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英国资讯 > 为什么英国军舰可以进入中国内河

为什么英国军舰可以进入中国内河

发布时间:2022-09-09 01:41:10

Ⅰ 紫石英号事件是什么

紫石英号事件
1949年4月,为了参加即将发动的渡江战役,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特种兵纵队炮兵各部队已经在长江北岸进入阵地。就在各部队正忙于进行战前准备时,4月20日,炮6团、1团、3团分别报告发现一艘不明外舰由东向西疾驶而来。来舰是英国皇家海军“紫石英”号快速护卫舰,其任务是接替原在南京江面的伴侣号驱逐舰,执行为英国驻南京大使馆担任无线电中继舰[真正原因]和运送燃油、食品[表面理由]等任务。

大战将至,英舰未经允许贸然而来,不仅航线直接威胁到了解放军渡江路线,且其前后主炮进行了某种形式的“火力检测”。这奇怪的举动引起了渡江部队甚至解放军高层的高度警惕。

当日早8时30分,解放军炮1团向“紫石英”号鸣炮警告,英舰则在后主炮塔侧面展开大幅英国国旗以表明身份,同时各炮塔开始转向北岸,准备实施还击。

9时30分,“紫石英”号航行至三江营附近江面时,解放军炮3团7连见警告无效,便对该舰开火射击,震惊中外的中英“紫石英”号事件由是爆发。

炮战中,“紫石英”号指挥台中弹,搁浅于政镇江附近江面。 4月21日,英国远东舰队连夜由舰队副司令梅登海军中将亲率“伦敦”号旗舰和“黑天鹅”号驱逐舰赶来报复,但又遭到解放军炮火的迎头痛击,只好朝下游上海方向逃去。

4月26日,英国国会就这一事件展开激烈的辩论。前首相邱吉尔挥着拳头叫嚣,要求英国政府立即派两艘航空母舰去远东,对中国“实行武力的报复。”遭到反对党领袖麦克米伦的明示——英国军舰进入中国内河的权利已于1943年被中国政府收回;而议员盖莱奇则质问邱吉尔:如果当年一艘亲希特勒的国家军舰在我们定的进攻日[诺曼地登陆]闯入英吉利海峡,难道我们不应该把它打得粉碎吗?

4月3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发言人李涛将军发表了由毛泽东主席亲自起草的措词强硬的声明,痛斥邱吉尔,要求英国政府认错、道歉并赔偿相关损失。

此后在谈判桌上,双方唇枪舌剑,互不相让,进行了多次交锋,但一直没有多少实质性进展。眼看着“紫石英”号趴在那里已经一个多月,英国当局感到非常难堪,英国政府和远东舰队面临着各方面越来越大的压力。

7月30日晚上,长江上夜色笼罩,江面上伸手不见五指。9点钟左右,一艘船名为“江陵解放”号的客轮顺江而下,驶近“紫石英”号停泊的水域。英舰长克仁斯见此机会,立即命令“紫石英”号起锚,尾随在客轮后面逃跑。解放军发现后立刻开炮阻击。“紫石英”号一边开炮还击,一边追上“江陵解放”号客轮,强行并靠在客轮左侧,以客轮为屏障继续逃窜,最后从崇明岛北口逃入大海。

7月31日,解放军袁仲贤将军就“紫石英”号逃跑事件发表谈话,披露了双方十一轮谈判的经过,严厉谴责“紫石英”号为逃避惩罚、强行傍靠客轮出逃和撞沉木船而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的罪行。

“紫石英”号出逃,有关这一事件的谈判也告结束。虽然谈判没有取得预期的成果,但是谈判桌上唇枪舌剑的激烈较量,也让英国人对中国人民解放军和共产党领导的新生政权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对其以后制定对华政策有相当的警示作用

Ⅱ 为什么其他国家的军队可以随意进出中国海域

随便进入中国海域?你那里看到随意了?中国海域又指的是哪里呢?
一般来讲,海域分为领海,专属经济区,公海三大范畴。
其中从海岸基点12海里内是领海,我们国家有完全控制权,是不能随便进入的,进入要被驱离,如果不服从驱离那冲突就会升级。
从12海里到200海里是专属经济区,这个区域算是半公海,其他国家民用传播可以随意无害通过,军舰其实也可以,当然部分地区如果专属经济区所属过有要求的话,需要通报一下所属国家,仅仅通报就行了,所属国没有禁止对方通过的权力。
200海里意外是公海,任何国家任何船只都可以随意通过。
---
现在看看你的问题,进入中国海域一般仅指领海,但是领海12海里内最近谁进入过呢?也许美国擦边进入过西沙群岛的12海里周边,但是很快被我国海军驱离了。这种操作是正常操作,进入领海就击沉那是不可能的,美苏两国争霸的时候美苏两国海空军每天都相互进入对方领海领空几十次,是每天,也只是驱离而已,真的进入就开火,估计地球灭亡几百次了。

至于南海那些岛礁十二海里,那个有特殊问题的。南海岛礁中,只有少数几个岛(太平岛,中业岛等)是可以划领海的(严格意义上只有太平岛可以),其他几十个礁石是不能划领海的,只能划专属经济区。所以美国军舰飞机进入这些岛礁甚至飞跃上空,那都是符合国际法的,虽然现在也是进入区域12海里也别驱离(我国其实没有在南海任何岛礁设立领海基线,也就是我国没有公布过正式的南海个岛屿领海范围)。
还有个问题,那就是南海没有真正公海,即便是空旷的东沙群岛(唯一露出水面的是黄岩岛,也叫民主礁,其实就是一块露出水面半米的大石头,法律上算是礁石,不是岛屿),划了200海里也囊括周边陆地了,甚至把菲律宾首都马尼拉都包括进去了。
如果你认为专属经济区也算我国海域不能通行的话,那菲律宾首都马尼拉也在中国黄岩岛200海里专属经济区范围内,难道马尼拉也算中国海域?菲律宾的船舶和军舰不能进入自己首都?

Ⅲ 领海12海里的由来

领海曾被称为沿岸水、沿岸海、海水带和领水,在地理上是指与海岸平行的、具有一定距离宽度的带状海洋水域。按海洋法,领海定义为:“国家主权扩展于其陆地领土及其内水以外临接其海岸的一带海域,称为领海。”1931年,国民党政府曾颁布过3海里的领海制,但实际形同虚设,列强的军舰自由游弋在中国的海洋江河。1949年人民解放军在长江上炮击英国军舰紫石英号后,结束了帝国主义军舰在中国内河横行霸道的特权。但领海权问题还没有做出规定。如果按照国民党政府的3海里领海线,渤海就成为了公海。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经过对世界各国领海范围的了解、分析,认为中国未来的威胁很可能来自海上,决定制定一个关于领海的规则。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最大的战列舰——英国纳尔逊级战列舰

国际上最早确定领海标准是有实际原因的:在18世纪世界进入火器时代后,大炮成为了战争武器,有海上战舰以来,一般衡量一艘战舰战斗力的指标,主要是看战舰搭载的主炮数量、口径大小、射程远近。领海的概念在最早时期,是以海岸边上的大炮所能打到的距离、舰炮的射程距离为限。是为了避免海上的舰炮对陆地的攻击、岸炮对军舰的打击而确定的。最初在海上崭露头角的是荷兰,那个年代舰炮最大射程不超过3海里(5—6公里),因而最初领海宽度定义为3海里。故为当时的海洋大国所接受。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大炮的性能不断提高射程增加,各国逐渐把领海向外扩大到7、11、22公里。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一般舰炮的射程都达到了20公里左右,12海里大约等于22·224公里。这时候很多国家倾向采用12海里(22公里)作为领海宽度。

人们常说的12海里领海主权、3海里领海主权,当初就是用舰炮的最大射程来测量的,大炮射程即是一个国家的领海范围。到二战时期最大的舰炮射程超过40公里。因而多数国家慢慢实行12海里的领海宽度。后来有的国家甚至提出200公里经济区的概念。

新中建立后,关于如何制定中国的领海范围,毛主席特意请教了海洋专家。1958年8月22日,周恩来以国务院的名义,请来专家探究中国领海的设立标准,毛主席参加了这次研讨。专家向毛主席介绍了领海的地位、作用、划分领海的方法及世界各国采用的领海制度。当时世界还没有一个公认的、统一的领海宽度。

海洋专家对毛主席说:“当时对领海主权的划分不太一样。发达国家一般要求是3海里,不发达国家则要求是12海里。因为不发达国家没有绝对权力,所以世界一直奉行3海里。”

毛主席追问:“为什么是这样?”

海洋专家说:“发达国家要求3海里,是因为别的国家很难到他的国土边上,尤其是美国,定为1海里也没有别的国家能过去。相反,他却可以以这个条款进入其他国家的领土边缘”。

“发达国家凭借经济、军事实力,肆意侵犯其他国家海域,掠夺海洋资源,他们主张领海宽度3海里,而发展中国家为保护自己领海主权及国土安全,多数主张12海里甚至更多的领海宽度。”

毛主席说:“这就是了,岂止是1海里。很多国家的内河都成了帝国主义的航道。我们支持12海里。”

毛主席在那里仔细听着,并向专家请教:“领海宽了对商船航行有影响吗?”

专家回答:“不会,海洋法规定,商船的正常商务活动是可以无害通过领海的。”

毛主席点点头,然后又指着地图上的渤海问道:“如果我们定了12海里领海宽度,那渤海还是公海吗?”

专家思索了一下回答:“渤海中最宽的老铁山水道也不足24海里,这样渤海就成为中国的内海了,我国享有完全的主权。”

毛主席微笑着站起来自言自语的说道:“看来,为了国家安全和繁荣,应当有这个较宽的领海。”

经过人大批准中国发表声明:

中国领海宽度为12海里。任何国家船只进入中国12海里的领海,都需要提前通知,获得允许后方能进入。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的12海里的领海线,在华沙大使级会谈上,美国表示尊重中国宣示的12海里领海线。

毛主席为中国领土安全高瞻远瞩,12海里领海制度,也更利于不发达国家,并获得世界认可。中国确定12海里领海宽度,渤海就成为了中国的内海。1982年,毛主席所宣称的12海里领海宽度,为世界各国广为认可,这个领海宽度标准,已成为国际惯例和国际标准,一直执行到现在。



Ⅳ 西方船只进入中国内河航运的历史背景

这都是清末以来,腐朽没落的清政府被迫打开国门造成的。一直到新中国成立才被驱逐。

Ⅳ 为什么英国用一艘服役40年的军舰开到中国来呢却被打脸了呢

英国已经不是过去的大营帝国了,现在它的军力已经下降,没有能力再把军舰开到中国来,所以他用一艘服役了40年的军舰,这时候,军舰可以说是自身毛病很多,所以开到中国来还没等表现英国的威严,就出了毛病,出了故障,灰溜溜的去修理了,这件事情让英国人是很丢脸的

Ⅵ 渡江战役之前英国军舰为什么要进入长江而美国军舰为什么没有呢

在网络上搜索 渡江战役 在背景里有这么一句话:
此外,美、英等国也各有军舰停泊于上海吴淞口外海面,威胁或伺机阻挠人民解放军渡江。

Ⅶ 英国为什么要侵略中国

为了打开鸦片销售市场,因为清政府禁止鸦片!

第一次鸦片战争
1840-1842年的鸦片战争,是封建的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的转折点。
十八世纪七十年代,英国开始把鸦片大量输入中国。到了十九世纪,鸦片输入额逐年增多。英国资产阶级为了抵销英中贸易方面的入超现象,大力发展毒害中国人民的鸦片贸易,以达到开辟中国市场的目的。十九世纪初输入中国的鸦片为4000多箱,到1839年就猛增到40000多箱。英国资产阶级从这项可耻的贸易中大发横财。由于鸦片输入猛增,导致中国白银大量外流,并使吸食鸦片的人在精神上和生理上受到了极大的摧残。如不采取制止措施,将要造成国家财源枯竭和军队瓦解。于是,清政府决定严禁鸦片入口。
1839年3月,清朝钦差大臣林则徐到达广州,通知外国商人在三天内将所存鸦片烟土全部缴出,听候处理,并宣布:“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林则徐克服了英国驻华商务监督义律和不法烟商的阻挠、破坏,共缴获各国(主要是英国)商人烟土237万多斤,从6月3日至25日,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面对清政府的禁烟措施,英国资产阶级特别是其中的鸦片利益集团,立即掀起一片侵华战争叫嚣。英国政府很快作出向中国出兵的决定。1840年6月,侵华英军总司令懿律率舰只40余艘、士兵4000多名,陆续到达中国南海海面。6月28日英舰封锁珠江海口,第一次鸦片战争正式爆发,英国侵略中国的战争正式开始。7月初,英军侵占浙江定海,8月初到达天津大沽口外,直逼京畿。道光皇帝害怕了,连忙撤去林则徐的职务,任命琦善为钦差大臣。年底,琦善在广州与英国侵略者谈判。

英军却于1841年1月7日突然在穿鼻洋发动进攻,攻陷沙角、大角炮台。1月中旬,琦善被迫答允英国全权代表义律提出的割让香港、赔偿烟价600万元、开放广州等条件。琦善私允英军条件,违背了清廷的指示精神,后来受到严惩。但在26日,英军却不待中国政府同意就占领香港。清政府得知沙角、大角炮台失守后立即对英宣战。2月下旬,英军攻陷虎门炮台,水师提督、爱国将领关天培与守军数百人壮烈牺牲。5月,英军逼近广州城外,清军全部退入城内。下旬,新任靖逆将军奕山向英军乞和,与英国订立了可耻的城下之盟——《广州和约》,规定由清朝方面向英军交出广州赎城费600万元。
英国政府不满足义律从中国攫取的利益,改派璞鼎查为全权公使,增调援军,扩大侵华战争。1841年8月下旬,璞鼎查率英舰自香港北犯,26日攻陷厦门。9月英军侵犯台湾。10月攻陷定海、镇海、宁波。1842年5月,英军继续北犯,6月攻陷长江口的吴淞炮台,宝山、上海相继失陷。接着,英军溯江西上,8月5日到达江宁(南京)江面。腐败无能的清朝政府命令盛京将军耆英赶到南京,于29日与璞鼎查在英国军舰上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第一次鸦片战争到此结束。
与清朝统治者相反,沿海各地人民始终坚持了反对侵略的斗争。1841年5月广州北郊三元里一百零三乡人民群众围歼英军的战斗,是人民群众自发抗英的高峰。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结果,外国资本主义从中国得到了割让香港,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口通商,以及协定关税权、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等一系列特权,严重损害了中国的独立主权。《南京条约》签订后,美国、法国接踵而来,乘机索取特权,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从此中国开始经受更加深重的苦难,中国人民面临着更为复杂曲折的斗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英法资产阶级第一次联合侵略中国的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英、法资产阶级对清朝发动的一次侵略战争。这次战争是第一次 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因此称为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英、法、美等国的资本主义经济有了进一步发展,迫切要求向 外侵略扩张,以便寻找新的市场和原料产地。英国资产阶级原以为凭借《南京条约》就 可以迅速打开中国市场,获取巨额利润。但由于中国自给自足的社会结构没有改变,对 外国商品的进入有顽强的抵抗作用,英国的工业品没能占领中国市场。为了向中国倾销 商品和掠夺中国的廉价原料,英国想通过扩大对中国的侵略战争,打开中国的市场。

咸丰四年(1854年),英国借口《望厦条约》中有12年可以修约的规定,援引片面 最惠国条款,要求全面修改《南京条约》,以进一步扩大鸦片战争中所得到的权益,得 到法国、美国的支持。清政府拒绝了“修约”的要求。英、法、美未达目的,叫嚷要诉 诸武力。但当时英、法正与俄国进行克里米亚战争,无力在中国开辟新的战场,美国也 因国内局势不稳,不可能发动侵华战争,“修约”问题便暂时搁置起来。咸丰六年 (1856年),美国借口《望厦条约》届满12年,要求全面修改条约,得到英法的支持。 清政府再次拒绝了这一要求。英国认为,只有采取强大的军事压力,才能从中国取得更 多的权益。于是,英、法两国各自寻找发动对华战争的借口。

1856年,英国终于制造了一个“亚罗号事件”。“亚罗”号是一艘走私鸦片的中国 船。1856年10月8日,广东水师在黄埔逮捕了船上2名海盗和10名涉嫌船员。英国驻广州 领事巴夏礼借端生事,说该船是英国船,要求中国方面放还人犯并道歉。两广总督叶名 琛屈服于英国的压力,同意交还人犯。但巴夏礼拒绝接受。10月23日,英国军舰悍然开 进内河,挑起战争。叶名琛不作任何准备,反而下令不准放炮还击,致使英军长驱直入, 迅速将内河沿岸炮台攻占,并一度冲入广州城内。广东人民和部分爱国官兵对进犯的英 军进行了坚决的抵抗和打击,迫使英军于1857年1月20日退出珠江内河,撤往虎门口外, 等待援军。 1857年春,英国政府任命前加拿大总督额尔金为全权专使,率一支海陆军前来中国, 同时,建议法国政府共同行动。

在此之前,法国借口“马神甫事件”正在向中国交涉,进行敲诈勒索。于是接受英 国建议,派葛罗为全权专使,率军参加对中国的战争。

1857年10月,额尔金和葛罗率舰先后到达香港。11月,美国公使列卫廉、俄国公使 普提雅廷也赶到香港与英法公使会晤,支持英法的行动。12月,英法联军5000多人编组 集结完毕。额尔金、葛罗在27日向叶名琛发出通牒,限48小时内让城。叶名琛以为英、 法是虚张声势,不作防御准备。12月28日,联军炮轰广州,并登陆攻城。29日,广州失 陷,叶名琛被俘,解往印度加尔各达,1859年病死于囚所。

英、法联军占领广州后,四国公使纠结北上。1858年4月,四国公使在白河口外会 齐,24日即分别照会清政府,要求派全权大臣在北京或天津举行谈判。英、法公使限定 6天内答复其要求,否则将采取军事行动。美、俄公使佯装调解,劝清政府赶快谈判。 清政府不能正确判断英、法下一步的行动,又指望美、俄调停,既不作认真的战争准备, 又没同侵略军作战的决心。

1858年5月20日上午8时,额尔金、葛罗在联军进攻准备完成之后向清政府发出最后 通牒,要求让四国公使前往天律,并限令清军在2小时内交出大沽炮台。上午10时,联 军轰击南北两岸炮台,各台守兵奋起还击,打死敌军100余人。 但是由于清朝官吏临阵逃跑,后路清军没有及时增援,致使炮台守军孤军奋战,最 后各炮台全部失守。联军随即溯白河上驶,到达天津,还扬言要进攻北京。清朝统治者 感到战守两难,立即派出大学士桂良、吏部尚书花沙纳前往天津议和。

6月26日和27日,中英《天津条约》和《中法天津条约》分别签订。美、俄两国则 在此之前就分别与清政府签订了《天津条约》。这些条约规定了公使驻京、增开商端口以 及赔款等内容。此外,俄国还趁火打劫,在5月底迫使黑龙江将军奕山签订了《中俄瑷 珲条约》,割去了黑龙江以北6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天津条约》签订后,英法联军退出天津,准备来年进京换约。1859年,英国派普 鲁斯为公使到中国赴任和换约。普鲁斯和法国公使布尔布隆于6月中旬带领舰队和海军 陆战队开到大沽口外。清政府安排英、法公使由北塘登陆进京换约,普鲁斯断然拒绝, 坚持要清政府拆除白河防御、乘舰带兵入京的无理要求,并限期撤防。

1859年6月24日晚,侵略军炸断拦河大铁链两根。25日,英国舰队司令率10余艘战 舰、炮艇突袭大沽炮台。此时大沽炮台经蒙古科尔沁亲王僧格林沁整顿,加强了兵力, 改善了武器装备。面对侵略军的野蛮进攻,守军奋起反击,激战一昼夜,击沉、击伤英 法军舰10余艘,毙伤侵略军600余人,英国舰队司令何伯也受重伤。联军受此挫败,狼 狈逃出大沽口。

英法联军在大沽战败,使英、法政府大为恼怒。额尔金、葛罗再次成为全权代表, 分率英军1.8万人和法军7000人,气势汹汹地杀向中国。1860年4月,侵略军占领舟山, 5月、6月占领青泥洼(大连)和烟台,封锁渤海湾,完成了进攻天津、北京的部署。

1860年8月1日,英法军舰30多舰,集结于北塘附近海面。北塘没有设防。8月12日, 联军在北塘登陆,迅速占领北塘西南的新河、军粮城和塘沽,切断了大沽与天津之间的 主要交通线。8月21日,联军占领大沽炮台。僧格林沁所部退至北京东南的张家湾、通 州(今通县)一带。联军乘胜占领天津。

清政府立即派人至天津乞和,英、法联军不予理睬,进逼通州。清政府又派怡亲王 载垣、兵部尚书穆荫为钦差大臣,到通州求和,英、法联军提出极为苛刻的条件。9月 18日,联军攻陷张家湾和通州,21日陷京郊八里桥。僧格林沁等撤往北京城。咸丰帝令 其弟恭亲王奕 留守北京,负责求和事宜,自己从圆明园仓皇逃往热河(今河北承德)。

英法联军略经整备,即于10月6日进攻北京,同日,闯入圆明园,在大肆抢劫之后, 将圆明园烧毁。大火延烧3天,烟雾笼罩北京全城。接着,侵略军还抢劫了万寿山、玉 泉山、香山等处许多着名建筑中所藏的大量文物珍宝。

10月13日,联军占据安定门,北京陷落。 10月24日,中英《北京条约》签订;25日,中法《北京条约》签订;11月14日,中 俄《北京条约》签订,割占中国领土40万平方公里。至此,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中国 再次损失了大量主权和领土,向半殖民地道路又前进了一步。其中,鸦片贸易合法化、华工出国及允许外国人前往内地传教,都使中国的社会矛盾更趋激化。

清军在历时4年的抗击英法联军的战争中最终失败,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政 治腐败、反动,实行对内镇压人民起义、对外妥协投降的反动政策。其次是清军武器装 备落后、作战方法笨拙也是导致失败的重要原因。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英法侵略军已 装备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武器(如发射圆锥形弹丸的线膛后装步枪、线膛后装火炮以 及便于浅水航行的蒸汽炮艇等),而清军的装备却仍停留在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的水平 (仍是鸟枪、抬枪和发射球形弹丸的前装炮及冷兵器),加之炮台构筑仍是露天式的, 经不起侵略军炮火的轰击。作战方法上,英法联军注意水陆协同作战,以强大炮火掩护 陆军登陆,陆上战斗采取散兵战术,而清军则固步自封,墨守陈规,忽视陆地纵深设防, 不懂散兵战术,所以一败再败。清政府却对此浑然不知,这也从一个方面证明了清王朝 和以它为代表的中国封建制度的没落。

http://hi..com/007cn/blog/item/58759052556f580e0cf3e3b4.html

Ⅷ 迪肯勋章给猫的那个是因为什么

英国在1943年设立了动物界的勇敢者奖章——‘迪金勋章’,其‘含金量’不亚于‘维多利亚十字勋章’,二战中有32只信鸽、23只军犬、3匹战马和1只猫曾获此殊荣。

这只叫Simon的猫,就是在 这条“紫石英”号上 (HMS Amethyst)

放它一码---紫石英号事件之谜

1949年4月初,解放战争进入关键之时,英国军舰竟敢开进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防区,当然身受置创,而后却能够顺利退出长江口。在当时复杂的国际关系中,“紫石英”号事件又加上了浓重的一笔。

1949年4月初,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三野战军集结在西起九江、东至江阴的千里长江北岸待命。如果南京政府拒绝在北平谈判中拟定的国内和平协定上签字。百万雄师将立即渡长江,捣毁国民党的长江防线,解放全中国。正当大江两岸剑拔弩张之际,英国“紫石英”号军舰突然闯进我方长江防区,挑起了震惊中外的“紫石英” 号事件。 4月20日上午9点多钟,在三野特种纵队炮三团的防区七圩港一带,从长江下游驶来一艘来历不明的军舰。炮三团按照团指挥所的命令,立即鸣炮警告,但英舰置之不理,继续前行,于是我方开始炮击英舰,舰队上的火炮也开始还击。不久军舰受了重创,挂起了白旗。我方指挥员仔细观察,发现这是一艘英国护卫舰,名叫“紫石英”号。“紫石英”号连滚带爬,向南岸的国民党防区移动。下午1时半,从上游三江营一带又开来英舰·伴侣”号驱逐舰支援“紫石英”号,敌我双方再次展开激战。“伴侣”号利用我野炮阵地的死角,击毁我野炮两门,激起我军更猛烈的打击。最后,敌舰身负重伤,逃往下游。

4月21日,由于南京国民政府公开拒绝在国共双方代表团经过长时间的谈判所拟定的国内和平协定上签字,解放军分东、西、中三路开始了渡江战斗,这时,英国远东舰队总部得到20日两艘英舰在长江受创的消息后,命令由副总司令梅登海军中将亲自乘坐旗舰“伦敦”号并带领驱逐舰“黑天鹅”,于21日晨驶进江阴江面,企图进入解放军防区,进行报复。特纵炮一团见状,鸣炮警告。英舰旁若无人,凭借军舰上武器装备的优势,向我炮兵阵地猛击,同时还向岸上民房发炮。一发巨弹刚好击中某团部机关,团长和团参谋长当场牺牲,其余四十多人负伤,我炮兵立即将凡有效射程能打到的炮,都调集向英舰还击,两艘英舰立即被打得浓烟滚滚。 “伦敦”号舰长当即负伤,舰队副司令梅登也险些丧命,敌舰见我军力量强大,只得掉转船头逃向上游。

在这两天的战斗中英舰损失惨重。“紫石英”舰死亡17人,重伤20人,舰长斯金勒少校伤重身亡。“伴侣”号死亡10人,伤'2人。“伦敦”号死亡15人,伤13人。“黑天鹅”号因伤重留在镇江以东的东面上。

这一事件轰动了全世界。英国也为之震惊不已。英国前首相丘吉尔扬言要派航空母舰到远东去实行报复。首相艾德礼也无理声称,英国军舰有合法权利开进长江执行和平使命。”英国下院围绕这一事件进行了激烈辩论。有议员说,要是在诺曼底登陆的时候有一艘与希特勒友好的国家的军舰开入英吉利海峡,其结果可能更惨。他们以“英国军舰在中国内河航行的权利已被1943年的条约废除”为理由批驳了艾德礼的声明,对丘吉尔的言论也不以为然。英国民众也指责英舰不该在那个时候驶入解放军防区,并质问“英国海军有何权利在中国内河航行。’可见英国国内对这一事件的看法是不一致的。但有一点却是相同的,那就是他们都没有认识到英国政府应该向中国人民认错、道歉、赔偿损失。

“紫石英”号事件发生后,我方从人道主义精神出发,给受伤的英舰水兵治病,还多次为船员运送邮件和必须用品,并允许该舰从南京获得英国海军所储油料五十六吨。我方还就这一事件与英方进行了长达一个多月的谈判,英方对谈判毫无诚意,闭口不谈认错、道歉、赔偿损失等问题,也不授权确认正式谈判代表与我方正式谈判,反而采取哄骗手段,企图诱使我方放走“紫石英”舰。

7月30日晚9时,“紫石英”舰趁“江陵解放”号客轮经过该舰驶往上海时,企图尾随该轮潜逃,被我军监视哨兵发现,哨兵立即通知我方驻大港炮兵加以拦截。9时15分,“紫石英”舰到达大港,虽然鸣炮警告,仍不停驶,反而向我炮兵开炮射击,并强迫“江陵解放”号客轮作为屏障在它的左侧行驶。同时由于“江陵解放”号关闭了船上的灯,使岸上部队分辨不清哪是敌舰,因而“紫石英”舰顺利通过了大港封锁区,当它到达天生港时,因机件故障被迫停下修理。天亮时英舰急忙逃窜,撞伤撞沉江中木船多只,然后,它避开吴淞口航道,从崇明岛北口逃出了长江。

“紫石英”舰为什么能够逃走,后来成为一个争论的焦点,很多人认为是解放军故意放走的。因为当时英国人见中国局势变化很快,都认为国民党败局已定,要求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改善关系,新成立的人民政府也想借这一事件扩大今后的国际影响。因此,在7月中旬双方谈判进入僵持状态时,英方提出从远东舰队在南京下关码头的油库中取油时,我方同意了,这些油料足以让该舰逃出长江口。

[b]这一事件中还有一个疑点,即在解放军与英舰进行炮战时,国民党军队完全能够帮上英舰的忙,但为什么却静作壁上观呢?后来有一位亲历这一事件的国民党炮兵军官道出了个中原委:国民党军队中多数人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他们痛恨近代以来帝国主义在中国横行霸道,看不惯国民党内一些洋奴的丑态,他们看见解放军炮击英舰都从心里佩服,因而尽管国共两军正兵戎相见,但在对入侵外敌的态度上都是一样的。[/b]

“紫石英” 舰为什么会由上海通过国共交战区驶往南京呢?首先是因为英政府对中国大局形势错误估计,尽管解放军已经占领了长江以北的中国,但不相信国民政府会很快垮台,不愿撤走在南京的侨民,还派军舰去保护他们生命财产安全。其次,是因为远东舰队副司令梅登中将对有关4月20日或21日解放军将强渡长江的情报不加重视,冒险把“紫石英”舰开入解放军防区,导致了一场悲剧。由于我方持忍让的态度,妥善解决了“紫石英”号事件,使中英关系走上了正常轨道。新中国成立不久,中英之间建立了代办级外交关系。
参考资料:白度

Ⅸ 英国的船跑到中国内河是哪一年

最早是1840年鸦片战争

英国军舰开进珠江,之后开入长江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签订的中英《天津条约》中有长江航行权的专款:"长江一带各口英商船只俱可通商。……除镇江一年后立口通商外,……准将自汉口溯流至海各地,选择不逾三口,准为英船出进货物通商之区。"

Ⅹ 南海是不是中国的领海,为什么外国的军舰和军机随意进来

这个,你说呢!~ 只有在我国进行注册登记之后才能在我国领海内自由通行。如果外国船只随便进入我国领海,那就是非法入侵,海军负责驱逐与制止,不听劝阻还可击沉。没事建议你看下咱们中国的法律,我相信世界上无论哪个国家它也不可能让船只随便穿梭于各国领海之内吧

阅读全文

与为什么英国军舰可以进入中国内河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印度的洋芋有哪些 浏览:82
去英国停车费多少钱 浏览:671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读后感 浏览:403
英国霸权主义什么时候 浏览:350
越南每年有多少涉外婚姻 浏览:174
印尼燕窝毛料在哪里采购 浏览:598
英国的首相和女王都有什么用 浏览:269
印尼的吉祥物是什么 浏览:15
印尼抗癌药多少钱 浏览:798
去英国邮寄什么快递 浏览:586
我们中国的疫情现在怎么样了 浏览:138
越南都有哪些鞋厂 浏览:871
印尼金珍珠多少钱一克 浏览:519
2020越南qdp总量是多少 浏览:853
英国女王哈里王子其儿子什么星座 浏览:280
中国受到了疫情什么影响 浏览:897
中国帮助了多少疫情国家 浏览:905
国内转账英国汇丰银行多久到账 浏览:791
北京意大利家具哪里买 浏览:200
冰岛距离英国多少公里 浏览: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