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阿甘正传>里面跟阿甘做采访节目的那个被射死的主持人死谁
那个被狂热歌迷杀死的歌手是闻名世界的 约翰·列侬,还有他的第二人妻子是日本人小野洋子本名:John Winston (Ono) Lennon
出生:1940年10月9日
逝世:1980年12月8日
出生地:英格兰利物浦市
身高:178CM
体重:153磅
星座:天秤座
血型:O
眼睛颜色:浅褐色
头发颜色:棕色
擅长的乐器:吉他,口琴等吹奏乐器,钢琴,鼓
学历:利物浦艺术学院
组乐队年龄:16岁
出道年龄:20岁
嗜好:诗歌、画画、女孩子们、毒品(LSD)
喜爱的食物:果冻,咖喱
喜欢的饮料:威士忌,茶
音乐上的爱好:传统摇滚(节奏与蓝调)
事业野心:变得有名有钱
家庭:父亲Freddie,母亲Julia,妻子Yoko(小野洋子),儿子Sean、Julian,前妻Cynthia
代表作:Imagine(想象),Jealous Guy(嫉妒的家伙), Love(爱), Mind Games(心理游戏), Woman(女人),Lucy In The Sky With Diamonds(露西在缀满钻石的天上),New York City(纽约城)
All You Need Is Love,Come Together,Happiness Is A Warm Gun
Strawberry Fields Forever, Oh My Love,Revolution, Norwegian Wood,
Ticket To Ride, Tomorrow Never Knows,Nowhere Man, Real Love,God [编辑本段]评价约翰列侬(John Lennon,1940.10.9——1980.12.8),大英帝国最高骑士勋章的拥有者(Most Excellent Order of the British Empire,简称 MBE),是一名摇滚音乐家,歌手,作曲家,艺术家,演员,和平主义者。他作为披头士乐队(The Beatles)的创始人之一而享誉世界。列侬和保罗麦卡特尼(Paul McCartney)的组合是最成功最有影响力的歌曲创作组合之一,他们共同创作出了历史上最着名的摇滚歌曲。Lennon在电视中,电影(如A Hard Day's Night一夜狂欢)中,着作(如In His Own Write自写集)中,采访中展现出了放任不羁的性格和过人的机智。他作为和平主义者,艺术家的一些事迹饱受争议。
在The Beatles时期之后,Lennon成为了一名出色的独唱歌手,在此期间,他发行了着名如"Give Peace a Chance"和"Imagine"等歌曲。经过1976到1980年的短暂隐退,Lennon带着他的全新专辑复出。但是,一月之后,他于1980年12月8日在纽约被枪杀。
Lennon有两个儿子:Julian Lennon(首任妻子Cynthia所生),Sean Ono Lennon(第二任妻子,日本先锋艺术家小野洋子所生)。
2002年,根据BBC的民意调查,John Lennon被被定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100位英国人中的第8位。2004年,在滚石音乐杂志的评论“流芳百世的人物:有史以来最伟大的50名音乐艺术家”中,John Lennon名列第38位,而他和Paul McCartney一手创建的The Beatles则名列第一。
⑵ 阿甘正传 疑问
约翰.温斯顿.列侬(JohnWinstonLennon)、英国着名摇滚乐队“披头士”(TheBeatles,也译做“甲壳虫”)成员、诗人、社会活动家。
1940年10月9日:约翰?列侬生于利物浦的一个破碎家庭,由姨妈养大。早年就读于利物浦艺术学院。18岁时,母亲死于车祸。
1956年:结识了14岁的保罗.麦卡特尼(PaulMcCartney)。1958年:保罗的好友,16岁的乔治?哈里森(GeorgeHarlison)加入乐队。披头士乐队基本成型。
1962年5月:正式与伦敦EMI旗下的一家小公司Parlophone签下录音合同。自此,开始了以披头士为主角的摇滚乐“不列颠入侵”。
1964年:年底,披头士有30首歌曲列入该年“佳曲100首”行列,他们的三张专辑垄断专辑排行榜之首达30周之久。此后的五年中,几乎所有专辑都成为乐坛经典。
1968年:约翰和辛西娅的婚姻破裂,随后遇见了纽约先锋艺术家大野洋子(YokoOno)。
1969年:约翰?列侬和大野洋子在直布罗陀结婚。
1970年:专辑《ABBEYROAD》(修道院之路)的发行引起乐队成员的分歧,约翰和保尔纷纷指责对方的妻子过分介入乐队的事务,从而引发口角乃至起诉,甲壳虫终于在70年代的第一年里分道扬镳,曲终人散。
70年代:约翰.列侬和大野洋子在纽约格林尼治村安家,继续音乐和艺术创作。
1980年12月8日晚,约翰在为洋子的歌曲《如履薄冰》配完吉它曲的回家路中,被一名疯狂的持枪者枪杀于自己曼哈顿公寓的门口。
⑶ 电影《阿甘正传》中的历史事件
阿甘这个人是虚构的,是把这个时代的缩影积累在一起,并无完全实有其事的人。 1.3K党
3K党(Ku Klux Klan, KKK)是美国最早的恐怖组织之一,1866年就有了。主要鼓吹白人至
上的种族主义,使用私刑、绑架、集体屠杀等手段迫害黑人、犹太人和东方人。 2.猫王
猫王埃尔维斯·普雷斯利(ELVIS PRESLEY)可能是20世纪美国流行音乐中最重要的人物。他虽然不一定是最优秀的,但无可争议的是他使摇滚乐在世界范围的流行普及化。单从他的唱片销量上就可以看出,他的影响力是非凡的。从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这20年间,他的国际热门歌曲一打儿接一打儿,甚至在他去世之后他的任何再版唱片都能保持极其稳定的销量。毋庸置疑,他是流行音乐历史上唱片销量最高的艺人。
他的富有争议的性感舞台形象确立了这种音乐在视觉上的标准; 3.小石城事件
1957年9月,美国阿肯色州小石城地方法院根据1954年最高法院关于取消公立学校中种族隔离的决定,宣布该泄⒅行闹醒Ы幽?名黑人学生入学。白人种族主义分子激烈反对这一决定。9月2日,该州州长福布斯以“防暴”为名派出国民警卫队前往阻止黑人学生入学,但未成功。23日,在州长的纵容下,上千名种族主义分子包围学校,殴打黑人记者,并把8名入学的黑人学生赶走。随后南方几个州也发生了袭击黑人的事件。小石城事件震动了全世界,艾森豪威尔政府被迫于24日派伞兵部队1,00 0余人赶赴小石城,“保护”黑人入学。在政府的干预下,地方当局于1959年宣布取消公立学校中的种族隔离制度。 4.约翰·肯尼迪
作为总统,肯尼迪在美国政治方面,奉行他的“新边疆”政策。在他执政期间,提出了为数众多的计划,包括改善城市住房条件、发展教育事业、为老年人提供良好的医疗保健、反对种族歧视等等。他执政时期,正值国际政治舞台风云变幻,古巴导弹危机、柏林危机等一大堆的麻烦缠绕着他,然而,肯尼迪没有退却,以高昂的情绪给美国民族带来了极大的希望和不顾一切勇往直前的勇气。
1917年5月出生在马萨诸塞州波士顿市。
1943年任海军少尉,并参与第二次世界大战。
1852年在波士顿竞选议员。
1956年作为民主党的候选人被任命为副总统。
1958年进入参议院。
1960年11月任美国第35届总统。
1963年11月22日,遇刺身亡。 5.花花公子的校服事件
好像历史上真有此事,不过主角不是JANNY。 6.越南战争
越南战争是二十世纪历时最久的战争。从四十年代中后期至七十年代中期,在将近三十年的时间内,越南爱国武装凭着简陋的武器先后战胜了两个强盛的资本主义工业强国--法国与美国,不仅创造了战争史中的奇迹,而且以其前仆后继的民族牺牲精神演示了战争史中的一幕幕奇观。 7.独立战争
1775年4月19日,在列克星敦打响第一枪的美国独立战争,是北美殖民地人民为反对英国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而进行的民族解放战争。这场战争从1775年至1783年,持续8年之久,最终以英国在北美殖民统治的破产和北美殖民地的独立而告结束。 8.南北战争
1854年共和党成立,1860年,反对奴隶制的共和党人林肯当选为总统,这预示了奴隶制度的末日。于是,南方7州退出联邦,1861年2月建立了一个新“国家”——“美利坚诸州联盟”,定都里士满。4月12日,南方军队炮击并于14日占领了联邦军的萨姆特要塞,挑起了内战(又称“南北战争”)。
这场战争具有现代总体战争的许多特点:双方均实行征兵制,共动员了400万人参战;双方均动员全部人力物力投入战争;战争目标不仅要消灭对方,而且要摧毁对方的社会经济制度,彻底征服对方;双方共死亡62万人,其中北方36万,南方26万,伤者百万以上,耗资250亿美元。 9.一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1914—1918年帝国主义国家两大集团——同盟国与协约国之间为瓜分世界、争夺殖民地和霸权而进行的首次世界规模的战争。战争先在8个欧洲国家(德国、奥匈帝国及其敌对国英国、法国、俄国、比利时、塞尔维亚和黑山)之间开始,后来逐渐有38个国家15亿人卷入战争。战场遍及欧、亚、非三洲和大西洋、地中海、太平洋等海域。 10.二战
1939—1945年,德国、意大利、日本法西斯国家发动了一场人类历史上空前规模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军民死亡5120余万人,最后以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的彻底失败而告结束。 11.约翰逊总统
林登·贝恩斯·约翰逊(1908.8.27—1973.1.22)是美国第42届第36任总统,生于得克萨斯州,是父亲塞缪尔和母亲莉伯卡的五个孩子中的长子。父亲是州议员。约翰逊在西南师范毕业后从事过多种职业。1948年当选参议员,1951年成为民主党议员领袖。1960年被提名为民主党总统候选人,竞选获胜。1963年11月12曰,肯尼迪遇刺身亡,约翰逊继任总统。继任后,他提出有关人权、减税、反穷困和资源保护的立法,得以批准。1964年竞选连任成功。他提出了建立“伟大社会”的口号,并出台了一些实际措施,也取得了某些成效。但他因袭前届政府的政策,并且扩大了印支战争。1965年,还派兵对多米尼加共和国进行了干预。特别是扩大印支战争,受到美国人民的强烈反对。约翰逊为了摆脱困境,不得不与印支方面进行谈判,以便结束战争。
任期届满之后,约翰逊不再竞选总统。退休后,他在得克萨斯的一个牧场住了下来。在他去世的第二天,越南停战协定在巴黎签字。 12.华盛顿反战集会
32万美国群众在华盛顿举行反对越战的大示威 13.阿波罗登月
1969年7月20日晚10点56分(美国东部时间),阿姆斯特朗步入历史。他先是乘小鹰号月球着陆器登上月球表面,避开月球冰砾,在宁静的沙海平稳着陆,他从舱梯的最低一级伸出穿了靴子的左脚,在月球上踩下了人类的第一个脚印。那是一个大约八分之一寸深的鞋印,它将在月球上保持五十万年之久。接着阿姆斯特朗说出了那个注定永传不朽的句子,“这是个人的一小步,是人类的一大步。” 14.乒乓外交
60年代后期起,长期处于敌对状态的中美两国开始为改善和缓和关系而进行试探和秘密接触。经毛泽东主席批准,1971年4月6日,正在日本名古屋参加第3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的中国乒乓球队,向美国乒乓球队发出访华邀请。
1971年4月10日,美国乒乓球代表团和一小批美国新闻记者,成为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批获准进入新中国境内的美国人。4月14日,中国总理周恩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接见了美国乒乓球队的成员,并对他们说:“你们在中美两国人民的关系上打开了一个新篇章。我相信,我们友谊的这一新开端必将受到我们两国多数人民的支持。” 15.约翰列农
“摇滚之父”约翰-列侬。“披头士”乐队是六、七十年代的标志。他们象征了狂热、先锋、敏感,也代表了吸毒、纵欲。但无可争辩的是:他们影响了整整一代人的思想。
1980年12月8日,约翰-列侬走出位于曼哈顿的公寓,照例有很多歌迷在等他。一个青年拿出列侬最新的专辑请他签名。列侬满足了青年的愿望。他怎么也没有想到片刻之后,他会死在青年的枪下
⑷ 阿甘正传的几个疑问
电影中也没刻意表述珍妮得的是什么病,有些情节在电影中只是符号,你知道她得了绝症就行了。珍妮代表的是当时的相当一部分美国青年,童年描写中有他父亲对她类似虐待的表现,这也反映出珍妮所代表的美国青年的世界观行程的各种因素之中来自家庭的因素,当他回归家庭回归生活以后对给他童年阴影或者说暗示的原来的家带有自然的责怪和厌恶。阿甘肯定是没有原型的,整部电影可说的东西很多,比如你可以把阿甘当做一个坐标来看待世界(包括美国当时一段时间的历史)这样会对理解影片有帮助,如果想知道电影中的暗喻那真不是一句两句能说明白的,最好多了解美国历史和文化
以上没有抄录内容,完全个人观点,希望给予好评,谢谢
⑸ 《阿甘正传》里影射了多少美国历史里发生的大事
刚刚看完《阿甘正传》这一部电影,在这部电影里面映射了美国很多历史上发生的大事,其中这两件跟大家分享一下。
1.越南战争,美国失败。阿甘参军后被派上了越南战场,在中士手下当兵。
2.中美乒乓外交。阿甘乒乓球技术超好,得到了总统接见,代表美国队和中国队打了一场球,促进了中美邦交。
3.水门事件。阿甘晚上打电话时看到对面有人潜入一个办公室,结果第二天水门事件就爆出了。
4.苹果公司的崛起。90年代,阿甘用捞虾的钱买了一个卖水果的公司的股票(苹果公司),几年后他赚到了大钱,苹果公司崛起了。
当然除了这几件事情以外,还有很多很多就是需要在电影里面慢慢的去发掘。而且这一部电影给我的感触挺深的,教会了我很多为人处世,做人的道理。
⑹ 电影阿甘正传中那个青年在给人签名的时候为什么会被人射杀
那个青年是约翰·列侬。1980年12月8日 John在他的公寓门口被枪杀,兇手Mark David Chapman总共 开了六枪。后来这名疯狂的乐迷被警方抓获并被判终生居住在精神病院里。
⑺ 阿甘正传里的英国青年
没有暗示是中国人 这个人是beatles主唱John Lennon 这个只是一个政见而已
⑻ 为什么阿甘正传里总讲总统被刺杀
反映社会现实,片中还有水门事件。
其实用阿甘揭露的全是社会丑恶的一面和阿甘的一生经历形成了对比,虽然他天生智力有缺陷但恰恰这使他能在当时美国那样的社会里“出淤泥而不染”。
阿甘(汤姆·汉克斯 饰)于二战结束后不久出生在美国南方阿拉巴马州一个闭塞的小镇,他先天弱智,智商只有75,然而他的妈妈是一个性格坚强的女性,她常常鼓励阿甘“傻人有傻福”,要他自强不息。
阿甘像普通孩子一样上学,并且认识了一生的朋友和至爱珍妮(罗宾·莱特·潘 饰),在珍妮 和妈妈的爱护下,阿甘凭着上帝赐予的“飞毛腿”开始了一生不停的奔跑。
阿甘成为橄榄球巨星、越战英雄、乒乓球外交使者、亿万富翁,但是,他始终忘不了珍妮,几次匆匆的相聚和离别,更是加深了阿甘的思念。
有一天,阿甘收到珍妮的信,他们终于又要见面…
《阿甘正传1994》网络网盘高清免费资源在线观看
链接: https://pan..com/s/1Gg-UUOJBndc8PR7z_kmBEg
⑼ 关于《阿甘正传》
《阿甘正传》中出现的约翰列侬是他本人的影像剪辑,是由演员乔·斯特法尼利(Joe Stefanelli)配音的。
约翰·列侬与披头士简介:
披头士由四个来自英国利物浦工人家庭青年组成,他们初期在利物浦的酒吧里驻唱,轻松自由的歌曲风格让他们在利物浦小有名气,后来他们被音乐经纪人发现,重新打造后远征美国,投身于摇滚故乡风风火火的摇滚奠基运动,并终于成为了众所公认的摇滚乐鼻祖。披头士创作的歌词也往往通俗易记,却往往能用最直白的语言蕴含最为深刻的思想,以青年独有的率真本色和直露的反叛姿态与同龄青年取得着心灵沟通。
约翰·列侬是披头士的灵魂人物,也是摇滚乐史上最为伟大的人物。约翰列侬词曲创作的才华源源不绝,在披头士时代列侬就已经出了四张个人专辑,60年代末披头士乐队解散之后,列侬发展起个人音乐事业,在妻子大野洋子的影响下,他大大改变了音乐风格,音乐中多了很多政治主张的内容,旋律也从优美流畅变得更加简约有力。而在1980年的12月8日,约翰·列侬不幸被歌迷枪击,飘然而去。
【列侬生平】
约翰·温斯顿·列侬(John Winston Lennon)、英国着名摇滚乐队“披头士”(The Beatles,也译做“甲壳虫”)成员、诗人、社会活动家。
一九四零年十月九日:约翰·列侬生于利物浦的一个破碎家庭,由姨妈养大。 早年就读于利物浦艺术学院。十八岁时,母亲死于车祸。
一九五六年:结识了十四岁的保罗·麦卡特尼(Paul McCartney)。
一九五八年:保罗的好友,十六岁的乔治·哈里森(George Harlison)加入乐队。经历了人员的变更和在德国的演出,披头士乐队基本成型。
一九六二年五月:正式与伦敦EMI旗下的一家小公司Parlophone签下录音合同。同年九月十一日,首张单曲《Love Me Do》(爱我吧)问世。《请让我快乐》大获全胜,自此,开始了以披头士为主角的摇滚乐“不列颠入侵”,大举进军美国市场,唱片倾销一空。
一九六四年:年底,披头士有三十首歌曲列入该年“佳曲100首”行列,他们的三张专辑垄断专辑排行榜之首达三十周之久。 此后的五年中,《Yellow Submarine》(黄色潜水艇)、《The White Album》(白色专辑)、《Magical Mystery Tour》(神秘之旅)、《Sgt.Pepper''s Lonly Hearts Club Band》(佩珀军士孤独之心俱乐部乐队)、《Revolver》(左轮手枪)等专辑都成为乐坛经典。
一九六八年:约翰和辛西娅的婚姻破裂,随后遇见了纽约先锋艺术家大野洋子(Yoko Ono)。
一九六九年:约翰·列侬和大野洋子在直布罗陀结婚。
一九七零年:专辑《Abbey Road》(修道院之路)的发行引起乐队成员的分歧,约翰和保罗纷纷指责对方的妻子过分介入乐队的事务,从而引发口角乃至起诉,披头士终于在一九七零年解散。
七十年代:约翰·列侬和大野洋子在纽约格林尼治村安家,继续音乐和艺术创作。
一九八零年十二月八日晚,约翰在为洋子的歌曲《如履薄冰》配完吉它曲的回家路中,被一名疯狂的持枪者枪杀于自己曼哈顿公寓的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