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英国资讯 > 英国历史如何改写

英国历史如何改写

发布时间:2022-01-13 08:30:15

① 英国的历史(英文叙述)

公元前地中海伊比利亚人,比克人,凯尔特人,先后来到不列颠。公元1-5世纪大不列颠岛东南部为罗马帝国统治。罗马人撤走后,欧洲北部的盎格鲁人、萨克逊人、朱特人相继入侵并定居。7世纪开始形成封建制度,许多小国并成七个王国,争雄达200年之久,史称“盎格鲁—撒克逊时代”。

829年威塞克斯国王爱格伯特统一了英格兰。8世纪末遭丹麦人侵袭,1016年至1042年为丹麦海盗帝国的一部分。其后经英王短期统治,1066年诺曼底公爵渡海征服英格兰。1215年约翰王被迫签署大宪章,王权遭抑制。

1338年至1453年英法进行“百年战争”,英国先胜后败。1588年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树立海上霸权。1640年英国在全球第一个爆发资产阶级革命,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先驱。1649年5月19日宣布成立共和国。1660年王朝复辟,1668年发生“光荣革命”,确定了君主立宪制。1707年英格兰与苏格兰合并,1801年又与爱尔兰合并。

18世纪后半叶至19世纪上半叶,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完成工业革命的国家。19世纪是大英帝国的全盛时期,1914年占有的殖民地比本土大111倍,是第一殖民大国,自称“日不落帝国”。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开始衰败。英国于1920年设立北爱兰郡,并于1921年至1922年允许爱尔兰南部脱离其统治,成立独立国家。1931年颁布威斯敏斯特法案,被迫承认其自治领在内政、外交上独立自主,大英帝国殖民体系从此动摇。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经济实力大为削弱,政治地位下降。随着1947年印度和巴基斯坦的相继独立,到60年代,英帝国殖民体系瓦解。1973年1月加入欧共体。

直到最近的几个世纪之前,大不列颠岛是由几个不同的国家所占据,在那之前的英国历史就是这些国家之间彼此纷争的历史。英格兰后来成为了主宰力量,在“大不列颠”这面大旗下,与其他国家在不同的时期合并起来,形成了现在的联合王国。

BC Iberian Mediterranean, BAK, Celtics, had come to Britain. 1-5 Year century Great Britain for the south-east of the Roman Empire rule. After the withdrawal of the Romans, the Anglo people in northern Europe, the Saxons, and Jutes people one after another invasion and settlement. 7th century feudal system began to take shape, and many of the small country into seven of the Kingdom, for hegemony over 200 years, known as the "Anglo - Saxon times."

829 King of Wessex in love Gebert unified England. 8 Denmark were hit by the end of the century, from 1016 to 1042 for Denmark piracy empire. Following a short-term rule of King, Duke of Normandy in 1066 crossing the conquest of England. 1215 King John to sign Magna Carta, the monarchy has been inhibited.

From 1338 to 1453 the British and French for "Hundred Years War," to win the British after the defeat. Beat Spain in 1588, "Armada", to establish supremacy at sea. Britain in 1640 in the world's first outbreak of the bourgeois revolution, to become bourgeois revolution. May 19, 1649 announced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Republic. Dynasty restoration in 1660, in 1668 occurred in the "Glorious Revolution", defined the constitutional monarchy. 1707 England and Scotland merged in 1801 with the merger of Ireland.

The second half of the 18th century to the first half of the 19th century to become the world's first instrial revolution in the country. 19th century British Empire is the peak, in 1914 the colonial possession of more than 111 times that of the local large, is the first colonial power, claiming to be "the sun does not set the Empire." After the First World War began to decline. Britain in 1920 set up the North County Ailan, and from 1921 to 1922 to allow Ireland in the south from its rule, the establishment of an independent country. Westminster bill enacted in 1931, was forced to admit its dominion in the internal affairs and foreign policy of independence, the British Empire from the colonial system shaken. World War II greatly weaken the economic strength and political status of the decline. With the 1947 India and Pakistan's independence one after another, until age 60, of the British Empire collapse of the colonial system. January 1973 accession to the European Community.

Until recently the centuries before the island of Great Britain by a number of different countries take in the history of Britain before it is the dispute between these countries history. England became the dominate force in the "Great Britain" It's large, with other countries at different times combine to form the United Kingdom now.

② 英国的历史

英国历史概况

英国历史是一部征服与合并和的历史。英国全称为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由英格兰、威尔士、苏格兰和北爱尔兰组成,而整个英国的历史也就是由这四个区域的历史交织组成。1535年威尔士成为英格兰王国的一部分,1707年苏格兰与英格兰正式合并为大不列颠王国,1800年大不列颠王国和爱尔兰合并成为大不列颠与爱尔兰联合王国,1922年爱尔兰共和国独立,爱尔兰北部仍留在联合王国内。

苏格兰历史简介

苏格兰位于大不列颠岛北部,英格兰之北。苏格兰的历史的正式记载是在古罗马人入侵不列颠之后的一些纪录。公元5世纪,爱尔兰北部的盖尔人(凯尔特人的一支)移居苏格兰,曾在阿盖尔郡和比特郡地区建立达尔里阿达王国。此后向东扩张到阿瑟尔森林和厄恩河谷,向北扩张到埃尔金地区。公元843年达尔里阿达国王麦卡尔平兼任皮克特王国的国王,建立阿尔巴王国,王号为肯尼思一世,一个相对独立完整的苏格兰王国逐渐成形。此后,苏格兰历经邓凯尔德王朝、坎莫尔王朝、巴里奥尔王朝、英格兰占领、布鲁斯王朝以及斯图亚特王朝统治,至1707年与英格兰王国合并成为联合王国。

威尔士历史简介

威尔士位于大不列颠岛西南部,英格兰以西。
距今约29,000年便有人类定居于威尔士。至古罗马人进入了大不列颠岛后,威尔士属于不列颠行省
公元5世纪,随着罗马人的撤离,盎格鲁撒克逊人大举入侵大不列颠,直至到11世纪,威尔士人在盎格鲁撒克逊人的高压统治与入侵中度过,而同时布灵顿人开始称自己威尔士人。
公元8世纪,传说中的亚瑟王(King Arthur)领导布灵顿人抗击盎格鲁撒克逊统治。
公元9世纪和10世纪维京入侵使威尔士王国进一步统一,成为一个实体,但同时亦使威尔士落入英国皇室统治之下。
公元927年,威尔士国皇承认盎格鲁撒克逊国王阿瑟斯坦保护威尔士的主人。在随后的11世纪中,威廉一世充分利用了这种先例,在威尔士边境建立的强大而野心的封建领地制度。
公元1282年,英格兰王爱德华一世征服最后一个威尔士北部和西部的威尔士公国
公元1284年,威尔士正式被英格兰合并,爱德华一世以《罗德兰法令》(Statute of Rhuddlan)确立自己在该地区的统治。
公元1535年,《联合法案》完成英格兰和威尔士的统一,划分后者为13个郡,并规定英格兰法律通行全威尔士,英文为其官方语言。大部分威尔士人因此无法担任政府公职,但可以派代表参与英国国会。

北爱尔兰历史简介

北爱尔兰是英国的一个地区,位于爱尔兰岛东北部。公元前6600年前后,人类开始在爱尔兰岛定居。现在的爱尔兰人是古代凯尔特人的后裔,世代居住在爱尔兰岛上。公元5世纪的时候,随着罗马天主教的传入,爱尔兰人逐渐信仰了天主教,并形成了由修道院、传道士和王国组成的文化。公元8世纪末,爱尔兰岛上出现了统一的文明和法律,但政治上还没有出现统一的国家。
公元12世纪末,英王亨利二世利用爱尔兰的分裂局面,率军在爱尔兰岛登陆,征服都柏林和附近地区,建成“爱尔兰领地”,交由其四子约翰统治。但到1609年为止爱尔兰仍然是由许多王国组成的,一直到1609年英格兰才完全占领爱尔兰。
在北美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下,爱尔兰人发动了大规模的反英起义。英国当局进行了残酷的镇压。1801年爱尔兰议会被解散,爱尔兰成为大不列颠和爱尔兰联合王国的一部分。
1921年,经过一系列政治和武力斗争后,爱尔兰岛南部的26个郡从英国独立,爱尔兰共和国成立,北部的其它郡依然是联合王国的一部分。
大多数北爱尔兰人(联合派)希望留在英国,但一个举足轻重的少数派(民族派)希望加入爱尔兰共和国。从1960年代到1990年代两派之间的斗争武装化。1972年北爱尔兰的自治权为此被取消。从1990年代中开始,两派的主要半军事组织达成一个不十分可靠的停火协议。
2002年10月14日,英国政府宣布,中止北爱地方自治政府的运作,把北爱尔兰地区的控制权重新收归中央政府。2007年5月8日,民主统一党和新芬党组成的联合政府宣誓就职,这意味着北爱正式恢复分权自治政府。

英格兰历史简介

英格兰是英国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经济最发达的一个部分,地处大不列颠岛的东南方,威尔斯以东,苏格兰以南。
公元前55年,当时的罗马高卢总督的恺撒,带领数万军队、对不列颠群岛发动了两次武力侵略,却困于不列颠人的战术无功而返。
公元43年,罗马第三任皇帝克劳狄终于征服了不列颠地区,纳为行省,并进行军事统治和军事移民。
公元122年,罗马皇帝哈德良在不列颠岛北部建立了100多公里的城墙以防卫北方蛮族,此即着名的“哈德良长城”。
公元407年,随着罗马帝国势力衰退,最后一批罗马军队于撤离不列颠,结束统治。
罗马军队撤离不列颠后,一支来自欧洲大陆的日耳曼民族-“盎格鲁-撒克逊人”征服了不列颠,建立了许多国家。此后,英国才被称为“英格兰”(意即盎格鲁-撒克逊人的土地)。
公元1066年,来自诺曼底的公爵威廉打败了英王哈罗德二世,建立诺曼王朝。威廉一世下令编辑末日审判书(相当于现在人口、财产普查,根据其中的调查结果,英格兰约有150万人口,其中90%以上是农民),以便日后管理英格兰。威廉一世引入了欧洲大陆的分封土地制度,同时借由领主效忠、强化了英王王权。
公元12世纪,英格兰进入由亨利二世所开创的,也是英格兰中世纪最强大的一个封建王朝-金雀花王朝--在法国又名安茹王朝(House of Anjou)。亨利二世改革了英格兰司法体系,废去不合时宜的审判方法,采用习惯法并首创陪审团制度。
公元1215年,屡战屡败又不得人心的约翰王遭贵族阶级强迫签下限制王权的“大宪章”,是为英国不成文宪法的滥觞。
公元1295年,爱德华一世召开议会,确立了包含贵族、骑士和教士的议会制度。
公元1337年,由于领地和王位继承权的纷争,英格兰和法国之间掀起了断断续续长达116年的“英法百年战争”。百年战争造成大量平民死伤、流离失所,也引领战术、武器方面的革新。最终英格兰几乎失去了欧洲大陆上所有领地;法国则借此完成了民族统一。
公元1399年,兰开斯特公爵亨利趁国王理查二世远征爱尔兰时,夺去王位,成为兰开斯特王朝的第一位国君,英格兰开始了兰开斯特王朝的统治。兰开斯特的名字是来自于该王朝的成员均为第一代兰开斯特公爵约翰的后代,而红玫瑰为王朝的象征。
公元15世纪,兰开斯特王朝与约克王朝为了争夺英格兰王位,而爆发了玫瑰战争,红玫瑰代表兰开斯特王朝、白玫瑰代表约克王朝。这两个王朝之间的竞争,也导致于现今兰开斯特郡与约克郡之间也保持着友好的竞争关系。
公元1485年,玫瑰战争结束,亨利·都铎夺得王位,都铎王朝开始。其继位者亨利八世则因离婚问题与罗马教廷决裂,另创政教合一的英国国教派(又称英格兰国教会,英国圣公会或英国教会)。
公元1603年,都铎王朝的最后一位君主伊丽莎白一世去世,都铎王朝结束。这一百一十八年的都铎王朝时代是英国历史上的黄金时代。由于伊丽莎白一世生前未曾留下任何子嗣,所以由她血统上最接近的男性新教徒的亲戚,苏格兰王詹姆士六世,成为英格兰王詹姆士一世。
公元1642年,查理一世与议会一连串的冲突与纷争导致英国爆发了内战。
公元1645年6月,国会的军队战胜了查理一世的军队,取得决定性的胜利,第一次内战结束。
公元1647年初,查理一世也成了议会的阶下囚。查理一世在第二次内战结束后被当众处决。
公元年克伦威尔成为护国公,而英国成为了英格兰联邦,克伦威尔过世后,其子理查·克伦威尔接任护国公之职,但没多久就被撤职。在1660年,英国王室复辟成功,英王查理二世回到伦敦。
公元1665年,伦敦爆发大规模的瘟疫,次年,伦敦又发生了大火,这场火灾连续烧了5天,大约烧毁了15,000栋建筑物。
公元1688年,由于詹姆斯二世的荒乱统治,议会决定废黜詹姆士二世。废黜国王之后邀请詹姆斯二世的女婿、荷兰执政奥兰治亲王威廉来英国执政。11月5日威廉率领1.5万人,400艘运输船,53艘军舰在托尔湾登陆。詹姆士二世仓惶出逃德意志,途中被截获,后流亡法国。因为这场革命没有人命伤亡或者受伤,故史称光荣革命。
公元17-18世纪,英荷三次战争,英法七年战争(1756~1763),取得了海上,殖民以及经济霸权。
公元1707年,英格兰与苏格兰正式合并为大不列颠王国。

英国近代史

公元18世纪30年代,英国在北美建立了13个殖民地。
公元18世纪中叶60年代,英国工业革命(开始)1765年珍妮纺纱机,1771年,水力纺纱厂,1782复动式蒸汽机,大大加速了工业革命进程,19世纪初,汽轮胎和火车诞生,19世纪30,40年代,机器制造业出现,标志着工业革命(完成)。
公元1721年,沃尔波尔成为英国第一任首相,议会内阁制的标志。
公元1800年,大不列颠王国和爱尔兰合并,组成大不列颠与爱尔兰联合王国。
公元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的代表成为下院主导力量。
公元1837-1901年,维多利亚时代,大英帝国步入了鼎盛时期,其领土面积则有约3,000万平方公里,是世界陆地总面积的20%,号称“日不落帝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公元1922年,爱尔兰共和国独立,爱尔兰北部仍留在联合王国内。
公元1928年,扩大选举权威性岁,议会成为最高权利机构,两党轮流执政。
公元1931年,议会通过,《威斯敏斯特法》标志英帝国转变为英联邦
公元1945年,实施《贝茀理奇报告》建设福利国家,推行国有化。
公元20世纪70年代,撒切尔担任首相,进行改革。

③ 英国历史概况

英国全称为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由英格兰、威尔士、苏格兰和北爱尔兰组成,而整个英国的历史也就是由这四个区域的历史交织组成。

1535年威尔士成为英格兰王国的一部分,1588年格拉沃利讷海战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使英国挫败了国外天主教势力的入侵,基本消除了天主教的威胁,巩固了宗教改革的成果。

1640年英国在全球第一个爆发资产阶级革命,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先驱。1649年5月19日宣布成立共和国。1660年王朝复辟,1688年发生“光荣革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1707年英格兰与苏格兰合并,通过七年战争英国奠定日不落帝国的基础,并获取了海上霸主。1801年又与爱尔兰合并。拿破仑战争后英国完成了日不落帝国的霸业。

18世纪后半叶至19世纪上半叶,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完成工业革命的国家。19世纪是大英帝国的全盛时期,1914年占有的殖民地比本土大111倍,是第一殖民大国,自称“日不落帝国”。

1922年爱尔兰共和国独立,爱尔兰北部仍留在联合王国内,即是今天的北爱尔兰。

(3)英国历史如何改写扩展阅读:

英国历史事件: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也叫“清教徒革命”。17世纪开始,英国逐渐变成海上强国。市场扩大了,财富也随之增加,国内手工场也有了很大发展。

经济的发展极大地加强了富裕阶层和新贵族的势力。可那些旧的上层阶级不愿自动退出历史舞台,导致新兴的资产阶级、新贵族与封建专制王朝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

1603年,苏格兰国王詹姆士·斯图亚特继承了英国王位,开始了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詹姆士一上台就极力鼓吹“君权神授”的理论,声称国王是上帝派到人间的最高权威。

有至高无尚的权力。到詹姆士二世上台后,为实行其封建专制统治,企图在英国恢复天主教,此举明显危及到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遂引起英国国教会和新贵族的反对。

1688年6月,詹姆士二世盼望已久的儿子终于降临人世,这就意味着他那位信仰英国国教的女儿玛丽将失去继承王位的权利,而此前,那些新兴的资产阶级和贵族们曾寄希望于玛丽继位来改变现状。

王子的降生,使他们的愿望眼看就要泡汤。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他们决定发动政变,推翻詹姆士二世的统治。

由英国议会中的辉格党和托利党出面邀请詹姆士二世的女婿、荷兰执政奥伦治亲王威廉来英国,以保护英国的宗教、自由和财产。

接到邀请的威廉于1688年9月30日发表声明,要求恢复他妻子玛丽的英国王位继承权。并于12月18日率部队进入伦敦。1689年1月,在伦敦召开的议会全体会议上。

宣布詹姆士二世逊位,由威廉和玛丽共同管理英国,并确立在英国实行君主立宪政体。这次政变也称“光荣革命”、“不流血的革命”,而那对革命伴侣则称为威廉三世和玛丽二世。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辟了资产阶级世界革命的时代,史学家们通常把1640年作为世界近代史的开端。

④ 英国历史是怎样

英国历史概述

英国包括大不列颠(英格兰、威尔士和苏格兰〉和北爱尔兰,是欧洲共同体12个成员国之一。它的全称是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

英国是由不列颠群岛中大部分岛屿组成的,其中第一大岛是大不列颠,第二大岛上有北爱尔兰和爱尔兰共和国。苏格兰西部沿海有一个叫做赫布里底的大群岛。苏格兰本土的东北沿海有奥克尼群岛和萨得兰群岛。上述这些群岛都与本土有行政上的关系,但爱尔兰海上的马恩岛以及大不列颠与法国之间的海峡群岛则基本上自治,不是联合王国的组成部分。
英国的面积大约为242500平方公里(93600平方英里),从南部海岸到苏格兰的最北部差不多将近1000公里(约600英里),横向最宽处差不多将近500公里(约300英里)。
"Britain"这个词起源于希腊和拉丁词,而最终可能追溯到凯尔特语。尽管用"史前时期"这一尺度来衡量时,凯尔特人也是稍后才来到不列颠群岛的(在此之前的那些文明就已创造了诸如埃夫伯里巨石建筑遗址和圆形巨石阵这样的着名历史遗迹),但是有关英国历史的文字记载毕竟还是从讲述凯尔特人开始的。"凯尔特"这个词语相当普遍地经常用来区分不列颠群岛的早期居民和后来的盎格鲁-撒克逊人侵者。
罗马人的统治从公元43年起延续了300多年。在罗马人于408年最后撤走之前,该岛开始遭到来自北欧的盎格鲁人、撒克逊人和朱特人的侵扰,经历了一段日趋混乱的时期。"England"这个词正是从"Angles"而来的。在此后的两个世纪中,侵扰逐步变成了定居,并建立了许多小王国。不列颠人在如今的威尔士和康沃尔地区独立生存下去。这些小王国中出现了力量较强称霸全国的王国,先是在北方(诺森布里亚王国),然后在中部(麦西亚王国),最后在南方(西撒克斯王国)。但是,来自斯堪的纳维亚的北欧海盗接着入侵英国并定居下来,尽管在10世纪时西撒克斯王朝曾击败过入侵的丹麦人并一度称霸英格兰的广大区域。
1066年发生了对英格兰的最后一次成功入侵。诺曼底的威廉公爵在黑斯廷斯战役中击败了英国人,来自法国的诺曼人和其他人来此定居。在随后的3个世纪中,法语成为贵族的语言,法律结构受到了英吉利海峡彼岸所通行的那一套的影响,社会结构在某种程度上也受到了影响。
威尔士虽然常常处于英格兰人的势力范围之内,但一直是凯尔特人的堡垒。然而在1282年卢埃林王子阵亡之后,爱德华一世发动了一场战役并取得胜利,把威尔士置于英格兰的统治之下。威尔士人的民族情绪继续高涨,15世纪初由欧文·格林德领导的起义便说明了这一点。1536年和1542年的联合法令把英格兰与威尔士在行政、政治和法律上统为一体。
当初住在苏格兰的大多是皮克特人。公元6世纪,来自爱尔兰的苏格兰人在如今的阿盖尔地区定居。洛锡安住着英格兰人,而威尔士不列颠人则继续北上来到斯特拉思克莱德。9世纪时,苏格兰各地区联合起来抵御北欧海盗。在整个中世纪,英格兰当时强大的君主国一直威胁着苏格兰的独立。
英格兰与苏格兰最终的联合表明,当时宗教上的差异比之以往的民族仇视更加至关紧要。在英格兰,伊丽莎白一世于1603年由苏格兰詹姆斯六世(英格兰詹姆斯一世)继位。即使
如此,英格兰和苏格兰除了在奥利弗·克伦威尔统治时一度被强行联合在一起,在17世纪它们一直是相互独立的。到1707年,由于意识到更紧密的政治和经济联合会带来益处,双方同意建立一个单一的大不列颠议会。苏格兰仍然保留自己的司法制度和宗教社区。但是在乔治一世和乔治二世这两位汉诺威王室新教徒统治期间,英格兰和苏格兰之间的关系紧张起来,詹姆斯二世党人发动过两次叛乱,试图恢复信奉天主教的斯图亚特王室。
爱尔兰在公元前就出现了许多王国,但爱尔兰并没有能免受北欧海盗的侵犯,到公元10世纪时竟成了北欧海盗的一统天下。
1169年英格兰的亨利二世发动对爱尔兰的入侵。英格兰籍教皇阿德里安四世授予亨利二世最高统治者的权力,因为他急于想使爱尔兰教会完全顺从罗马。爱尔兰大部分地区都落到了盎格鲁—诺曼权贵手中,但是在中世纪英格兰几乎没有在此直接行使管辖权。
都铎王朝的几位君主干预爱尔兰的倾向要强烈得多。在伊丽莎白一世统治时期,对爱尔兰造反者发动过一系列战役。'抵抗运动主要集中在北部的乌尔斯特省,1607年由于抵抗运动失败以及领导人出逃,乌尔斯特变成了来自苏格兰和英格兰的移民聚居地区。
由于英国内战(1642~1652),爱尔兰又爆发了多次起义,但都被克伦威尔镇压下去。1688年詹姆斯二世被废黯之后,英格兰与爱尔兰之间的战争更是不断。18世纪大部分都是脆弱的和平时期。18世纪末,英国政府为谋求稳定作出了多方努力。1782年,爱尔兰议会(建立于中世纪)获得立法自主权;在宪法上与大不到颠的唯一纽带是王国政府。然而,该议会仅仅代表少数盎格鲁-爱尔兰特权阶层,天主教徒被排斥在外。1798年发生了一次起义,但没有成功;1801年,爱尔兰与大不列颠联合为一体。
虽然1916年都柏林民族起义者的起义遭到了镇压,但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未期,一股称为爱尔兰共和军的游击力量开始对英国当局采取军事行动。1920年通过的爱尔兰政府法案规定要成立两个地方自治议会,一个设在都柏林,另一个设在贝尔法斯特。该法案于1921年在北爱尔兰实施,乌尔斯特省9个郡中有6个接受了它们自己的议会,同时在英国议会中仍享有席位,并服从英国议会的最高管辖权。但是,爱尔兰共和军继续在南部为争取脱离英国当局赢得独立而战斗。1921年6月签订了停战协定之后,根据同年12月缔结的英—爱条约建立于爱尔兰自由邦,1949年该自由邦成为爱尔兰共和国。
海峡群岛和马恩岛虽不属于联合王国,但与联合王国有着特殊的关系。海峡群岛在10世纪和11世纪时曾是诺曼底公国的一部分。马恩岛在1266年以前名义上一直由挪威行使主权,到1765年最终才直接由王国政府管辖。今天,海峡群岛和马恩岛都有各自的立法机构和法律制度,英国政府则负责那里的防卫和国际关系事务。

历史

公元1至5世纪,大不列颠岛东南部受罗马帝国统治。后盎格鲁、撒克逊、朱特人相继入侵。7世纪开始形成封建制度。829年英格兰统一,史称"盎格鲁-撒克逊时代"。
1066年诺曼底公爵威廉渡海征服英格兰,建立诺曼底王朝。1536年英格兰与威尔士合并。1640年爆发资产阶级革命,1649年5月19日宣布为共和国。1660年王朝复辟。1668年发生"光荣革命",确定了君主立宪制。1707年英格兰与苏格兰合并。1801年又与爱尔兰合并。

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30年代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完成工业革命的国家。1914年占有的殖民地比本土大135倍,是第一殖民大国,自称"日不落帝国"。1921年爱尔兰南部26郡成立"自由邦",北部6郡仍归英国。

一次大战后开始衰落,其世界霸权地位逐渐为美国所取代。二次大战严重削弱了其经济实力。随着1947年印度和巴基斯坦的相继独立,英殖民体系开始瓦解。目前,英在海外仍有13块领地。1973年1月加入欧共体。1997年英工党政府上台。

北欧海盗与英国人

最早的英国人并不说英语。大约公元前3000年,从地中海来的伊比利亚人在布列颠登陆,而后,是从欧洲大陆来的凯尔特人,再次是罗马人。他们都不说英语。今天的英国人自称他们是盎格鲁萨克逊人的后代,他们来自于欧洲北部,属于日尔曼人,他们说的是最早的古英语,这批北欧海盗是农夫、渔民、商人、斗士,又是航海者,作战勇敢,将凯尔特人击败到苏格兰和威尔士山区。

大约八世纪,又一批北欧海盗维京人(VIKING)入侵布列颠,他们来自于北欧的挪威、丹麦(今天的苏格兰人和英格兰人有一部分他们的血统),打败了一个又一个的盎格鲁王国,终于在十世纪末,丹麦国王成了英格兰的主人,英格兰王逃往诺曼底,为诺曼人的入侵埋下了种子。11世纪初,诺曼底人借口帮住英格兰王,乘虚入侵并征服了英国。诺曼底人本身也是一批北欧海盗。

1588年,英军在英吉利海峡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为英国的海上霸权铺平了道路。随着瓦特的蒸汽机的发明,英国开始了世界上最早的工业革命,成了名符其实的"世界工厂"。经济实力的增强和海外原料与市场的需求,英国进行了大规模的殖民扩张,到十九世纪末,英国已成了前所未有的"日不落"帝国。

英联邦(COMMONWEALTH COUNTRIES)

英国曾经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其殖民地遍布世界各大洲,号称"日不落帝国"。包括现今的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埃及,印度,巴基斯坦,伊朗,伊拉克,约旦,以色列等等都曾是其殖民地。英语由此传遍全世界。

二战后,英属殖民地纷纷独立,但独立后的殖民地为了政治和经济上的互相帮助,成立了英联邦。英联邦国家承认英国女王是本国的最高元首。英国女王还定期向一些英联邦国家派遣总督,作为女王的代表,名义上管理这些领地。例如,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

⑤ 英国以前的历史是怎样的

1535年威尔士成为英格兰王国的一部分,1588年格拉沃利讷海战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使英国挫败了国外天主教势力的入侵,基本消除了天主教的威胁,巩固了宗教改革的成果。1640年英国在全球第一个爆发资产阶级革命,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先驱。1649年5月19日宣布成立共和国。1660年王朝复辟,1688年发生“光荣革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1707年英格兰与苏格兰合并,通过七年战争英国奠定日不落帝国的基础,并获取了海上霸主。1801年又与爱尔兰合并。拿破仑战争后英国完成了日不落帝国的霸业。18世纪后半叶至19世纪上半叶,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完成工业革命的国家。
19世纪是大英帝国的全盛时期,1914年占有的殖民地比本土大111倍,是第一殖民大国,自称“日不落帝国”。
1922年爱尔兰共和国独立,爱尔兰北部仍留在联合王国内,即是今天的北爱尔兰。

⑥ 介绍英国历史1000字作文

这是我为您在网上找到的一篇交流会的文章 请您节选一下 希望能帮助您原文如下:弘扬世博精神 践行文明理念 随着2010年世博会日益临近,我工商绍州分局的青年干部,在分局领导关心帮助下,围绕“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世博主题,积极参与世博、了解世博、奉献世博,自觉践行“精彩世博、文明先行”的要求,从我做起,从本职工作入手,积极服务区域经济,为世博会营造安定有序的市场环境、服务环境和消费环境,有效提升了青年干部在世博筹办中的贡献率。一、立足本职、依法监管,为世博会召开创造安定有序的市场经营环境(一)全力以赴化解无照难题。无照经营一直是城市管理的顽症,也是我们工商工作中的难点。无照经营的大量存在损害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破坏市容,助长了制假售假行为的滋生,带来社会治安和公共安全隐患。随着世博会日益临近,分局青年干部充分发挥市场监管主力军作用,奋战一线,以无照经营“可控有序”为目标,努力实现无照负增长。一是对各自分管的路段,不间断开展日常巡查,及时掌控路面动态,将信息录入电脑模块,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根据省局要求将无照经营划分为高危、重热点、一般行业三类,实施分类监管,综合运用立案查处、执法取缔、责令整改等行政措施,按照时间节点要求,及时完成无照整治阶段性目标。并积极依托联合执法机制,对无照娱乐场所、网吧等重热点、高危行业做到露头即打、坚决取缔,净化城市文明环境;二是积极拓展宣传阵地。依托设置在社区、学校、超市内的红盾维权联络点,及时发现和防范无照经营的萌生,青年干部作为宣传的主力,常常不定期前往联络点开展法律、法规宣传,讲授无照经营,特别是食品、药品等涉及公共安全和百姓健康的无照经营的危害性,通过宣传,提升市民消费安全防范能力与合法经营的意识。三是认真做好服务和解释工作。对需要扶持的弱势群体,热心提供法律、政策和信息咨询。对下岗失业人员,鼓励支持他们从事个体经营。对因缺少前置审批条件而无法办照的,主动与相关部门进行协调,帮助无照经营户按照有关要求进行整改。通过热忱的服务,传递文明执法理念,展现工商部门良好形象。(二)全心投入各类专项工作。“两品”整治中,工商部门承担着流通领域食品安全规范监管工作,既要和食品经营户签订责任书,又要帮助指导经营者建立重要商品的进、销货台帐。索证所票、建立台帐等工作一开始经常遭遇经营者的不理解、不配合,青年干部们在工作中充分做到耐心、热心、细心地宣讲国家政策,引导经营者自律,使经营户由不理不睬转为热情配合,切实做到食品安全可“追根溯源”。在“限塑令”推进工作中,分局青年干部一次次走进农贸市场个体户中,宣传使用塑料购物袋的危害,动手设计、制作出宣传横幅、宣传卡片在农贸市场内悬挂、发放,通过构建出“入耳、入脑、入心”的宣传氛围,起到限塑人人知晓、自觉遵守的效果,为倡导环保世博作出了贡献。在“红盾维权进校园”工作中,青年干部们承担起维权校外辅导员的工作,通过在各自辖区中、小学开展维权知识讲座、帮困结对助学习等活动,深化了工商干部与学校师生共建互动的平台,拓展了消费维权领域,进一步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积极参与“走千家企业、送一片温暖”活动,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企业生存发展环境的良好氛围,提升企业对政府的信心指数。通过对企业进行实地走访,着重了解了企业的经营状况、面临的实际困难和亟需解决的问题,现场解答企业提出的各类咨询,充分听取企业对政府尤其是工商部门的合理诉求,对工商部门能够予以解决的,通过现场办公、积极协调等多种方式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落实和解决;对不属于工商部门职能范围或短期内难以解决的,积极收集信息、掌握情况,与街道招商办、分局业务科室积极联系,会同相关部门妥善解决。通过企业走访,加强了工商部门与企业间的沟通、了解,彰显了工商部门服务企业、服务经济发展的职能,鼓励企业克服金融危机带来的困惑,增强再发展的信心。二、提高素质、倡导文明,以“迎世博”为契机展现工商良好形象结合“迎世博”工作,分局青年干部始终将文明礼仪融入日常工作和公共行为中,做到微笑接待、优质服务、文明执法。(一)拓展宣传形式,营造“精彩世博我参与”的活动氛围。通过组织青年干部集体参观世博展示中心,让广大青年集中了解 “世博会”的起源、历史、中国申办的过程、世博会的设计规划等知识内容,并统一发放《迎世博市民读本》,使分局青年对于2010年世博会形成直观的认识并具有广泛的掌握。(二)加强文明礼仪培训,倡导“我微笑,你温馨”的爱岗敬业精神。大力推广“您好,谢谢,对不起,没关系”等文明礼貌用语,倡导“迎世博、讲文明、树新风”的理念,引导广大青年从自身做起,营造同事之间、工作人员与服务对象之间谦让、高雅、舒心、快乐的氛围,充分展示工商干部文明礼貌、热情友好、谦和大方、积极健康的精神风貌。(三)从环境清洁做起,形成“我清洁,你舒心”的服务环境。倡导青年干部开展“人人动手,清洁环境”的专项活动,从我做起,从身边事做起,从门前做起。做到办公场所和周边环境净化、绿化、美化,创造出更干净、更舒适、更文明的服务环境。(四)健全志愿者队伍,积极开展志愿服务行动。组建迎世博志愿者平台,加大志愿者服务活动的组织和引导,形成志愿服务的整体合力,做到有计划、有任务、有活动、有成效。2009年5月1日,在绍州区迎世博志愿服务队伍启动仪式上,我分局青年干部纷纷报名,将在世博会期间提供信息咨询、应急服务、语言翻译等方面的志愿服务,进一步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精彩世博,文明先行,从你我做起”——这是我们工商绍州分局青年干部的共同承诺,让我们用诚挚的心和实际行动,做世博文明的宣传者,做优质服务的实践者,做文明岗位的示范者,用青春的热情和激情展示光明的美好形象,谱写一曲“文明迎世博”的和谐乐章!随着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日益临近,上海这座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正在以世博精神进一步养育城市精神,以城市文化积极展示世博精神。世博精神曾经以世界盛典、科技走台、精神定格、文化亮相的名义,震撼了一座又一座承办世博会的城市,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也会逻辑地凸显世博精神与城市文化的结合,以世博精神的成功延续和城市文化的激励性传承努力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宗旨。当然,在世博精神的成功延续中,城市文化的传承必定会强化文化多元与文化融合。 世博精神可以提炼成“欢聚、沟通、展示、合作”八个字,世博精神是文化多元与文化融合的精神。当一个城市代表特定的民族和国家,庄严地对举办世博会进行精神追求、文明寄托、文化思考、综合承诺的时候,往往呼唤着新的城市精神。当一个城市代表先进的生产力、先进的文化和城市的历史、城市的意志、市民的智慧积极筹办世博会的时候,往往历史地推动着城市精神的绵延。当一个城市因世博而接纳千百万人,进行经济、社会、文化互动的检阅,让经济理念、科技创新、人文关怀、文化创意、社会时尚和时空再造集中地展示的时候,往往把城市精神的弘扬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这种新的城市精神、城市精神的绵延和弘扬都催生了文化多元与文化融合。 世博精神的延续是科学精神的凝聚。自1851年英国首开世博会至今的150多年中,历次世博会始终是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的“摇篮”,是新思想、新概念、新技术的载体和传播交流平台之一。世博会让世人了解蒸汽机、缝纫机、橡胶、海底电缆、电话、电视、汽车等,让世人熟悉计算机技术、公共网络和数字化经济、人类基因研究、现代生物技术、生命科学、纳米技术、现代数码影像摄影技术等。世博会是各国在企业间展示科学精神、科学理念、科技成就、科技实力与智慧成果的盛会,参展者通过展示各自的高新技术实现商业目的。世博会调遣了各个时期的科技力量、文明硕果,通过主题思想加以完善化、系统化、集成化,通过喜闻乐见的产品进行社会化、生活化、普及化,通过国际交流和合作促进商业化、全球化、绿色化。世博会倡导的科学精神以事实性指向为主,求真、求实、求规律,有利于人类对自然界的客观存在性的探求以及自然规律的揭示。在世博精神的延续之链上,凝聚起穿越时空的科学精神。 世博精神的延续是人文精神的融合。在本质上,世博会是人文精神的科技化、物化和科学技术的人文化。科技是人文的产物,科技的发展离不开人文的催生。人文精神总是顽强地从科学精神中表现出来,人类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管理模式强有力地改变着科技图景、社会百态、生活走势。科技发展也越来越体现人文化取向。如果说在世博会的演进过程中,交织着技术发展和人文发展这两条基线,融汇着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这两种精神,那么,20世纪以来的世博会则更多地关注人文发展和人文精神,尤其是20世纪下半叶以来,更多地重视人的权利、以人为本、民族间的和平、国家间的平等、人的生存环境的改善,在科技竞争中提倡人文关怀,在世界博览中倾情于人文因素,在合作交流中不忘人文情怀,在技术的肩膀上向世界投以人文热情、布以文化经纬、给以文明礼赞。 世博精神的延续是民族精神的坦示。没有民族性就没有世界性。世博会的全球性、世界性正是在世博会举办国、举办城市的丰富多彩的民族性的坦示中集聚而成的。世博会的多样的主题既反映了世界文化的热门话题,同时给各自的民族文化的风采的展示留有偌大的空间。世博会上的琳琅满目的各种展览既集约地反映了世界文明中的技术、商品、文化理念、价值取向的主流屐痕,又呈现了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多样性。埃菲尔铁塔专为1889年的巴黎世博会而建。在1893年芝加哥世博会上推出的哥伦布喷泉描绘了前进中的“国家之舟”。指挥者为由命运童子托举起的发现守护神,领航者为名望之神,掌舵者是强壮的时光之神。四位划桨者依次代表农业、工业、科学和艺术之神。在每次世博会的各个展馆,设计者都会悉心凸现各具特色的民族风采和民族神韵。正是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坦示,才使世博会有了“万国博览”的美誉。从集成的视角观察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坦示,则是全球视野下的文化多元;运用交流的方法促进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坦示,则是交流作用下的文化融合。 世博精神的延续是时代精神的展示。世博会总是技从当代、思随时代、目向未来,人类的新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消费主式往往在世博会上初露端倪,现代社会的不少概念和活动方式往往始于世博会或从世博会得到启发而后形成,如百货商店、现代旅游、主题公园、游乐场、度假村等,世博会还较早提出了生态平衡、环境保护、控制人口、发展交通、开发海洋和太空等与人类生活、未来发展息息相关的重大命题。1851年在伦敦海德公园举办的万国博览会由其展馆“水晶宫”而遐迩闻名。水晶宫由工程师、园艺师约瑟夫帕克斯顿设计,预制材料包括管道、铸铁和标准的四英尺见方的玻璃,水晶宫作为建筑史上的奇迹是新工业时代的产物。1985年筑波世界博览会推出了一个时代感颇强的主题:“居住与环境——人类家居科技”,博览会的建设似乎在为家居科技、生存环境的新的理念而建造新城市——这是从稻田崛起的筑波城当时发展的方向。星际旅行、宇宙生活成为筑波世博会的时尚,但是当你搭乘飞船疾速驶向大地时,你被提醒道:“蔚蓝色的地球是人类宝贵的遗产……虽然我们正在探索宇宙,但是地球始终是我们的家园。”保护生态环境作为一个永恒的命题被尖锐地提出。在接近世纪之交的1998年于里斯本举办的世博会进一步强化了全球环境问题:看到水中游动的真鱼,提醒人们要热爱它们;出现在幻景中虚拟的鱼,告诫人们要保护处于濒危状态的物种。 世博精神的延续是创新精神的吞吐。创新是世博会的灵魂和动力。世博会全力打造的创新精神具体化为思想观念和发展理念的创新、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的创新、科学技术和生产工艺的创新、企业组织和产业组织的创新、管理方式和运行规则的创新以及增长方式和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创新。世博会中反映出来的创新主体、创新主题、创新载体、创新体制、创新体系、创新机制和创新方式与方法等问题引人入胜。1893年芝加哥世博会洋溢了创新精神。汉堡包文化和迪斯尼乐园作为饮食文化和旅游文化的创新对现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次世博会还首次推出了以后风靡全球的明信片和苏打汽水。青年钢琴家斯科特乔普林在这次世博会期间则创造了一种新的音乐流派——拉格泰姆音乐。 在延续世博精神中弘扬上海城市精神,是具有哲学、历史学、文化学、社会学综合意义的命题。“以海纳百川而服务全国,在艰苦奋斗中追求卓越”,上海城市精神与“欢聚、沟通、展览、合作”的世博精神将相互融汇,支撑起“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一世博主题。陈良宇同志指出:“我们申办世博会的目的之一,就是挖掘城市历史文化内涵,增强城市文化气息,体现历史与未来的共融,把回忆中浪漫的上海,真正变为现实中浪漫的东方大都市。”上海在代表中国申办世博时,塑造了体现上海城市精神的“申博精神”:“胸怀祖国、不负使命”的信念,“万众一心、顽强拼搏”的作风,“顾全大局、团结协作”的风格,“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品质,“自信从容、博采众长”的风范。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将关注从技术发展向人文发展的世博走向,兼顾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弘扬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凸显时代精神和创新精神,变一般的“炫奇、赛奇”为深情的人文关怀,梳理城市文脉,挖掘历史文化内涵,把历史、现实与未来融于历史的、文化的、人文的思考之中,以科学发展观和“科教兴市”的城市发展战略雕塑城市,以人为本,美化家园,让社会发展更和谐,让生活图景更美好。 上海城市精神在穿越历史中不断激励和集聚,在迎接世博、举办世博、续写历史新篇章中继续塑造和完善。上海文化—科技—经济—社会互动,东西方文明集散与互补,更新了城市经济开发观念,松动了原有的价值观念、审美态度、文化立意和城市理念,磨砺出新的城市精神。城市从闭锁到开放,引发出上海人的开放精神;城市在困惑中觉醒,引发出上海人的拓展精神;城市从吞吐西方文明中形成自己的经济—社会—文化个性,引发出上海人的创新精神;城市从敢为天下先的开拓中,引发出上海人的竞争精神;城市从汲取国内外各种经济管理、金融管理、城市管理的思想、方法中吐故纳新,引发出上海人的进取精神;城市从各路人才的汇聚闯荡中吸纳百川,引发出上海人的宽容精神……当然,百年上海史的前半个世纪,时代的局限性、沪上旧岁的复杂性、东西方文明的两重性与上海社会现代转型的悖论性,使申城人文精神带上了不可忽略的弱点。上海的新生,曾迎来人文精神的升华。在改革开放的今天,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高扬起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旗帜,努力弘扬自立意识、竞争意义、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追求健康人格,升华市民素质,创造城市文明,铸造城市之魂,正在形成新世纪的富有时代特征、中国特色和上海特点的新的城市精神。 在延续世博精神中弘扬上海城市精神,能更好地凸显城市的“精、气、神”。城市的“精、气、神”与城市的形态、生态、神态和心态紧密相连。世博会的形态乃至城市的形态在延续世博精神、弘扬上海城市精神中整体思考。世博会的形态布局空间在卢浦大桥与南浦大桥之间的黄浦江滨水区,连接浦西和浦东,总面积为4平方公里。计划中的世博会的形态布局、空间营造将投资250亿元,建造展馆90万平方米,配套设施50万平方米,道路、广场50万平方米,绿化带为120万平方米。世博会的形态布局牵动浦江两岸的空间整合和整个上海在迎接世博过程中的城市形态的发展与完善。2010年的世博会的形态乃至城市形态将汇聚城市的“精、气、神”。世博会的生态乃至城市的生态在延续世博精神、弘扬上海城市精神中综合趋优。黄浦江在世博空间中穿越,新开的椭圆形运河将在世博空间中描绘展区轮廓,植物走廊将由高大的乔木成片抹绿,坡地大树,见蓝见绿,联动浦江两岸和整个城市,“绿色逻辑”将逻辑地优化城市生态,“城市蓝色”将更好地凸现拥有水文化的城市生态优势。2010年的世博会的生态乃至城市生态将提升城市的“精、气、神”。世博会的神态乃至城市的神态在延续世博精神、弘扬上海城市精神中熠熠生辉。世博会为城市聚神,城市为世博会传神,上海城在迎世博和办世博的过程中将以邓小平理念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努力实践上海城市精神,抓住举办世博会机遇,坚持以人为本,贯穿“与文明同行,做可爱的上海人”的主线,提升上海市民的的文明素质、文明行为、文明形象,让城市更美丽,让生活更美好,为城市育人,为城市提神。世博会的神态乃至城市的神态将强化城市的“精、气、神”。世博会的心态乃至城市的心态在延续世博精神、弘扬上海城市精神中自觉调整。举办世博、发展城市应有从容应对、务求实效、执着深化、与时俱进的决策心态、操作心态和管理心态,在整体规划、积极协调、有效运作、科学检评的过程中都应保持客观、冷静、灵动、进取的心态,这里讲的心态在本质上反映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和对精神状态的追求,是城市文明的持续传承,城市历史的文化积淀,城市风格的岁月磨砺、开拓创新的时代精神等在城市心态上的反映与奔泻。世博会的心态乃至城市的心态将辉映城市的“精、气、神”。当然,城市的形态、生态、神态、心态在凸显城市的“精、气、神”的过程中,会不断强化文化多元与文化融合。

⑦ 求一篇:“历史如何被英雄改写”... 拜托了…!

Jackie Robinson 他是第一个黑人棒球冠军,改变了历史!

⑧ 英国历史课本如何写自己

下面是《剑桥插图大英帝国史》的前言,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英国人对自己历史的认识,但这不是英国中学历史教科书的内容。 在19世纪和2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英国人统治着一个幅员辽阔的帝国,它覆盖了北美洲的大部分、加勒比海广大地区、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大片土地、整个印度次大陆和澳大拉西亚、东南亚和太平洋地区,甚至曾一度控制着中东的大部分地区。 大英帝国对现代世界的形成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大多数欧洲以外的国家的诞生都归因于帝国,特别是大英帝国。英国人用征服的手段和分治条约为这些国家划定边界。在大英帝国内,人们进行大规模流动,决定了许多国家的民族构成。一旦本地的民族初迫离开家园,是英国治下的英国人履行责任,移居北美和澳大拉西亚,确保那里的社会具有非常明显的欧洲特征。英国人还是主要的奴隶贩子,他们把大约1100万非洲人贩运到美洲做奴隶。这些人中的绝大部分被英国人卖到了英国自己在加勒比海地区的殖民地。目前这个地区的人口主要是那次强迫迁徙的结果。19世纪中期,大量的印度人和中国人去英国统治的殖民地做苦力。他们的后代构成了圭亚那、特立尼达、斐济、毛里求斯、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等许多国家的大部分人口。 英国人通过他们的帝国,传播他们的制度、文化和语言。的确,当今世界之国家无一不可以视为英国过去或现在的翻版。这些国家民族传统与外来影响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中形成自己的特点。但是,被一个帝国政权占领被可能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外部影响,尤其是被英国这样的帝国占领。在它的大部历史中,英国对它的价值观和制度非常自信。在不同的程度上英国对全世界的影响表现在政体、宗教信仰、教育模式、市镇布局、文化口味、体育和消遣娱乐等方面。英语被被称为当代社会一种全球性的语言,毫无疑问部分地反映了美国的实力。但是,美国作为一个英语国家当然是大英帝国造成的,许多其他国家也毫不例外。 大英帝国不仅改变了人们,而且改变了他们生存的土地。耕作、采矿和制造新方式都意味着人们以新方法利用土地、改变其资源。有时候环境变化迅猛异常…… 当代世界贫富悬殊。帝国遗留下的影响是造成这种差别的一个因素,不过要把它解释清楚确非易事。脱离帝国的一些国家富有,而另一些贫穷。这是否简要说明,无论英国人以前在这些国家有无作为,一些国家拥有土地、人口和资源等有利条件,因此其经济发展成为可能,而其他一些国家没有这些有利条件因而贫穷落后呢?抑或意味着英帝国统治的不同经历,比方说,使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的白人移民社区能够改善他们的境况而使亚洲人和非洲贫困化?这些问题的答案比较复杂。像文化演变一样,经济变革涉及一个相互作用的过程。殖民地经济是殖民地人民勤劳进取以及英国人干预的产物。 总的来说,大英帝国的历史就是研究英国人与其他人民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不是英国人对这些人的“影响”。相互作用理论认为,英国人曾经统治的民族不仅仅是英国人给他们带来恩惠或不幸的“土着居民”。在殖民统治之前,亚洲、非洲、美洲和太平洋地区的民族当然创造了他们自己的历史。在英国统治下,他们续写他们的历史,同时英国势力也参与其中。例如,奴隶制的历史是奴隶们怎样发展他们自己的文化、反抗他们的主人的历史,也是他们遭受压迫的历史。

⑨ 英国历史 简单的英文

早期文明在不列颠群岛上很早就有人类活动,约公元前13世纪,伊比利亚人从欧洲大陆来到大不列颠岛东南部定居。约公元前700年以后,居住在欧洲西部的克尔特人不断移入不列颠群岛,其中有一支称为不列吞人,不列颠这一名称可能来源于此。克尔特人已知使用铁器,耕犁在技术上不断进步,并已使用货币。生产力发展促使克尔特社会逐渐分化。罗马时期公元前55和前54年,凯撒两度率罗马军团入侵不列颠,均被不列颠人击退。公元43年,罗马皇帝克劳狄一世率军入侵不列颠。征服不列颠后变其为罗马帝国的行省。到409年,罗马驻军被迫全部撤离不列颠,罗马对不列颠的统治即告结束。中古时期罗马人撤离后,居住在易北河口附近和丹麦南部的盎格鲁-撒克逊人以及来自莱茵河下游的朱特人等日耳曼部落,到7世纪初,入侵者先后建立起7个强国:这个时期史称“七国时代”。盎格鲁-撒克逊人入侵时是氏族部落组织。入侵过程中,原来的氏族组织解体,随着生产力发展,土地逐渐变成私有财产,出现了贵族、大土地占有者、依附农和奴隶。村社成为氏族公社土地所有制向封建土地所有制过渡的形式,一般认为是英国社会封建化过程的开始。6世纪末,基督教传入英国。从8世纪末开始,以丹麦人为主体的斯堪的纳维亚人屡屡入侵英国。879年,阿尔弗烈德大王和丹麦人订立条约,将英格兰东北部划归丹麦管辖,称为“丹麦区”。10世纪初,阿尔弗烈德大王的后继者逐渐收复丹麦区。11世纪初,丹麦人卷土重来。丹麦人占领期间,英国封建化过程加速。英王爱德华死后无嗣,法国诺曼底公爵威廉于1066年率军入侵,同年10月进入伦敦,加冕为英王威廉一世(1066~1087在位),史称“征服者威廉”。威廉征服后建立起的强大王权对巩固封建秩序起了积极作用。约翰被迫于1215年 6月接受《大宪章》,与封建主妥协。大宪章本质上是一个封建性文件,是保护封建领主的利益;但也有如保护市民贸易自由这样有进步意义的条文。但约翰不久就否认宪章,君臣之间内战连绵不断。1380年,国王理查二世(1377~1399在位)为征集英法百年战争战费,增收人头税,导致起义于1381年5月爆发,领袖是泥瓦匠瓦特.泰勒,史称“瓦特.泰勒起义”。起义虽遭失败,但震撼了英国的封建农奴制度。14世纪末,英国农奴制实际上已经解体。15世纪时,绝大多数农奴赎得人身自由,成为自耕农,他们在法律地位上分为自由领有农和公簿持有农。货币地租成为地租的主要形式,封建主阶级也发生变化,从富裕农民、占有土地的商人以及中小贵族中产生新贵族,他们采用资本主义经营方式。旧贵族的统治陷入危机,封建骑士制度日趋解体,经过1455~1485年的玫瑰战争,旧贵族力量大大削弱,为资本主义关系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得到新贵族和资产阶级支持的亨利七世即位(1485~1509在位),开始了都铎王朝的统治。圈地运动是英国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手段之一。1536年英格兰与威尔士合并。15~16世纪,毛织业成为英国的“民族工业”,对羊毛的需求成倍增加。地主把农场改为牧场,还通过圈地围田或侵占公地,把小地产集中,连成大片。这样一来,大批自耕农失去土地而破产,沦为流浪人。国王从1530年起颁布一系列血腥立法,迫使流浪人受雇于新贵族和资本家。海外掠夺和贸易也是原始积累的重要途径。16世纪以后,英国陆续组织许多贸易公司,进行海盗掠夺,码头官吏、海关人员、海军官兵,甚至地方高级官吏,都勾结海盗。海盗J.霍金斯贩运黑人致富,F.德雷克则在伊丽莎白一世赞助下劫掠西班牙美洲殖民地,并于1577~1580年间进行了震惊欧洲的环球航行。1588年,英国战胜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在攫取世界海洋霸权上迈出第一步。1603年,伊丽莎白女王死后无嗣,苏格兰国王詹姆斯六世继承英国王位,称詹姆斯一世(1603~1625在位),开始斯图亚特王朝统治(1603~1649,1660~1714)。16世纪后半叶到17世纪前半叶,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经济实力日益强大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越来越不能忍受封建王权的专制统治。但詹姆斯一世和查理一世无视这些变化,坚持“君权神授”,致使矛盾激化。1641年11月,议会向国王提出《大抗议书》;翌年1月,国王企图逮捕议会反对派首领未逞,逃出首都,8月在诺丁汉向议会宣战。克伦威尔率领的主要由信仰清教的自耕农和手工业者组成的一支骑兵队伍,新模范军在1645年6月纳斯比战役中击败王党军队。翌年,国王被俘,1647年底,查理国王逃跑,1648年2月,王党势力乘机又挑起内战,在独立派、平等派联合打击下,王党势力复被击败,第二次内战结束,1648年12月,克伦威尔清除了议会中的长老派;1649年1月30日,查理一世被斩首。年4月,克伦威尔驱散残余议会,12月建立护国政府,实行军事独裁。1660年2月,斯图亚特王朝复辟。1688——1689爆发的“光荣革命”。它所宣布的《权利法案》限制王权,扩大议会权力,奠定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基础。 此后,英国议会君主制逐渐形成和发展。[6]1707与苏格兰合并。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又称产业革命,指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早期历程,即资本主义生产完成了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过渡的阶段。是以机器生产逐步取代手工劳动,以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取代个体工场手工生产的一场生产与科技革命,后来又空扩充到其他行业。殖民扩张英国的殖民地在19世纪猛烈扩张。1801年合并爱尔兰,英国的正式名称成为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对亚洲的侵略继续扩大。19世纪中叶,发动两次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参与镇压中国太平天国革命;镇压1857~1859年印度民族大起义,强化对印度的统治。1876年,保守党B.迪斯累里内阁为维多利亚女王加冕,使其成为印度女皇。此后英国又称为大英帝国(或英帝国)。此外,在伊朗、缅甸、南非、埃及、东非以及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地也扩大侵略,还逐步对南美洲进行渗透,成为那里最大的投资者。1867年,加拿大成为英国第1个自治领地。世界大战19世纪70年代以后,英国逐渐丧失工业垄断地位。后起的美国逐步赶上并超过英国,导致相互间矛盾的空前激化。20世纪初,德国成为英国竞争对手。面对严峻的形势,英国政府积极扩充军备,尤其是海军。为对付德国,英国放弃19世纪奉行的“光辉孤立”外交政策,1907年以后,英、法、俄“三国协约”实际上形成。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917年,英国最终击败德国的“无限制潜艇战”,维护了它的制海权。战争中英帝国参战人员阵亡总数达50万以上。大战以德国等同盟国的失败告终,也是美国的一大胜利。1939年9月,德国进攻波兰,二战爆发,英国对德宣战。1940年4月丘吉尔组成战时联合内阁。丘吉尔上台后,立即组织敦刻尔克撤退,把国民经济纳入战时轨道,并迅速扩充军备。1940年7~9月在德国发动的“不列颠空战”中,英国空军有效地打击了敌人。1944年6月英美军队在法国诺曼底登陆,1945年5月8日德国投降。当代战后英国于1947年参与拟定并接受马歇尔计划,从美国得到大量援助,经济逐步复苏。与此同时,工党政府还实施一些改善劳动人民状况的措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英国,由工党和保守党轮流执政。经济发展缓慢。1979年大选后,保守党执政,撒切尔夫人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位女首相。1982、1987年连任。撒切尔政府采取国有企业私有化的政策,在振兴经济方面取得不小成绩。开始推动部分企业私有化,为了使英国经济恢复活力。简单的英语:hello,thanks,here you are,you are welcome,sorry,excuses me
阅读全文

与英国历史如何改写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意大利面过水用的什么水 浏览:584
中国物流专线有多少吨 浏览:885
什么银行能接收伊朗的境外汇款 浏览:499
英国萨里大学法学怎么样 浏览:573
印度人眉毛浓是怎么回事 浏览:589
印度三神分别是哪些 浏览:879
印尼病毒叫什么 浏览:816
注销越南公司需要注意什么 浏览:72
意大利代购什么电子产品便宜 浏览:202
永久留居中国有什么要求 浏览:383
伊朗包机为什么选择回兰州 浏览:690
中国多少个陆地邻国 浏览:434
英国政治民主化是什么 浏览:910
伊朗对西班牙多少分钟进球 浏览:913
印度人为什么吃鱼削皮 浏览:647
在国外怎么在中国买车 浏览:203
印度奶盖怎么样 浏览:889
太阳的印度文怎么写 浏览:92
北京意大利农场宣传方式有哪些 浏览:359
中国哪个地方有无人机市场 浏览:671