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外国人小时候都玩什么游戏/玩具,来聊
如果"外国人小时候"指欧美90年代长大的孩子,可能有不少文化区别。。。
好多中国人跟我提奥特曼和哆啦A梦那只猫,这些不就是日本的东西吗?好吧,不好意思,跟你同龄的英国人完全没经历过或听说过这些东西。既然动画片是这样的,玩具游戏差距也肯定如此。
之前写了至少四篇回答,都关于英国孩子长大接触的游戏以及影视。
小时候印象深刻的肯定是 Lego(乐高)。家里把其中一个车库转为乐高间,也就是我长大的地方。并不是天天玩 Lego,但是爸妈很喜欢我们孩子拼 Lego 来表达自己的创意。当时买了好多,但是父母很鄙视我们按照说明书去拼。结果满屋子都是,然后得自己随机做出来,再解释,这才得到了父母的认可。好多朋友家庭也是差不多的。有一位朋友能做出乐高变形金刚以及各种机械,心里一直吃醋到现在。这么说,好像在给乐高做免费广告,但并不是。各种玩具回忆本来就这样。有时候爸爸会帮我们拼东西,那也是小时候最开心的部分记忆。
长大了,父母更喜欢跟我们玩桌游和说话辩词游戏。每天吃饭之后都会玩。影响最深刻的是决斗地理用地图(地理游戏)。惩罚也渐渐成了写作文表达自己的成长收获,小时候一直非常反感。圣诞礼物和生日礼物慢慢从乐高变成了书籍。不过这也完全可以视为一种比拼游戏吧。
找玩具可以上找玩具网挑选。希望帮到您
B. 英国8岁的乔治王子为什么最喜欢的玩具是警车
我是缤纷鸟米小罗美术的老师,长期接触3-12岁孩子,算是比较有经验吧!
这是由孩子的性别意识决定的。几乎所有的小男孩都喜欢汽车,而在汽车里,他们最着迷的就是警车,消防车等工具类车辆,这是男孩的动手能力强,善于解决问题的天性决定的。就好似问幼儿园的小朋友,女孩子喜欢的是公主,城堡,宝石,男孩子就是汽车,手枪,挖掘机。
英国8岁的乔治王子,首先是小男生,其次是孩子,最后才是王子,所以喜欢玩具警车太正常不过啦!
C. 法国小男孩喜欢什么样的礼物
因为不知道你预算是多少,我都按不用花费太多来考虑,因为主要是心意和特色嘛。你可以送这个女孩子首饰,不用说很贵的,法国女孩非常会用小首饰打扮自己。选择有中国特色的,比如翡翠的耳环(不用真的翡翠,呵呵),带有龙的图案的项链坠,或者是中国结的手机链,都可以。父母可以选择家里的摆件,小屏风啊,泥人啊,长城模型啊,脸谱挂件啊……到时候他们可以向朋友们炫耀这是他们的中国朋友从中国带来的,他们会很高兴的~他弟弟~如果10岁以下的话,送他个电子宠物,,或者小游戏机他会非常喜欢你的,因为这种技术含量不怎么高的电子产品在中国非常之便宜在法国非常之贵(相对来说),小男孩会非常喜欢。如果大一点的话,恩,mp3,200RMB左右的足够了,记得选择有法语系统显示的,呵呵。希望可以帮到你,真心希望你能和这家人愉快地相处,祝法国之旅顺利!
D. 法国人在夏季都特别喜欢度假,他们一般都去哪些地方玩
这是才是法国人避暑的好地方!
法国尼斯世界十大避暑胜地每逢夏日热浪袭来,不只国内的小伙们感到酷暑难耐,连歪果仁也会奔赴海边,其中着名的避暑和裸晒天堂——法国尼斯最为流行。甚至在夏天,尼斯的气温也只有20度左右,非常适合夏天去避暑!
它位于法国东南部,被称为“欧洲版加州”,是法国第二大旅游胜地,仅次于巴黎,也是整个欧洲最迷人的黄金海岸。具有“世界富豪聚集地”之称的尼斯、海滩上随处可见昂贵的豪华别墅,以及融合艺术气息的奢华商店,使尼斯成为富丽堂皇、优雅别致的美丽之地!
这里最常见也最受欢迎的食物是生蚝,尼斯人爱吃生蚝,将它直接倒入口中,新鲜美味的生蚝滑过喉咙,能感受到海洋的味道,再点一杯冰镇白葡萄酒,真是绝配。
红葡萄酒炖牛肉,也是尼斯的招牌菜之一,用尼斯产葡萄酒炖煮牛肉,再配上蘑菇,洋葱,胡萝卜等,低温慢烤至牛肉酥烂,浓郁香醇,尼斯还有许多美味有趣,需要你的小伙伴亲自去发掘哦!
此外,尼斯离戛纳和摩纳哥很近,如果时间充足的话大家都可以到这两个地方去玩!
E. 小孩子最爱玩的游戏是什么
你是不是偶尔也在想了解一下,现在的小朋友友都喜欢玩的游戏有哪些?做为80后的叔叔们更是想起当年的红白机泪流满面,今天说几个目前了解到的,现在小朋友都比较喜欢的游戏。看看你是否也喜欢玩?
第一:当然是王者荣耀啦,不管大人小孩现在玩这游戏的数都数不过来。不服自己去问小朋友。
第二:绝地求生游戏,现在小孩子也喜欢玩,当然玩得多的是手游,PC端一般麻麻不会给钱玩的。我也是见过太多人小朋友坐在一起用麻麻的手机玩这游戏了。
第三:赛尔号,这个游戏说真的,当时也与一小孩子一起玩过,当时自己也好奇,想了解现在小孩子喜欢玩的游戏是怎样的,结果发现当时的赛尔号,真的是很多6-10岁的小孩子的最爱。给我的感觉有点像皮卡丘的感觉。当然不是完全懂,不作多于评价,怕小朋友一会组团来围攻。
第四:穿越火线啦,这个还用说吗?看看现在各大视频平台上依然是很多播放量的主宰嘛,但你也同时会发现这也是很多年龄相对较小孩子们的最爱。不得不说,CF真的很强大!
第五:我的世界,这游戏可以说是游戏界中的奇迹,有着不可动摇的地位,不过这游戏的确可玩性真的太大了。而且真是还是个不错的益智内游戏。
总给一下,以前游戏没有前后之分,都是目前所看到或是了解到的,小朋友都比较喜欢的游戏。是不是发现原来你自己也算“童心未泯”呢?哈哈,还不一起去与他们一战高下,搞不好还要输哟!
F. 英国、法国有什么小孩子喜欢的卡通人物么
这个不知道。。 这个可以知道。。 这个真不知道。。
G. 其他国家小朋友生活情况,文化习俗
外国孩子课余生活:参加社区活动 没有家庭作业
美国:参加社区活动
最有美国特色的学生课余内容就是参加社区活动。社区一周的活动项目非常丰富,包括参观银行和警察局、学做面包、到医院去照料病人、到湖边去清理垃圾且自己承包一段湖堤等。做义工是美国社会的良好传统风气,几乎所有的中学生都到社会上各种义工组织服务,像医院、图书馆、童子军、红十字会以及许多公司都积极组织和提供各种义工机会。在美国的中学生中有许多义工组织,类似活动很受孩子欢迎。在活动中,孩子们既接触到了社会、奉献了爱心,同时交到了许多朋友。据统计,美国12岁以上的青少年有60%以上的人参加过各种义务服务活动,如在当地的流浪者收留中心为无家可归的人做饭等。
除了做义工,美国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打工已成为风潮。联邦政府还专门为青少年打工立法,以保护孩子们的权利。良好的政策环境,保证了美国的青少年顺利地工作。特别是每年5月,美国各地就开始举办“少年工作交易会”,暑假需要少年打工的许多单位都拟订了计划,陆陆续续与学生们订立打工合同。
法国:到娱乐中心去
法国法律是不允许没有生活自理能力的孩子独自呆在家中的。为了解决双职工家长的“后顾之忧”,巴黎市政府规定,城内每个小区都选出一所小学设立“娱乐中心”,费用由国家教育部和巴黎市政府共同支付。“娱乐中心”的活动由辖区内各中小学的教师轮流主持,家长只需把孩子送到中心就可以了。在法国,委托娱乐中心照管的孩子很多,在中心里孩子们都能够愉快地和小朋友共度课余时光。
法国从小学到初中学生,几乎没有家庭作业。课余时间,许多学生去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参观学习,增长知识。法国的公立图书馆系统完备,巴黎的各类博物馆更是多如牛毛。18岁以下的人可以在这些场馆免费自由出入,法国各城市图书馆的借书证全市通用。由于免费,公共的图书馆、博物馆就成了学生们学习、交友的“营地”。
日本:寓教于乐培养情操
日本中小学生暑假生活比较丰富。在升学同样竞争激烈的日本,许多学生利用难得的长假去野外游玩,观察自然了解自然。教育主管部门在孩子的暑期活动中也充当一个积极组织者的角色,或者组织孩子参观博览会,或组织孩子进行发明创造比赛。学生自我组织也很流行,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组织自发性俱乐部,体育类有网球、足球、羽毛球、爬山等,文化类有舞蹈、乐器等。每个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参加一个俱乐部。这类俱乐部活动,对培养孩子组织能力、激发参与意识、培育集体合作精神中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为未来他们参与社会和政治打下扎实的基础。
英国:在快乐中培养性格
每到星期天,只要天气良好,摄政公园里总有不少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或是参观动物园,或是在草地上做游戏,或是在洒满阳光的草地上踢足球,他们来回奔跑,满身泥巴,笑声不断。 即使上课,英国学生也像做游戏,他们每天的课时并不多,中学生四节,小学生更少,考试不用百分制。学校认为,学生最重要的是体能培养和素质教育,不提倡学生死读课本,老师也很少布置作业。学校和社会上办有各种学生俱乐部,如足球、网球、棋艺、旅行等俱乐部,一般都是跨班级和跨学校的,学校鼓励学生参加俱乐部的活动。这些踢足球的学生都是足球俱乐部的成员,他们来自不同的学校。
在这里他们可以认识更多的朋友,扩展视野,锻炼社交能力。 与中国相比,英国的教育看起来的确有些"散漫",课堂教学不但漫不经心,而且常常"吵吵嚷嚷",一到课余时间就更不得了,由学校组织的、社会组织的。学生自发组织的各种协会、俱乐部几乎是铺天盖地而来,在中国的老师和家长看来,这岂不是纵容学生不学无术吗?但英国从上到下各阶层都认为,他们"玩"也是在学习嘛,在学习社交和各类技能。学校对孩子最重视的是体能和素质。特别是小学生,不仅要学习书本知识,还要有良好体质,将来才谈得上接受进一步的教育。事实上,这些踢足球和做游戏的学生,个个身体健康,生龙活虎,几乎没有戴眼镜的(想想看,我们身边带眼镜的有多少)。
在爱丁堡有一座地心博物馆,是英国学生素质培训基地的一部分,是专门为中小学生修建的一个素质和科普教育中心,建成时英国女王亲自剪彩。参观地心博物馆时,小学生需有老师或家长陪同,中学生则不必。乘电梯一直下降到地底,分别进入一个个别开生面的展览厅,"移动的大陆"、"天气观测"、"测试地震"、"宇宙形成"等,每一个展览厅都是用高科技手段建成的,十分逼真,非常生动。例如时空隧道,乘电梯从"现在"不断下降到'过去",电梯上的电子钟依次出现不断倒退的时间,而电梯四周则可以清楚地看到不同时代的名人、图景、情景和动物。参观者还可以通过巨型的穹形银幕、逼真的视听效果和各种电脑屏幕,看到英国是如何形成的,认识远古生物和昆虫世界的奥秘等,形声色等情景极为逼真。地心博物馆开放以来,已有十多万英国中小学生前来参观,他们在这种生动和直观的环境中获得的知识,并不亚于课堂上获得的书本知识。
既要学习当父母 还要学会面对死亡 英国学生课堂上学的东西也可以说是五花八门,毫不夸张地说,只要是人生中必须经历的重大事情,几乎都会先在课堂上学一遍。比如说当父母,应该是每个人的必修课,而且是一生中最大的一项工程,于是英国政府把如何当父母正式列入学校的课程,课程内容包括如何应付婚姻冲突,如何适当地"惩罚"孩子等。之所以要设置这门课程,目的是让孩子在真正结婚做父母前,多一些实践活动。上课时,学生们要扮演母亲或父亲,还要考虑孩子的花费以及各种生活技能。政府发布的一份报告称,教师要用自己在家庭生活中的经验,作为课堂教学的例子:"适当地提示自己的生活秘密,对教师来说,可以使课程更丰富更生动,学生们可以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并对有机会扮演父母的角色感到高兴。他们会用不同于平常的方式看教师,与教师建立一种新的关系,那就是他们首先是父母,其次才是教师。"
除了学习当父母,英国学生甚至还要学习如何面对死亡,这门课程的内容包括:在死亡、父母分居或离婚等问题上为孩子们提供辅导;带一位殡葬行业从业人员或护土走进课堂来谈论人死的时候会发生什么事情,并且让学生轮流通过角色替换的方式模拟一旦遇到如父母车祸身亡等情形时的应对方式。英国教育部门认为,开设这门课程的目的绝不是为了吓唬孩子们,而是帮助他们体验遭遇损失和生活方式发生突变时的复杂心情,并学会"在各种非常情况下把握住情绪的控制力度",增强其心理承受能力。
男生学习出大生差 打算实施男女分班 去年GCSE(英国中学会考)成绩中,53.2%应试的女学生拿了A到C的好成绩,但是男生的表现就逊色多了,只有42.6%拿到了A到C的成绩,而男女学生在写作技巧上的差异最大,只有47%的男生达到了应有的写作能力,而62%的女学生已经达到她们该有的水准。
英国教育部门认为,要缩小男女学生之间的差距,在文学与算术课程时数安排上应有所不同,同时,男女学生分班上课也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有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男女分班有助于同时提高男女学生的成绩。以艾萨克斯的一所综合中学为例,这所学校在1994年就实施了男女分班教学,而在一般中学生认为最难的"英文"科目上,在1996到1999年间,男生在GCSE中拿A至C的比例增加了26%,女学生也增加了22%,支持男女分班者表示,男生在整班都是男生的状况下比较容易专心,如果班上有女生,男生们在上课时就会玩过头。
H. 英国学生课间玩什么游戏
大航海这个游戏啊,不管练什么,其他的等级也要升的,所以肯定中途要专职,而且转职很方便,这点不用担心。
选冒险开局吧,技能什么的,你慢慢了解就知道了,是随着等级提升技能的,一开始你只能学几种,看任务需要什么就学什么了,一般都是考古,美术,开锁,观察之类的,这个都随意,因为想忘也可以忘。
很自由的。
关于开局,也都差不多,看你喜欢哪个国家了,除了法国,基本其他的国家没有太大的区别。
葡萄牙,西班牙是大国,首都位置好,威尼斯位置稍微远,但是刷苏悲任务也很方便,英国荷兰在北海,其实也不错,这个你都不用纠结,关键是加入一个好公会,让里面的大神指导你,否则你会走很多冤枉路!
I. 为什么大多数都是外国小朋友玩魔方呢
魔方是被当做玩具被大家认识的,而魔方却不仅仅是玩具这么简单。魔方被列为20世纪最有影响的100项发明之一,这并不是魔方爱好者们所为,而是社会学家根据魔方对人类的影响和作用,将魔方列入上个世纪对人类影响较大的100项发明之列。魔方最初是由匈牙利的一位名叫鲁比克的建筑学教授发明的,他是于1974年夏天研制出来做教具的,随意转动了几下却发现无法被还原,他花了好几个星期的时间去研究各方块的的位置关系,最后才使魔方恢复了原状。他认为这实在是一种很有教育价值的智力玩具,于是,写下了这种玩具的详细说明,第一批商品魔方于 1977 年在匈牙利问世。
20世纪80年代,魔方时髦达到第一次高峰。当时魔方被誉为是世界上“至今发明的最有教育意义的玩具”,由于对魔方研究的深入,从现在魔方运动的发展来看,除了是锻炼思维能力,大脑的体育活动外,魔方比赛也成了手指灵敏度的竞技比赛,参赛时选手的手指都几乎达到了自己灵敏的极限,这是别的运动所无法代替的。
1980年7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成立了魔方爱好者协会。
1981年年底,美国举办了第一届全国魔方锦标赛。
1982年6月初,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举行了第一届鲁毕克魔方世界锦标赛。来自美国、加拿大、法国、英国、荷兰、日本、匈牙利等国家的19名选手参加了这届比赛。在这届锦标赛中16岁的美国选手明泰以22秒96的成绩获得冠军。荷兰选手居斯�6�1斯许尔茨和匈牙利选手鲍什�6�1佐尔坦分别以24秒32和24秒49的成绩获得第二名和第三名。
之后,各种各样的魔方大型赛事纷纷举小DХ降娜瘸敝饕��杏?0年代,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现在魔方已不如以前那么被大家所狂热的喜爱。而魔方是不是在渐渐的消失?是不是将要退出历史舞台?
2005魔方世界锦标赛将于明年11月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奥兰多市迪斯尼乐园举行。
10月10日是荷兰2004魔方节。
欧洲魔方冠军杯赛于2004年8月7-8日在荷兰阿姆期特丹科学中心举行,比赛项目分为:3×3×3普通速度赛、盲拧、单手、用脚拧、最少步数,4×4×4普通速度赛、盲拧,5×5×5普通速度赛、盲拧以及Rubik's Magic. Rubik's Clock 等。
美国全国冠军赛于2004年7月10日在加利福尼亚举行,比赛项目有3×3×3与4×4×4 。
德国公开冠军赛在2004年4月24日举行,比赛结果全部产生。比赛项目分为:3×3×3普通速度赛、盲拧,4×4 ×4 ,5×5×5,Clock,Magic,MegaMinx。
法国锦标赛2004年4月16 日在法国巴黎举行,比赛结果全部产生。比赛项目为3×3×3普通速度赛。
加州理工学院春季联赛在2004年4月3日举行,比赛结果全部产生。比赛项目为3×3×3与4×4×4。
加州理工学院冬季联赛在2004年1月24日举行,比赛结果全部产生。比赛项目为3×3×3。
2003年8月,加拿大多伦多再次举行了魔方世界锦标赛。本次比赛的项目从二阶到五阶的魔方及魔板与Square 1 等。本次比赛由美国人Dan Knights以平均20秒的成绩夺取三阶魔方冠军。而世界最快纪录则由丹麦人Jess Bonde以16.53 秒夺得。
从中可以看出,由于魔方独具的魅力,它不仅没有走向衰落,而且接受它的人越来越多,魔方运动的水平也越来越高。更多的人对它态度在转变,由益智玩具转变为不断追求更好的体育运动。
正是因为国外经常举办魔方比赛,所以玩的人就越多。我们国家现在也有不少魔方协会,玩的人也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