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英国留学申请几所学校比较合适呢英国生活物价高吗
对每个人来讲适宜的大学申请总数实际上是不一样的,如果一定要给出一个提议对于大部分小伙伴们而言申请大学的最理想总数是8到10所。学生们申请英国学校,可以匹配的学校和专业其实就是比较有限。申请也是需要耗费时间和申请费的,申请五、六所还行,超出10所那加起来也是笔不小的额度。通过多年的经验,大家总结出来学生们申请8-10所大学是比较不错的范畴。
汉堡2.5镑一个,学联饭堂一顿饭4-5镑,中餐厅6-8镑,英国餐饮店10-20镑,(ps:生存在伦敦得话,在外面吃一顿比其它地区贵2-5镑,)星巴克2-3镑一杯,自己做饭一个月150镑就行了;租金,伦敦之外的地域一个月水电工程装修全包350-500镑,伦敦会到600镑之上;公共汽车单趟1-2镑,学生们有优惠,此外能够按照自己状况买日票、月票、年卡等,租车自驾一般一天30镑;
Ⅱ 关于英国的一切
宗教
在英国,每个人都享有宗教自由,因此,在英国各中心地区也形成了多种不同的宗教信仰蓬勃发展的局面。英国有两个“官方的”教堂:即英格兰教堂(英国圣公教会)和苏格兰教堂(长老教派),除此之外,各种不同的宗教和数不胜数的教派在英国都可以找到自己的代表。 绝大多数的英国人都信奉基督教,尽管当前去教堂做礼拜的信徒人数并不多,每周大约只有110万人。穆斯林是英国国内最大的非基督教团体(超过150万人),此外,印度教、锡克教和犹太教也拥有大量的信徒,而且数量还在不断增长。 悠远而多元化的宗教历史在英国的另一个产物就是遍布英国各地令人叹为观止的教堂、寺院和修道院建筑。格拉斯敦伯雷修道院,是以往凯尔特举行宗教活动的地方,曾经在亚瑟王的传奇故事中扮演过重要的角色;坎特伯雷大教堂的戏剧色彩也非常浓厚,相传圣奥古斯汀于公元597年从罗马来到英国传福音,五年之后,他主持修建了坎特伯雷大教堂。 有很多个性鲜明的历史人物都脱胎于英国的宗教历史,其中包括在英国发动新教改革的亨利八世、充满神秘色彩的圣帕特里克,现在每年世界各地都庆祝他的节日;以及大名鼎鼎的罗宾汉传奇故事中十二世纪时的狮心王里察德等等。 基督宗教约占71.6%总人口。 伊斯兰教:约占2.7%总人口。 印度教:约占1%总人口。 其他:约占1.4%总人口。 不明/没有宗教人士约占23.1%总人口。 近年来基督教信徒在英国有下滑趋势。博物馆与美术馆
当今的一代和他们的后代子孙很幸运,因为英国长期以来在不断地收集艺术品,并将其登录造册。英国为数众多的博物馆和美术馆所珍藏、展示的各种各样的文物,成为人们了解古今中外的艺术、文化和历史知识的一个举世罕见的宝库。英国的博物馆包括各主要的国家级收藏机构以及约1000个独立的博物馆,其中近800个博物馆由当地政府提供赞助。
位于伦敦的大英博物馆是英国收藏文物数量最多的机构,几乎各种主要的学科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取之不尽的知识源泉。同时,其对外展示的数千件珍贵文物中还包括了来自古埃及、古亚述王国和古希腊的艺术珍品,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艺术宝库。大英博物馆还举办各种专题展览和展示,并提供各种类型的参观向导服务。此外,大英博物馆新近完工的庭院和穹顶本身就是杰出的艺术作品。另外一个非常吸引人的去处就是国家科学与工业博物馆,它包括科学博物馆及其在各个区域的分支机构、约克郡的国家铁路博物馆和设于布莱德福特的国家摄影、电影和电视博物馆。
苏格兰国家博物馆和国家美术馆同样收藏了大量丰富的艺术品。新建成的苏格兰博物馆致力于收藏与国家历史相关的文物,凭借其富于想象力的展品陈列很快就声名鹊起。苏格兰其它的博物馆都是专题博物馆,其中包括飞行博物馆、服装博物馆、战争博物馆以及农业博物馆等等。位于卡迪夫(CARDIFF)的威尔士国家博物馆和北爱尔兰美术馆的藏品中不仅包括各种艺术精品,同时还收藏了很多代表本地区文化的艺术品和文物。
英国的独立博物馆和美术馆进行收藏、展示的主题极其丰富,其中甚至还包括一个为热心打理草坪的人士而提供的割草机博物馆。
在英国,包括伦敦、伯明翰、考文垂、曼彻斯特、伊普斯威奇、格兰扁和贝尔法斯特等很多城市都建有以运输史为主题的专题博物馆,同时还展出很多二十世纪的老式汽车。不过,在英国,以令人惊叹不已的航空史为主题的专题博物馆数量更多。
媒体
英国报纸的人均销量比任何发达国家的都多。全国共有约1350种报纸,7000种周刊和杂志:《每日快报》、《每日邮报》、《每日镜报》、《每日星报》、《太阳报》、《金融时报》、《每日电讯报》、《卫报》、《独立报》、《泰晤士报》、《世界新闻》、《星期日快报》、《星期日镜报》、《星期日邮报》、《人民报》、《星期日电讯报》、《观察家报》、《星期日泰晤士报》和《经济学家》等。到2004年3月前的6个月,英日报每周发行总量为1270万份,周日发行量为1400万份。
通讯社主要有3家:路透社、新闻联合社和AFX新闻有限公司。英国共有5家通过地面发射的覆盖全国的电视台,即英国广播公司(BBC)、第三频道 英国独立电视台(ITV)、第四频道(Channel 4)、第五频道(FIVE)和专门针对威尔士地区并使用威尔士语的S4C。此外还有卫星电视和有线电视,如天空电视等。 饮食 英国的地理位置于欧陆西侧的大西洋上,其纬度在50度以北,因受北大西洋洋流的调节及西风终年的吹拂,冬暖夏凉,终年有雨。主要发展有:栽种饲料作物及牧草,并发展酪农业,但是,由于其本身的食粮及畜牧产品均不足以自给,需要依赖进口,因此,使其在料理烹调上多少都受到外来资讯的响影。不过,英国本身是个历史、文化悠久的国家,所以他们在料理上多少还是保留了原有的传统饮食习惯及烹调技于巧。
英国人一般较喜爱的烹饪方式有:烩、烧烤、煎和油炸。对肉类、海鲜、野味的烹调均有独到的方式;然而,他们对牛肉类方面又有特别的偏好,如烧烤牛肉(ROASTED BEEF),在食用时不仅附上时令的蔬菜、烤洋芋,还会在牛排上加上少许的芥茉酱;在佐料的使用上则喜好奶油及酒类;在香料上则喜好肉寇、肉桂等新鲜香料。
较为人知的英国料理菜名有:牛肉腰子派(STEAK KIDNEY PIE)、炸鱼排(ENGLISH FISH CHIP)、皇家奶油鸡(CHICKEN A LAKING)等。英国人喜欢狩猎,在一年只有一次的狩猎期中,就有许多的饭店或餐厅会推出野味大餐,如野鹿(VENISON)、野兔(HARE)、雉鸡(PHEASANT)、野山羊(WILDSHEEP)等的烹调。而一般烹调野味时,均采用些杜松子或浆果及酒,此做法是为了去除食物本身的膻腥味。
英国人对早餐非常讲究,英国餐馆中所供应的餐点种类繁多,有果汁、水果、蛋类、肉类、麦粥类、面包、果酱及咖啡等。 时下所流行的下午茶(HIGH TEA)也是传来自于英国,其较知名的有维多莉亚式VICTORIAN STYLE),内容可说是包罗万象,包括各式小点、松糕、水果挞(TARTE)及三明治等。 晚餐对英国人来说也是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份,他们选择的用餐时间通常较晚,而且都是边吃边喝边聊,以促进用餐人之间的情谊,可想见他们是属于极有自主性的民族,而一顿晚餐对他们来说可能要花上好几个钟头。
在英国当地,会有许多爱好喝的人士,主要是因为它本身也是个产酒国家。英国人在饮酒上的花费比起其它的支出还来的多。
Nobu餐厅
这是一家享誉全球的日式寿司餐厅,完美诠释了伦敦的多元文化。最好的享受方式就是让店员推荐,再多叫一份颠倒世界的黑鳕鱼,点一杯晕头转向的香槟。当然,最好还有别人买单!事前要记得定位啦,不然免谈。
圣约翰餐厅
很正宗的英国餐厅,顶着怀旧庄严的名字,汁浓酱稠、入味十分的传统英式菜。猪是这里的LOGO,透着一股纯朴劲儿!有转烤全猪、约克夏布丁等传统的英国乡村菜。甜点的分量更是一份打倒2、3个。 很好吃的!保证让你过瘾,有空去英国一定要尝一尝!
Hakkasan餐厅
一家平均消费60英镑的伦敦顶级中餐厅。绝不是死撑面子的假把式,报纸上的评论是“史上最性感的中餐厅”,是中肯的评价。酸辣汤、琵琶鸭、五花肉斗英国气泡酒、希腊白葡。似乎中西合璧,在舌尖上共谱一曲。 特产 苏格兰威士忌
英国苏格兰威士忌历史悠久,在世界上最负盛名。苏格兰高地的特殊水质和极为严格的酿造工艺,使那里出产的威士忌被誉为"液体黄金"。
银器
英国的银器非常华丽、造工精良而复杂,广受各国游客的欢迎,特别是银制的圣诞餐具,除了很美观品种还很多,从蜡烛台到刀叉再到碟子应有尽有,这一类引起的制作也是英国传统的手工艺。
皮革制品
英国的皮革制品由来已久,从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小手工作坊到现在的机械化大生产,经过历代的精化和改良形成今天的风格。英国的皮革制品总是想表现稳重、脱俗的绅士气质。
泰迪熊
泰迪熊(TeddyBear)有着浑圆丰满的身材和四肢,蓬松温厚的安哥拉羊毛,简素的材料和绣线,憨厚的表情,以及百分之百的手工缝制和填塞作业。在白宫的一次宴会上,有几只玩具熊被打扮成猎人、渔夫的模样陈列在桌上当作装饰品,罗斯福总统,对这批小熊着迷不已。恰巧英国国王爱德华七世小名也叫泰迪,很快泰迪熊也成为英国家喻户晓的宠物,泰迪熊。如今的泰迪熊就像芭比娃娃一样,已经不再是一般玩具的概念了,更多的,它们被赋予了各种特殊的纪念意义,担负起了传承某种文化的作用。尤其是在欧美,一只泰迪熊可以被当作家庭一员,甚至陪伴一家三代人成长。
烟斗
英国的优质手工烟斗,大多是用上等的石楠木制成的。石楠木生长多年的根瘤最适合做烟斗,它首先是从地里刨出根龄在250年以上的灌木根,清洗、筛选前检查其裂纹和瑕疵后,将石楠根切割成砖一样的方块,在土里埋上3个月。切割成烟斗状后,在水里“煮清”12小时,再在凉棚里干燥半年。这几道工序下来,石南根的损耗相当高。但在切成烟斗坯后,还有悬殊两极分化。在一堆坯子里,图案完整漂亮而且质地均匀丰满的将被用来造非常名贵的烟斗,而其余的则只能做一般烟斗。英国的烟斗以品牌着称。
威治活陶瓷器
英国美术陶瓷需求强劲英国是欧洲生产陶瓷较早的国家,陶瓷在英国使用较普遍。英国除自己大量出口陶瓷之外,也大量进口陶瓷。骨磁以英国的最有名,世界十大名磁(骨磁)全在英国,注重产品的耐久性。过去五十年间,威治活瓷器曾经历不同的耐力测试,包括1988年9 月所创的世界纪录,四只威治活骨瓷咖啡杯乘载一辆重达五十吨的运土车,可见其坚固度,值得世人所赞扬。
英国雪利酒
雪利是英文Sherry的译音,也有译成谐丽、谢利等。这种酒在西班牙称为及雷茨酒,因英国人特别喜爱它,故以其近似的英文译音Sherry(王子之意)称呼。当前,世界许多国家都已仿制雪利酒。
英国红茶
独特香醇的英国红茶已在过去几百年成为英国人重要的饮料。贵族式的下午茶总是颇为讲究的,在一个大的庄院内,要按时把家人招集齐来喝红茶总是一件不易的事,所以他们摇着精美的铃铛,用铃铛声来告诉家人是用下午茶的时候了。
Ⅲ 《中餐厅》人均消费50元,还可以享受明星服务,换做是你,你去不去
《中餐厅》人均消费50元,还可以享受明星服务,换做是我,我当然不去了!因为我一般吃饭都是比较追求饮食,而不会追求一些饮食之外的形式上的东西,像明星服务这种可有可无的服务,如果是我,我就不要这个附加服务,因为真的不值得。
话说回来,人均50块消费很多时候还要受到节目组的限制,明星们做菜的水平其实也没那么好吃,换作是我,我还不如吃一些好吃的,毕竟武汉热干面还是不错的,并且50块钱加上上船的费用已经能吃到不少的分量了。
Ⅳ 是不是中国的中餐便宜,西餐贵 外国的西餐便宜,中餐贵 是这样吗
不是啊,我在英国,高端的中餐馆虽然也有,但并不多。一顿花费其实是不如本土米其林三星的。
而路边上满大街的洋中餐都比较便宜,比最便宜的快餐麦当劳还要吃得好一点,只要你吃得惯的话。(并非自助而是你选择一种或两种主食搭配个菜的盖饭那种,有米粉面条炒饭等等,搭配的就是洋葱鸡、糖醋鸡、香酥鸡......那类型的炒菜。)一顿吃下来大概RMB40左右,除了面包房卖的面包外没有比这更便宜还能填饱肚子的食物了)老外路边摊的炸肉、汉堡、烤肉之类的比这个贵很多。
在国外(特指欧美)的中餐厅绝大多数都是走的廉价低端路线,当初就是卖杂烩给劳工吃的怎么可能贵啊。再说国内的食堂那些个食物(特指某些大学、单位的饭)呃,简直反人类。我出国后去的国外的食堂基本上各个长得跟国内的高价自助餐似的。最次的也和比格披萨不分上下。价格的话当然也不便宜,甚至和在外面吃差不太多,大概就是这样吧。
有些人说点披萨也便宜,但你要给小费啊……算起来其实是比去洋中餐还贵的
Ⅳ 在英国生活如何
我三四十岁的时候在英国当过几年大学讲师。我花了我的其他几年的地方可能是有趣的比较,即德国,奥地利,加拿大,美国,法国,新西兰,中国,印度和瑞典。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会这样描述在英国的生活,但我可以从一开始就承认,我疯狂地爱着英国,并将永远开心地待在那里:这是一个稳定的国家,强烈地保留传统,不会忘记根据社会变化而更新。而后者,往往比某些人更积极主动,导致了一种奇怪的、过时的与幻想的并存。
在英国,如果你坐在一辆公共汽车上,打开某种文化x射线,你会发现其多样性的深度和广度是难以理解的。在整个世界上将会有各种教派的人,而且往往是他们混合的结果;将他们联系在一起的是这个有趣小岛世界的生活方式和习俗。这几乎是一个乌托邦式的幻想,就像吉恩·罗登贝里(Gene Roddenberry)那样。英国是进取号星舰。你将住在狭窄的房间里,因为在英国,空间是昂贵的,但它也将充满个性,舒适。那里到处都有很棒的中央供暖系统,通常都是超功率的,让每个人都感到闷热。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海洋级双层玻璃隔绝了噪音和寒冷,使英国的家庭成为潮湿的小宫殿,你可以在那里愉快地度过你的时间。对我来说,英国的家是世界上无与伦比的。不管我住在哪里,我都会像住在英国一样生活。这很有道理,而且对你的灵魂有好处。只要准备好与英国业主无处不在的头号敌人霉菌和凝结物作斗争就行了。礼仪在英国是传奇。
Ⅵ 一个煎饼果子10美元,两个女生吃饭59美元,《中餐厅》的物价正常吗
我觉得是正常的,在国外本身他们的消费水平就比国内要更高一点,而且不能把国外的相对价格对于国内来说
Ⅶ 伦敦中餐怎么样,伦敦中餐推荐,伦敦中餐美食攻
伦敦中餐馆推荐,以及特色美食攻略。
湖南(Hunan)
住在巴特西的居民们也是很有口福的,英国《金融时报》最近推荐了五家附近的热门餐厅,其中一家中餐馆就是湖南! 湖南可不是一家典型的中餐馆,这家餐厅可是没有菜单的哟。来湖南吃饭,你只需要告诉服务员你的忌口,能吃多辣,其它的就由厨师为你制作了。湖南可不只有湖南菜,餐厅还擅长广东和台湾料理,每天都会带给顾客独一无二的中餐体验。这家餐厅位于Pimlico Road, 离巴特西电站只有一条河的距离。
皇朝会(Royal China Club)
皇朝会隶属于皇朝集团,位于伦敦市中心Baker Street, 是一家装修豪华的高级中餐厅。以粤菜为主,有一般英国中餐馆没有的高档食材制作的茶点,比如鲍鱼龙虾鹿肉鸵鸟肉什么的,因为食材的缘故所以账单会稍高一些,但是绝对值得一试。皇朝会不仅深受当地中国人的喜爱,而且还经常看到许多老外在门口排队。网络上传说的桂花酿冻好吃的不得了。建议提前订位哦。
老常家面馆(Chang’s Noodle)
老常家面馆是一家藏匿于伦敦市中心的正宗中国餐馆,位于大英博物馆附近,从地铁站Tottenham Court Road或者Holborn下车几步之遥。被伦敦大学学院(UCL)的中国同学们戏称为“食堂”的老常家菜品偏北方口味,河南烩面,肉夹馍,羊肉串等极为北方特色的面食小吃都是必点菜品,许多来自中国北方的同学想家的时候,都会到老常家面馆来回味一下家乡的味道。
凤凰阁(Phoenix Palace Chinese Restaurant )
另外一家中国城外着名的中餐馆,位于市中心Baker Street的凤凰阁也是在伦敦数一数二的。自开业以来, 已经吸引诸多名人政要的光顾,比如英国前首相布莱尔,外交大臣米利班德,中国明星周杰伦,成龙等,一进门,就能看到墙上贴满了名人的合照。餐厅里的装潢十分豪华,有着浓郁的中国风,菜品偏粤菜,但价格还是比较合理的。
岷江(Min Jiang)
坐落在Kensington High Street,岷江是一家在五星级酒店Royal Garden Hotel里的高档中餐厅。这里的就餐环境是极好的,向窗外望去,肯辛顿花园的景色尽收眼底,餐厅装潢既现代又融合了东方色彩。尽管在伦敦各种中餐厅里都能吃到北京烤鸭,但是要说最正宗的还是要来岷江,提示:要吃烤鸭要提前预约哦。除了北京烤鸭以外,蟹肉小笼包和避风塘软壳蟹也都是岷江的招牌菜。
唐茶苑(Yauatcha)
唐茶苑 (Yauatcha) 又名丘记茶苑,位于伦敦Soho区域,开业后一年就获得了米其林一星称号,深受当地华人留学生的喜爱,也是张曼玉很爱去的一家店,许多明星也都曾光顾这里呢。虽说是米其林在伦敦,但是看看菜单,价格还是比较公平合理的。环境雅致,但是因为已经有些年头,不免有点旧意,不过还是很值的一去的。
Ⅷ 想去英国留学但听说费用比较高是吗
就从日常的食住行学费这几个方面来分享一下英国留学一年的费用吧:在外面中餐厅吃正式的中餐大概人均十多镑二十多镑,小吃十镑以内就能搞定。自己买菜做饭就便宜很多了,三五镑就能买盒处理好的肉,蔬菜水果一两镑一盒的也很多,正常过日子不铺张浪费的话一个月五六百镑是可以的。
英国房租按周算,伦敦地区大概200-500镑/周其他城市100-300镑/周,如果租House的话会比公寓更便宜,有的房租80镑/周,但是租House是不包水电费的。公交车2镑,tram4镑,打uber起步价我记得是三镑多吧,打车比国内肯定是要贵的。
学费英国授课型研究生学费差不多都是一两万多镑/年,视专业而定,少数专业三四万镑/年也是有的。总的算下来英国留学3-5w英镑/年,折合人民币27-45w一年是差不多的。
Ⅸ 自助游,两个人,去英国玩十天左右,签证+机费+各种消费,大概得多少钱
看你具体去哪儿了~如果不买东西,3万一个人应该能够~
如果你们是白本的话,签证可能会稍微麻烦一点~但是存款多点应该也成~
机票和住宿的差距很大~楼上说机票比较贵的5k多一个人,但是看具体时间,1w多一个人也是很正常的。
住宿看具体城市~爱丁堡一晚400多人民币也能找到不错的酒店~在伦敦600多的也很次~
如果你们要在不同的地方玩,火车票也是一笔开销~、
伦敦地区很多博物馆之类的都是免费的~但是现在他们各种涨价,有些也开始收费了~人民币三四十的都是很小,或者刚变成收费的~现在门票基本都在人民币100以上了~苏格兰的各种古堡门票真的不便宜~现在英国各种涨价,谁也说不好~但是说实话~你们这一人3万,反正我觉得是将将够。
你们又没有出去过,多准备点钱总没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