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英国资讯 > 英国14岁什么意义

英国14岁什么意义

发布时间:2022-09-11 07:24:30

1. 英国一母亲鼓励14岁女儿整容,这个时代真的是一个看颜值的时代吗

现在这个社会,颜值固然重要,但是并不是决定一个人成败的唯一因素。颜值可以让一个人变得更加的有自信,所以相对于更能够得到别人的关注,但是光有颜值是不够的如果一个人的能力情商太低的话也是不行的。所以我们一定要理性的去看待颜值。

我们的阿里巴巴创始人马爸爸,他貌不惊人但是却创造了阿里巴巴这个伟大的公司,让非常多的人受益了。所以人并不是颜值取胜,你的内涵、阅历,才华才会让你更加自信更加漂亮。

2. 莎士比亚为什么把朱丽叶的年龄定在14岁左右

这完全符合当时的社会情况

《罗密欧与朱丽叶》是莎士比亚大约是1595年左右创作完成的。而根据少年贵族巴里斯的说话也可以推断出,在当时的(古代)英国,那其实和我们国家古代一样的。那时候应该还没有婚姻法以及类似的法律,所以,一般的女孩子在十六岁左右,就可以嫁人结婚了。

而在我们国家的古代,女人在当时一般都地位底下,不怎么被提及的,到了十四五岁一般叫做“怀春”,意思是到了该结婚的年龄了。而古代没有什么婚姻法,女的早的一般16岁就可以嫁人了。无独有偶的是,中国古代同样有一部不可忽视的名着《红楼梦》,当时是1750年左右,虽说离莎士比亚创作《罗密欧与朱丽叶》时晚了大约一百五十年,但我们都可以理解为是在古代,毕竟离今天有几百年的历史了。《红楼梦》里的女子,许多都是年纪比较小的,联系作者赋予她们的聪明才智,完全是超乎其上的,使人觉得都是天才的感觉。其实,这和我们古代的许多制度,许多风俗习惯有关,比如那时候提倡“女子无才便是德”,没有婚姻法,流行“娃娃亲”,女子地位普遍低下等等等有关。最记得清楚最让人好奇的就应该是关于林黛玉的实际年纪的考究,笔者查了资料,林黛玉直到死时也才十五岁。

但我们并不因为有这些疑问就会减低我们欣赏这些文学作品时的激情,虽然关于这些虚构的书中的人物的实际生平有许多争议,而且总是褒贬不一,众说纷坛。但这是允许的,这并不像我们去大街上买东西,不小心买到了假货会后悔,会责骂,会责备,而刚好与此相反,会为之感叹,为之惊喜。古代的女子结婚早,这在我们现代社会,特别是在一些偏远贫困山区,也还能够窥见一些一些影子

3. 英国教育的目的急求

英国教育的目的:英国的教育旨在帮助学生尽量发展个人才能,并将这些才能加以培训,进而贡献社会。英国的教育体制也根据地区的不同有所区别,英格兰、苏格兰和威尔士实行5~16岁的义务教育,北爱尔兰实行4~16岁的义务教育。

英国的学生从五岁开始接受义务教育,享受全免费的国家福利,学校甚至还提供免费的午餐,所有的家长必须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学校读书。

小学教育一般持续到11岁,然后进入中学。英国的中学不分初中高中,从中一到中2共2年的时间。英国政府方面为了提高学生们的饭菜质量,决定将烹饪课程从2015年起增加到4岁至5岁儿童的必修课程中。以达到从小控制学生的饮食进而控制英国的肥胖率。

英国教育中,大学入学条件。要求申请者通过 5门普通教育证书考试科目。其中有2门高级水平的科目、3门普通水平的科目或者3门高级水平的科目、1门普通水平的科目。每年9月1日~12月15日(牛津、剑桥9月1日~10月15日)向大学入学委员会提出次年入学许可的申请。

(3)英国14岁什么意义扩展阅读:

英国教育的相关介绍:

英国教育为提高普通教育质量,改变过去在课程设置方面各行其是的状况, 规定全国统一课程。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除宗教课外,须学习 10门必修课;

即英语、数学、科学、历史、地理、技术与设计、现代外语、音乐、体育、美术(其中前 3门为核心学科),在 7岁、11岁、14岁、16岁时参加全国统一考试。

实行普通中等教育证书考试(将普通水平的普通教育证书考试与中等教育证书考试合并),目的是消除两种水平考试并存所造成的学生自卑心理,使所有学生具有同等机会。

4. 介绍一下英国整体教育制度

英格兰、苏格兰、北爱尔兰实行5~16岁的义务教育,威尔士实行4~16岁的义务教育。虽然都是要实行义务教育,但是,英格兰、威尔士以及北爱尔兰的教育体制与苏格兰的教育体制是不一样的。 1.学龄前教育(Pre-school ecation / Pre-preparatory ecation) 被过滤广告 被过滤广告 很多英国孩子在3~4岁时就开始接受学龄前教育,相当于中国的幼儿园教育。 2.小学教育(Preparatory/Primary ecation) 与中国一样,英格兰、威尔士以及北爱尔兰小学学制为6年,但是儿童5岁(威尔士儿童4岁)就上学,在7岁时要参加关键阶段1(Key Stage 1)考试,11岁时参加关键阶段2(Key Stage 2)考试并完成小学教育。苏格兰小学学制为7年,12岁小学毕业。 很多海外(包括我国)学生在7岁时才接受小学教育,可以进入英国私立学校学习,通常是寄宿学校,这样的话,学生将在13岁小学毕业,以后各阶段教育完成年龄都要顺延两年。 3.中学教育(Secondary ecation) 英国中学教育持续7年,分为两个阶段,16岁前阶段和16岁后阶段。16岁是指英国学生的教育年龄。 这个阶段的教育也可称为普通教育,普通教育是相对于高等教育而言的。把英国学生16岁以后阶段的2年A level教育称为大学的预科教育是不妥的,其实,英国的2年A level教育毕业水平是高于中国的3年高中教育毕业水平的,所以,也就不难理解英格兰和威尔士的大学的学制是三年的原因了。 英国学生在14岁之前要学习科目众多的中学教育课程,并在14岁时参加关键阶段3(Key Stage 3)的考试。学生从14岁开始,除了学习英语、数学以及科学类等核心课程以外,还需要学习四到五门选修课程,两年后,也就是16岁时,参加关键阶段4(Key Stage 4)的考试,这就是中级普通教育证书(GCSE:General Certificate of Secondary Ecation)考试,或者参加国际中级普通教育证书(IGCSE:International GCSE)考试,或者参加普通苏格兰教育证书(SCE Standard Grade:Scottish Certificate of Ecation)考试。 在16岁完成了国家法律规定的义务教育后,可以继续学习也可以选择工作。当然,大多数学生还是选择学习,学习有两个方向:学术方向以及职业方向。如果想将来攻读学位课程,也就是想进行学术方向的学习,通常还要学习两年,最后参加高级普通教育证书(GCE A level)考试或者国际中学文凭(IB: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考试,在18岁时完成中学教育。在苏格兰,16岁学生只需要学习一年高等苏格兰教育证书(SCE H-grade:Scottish Certificate of Ecation Higher Grade)课程并参加考试,成绩合格可被苏格兰大学录取,如果成绩不太理想或者想去苏格兰以外的大学上学,可以再学习一年,提高原来课程的成绩或者参加高级高等苏格兰教育证书(SCE Advanced Higher Grade)考试。 从总体上看,中国的小学教育时间与英国一样,同为6年,而中国的中学教育(3年初中+3年高中)却比英国少了一年,这就从一个方面解释了为什么中国高中毕业生必须先读英国大学预科课程的问题。 4.职业教育(Vocational Ecation) 在14岁时参加关键阶段3(Key Stage 3)的考试后,学生不想进行学术方向的学习,还可以进行职业方向的学习,也就是可以接受职业教育培训,为16岁完成义务教育后参加工作做准备。不论学术教育还是职业教育,14~16岁的教育仍属于义务教育。16岁以后的职业教育就属于继续教育的范畴了。有关继续教育的情况请看第三章对继续教育院校的介绍。 职业教育培训内容广泛,主要分成四类:普通职业资格类、高等职业资格类、专业资格类以及职业进修类。 (1)普通职业资格类 14岁以上的学生,如果不选择学术方向的学习,那么他可以选择职业方向的学习,比如可以学习国家普通职业资格证书(GNVQ)课程,在苏格兰是苏格兰普通职业资格证书(GSVQ)课程,课程实用性强。基础GNVQ课程的水准与四门成绩在D到G的中级普通教育证书(GCSE)课程的水准相当;中级GNVQ课程的水准与四门成绩在A*到C的中级普通教育证书(GCSE)课程的水准相当;高级GNVQ课程的水准与高级普通教育证书(A-Level)课程的水准相当,换句话说,只要成绩合格,选择GNVQ课程的学生一样可以申请上大学。从2000年9月份开始,英国出现了职业性的A level课程,英文名称为AVCE(Advanced Vocational Certificate of Ecation),正逐渐取代高级GNVQ课程,水准与学术性的A-level课程水准相当。 (2)高等职业资格类 课程面向18岁以上的学生,主要有国家高等证书(HNC)和国家高等文凭(HND)两种课程,前者学习时间为一年,后者学习时间为两年,分别相当于大学学士学位课程的第一年和第二年水平。课程毕业后,可以转读学士学位课程,视具体情况,有时可以直接进入大二或大三学习。 少数高等职业资格文凭的水准可以达到研究生的水准。 (3)专业资格类 英国能够提供一些被世界广泛认可的职业资格证书课程,比如商务研究、计算机、工程、艺术和设计、酒店管理、旅游和时装设计等等。大家耳熟能详的是特许注册会计师协会(ACCA)资格证书和特许市场营销学院(CIM)文凭。 (4)职业进修类 几乎所有你感兴趣的职业,英国都开设有相应的课程,比如餐饮、美容美发、广告、旅游、摄影、高尔夫球管理、电影制作和音响技术等。 5.高等教育(Higher Ecation) 在18岁通过高级普通教育证书考试或同等水平考试后,英国学生的学习就进入了高等教育(Higher Ecation)阶段。高等教育是指本科以上的课程教育和培训,大部分课程学习结束时可使你获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或者同等学历。30%以上的英国年轻人都接受高等教育。全英国共有180多万接受全日制和非全日制高等教育的学生,其中5%来自欧盟,6%来自世界其他国家。

5. 英国规定几岁以上是成年人

1969年,英国通过《家事法改革法案》(the Family Law Reform Act),将成为成年人的年龄降低到18岁.

6. 在英国14岁就谈恋爱了么《青春爱欲吻》里他们爸妈都不反对啊

电影里有很多都是夸张的 但是 夸张还是源于生活的现实的 给
你列一点结婚年龄限制把
伊朗法定结婚年龄9岁;荷兰法定结婚年龄12岁;俄罗斯法定结婚年龄14岁;法国法定结婚年龄15岁;菲律宾法定结婚年龄16岁;韩国法定结婚年龄16岁;日本男18岁、女16岁;巴西16岁;中国香港16岁;中国台湾16岁;美国各州不一,部分州规定,如双方未满成年人年龄,须经父母同意方可结婚,有的州规定男子不满18岁、女子不满16岁者,即使父母同意也不能结婚。爱达荷、密西西比、新泽西和华盛顿等州则允许年满14岁的男孩、年满12岁的女孩结婚; 英国规定男女均16岁

这个只是年龄限制有的国家甚至能一夫多妻=。=向往呃

7. 英国女王对于现在的英国来说,有什么意义呢

英国女王具有参与政治,经济,外交各方面的权利,并且对于保障英联邦国家的安全有很大的意义。

英国女王一般不会经常出现在大众面前,只会在一些重要的集会或者礼仪场合出场,很多人认为英国的国王只有签字的权利,没有其它实质上的权利。其实不是,现在的英国女国仍然在很多方面都有参与和决策权,对于英国各个方面来说,起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英国目前仍然对全球很多国家和地区进行管辖统治,可以说没有这个英国女王,这些英联邦的成员国可能就会出现政治变革,所以英国女王对于英国及其它英联邦国家有着重要的政治意义。

8. 在各国几岁才算成年

各国根据本国公民的生理、智力发育、习惯和社会要求,对成年人的年龄规定各不相同:

1、美国:18岁成年,16岁如果有自主收入也可以由法院判决成年。

2、英国:法定成年年龄是18周岁。

3、法国:法定成年年龄是18周岁。

4、日本:法定成年的年龄是20周岁。

5、瑞士:法定成年的年龄是20周岁。

6、澳洲:法定成年年龄是17周岁。

7、奥地利:法定成年的年龄是21周岁。

8、中国:中国《民法通则》第十一条规定:十八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也就是说前面两者都可被视为成年人。

(8)英国14岁什么意义扩展阅读

宪法规定的成年人公民的义务和权利

第四十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

国家通过各种途径,创造劳动就业条件,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并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提高劳动报酬和福利待遇。

劳动是一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的光荣职责。国有企业和城乡集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都应当以国家主人翁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劳动。

国家提倡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奖励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国家提倡公民从事义务劳动。国家对就业前的公民进行必要的劳动就业训练。

第四十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者有休息的权利。国家发展劳动者休息和休养的设施,规定职工的工作时间和休假制度。

第四十四条国家依照法律规定实行企业事业组织的职工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退休制度。退休人员的生活受到国家和社会的保障。

9. 工业革命后英国教育的变化

18世纪后期,英国开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工业革命。社会发生巨大变化,人口急剧增加,大工业城市相继出现,工厂制度兴起,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英国一跃而成为高度工业化的国家。随着工厂制的普遍建立和广泛采用大机器生产,英国社会出现了近代工业无产阶级和工业资产阶级。这些变化,对英国近代教育制度的形成起了决定性作用。
在初等教育方面,工业革命使解决普及初等教育的问题更为迫切。这一时期初等教育得到了很大的发展。1780年,热心于平民教育的传教士、出版业者R·雷克斯在英格兰的格洛斯特郡出资创办了星期日学校。这是一种在星期日为在工厂做工的青少年进行宗教教育和识字教育的免费学校。1783年,雷克斯着文论述了这种学校的学习情况和开办宗旨,并把它称为星期日学校(亦称“主日学校”),引起社会的广泛兴趣。这种学校,在星期日把贫民阶层的儿童聚拢起来,既可防范、减少社会秩序的混乱,又可用宗教宣传来麻醉儿童的精神,因此,在统治者的支持下,星期日学校到处设立。1785年成立星期日学校协会。19世纪中期,英国此类学校的学生达250万人。
这一时期,英国工人阶级为争取教育权进行了英勇斗争,成为19世纪英国初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工人阶级的斗争和一些有远见人士的支持下,议会先后通过工厂法,规定若干保护童工的措施,并附有关童工教育的条款。英国1802年通过的第一个《工厂法》,规定厂主应对童工进行读、写、算的教育。《1833年工厂法》规定,14岁以下在纺织工厂劳动的童工每天须接受2小时的义务教育。历次工厂法中的教育条款并未真正实施,但仍不失其积极意义。
在师范教育方面,18世纪90年代,为了解决初等教育发展中教师短缺的问题,非国教派教徒兰卡斯特和国教派教徒贝尔,分别在本土伦敦和印度的马德拉斯创造了一种新的教学组织形式,即导生制,亦称“兰贝制”、“互教制度”、“相互教学法”。这是一种由教师向导生施教,导生再转教其他学生的办法。在使用导生制的学校中,一个教师在导生(具体又分为“导生”、“助理导生”、“互助导生”)的帮助下可教数百名学生。花钱少,招生多,形式灵活,被誉为“廉价的教育制度”;既解决了缺乏教师和教育经费短缺的困难,又有助于初等教育的发展,故受到广泛欢迎。但这只是为了解决师资不足而收穷苦儿童学习的应急措施,存在着将教学变成呆板、机械训练等缺点,教学质量不高。1840年,凯·沙图华兹等人在英格兰大伦敦的巴特西创办了一所旨在培训贫穷儿童教师的师范学院,亦称“圣约翰学院”。学生年龄在15—42岁,开设园艺、家务和体操课程。1842年国家拨款补助。1844年后转由全国贫民教育促进会管理,主要致力于为制造业和采矿地区培养师资,成为英国师范教育的开端。
在中等学校教育方面,英国工业革命之前中等学校基本上是封建社会流传下来的文法学校和公学。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日益发展,议会于1868年通过了《公学法案》,改革公学的章程,在学校董事会中增加了代表国家利益的代表名额,扩大董事会的办学权限,入学学生的身份也有所放宽。但对家庭财产的限制则有增无减,公学仍然是贵族、大资本家及富人子弟才能进入的学校。文法学校的等级性也十分明显。1869年,专门研究文法学校的汤顿委员会把文法学校分成三种类型,为不同的社会阶层服务。第一类学校实行寄宿制,以升学为目的,为上层资产阶级服务。第二类学校培养军队、医务、法律、文官、工程和商业方面的人才,课程包括拉丁文、英语、政治、经济学、数学、科学,学生离校年龄16岁。第三类学校为下层阶级而设,课程包括拉丁文或一门外语、英语、历史、初等数学、地理和科学,学生离校年龄为14岁。这一制度显然是为上层资产阶级设计的,它保持了贵族的特权,同时为专业人员和富商开辟了新的受教育机会,而不利于工人阶级。
在高等教育方面,17世纪到18世纪末,英国的高等教育仍属于贵族、资产阶级统治。19世纪50年代以后,英国教育处于大变革时期,政府加强了对大学的管理,成立了皇家大学委员会(1850-1852),目的在于改革旧的大学章程和条例,开设新的课程,以适应时代的需要。先后在议会通过了《牛津大学法案》(1854)和《剑桥大学法案》(1856),开始了英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新时期。1833年以后,英国政府虽决定补助宗教和慈善团体办理初等教育,但未能建立公立的初等教育制度。1867年议会通过改革法,近百万工人获得了选举权,普及教育成为政治上的迫切需要。议会改革法提出了“我们必须教育我们的主人”的口号。事实上,工人阶级子女中,6岁至10岁和10岁至12岁儿童的在校注册人数分别仅占五分之二和三分之一,实际接受教育的人更少。这种状况不能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引起英国各界的关注。正是在这种背景下,1870年教育署长W·F·福斯特提出了初等教育法案,并获得通过。该法案亦称为《福斯特教育法》。
该法案的主要内容为:(1)国家继续拨款补助教育,并在缺少学校的地区设初等学校。(2)全国划分学区,由选举产生的学务委员会监督本区的教育。学务委员会有权征收地方教育税。(3)各学区有权实施5—12岁儿童的强迫义务教育。(4)各派教会兴办或管理的学校可作为国家教育的组成部分,但不能从地方财政中得到补助。(5)学校的普通教育与宗教分离。凡接受公款补助的学校,一律不得强迫学生上宗教教义课程。《福斯特法案》的颁布宣告了初等义务教育的实施,形成英国教育史上公立学校与教会学校并存的初等教育制度,由此奠定了整个英国教育制度的基础。同时也应看到,这一法案主要是一个折衷方法,并非要建立一个义务的、免费的新国民教育制度,而是补教会学校的不足。
1870年的《福斯特法案》促使英国的初等教育得到较快的发展。19世纪80年代,全国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0%,大部分儿童能受到6-7年的正规教育。很多学校面临需要为儿童提供高一级的教育的新问题,发展中等教育成为主要问题。有些地方开办了更高一级的学校,但受旧的经费补助条例的限制,新开办的学校进行的教育,不能称为中等教育,这些学校被称为高级学校,造成教育行政管理上的混乱现象。在这种形势下,1902年议会通过了保党政府首相A·J·巴尔福提出的教育法案。该法案史称《1902年教育法》,亦称《巴尔福教育法》。
该法案的主要内容为:(1)废除原来的地方教育委员会和督促就学委员会,由郡议会和郡级市设地方教育局管理学校教育。(2)地方教育局有兴办和资助中等学校、中等专科学校和职业学校,并提供地方税款的职权。(3)地方教育局有否决学校管理委员会选任的不合格校长和教师的权利。(4)地方教育局对私立和几乎所有的教会学校进行资助,以进一步加强控制。(5)地方教育局需调查本地区的教育需要,制定扩大和协调不同类型教育的计划,并考虑本地区初等教育与中等教育的关系。《巴尔福法案》包括英格兰和威尔士教育的全国性合作体系,结束了英国教育的长期混乱状态,促进了英国中等教育的发展,形成英国的以地方教育局为主体,议会、教育委员会(1944年改教育部)和地方教育局相结合的教育行政领导体制,成为英国教育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教育法案。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战争的消耗和战后世界性经济危机的不断打击,英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和国际地位不断下降。在这段时间里,为了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继续竞争,同时也由于人民群众争取教育权的斗争和“新教育”思潮的冲击,英国力图不断地提高本国的教育水平。1918年,英国议会通过了一项以当时文教大臣费舍尔名字命名的教育法案,旨在建立面向所有人的公共教育制度。主要内容有:(1)地方当局为2—5岁儿童开办幼儿学校。(2)义务教育年限延伸至5—14岁,分初等学校为5—7岁和7—11岁两个阶段。主张在初等学校贯彻“新教育”的主张,教学内容注重贯彻“儿童中心”原则,以活动课程和艺术课为主。(3)小学一律实行免费教育。(4)为超龄青少年设立继续教育学校(学生年龄初为14—16岁,后改为14—18岁)。(5)改革考试制度。精简后的校外考试分学校证书考试(16岁)和高级学校证书考试(18岁)两种。(6)禁止雇用不满12岁的儿童做工。《费舍尔法案》初步确立了一个包括幼儿学校、小学、中学和各种职业学校的公共学校系统。然而上述学校的学生多为劳动人民子女。富裕家庭出身的青年仍然经过家庭教育或预备学校升入公学和文法中学,为将来升入大学作准备。这一点,在1926年工党政府发表的《青年教育》报告(亦称《哈多报告》)中进一步得到肯定。显然这一时期的英国教育仍实行双轨制,而在不同的学制轨道上学习的青年和儿童有着明显不同的经济背景,因而这种学制受到多方面的批评。
四、二战后的教育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教育遭到严重破坏。为了恢复教育,重建经济,1943年,政府发表《教育改革》白皮书。它的中心建议是,法定的公共教育体系应该组织成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继续教育三个阶段。1944年,教育大臣R.A.巴特勒在议会提出了教育法案,很快得到通过,史称《1944年教育法》,亦称《巴特勒教育法》。
该法案共122款。主要内容有:(1)废除1899年建立的只负责督导的中央教育署,设立教育部为全国教育行政领导机构,以加强国家对教育的控制和领导。(2)废除以往中小学教育不连贯、相互重叠的学制,将法定的公共教育体系分为初等教育(5岁-11岁)、中等教育(11岁-18岁)和继续教育(为离校青少年而设)三个连续的阶段。(3)将义务教育年限从原来的9年(5岁-14岁)延长为10年(5岁-15岁),有条件的地区可再延长1年。(4)公立学校实行免费,并根据学生的年龄、能力和性向提供不同类型的教育。(5)教会学校纳入国家教育体制,并规定在所有公、私立学校进行宗教教育。(6)各类独立学校须在教育部注册、备案,并接受检查。(7)详细规定地方教育当局的职责:为学生提供免费医疗、牛奶、午餐和其他点心,必要时包括衣、食、宿;为缺陷儿童提供特殊教育;为少数考入收费学校的学生支付学费,为公立学校学生提供生活补助费,为接受继续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学生提供奖学金;负责组织青少年的业余文化娱乐活动;为2-5岁的幼儿提供学前教育;设立郡学院,为未满18岁的离校青少年提供非全日制教育,等等。
《巴特勒法案》为英国二战后的教育制度奠定了基础。但是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公立学校和教会学校并存的教育制度尚未完全改变,公学还没有纳入国民教育体系,要实现法令的规定是一个很艰难的任务。该法案的许多部分,后来被战后的近20个教育法令和议会其他法令所修正。特别重要的有《伦敦政府法》(1963)、《地方政府法》(1972)、《就业和培训法》(1973)等。这些法令的规定并未改变《1944年教育法》的基本教育原则,但在组织安排和财政安排上作了较大的变动。

10. 刑责年龄在14岁的有哪些国家,刑责年龄该不该降低

我们都知道在我们国家不满18周岁的都叫未成年人,对于成年人是有法律责任的,但是近年来未成年犯罪率越来越高,很多国家都设定了刑责年龄在14岁,那么对于我们国家,刑责年龄到底该不该降低呢?咱们听听专家的说法。

刑责年龄在14岁的有哪些国家

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7日对媒体表示,普京总统已经签署了反恐修订案。

修订案规定,联邦法律将恐怖主义犯罪的刑事责任年龄降至14周岁。此外,还将加大对恐怖主义犯罪和极端主义倾向的刑事责任打击力度。

反恐修订案由俄国家杜马(议会下院)议员亚罗瓦娅和联邦委员会(议会上院)成员奥泽罗夫提出,于2016年6月24日在国家杜马获得通过,6月29日在联邦委员会获得批准。

美国,自20世纪80年代之后,各州普遍降低了“刑责年龄”,甚至法庭上出现过10岁的少年犯。除此之外,按美国法律,即使是未成年人,只要案情后果严重且有前科,也可以当作成年人的刑事案件处理,并按成人标准定罪和量刑。

再如英国,将未成年人划分为不满10周岁、已满10周岁不满14周岁和已满14周岁以上三个阶段分别给予不同的处罚,这样区别处罚更科学。

香港《2003年少年犯(修改)条例》规定10岁至14岁的未成年人属于限制行为能力人,负不完全的刑事责任。

目前,对未成年人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规定为14周岁的国家有英国、日本、意大利、德国和韩国等。但也有不少国家和地区刑事责任年龄的起点较低,如法国为13周岁,印度、加拿大、希腊、荷兰、丹麦、匈牙利为12周岁,墨西哥为9周岁。

刑责年龄该不该降低

是否降低刑事责任年龄:需要多维度考察

即使主张降低刑事责任年龄,学界也是意见各异。如有人认为,考虑到当前未成年人辨认和控制能力的一般水平,主张将最低刑事责任年龄直接降低到12周岁;还有人认为,应该将刑事责任年龄原则上保留在14周岁,在14周岁以下增加例外规定,将情节恶劣等弹性原则作为入罪的依据等等

目前,对于犯刑法第17条规定的故意杀人等八类罪的,对行为人的刑事责任年龄是否应该降到14周岁以下,争议比较大。

阅读全文

与英国14岁什么意义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越南用什么转换插头 浏览:354
伊朗什么时候最美 浏览:99
印尼有什么特产及产品 浏览:929
哪里意大利面好 浏览:36
印尼同事来中国送什么礼物好呢 浏览:754
意大利竖大拇指表示什么 浏览:835
印度的经济发展如何 浏览:579
中国移动cmcc是什么 浏览:461
印度的军事国防工业如何 浏览:646
一天之内如何成为一名英国人 浏览:979
开封去伊朗朝圣的人怎么样了 浏览:972
谢谢用印度语怎么说中文 浏览:629
越南如何把药寄往中国 浏览:592
中国移动积分怎么得 浏览:810
印度买的口罩快递怎么查询 浏览:919
在越南读大学费用多少 浏览:340
英国是怎么打败法国的 浏览:125
95岁英国女王叫什么名字 浏览:170
英国移民绿卡多久能拿 浏览:693
什么软件可以翻译印度人语 浏览: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