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英国资讯 > 英国贩卖黑人一船多少人

英国贩卖黑人一船多少人

发布时间:2022-09-12 19:06:44

Ⅰ 哪四个国家是世界上贩卖黑奴数量最多的国家,在什么时候

黑奴贸易古已有之,阿拉伯人就曾大量贩卖黑奴。但是在该领域达到登峰造极的还是欧洲列强。欧洲列强不但贩卖黑奴的数量特别多,而且还做成了一项新兴的暴利产业。

15世纪开始,欧洲奴隶贩子从本国出发装载盐、布匹、酒等商品,在非洲换成奴隶沿着所谓的"中央航路"通过大西洋,在美洲换成糖、烟草和稻米等种植园产品以及金银和工业原料返航。这些欧洲船只在大西洋上的航线大致构成三角形状,故又称"黑三角贸易",历时300年之久。



荷兰所在的尼德兰地区本来是西班牙的领地。西班牙成为殖民帝国后,荷兰商人可以在西班牙各殖民地之间进行贸易,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贩卖黑奴是一项暴利行业,自然少补了荷兰人的身影。

荷兰人依靠东印度公司贩卖黑奴,一举打垮了葡萄牙在非洲的霸权,侵占了大量贸易据点。17世纪,荷兰的商船吨位占当时欧洲总吨位的四分之三、总数约有15000艘船只的商船队的优势,使它的贩奴船四处活动,出现在美洲的各个港口,向法属和英属殖民地输入奴隶。当时,西班牙虽然没有承认荷兰独立,但也不得不从荷兰那里输入奴隶。西印度群岛中的荷属殖民地已成为荷兰在美洲运输和分配黑奴的中心。

由于荷兰长期处于西班牙的统治之下,荷兰独立战争断断续续打了80年之久,荷兰与西班牙在奴隶贸易方面有很多合作,是以很难区分两国各自贩卖了多少黑奴。据欧洲学者的统计,西班牙和荷兰贩卖黑奴的总数量约200万。

第一,英国。

英国是打垮了西班牙和荷兰才成为世界第一殖民帝国的,因此英国贩卖的黑奴数量也最多,在黑奴贸易中获得的利益也最多。英国贩卖的奴隶达到300万人,其中有三分之一在贩运的过程中饿死或病死。

据欧洲历史学家们估计,从15世纪到19世纪,奴隶贸易导致非洲人口减少了一亿,其中五分之四在抓捕过程中死亡,约有1200万到4000万非洲黑人被欧洲列强贩卖到世界各地,在运输的途中又有一半人死亡。

Ⅱ 为什么当时黑人可以随便被贩卖

黑奴贸易
从17世纪中期开始,这种贩奴活动达到高潮。荷兰、英国和法国成为这一罪恶活动的主凶。18世纪初,荷兰殖民者垄断了奴隶贸易的1/2,英国殖民者垄断了奴隶贸易的1/3。仅在黄金海岸,荷兰就有13处堡垒或商栈从事奴隶贸易活动。在奴隶贸易的高潮时期,仅英国每年就从非洲贩运5万多黑人,卖往欧美各地。到19世纪初,西非奴隶来源枯竭,东非沿岸、莫桑比克和马达加斯加等地又成为新奴隶贸易区。

对于敢于反抗或不听从他们摆布的奴隶,奴隶贩子会施加他们能够采取的任何处罚,轻者以皮鞭抽打,重者被砍头、挖心、断其手足、以绳索活活勒死以及扔到一望无际的海水之中等。这些手段残忍、毒辣,令人触目惊心。不少奴隶不堪忍受这种非人待遇,一有机会他们就奋然反抗奴隶主,殴打奴隶贩子,或者是逃亡,有些奴隶则宁愿跳海自杀!奴隶们在用种种方式方法表示着他们对这种残忍的贩奴制度的反抗。

葡萄牙殖民者是入侵非洲的先锋,也是近代“贩卖人类血肉”行业的开山鼻祖。猎捕和贩卖黑人为奴开始于15世纪40年代。葡萄牙殖民者在西非沿岸猎取黑人,或贩回欧洲,替封建大地主服役种田,或利用黑人奴隶的廉价劳动力,在圣多美、马德拉、佛得角等大西洋岛屿上开办种植园,生产出口作物。在15世纪,猎捕和贩卖黑人的规模不大,当时只不过是葡萄牙殖民者在掠夺黄金、香料之余的一项副业而已。有人估计,15世纪下半叶每年大约从非洲大陆输出五千名黑人到欧洲和西非沿海各岛屿。

从16世纪初年起,兜捕和贩卖黑奴的规模越来越大。从16世纪初到18世纪末,是贩卖黑人的“兴盛”时期。因为欧洲殖民者在征服美洲的过程中,大批屠杀印第安人,致使西印度群岛和美洲大陆一些地区,尸骨遍野,人口锐减。他们要掠夺美洲大陆丰富的矿藏,开发肥沃的土地,尖锐地感到劳动力不足。利欲薰心的贵族商人看到,把吃苦耐劳的非洲黑人运到美洲,既可以解决劳动力问题,又可以做一笔一本万利的生意。

美洲的奴隶种植园制度是极其残酷的。奴隶种植园主奉行的信条是从黑奴流汗得到的钱能抵上买他们的钱,就不怕把他们累死。所以,美洲黑奴的死亡率很高,例如圣多明各岛每年要死3万人。如果不从非洲每年运进大批黑人加以补充的话,不但奴隶种植园不能扩大,即使已有的种植园也不能继续存在下去。贩卖黑人的暴行,几个世纪盛行不衰,原因就在于此。

1502年,第一批黑人贩运到圣多明各岛。 1513年,西班牙国王正式颁发执照,准许商人把黑奴运往西属美洲殖民地。从此,贩卖黑奴就成了由政府支持的“合法”行业。

在贩卖黑人的兴盛时期,猎取和贩卖黑人的区域,主要是从塞内加尔到安哥拉的西海岸。西海岸距离美洲航程较短,且该地区的黑人开化程度较高,人烟稠密。东海岸是另一个重要的贩卖区。1645年第一批奴隶从莫桑比克运往巴西。东非的黑奴除运往美洲以外,还运到马斯克林群岛、印度和某些东方国家。他们或在殖民者开办的种植园作工,或作家务劳动。一个英国船长写道:葡萄牙“国王的船只与私商的船只一样,装运很多奴隶去印度。男女奴隶都得到在印度的葡萄牙人的好评”。

贩卖黑人起初由葡萄牙商人一手把持。葡萄牙政府派遣的海军分遣队,在海洋上巡弋,严禁其他国家的商人插手。例如,1606年一个葡萄牙修士得悉阿拉伯商人在帕特贩奴,立即进行阻拦,训斥帕特素丹说:“不能准许这种买卖。”当时一些英法的海盗偶尔也冲破封锁到非洲贩奴。1562年,英国的约翰·霍金斯曾窜到塞拉利昂,捕捉300名黑人,运到西印度群岛出售,发了大财。

1580年葡萄牙被西班牙占领,1588年西班牙“无敌舰队”被歼灭,葡萄牙在非洲的殖民据点相继丢失,海上和商业霸权一落千丈。从此,荷兰、英国和法国对葡萄牙贩卖黑奴的垄断权提出了挑战,甚至丹麦、瑞典、美国和勃兰登堡也插上一脚。在这场竞争中,英国凭借雄厚的资本,强大的海军,先后击败荷兰和法国,做到“后来居上”,成了最大的人肉贩子。英国夺得贩奴贸易优势的标志是1713年签订的《乌特勒支条约》。这个条约使英国商人获得了在30年内每年向西班牙美洲殖民地输送4800名黑奴的垄断权。自此以后,英国在黑奴贩卖中所占的份额不断上升。到1770年,黑奴的半数由英国船只载运,近五万名;其次是法国,三万名;葡萄牙人占第三位,约一万名。

为了拯救处于痛苦深渊的苦难者,人类创造了上帝。上帝是万能的,他可以拯救或者惩罚积善行德或弃善从严者。但是,这些奴隶贩子却打着上帝的旗号为非作歹而丝毫不害怕上帝的怪罪!他们把贩奴的船命名为《耶稣号》、《神的礼物号》、《圣母玛利亚号》等,一些传教士不但助纣为虐,为奴隶贩子大唱赞美诗,而且还亲自参与奴隶贩卖!

当然,疾病和瘟疫奴隶主非常关心,他们害怕这样会影响利润,所以,只要发现患病黑奴,尤其是奄奄一息者,他们就会立刻把他们扔入大海之中。尽管如此,奴隶的残废率仍达百分之三十甚至百分之五十。

大多数长期处在低级职位的水手往往是无精打采,消沉万分的,等他们升上高级职位时也经常会带上墨守成规的习气。杜啊拉虽然也曾经长期处在低级职位,却跟他们截然不同,他对革新并不感到十分厌恶,恰恰相反,他是第一个用铁箱子来贮藏食用水的人,在他的船上,像所有贩卖黑奴的船上一样,都准备着手铐和脚镣,然而船上的手铐和脚镣却是按照新法制造,并且还精心地上了漆以免生锈。

运奴船是杜啊拉亲自监制的一条贩运黑奴的双桅横帆船。这是一艘快船,又狭又长像战舰一样,

回程可以说是一帆风顺,巴塞罗纳港很快出现在了地平线线上.正当杜啊拉幻想着这批黑奴能换成多少个银币时船上突然起了一阵骚乱。

“砰!砰!”船上保安队中的火枪手连连开枪,接着传来有人落水的浪花声。

“这是怎么回事!?”杜啊拉拔出随身携带的火枪,这东西可以轻松砸开黑人的脑袋,气势汹汹的向旁边的水手问道。他这么生气是有道理的,自己马上就要进港,如果在这个节骨眼上出了问题,引来西班牙的巡逻舰队是小事,如果招惹来海盗,那连人带船都会成为他们的战利品。

保安队长气喘吁吁的跑过来回答道:“有几名黑人摆脱了枷锁,他们逃跑了!”

杜啊拉瞪大了眼睛,发出了狮子般的怒吼:“什么?向海中射击,不能让他们逃走!”

可惜天色昏暗,海面上根本看不清象人这样细小的物体,这时又人了望水手报告道有一支奥斯曼商船队正在接近,杜啊拉无奈之下只好命令放弃对黑奴的追杀,直接进港。

无独有偶,随风一行人的目的地也是巴塞罗纳。从热那亚出发,很快就可以来到这座西班牙第二大航海城市。在进港前,哥布林隐约的听到了枪声,以为是海盗来袭,命令碘酒和随风排成战斗队型,没想到对方的回答是西班牙翡翠级贸易船。

这一下哥布林可成了碘酒和随风的攻击目标,什么谎报军情,疑神疑鬼,草木皆兵都来了,搞的他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参考资料:www.fbook.net/book/13100/tx102017.htm

Ⅲ 英国贩卖黑人历史有多久了

一百多年,

Ⅳ 黑奴的黑奴数据

据资料统计,黑人部落“猎奴战争” 在400年的奴役过程中,非洲黑人被杀了上千万;圣多明各岛在十八世纪上半期共输入奴隶280万人,而到1976年仅剩下65000多人,平均每年要死亡 4万多人;按照每运至美洲一个奴隶,最少要牺牲10个左右非洲黑人的计算方法,奴隶贸易使非洲损失一亿人口,这个数字相当于1980年非洲人口总和;利物浦船只从事奴隶贩运900趟,所贩奴隶卖价1500万英镑,净赚1200万英镑。殷殷鲜血,垒垒白骨,谁知道在波涛汹涌的大西洋的海底深渊埋葬了多少黑人奴隶的骨骸,美国诗人满怀悲愤地写道:
大海的深处,
泥泞的沙里,
躺着被人遗忘了的
锁着铁链的人骸
在死沉沉的黑暗里,
闪烁着不幸的奴隶的白骨,
他们从漆黑的巨浪里,
大声呼唤:“我们是证人”! 马克思说过一段耐人寻味的话:“当我们把自己的目光从资产阶级文明的故乡转向殖民地的时候,资产阶级文明的极端虚伪和它的野蛮本性就赤裸裸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因为它在故乡还装出一副很有体面的样子,而一到殖民地它就丝毫不加掩饰了”。殖民列强西班牙、葡萄牙、荷兰、法国和英国以地球为战场,展开了空前激烈的商业战争和殖民角逐,在征服与劫掠亚洲、美洲和非洲的过程中,奴隶贸易是令人发指的最黑暗的一页。
绕过非洲新航路的发现,揭开了西方殖民主义对非洲人民长期侵略与掠夺的帷幕。欧洲列强一踏上西非沿岸,就按他们主要掠获物给沿岸地带取上“胡椒海岸”、“科特迪瓦”、“黄金海岸”和“奴隶海岸”等名称。欧洲人最初所重视的掠获物是黄金和其它最贵重物资。他们每踏上一块新的土地,第一件事就是追求黄金。
为了进行掠夺性的贸易,欧洲列强争先恐后地在非洲沿岸设立了商站和堡垒,占领离海岸较远的阿森松岛、圣赫勒拿岛、毛里求斯岛等岛屿,以此作为东通亚洲航海的中途站。荷、英、法等国在其裔务掌握在大商业资产阶级或资产阶级化的贵族手中之后,便组织特权公司来进行贸易,特权公司从国家得到特许状和各方面的支持,拥有开设高馆、建筑堡垒,发行货币、组织武装、进行战争和媾和的权力。特权公司在某些地区还能对当地居民行使司法权和征税权,从而形成一个个的“小专制王国”。殖民列强就利用这个强有力的工具进行掠夺性的贸易、奴隶贩运甚至:征服殖民地。
欧洲列强在非洲的角逐,主要是争夺贸易权。它们在每个地区听掠夺的并不限于一种货物,而黑奴贩卖是资本原始积累时期西方殖民主义者侵略非洲的主要内容,当时贩奴贸易也仅在奴隶海岸。欧洲列强自侵入黑非洲之日起,就开恰把非洲转化为商业性的猎获黑人的场所,他们用“黑色象牙”这种侮辱性的名词来称呼黑人奴隶,黑人成为他们贪得无厌、多方搜寻的“商品”。 非洲是人类的起源地之一。在古代文明发展的多极世界中,非洲占有一席之地。尼罗河流域孕育了埃及古代文明。北非沿海曾经是地中海古代文明圈的一个组成部分。
公元7世纪以后,伊斯兰文化在北非、东非沿海及西苏丹等地的传播,使这些地区经济文化出现了新的繁荣。到16世纪以前,非洲跟欧亚大陆一样,已处于前资本主义发展的各个阶段。如果没有殖民主义者的入侵,非洲社会将循着自己的轨迹向前演化发展。
但是,近代殖民主义的入侵打乱了非洲正常的社会发展进程。随着资本主义的兴起,非洲变成商业性猎获黑人的场所。黑奴贸易发展成为一个专门的行业,成为一种特殊的历史现象。数以千万计的非洲黑人背井离乡,漂洋过海,被贩卖到美洲以及印度洋、亚洲由殖民者开办的种植园和矿井中工作,另一些黑人在捕奴、掠奴战争及贩运途中死去。非洲人民及其社会经济生活受到空前浩劫。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而万恶的殖民主义、资本主义制度却随着贩卖和奴役非洲黑人而兴盛起来。
马克思曾指出,非洲变成商业性猎获黑人的场所,是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因素之一,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后来,黑奴贸易以及美洲的黑人奴隶制又为工业革命积累了资金。因此可以说,资本主义从头到脚沾满了非洲人民的鲜血。
黑奴贸易大约经历了四个世纪。除奥地利、波兰和俄国等少数国家外,几乎所有的欧洲国家以及美国都先后参与了这一罪恶活动。
综观黑奴贸易的发展过程,大体可以分成三个时期:15世纪中叶至17世纪中叶为第一时期;17世纪中叶至19世纪初为第二时期,由于美洲种植园的发展,黑奴贸易在这一时期走向高潮;1807—1808年英、美两国通过禁止奴隶贸易的法案以后,黑奴贸易进入第三时期。这时奴隶贸易在法律上已被禁止,但黑奴走私贸易却兴盛起来。直至1890年7月布鲁塞尔会议作出废除非洲奴隶贸易的决议,黑奴贸易才算正式终止。
如果按照早期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阶段而决定的不同贸易性质来划分,那么整个黑奴贸易史也可分成三个阶段:15至17世纪,西班牙、葡萄牙的封建王室及随后荷兰、英国、法国等以特许公司为代表的商业资本占统治地位,黑奴贸易实行的是垄断贸易;18世纪,工业资本冲破了商业资本的垄断,黑奴贸易进入自由贸易阶段;工业革命以后,由于近代大工业的出现而在法律上废除了奴隶贸易,19世纪黑奴走私贸易盛行。本章叙述16世纪至19世纪初300年间黑奴贸易的盛行,及其对世界和非洲历史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一、十六世纪及十七世纪上半叶的黑奴贸易
1441年,由安陶·贡萨尔维斯和努诺·特里斯陶率领的一支葡萄牙探险队,在布朗角附近沿海劫掠了10名非洲黑人,带回里斯本出售,是为黑奴贸易的开始。在15世纪后半叶,葡萄牙人从西非沿海贩运黑奴去本国充当家务和农业劳动力,或贩运至马德拉群岛、加那利群岛和佛得角群岛等大西洋岛屿新辟的甘蔗种植园中工作,每年贩奴大约500—1000名。但是,直到16世纪初,葡萄牙人在西非的黑奴贸易,其价值远远赶不上黄金、象牙、胡椒等非洲产品的贸易。1494年西班牙和葡萄牙签订的托德西拉斯条约是列强第一个瓜分世界的条约,它确定以佛得角以西370里格为西、葡两国势力范围的分界线,两国在美洲的势力范围以西经46度为界。从此,非洲、亚洲及巴西归属葡萄牙,美洲其他地区归属西班牙。
16世纪,西班牙人在向西印度群岛及美洲大陆进行扩张掠夺的过程中,对土着印第安人进行了灭绝人性的屠杀,并企图奴役印第安人,但没有成功。西班牙人发现,印第安人不适宜于繁重的田间劳动,一个黑人奴隶顶得上四个印第安人。为了满足那里发展热带作物种植园及开发矿藏对劳动力的需求,他们决定从非洲运进黑人。1501年,即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不到10年,伊斯帕尼奥拉岛就从葡萄牙运进了第一批黑奴。这是向美洲贩卖奴隶的滥觞,也是美洲实行黑人奴隶制的开端。1518年,第一艘来自非洲的贩奴船到达西印度,开始了非洲与美洲之间直接的黑奴贸易。到1540年,西班牙美洲殖民地每年运进的黑奴可能已达1万人。
16世纪葡萄牙人在非洲西海岸的贩奴活动主要在两个地区:一个是上几内亚,即从佛得角群岛到塞拉利昂沿海。佛得角群岛的最大岛屿圣地亚哥岛曾经是经营上几内亚贸易的中心。一些原在佛得角群岛定居的欧洲人陆续移居到上几内亚沿海,甚至溯冈比亚河而上,在这一带建立了许多小据点,从事贩奴及其他商业活动。另一个是刚果河口及其以南地区。16世纪初,不仅葡萄牙商人,而且应刚果国王阿方索之邀派去的葡萄牙传教士、教师、工匠(裁缝、制鞋匠、泥瓦匠、制砖工)等,都以帮助刚果发展经济为名而行贩奴活动之实。到1526年,刚果国内局势变得很糟,以至阿方索写信给葡萄牙国王诉说:“这个国家每个角落都有许多商人。他们将毁灭这个国家。人们每天在遭受奴役和劫掠,甚至贵族和王族成员也不能幸免。”圣多美岛在16世纪成为几内亚湾及刚果至安哥拉沿海的贩奴基地。1493年,欧洲人开始在该岛定居;1499年,建立了第一个甘蔗种植园。16世纪上半叶,这里成为欧洲蔗糖的主要来源。16世纪20年代起,圣多美和普林西比的葡萄牙商人深入圣萨尔瓦多内地,可能远至扎伊尔河上的马莱博湖及在南方的恩东戈,从事贩奴活动。从贝宁湾、刚果、安哥拉等地运来的黑奴,或留在当地种植园工作,或被转运去黄金海岸、马德拉群岛、佛得角群岛和葡萄牙本土,16世纪30年代开始又直接转运去美洲,16世纪中叶成为非洲向美洲贩运黑奴的主要转运站。圣多美岛在1530—1560年间达到繁荣的顶点,是当时葡萄牙主要的海外领地之一。奴隶和甘蔗是其两大财富。柯廷引用N·迪尔的估计数认为,在整个黑奴贸易期间,圣多美运进了10万名奴隶。
1576年葡萄牙人在罗安达湾建立了圣米格尔堡作为基地,从此刚果河口以南的黑奴直接从这里贩运去美洲,而不再经由圣多美岛转运。这里逐步发展成为安哥拉和刚果的奴隶贸易中心之一。到16世纪最后25年,从非洲直接向西印度诸岛及美洲大陆输出奴隶的南大西洋贸易体系已经确立起来。向欧洲及大西洋诸岛(马德拉、加那利和佛得角诸群岛)输出的奴隶仅占非洲输出总数的17%。1600年以后输往欧洲的奴隶,大部分也是转运去西印度的。同时,从16世纪末17世纪初起,美洲奴隶来源从西非迅速转向刚果安哥拉地区。其中至少有两个因素值得提及:第一,圣多美的甘蔗种植园面临巴西的竞争,到16世纪末17世纪初逐步衰落,这意味着几内亚湾本身对刚果安哥拉奴隶的需求减少了;第二,从17世纪初起,葡萄牙人开始在罗安达内地诉诸军事行动,或通过直接掠夺,或通过同当地非洲人的贸易而获得了新的奴隶来源。但是,直至17世纪中叶,美洲对非洲黑奴劳动力的需求量以及因此而形成的贩奴的数量毕竟有限。
二、十七世纪中叶以后黑奴贸易兴盛的原因
在早期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上,美洲的直接奴隶制曾经是欧洲资产阶级工业的基础。17世纪中叶起,欧洲由于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例如,咖啡成为主要饮料、蔗糖消耗量激增等),对热带产品的需求量与日俱增,从而促使西印度及美洲大陆生产热带产品的奴隶种植园获得巨大发展。这成为黑奴贸易兴盛的原因。
1625年第一批英国移民来到巴巴多斯,种植烟草、棉花、蓝靛等作物。
1641年首次引种甘蔗,巴巴多斯因而被称为“西印度糖岛之母”。这里运进黑奴数量便由此成倍增长。以后,甘蔗种植迅速推广到背风群岛及牙买加、安提瓜等岛屿。在甘蔗引进英属西印度殖民地后的二十多年,蔗糖占到伦敦从殖民地种植园进口总值的将近一半,超过了烟草。17世纪末18世纪初,牙买加种植园的发展逐渐取代巴巴多斯的地位,其运进黑奴的数量也超过巴巴多斯,奴隶与白人的比例高达10比1。在法属西印度,1635年瓜德罗普岛先引种烟草,17世纪中叶以后又陆续引进甘蔗、咖啡等热带作物。17世纪末,种植园奴隶制已经成为西印度群岛的经济基础。因此,仅在17世纪后半叶的50年间,非洲大西洋沿岸卖给欧洲人的奴隶数量就超过以前200年的总数.

Ⅳ 英国人是怎样大肆向美洲贩卖非洲奴隶的

最早在西非尼日尔爾利亚从事黑人奴隶贸易的是葡萄牙人。葡萄牙人垄断尼日尔爾利亚黑人奴隶贸易达50年之久。葡萄牙人从奴隶贩卖中获得的利润引起欧洲其他国家殖民者的贪欲。1530年第一批英国船只到达贝宁河,英国人从此同尼日尔爾利亚发生联系。1562年约翰·霍金斯从塞拉利昂贩运300奴隶到海地。这是第一个英国人从非洲贩运黑人奴隶到美洲。

从此英国人大兴奴隶贸易。1563年霍金斯奉命率领由7艘船组成的舰队从非洲贩运奴隶到西印度群岛,这只舰队的旗舰叫“耶稣号”。英国王国政府也非常重视奴隶贸易。1618年英王詹姆士一世把从非洲贩卖奴隶的特许权授给“伦敦开发非洲贸易公司”。该公司在冈比亚河巴瑟斯特附近的一个小岛上修建了詹姆士城。1631年英国又成立一家公司,负责给西印度群岛提供黑人奴隶作为劳动力。公司在科曼廷修建碉堡。从此英国在尼日尔爾利亚的奴隶贸易大肆发展起来。

Ⅵ “三角贸易”时期,欧洲人偷运黑奴到美洲,为什么要把黑奴都扒光

三角贸易时期,欧洲人偷运黑奴到美洲,之所以把黑奴全部都扒光,就是为了预防传染病

三角贸易是殖民历史上血腥的一幕,人们就如同货物一样被运送被买卖,这是对人伦道德的挑战,更是对人性的一种践踏但是。现在自以为人权斗士的民众恐怕想不到,就是他们的祖先开启了买卖奴隶的先例,并且殖民伤害奴隶的残暴行为都是这些人。

一般来说,三角贸易就是依靠着船只的力量航行,他们把黑人奴隶们扔到船上然后卖到美洲,但是那个时候各种疾病横行,如果说船上有一个有传染病的,黑人的话那么整个船都会遭殃,对于这些资本主义者来说损失是很大的,所以他们就经常会做一些预防措施,比如把黑奴全部都扒光,这样一来极大地减少了传染病的大型传染,并且对于这些资本主义来说只要这些黑奴不染病,什么都无所谓。

Ⅶ 英国奴隶贸易如何结束

贩卖黑人奴隶是近代史上欧洲殖民者犯下的血腥罪行。从15世纪40年代开始,葡萄牙殖民者就在西非沿岸猎取黑人,或贩回欧洲,替封建大地主服役种田,或利用黑人奴隶的廉价劳动力,在圣多美、马德拉、佛得角等大西洋岛屿上开办种植园,生产出口作物。16世纪早期,欧洲殖民者又把黑人奴隶运往美洲贩卖,葡萄牙、西班牙、英国、法国、荷兰等国大肆劫掠黑人卖到美洲。400年间,从非洲运往美洲的黑人不下1500万人,死于猎奴战争和贩运途中的黑人,约为此数的5倍,总计非洲丧失的精壮人口不下1亿。疯狂的奴隶贸易从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下半叶逐渐走向衰落,到19世纪70年代大体废止。

奴隶贸易废止的原因,主要有三点:

第一,非洲人民和美洲黑人奴隶不屈不挠的斗争,大大地打击了奴隶贸易。这是奴隶贸易废止的根本原因。

从殖民者贩卖黑人的那一天起,非洲人民就展开了英勇顽强的斗争。在非洲大陆上,他们举起长矛,拿起弓箭和石块,迎头痛击殖民侵略者,狠狠打击“捕奴队”。在沿海殖民据点的黑牢里,黑人秘密组织暴动,组织越狱。现在已见于文字记载的,在18世纪就发生过15次黑人起义。在大西洋航行的贩奴船上,尽管奴隶贩子全副武装,严加防范,黑人还是不断地掀起反抗斗争。据不完全统计,1700年到1845年,仅在英美贩奴船上就发生了55次黑人暴动。

到达美洲后的黑人奴隶,为反抗野蛮的奴隶制度,争取自身解放,也不断举行起义。仅在美国,从1819年后的40多年中,大规模的奴隶起义至少有250次。这些斗争,从根本上打击了奴隶贸易。

第二,从18世纪后期开始,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改变了对殖民地的剥削方式,要求把非洲变为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

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开始。到19世纪上半期,工业革命扩展到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为了适应工业革命后生产力飞速发展的需要,资本主义国家需要把包括非洲在内的海外殖民地变成工业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甚至是资本输出的场所。他们认识到,把非洲人留在非洲进行奴役,既无风险,又可得到远远超过从奴隶贸易中获得的利润。因此,西方资本家渐渐地对奴隶贸易失去了兴趣。19世纪初,英国殖民者欧文考察东非后,竭力主张废除奴隶贸易,就地利用当地资源,他说:“这些新的资源将为我国的企业和工业开放。”

其实,早在1787年,英国人就把300多名黑人和76名白人妇女和儿童送到塞拉利昂的圣乔治湾,购买土地,安顿移民,建立了格兰维尔镇。1808年,英国将塞拉利昂变成了直辖殖民地。美国也仿效英国,1822年在梅思腊多角购买一块土地,把从奴隶制度下解放出来的黑人送到这里,建立居民点,后来称为蒙罗维亚,并在此附近陆续建立了埃迪纳、马歇尔、布坎南、格林维尔、锡诺、马里兰等移民区。1824年这个新的殖民地被称为利比里亚。到19世纪晚期,在向帝国主义过渡的过程中,欧洲殖民国家掀起了瓜分非洲的高潮,短短十几年,他们几乎侵占了整个非洲。

第三,海地革命、拉美独立战争的胜利,特别是美国内战北方的获胜,使奴隶贸易的规模大大缩小。

1791年,法属海地殖民地爆发起义,杜桑·卢维杜尔领导海地人民废除了奴隶制。1804年,海地赢得了独立。19世纪早期,拉丁美洲掀起了民族独立运动,经过艰苦斗争,到1826年,拉丁美洲的西班牙、葡萄牙殖民地基本都已独立,这导致多数拉丁美洲国家颁布了废除或限制奴隶制的法令,沉重打击了奴隶贸易。1861年到1865年的美国独立战争,南方奴隶主遭到失败,奴隶制度被废除,种植园经济遭受严重打击。随后,奴隶贸易逐步停止下来。

Ⅷ 英国人是如何大肆向美洲贩卖非洲奴隶的

最早在西非尼日尔爾利亚从事黑人奴隶贸易的是葡萄牙人。葡萄牙人垄断尼日尔爾利亚黑人奴隶贸易达50年之久。葡萄牙人从奴隶贩卖中获得的利润引起欧洲其他国家殖民者的贪欲。1530年第一批英国船只到达贝宁河,英国人从此同尼日尔爾利亚发生联系。1562年约翰·霍金斯从塞拉利昂贩运300奴隶到海地。这是第一个英国人从非洲贩运黑人奴隶到美洲。

从此英国人大兴奴隶贸易。1563年霍金斯奉命率领由7艘船组成的舰队从非洲贩运奴隶到西印度群岛,这只舰队的旗舰叫“耶稣号”。英国王国政府也非常重视奴隶贸易。1618年英王詹姆士一世把从非洲贩卖奴隶的特许权授给“伦敦开发非洲贸易公司”。该公司在冈比亚河巴瑟斯特附近的一个小岛上修建了詹姆士城。1631年英国又成立一家公司,负责给西印度群岛提供黑人奴隶作为劳动力。公司在科曼廷修建碉堡。从此英国在尼日尔爾利亚的奴隶贸易大肆发展起来。

Ⅸ 关于三角贸易过程中黑人的悲惨遭遇

欧洲殖民者的船队到达非洲,他们和非洲的土着部落首领一起从事着贩卖人口的罪恶勾当,通常是被贩卖的黑人在西非洲海岸上船,船上的生活水平极差,一艘额定载200人的船被硬是装下了400人,在船上,黑人们还要被迫做苦工,每天擦洗甲板,但是欧洲殖民者却不给他们吃饱饭,稍有不快轻则殴打,重则杀害,有时在船上遇到风暴,黑人们往往因为无法逃出船舱而遇难。。。。据后来学者统计,前后被贩卖到美洲的黑人有2000万左右,而死在贩运途中的黑人则有近1亿人。

Ⅹ 黑人奴隶交易的历程是如何的

非洲是人类的起源地之一.在古代文明发展的多极世界中,非洲占有一
席之地.尼罗河流域孕育了埃及古代文明.北非沿海曾经是地中海古代文明
圈的一个组成部分.公元7世纪以后,伊斯兰文化在北非,东非沿海及西苏
丹等地的传播,使这些地区经济文化出现了新的繁荣.在广大撒哈拉以南地
区,经过长期稳定的发展,形成了具有独特风格的黑人文化.到16世纪以前,
非洲跟欧亚大陆一样,已处于前资本主义发展的各个阶段.如果没有殖民主
义者的入侵,非洲社会将循着自己的轨迹向前演化发展.
在古代和中世纪,黑人就经由撒哈拉商道,尼罗河及印度洋贩卖到南欧,
阿拉伯世界,波斯,南亚等地.在那个时代,由于生产力太低,奴隶买卖是
普遍现象,而不是黑人所特有的,也有白人被卖给黑人为奴.
但是,近代殖民主义的入侵打乱了非洲正常的社会发展进程.随着资本
主义的兴起,非洲变成商业性猎获黑人的场所.黑奴贸易发展成为一个专门
的行业,成为一种特殊的历史现象.数以千万计的非洲黑人背井离乡,漂洋
过海,被贩卖到美洲以及印度洋,亚洲由殖民者开办的种植园和矿井中工作,
另一些黑人在捕奴,掠奴战争及贩运途中死去.非洲人民及其社会经济生活
受到空前浩劫.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而万恶的殖民主义,资本主义制度却
随着贩卖和奴役非洲黑人而兴盛起来.马克思曾指出,非洲变成商业性猎获
黑人的场所,是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因素之一,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
曙光.后来,黑奴贸易以及美洲的黑人奴隶制又为工业革命积累了资金.因
此可以说,资本主义从头到脚沾满了非洲人民的鲜血.
黑奴贸易大约经历了四个世纪.除奥地利,波兰和俄国等少数国家外,
几乎所有的欧洲国家以及美国都先后参与了这一罪恶活动.综观黑奴贸易的
发展过程,大体可以分成三个时期:15世纪中叶至17世纪中叶为第一时期;
17世纪中叶至19世纪初为第二时期,由于美洲种植园的发展,黑奴贸易在
这一时期走向高潮;1807—1808年英,美两国通过禁止奴隶贸易的法案以
后,黑奴贸易进入第三时期.这时奴隶贸易在法律上已被禁止,但黑奴走私
贸易却兴盛起来.直至1890年7月布鲁塞尔会议作出废除非洲奴隶贸易的决
议,黑奴贸易才算正式终止.
如果按照早期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阶段而决定的不同贸易性质来划分,
那末整个黑奴贸易史也可分成三个阶段:15至17世纪,西班牙,葡萄牙的
封建王室及随后荷兰,英国,法国等以特许公司为代表的商业资本占统治地
位,黑奴贸易实行的是垄断贸易;18世纪,工业资本冲破了商业资本的垄断,
黑奴贸易进入自由贸易阶段;工业革命以后,由于近代大工业的出现而在法
律上废除了奴隶贸易,19世纪黑奴走私贸易盛行.
本章叙述16世纪至19世纪初300年间黑奴贸易的盛行,及其对世界和
非洲历史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一,十六世纪及十七世纪上半叶的黑奴贸易
1441年,由安陶 贡萨尔维斯和努诺 特里斯陶率领的一支葡萄牙探险
队,在布朗角附近沿海劫掠了10名非洲黑人,带回里斯本出售,是为黑奴贸
易的开始.在15世纪后半叶,葡萄牙人从西非沿海贩运黑奴去本国充当家务
和农业劳动力,或贩运至马德拉群岛,加那利群岛和佛得角群岛等大西洋岛
屿新辟的甘蔗种植园中工作,每年贩奴大约500—1000名①.但是,直到16
世纪初,葡萄牙人在西非的黑奴贸易,其价值远远赶不上黄金,象牙,胡椒
等非洲产品的贸易.
1494年西班牙和葡萄牙签订的托德西拉斯条约是列强第一个瓜分世界
的条约,它确定以佛得角以西370里格②为西,葡两国势力范围的分界线,两
国在美洲的势力范围以西经46度为界.从此,非洲,亚洲及巴西归属葡萄牙,
美洲其他地区归属西班牙.
16世纪,西班牙人在向西印度群岛及美洲大陆进行扩张掠夺的过程中,
对土着印第安人进行了灭绝人性的屠杀,并企图奴役印第安人,但没有成功.
西班牙人发现,印第安人不适宜于繁重的田间劳动,一个黑人奴隶顶得上四
个印第安人.为了满足那里发展热带作物种植园及开发矿藏对劳动力的需
求,他们决定从非洲运进黑人.1501年,即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不到10年,
伊斯帕尼奥拉岛就从葡萄牙运进了第一批黑奴.这是向美洲贩卖奴隶的滥
觞,也是美洲实行黑人奴隶制的开端.1518年,第一艘来自非洲的贩奴船到
达西印度,开始了非洲与美洲之间直接的黑奴贸易.到1540年,西班牙美洲
殖民地每年运进的黑奴可能已达1万人①.
16世纪葡萄牙人在非洲西海岸的贩奴活动主要在两个地区:一个是上几
内亚,即从佛得角群岛到塞拉利昂沿海.佛得角群岛的最大岛屿圣地亚哥岛
曾经是经营上几内亚贸易的中心.一些原在佛得角群岛定居的欧洲人陆续移
居到上几内亚沿海,甚至溯冈比亚河而上,在这一带建立了许多小据点,从
事贩奴及其他商业活动.另一个是刚果河口及其以南地区.16世纪初,不仅
葡萄牙商人,而且应刚果国王阿方索之邀派去的葡萄牙传教士,教师,工匠
(裁缝,制鞋匠,泥瓦匠,制砖工)等,都以帮助刚果发展经济为名而行贩
奴活动之实.到1526年,刚果国内局势变得很糟,以至阿方索写信给葡萄牙
国王诉说:"这个国家每个角落都有许多商人.他们将毁灭这个国家.人们
每天在遭受奴役和劫掠,甚至贵族和王族成员也不能幸免."①
圣多美岛在16世纪成为几内亚湾及刚果至安哥拉沿海的贩奴基地.1493
年,欧洲人开始在该岛定居②;1499年,建立了第一个甘蔗种植园.16世纪
上半叶,这里成为欧洲蔗糖的主要来源.16世纪20年代起,圣多美和普林
西比的葡萄牙商人深入圣萨尔瓦多内地,可能远至扎伊尔河上的马莱博湖③
及在南方的恩东戈,从事贩奴活动.从贝宁湾,刚果,安哥拉等地运来的黑
① Philip D.Curtin& Steven Feierman etc.,African History(《非洲史》), London1978,p.217.
② League(英文),葡文为légua.葡制1里格等于6000米;用于航海中计程为1里格(Légua Maritima)等
于5557米.
① Elizabeth Donnan ed.,Documents Illustrative of the History of Slave Trade toAmerica(《美洲奴隶贸易历史
文件》),Washington 1930,vol.I,p.17.
① Jan Vansina,Kingdoms of the Savanna(《萨瓦纳诸王国》),Th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 1966,p.52.
② Philip D.Curtin,The Atlantic Slave Trade:A Census(《大西洋奴隶贸易》),The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 1975,p.115.
③ 即斯坦利湖.
奴,或留在当地种植园工作,或被转运去黄金海岸,马德拉群岛,佛得角群
岛和葡萄牙本土,16世纪30年代开始又直接转运去美洲,16世纪中叶成为
非洲向美洲贩运黑奴的主要转运站.圣多美岛在1530—1560年间达到繁荣的
顶点,是当时葡萄牙主要的海外领地之一.奴隶和甘蔗是其两大财富.柯廷
引用N 迪尔的估计数认为,在整个黑奴贸易期间,圣多美运进了10万名奴
隶①.1576年葡萄牙人在罗安达湾建立了圣米格尔堡作为基地,从此刚果河口
以南的黑奴直接从这里贩运去美洲,而不再经由圣多美岛转运.这里逐步发
展成为安哥拉和刚果的奴隶贸易中心之一.
到16世纪最后25年,从非洲直接向西印度诸岛及美洲大陆输出奴隶的
南大西洋贸易体系已经确立起来.向欧洲及大西洋诸岛(马德拉,加那利和
佛得角诸群岛)输出的奴隶仅占非洲输出总数的17%②.1600年以后输往欧洲
的奴隶,大部分也是转运去西印度的.同时,从16世纪末17世纪初起,美
洲奴隶来源从西非迅速转向刚果安哥拉地区.其中至少有两个因素值得提
及:第一,圣多美的甘蔗种植园面临巴西的竞争,到16世纪末17世纪初逐
步衰落,这意味着几内亚湾本身对刚果安哥拉奴隶的需求减少了;第二,从
17世纪初起,葡萄牙人开始在罗安达内地诉诸军事行动,或通过直接掠夺,
或通过同当地非洲人的贸易而获得了新的奴隶来源.但是,直至17世纪中
叶,美洲对非洲黑奴劳动力的需求量以及因此而形成的贩奴的数量毕竟有
限.
二,十七世纪中叶以后黑奴贸易兴盛的原因
在早期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上,美洲的直接奴隶制曾经是欧洲资产阶级
工业的基础.17世纪中叶起,欧洲由于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的发展以及人们
生活习惯的改变(例如,咖啡成为主要饮料,蔗糖消耗量激增等),对热带
产品的需求量与日俱增,从而促使西印度及美洲大陆生产热带产品的奴隶种
植园获得巨大发展.这成为黑奴贸易兴盛的原因.
1625年第一批英国移民来到巴巴多斯,种植烟草,棉花,蓝靛等作物.
1641年首次引种甘蔗,巴巴多斯因而被称为"西印度糖岛之母".这里运进
黑奴数量便由此成倍增长.以后,甘蔗种植迅速推广到背风群岛及牙买加,
安提瓜等岛屿.在甘蔗引进英属西印度殖民地后的二十多年,蔗糖占到伦敦
从殖民地种植园进口总值的将近一半①,超过了烟草.17世纪末18世纪初,
牙买加种植园的发展逐渐取代巴巴多斯的地位,其运进黑奴的数量也超过巴
巴多斯,奴隶与白人的比例高达10比1②.在法属西印度,1635年瓜德罗普
岛先引种烟草,17世纪中叶以后又陆续引进甘蔗,咖啡等热带作物.17世纪
末,种植园奴隶制已经成为西印度群岛的经济基础.因此,仅在17世纪后半
叶的50年间,非洲大西洋沿岸卖给欧洲人的奴隶数量就超过以前200年的总
① Curtin,op.cit.,p.20.
② Curtin,op.cit.,p.116.
① K.G.Davis,The Royal African Company(《皇家非洲公司》),London1957,p.15.
② Daniel P.Mannix,Black Cargoes,A History of the Atlantic Slave Trade,1518-1865(《黑色船货:大西洋
奴隶贸易史》),New York 1962,p.52.
和③.18世纪是西印度的繁荣年代,也是种植园奴隶制发展的黄金时代.西
印度成为欧洲蔗糖的主要供应地以及欧洲列强重要的海外经济支柱.
北美在1619年运进第一批黑奴,但在以后相当一个时期内,北美的黑人
奴隶制没有发展起来.其原因是种植园经济发展缓慢,而且最初的奴役对象
主要是贫穷的白人契约奴,直至1661年弗吉尼亚殖民地议会才率先通过法
案,确定黑人是终身奴隶.到18世纪,英国棉纺业的飞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
美国的植棉业,从而大大促进了奴隶贸易,使饲养黑人成为各蓄奴州的主要
事业.18世纪后半叶及19世纪,由工业革命引起的棉纺织业的巨大发展,
对美国棉花的需求量急剧增长,美国南方的棉花种植园迅速从沿海低地扩展
到红壤丘陵区,然后发展到亚拉巴马黑土带,并越过密西西比河谷直到得克
萨斯.此时,奴隶种植园的重心便逐渐由西印度转移到北美大陆,美国成了
黑奴的主要进口国.美国南方棉花种植园奴隶制的发展还成为19世纪黑奴走
私贸易经久不衰的重要原因.
黑奴贸易兴盛的原因,尚有两点需要提及:
第一,美洲的种植园奴隶制是特殊历史条件的产物.从历史上看,当一
个社会经济形态中占优势的是产品的交换价值,而不是使用价值,即在发达
的商品经济状态中,奴隶才会被大量用于生产领域,如古代希腊,罗马的奴
隶制;反之,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状态中,剩余劳动就受到或大或小的需
求范围的限制,而生产本身的性质就不会造成对剩余劳动的无限制的需求,
这种奴隶制就带有温和的家长制的性质,古代东方及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家长
奴隶制(又译家庭奴隶制)就是这样.而美洲的种植园奴隶制不同于历史上
任何发达的奴隶制.它不是同一般的商品经济相联系,而是卷入了资本主义
生产方式所统治的世界市场.这个市场使它们产品的外销成为首要利益.因
此,它必然受资本主义经济规律的支配,需要不断地扩大再生产才得以生存.
就美洲种植园的经济作物而言,只有在仅需简单劳动的天然肥沃的广大土地
上大规模使用大批奴隶来经营才是有利的.因此,种植园必须不断向外发展,
不断开垦新的肥沃土地,奴隶制才有生命力.如前所述,17世纪中叶以来,
西印度和美洲大陆的种植园奴隶制正是不断开拓新的领地才得以存在和发展
的.因此,它们也就需要源源不断地运进黑奴,增加劳动力供应.
第二,除了种植园不断扩大更新的因素之外,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奴隶死
亡率太高,需要不断补充.美洲种植园奴隶制既然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结合,
就如马克思所说的,意味着在奴隶制的野蛮灾祸之上再加一层过度劳动的文
明灾祸.资本由于无限追逐利润的需要,对劳动者的奴役不仅突破了道德极
限,而且突破了肉体极限.经济利益成了把奴隶折磨致死的原因.有些地方,
黑人从事过度劳动只要七年就耗尽了生命.也就是说,每隔七年黑人劳动力
就得更新一次.而且,由于奴隶价格低廉,农场主宁肯从外面购买奴隶,也
不愿让奴隶生儿育女,实现劳动力自身的再生产.很多农场主坦率地承认:
"购买比繁殖更便宜."①所以种植园中儿童很少,奴隶死亡率往往超过出生
率.圣文森特岛有一年黑人出生2656人,而死亡4205人.因此,在种植热
带作物的地方,黑人的生命被视同草芥.正是几世纪来成为巨大富源的西印
③ PaulE.Lovejoy,TransformationsinSlavery,AHistoryofSlavery inAfrica(《奴隶制度的变形:非洲奴隶制度
史》),Cambridge 1983,p.46.
① Mannix,op.cit.,p.52.
度农业,吞没了几百万非洲人.英国废奴主义者威廉 福克斯在1792年向英
国人民揭露,在每一磅蔗糖中,他们吃下去两盎司人肉②.
以上就是导致非洲源源不断地向美洲输送劳动力,亦即17世纪中叶以后
黑奴贸易兴盛的原因.
三,大国间的争斗
在整个黑奴贸易时期,大国之间为争夺贩奴垄断权及制海权展开了激烈
的竞争.16世纪葡萄牙垄断了黑奴贸易.16世纪末荷兰崛起,击溃葡萄牙,
主宰了海上贸易,成为17世纪最大的贩奴国.17世纪中叶是荷兰的极盛时
期,这时又开始了英荷间的竞争.18世纪英国成为海上贸易的霸主,也是黑
奴贸易的罪魁.大国之间围绕黑奴贸易的斗争以及大国霸权地位的更替,不
只简单地反映了它们在欧洲的政治地位及经济实力的变化,而且是早期资本
主义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一系列变革的反映.
16—17世纪,欧洲处于重商主义的时代.商业资本跟国家政权密切结
合,垄断了各国对外贸易.这时,黑奴贸易是在欧洲各王室的特许下进行的.
16世纪西班牙独霸西印度群岛,向美洲贩运奴隶是由西班牙王室向商人
颁发特许状的方式进行的.1513年起,出售进口黑人许可证成为西班牙王室
收入的一个来源.当时西班牙国王费迪南准许交付2达卡①金币运进一名黑
人.1528年,西班牙国王正式颁发被称为"阿西恩托"的着名的贩奴特许状
②.以后两个多世纪内,这份贩奴特许状一直成为欧洲各国历次战争的争夺目
标.
这时,非洲奴隶的输出基本上是由葡萄牙王室垄断的.里斯本是当时世
界贩卖黑奴的中心.王室实行承包制.第一个承包合同于1469年由国王批给
了费尔南 戈麦斯,让他垄断几内亚贸易.另外,国王还发放一种专门的贩
奴执照,数量极大.1530年起葡萄牙先遇到法国的竞争,1553年开始又遇到
英国的竞争.法国的兴趣主要在佛得角群岛和加那利群岛.1554年10月,
英国船只第二次去几内亚航行就运回了一些高大强壮的黑奴③.这大概是英国
在西非贩奴最早的记录.随后是臭名昭着的约翰 霍金斯在60年代三次去几
内亚的贩奴活动.葡萄牙为维护其贸易垄断地位,一方面派出舰队去保护本
国商船,大多数葡萄牙商船也都有武器装备;另一方面在塞内冈比亚,塞拉
利昂,黄金海岸,刚果和安哥拉等沿海设立商站,修筑堡垒.
1580—1640年葡萄牙与西班牙合并,给葡萄牙在西非的贸易垄断地位以
致命打击.庞大的殖民帝国被其他国家一片片肢解.16世纪末崛起的荷兰成
为葡萄牙强劲的对手.它专门经营海上转运贸易,有"海上马车夫"之称.
② 艾里克 威廉斯:《资本主义与奴隶制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2年,第177页.
① Ducat,中世纪欧洲国家流通的一种金币单位.
② Assiento,即供货合同.关于该名称起用的年代,国内外学者中出现一些混乱的说法.一说1513年,一
说1518年,还有更早的说法.拙作《奴隶贸易与早期资本主义的发展》(载《世界历史》1983年第1期)
也曾沿有"BlackCargoes"一书的说法,以讹传讹.事实上,该名称是1528年才正式开始使用的.参见
UN-ESCO,The Afican Slave Trade from the 15th to the 19th Century(《15—19世纪非洲的奴隶贸易》),
Paris 1979,p.89.(中译本此处译文不确).另Donnan,op.cit.,vol.I,p.17,note77可资佐证.
③ E.Donnan,op.cit.,I,p.9.
葡萄牙腐朽没落的封建制度敌不过蓬勃兴起的荷兰商业资本的竞争.在经营
体制上,葡萄牙由王室垄断,私人承包经营的方式也不是荷兰得到王室支持
的合股公司的对手.荷兰在1621年组建了西印度公司.这个公司获准垄断全
非洲的贸易以及开发新世界荷属领地的权利.1634年荷兰占领了加勒比海的
库拉索岛,从此成为向美洲转运黑奴的据点.1640年葡萄牙恢复独立后,荷
兰的大量非法输入取代了"阿西恩托"的合法贸易,成为美洲奴隶供应的主
要来源.它在西非沿海建立或夺取据点,排挤葡萄牙势力.在其全盛时期,
它控制了西非沿海18个贸易据点.1637年,荷兰从葡萄牙手中夺取埃尔米
纳,并以此为总部所在地,垄断西非的黑奴贸易和其他商业活动.1642年,
荷兰夺取了葡萄牙在黄金海岸的最后一个据点阿希姆.圣多美岛也落入荷兰
手中.从此,葡萄牙主宰西非沿海的时代结束了.
葡萄牙势力被逐出西非后便转向赤道以南,以卡奔达,罗安达,本格拉
和莫桑比克等为据点,专门经营安哥拉和莫桑比克与巴西之间的贩奴活动.
直到19世纪后半叶,它仍然是一个重要的贩奴大国.
荷兰在17世纪中叶达到了它的商业繁荣的顶点,其贸易投资超过英国的
15倍,拥有的船只超过英国的10倍,商船总吨位占世界 3/4①,造船技术和
能力居世界第一.它是当时最大的贩奴国,向西印度源源不断地供应黑奴劳
动力,成为西印度自17世纪中叶起热带经济作物种植园兴旺发达的必要条
件.
除荷兰外,欧洲各国商业资本也纷纷组建得到王室特许的股份公司,从
事贩奴及其他商业活动.
英国在1618年特许组成第一个从事几内亚贸易的股份公司——伦敦对
非贸易探险者公司.1660年成立英国皇家对非贸易探险者公司.1663年修改
后的特许状第一次提到黑奴贸易作为这家公司合法活动的一部分①.这一年它
与阿西恩托代理商签订契约,每年提供3500名奴隶②.但是,直到1672年皇
家非洲公司成立后,英国才大规模经营奴隶贸易.皇家非洲公司是英国重商
主义时期最大的也是最后一个对非贸易的合股垄断公司,也是拥有最多特权
和专利权的公司.该公司获准垄断从布朗角到好望角之间的土地和贸易一千
年(到2672年!).公司有权在非洲建立和管理堡垒,商站和种植园;决定
与异教国家的和战;征集军队;实施戒严令.公司提到的目标是黄金,白银
和黑人③.它在西非的活动以黄金海岸为中心,先后在这一带建立了17个居
留地④.1664年英国从瑞典人手中夺取海岸角后,将它建成为当时仅次于荷
属埃尔米纳的西非最强大,守备最好的欧洲人据点,成为皇家非洲公司统率
黄金海岸贸易的首府,总代理商驻地.据估计,公司繁荣的头40年间(1672
—1713年),派出500艘以上的船只运载了价值150万英镑的货物去非洲,
贩卖了10万名奴隶去西印度种植园,铸造了50万"几尼"的金币⑤.
① 古柏尔等:《殖民地保护国新历史》,上卷第1册,新中国书局1949年,第24页.
① E.Donnan,op.cit.,vol.I,p.88.
② Davies,op.cit.,p.43.
③ Davies,op.cit.,p.98.
④ Davies,op.cit.,p.245.然而该书第247—248页表仅列出16个居留地名称.
⑤ Davies,op.cit.,pp.345-346."几尼"(Guineas)是英王查理用西非黄金铸造的一种硬币,与英镑等
值,但其含金量极纯,以至于1694年其价值竟等于30先令白银,最后固定为21先令.参阅Mannix,op.cit.,
17世纪是法国奴隶贸易的形成期.法国第一次有记载的对西印度的贩奴
活动是1643年.17世纪后半叶特许公司才被法国广泛用作组织远洋贸易的
方式.1664年成立的西印度公司,1672年成立的第一塞内加尔公司都是短命
的.后来在法国奴隶贸易中起重要作用的是三家公司:1685年成立的几内亚
公司,垄断塞内加尔河以南地区的贸易;1696年建立的皇家塞内加尔公司①,
垄断塞内加尔地区的贸易;1698年成立的皇家圣多明各公司,在非洲沿海没
有专利权,但有权在法属西印度出售奴隶.尽管17世纪法国的贩奴活动规模
还不大,但却是18世纪大规模参与奴隶贸易的先声.
从1640年起,除荷,英,法,葡诸国之外,勃兰登堡人,丹麦人,瑞典
人,热那亚人甚至波罗的海东岸的库兰人②都参与了贩奴活动.其中有些还组
织了特许公司,如丹麦于1625年成立西印度公司(大概在1642年才出现在
西非海岸),瑞典于1647年组建瑞典非洲公司,勃兰登堡于1882—1883年
组建埃姆登公司等.这些公司在西非沿海设立了少数商站,但影响都不大,
未能对荷兰及随后英国的霸权构成实际的威胁.
严格说来,荷兰称霸海上的鼎盛时代只是17世纪中叶前后的半个多世
纪.它毕竟只是一个专门经营转运贸易,商业资本占统治地位的国家,必然
会随着其他国家的发展而衰落下去.而英国由于工场手工业的发展,产品更
具竞争能力,而且由于生产发展而使国力增强.因此,英国成为荷兰海上霸
权的有力竞争者.1651年8月,英国颁布《航海条例》,规定英国的一切进
口商品只准直接来自商品生产国,而且只能由英国船只或商品生产国船只装
运.这不啻是对专营转运贸易的荷兰的一个沉重打击.英荷间的矛盾发展到
武装对抗,爆发了三次英荷战争(1652—1654,1665—1667,1672—1674).
结果,英国在经济上和军事上都击败荷兰而成为主要的海上强国.
17世纪末开始的商业资本从属于工业资本的历史过程,不仅表现为英国
取代荷兰而成为主要的海上贸易强国,也反映在特许公司垄断贸易的衰落.
如前所述,特许公司在17世纪欧洲各国对外贸易中起过突出的作用.这个时
期,垄断公司是资本积聚的强有力手段.但到后期,它们遭到本国各种利益
集团的责难,以及个体商人(包括无执照营业者,走私船等)愈来愈激烈的
竞争.英国政府不得不于1698年宣布对外贸易向所有英国商人开放,规定私
商需交付10%的利润给皇家非洲公司,作为维护和警戒西非商站的费用.从
此,英国皇家非洲公司的垄断地位结束了.所以,英荷之间斗争的真正胜利
者是英国以工业资本为后盾的个体商人.
在18世纪,奴隶贸易"成为欧洲各国赖以存在的殖民地工业和商业的基
础.它支配着西欧各国及其殖民地的关系;它是本世纪引起战争的最重要的
因素之一;它在从事奴隶贸易的国家的内政方面也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①.
特许公司逐步衰落并终于解体,个体商人成为这个时期主要的贩奴者.
荷兰的霸权地位衰落后,它仍在进行一定规模的贩奴活动,也是由个体
商人经营的.葡萄牙(包括巴西)仍是重要的贩奴国家,它主要经营安哥拉
和莫桑比克到巴西的贩奴活动.英法成为主要的贩奴国家.A.G.霍普金斯估
pp.28-29.
① 全称theRoyalCompanyoftheSenegal,CapeVerdeandtheCoast ofAfrica.
② 库兰(Courland或Kurland)位于波罗的海东岸,为今拉脱维亚共和国的一部分.
① E.Donnan,op.cit.,vol.2,Preface.
计18世纪英国的船只贩运了大西洋奴隶贸易总数的2/3,法国船只贩运了1/5
①.
在英国,皇家非洲公司的衰落及个体商人势力的增长,集中反映于伦敦
和利物浦在奴隶贸易中地位的倒置上.作为公司总部所在地的伦敦在对外贸
易中的领先地位急剧衰落.利物浦以工场手工业及个体商人的发展为后盾,
逐渐成为欧洲最大的贩奴港.它靠近工业城镇,邻近的曼彻斯特,伯明翰和
约克郡西区的工业品可以通过水路很方便地运到利物浦码头,因此它从事海
外贸易具备得天独厚的条件.1750年,利物浦的贩奴船已占英国贩奴船总数
的一半以上②.1795—1804年的10年间,在伦敦,布里斯托尔和利物浦三个
英国主要贩奴港中,利物浦的贩奴船和贩奴数量都占85%以上③.
法国在1713年前贩奴活动主要由塞内加尔公司和几内亚公司经营,不许
个体商人组织贩奴远航.1713年后,法国个体商人大规模参与贩奴活动.1716
年法国开始废除公司垄断,开放卢昂,拉罗谢尔,波尔多和南特四个港口,
允许个体商人从事奴隶贸易.南特经历了同利物浦类似的发展过程,成为法
国最大的贩奴港.据认为,法国在1713年以后的80年内派出了3000多艘船
只去非洲沿海,从佛得角到安哥拉,从莫桑比克到德尔加多角,购买了125
万名以上的奴隶,其中100万转运到法属安的列斯群岛等地,其余的死于贩
运途中①.南特至少占法国18世纪贩奴总数的一半②.
四,贩奴体制,商道和航线
殖民主义者在非洲沿海的贩奴活动,大体上是从塞内冈比亚(最早是葡
萄牙人以阿尔金岛为据点的贩奴活动,但为时较短,数量不大,没有成为奴
隶贸易重要地区)向南向东发展到整个西非沿海,再向南到刚果,安哥拉地
区,最后发展到东非.奴隶都由内地商人贩运至沿海,经由沿海商人转卖给
欧美贩奴商.奴隶贸易期间,在内地原有商道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
沿海通向内地的贩奴商道.沿海各地的贩奴体制不同,主要有三类:(1)殖民
者直接掠夺的体制,如葡萄牙人在安哥拉;(2)沿海中央集权国家由王室垄断
贸易的体制,如黄金海岸,贝宁湾;(3)商人经营的体制,其典型如西非的比
夫拉湾,东非阿拉伯人经营的贩奴活动.
塞内冈比亚地区在黑奴贸易的第一个世纪里特别重要.1600年以前非洲
输出的奴隶大约1/3来自这里③.16世纪葡萄牙人在冈比亚河及沿海建立了
① A.G.Hopkins,An Economic History of West Africa(《西非经济史》), London1975,p.94.各种估计数
字出入很大.柯廷提供的数字表明,1701—1810年间运进美洲的奴隶数为6051700人,如果加上贩运途中
15%的死亡率,则非洲输出数约为700万人.其中英国从非洲输出2466800人,占35.24%;法国969100
人,占13.84%;葡萄牙2025500人,占28.94%.参阅P.D.Curtin,op.cit.,pp. 211,268.
② Hopkins,op.cit.,p.95.
③ Donnan,op.cit.,p.623.这三个城市的贩奴船及贩奴总数分

阅读全文

与英国贩卖黑人一船多少人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抖音超级火那个印尼歌曲叫什么 浏览:281
意大利鸡血石什么价 浏览:772
惊奇队长中国有多少人 浏览:996
英国贵族人吃什么蛋糕 浏览:802
越南胡志明市有多少外来的中国人 浏览:158
意大利软奶酪怎么吃 浏览:97
印度话傻子怎么说 浏览:362
有多少日本人想嫁给中国人 浏览:627
印尼语buah怎么读 浏览:625
只有番茄酱和黑胡椒酱怎么拌意大利面 浏览:519
英国公爵爵位无后代怎么办 浏览:502
印度的音乐汉字怎么哼 浏览:556
意大利留学去哪个城市好 浏览:268
英国塔桥用英语怎么说 浏览:563
越南相当于中国哪个省的大小 浏览:550
如何评价越南小伙 浏览:381
中国房地产高价持续多久 浏览:695
惊喜意大利语怎么说 浏览:531
英国留学什么年龄好 浏览:455
印度粗糖怎么熬 浏览: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