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英国资讯 > 中国舞狮如何进入英国的

中国舞狮如何进入英国的

发布时间:2022-09-09 14:23:55

Ⅰ 有关于中国舞狮的问题

狮子分亚洲种和非洲种,亚洲主要分布在西亚。在汉代时曾经是西域很常见的动物,张骞通西域后,西域各国的供物中有记载。后来亚洲的狮子灭绝了。

狮子
狮是唯一一种雌雄两态的猫科动物。狮的体型巨大,公狮身长可达180cm,母狮也有160cm。狮的毛发短,体色有浅灰、黄色或茶色,不同的是雄狮还长有很长的鬃毛,鬃毛有淡棕色、深棕色、黑色等等,长长的鬃毛一直延伸到肩部和胸部。那些鬃毛越长,颜色越深的家伙或许在母狮眼里是英武挺拔的帅哥,常常更能吸引‘女士们'的注意。狮的头部巨大,脸型颇宽,鼻骨较长,鼻头是黑色的。狮的耳朵比较短,耳朵很圆(我注意到有些人因为名字里都有个“狮”字,就把美洲狮和母狮搞混在一起。其实单从外观看就能有所区分,母狮的耳朵好像是个短短的半圆,而美洲狮的耳朵则比较长,耳尖也比较尖。另外,狮属于猫科动物中的豹亚科,而美洲狮则为猫亚科,两者相差颇远。狮的前肢比后肢更加强壮,它们的爪子也很宽。狮的尾巴相对较长,末端还有一簇深色长毛。

生活在非洲大陆南北两端的雄狮鬃毛更加发达,一直延伸到背部和腹部,它们的体型也最大,不过在人类用猎枪对它们特殊关怀下,这两个亚种都相继灭绝了。位于印度的亚洲狮体型比非洲兄弟要小,鬃毛也比较短。它们也处在灭亡边缘。

狮过去曾生活在欧洲东南部、中东、印度和非洲大陆。生活在欧洲的狮大约在公元1世纪前后因人类活动而灭绝,生活在亚洲,尤其是印度的狮差点在20世纪初被征服印度的英国殖民者宛如抽风般猎杀殆尽(完全显示了人类类似‘穷鬼乍富'后的猥琐!),幸好一向将狮奉为圣兽的印度人最后保住了它们,将它们安置在印度西北古吉拉特邦境内的吉尔国家森林公园内。那里的狮如今已繁衍了大约300-400头左右。在生活在西亚的亚洲狮因偷猎而灭绝后,吉尔国家森林已成了亚洲狮最后的栖息地……

生活在非洲的狮如今基本分散在撒哈拉沙漠以南至南非以北的大陆上,在这里的广阔草原、开阔林地、半沙漠地区生活,并在肯尼亚海拔5,000米的高山中也有发现。

狮的亚种较多,人类学界也对狮的亚种做出了不同分类,本站目前暂时以 Lioncrusher's Domain的十三种分类法为准注(1)。目前已有两个亚种被人类灭绝:

P.l.leo:巴巴里狮子,生活在北非,于1922年灭绝

P.l.melanochaita:开普狮或好望角狮,生活在南非开普省,于1865年灭绝

与其他猫科动物最不同的是,狮属群居性动物。一个狮群通常由4-12个有亲缘关系的母狮、它们的孩子以及1至6只雄狮组成。这几个雄狮往往也有亲属关系,例如兄弟。狮群的大小取决于栖息地状况和猎物的多少。东非的狮群往往比较大,因为那里的食物充足。最大的狮群可能聚集了30甚至更多的成员,但大部分狮群维持15个成员左右,小一些的狮群也很常见。一个狮群成员之间并不会时刻待在一起,不过它们共享领地,相处比较融洽。例如,母狮们会互相舔毛修饰,互相哺育和照看孩子,当然还会共同狩猎。

狮群中的狩猎工作基本由女性成员完成。它们不论白天黑夜都可能出击,不过夜间的成功率要高一些,尤其是月黑风高的夜晚……风对狮捕食来说一般没多少影响,不过要是遇到大风天,它们可能就会占了便宜,因为风吹草动制造的噪音会掩盖住这些女性猎手靠近的声音。这些巾帼英雄们总是协同合作,尤其是猎物个头比较大的时候。这些女士们总是从四周悄然包围猎物,并逐步缩小包围圈,其中有些负责驱赶猎物,其他则等着伏击。尽管这招看着厉害,但实际上它们的成功率只有20%左右。如果狩猎地比较容易藏身,它们才容易获得成功。如果一旦吃饱了,它们能5、6天都不用捕食。

狮群中男士很少参与捕猎,当然,基本只负责“吃”。这也不能怪它们的大男子主义和懒惰。要想在开阔的草原上把夸张的鬃毛和硕大的头颅隐藏起来,还真是不容易,与其让它们在外面四处惊吓猎物,还不如回家闲待着呢。

不过尽管不事生产,雄狮仍然受到母狮的尊重,于是捕猎回来的战利品通常先由雄狮享用,等它们用膳完毕才是地位最高的母狮,最后才是孩子们。

狮通常捕食比较大的猎物,例如野牛、羚羊、斑马,甚至年幼的河马、大象、长颈鹿等等,当然小型哺乳动物、鸟类等等也不会放过。有时它们还会仗着自己个头大,顺手抢其他肉食动物的战果,比如哪只在错误时间出现在错误地点的豹,甚至为此不惜杀死对方。另外,它们还会吃动物腐尸。

狮群中的母狮基本是稳定的,它们一般自出生起直到死亡都待在同一个狮群。当然狮群也会接纳新来的母狮。但公狮常常是轮换的,它们在一个狮群通常只待两年(然也有长达六年的记录),要么是被年轻力壮且更有魅力的男性赶走,要么是自己腻歪了,离家出走以寻找新恋情和家庭。还有,刚成年的青少年雄狮也会被狮群实施强制独立制——赶走(我突然想到,汗,不负责任的猜测哈,之所以会强制年轻雄狮独立,而不是母狮,恐怕有个原因是……因为母狮才是狮群中的捕食劳动力,没有哪个傻瓜把劳动力赶走,而过多的公狮留在狮群,除了消耗更多的食物外没别的用处,所以只好把游手好闲的年轻懒汉赶走了事……嗯,再有……每个公狮都是这么过来的,当媳妇熬成了婆……呃……:D),这么一来,草原上就会多了一堆无家可归的雄狮,这里有涉世未深的青少年,有依然散发着魅力的壮年冒险家,还有被人打败赶走的老头子。这些流浪汉有时独自行动,黯然生存,有时干脆组成男性互助小组,在其中的成员征服了另一个狮群前,它们就是同甘苦共患难的好哥们,在草原上四处游荡,追踪迁徙的猎物群。听说还有些雄狮本事和魅力大到能控制附近的其他狮群,能同时维持两个“家”。唉,这个,貌似,不怎么厚道呀……汗……

狮群中的男性成员当然也不完全是白吃白住,它们除了承担一半繁衍后代的任务(哼!),还要和草原上游荡的流浪汉们做斗争,这不但关乎自己在狮群中的地位,包括交配权,还涉及它的后代的性命。因为胜利者常常杀死狮群中无力自卫的孩子,逼迫狮群中的母狮愿意和它婚配。

狮群的领地范围大小不等,例如在卡拉哈里沙漠(看到这个名字有谁想起过什么么?电影《上帝也疯狂》呀!!)的狮群可能会搞到119-275平方公里的领地,而在内罗毕国家公园里生活的狮群,顶多能抢到31平方公里就不错了。最大的领地能超过400平方公里,边界用排泄物划分。有时相邻狮群间的领地有时会交叠,不过它们很少以暴力解决这种问题。真是讲理的好动物~ :P

狮群中的母狮可能会在任何时候进入婚配状态,而且母狮们这点上总有同步性,这种奇特有趣的现象科学家们还没能透彻了解其背后的机制。不过这保证了狮群中的孩子们年龄基本相当,每个妈妈都能给不同的孩子哺乳,当有些妈妈出去捕猎,剩下的妈妈就会义不容辞地担当所有孩子的保姆。而且没生育的母狮也会负起照看狮群孩子的责任,为它们舔毛,并陪它们一起玩耍。:)

母狮的妊娠期一般有100-119天,每次可能有1-6个宝宝(通常是2-4个)。宝宝刚出生的时候身上带有赭石色的斑点,特别是腹部和腿上。宝宝们在四周大的时候开始尝试吃肉,通常是妈妈回吐给它们,半消化的肉食。长到6、7个月的时候,它们就基本断奶了,这时候身上的斑点也慢慢消失。不过有个别家伙直到成年都一直带有这种斑点,虽然很不清晰。孩子们一般会随着妈妈长到2岁左右,这时候男孩们就面临严酷的独立问题了。而要到性成熟,女孩们得长到2-3岁,男孩子们则要5-6岁,那时候青年独立团也在外混了好几年,已经强壮到能和其他狮群的男性打架了~~ 不过70%-80%的孩子都活不过两岁。这取决于食物情况,当然,还有雄狮杀手。如果挑战成功的雄狮要杀死的幼子超过6个月大,这时它们的妈妈会尽力带着它们逃离狮群。圈养下的狮寿命超过30年。

狮最大的“天”敌当然还是武装到牙齿的现代人类(完全没有武器的人类恐怕连一只暴怒的家猫都无法战胜!)。而且他们的猎杀绝大多数和生存毫无关系,只是为了满足不正常的杀戮欲。正是在它的驱使下,非洲的两个亚种莫名灭绝,亚洲狮则几近灭亡。如今这种非正常行为终于少了很多。不过非洲狮如今还要面临栖息地丧失和疾病的困扰。爆发在草原上的传染病能在很短时间内夺去数万头动物的性命,例如肺结核和猫爱滋(FIV)。印象里兽医界已经有了猫爱滋的疫苗,不过不知道是否都能适用,效果如何。

亚洲狮也面临栖息地的问题。300多头亚洲狮一起挤在1400多平方公里的保护区,确实压力很大。据说人们有计划将一部分亚洲狮迁移到其他保护区,为的是一旦出现疾病爆发或其他灾难,还能有其他狮群幸存。不过在这个人口压力巨大的国家,实行如此计划确实也具有一定难度。根据现有状况,亚洲狮被列入CITES附录I,众非洲亚种则列入附录II。
狮子一般以食肉为主。

Ⅱ 急求舞龙舞狮的起源及发展

舞狮源于“驱傩”。在远古时代,古人发明了“傩”。“驱傩”逐渐演变为现代的舞狮。傩狮舞除了在村寨中表演之外,更多是进入百姓人家,在驱除疫鬼的同时,又增加了送福、祈福任务。

舞龙在起源于中国的传统舞蹈。舞龙和舞狮,古时是在一年中的大型节日里面节目之一。

因舞蹈者持中国传说中的龙形道具而得名。龙的形象源于中国古代的图腾,被视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并把它看做能行云布雨、消灾降福的神物。因此有的地方久旱不雨时,便舞龙祈雨;有的地方插完秧,舞龙驱虫。龙舞历史悠久,汉代已有了形式比较完整的龙舞。

据汉代董仲舒的《春秋繁露》记载,当时在四季的祈雨祭祀中,春舞青龙,夏舞赤龙和黄龙,秋舞白龙,冬舞黑龙;每条龙都有数丈长,每次5~9条龙同舞。经过劳动人民近2000年的创造发展,现在民间的龙舞不仅有很高的技巧性,而且表演形式越来越丰富多彩。


(2)中国舞狮如何进入英国的扩展阅读

舞狮禁忌

新春佳节,一支支舞狮队伍给节日增添了不少的气氛,但同时也有不少的禁忌,旧时如果不小心犯了禁忌,轻则被赶出门,重则惹上是非。

一、舞狮禁见神不参拜

客家传统中多神论,每村每屋都有守护神,是每村每屋中的精神支柱,舞狮队伍经过神坛,一定要参拜,否则视为不懂礼节,看不起本村人,村中乡人也不会出钱请舞狮队。

二、舞狮禁先从新屋表演

传统民俗中,不到祖屋先舞狮者,其后裔新屋,不能请其舞狮。据传此规矩与客家崇拜祖先有关。

三、舞狮禁从右边进入围屋

传统民俗中,认为右边为小片,左边为大片,围屋来龙处在左边,所以舞狮队伍一定要从左片进入围屋,左边(大片)来龙来狮,意兆龙腾狮跃,人财二旺。所以舞狮队伍 禁忌从右边进入围屋。而且进入围屋前一定要走丁字步,敲添丁锣进入围屋参拜,意在祝此屋添丁发财,新年万事如意。

四、舞狮队员禁与围屋相对而坐

传统民俗中,舞狮队员禁与围屋相对面而入坐,相传围屋中女子一般都在屋檐下看舞狮,舞狮队员坐在屋檐下,背向着屋檐,女子站在其背后看舞狮,如果相对向而坐,会视为轻眺,而遭冷落。

Ⅲ 每个国家过春节的习俗

1.韩国

韩国虽然在春节期间也贴春联,但是韩国的春联不同于我国的红底黑字而是白底黑字的,而且中国一般在腊月二十八,二十九那天贴春联,而韩国在立春那天贴春联;

除夕夜里守岁,有别于中国用鞭炮震慑年兽的故事,韩国则是为防一种名为夜光鬼的怪兽,传说这种怪兽喜欢偷走住户的鞋子,一旦他的鞋子被偷走,那么新的一年他的好运也被偷走了。但夜光鬼喜欢数数,所以他们会在自家院子里放上竹篓等眼多的物品来保护 “鞋子”;

韩国春节也会祭祀祖先,包压岁钱等,但是不同中国统一红色的红包,韩国的红包五颜六色,其中最常见的是白色;

韩国春节会穿上传统的韩服,喝年糕汤和辣白菜象征新的一年团团圆圆。

Ⅳ 全国各地都有舞狮的传统,我国舞狮子的传统是何时产生的

舞狮子是一种文化传承,现在还有很多地方有这种运动呢,当时在古代的时候,人们通过舞狮子来体现过节的气氛

舞狮子已经有了一千多年了,狮舞形成了南北两种表演风格。 中国舞狮,以“北狮”起源的最早。相传在北魏(公元386~534年)武帝远征甘肃河西,俘虏胡人十万之多。

由于狮子为百兽之尊,形象雄伟俊武,古人将它当作勇敢和力量的象征,认为它能驱邪镇妖、保佑人畜平安。所以人们再大型的节日里几乎都会舞狮。

Ⅳ 舞狮子的来历是什么

舞狮子的由来∶舞狮作为表演艺术,成形于一千五百年前的北魏时代,当时北部匈奴侵扰作乱。他们特制木雕石头多具,用金丝麻缝成狮身,派善舞者到魏进贡,意图舞狮时进行刺魏帝,幸被忠臣识破,使他们知难而退。

后因魏帝喜爱舞狮,命令仿制,得以流传后世。杨炫之《洛阳伽蓝记》记述当时洛阳长秋寺佛像出行时,有“辟邪狮子,引导其前”的话。

舞狮子的传说∶传说在远古时期,舞狮源于“驱傩”。在远古时代,古人发明了“傩”。“驱傩”逐渐演变为现代的舞狮。傩狮舞除了在村寨中表演之外,更多是进入百姓人家,在驱除疫鬼的同时,又增加了送福、祈福任务。

舞狮子简介:

舞狮子是中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每逢元宵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狮舞前来助兴。这一习俗起源于三国时期,南北朝时开始流行,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舞狮子”始于魏晋,盛于唐,又称“狮子舞”、“太平乐”,一般由三人完成,二人装扮成狮子,一人充当狮头,一人充当狮身和后脚,另一人当引狮人,舞法上又有文武之分,文舞表现狮子的温驯,有抖毛、打滚等动作,武狮表现狮子的凶猛,有腾跃、蹬高、滚彩球等动作。

Ⅵ 舞狮起源是什么

舞狮起源:

作为我国的一项有些民间艺术,舞狮子的历史已经有上千年了。很多人家在重要的日子、节日都会请人来舞狮子。这一习俗起源于三国时期,南北朝时开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据传说,它最早是从西域传入的,狮子是文殊菩萨的坐骑,随着佛教传入中国,舞狮子的活动也输入中国。狮子是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后,和孔雀等一同带回的贡品。而狮舞的技艺却是引自西凉的“假面戏”,也有人认为狮舞是五世纪时产生于刘宋的军队,后来传人民间的。



舞狮的种类:

舞狮子的种类繁多,归纳起来,就有”“南派”和“北派”之分,它们有不同的风格和特点。

北派狮舞以表演“武狮”为主,小狮一人舞,大狮由双人舞,一人站立舞狮头,一人弯腰舞狮身和狮尾。舞狮人全身披包狮被,下穿和狮身相同毛色的绿狮裤和金爪蹄靴,人们无法辨认舞狮人的形体,它的外形和真狮极为相似。

南狮虽也是双人舞,但与北狮不同的是,南狮舞狮人下穿灯笼裤,上面仅仅披着一块彩色的狮被而舞。

Ⅶ 舞狮最早鉴于什么典籍

有关舞狮子的记载,最早见于《汉书·乐志》,其中提到“象人”,照三国时魏国人孟康的解释,“象人”就是扮演鱼、虾、狮子的艺人。由此可见,至迟三国时已有舞狮子了。
关于我国舞狮的起源,有各种说法,至今尚未有定论。
神话传说是以前山中出现狮子,吃掉村庄内的村民,后来村民学会武功,格毙狮子,村民模仿狮子的形态而成为舞狮;亦有神话版本说是如来佛把狮子引走,因此南狮中常有“大头佛”引领狮子。亦有传说有村民以纸扎狮子及锣鼓驱走年兽,演化成为舞狮。
远古起源说认为舞狮源于“驱傩”。在远古时代,古人发明了“傩”。“驱傩”逐渐演变为现代的舞狮。傩狮舞除了在村寨中表演之外,更多是进入百姓人家,在驱除疫鬼的同时,又增加了送福、祈福任务。
汉代起源说认为起源于汉代的“象人” 。相传汉章帝时,西域大月氏国向汉朝进贡了一头金毛雄狮子,使者扬言朝野,若有人能驯服此狮,便继续向汉朝进贡,否则断绝邦交。
在大月氏使者走后,汉章帝先后选了三人驯狮,均未成功。后来金毛雄狮狂性发作,被宫人乱棒打死,宫人为逃避章帝降罪,于是将狮皮拔下,由宫人兄弟俩装扮成金毛狮子,一人逗引起舞,此举不但骗过了大月氏使臣,连章帝也信以为真。
此事后来传出汉宫,老百姓认为舞狮子是为国争光、吉祥的象征。于是仿造狮子,表演狮子舞。舞狮从此风靡流行。

Ⅷ 舞狮最早起源在哪里

关于我国舞狮的起源,有各种说法,至今尚未有定论。

神话传说是以前山中出现狮子,吃掉村庄内的村民,后来村民学会武功,格毙狮子,村民模仿狮子的形态而成为舞狮;亦有神话版本说是如来佛把狮子引走,因此南狮中常有“大头佛”引领狮子。亦有传说有村民以纸扎狮子及锣鼓驱走年兽,演化成为舞狮。

远古起源说认为舞狮源于“驱傩”。在远古时代,古人发明了“傩”。“驱傩”逐渐演变为现代的舞狮。傩狮舞除了在村寨中表演之外,更多是进入百姓人家,在驱除疫鬼的同时,又增加了送福、祈福任务。

汉代起源说认为起源于汉代的“象人” 。相传汉章帝时,西域大月氏国向汉朝进贡了一头金毛雄狮子,使者扬言朝野,若有人能驯服此狮,便继续向汉朝进贡,否则断绝邦交。

在大月氏使者走后,汉章帝先后选了三人驯狮,均未成功。后来金毛雄狮狂性发作,被宫人乱棒打死,宫人为逃避章帝降罪,于是将狮皮拔下,由宫人兄弟俩装扮成金毛狮子,一人逗引起舞,此举不但骗过了大月氏使臣,连章帝也信以为真。

此事后来传出汉宫,老百姓认为舞狮子是为国争光、吉祥的象征。于是仿造狮子,表演狮子舞。舞狮从此风靡流行。

有关舞狮子的记载,最早见于《汉书·乐志》,其中提到“象人”,照三国时魏国人孟康的解释,“象人”就是扮演鱼、虾、狮子的艺人。由此可见,至迟三国时已有舞狮子了。

(8)中国舞狮如何进入英国的扩展阅读:

舞狮分为北狮、南狮。最初北狮在长江以北较为流行;而南狮则是流行华南,南洋及海外。近些年来亦有将二者溶合的舞法,主要是用南狮的狮子,北狮的步法,称为"南狮北舞"。

北狮的造型酷似真狮,狮头较为简单,全身披金黄色毛。舞狮者(一般二人舞一头)的裤子,鞋都会披上毛,未舞看起来已经是维妙维肖的狮子。狮头上有红结者为雄狮,有绿结者为雌性。北狮表现灵活的动作,与南狮着重威猛不同。舞动则是以扑、跌、翻、滚、跳跃、擦痒等动作为主。

南狮又称醒狮,造型较为威猛,舞动时注重马步。南狮主要是靠舞者的动作表现出威猛的狮子型态,一般只会二人舞一头。狮头以戏曲面谱作鉴,色彩艳丽,制造考究;眼帘、嘴都可动。

阅读全文

与中国舞狮如何进入英国的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印尼抗癌药多少钱 浏览:798
去英国邮寄什么快递 浏览:586
我们中国的疫情现在怎么样了 浏览:138
越南都有哪些鞋厂 浏览:871
印尼金珍珠多少钱一克 浏览:519
2020越南qdp总量是多少 浏览:853
英国女王哈里王子其儿子什么星座 浏览:280
中国受到了疫情什么影响 浏览:897
中国帮助了多少疫情国家 浏览:905
国内转账英国汇丰银行多久到账 浏览:791
北京意大利家具哪里买 浏览:200
冰岛距离英国多少公里 浏览:934
到印尼买什么回国 浏览:301
越南人有什么好吃的 浏览:492
伊朗的的格斗叫什么 浏览:453
意大利喷气机叫什么名字 浏览:991
越南糯米进入中国要准备什么 浏览:869
越南语怎么写最快 浏览:10
东莞中国移动号码停用保号后多久 浏览:119
越南5月2日是什么节 浏览: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