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为什么国家元首访问国外时,欢迎礼礼炮都是鸣21响呀
礼炮鸣放礼炮表示敬礼的习惯来自17世纪的英国皇家海军。
由于当时火炮装填速度很慢,因此一艘军舰在鸣放火炮之后很长时间才能重新恢复战斗力,所以用鸣放礼炮的方式向对方表示己方没有敌意。当时鸣放礼炮所用的燃药——硝酸钠在陆地上更容易保存,因此军舰每鸣放一响,陆上炮台要鸣放三响作为回礼,而一艘军舰最多鸣放7次礼炮,因此陆上最多回敬21响礼炮。
后来使用硝酸钾代替硝酸钠后,军舰也以鸣炮21响为最高礼节。
这一敬礼方式后来演变为陆上礼节。目前礼炮多用在外交场合中,迎送国家元首时鸣放21响礼炮,政府首脑鸣放19响,副首脑鸣放17响。
(1)英国皇帝礼炮多少响扩展阅读:
鸣响礼炮二十一响作为最高礼仪的习俗起源于英国。英国军舰驶过外国炮台或驶入外国港口时,蛮横地要求所在国像它们礼炮致礼,以示对英国的尊重和臣服。作为回礼,英舰一般鸣礼炮七声。但是,英舰鸣一声礼炮,别国应报3声。这样三七二十一声礼炮的习俗就诞生了。
17~18世纪,英国已成为“日不落”帝国,世界几乎每一块大陆都有它的殖民地。英国军舰驶过外国炮台或驶入外国港口时,蛮横地要求所在国像它们礼炮致礼,以示对英国的尊重和臣服。作为回礼,英舰一般鸣礼炮七声。
但是,英舰鸣一声礼炮,别国应报3声。这样三七二十一声礼炮的习俗就诞生了。后来,随着英国逐渐走下坡路,英舰也开始改为鸣响二十一响礼炮,以示平等,实则是对昔日已去辉煌的无可奈何的哀叹。
鸣放礼炮的规格:举行盛大庆典鸣放礼炮各国不尽相同。美国国庆日鸣放50响,表示每州鸣一响。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宣告成立时,正值中国共产党成立28周年,所以54门大炮齐鸣28响。在迎宾仪式中鸣放礼炮,最高规格是21响,一般为国家元首鸣放。
其次19响,为政府首脑鸣放。再其次为17响,为副总理鸣放。但有些国家却分得不那么细。1984年2月起,中国政府决定为外国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访华举行欢迎仪式时恢复鸣放礼炮。
礼炮仪式起源于法国的中世纪,当时在奥格斯堡城为了隆重地迎接一位从前线凯旋归来的皇帝,决定鸣放礼炮100响,但负责鸣炮的军官数糊涂了,鸣了101响。从此,鸣礼炮101响的传统就沿袭下来了。
参考资料:网络-礼炮二十一响
B. 礼炮二十一响什么意思
是迎宾仪式中的最高规格。
中国从1961年6月正式开始以鸣放21响礼炮作为国际礼节。
作为最高礼仪的习俗起源于英国。礼炮二十一响是最高规格,以下按单数逐级递减直到一响,用于较低礼仪。
(2)英国皇帝礼炮多少响扩展阅读:
礼炮的作用:
礼炮在国家庆祝大典可增添一种隆重的气氛。 礼炮仪式起源于德国的中世纪。皇家礼炮又名仿古礼炮。是大型庆典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礼炮主要用于国家的大型庆典活动和民间各类庆典活动。民间各类庆典活动使用礼炮,一般由炮管和礼花组成。
C. 鸣放礼炮的数量有规定
1、国宾礼炮
(1)国庆庆典礼炮鸣放的规格要求非常高,将按照高质量、有创新的要求,鸣放礼炮60响,28门礼炮同时鸣放为1响,56门礼炮交替鸣放60响,鸣放过程将根据国旗护卫队的行进时间进行,每响间隔4秒33,鸣放时间4分20秒左右。
(2)在外交场合中,迎送国家元首时鸣放21响礼炮,政府首脑鸣放19响,副首脑鸣放17响。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君主获得子嗣时也要鸣礼炮表示庆祝,通常是王子鸣101响礼炮,公主鸣21响。俄罗斯帝国例外,皇子鸣放300响礼炮,公主(女大公)鸣放101响。
(3)此外,许多国家在君主加冕、总统宣誓就职、元首诞辰和去世、或举行盛大国事庆祝活动时,也有鸣放礼炮的习惯,比如美国总统就职和去世时各鸣礼炮21响,英国君主诞辰时在伦敦的伦敦塔内鸣礼炮62响(21响向君主致意、21响向伦敦市致意、另外20响是因为该塔属于王宫和军事堡垒),其他地方鸣炮41响。
2、海军礼炮
在海军交往场合中,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享受21响礼炮,海军元帅享受19响礼炮礼遇,海军上将或同级官员享受17响礼炮,海军中将15响,海军少将13响,海军准将11响。
(3)英国皇帝礼炮多少响扩展阅读
汽油礼炮
技术指标主体钢架和钢板组成,电路部分有手控部分和遥控组成,单气路组成(主要采用汽油和氧气混合,电子打火发出鸣响)。
混合气体礼炮
技术指标主体钢架和钢板组成,电路部分有手控部分和遥控组成,双气路组成(主要采用氧气和液化气混合,电子打火发出鸣响)。
电子礼炮
技术指标圆住体外型胶体组成,电路部分主要是采用,分离式炸响头,触发电击针,升压电路组成,高压在电极之间穿透空气放电,同时产生电火花和声音,高压放电的同时产生大量的负离子有助净化空气.。
鞭炮声礼炮
技术指标摇控操作,微电脑控制。无火药无汽油,是新型的绿色环保产品。鞭炮声礼炮的响声为每秒钟12响,单次的放响的时间长达70分种以上,并具有特别防水功能。
D. 二十—响礼炮为何是最高规格
二十—响礼炮是迎宾仪式中的最高规格:17~18世纪,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英国军舰驶过外国炮台或驶入外国港口时,要求所在国向英国军舰鸣礼炮致礼,以示对英国的尊重和臣服。作为回礼,英舰一般鸣礼炮七声。但是,英舰鸣一声礼炮,别国应报3声。这样三七二十一声礼炮的习俗就诞生了。
礼炮二十一响是最高规格,以下按单数逐级递减直到一响,用于较低礼仪。
鸣放礼炮的规格:举行盛大庆典鸣放礼炮各国不尽相同。美国国庆日鸣放50响,表示每州鸣一响。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宣告成立时,正值中国共产党成立28周年,所以54门大炮齐鸣28响。在迎宾仪式中鸣放礼炮,最高规格是21响,一般为国家元首鸣放。其次19响,为政府首脑鸣放。再其次为17响,为副总理鸣放。但有些国家却分得不那么细。1984年2月起,中国政府决定为外国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访华举行欢迎仪式时恢复鸣放礼炮。
E. 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在鸣放礼炮的数量上有什么规定
在迎宾仪式中鸣放礼炮,最高规格是21响,一般国家元首鸣放;其次19响,为政府首脑鸣放。中国政府决定为外国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访华举行欢迎仪式时恢复鸣放礼炮。
21响是最高级别,称为皇家礼炮。鸣放礼炮起源于英国。据说400多年前英国海军用的是火炮。当战舰进入友好国家的港口之前,或在公海上与友好国家的舰船相遇时,为了表示没有敌意。
便把船上大炮内的炮弹统统放掉,对方的海岸炮舰船也同样做以表示回报。这种做法以后就逐渐成为互致敬意的一种礼仪。由于当时最大的战舰装有大炮21门,所以鸣炮21响就成了一种最高礼节。
(5)英国皇帝礼炮多少响扩展阅读
礼炮背景:
17―18世纪,英国已成为“日不落”帝国,世界几乎每一块大陆都有它的殖民地。英国军舰驶过外国炮台或驶入外国港口时,蛮横地要求所在国像它们礼炮致礼,以示对英国的尊重和臣服。
作为回礼,英舰一般鸣礼炮七声。但是,英舰鸣一声礼炮,别国应报3声。这样三七二十一声礼炮的习俗就诞生了。后来,随着英国逐渐走下坡路,英舰也开始改为鸣响二十一响礼炮,以示平等,实则是对曾经和昔日已去辉煌的无可奈何的哀叹。
F. 礼炮为什么是21响
21响礼炮:
礼炮最早源于英国海军。当时,英国最大战舰装有21门大炮,全部放空便是最高礼节。这就是21响礼炮的来历。其次19门炮,19响便是次一点的礼节了。1875年,美国人从英国那里学来这种方法,正式采用放礼炮的礼节,后来便风行世界,并一直延续到今天。
中国是从1961年6月正式开始的,后曾多年停止鸣放礼炮,自1984年3月起,为外国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举行欢迎仪式恢复鸣放礼炮。
(6)英国皇帝礼炮多少响扩展阅读
礼炮功能用途:
(1)、国宾礼炮
礼炮主要用于国家的大型庆典活动和民间各类庆典活动。1949年开国大典用的是28门礼炮,像征着中国人民经过28年的艰苦斗争,终于当家作主,1999年用的是50门礼炮,像征新中国成立50周年,2009年是60周年大庆,用的是56门礼炮,寓意着中国56个民族共庆新中国成立60周年。
在外交场合中,迎送国家元首时鸣放21响礼炮,政府首脑鸣放19响,副首脑鸣放17响。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君主获得子嗣时也要鸣礼炮表示庆祝,通常是王子鸣101响礼炮,公主鸣21响。俄罗斯帝国例外,皇子鸣放300响礼炮,公主(女大公)鸣放101响。
(2)、海军礼炮
在海军交往场合中,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享受21响礼炮,海军元帅享受19响礼炮礼遇,海军上将或同级官员享受17响礼炮,海军中将15响,海军少将13响,海军准将11响。
(3)、民间礼炮
民间各类庆典活动使用礼炮,一般由炮管和礼花组成。炮管通常使用金属材质做成,礼花一般为纸制品,通过电流开关控制发射。故,民间庆典礼炮通常也把它称为“电动礼炮”。主要用于比较大型的活动。
(4)、电子礼花
电子礼花,也称电子礼炮,材质为纸制品。分为手持礼花和由炮管发射的两种,手持礼花就是广泛用于婚礼,用手拿着的那种,一拧或一按就可以发射的。由炮管发射的是将礼花插进炮筒,通射。
G. 外交礼仪中,礼炮19响和21响的来由
鸣礼炮起源于英国。早在四百年前,英国海军就有了以鸣炮迎宾的习惯。那时,英国海军用的是火炮,当舰船驶入另一国的港湾之前,或在公海与外国的军舰相遇时,为了表示没有敌意,便自动放空炮。对方也相应地以鸣炮回敬。久而久之,鸣炮便成了相互致敬的国际惯例。也成了迎宾登舰的一种高规格的礼节。后来,这种礼节由海上沿用到陆地,成了隆重迎送国宾和举行重大节庆典礼仪式的重要内容。盛大庆典鸣礼炮的响数,各国不尽相同。如英国议会开幕和闭幕鸣41响。美国国庆鸣50响。中国1949年举行开国盛典时,54门大炮齐鸣28响。
鸣放礼炮也是隆重迎送国宾仪式上的一种礼遇。外国元首或政府首脑访华,或者我国国家主席或国务院总理出国访问,驻在国在欢迎或送别仪式上鸣放礼炮。长久以耒鸣放礼炮已形成国际惯例。凡欢迎外国元首,鸣礼炮21响,欢迎外国政府首脑,则鸣放19响。鸣放礼炮成为最高规格的礼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