旦)

五Valentine's Day(情人节)

六Easter(复活节)

七Christmas Eve(平安夜)

(4)英国人什么时候变成诚实扩展阅读:

英国的饮食文化

饮食文化传统的英国人非常重视餐桌上的礼仪 懂得这些得人被视为有教养的人 细节很多 在这里就简略的解释一下 剩下的需要在实践中体会与英国人交流中学习。

刀叉的摆置

用餐中为八字形,如果在用餐中途暂时休息片刻,可将刀叉分放盘中,刀头与叉尖相对成“一”字形或“八”字形,刀叉朝向自己,表示还是继续吃。

刀叉的拿法

两只一组使用刀、叉为正式的用法,右手拿刀,左手拿叉,与筷子同样的是以两只为一组。刀用来切割食物,叉用于送食物入口。

刀叉的用法

刀叉有不同规格,按照用途不同,其尺寸的大小也有区别。吃肉时,不管是否要用刀切,都要使用大号的刀。吃沙拉、甜食或一些开胃小菜时,要用中号刀,叉或勺一般随刀的大小而变。

‘伍’ 英国人是不是“很傻”讲的是什么故事

周先生来到英国,第一个感觉,便是觉得英国人很傻。

一次,他走在街上,不小心撞上了英国人,对方却很抱歉地说一声:“sorry”。好像是他碰了周先生一样,让人不可理解。

久居英国的朋友告诉周先生:如果你买了东西,拿回家后,忽然又不想要了,无论你买了多长时间,只要没有污损,都可以拿回去退货。没有任何理由,只要你说不喜欢就行了。

一次,周先生从英国向国内寄回一块手表。可当家人收到时,只是一只空盒子。里面的手表不翼而飞,不知是落在邮路的哪一地界了。当他向英国邮局提出此事时,邮局却未让他出示任何证明且很快地向他赔偿了损失,也不怕其中有诈。

买了车,要去上保险。

按规定,学生和老师是有一定优惠的。于是,周先生填写了这两项,办事人员没有要求他们出示任何证件和证明,很顺利地办好一切。

一位曾在英国某大学做访问学者的先生对周先生讲:在实验室里,有许多贵重金属,如黄金、白金等,没有人专门管理,也没人监视。如需要,自己去拿就行了,用多少都不要紧的,但不能作为私用。

如果你一念之差,顺便捎带了些回家,那么,这意味着你的信誉彻底完蛋,以后也不会有任何单位聘用你了。

这就是说,英国社会非常看重人的德行。

他们认为:一个人如果没有良好的德行,那么便没什么尊严和信誉,而一个没有尊严和信誉的人,社会是不会接纳的,这也是英国社会在用人时,那么看重你有无犯罪记录的原因。

也许有人认为英国人很傻,实际上这是一种高贵的品质:诚实。

在英国,上火车是没人检票的,你只要去窗口买好票就行了,站台绝对开放,但却没人逃票。

当然,你更不用怕超级市场的短斤少两和讨价还价。

因为,他们的标价绝对的诚实,也不会在秤上做什么文章。

说来也不奇怪,一个社会如果视名誉比金钱重要的话,那么,诚实就成为必然的了。

‘陆’ 请问英国是约翰牛,法国是高卢鸡,俄国是北极熊,是怎么个由来

18世纪,英国有位作家名叫约翰·阿布思诺特,阿布思诺特生活在英国与西班牙争夺西班牙王位继承权的战争年代,他毕业于圣安德鲁医学院,担任过英国宫庭医生,善于写政治性的讽刺作品。他对英国"辉格党"的好战政策非常不满,于是写了一本书,名为《约翰·布尔的历史》(The
History
of
John
Bull)。在这本书里,他成功而详细地刻画了约翰·布尔这一人物。约翰·布尔是一位来自上流社会(upper
class)里的绅士。此人矮小(short)而肥胖(fat),急躁(impatient)又好教训人。不过他正直(honest)而诚实(honest),滑稽又可笑,热情洋溢又有点想入非非。这个人物简直就是当权者的影子。这个被刻画得栩栩如生、风趣幽默的人物深深打动了一位漫画家。他细读几遍后,挥笔画了一幅约翰·布尔的漫画(cartoon)。画中的约翰·布尔骑着一匹马,头戴宽边礼帽,脚踏长统靴,一派趾高气扬、不惧怕任何困难的模样。可惜他太矮太胖,怎么看都不像是个"大人物(VIP)"!可是,约翰牛喜欢虚张声势,也很执拗,但心地善良,且这幅漫画形象生动、耐人寻味,英国人很快就在他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另外,公牛是英国人当时乃至现在都非常喜欢、甚至有几分崇拜的"偶像",于是英国人渐渐地把牛视作同仁(fellowship),乃至自己的象征了。人们也跟着把英国人称为约翰牛。这个绰号多半是形容英国人傲慢、固执。 高卢是法国古称。高卢雄鸡是法国第一共和国时代国旗上的标志,是当时法国人民的革命意识的象征。
高卢雄鸡(La
Coq
gaulois):罗马帝国把今天法国这个地方叫做高卢(Gallia),
把高卢人叫做Gallus,而它在拉丁语裏的另一个意思是公鸡。中世纪前期无人作如此联系。大约14世纪后这种联系才普遍。尽管雄鸡被法国人赋予警惕勇敢的品质,但是与代表英国的狮子和代表德国的雄鹰相比,雄鸡不免给法国人带来一些尴尬。
北极熊:北极熊就其比喻国家的巨大规模和民族的坚韧,我想这仍然是俄罗斯的一个恰当的绰号。如果就北极熊的凶猛、强悍、咄咄逼人的含义来说,俄罗斯很大程度上早就不是这样

‘柒’ 急需英国的详细发展史及风土人情

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英语: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威尔士语:Teyrnas Unedig Prydain Fawra Gogledd Iwerddon 苏格兰盖尔语:An Rìoghachd Aonaichte na Breatainn Mhòr agus Eirinn mu Thuath;爱尔兰语:Ríocht Aontaithe na Breataine Móire;苏格兰语:agus Thuaisceart éireann Unitit Kingdom o Great Britain an Norlin Airlann),简称联合王国(英语:The United Kingdom)或英国(英语:Britain),英文缩写(GBR),是由大不列颠岛上的英格兰、苏格兰和威尔士,以及爱尔兰岛东北部的北爱尔兰共同组成的岛国,还包括一些英国海外领地。英国本土位于欧洲大陆西北面的不列颠群岛 ,被北海、英吉利海峡、凯尔特海、爱尔兰海和大西洋包围。 英国是由不列颠群岛中大部分岛屿组成的,其中第一大岛是大不列颠,第二大岛上有北爱尔兰和爱尔兰共和国。苏格兰西部沿海有一个叫做赫布里底的大群岛。苏格兰本土的东北沿海有奥克尼群岛和萨得兰群岛。上述这些群岛都与本土有行政上的关系,但爱尔兰海上的马恩岛以及大不列颠与法国之间的海峡群岛则基本上自治,不是联合王国的组成部分。 英国的面积大约为242500平方公里(93600平方英里),从南部海岸到苏格兰的最北部差不多将近1000公里(约600英里),横向最宽处差不多将近500公里(约300英里)。 "Britain"这个词起源于希腊和拉丁词,而最终可能追溯到凯尔特语。尽管用"史前时期"这一尺度来衡量时,凯尔特人也是稍后才来到不列颠群岛的(在此之前的那些文明就已创造了诸如埃夫伯里巨石建筑遗址和圆形巨石阵这样的着名历史遗迹),但是有关英国历史的文字记载毕竟还是从讲述凯尔特人开始的。"凯尔特"这个词语相当普遍地经常用来区分不列颠群岛的早期居民和后来的盎格鲁-撒克逊入侵者。
罗马人的统治从公元43年起延续了300多年。在罗马人于408年最后撤走之前,该岛开始遭到来自北欧的盎格鲁人、撒克逊人和朱特人的侵扰,经历了一段日趋混乱的时期。"England"这个词正是从"Angles"而来的。在此后的两个世纪中,侵扰逐步变成了定居,并建立了许多小王国。不列颠人在如今的威尔士和康沃尔地区独立生存下去。这些小王国中出现了力量较强称霸全国的王国,先是在北方(诺森布里亚王国),然后在中部(麦西亚王国),最后在南方(西撒克斯王国)。但是,来自斯堪的纳维亚的北欧海盗接着入侵英国并定居下来,尽管在10世纪时西撒克斯王朝曾击败过入侵的丹麦人并一度称霸英格兰的广大区域。
1066年发生了对英格兰的最后一次成功入侵。诺曼底的威廉公爵在黑斯廷斯战役中击败了英国人,来自法国的诺曼人和其他人来此定居。在随后的3个世纪中,法语成为贵族的语言,法律结构受到了英吉利海峡彼岸所通行的那一套的影响,社会结构在某种程度上也受到了影响。 威尔士虽然常常处于英格兰人的势力范围之内,但一直是凯尔特人的堡垒。然而在1282年卢埃林王子阵亡之后,爱德华一世发动了一场战役并取得胜利,把威尔士置于英格兰的统治之下。威尔士人的民族情绪继续高涨,15世纪初由欧文·格林德领导的起义便说明了这一点。1536年和1542年的联合法令把英格兰与威尔士在行政、政治和法律上统为一体。 当初住在苏格兰的大多是皮克特人。公元6世纪,来自爱尔兰的苏格兰人在如今的阿盖尔地区定居。洛锡安住着英格兰人,而威尔士不列颠人则继续北上来到斯特拉思克莱德。9世纪时,苏格兰各地区联合起来抵御北欧海盗。在整个中世纪,英格兰当时强大的君主国一直威胁着苏格兰的独立。
英格兰与苏格兰最终的联合表明,当时宗教上的差异比之以往的民族仇视更加至关紧要。在英格兰,伊丽莎白一世于1603年由苏格兰詹姆斯六世(英格兰詹姆斯一世)继位。即使如此,英格兰和苏格兰除了在奥利弗·克伦威尔统治时一度被强行联合在一起,在17世纪它们一直是相互独立的。到1707年,由于意识到更紧密的政治和经济联合会带来益处,双方同意建立一个单一的大不列颠议会。苏格兰仍然保留自己的司法制度和宗教社区。但是在乔治一世和乔治二世这两位汉诺威王室新教徒统治期间,英格兰和苏格兰之间的关系紧张起来,詹姆斯二世党人发动过两次叛乱,试图恢复信奉天主教的斯图亚特王室。
爱尔兰在公元前就出现了许多王国,但爱尔兰并没有能免受北欧海盗的侵犯,到公元10世纪时竟成了北欧海盗的一统天下。

1169年英格兰的亨利二世发动对爱尔兰的入侵。英格兰籍教皇阿德里安四世授予亨利二世最高统治者的权力,因为他急于想使爱尔兰教会完全顺从罗马。爱尔兰大部分地区都落到了盎格鲁—诺曼权贵手中,但是在中世纪英格兰几乎没有在此直接行使管辖权。 都铎王朝的几位君主干预爱尔兰的倾向要强烈得多。在伊丽莎白一世统治时期,对爱尔兰造反者发动过一系列战役。'抵抗运动主要集中在北部的乌尔斯特省,1607年由于抵抗运动失败以及领导人出逃,乌尔斯特变成了来自苏格兰和英格兰的移民聚居地区。 由于英国内战(1642~1652),爱尔兰又爆发了多次起义,但都被克伦威尔镇压下去。1688年詹姆斯二世被废黯之后,英格兰与爱尔兰之间的战争更是不断。18世纪大部分都是脆弱的和平时期。18世纪末,英国政府为谋求稳定作出了多方努力。1782年,爱尔兰议会(建立于中世纪)获得立法自主权;在宪法上与大不到颠的唯一纽带是王国政府。然而,该议会仅仅代表少数盎格鲁-爱尔兰特权阶层,天主教徒被排斥在外。1798年发生了一次起义,但没有成功;1801年,爱尔兰与大不列颠联合为一体。
虽然1916年都柏林民族起义者的起义遭到了镇压,但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未期,一股称为爱尔兰共和军的游击力量开始对英国当局采取军事行动。1920年通过的爱尔兰政府法案规定要成立两个地方自治议会,一个设在都柏林,另一个设在贝尔法斯特。该法案于1921年在北爱尔兰实施,乌尔斯特省9个郡中有6个接受了它们自己的议会,同时在英国议会中仍享有席位,并服从英国议会的最高管辖权。但是,爱尔兰共和军继续在南部为争取脱离英国当局赢得独立而战斗。1921年6月签订了停战协定之后,根据同年12月缔结的英—爱条约建立于爱尔兰自由邦,1949年该自由邦成为爱尔兰共和国。

海峡群岛和马恩岛虽不属于联合王国,但与联合王国有着特殊的关系。海峡群岛在10世纪和11世纪时曾是诺曼底公国的一部分。马恩岛在1266年以前名义上一直由挪威行使主权,到1765年最终才直接由王国政府管辖。今天,海峡群岛和马恩岛都有各自的立法机构和法律制度,英国政府则负责那里的防卫和国际关系事务 英国是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战主要战胜国,故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对议案拥有否决权;英国也是欧盟成员国和北约创始会员国之一。 英国的风土人情英国人是以保守出名的。在英语中,保守除了有因循守旧、愚顽不化的贬斥之意外,还有谨慎、稳重和不冒失的褒奖内涵。当我们观察和了解英国人的日常生活、思维方式及其社会发展的时候都不能忘记这一点。英国人的保守表现在他们倾向于接受熟悉的事物,而对于新奇或者外来的东西总是持怀疑态度。他们说,“英国人一般比较保守,或者比其他大多数国家的人们略微保守一些”。这个自我评价也是比较保守的,因为在外国人看来,英国人简直保守得不可理喻。英国人虽保守但不乏幽默感,而且以其幽默感闻名于世。矜持、谨慎和幽默是英国人天性的一部分。英国人的礼仪是出名的,所以你到英国去一定要遵守他们的礼仪。

当你去访问一个英国人是一定要先在门口敲门,等他说“请进”是才能进去,先生进门要脱帽。英国人无论在什么场合,即使一家人在吃饭,父亲叫儿子递个东西也要在前面加个“请”,事后总不会忘说“谢谢”。在英国,如与别人相遇时,总会以“今天天气很好”或者“看起来要下雨”之类的话。如果你用国内的“你吃饭了吗?”是很不礼貌的。

三个禁忌

英国人有排队的习惯,插队是一种令人不齿的行为。

不能问女士的年龄。英国人非常讨厌谈论男人的工资和女人的年龄,甚至他家里的家具值多少钱。在英国没有比对中年妇女说一声“你看上去好年轻”更好的恭维话了。

不能讨价还价。在英国购物,最忌讳的是砍价,这是被认为很没面子的事。如果你认为一件商品的价格合适就买下,不合适就走开。


[解题过程]

风俗习惯
伦敦的星期天,商店都停止营业,所有的剧场和大多数电影院也都关门。因为伦敦人都喜欢在星期天出城去郊游。

英国,送礼时最好送较轻的礼品。由于所费不多就不会被误认为是一种贿赂。英国人也象其他大多数欧洲人一样。喜欢高级巧克力、名酒和鲜花。对于饰有客人所属公司标记的礼品,他们大多并不欣赏。
饮茶,是英国各阶层人民都喜爱的茶,几乎可称为英国的民族饮料,特别是妇女嗜茶成癖。英国人爱好现煮的浓茶,放一、二块糖加少许冷牛奶。
下午茶在乡间,也叫荤茶,或饱茶,喝茶时附带吃鱼、肉等菜肴,代替正餐。
英国还有五时茶,是有亲阶级妇女的社交活动,与其说饮茶,不如说约朋友下午五时茶叙,见见面,谈谈心,相当于欧洲大陆妇女们的咖啡招待会。

英国人见面时不爱讲个人私事,而爱谈论天气,否则会受以冷遇。
在英国翘大拇指是拦路要求搭车之意。
在英国,如果戴口罩上街,人们会认为是传染病者跑出来了,也许还会有人叫救护车。--衣着:
英国人在穿戴上依然比较讲究,因此在会客、拜访或参加酒会、宴会、晚会时仍要穿西服打领带。在夏天,可以不穿西服,只穿短袖衬衫,但也得打领带。
--约会:
英国人的时间观念较强。对安排好的约会一定要准点。无故迟到很不礼貌,到得太早也不必要。如因故延误或临时取消约会,要设法用电话通知对方。英国的电话可以直拨全国各地及世界许多城市。

--谈判习惯:
英国商人并不喜欢长时间讨价还价。他们希望谈一、两次便有结果。除了重要谈判,一般有一小时已足够。他们有时还利用午餐讨论业务。如果对方邀请可以参加。
同英国人谈生意,讲究谈判的方法和策略是很重要的。重要的业务谈判,要与公司的决策人物,如董事长、执行董事兼总经理商谈,而且要提前约见。英国人在商谈中讲究礼节,保持矜持,不过分流露感情,因此同英国人谈生意,要仪表整洁,谈吐文雅,举止端庄。
英国商人在商谈中既保守又多变,所以,我们要不卑不亢,把握火候,力争双方达成协议。有时在谈判中,商人突然改变自己的主意,特别是谈判后如果不及时签订合同,他会反悔已谈妥的条款。因此,抓住时机,及时签约是一个招数。
英国人一般不善交际,但有时为了生意的需要,也作一些必要的应酬。而这种应酬,也显得保守古雅。
英国人从不把时间同金钱相联系。英国人的节假日是不可侵犯的,每年7月底到9月初是他们休假时间,因此出国洽谈最好避开这个时间。在同英国人商谈之中,礼节礼貌是很讲究的。在谈到“英国人”时,不要使用“英吉利人”一词,否则会引起其他民族的不满。女王在英国人的心目中乃是至高无上的地位,国家的象征。因此席间不可有对女王不礼貌的言词。当生意谈得双方都比较满意时,英国商人会邀你去他家里作客,你应按时赴宴,鲜花、巧克力和酒,可以作为赴宴时的礼品。圣诞节、新年和对方的生日,寄上一张贺卡也将会加强双方的友好合作关系,可以促成生意。
--展览:
英国每年有许多贸易博览会和展览会,出访时间最好和对口展览会相一致,这样可以了解英国市场和接触大批商人。这类展览很少超过一星期。博览会印制的目录上刊有展出者名字和展品,对做生意很有帮助。
--节假日:
绝大部分英国商人每周工作5天,星期六和星期日是假日。8月份最好不要访英,因大部分人都去休假。另外,还要避开12月20日至次年1月2日,因人们都准备过圣诞节和新年。3月底至4月中旬是复活节。5、8两月还有假日。
英国人一般要喝啤酒及不加冰的威士忌。此外,他们喜欢成群结队去取较远的地方旅行。因此这个假期对英国人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他们必须先吃一份杏仁布丁,然后吃别的东西。如果在这个星期内收到别人的礼物,觉得不合用或不满意时,还可以拿着礼物到原来的商店,换一些自己喜欢而价格相若的东西。这样,送礼物和收礼物的人都会感到很方便。
煤块英格兰人新年到别人家拜访时,必须携带一块煤,并且亲手把煤放进人家的炉子里,作为敬贺新年的礼品。同时还说一句祝福的话:“祝你家的煤炭,长燃不息。”

小费
是否付小费视情况而定,一般服务行业以10%付小费。旅馆每天每间20便士左右,房等级高的小费应略为增加。中晚餐可给10%的数目。车站和机场行李搬运工人视情况给一镑左右的小费。(车站和机场均备有小车,可借车自己推运行李)。出租车小费亦给10%,长途租车可每天给二至三镑。此标准也还可以再加20%的物价膨胀指数。

办公时间:
政府机关:09:--17:30
公司行号:09:--17:30
银行:1)英格兰:周一至周五9:30--15:30(部分大的分行周六亦对外营业09:30--12:00)

2)威尔士:周一至周五9:30--15:30
3)苏格兰:周一至周三营业时间为09:30--12:30及13:30--15:30,周四营业时间为09:30--12:30,13:30--15:30及16:30--18:00,周五营业时间为09:30--15:30
4)北爱尔兰:周一至周五营业时间为10:00--12:30及13:30--15:30营业时间:
商店和百货公司的营业时间一般是9至17时,星期三、四有许多商店延至19时,星期六在13时关门,但牛津街和庞德街附近的百货公司营业到17时,星期日几乎所有的店都休息。

‘捌’ 英国人民有什么显着的特征

英国人民族性中最显着的特征是主实践重行动,他们看重的是实际、讲究的是效果。他们做事依赖直觉、本能和经验,经验主义是这个民族性的最好表述。提到英国,人们首先想到一些专属于英国的词语,比如,英国绅士,这是一个在精神气质上有类于贵族但在行为规范上又与之有差别的群体,从而有研究者从中提炼出了“绅士道”这样一个文化概念。再比如,“约翰牛”,这是一个饱经事故又颇有些牛劲的实干家形象,经过渲染,john bullism从而成为了“英国习气”或“英国的典型性格”的代称。任何一个伟大的民族之伟大,总是以其民族精神为支撑的。但,作为一个对世界政治历史关注比较多的研究者,"我"始终以为,任何一个伟大的民族之所以伟大,总是以多面向的民族精神为内涵的。正如中华民族并不只是勤劳勇敢一样,英吉利民族也并非仅仅是“绅士道”和“约翰牛”,或者再加上“英国病人”。 如何展现作为“复杂综合体”的英国精神呢?这恐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英谚云:一个英国人,一个呆子;两个英国人,一场足球:三个英国人,一个不列颠帝国。"我"以为,把一个个英国的人或事分开来讲,难免得到一个呆板的形象。用剧情展示的方式,截取能够体现英国精神的方方面面,以点睛之笔,穿插勾连,形成一幕幕英国精神活剧,让事实自己说话,让读者自家体会,恐怕是展示英国精神的一个比较好的办法,或许唯有如此,我们才能从三个英国人身上看出一个不列颠帝国。 在英国精神里面,有一种强烈的普世主义色彩。大文豪莎士比亚有句名言:仅仅一个人独善其身,那实在是一种浪费。上天生了我们,是要把我们当作火炬,不是照亮自己,而是普照世界:因为我们的德行尚不能推及他人,那就等于没有一样。这种普世主义色彩。体现在英国以及英国人的方方面面,政治、文化、社会、科学、教育、理性、冒险、事业等等。这种普世主义对于英国精神——英国文明和价值观——在世界上的广泛传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另外,英国人友好,热情,也多少有一点傲慢。英国人诚实,厚道,不乏有一定的幽默感。 英国人比较准时守约,讲究礼节,在正式社交场合特别注重服饰。
英国男人讲究"绅士风度",英国女人严守"年龄秘密"。"女士优先"在英国已成为风气。
英国人不愿轻易吐露心扉,也无意打听别人的隐私,以"不管闲事"着称。
英国人不欣赏美味,不善于烹调,但却讲究席间礼仪。
英国人颇爱宠物,对马、狗、猫、鸟等动物感情很深。有"爱我就爱我的狗"之说。
天气是英国人经常的话题。
英国人有付小费的习惯。

‘玖’ 读[傻帽英国人]有感400字

读完文章后很有感受,也浏览了网上很多朋友对文章进行的评论,褒贬不一,理解也各有不同。
本人也有一观点:作者写文章的时候,应该仅是从审美和积极的角度去通过英国人的诸多行为特点来阐述社会问题,那么评者也应该汲取其积极方面的意义。任何事物都是矛盾体,都有双面性,不可否认英国人自然有英国人卑劣的那一面,但社会优胜劣汰和文明进步的今天,我们选择和思考什么,应该很明确。作者没有有意识的去作出英国人或中国人的区别,评论者也是出于不同世界观的理解,认识决定对错。
但我感谢作者,我们希望国人学习在删去文章里“英国人”后的所有社会行为。
如今,在社会意识形态层面普遍有“民族优劣论”的讨论,中华民族在历史长河中既留下了辉煌,也留下了耻辱,既有强悍,又有懦弱,那么我们如何去认识和评价呢?我想:积极的心态很重要。
信誉危机,信誉意识,信誉市场,是各个社会范畴竞相重视的问题。不解决,必将后患无穷。还记得:老人们习惯给没有心机、诚实老实的孩子,叫“我的傻孩子”,那里面含着什么?当社会在流行把“傻*”渲染成弱智的代名词的时候,社会上也同样需要一些“傻瓜”的存在。这个社会上最值得信任的人是谁?太多的人回答是“自己的父母”,为什么会是这个答案?即便连自己的爱人都成了不可绝对信任的时候,我们如何去认识现在的信誉和信任。以前的“战友”、“同学”包含着信任,现在还有吗?我没有“否极泰来”,也没有“杞人忧天”,更没有“草木皆兵”,只是在说一些现在和以前的不同。谁能否认这些不是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呢?不是影响民族信誉的关键性问题呢?如果国人让国人都不信任了,如何让世界得到信任?
都说天津人指路反着指,山东人指路带着去,也许这些是没有依据的造作,但当你听到后,去问路时,有何思考。河南人惹了中国人,那么所有的河南人又惹了所有的中国人吗?但当你去与河南人谈生意的时候,又有何思考。以前借钱的时候,有恐惧,那是出于怕别人笑话,纯属面子问题;而现在去借钱,有恐惧,却是怕别人担心自己能否还得了钱,纯属信誉问题。
来到社会迅速发展,经济快速提高的今天,商业欺诈越来越多,“无奸不商、无商不奸”又回到了每个现代人的意识中,说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圣训,不得不听”我们看看现在的银行坏帐,看看现在法院里五花八门的案件,国人确实处在一个存在信誉问题的过程中。和谐社会,我们确实需要和谐社会,当“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战略发展达到阶段性目的后,应该去追求和谐了。国人应不怕住房在大小上不同,就怕有的人有房,很多房,而有的人一辈子都难有属于自己的房子。

附:“傻帽”英国人
来到英国,第一个感觉便是英国人很傻。如果你买了东西,拿回家后,忽然又不想要了,无论你买了多长时间,只要没有污损,都可拿回去退货。没有任何理由,只要你说不喜欢就行。
还有更傻的呢。一次,有个留学生从英国向国内寄回一块手表,可当家人收到时,只是一只空盒子,弄不清手表究竟是落在邮路的哪一地

界了。当他向英国邮局提出此事时,邮局未让他出示任何证据,很快向他赔偿了损失,也不怕其中有诈。
如此看来,英国人确实太傻了。时间长了,慢慢地理解了英国人的傻劲。一个曾在英国某大学做访问学者的先生对我讲:“在实验室里,有许多贵重金属,如黄金、白金等,没有人专门管理也没人监视。如需要,自己去拿就行了,用多少都不要紧的,但不能作为私用。如果你一念之差,顺便捎带了些回家,那么,这意味着你的信誉彻底完蛋,以后也不会有任何单位聘用你了。”
这就是说,英国社会非常看重人的德行。他们认为:一个人如果没有良好的德行,那么便没有尊严和信誉,而一个没有尊严和信誉的人,社会是不会接纳的。这也是英国社会在用人时,那么看重你有无犯罪记录的原因。在这个前提下,再看英国人的傻,却成了诚实的代名词。
好羡慕英国人的“傻”,在这种“傻”的氛围中,人人感到轻松、平和、宽容和安全,充满真诚与友爱,少了勾心斗角、尔虞我诈。透过这种“傻”,我真正感到英国人的大聪明,它使人在没有内耗的环境中全心全意地把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去。

阅读全文

与英国人什么时候变成诚实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印度檀香木是有什么味道 浏览:329
中国移动提速包是如何计费的 浏览:512
没有哪个国家向中国疫情 浏览:430
印度空调怎么清洗视频 浏览:913
英国宫房价需要多少钱一平米 浏览:417
中国凭什么尊重美国 浏览:341
印尼中型公司注册资本多少钱 浏览:505
旅游去迪拜和意大利哪里好玩 浏览:626
印度普通大米口感如何 浏览:722
伊朗签订条约意味什么 浏览:90
印尼插头转换器怎么用 浏览:960
伊朗人用什么手机好 浏览:432
英国银行存款多少 浏览:287
中国物流大公司有哪些公司 浏览:786
越南美女要多少人民币彩礼 浏览:230
骆家辉老家在中国哪里 浏览:812
伊朗卖出的石油多少钱一升 浏览:883
西安至越南火车票多少钱 浏览:717
去越南买什么纪念品 浏览:246
到越南旅游可买什么 浏览: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