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英国皇家飞行队王牌飞行员鲍尔有哪些卓越的战斗事迹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皇家飞行队中有一位赫赫有名的年轻勇士,名叫阿尔伯特·鲍尔。这位王牌飞行员在他短短的1年零3个月.的战斗飞行生涯中,击落过44架德国飞机,曾获得陆军十字勋章、卓越服务勋章和维多利亚十字勋章,牺牲时年仅20岁。
1896年8月21日,鲍尔出生于英国的诺丁汉,父亲曾任诺丁汉市的市长;1914年8月,大战爆发时,18岁的鲍尔正在春特学院学习,他想起学院门上的一幅标语:“英国希望每一个人,都去尽他的职责”,便毅然投笔从戎,保卫祖国。开始他被分配到一个警卫部队当兵,由于这种部队不能上前线,他便要求随一支自行车通信队去法国前线打仗。后来这个通信队真上前线了,他又被留了下来,到一个军官训练团当上士。在那里,他买了一辆旧的小型摩托车,每天到一个民办航空学校自费去听课,后来又学习飞行,他自己共花了500英镑,才初步学会了开飞机。然后他要求调到皇家飞行队,经过考试合格,于1915年10月15日,获得了皇家飞行队的飞行驾驶证,驾驶证的号码是1898号。
皇家飞行队装备的是高德隆式歼击机,比他在航校飞过的教练机速度快,开始他飞得不好,教官不满意,并要把他再送回陆军去。鲍尔并没有灰心,他一再向教官保证,一定努力飞出来。几个月过去了,由于他的艰苦奋斗和虚心学习,终于以优异的成绩,获得教官的赞许,在1916年2月18日,被派到驻法国的皇家飞行队第十三中从任少尉飞行员。开始他飞侦察机,为地面炮兵指示目标。他不以此为满足,不断要求去当一名歼击机飞行员,最后终于得到批准,到了第十一中队,这是一支歼击机部队。
鲍尔自从当上歼击机飞行员后,就显示出他非凡的才能。他不但勇猛顽强,而且足智多谋。那时,空战的基本样式是单机缠斗;当时也称为“狗斗”(Dogfight),即敌对两架飞机在空中互相攫搏、互相噬咬似的空战行动。这种行动一般在1~2钟内即见分晓,但也有长达5~10分钟,来回几十个回合不分胜负的。鲍尔的拿手好戏就是在“狗斗”中,绕到敌机后方偷袭,更经常的绕到敌机后下方的死角区,然后抬起机头,以最近的距离射击敌机,因而屡立战功。到1916年6月,4个月的战斗,他已有一打以上的战绩,在第十一中队中荣居首位,同时获得一枚陆军十字勋章。
“一战”时期,还盛行过一种下战书挑战的行动,即一些有名的尖子飞行员飞到敌方机场上空,投下一封战书,指名要对方某某飞行员起飞应战,或说出我是某某飞行员,对方谁敢起飞应战。这种中世纪的骑士遗风,据说是当时的德国空中英雄、“红武士”——里希特霍芬首先兴起的。
年轻气盛的鲍尔战绩累累,他也开始挑战了。1916年6月18日,他飞临一个德军机场,投下一封战书,以轻蔑的语言激怒对方飞行员。当时德军中有一位着名的空中英雄,名叫殷麦曼,正驻在该机场,他不能忍受英国人的傲慢;便起飞迎战,结果被鲍尔击落身亡。还有另一种说法是,殷麦曼由于疏忽大意,在1916年6月18日被英国第25中队一架侦察机上的空中射击员约翰·沃勒下土击落殒命。德国人则声称殷麦曼是因飞机结构问题而致死的。
1916年7月8日,在一天当中,鲍尔就进行了12次空战。8月21日,为庆祝他m岁生日,他8次起飞迎敌。这一天,他被任命为第u中队的代理小队长,并晋升为中尉。
《伦敦每日邮报》在1916年9月11日的一篇报道中说:“阿尔伯特·鲍尔中尉,前任诺丁汉市长之长子,迄今已击落敌机22架。据鲍尔说,他曾参加过82次空战。有一次在夜间,被4架敌机围攻,由于他英勇奋战,结果4架敌机全被他击落,无一幸免。”从此,鲍尔开始在英国扬名,人们称他为空中英雄,甚至是“英雄中的英雄”。
1916年9月,他担任了第印中队的中队长,并取得了击落28架德机的战果。9月16日,荣获一枚卓越服务勋章,10天以后,又得到第二枚陆军十字勋章。1916年11月18日,当他达到击落敌机29架战果时,回到伦敦去接受英皇授予的维多利亚十字勋章。英国首相路易·乔治特设早宴款待。1917年2月19日,在他取得击落第32架敌机胜利后,被批准回家探亲,受到诺丁汉市民的热烈的夹道欢迎。
1917年4月17日,他回到前线,又被任命为着名的“高帽第56中队”的中队长。这个高帽中队,只有大学毕业生和贵族子弟方能跻身其间,鲍尔荣任此职,完全是由于其特殊的贡献。
这时,法国的飞行员居内梅已有了击落40架飞机的记录,使原来在协约国空军中,一直处于领先地位的鲍尔落后了,他下决心一定要赶上他。在1917年的上半年里,鲍尔和居内梅的战绩总是不相上下,你击落一双,我就打下两架。两人的性格和相貌也都相像。两个人都非常勇敢,而且射击技术精良。两人的座机经常是弹痕累累,而且都曾被击落过7次而跳伞生还。
鲍尔自从当了中队长以后,年仅20岁的他,似乎老练了许多。他除经常参加战斗外,还要管理这个有20多架飞机的中队。自4月25日至5月6日,他又经历过26次空战,击落敌机11架,连同他击落过的一只气球,共击落44架敌机,纪录超过了当时的居内梅(按:居内梅在大战结束时,共击落了54架敌机)。1917年5月7日夜间,发生了皇家飞行队和英国全国的一场悲剧,鲍尔被击落阵亡了。他是被德国飞行员罗塞尔·里希特霍芬打下的。罗塞尔是“红武士”里希特霍芬的弟弟。
1917年5月28日,英皇乔治一世特致信鲍尔的父亲:“皇家飞行队员阿尔伯特·鲍尔中尉之阵亡使我深感遗憾与痛惜,为表彰其勇敢与忠于祖国,特追授至高无上的维多利亚十字勋章一枚,以慰英灵。”
⑵ 英国第一位宇航员是谁
2009年,英国陆军航空兵试飞员,37岁的迪莫西·皮克,获选成为欧洲宇航局第一位英国籍宇航员。
日前在法国巴黎举行的揭晓仪式上,皮克与另外5位来自欧洲其他国家的宇航员入选欧洲航天局新的太空飞行计划。
6位新的宇航员中,2位来自意大利,其中包括1位女性,克里斯托弗雷蒂,她也是欧洲航天局挑选的第一位女宇航员。另外,法国、德国和丹麦也各有1名。
英国籍宇航员入选对许多人来说有点意外。多年来,英国历届政府一直认为,载人航天飞行耗资巨大,不如探索无人驾驶航天飞行。这样的宇航策略使得英国籍的宇航员很难有机会进入太空,他们不得不靠争取私人赞助或加入其他国籍实现梦想。
翻开欧洲宇航历史,首位进入太空的英国籍宇航员是谢菲尔德出生的化学专家海伦·夏尔曼,她在1991年靠私人赞助搭乘俄国的航天器登上了“和平”号空间站。
在她之后另外还有3名英国出生后来加入美国国籍的宇航员曾进入太空。
欧洲航天局说,新挑选的宇航员的评判标准完全是他们的工作能力,而与他们所属国家政府的航天政策无关。
迪莫西·皮克1982年加入英国陆军航空大队,担任直升飞机试飞员,有3000小时的飞行时间积累。
皮克对家人和朋友对他的支持表示感谢。他说,历时1年多的挑选过程很艰苦,过去几周来等待结果更是让人难熬。
新的宇航员从2009年9月份起开始为期18个月的集训,然后再进行具体航天任务的特别训练,让他们完全做好进入太空的准备至少还要3年半的时间。
知识点
宇航员怎样洗漱
宇航员洗脸刷牙比较奇特,为了防止水到处乱飘,一般用湿毛巾擦一擦脸就算是洗脸了;刷牙时,用手指蘸上牙膏来回蹭几下,然后再用湿毛巾把牙齿擦干净刷牙就算完成。如果像在地面上那样刷牙,牙膏泡会飞得满座舱都是。宇航员刮胡子一般使用电动剃须刀,使用时还必须十分小心胡子茬从剃须刀边漏出来。太空舱本来就十分狭小,环保问题就显得极为重要。如果细小的胡茬飘在座舱里,清理起来会十分困难。
太空理发也很不容易,因此无论男女宇航员在上天之前都要把头发理得短些再短些。但是长时间的飞行,头发又会长长,怎么办?宇航员必须发扬团结精神互相帮助,一人理发,一人拿着吸尘器吸走剪下的头发。
⑶ 二战时期美国及英国的精英飞行员
1、E.哈特曼少校1922年4月19日出生,1940年入伍,主要使用机种Bf-109,在1400余次出击中,空战800余次,自已被击落或迫降16回,但从未负过伤,战绩352架,创二战个人战绩绝对记录。2、G.巴尔克霍隆中校1919年3月20日出生,1939年入伍,主要使用机种Bf-109,本人被击落过10回,战绩301架。3、G.拉尔少校1918年3月10日出生,1936年入伍,主要使用机种Bf-109,受伤后一度下身瘫痪,擅长于侧面拦射,在第631次击后,创立战绩275架。德国为了阻止盟军的夜间空袭,投入一定数量的战斗机进行夜间截击,所以诞生了不少夜战王牌。前三名是:H.W.休瑙法少校,夜间战绩121架;H.兰特大校,夜战绩102架,昼间8架;H.S.韦特根斯泰因少校,夜间战绩83架。
苏联
1、阔日杜布.伊万.尼基托维奇大尉1920年6月8日出生。1940年入伍,主要使用机种拉-5、雅克-7,在330次出击中空战120回,战绩62架(包括ME262喷气机一架),三次获苏联英雄称号,1985年升任苏联空军元帅。2、波克雷什金.亚历山大.伊万诺维奇大校1913年2月21日出生,1932年入伍,在600余次出击中空战156次,主要使用机种伊-16、P-39,战绩59架,三次荣获苏联英雄称号。1972年升任苏联空军元帅。3、列奇卡洛夫.格里戈里.安德烈耶维奇大尉1920年2月9日出生,1938年入伍,主要使用机P-39,在450次出击中空战122次,战绩56架(集体战绩另有5架),二次荣获苏联英雄称号。
英国
1、M.T.St.J.帕特尔少校南非人,1914年7月23日出生,1936年参加英空军,主要使用机种“飓风”,1941年4月20日空战中在击落3架敌机后阵亡,战绩40架。2、J.E.约翰上校1916年3月9日出生,1939年入伍,主要使用机种“喷火”,战绩38架,是皇家空军公认头号王牌。3、B.F.菲玛坎中校1920年10月16日出生于加拿大,1937年加入英国空军,主要使用机种“喷火”,战绩32架。在美国陆航王牌中击落至少15架者有48名,前三名分别为:
1、R.I.邦格少校
1920年9月24日出生,1941年入伍,主要使用机种P-38,至1944年12月17日获战绩40架,1945年8月6**于P-80喷气机试飞。
2、T.B.麦克盖阿少校
1920年8月1日出生,1941年入伍,主要使用机种P-38,曾着有《南太平洋空战技术法》一书,战绩38架。1945年1月7日被日本空军杉本明准尉击落阵亡。
3、F.S.戈布莱斯基中校
美籍波兰人,1919年6月28日出生,1941年入伍,主要使用机种P-47,成为欧洲战场空中明星,战绩28架。
美国海军前三名王牌分别为:
1、D.S.麦克贝尔中校
1910年1月16日出生,1933年入伍,在半年时间内取得战绩34架。
2、C.E.哈里斯中校
1916年12月2日出生,大约1940年入伍,主要使用机种F4F,战绩24架(内22架在81天内取得)。也是一位从未被击中一发子弹的罕见的飞行员。
3、E.A.巴林夏少校
1921年4月13日出生,约1940年入伍,绰号“割草机”,战绩23架。
美国海军陆战队前三名王牌分别是:
1、G.波茵顿中校
1912年12月4日出生,曾加入“飞虎队”援华抗战,主要使用机种F4U,战绩28架。
2、J.J.福斯少校
1915年4月17日出生,1940年入伍,后成为空战好手,主要使用机种F4F,战绩26架。
3、R.M.汉逊中尉
1920年2月4日出生,1941年入伍,主要使用机种F4U,绰号“杀手保布”,1944年2月3日阵亡,战绩25架。
英联邦前三名王牌分别是:
1、M.T.St.J.帕特尔少校
南非人,1914年7月23日出生,1936年参加英空军,主要使用机种“飓风”,1941年4月20日空战中在击落3架敌机后阵亡,战绩40架。
2、J.E.约翰上校
1916年3月9日出生,1939年入伍,主要使用机种“喷火”,战绩38架,是皇家空军公认头号王牌。
3、B.F.菲玛坎中校
1920年10月16日出生于加拿大,1937年加入英国空军,主要使用机种“喷火”,战绩32架。
法国
前三名分别是:
1、P.H.克劳斯苔尔曼中尉
1921年出生,1942年赴英加入自由法国空军,主要使用机种"喷火"和"暴风雨",确认战绩33架。
2、M.阿尔拜尔上尉
1917年出,1938年入伍,参加过德军入侵时的抗战,后加入在苏联的自由法国空军,主要使用机种“雅克-3”和“雅克-9”。确认战绩23架。
3、F.J.迪莫才上校
1916年出生,1936年入伍,后参加英国空军,确认战绩21架,不完全确定战绩2架。
德国王牌一般都集中在空军内,前三名是:
1、E.哈特曼少校
1922年4月19日出生,1940年入伍,主要使用机种Bf-109,在1400余次出击中,空战800余次,自已被击落或迫降16回,但从未负过伤,战绩352架,创二战个人战绩绝对记录。
2、G.巴尔克霍隆中校
1919年3月20日出生,1939年入伍,主要使用机种Bf-109,本人被击落过10回,战绩301架。
3、G.拉尔少校
1918年3月10日出生,1936年入伍,主要使用机种Bf-109,受伤后一度下身瘫痪,擅长于侧面拦射,在第631次击后,创立战绩275架。
苏联
前三名为:
1、阔日杜布.伊万.尼基托维奇大尉
1920年6月8日出生。1940年入伍,主要使用机种拉-5、雅克-7,在330次出击中空战120回,战绩62架(包括ME262喷气机一架),三次获苏联英雄称号,1985年升任苏联空军元帅。
2、波克雷什金.亚历山大.伊万诺维奇大校
1913年2月21日出生,1932年入伍,在600余次出击中空战156次,主要使用机种伊-16、P-39,战绩59架,三次荣获苏联英雄称号。1972年升任苏联空军元帅。
3、列奇卡洛夫.格里戈里.安德烈耶维奇大尉
1920年2月9日出生,1938年入伍,主要使用机P-39,在450次出击中空战122次,战绩56架(集体战绩另有5架),二次荣获苏联英雄称号。
中国
1、刘粹刚大尉
绰号“空中赵子龙”,1931年入伍,主要使用机种霍克3,1937年10月因着陆事故身亡,已确认战绩11架,有待确认2架。
2、柳哲生大校
30年代中期入伍,主要使用机种伊-16,已确认战绩9架,因此获九星星序褒章一枚,共同击落战绩另应得2.33架,合计11.33架,是战时官方公认的头号王牌。
3、王光复中尉
主要使用机种P-40E,战绩8.5架,是所谓“重庆时代王牌”。
七、小日本
日本海军王牌前三名为:
1、西泽广义
飞曹长,战绩87架,使用零式飞机。
2、岩本澈三
中尉,战绩80架左右,使用零式飞机。
3、杉田庄一
飞曹长,战绩70架左右。
原先认为第一名的坂井三郎中尉,其战绩64架纯属自认,近年来,被公认的仅30架,故已沦为第七名。
日陆航中前三名王牌为:
1、筱原弘道准尉
1913年8月15日生,1934年1月进入实战部队,1939年6月27日曾创单人击落伊-15、伊-16战斗机11架的空前纪录,1939年8月27日战死,个人战绩58架,是诺门坎事件中日本头号王牌,座机为中岛97式。
2、穴吹智曹长
1921年12月5日生,1941年7月进入实战部队,特擅长府冲攻击,仅1942年一年内即在173次出击中击落飞机78架(公认者占30架),人个总战绩39架,座机为97式和“隼”式。
3、垂井光义大尉
1915年7月29日出生,1934年12月进入实战部队,曾是诺门坎事件中第二号王牌,1944年8月18日在地面被美机扫射阵亡,战绩38架,座机为97式和“飞燕”式。
⑷ 二战中,英国第120航空中队被称为“杰出的”领航员的布洛克是个怎样的人
布洛克,是北爱尔兰人,战争初期曾驾驶“安桑”式和“赫德逊”式飞机进行反潜作战。当120中队改装“解放者”式飞机后,他便参加了120中队,他被官方称为“卓越的”飞行员,“杰出的”领航员。他的眼睛像雄鹰一样敏锐,德国潜艇很少能逃过他的视线。他对新式武器异常感兴趣,总是力求发挥新式装备的最佳战斗效能。
⑸ 为什么英国航空器的国籍标志是G
英国航空器的国籍标志是G的原因如下
1919年在巴黎签订的《关于航空管理的公约》对签约国的民航飞机规定了国别代号,到1944年在芝加哥签订《国际民航空公约》时,作了次修订,中国的代号为“B”,美国的代号为“N”,英国的代号为“G”,法国的代号为“F”,本的代号为“JA”等,除国际识别标志外,军飞机还有航空队标志,战功标志甚飞员的专标志;民航飞机还有航空公司标志(航徽)和编号标志以及应急、救护等标志。航徽是种商业标识,亦称为服务商标。
航空器国籍标志是识别航空器国籍的标志。航空器国籍标志由组字组成,从国际电信联盟分配给航空器登记国的线电呼叫信号中的国籍代号系列中选,并将国籍标志通知国籍民航空组织。
⑹ 从总体来说,二战时哪国的飞行员最强,从个体来说呢
如果光看各国第一王牌飞行员:德国王牌飞行员埃里希·哈特曼击落了352架飞机。苏联王牌飞行员阔日杜布击落敌机62架,美国王牌飞行员理乍得·邦击落敌机40架,英国飞行员约翰尼·约翰逊击落敌机38架,法国王牌飞行员克洛斯特曼击落了33架,日本王牌西泽广义击落87架(有很大水分).如果从整体上看,德军无疑是最强的,德国前十名都击落200架以上。英国皇家空军虽然第一名的表现跟德军有相当的差距,但是总体表现优异,在北非和不列颠空战中都挡住了德军强大的攻势。苏军在战机性能和飞行员素质上都不如德军,但也取得了不错的战果,尤其是伊尔-2攻击机对德军装甲部队的致命打击,被德军敬畏的称之为“黑死神”。美国飞行员的装备和技术也不错,尤其是海军飞行员,给日军舰艇极大的杀伤,空军的战略轰炸机对德日的重工业基地的破坏可以说影响到了西线和太平洋乃至整个二战的进程。日本海军飞行员在二战初期表现的很不错,零式战机也曾令美军十分头痛,可是后来优秀飞行员都被消耗光了,只能让一些刚会飞的新手去执行自杀进攻了。日本空军却不怎么样,据说在中国战场上,38年之后日军就取得不了制空权了。国民党军飞行员虽然战绩排不上名,但是每个人都是视死如归,英勇顽强,令援华飞虎队的美军飞行员十分钦佩。以上是本人的观点,仅供参考
⑺ 英阿马岛战争时期,英军头号鹞式战斗机王牌飞行员是谁战绩多少架
有一名英军飞行员因累计击落 5 架阿机而成为“马岛王牌”,他个人战
果包括 2 架幻影Ⅲ和 3 架 A—4,可惜其大名并未得到宣扬。
马岛战争,是英国和阿根廷两国围绕马尔维纳斯群岛主权归属所进行的 一场局部战争,它始于 1982 年 4 月 2 日,到 6 月 14 日结束,历时 74 天。 阿很廷共投入作战飞机 187 架(一说 201 架),型号中包括幻影Ⅲ、幻影 V 型战斗机 40 架。英国投入作战飞机 68 架,型号中包括鹞式、海鹞式战 斗轰炸机 42 架,如果把后勤飞机也算进去的话,双方投入的飞机总数可超过500 架,不过用于空战的主要就是上述四种机型。在战争全期,哪一方都未能最终取得制空权,而且航空作战大多限于空对面(空对地,空对海面目标) 攻击行动。
战争进行到 5 月上旬,英阿双方才真正展开以争夺战场上空制空权为目 的的一系列空战,由于英国海军加强了海空封锁,英国方面逐渐取得了战争 主动权,阿方制空权逐渐丧失。5 月 25,阿方已累计损失 60 架飞机,几乎占 一线飞机的一半。当时的空战战果比已高达 12∶1,英方居先。至 6 月份, 英国军队开始从各个方向登陆,力图攻占该岛。在此阶段,阿机频频出击, 取得了击沉以谢菲尔德号为首的 6 艘英舰,击伤 4 艘的辉煌战绩。但由于孤 岛无援,阿方海空力量日渐枯竭,到最后,马岛终于被英军全盘占领。
因此,此次战争中的航空作战主要体现在空战拦截和对舰攻击两大方面。在为数不多的空战中,英国皇家海军航空兵的海鹞式和后来加入的皇家 空军的鹞式战斗机,发挥了它们独一无二的特长:能在空中突然减速,或急 转弯,甚至作“空中爬行”。正是凭借着如此超群的机动性能,英军才最终 取得了 23∶O 的极佳战果,使这种世界上最先投入战争的垂直/短距起降式战 斗机出尽了风头,它使空战中的被动者变为主动者,它创造出一些全新的格 斗样式。另外,再加上皇家飞行员熟练使用了可作迎面攻击和“离轴发射”的 AIM—9L 型(响尾蛇的新改进型)空对空导弹,取得如此令人注目的战果是不难理解的。 在空战中.唱主角的是海鹞而不是鹞式。由于这种飞机耗油量大,飞机携油量又相对少一些,所以在舰队外层空域担负防空巡逻任务的,四架值班飞机,每架只挂 2 枚导弹的前提下,只能在防空警戒线附近维持 20 分钟的飞 行时间,这么一来,就需要有更多的飞行员轮流驾机互相替换,鹞式飞机与 海鹞飞机还被赋予对地攻击任务,其机动作战性能远远优于阿方的 A—4 型和 幻影Ⅲ型飞机。为了用好鹞/海鹞式飞机,作为对战争的一种后勤支持,英国 的飞机制造商不仅为军队培训飞行员,还向各训练中心派出专家提供技术服 务。飞机厂及时为战争交付了 4000 套飞机零备件,可见,要打赢空战,装备 的质量及维护不可等闲视之。所以有人说,马岛空战,是垂直起落飞机的空 战,是垂直起落战斗机大获全胜的空战。
据统计,在英军战果中,有 17 架是被 AIM—9L 击落的,有 4 架是被传统的航炮击落的。前者占总战果的 59.3%,可见,空对空导弹业已成为历次战 争中空中格斗的主要兵器。
专家们事后分析,阿根廷空军在空战中夫败的原因是:岛上无机场备降,使飞机作战半径变得很短(飞机不得不从本土飞来。再飞回本土)。由于要 节约燃油。飞行员们不敢启动加力器,并在作战半径的“边缘”区以低空混 战方式与敌交锋,时间只允许几分钟。尽管阿方飞行员的勇气与智慧不容怀 疑,但飞机的速度与机动性均大受限制,几乎损失了武库中的全部 A—4 式攻 击机(有时兼用于空战)和部分其他型号的战斗机。战后,有人认为,不如 尽量避免空战,而集中兵力袭击阿方主要威胁——英舰也许更合算一些!
据阿根廷官方资料统计,在这次战争中,阿根廷空军共损失 A—4 天鹰式 攻击机 30 架,短剑式战斗轰炸机 15 架,普卡拉式低速攻击机 23 架,C—130 大力士式运输机 1 架,有 55 名飞行员被击落。海军共损失 A—4 3 架,MH339 教练攻击机 3 架,有 3 名飞行员被击落。海岸警备队航空兵损失“空中货车” 式小型运输机 1 架,应当说,这份统计报表是最具体,也是最客观的了。
据战后分析,英国皇家海军航空兵第 800 飞行中队的空战命中率是最高 的,这支部队曾参加过朝鲜战争,只不过当时使用的是活塞式的“海火 FR.47”等型飞机。这支老资格的战斗机中队曾在马岛战争中先后向阿机发射过 14 枚导弹,有 13 枚命中目标,命中革高达 97%,此值甚至高过了导弹出 厂说明书上的平均命中率。并且超过了越战后期红外空对空导弹命中率 7 倍 以上!有了这些神奇兵器,飞行员和王牌们要创造空战奇迹,不再是仅仅依 靠自身的智商和体魄了。
与此同时,英军这几十架垂直/短距起落战斗机的出勤率也是相当高的, 平均每架每日出动 6~7 次,个别飞机多达 9 次!每位飞行员每日要升空 3~
4 次,个别人多达 6 次,如此高强度的出动次数,对人对机都是一个严峻考 验。这样的出动次数,是阿方战斗机的 2~3 倍。阿方飞行员虽在此次战争中 表现出极其旺盛的战斗意志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但在装备上与英军的差 距却是冷酷无情的。老式飞机的战损率居高不下,是无法通过飞行员的英勇 善战来进行调整的。
在战争全期,英、阿双方飞机出动数量(含各种任务)分别为 2536 架次
和 178O 架次。而在 45 天中,阿方飞机出动 445 架次,飞行时间为 2782 小时, 平均每一架次飞行 6.25 小时,其中大多时间花费在海上往返之中。
在战争初期,阿机尚能找海鹞式飞机空战,也确实主动交过几次手。但不久便极力避开正面交锋,以保存有限的实力。据西方推测,战争中阿机共 损失 117 架,其中 31 架是停在地面上时被炸毁的,23 架是在空战中被击落 的,其他是在另外的作战任务中彼别的武器击落的。这个统计数高于阿方的 官方报告值,但却点明了空战战果的具体值。
英军承认共损失飞机 37 架,但空战损失为零。据说,37 架飞机中仅少数是被阿军地面枪炮击落的,大多数是因为航空母舰中弹受伤无法接纳飞机 或飞机本身事故造成的。因此,战损率是很低的。
⑻ 二战 不列颠空战
不列颠空战
初期,英国皇家空军战斗机部队共计56个中队,战斗机980架,其中飓风战斗机和喷火战斗机688架,7个高射炮部队,4000门高射炮,防空拦阻气球5个大队,拦阻气球1500余个,这些拦阻气球都系在汽车上,可以迅速转移;探照灯2700具,以及在全国范围内雷达站51个。
8月初,德国空军为对英作战而集结的飞机已达2669架,其中梅塞施米特-109战斗机933架,梅塞施米特-110战斗机375架,容克-87俯冲轰炸机346架,容克-88、亨克尔-111和道尼尔-17轰炸机共1015架。
在1940年7月至10月不列颠之战的最关键阶段中,德军出动飞机共约4.6万架次,投弹约6万吨,被击落各型飞机1733架,被击伤943架,损失空勤人员约6000人。
英国空军损失飞机915架,飞行员414人,英德双方飞机损失0.527:1,飞行员损失0.069:1。
在空袭中英国被炸毁的房屋超过100万幢,无辜平民死伤达14.7万,占英国在战争中死伤人数的20%。
至1941年5月,德军在对英国空袭作战中,损失的飞机更是超过2000架。英军损失飞机共995架。
在这样激烈的空战中,自然涌现出了一批王牌飞行员,英国空军前五位王牌是:并列第一名是第85中队的阿拉德上尉和第501中队的莱西少尉,战绩都是23架;第三名是第32中队的克罗斯利少校,战绩是21架;并列第四名是第41中队的麦凯拉少校和洛克少尉,战绩都是20架。英国海军航空兵借调到空军的68名飞行员中也涌现出了三位王牌,他们是击落敌机7架的波尔中尉、击落6架的布莱克中尉和击落敌机5架的柯克中校。参加不列颠之战的外籍飞行员中,捷克的佛兰切赛克以击落17架的战绩名列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